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主又狠又糙女主会撩的糙汉文上一章:许愿 柿橙
- 男主又狠又糙女主会撩的糙汉文下一章:我真没想过赚这么多钱
话音刚落,谷雨心惊胆战地进来:“侯爷,郡主,沈少将军来府上了,说是请见侯爷……”
“来做什么?给我外甥女灌了迷魂汤药不够,还来给我灌?”永恩侯眉头一皱,“不见,把人轰出去!”
“舅父——!”姜稚衣着急地跺跺脚,张张嘴又闭上,欲言又止了半天,深吸一口气。
事已至此,只能兵行险着了。
“舅父,”姜稚衣诚恳地看着他,“若是两月的交情,的确抽得了身,但倘若我说,其实我与他……三年前就已经好上了……”
永恩侯瞳孔巨震着,颤巍巍转过头来。
姜稚衣:“您会不会考虑一下……?”
永恩侯缓缓抬起手掌,打住了得令出去的谷雨,轻轻呼吸吐纳:“不必轰出去了,把人请进来吧。”
姜稚衣面上一喜。
“本侯考虑一下,打断他哪条腿。”
“…………”
第45章
撂下话, 永恩侯带上护卫气势汹汹出了瑶光阁。
到了正堂,见那宽肩窄腰的高挑少年一身玄袍负手立于堂中,正随意扫视着屋内陈设,跟进了自个儿家似的自在——
这一副祸水皮囊, 历经沙场脱胎换骨, 又添一身人中龙凤的气度,难怪将他外甥女迷得五迷三道……
永恩侯阴沉着脸上下打量着人, 看了眼元策身边另一位身着白袍的文气青年, 冷哼一声:“沈少将军这是自知于礼法有亏, 说不动这门亲事, 带着说客上门来了?”
元策回过身, 瞟了眼那群压阵镇场的侯府护卫,朝永恩侯拱手行了一礼, 一指李答风:“这位是我玄策军中医士, 擅治跌打损伤, 来给侯爷看诊。”
永恩侯一愣,一双怒目微微一闪:“看、看诊?”
“我观侯爷方才后倒之时头冒虚汗, 护卫一直用力支撑着您的腰背,看来并非急火攻心之症, 应是前不久筋骨受了伤。”
一个来揍人, 一个来看诊,这是一拳头打在棉花上, 有劲儿也使不上。
永恩侯瞪了半天眼, 尴尬地振了振袖, 撇开头去:“……沈少将军眼力不错,不过大可不必劳烦,本侯伤势已经大好!”
“那您提早近一月启程回京, 若不是半途旧伤复发,何至于今日才到?”
照姜稚衣此前所说,她这舅父是因修渠工事耽搁赶不回来过年,但据穆新鸿方才送来的信报看,南面的工事年前早已暂停,永恩侯启程的日子实则并不晚。那封寄给姜稚衣说回不来的家书,其实是在半途的驿站送出。
“你……”年轻人说话就是直,台阶都不递一块,永恩侯一时挂不住脸,“你告诉衣衣了?”
“侯爷不是不想让她操心吗?”
永恩侯松了口气,又觉在元策跟前突然矮了一头,腰杆子直了直:“小丫头跟我亲,知道了一准儿哭哭啼啼,难缠磨人得很。”
元策弯唇一笑:“我明白。”
……这哭哭啼啼难缠磨人的事也给他明白了?
永恩侯狐疑又震动地看着他。
元策:“她方才不过情急之下没注意,您这伤若不早些治好,过后难保不被她发现。”
永恩侯默了默,看了李答风一眼。
元策伸手朝上首座椅一引:“侯爷,请吧。”
永恩侯悻悻走到上首,一落座忽地一顿,缓缓抬起头来。
……不是,这是在侯府,还是在沈家?
