- 男主又狠又糙女主会撩的糙汉文上一章:许愿 柿橙
- 男主又狠又糙女主会撩的糙汉文下一章:我真没想过赚这么多钱
第62章
带、带她去什么?
姜稚衣差点怀疑自己听岔了, 然而不等她反问一句,元策已经拉着她向回头路奔去。
身前人一手牵着她,一手执一柄一尺长的窄面障刀, 反手一横一抹,又一名花脸刺客倒在他们脚下。
姜稚衣一声尖叫跳起,跨越过脚下的尸首,这辈子从没迈过这么大的步子。
元策朗声一笑, 提刀再往前杀。
细刀如笔,运掉回旋于指节之间,刀光剑影如乱雪纷纷,晕花人眼。
从没见过有人遇刺不是往后退, 是往前冲的, 她可真是遇着了个疯子……
姜稚衣又慌又急地喘着气, 被元策拉着一路朝前狂奔, 一路左闪右避,又一路所向披靡。
眼看对面刺客来一个被杀一个,来一双被杀一双, 而元策手起刀落之余还能分神在她跨不过的坎儿前拎她一把,姜稚衣不知是麻木了,还是心安了, 渐渐忘记了害怕。
低头看向那只紧紧握着她的手,听着胸腔下心跳声声如鼓, 她竟在这不恰当的时刻生出一种错觉,好像这不是一场刺杀, 而是一场亡命天涯的私奔。
满街狼藉之上华灯璀璨,春夜的和风拂过面颊,吹动他们长发飞扬, 他带着她穿过汹涌的人潮,鳞次栉比的街巷,飞奔过头顶的星河灿烂,仿佛要一直奔向看不见尽头的远方……
眼望着身前人快意的侧脸,姜稚衣用力晃了晃脑袋,压下这奇怪的念想。
不知第几个刺客倒下,整条街终于安静下来。
三七踩着横陈的尸首跑上前来,提剑拱手:“少将军,除一名活口之外,其余人已尽数解决。”
姜稚衣气喘吁吁跟着元策停下,正一口口平复着呼吸,一抬眼,看见三七剑上滴滴答答的血,两眼一晕,本就已经酸软无力的腿一个趔趄。
元策侧身挡住她视线,紧了紧她的手:“跟着少夫人,杀人文雅点。”
姜稚衣这才想起方才一路只见人倒,却未见一滴鲜血,人家血都来不及流,这疯子一样的人便已经带着她奔向下一个刺客。眼下再仔细一看,元策手里那柄刀也快到几乎没留下几点红渍。
……原来这就叫文雅地杀人。
三七低头:“少将军教训的是,今夜若非少将军刚巧来了街上,从小人手里漏出去的刺客……小人万死莫辞!”
“不巧,”元策斜斜睨了眼姜稚衣,“有外男来找少夫人同游,我就是来逮少夫人回家的。”
姜稚衣:“……”
人家裴子宋不过来接妹妹……他就趁她没喘匀气,可劲儿阴阳怪气吧。
姜稚衣瞪他一眼,缓转过呼吸,面向三七:“不必自责,要不是你在前边,那些刺客也不会是一个一个漏到我们跟前来,若这么多一起来……”
“结果也一样。”元策斩钉截铁地打断了她的担忧。
姜稚衣一噎,舔了舔干燥的唇,想与他说什么,忽然感觉哪里不对,一垂眼,元策还牢牢牵着她的手,她也还回握着他。
姜稚衣飞快一松手,目光闪动着瞅了眼元策,摩挲了下掌心的细汗。
元策意料之中一般地轻啧一声。
身后忽然传来两道急切的脚步:“稚衣妹妹,你可有受伤?”
一回头,见是裴家兄妹终于摆脱人群的乱流赶了过来。
“我无事,你们呢?”
裴雪青一指裴子宋:“阿兄手受了些伤,我已替他应急包扎过。”
姜稚衣一惊:“可是方才为了拉开我被刀所伤?”
“一点划伤,不要紧。”裴子宋摇了摇头。
“你这可是读书人写字的右手……”姜稚衣看清他缠了好几圈布条的右手,快步走上前去。
元策望着姜稚衣的背影,嘴一张又闭上,手中刀撒气似的一丢。
三七瞅了瞅元策不爽利的神色。真是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会受伤的孩子才惹人疼,看来少将军太能打也不是什么好事……
想着,三七眼疾手快地抹了一把手中湿哒哒的剑,沾着满手的血就往元策腰腹上捂:“呀,少将军,您怎么流了这么多血!”
元策:“……”
姜稚衣临到裴子宋跟前脚步一顿,蓦地一回头,大惊:“……你怎么也受伤了!”
三刻钟后,两名士兵抬着一副担架走进沈府正院,三七跟在一旁捂着元策的腰腹,元策直直躺在担架上,捂着自己的眼,姜稚衣在前头引路,一面往后指挥:“小心小心,这儿有台阶,别摔着你们少将军……”
元策可堪杀人的目光从指缝溢出,凉凉瞥向三七。
三七也没想到会这样。起先不过想让少夫人回过头来关心一下少将军,没想到对少夫人来说,这血实在太多了,这便劳师动众成了这样。少将军说自己能走,少夫人都不相信,非让他上担架。
所谓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上担架,除非只剩一口气,玄策军里哪个男子汉愿意被人这么扛呢,难怪少将军全程拿手盖眼,掩耳盗铃。
卧房里,李答风已经提着医箱等在那里,听到身后动静疾步走上前来,刚要张嘴问情况,一低头,看见三七满手凝固到干巴的血。
“?”对上三七羞赧的目光,再一看元策这副见不得人的样子,李答风缓缓眨了眨眼,想起方才收到的消息,“听说你——流了好多血?”
元策:“……”
前头开路的姜稚衣刚拉开床帐,想让他们把元策抬上榻,听见这话疑惑地望过来。
三七忙道:“少夫人,能不能劳烦您去吩咐人烧些热水来?”
“那你们赶紧抬他上榻,李军医,这里就交给你了。”姜稚衣转身匆匆出了卧房。
房门一关,元策从担架上翻身而下,冲三七眯了眯眼:“你嫌我命长是不是?”
“少将军,您怎么得了便宜还卖乖,好歹少夫人关心您了不是……”
“被她知道——”元策闭了闭眼,一把抽出士兵的腰刀,往自己腰上来。
“哎!”三七慌忙拦住他,“少将军使不得使不得,这可不必假戏真做,要不请李军医给您包扎一个,包扎完了,有伤没伤也差不多……”
元策沉出一口气,脱了外衣坐上榻。
李答风三下五除二地包扎好元策腰腹的“伤口”,拎起医箱摇了摇头:“跟着你真是劳碌命,走了。”
元策掀眼看了看他,等他推开房门,忽然想起什么,叫了他一声:“李答风。”
李答风回过头来:“还有事?”
元策一扯嘴角:“或许——你被人叫过哥哥吗?”
“……”
李答风弯了弯眼:“或许——你可知我现下要去做什么吗?”
“?”
“奉郡主之命,去给她十分在意的裴公子也治一趟伤。”
“……”
房门啪嗒一阖,元策面无表情坐在榻上,搁在膝上的手缓缓攥成拳头。
姜稚衣吩咐完下人过来的时候,发现李答风和三七都已不在卧房,元策独自站在榻前,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新袍,正在系腰间革带。
“这么快就包扎完了?”姜稚衣惊讶上前,“热水都没烧好呢……”
元策系革带的动作一顿,避开她认真打量的目光:“本来就是小伤。”
“流这么多血也算小伤吗?”看他系革带动作灵便,瞧着确实像个没事人,姜稚衣悬着的心是放下了,却记起他上次为了给钟家和卓家做局伤到手肘,包扎完之后是有碍行动的。
姜稚衣蹙了蹙眉,攥着袖口低下头去:“那你上次给我出头,到底流了多少血……”
眼看她情绪低落下去,元策目光一滞,没料她翻旧账不光会翻生气,还会翻伤心,默了默迟疑道:“也、没多少。”
“那上次你包扎完我都闻着血腥气了,这次又没有!”姜稚衣撇撇嘴。
虽是说着计较的话,她却只计较着他的轻描淡写,计较他上次流了更多的血,丝毫不曾怀疑他这次伤势作假。就像她此前被他骗到的每一次一样。
“好了好了,先不说旧事了,”姜稚衣过来扶他臂弯,“快坐下歇着,今日便不要沐浴了,明日若能不去军营也别去了……”
元策被她推着往床榻走,脚下像是挣扎了下,片刻后一顿,站在榻沿将系好的革带拆了,解开外衣。
姜稚衣连忙背过身去。
“不是担心我的伤吗?转过来,我给你看。”
“你这次伤的地方我、我不太方便看,你没事就……”姜稚衣话未说完,人被一把拨转回去,干净的细布从眼前悠悠飘落,一副完好无损的身体映入眼帘。
姜稚衣一怔,抬眼看了看他,惊疑着撩开他衣袍,伸手触摸上他的腰腹:“你、你伤呢?刚不是伤着这儿了吗?”