翌日一早,侯府正院,永恩侯趴在榻上,嗷嗷痛呼着,承受了未来外甥女婿派来的第二次关心。
他这腰背是在下渠的时候被修渠的巨石意外砸伤,当时两眼一黑便晕了过去,所幸运道不错,没伤及要害。
昨日这位李军医看诊时便给他的腰背做过一次按摩,他当场呼痛呼得尊严全无,像被人拿捏住了命脉,再摆不出为人舅父的架子。过了一夜,好不容易心态平复一些,一大清早,这回春圣手又上门来了。
按摩结束,李答风颔首告退,临走交代:“侯爷这伤曾及肺腑,比起筋骨,内伤更应着紧养护,往后要注意保暖,少受凉伤风。”
永恩侯龇牙咧嘴地趴着抬了下手,示意明白了,等人走了,活动着舒爽不少的筋骨,披衣起身。
刚穿戴完毕,忽见一名瑶光阁的婢女匆匆进来:“侯爷,不好了,郡主病倒了!”
……
瑶光阁寝间,永恩侯坐在榻沿,眼看着一张小脸透白,嘴唇毫无血色,双眼紧闭的人,大惊着问:“怎么回事,昨夜睡前不还好好的吗?医士呢,请来瞧过没有?”
一旁谷雨点点头:“瞧过了,说郡主这是‘气病’,气虚、气滞、气——气逆,气陷交加……”
永恩侯大睁起眼:“这么多病?”
“总的来说,就是气堵着了,力便没了,整个人血气亏空,虚弱无比……”
“那、那这是因何引起,如何治?开了方子没有?”
“医士说,用药治标不治本,开了也无用……”
“胡说八道!不就是补气养血,喂上十支十年老参,我看还能不好?”
谷雨惊愕摆手:“这、这恐怕使不得啊侯爷!”
“咳咳……”榻上人咳嗽两声,睁开一道眼缝,有气无力地抬起一只手来,“舅父……”
永恩侯连忙握过她的手:“舅父在,舅父在。”
姜稚衣气若游丝地摇了摇头:“你不要怪罪医士,这都是稚衣的命……”
“怎么就是命了呢?这点小病,调理调理不就好了?”
“不,舅父,”姜稚衣深吸一口气,“您不知道,我本也不是非嫁沈少将军不可,全因年前拿着我与他的八字去合了一卦,合出他是我命里的吉星,天定的贵人,若离了他,我就会这样慢慢虚弱下去……”
“……”
永恩侯嘴角微抽:“当真?”
“侯爷,千真万确!”谷雨忙从屉柜里取出一张红纸,递给永恩侯。
好大一个吉字映入眼帘。通篇将男方的功德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永恩侯捏着批命纸瞅瞅姜稚衣:“这该不是你花银子买来糊弄舅父的吧?”
……可不是花了好几两吗?
“怎么会呢,我的八字舅父再清楚不过,这上头沈少将军的八字也是我昨夜——”连夜问来的呢。
“昨夜怎么着?”
“昨夜稚衣就觉着命里的贵人离我越来越远,身上的气力仿佛在一点点流失……果不其然,今早我便成了这副模样……”姜稚衣苦兮兮攥住永恩侯的袖口,“舅父,这可怎生是好?”
永恩侯笑眯眯叠拢了批命纸:“怎生是好?来得正好!舅父这就拿着你们的八字再去问一卦,看你这命数如何破解。”
眼看着人头也不回地走了,姜稚衣一骨碌从榻上爬了起来,擦掉脸上唇上敷的粉,重重叹了口气,一拍被褥。
谷雨:“郡主,奴婢就说这招行不通,侯爷又不傻!”
“我当然知道舅父不傻,”姜稚衣撇撇嘴,“那我都这么死马当活马医了,舅父也该看出我的决心,依着我了呀!”
“这下侯爷去合八字,万一合出来不好,岂不更……”
“少乌鸦嘴,”姜稚衣打断了谷雨,“我与阿策哥哥定是三生石上刻下的天作之合!”
一个时辰后,太清观。
永恩侯坐在道观小室内,静等着对面的道长批命。
如今两个小辈一个也无退缩之意,既然刚好拿到了八字,遇事不决,便问问天意。这太清观的张道长是见微天师的亲传弟子,见微天师当年受皇家信重,掌预言之能,其弟子在长安贵族当中也颇有威望,他便特意来了这里。
“张道长,如何?”永恩侯神情紧张地问。
“福主是要问女命,还是男命?”
“女命。”
张道长放下红纸:“这并非女福主命里原定的姻缘。”
“果真如此?”永恩侯皱眉点点头,“我就说这段姻缘不好……那她命里的正缘在哪里,何时能来?”
“女福主命定的姻缘远在极西之地。”
永恩侯吃了一惊:“极西之地?”
“照卦象上看,女福主若随缘远嫁,此生再无缘回到故土。”
“极西之地……回不到故土……那说的可是西逻一族?这怎么可能!”永恩侯头一晕,扶住了额角。
衣衣绝不可能瞧上那蛮荒之地的人,也绝不可能忍受在蛮荒之地过活的日子,若说这一远嫁,此生都无缘再回到故土,难道是……和亲?
可早在先帝在位时,大烨朝便已将一位和亲公主送去西面,在这段姻亲的联结下,两邦和平交好了十几年,不曾动过一兵一卒,如今好端端的,怎可能突然再送去一位?就算要送,又怎可能轮到外姓郡主?
“信与不信,皆看福主。”张道长颔首一笑。
永恩侯回过神来:“我并非质疑道长,只是此事太过出乎意料……道长,这正缘绝不可成,可有法子避开?”
张道长笑着一指面前的八字帖:“法子不就在福主眼前了吗?”
“您的意思是——”永恩侯错愕地看着他。
“这虽本非女福主命定的姻缘,然宿世轮回,由因生果,女福主今生巧得机缘,若可把握此机缘,便可避开原定的正缘。”
同一时刻,沈府东院。
青松捏着一封批命书,面色凝重地进了书房:“公子,昨夜郡主与您交换了庚帖,夫人今日便去合了您二人的八字——”
元策从书案间抬起头:“她是拿去哄她舅父的,你们也闲着无聊?”
“这怎么是无聊呢?您与郡主既然要说亲,合婚帖上照规矩本也是要卜过八字的。”青松将那批命书递上前来。
“……公子,您得有个准备,合出来结果不大好,夫人问了男命,说这姻缘克您,是——大凶之兆。”
元策像是毫不意外地掀起眼皮:“她克我这事,你们第一天知道?”
“……这卦上的大凶之兆可不是平日挂在嘴边的玩笑,这是要命的事!”
公子与大公子虽为孪生,却因差了些时辰落地,两人出生的时刻刚巧被分在了两个不同的时辰。
因产婆剪断脐带是在公子落地之后,为更接近生产结束的时辰,明面上沈家独子的生辰八字,其实是按晚出生一步的公子来算。
所以,如今拿出去的八字并非大公子的,而正是公子的。那么郡主克公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元策看也没看那批命书一眼。
这些道士,二十年前批他祸国之命,如今批他大凶之命,一纸批命书,便妄图掌握乾坤,定他生死。
“我的命,还轮不着他们定。”元策一扯嘴角,“这姻缘,我非要不可。”
第46章
从太清观出来, 永恩侯像一脚脚踩在棉絮上,魂不守舍地上了回城的马车。
在马车里思来想去, 总觉得不可能。
先帝在位时, 之所以将一位宗室女封为公主送去西逻和亲,是因当年西逻与北羯夹击着大烨的西北,两族时时袭扰大烨边境, 以至大烨边境线上大小战事常年不断, 面对双重的军事重压,只能采取怀柔政策。
但如今,沈元策历时三年带兵重创北羯,离经叛道到将北羯王族的祖坟都给烧了, 北面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既然没有腹背受敌的危机,西逻与大烨的姻亲也还维持着稳固,哪里来的道理再派一位和亲公主去西逻呢?