元策下腹一紧,绷紧了身体:“三七骗你的。”
“也算——我骗你吧。”
姜稚衣愣愣眨了眨眼,仰起头来,回想起方才几人遮遮掩掩的模样,她竟还以为他们是担心她见不得血,才不让她靠近……
姜稚衣垂在身侧的手一点点捏成拳头,咬牙:“元、策——!”
元策拿食指关节揉了下鼻子。
姜稚衣胸脯上下起伏着,一个气急转身往外走去。
元策将人一把拉回来:“我这地方确实受过伤,去年剜胎记的时候还挺疼,要不你勉强当作是我今日受的伤?”
“拿去年的伤骗我今日的感情,我就多余……”姜稚衣说到一半蓦地一滞,缓缓低头看向他左侧腰腹,“你说什么?你这地方原本有个……胎记?”
元策点头:“兄长没有,所以——”
“什么样的胎记?”姜稚衣忽然着急打断他。
虽不知她何故对此感兴趣,元策还是将裤头稍拉下了一截,把那块剜胎记留下的疤露出来给她看。
姜稚衣此刻全然忘了被骗的生气,也全然忘了此情此景的脸热,直直盯着那长条形的狰狞凸起,回想起什么。
“你这块胎记原先是不是红色的……形状像一条蟒蛇一样?”
元策眼色一变:“你怎么知道?”
姜稚衣震动地睁大了眼。
她怎么知道……因为又是《依依传》里说的。
这话本究竟缘何三番五次,什么都能说准,什么都能对上?
姜稚衣恍惚着,忽然想起除夕夜,她因话本里说那个阿策哥哥不吃牛肉,便认为元策不吃,结果话一出口,却被元策否认——
“那你……是不是也真的不吃牛肉?”
元策合拢衣袍,犹疑着点了下头。
姜稚衣出神地扶着榻沿,在榻上坐了下来。
从裴雪青那枚玉佩,到沈元策假扮纨绔的苦衷,再到元策的胎记和忌口……
一个巧合是巧合,这么多巧合,实在不可相信是巧合了。
她和元策这一场阴差阳错全因这卷话本而起,如果这话本的存在不是巧合,那到底是谁写下了这话本?目的又是什么?
写话本的人知道这么多秘密,却没有揭发沈家的欺君之罪,只拿这些秘密写成了一卷风月话本,送到她手上……难道就为了让她和元策谈情说爱吗?
“你告诉我,有谁同时知道你不吃牛肉的忌口,和你身上这个胎记的模样?”姜稚衣严肃地问。
见她百思不得其解,仿佛急于求证什么,元策先按下自己的疑问,答她:“李答风,穆新鸿,还有我家中继母。”
“就这三人?”
“就这三人。”
“那你想想,知道这两件事的人里,会不会有谁希望我和你谈情说爱,喜结良缘呢?”姜稚衣想了想,又补充道,“我是说,特别强烈,费尽心机也要实现的那种希望。”
这问题倒新鲜。元策细品着确认道:“希望你和我谈情说爱,喜结良缘,还希望得特别强烈,费尽心机也要实现的,又要知道我忌口和我身上胎记——的人?”
姜稚衣郑重地点了点头:“快想想,有没有这么一个人?”
“有。”
“谁?”
元策摊手:“不就在你面前吗?”
“…………”
第63章
“……一群黑心肠的人, 人家用苦肉计好歹当真吃了苦头,他倒好, 徒手套白狼来了, 我这忙里忙外上下一通张罗,结果他来了句去年受的伤能不能算,他怎么不说上辈子受的伤能不能算?”一刻钟后, 姜稚衣回到内院,端着下巴坐在美人榻上,越想越觉得荒唐。
方才本是为着打听胎记的事又留下来与元策说了几句,结果被元策嬉皮笑脸一打岔,眼看着他理直气壮的模样, 又说不上反驳的话, 她一气之下转头便回了院。
敢情这硬点的鸳鸯谱还正合了他的意,她可不如意。
“沈少将军怎么又骗您了, 真是太过分了, 幸好郡主慧眼,识破了他的诡计!”谷雨在旁一顿同仇敌忾加一顿溜须拍马。
姜稚衣声势稍减:“那倒也不是我识破的……”
“那是?”
“他自己良心发现说的。”
“哦,那沈少将军还是改好了一些的。”
姜稚衣冷哼着咕哝:“为非作歹的恶人稍微改过一些就叫‘好’了?有什么了不起……”
恰这时, 惊蛰端着安神汤走了进来:“郡主莫与沈少将军置气了, 您今夜受惊又受累,奴婢喂您喝盏安神汤, 再给您按按身子骨, 免得您明日下不来地。”
看看,懂她这时候最需要什么的人, 才是真真正正疼她、待她好的人。
姜稚衣舒心了些,趴在美人榻上由惊蛰帮她松起筋骨,慢慢地, 脑海里残余的血光淡去,有了些困意。
正懒洋洋眯缝着眼,忽听房门被叩响,三七在外觍着脸道:“少夫人,少将军问您今夜受了累,睡前可要他帮您松松筋骨,还有您受了惊,不知会否入不了眠,可要他过来贴身陪寝?”
“……”
看来待她好的标准,还得再往上拔一拔。
见惊蛰和谷雨转动着眼珠对视了眼,像在疑心她和元策难道一夜之间关系缓转到了如此地步,姜稚衣微微一滞,朝外道:“……让他省省吧,我的贴身婢女可比他好用!”
翌日清晨,姜稚衣从沉沉一觉里醒转。
昨夜喝过安神汤,倒没做什么刺杀的噩梦,却梦到元策深夜翻窗进她卧房,在她榻边流连着问她,当真不要他贴身陪寝吗?
梦里她困得稀里糊涂,说除了婢女,只有太监才可以贴身陪寝,让他要陪走远点。
元策又问,怎么样算远点?
她烦不胜烦地眯着眼随手一指,然后便又睡了过去……
这一觉到天明,梳洗穿戴完毕,用过早膳,姜稚衣刚一出卧房,忽听身后惊蛰厉声朝上一喝:“什么人!”
姜稚衣顺着惊蛰的目光仰头望去,看见她房顶屋脊上横躺了个人,一惊之下倒吸一口冷气。惊蛰也唰地一下拔剑防卫。
眼看守院的士兵一动没动,正怀疑他们都瞎了吗,屋顶上那道黑影睁开眼直腰而起,纵身一跃而下。
姜稚衣瞪着从天而降的人连连后退,脚后跟靠到墙面顿住,歪过头仔细一看——
看清了元策微露困倦的脸。
姜稚衣瞳孔震动:“你、你大早上在我屋顶上做什么?”
元策活络着肩背筋骨:“不是你让我上屋顶陪寝的?”
“……”
姜稚衣默默回忆起昨夜那个梦,所以那不是梦?
她随便扬手一指,指的还是屋顶……
他就这么在她屋顶上待了一夜,方才闭眼躺在那里是在——补眠?
“……我困得不清醒,你也不清醒?我让你上屋顶陪寝做什么?”
“我怎么知道,”元策揉着脖子走上前来,“反正在屋顶也能听着声儿。”
姜稚衣满眼警惕地看着他:“你要听着什么声儿,你连我梦话也要偷听?”
元策站定在她跟前,垂眼看她:“你做噩梦的叫声,或者你噩梦醒来,打翻瓷盏的声。”
姜稚衣眼底警惕的敌意蓦然一消,默了默轻咳一声,背抵着墙,眼看着这副往昔她噩梦时抱过的身躯,目光闪动着眨了眨眼:“我如今风浪见多了,才不会动不动就做噩梦了……”
“是啊,用不着我了,多余了。”元策撇开头轻哼了声。
姜稚衣抬起眼,看向他这一身皱巴巴,还留着屋瓦印的衣袍……
“那——你在屋顶可能也是有那么一些用处的,不是都说枕边放些辟邪之物就不会做噩梦了吗?难怪我昨夜睡得挺好。”
“……”她还不如不发这个善心。
“我辟邪?”元策气笑。
“是啊,这世上谁能邪得过你?杀人跟闹着玩儿似的……”
元策垂眸睨她:“那我让你睡了个好觉,你这一大清早做什么去?不会为着那点连李答风都看不上的皮肉伤,还要过去探望一趟某些人吧?”