这和亲之说未免太过荒唐……
什么宿世,什么今生, 怕不是卖弄玄虚?
永恩侯在马车里摇了摇头, 还是觉得不可信,一路皱眉深思着回城去,到了城门外, 忽然听见外头一阵骚动,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永恩侯移开车窗朝外望去,见城门口一群金吾卫正在清道,让所有的行人马车通通靠边, 不知有什么要紧人物要进城或者出城。
一名金吾卫远远瞧见永恩侯府的马车, 匆匆上前,朝永恩侯行了个礼:“侯爷,劳您在城门口稍候, 西逻使团此刻正要出城返西。”
正月时节,与大烨交好的各邦使节陆续进京朝贡,西逻人自然也在其中。听说此行西逻王有个儿子也亲自来了长安,说要趁此机会好好领略中原文化。就今日,宫里还在设宴款待那位西逻王子,许多王公贵族都列席其中。
永恩侯惊讶道:“西逻使团才来几日,今日这宫宴都没结束,怎么这就回去了?”
“回侯爷的话,西逻王后突然病危,八百里急报刚刚送进宫中,西逻王子不得不提前返西了。”
像一道惊雷劈下,永恩侯一阵头晕眼花地扶住了窗沿。
当今的西逻王后,正是十几年前大烨送去的和亲公主。
如今两邦关系稳固,原本的确不必再派一位公主过去和亲,但若是上一任和亲公主突然亡故……
前脚刚卜的卦,后脚便出了这样的消息,当真是命数,还是有人刻意设计?
该不会是沈元策得知西逻王后病危的消息,提早买通了太清观的道长来哄骗他,好让他点头答应跟沈家的亲事吧?
毕竟衣衣若可能嫁去西逻这等蛮荒之地,此生有去无回,嫁给沈元策都成了上乘之选!
“那急报是什么时辰送到长安的?”永恩侯向金吾卫确认道。
“约莫三刻钟前。”
永恩侯登时煞白了脸。
三刻钟前,他早已从太清观离开。也就是说,张道长批命时,那八百里急报根本不曾抵达长安,在那之前,全长安无人会知道西逻王后病危的消息,不光沈元策,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买通道长。
难道大烨当真要再送出一位和亲公主,难道这苦命之事当真会落到他家稚衣头上……
若没有这卦象,这么多宗室女,怎么想这事也不可能轮到一位外姓郡主。
可这卦象偏偏说的就是他家稚衣。
马车靠边让道,永恩侯揣着颗七上八下的心,惊疑不定地坐在车内。
直到踏踏马蹄声震响,一队身着西域服饰的人马从城中飞驰而出,如狂风过境般疾行向西。
永恩侯迎着飞沙走石探出窗外,眯缝着眼望向马上那位西逻王子牛高马大,虎背熊腰,仿佛一条腿就能把他家稚衣压成肉泥的模样——
“快——!”永恩侯颤抖着深深提起一口气,抬手按住心口,朝门外车夫道,“快去沈府!”
沈府东院,穆新鸿向元策回报完西逻来的急报,紧皱着眉头道:“西逻王后病危,这姻亲虽不至于立马破裂,但为防西面异动,您必然要比计划提早离开长安了。”
“眼下钟家的贪污案如何判处还在争论之中,看来是有人想要保下钟家,在朝堂上推波助澜,恐怕当真如您所料,圣上不会判处康乐伯死罪,咱们要为大公子报仇还得另寻他法……”
“郡主这隐患又随时可能要了沈家上下、还有玄策军这么多弟兄的性命,现如今永恩侯不肯松口应下您与郡主的亲事,您这八字合得也不顺利……”
因西逻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一桩桩事变得越发紧迫,穆新鸿一个头两个大,甚至想问出一句,当真只有迎娶郡主这一条路吗?杀是杀不得……实在不行,你俩能私奔不?