姜稚衣一噎。昨夜因着元策突然“血流不止”,别说看一眼裴子宋的伤势,她连与他道一声谢都没顾上,匆匆忙忙就回了府。今日自然要去一趟。
“李答风看不上的是人家裴子宋的伤吗?不是你、的、吗?”姜稚衣拿下巴尖狠狠指了指他的腰腹。
元策握拳掩嘴清了清嗓。
“这刺杀是冲你和我来,对裴家兄妹完全是无妄之灾,不论伤大伤小,都要道谢。”姜稚衣绕过他的磨缠朝前走去。
“明日陪你一道,”元策回头叫住了人,“今日外面封道,想去也去不了。”
……那他早说封道不就行了,非要先来上那么几句。
姜稚衣疑惑回身:“封道是?”
“全城戒严,只通行人,不通马车,排查可疑之人。”
“外面还有刺客?”姜稚衣脸色一变,当即走了回来,碎碎念着点点头,“那还是改日带着你出门吧……”
……还真把他当辟邪之物了。
看她紧张兮兮的模样,元策想了想,弯唇一笑:“那趁今日我也不出门,想不想跟我学点防身术?”
等元策洗漱完,换过一身利落的劲装,姜稚衣跟着他到了府里的演武场,眼看他站在兵器架边上,像对着他的大好江山一般,一指那一排兵器:“想学哪样,随便挑,都能教。”
姜稚衣缓缓仰起头,随着他的手势,目光一样样掠过去,从寻常可见的刀、剑、枪、戟,到不常见的斧、叉、鞭、锤、棍、槊,再到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长得稀奇古怪又凶神恶煞的不知名邪器……
十八般兵器,他是样样都能教。
可曾想过她样样都拿不动?
眼见她看过一遍,面露迷茫,元策点点头:“可是不知这些兵器都是如何使的?我先一样样给你演示一遍。”
说着,随手拎起一柄长枪轻轻一掂,走到一旁空地。
不等姜稚衣回神,风声一唳,元策后手一翻前手一拨,长枪如龙而出,一拦一拿一扎,随即提枪而起,凌空侧翻,枪头轻旋,枪于半空脱手而出,身轻如燕一落地,枪又稳稳握回手中。
姜稚衣脑袋跟着枪头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一阵眼花缭乱过后,元策长枪一背,朝她一抬下巴:“怎么样?”
虽然看不太明白这些招式,不过看上去确实十分厉害,只是——
“……你管这叫防身术?”
“我是问你,我这枪耍得怎么样?”
姜稚衣嘴角微抽:“耍得——还挺活络人脖颈的。”
“……”
“没别的了?”
姜稚衣眼望着春日晴光下那道执枪鹤立,衣袂猎猎的身影,抬头看天:“枪谁还不能耍两下了,书院里也有教。”
……之前醉酒非要看他耍枪的不是她?
元策走到兵器架边上,随手将枪一丢,目光一扫,又看准了那条九节鞭:“那再给你耍一段裴子宋也不会,我兄长也不会的——”
“行了行了,知道你厉害了!”姜稚衣跺了跺脚,“他们不会的,我哪里学得会,你教点有用的行不行?”
元策可惜地看了眼还未出场的十七样兵器,想了想,从一旁拎起一把轻弓,试探着看向姜稚衣:“那——上次在书院学到一半的?”
一刻钟后,姜稚衣人生中第二次握着弓站到了箭靶前。
时隔数月,动作要领全光忘了,元策又教了她一遍。这回因在家里,拿来了一枚玉扳指戴在她拇指上,说是他小时候用过的,戴了就不会被弦磨伤手,可以试试亲手拉弦了。
姜稚衣握着弓,垂眼看着自己拇指上那枚泛黄的玉扳指,发现上头已经有一些细小的裂纹。这么旧的玉扳指居然还留着,不知是不是对他有什么特殊含义。
姜稚衣默默走了会儿神,忽然感觉到一支箭穿插进她指间,元策的声音响起:“教你有用的了,也没见你专心学。”
“谁说的,我只是在酝酿而已,”姜稚衣一手握弓一手扣弦,面朝箭靶摆好了架势,“这次一定能射中!”
温热结实的胸膛忽而靠上后背,如同数月前在书院校场一样,元策站在她身后把住了她的手。
下颌轻蹭过发顶,姜稚衣头皮一麻,原本放松的身体一下子绷紧,想回头,又怕一回头发生上回那样的意外,僵硬地紧盯着前方的箭靶:“不是说我这回可以自己拉弦了吗……”
“帮你调准头。”元策眯起一只眼,握着她的手挪了挪箭矢对准的方向。
姜稚衣狐疑地瞅了瞅靶心:“可我怎么觉得你这反而调歪了呢?好像都对着箭靶后边了。”
“我说能射中,就能射中。”
上次也没见你射中……姜稚衣气鼓鼓一撇嘴:“那现在可以拉弦了吧?”
“再等等。”
姜稚衣一头雾水:“还等什么?”
他这不也没调准头了吗?
元策没有说话,静静站在她身后。
直到姜稚衣等得焦躁难熬,忍不住再次开口问话,元策握着她的手猛一拉弦:“松。”
姜稚衣蓦地一松手,一声嗡振如霹雳弦惊,箭矢震耳离弦,流星破空般一路旋飞,越过箭靶,直直射向箭靶后那棵杏花树。
夺一声响,正中树干。
下一刹东风忽起,被一箭震落的杏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姜稚衣在这一瞬恍惚间明白过来,他刚才……在等风。
箭羽轻振,香盈满天。
仰头望向这场真正的杏花雨,眼前忽而重叠起去年腊月那一场漫天碎雪,姜稚衣颤动着眼睫,缓缓回过头去。
元策望着这满目雪白,垂落长弓,弯了弯唇:“这才叫——二月东风吹杏雨,动我春心向衣衣。”
姜稚衣心头一震,闭紧了呼吸。
然而呼吸可以闭紧,心跳却像拉不住的马,在此刻脱缰而出。
元策靠在她身后,感受到她那颗心脏一下又一下重重敲打着他的胸膛,忽然想起什么:“姜稚衣,你说的没错,真的可以听出来。”
“什么可以听出来……”
元策垂下眼去看她:“听出来,你心里也有我。”
第64章
被这杏花雨吹得目眩神迷的, 姜稚衣愣了好几个数才听懂他在说什么,脸一热,像只惊弓之鸟扑棱着翅膀一下飞远去, 抚住心口看着他:“……说什么, 谁心里有你了!”
元策紧盯着她脸颊浮起的绯色:“那心里没有,脸上有?”
姜稚衣惊地摸了摸脸。
元策:“耳朵也有?”
姜稚衣又惊地摸了摸耳朵。
“怎么还指哪儿打哪儿?”元策轻笑出声。
意识到自己的滑稽, 姜稚衣蹙起眉头冲他跺脚:“你是无赖吗?”
元策扬了扬眉:“以前你对我耍无赖的时候, 我说什么了?”
“我那是在对你无赖吗?别老拿我脑袋不清醒的时候说事……”
忘形的快意忽而被浇灭,元策收了笑压平唇角,直直看着她:“脑袋清醒的时候不也喜欢无赖。”
“我何时喜欢过无赖?”
“我兄长还不够无赖?”
姜稚衣一滞之下,眼神闪躲开去:“……人家那是装无赖,哪儿像你是真无赖。”
元策看了看她瞥开的眼, 转过身撂下了长弓:“行,比不上你眼里的月光, 心里的丹砂。”
姜稚衣一回眼,看见他对着箭筒, 仿佛在自我消解的背影, 嘴一张想解释什么。记起他刚才取笑她的模样, 又住了口沉默下去。
风停了,四下静悄悄的, 只留下一地残花,莫名给面前这道背影添了几分凄凉的色彩, 显得可怜巴巴。
姜稚衣瞅了瞅那颗微垂的后脑勺,耸耸鼻子, 走上前去踮起了脚。
元策蓦然回身,一垂眼,看见她指尖捏着一片杏花瓣, 似是从他发间摘下。
看着元策轻闪的目光,姜稚衣清清嗓子撇开头去,瞧着一地的杏花瓣和那面空空的箭靶,没话找话一般小声嘟囔:“我到底还能不能射中一次靶心了……”
元策眼底笑意重又浮起,曲起指关节,轻敲一下她鼻尖:“回去等着吧。”
姜稚衣蓦地一摸鼻子:“……又等什么?”
“让你射中靶心的箭。”
傍晚时分,正院书房,穆新鸿进门的时候,正见元策坐在书案前,拿磨石专心致志打磨着一支小巧的箭簇,手边散落着几根已经磨光的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