元策双手交握,搁在书案上,摩挲着指腹静坐了会儿:“把合好的八字改写成吉婚,拿给我。”
虽然少将军不信这些,但郡主如今视少将军若宝,倘若知道这姻缘克少将军,很可能自己就先不肯嫁了,这八字合出来的结果自然需要令她安心。
穆新鸿立马去办,片刻后,拿了一封新的批命书回来。
元策接过来收入衣襟,起身走出府门,掀袍上马,朝永恩侯府扬鞭而去。
打马至半途,迎面正遇上侯府的马车紧赶慢赶着驶来。
狭路相逢,元策一勒缰绳,对面马车也吁地停下。
车夫回头朝里说了句什么,永恩侯移门探身出来。
元策翻身下马上前,开门见山:“侯爷,我想与您谈谈——”
永恩侯一竖掌:“不必谈了,这门亲事,我同意了!”
两刻钟后,瑶光阁,永恩侯领着元策到了姜稚衣寝间门口,见隔扇阖拢着,抬手叩了叩门。
很快有人轻手轻脚移开门,里头谷雨一看门外两人,意外道:“侯爷,沈少将军。”
永恩侯:“衣衣呢,还躺在床上装病?”
“已经没在装……”谷雨一顿,“本来也没在装的,侯爷,郡主昨夜为亲事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的确没歇好,这会儿真的在午睡呢。”
谷雨立马让开门,请两人进。
两人跨过门槛,同时放轻了步子。永恩侯压着靴尖看了眼元策,朝他瞥去个尚算满意的眼神。
走到榻边,发现姜稚衣当真睡熟了,不过眉头紧锁,看来睡梦中也还在操心亲事,不如叫醒了,让她听过好消息再睡。
永恩侯弯下腰,轻拍了拍她的肩头:“衣衣?”
姜稚衣像惊了一跳,人微微一颤,缓缓睁开眼皮,第一眼看见近处的舅父,第二眼看见稍远一些的元策,目光一动,吓到了似的,一下子从榻上爬起来往后缩去,一把拉高了被衾。
元策上前的脚步一顿。
永恩侯也是一滞,愣愣回头看了看元策,又看回姜稚衣:“怎么了,衣衣?”
姜稚衣怔怔望着元策,歪着头像在辨认什么,目光一点点越渐震惊,蓦地拿手一指他:“……舅父,他怎么在我寝间!”
元策眼睛一眯,盯住了她惊异而警惕的眼神。
永恩侯:“舅父带他过来的,舅父同意你们的亲事了,让他来与你报个喜。”
“亲事?”姜稚衣半张着嘴,愣着神看了永恩侯好一会儿,又看向元策,低声喃喃,“亲事……”
元策垂在身侧的手轻轻攥握成拳,僵持片刻,试探着抬起靴尖,慢慢走上前去。
走到榻沿,俯下身凑近了些看她:“睡糊涂了?”
姜稚衣迟钝着,低下头晃了晃晕沉的脑袋,像从什么遥远的、支离破碎的记忆里抽离出来,重新抬起眼,定定看着近在咫尺的脸,眼底的陌生渐渐如潮水般退去:“……阿策哥哥?”
元策攥起的拳头一点点松开,直起身来,抬手扯了下衣襟:“嗯。”
“怎么了这是?睡得连口口声声非他不嫁的夫婿都不认得了?”永恩侯发笑。
姜稚衣对着元策眨了眨眼,回想起来,她方才好像做了一个梦,梦里她与阿策哥哥因为一只蛐蛐结下梁子,恨透了彼此,根本没有丝毫你侬我侬的情意,梦里那种讨厌他、也被他讨厌的感觉实在太真实了,真实到她差点分不清梦境和现实……
下一瞬,姜稚衣眼眶一红,带着哭腔扑上前来:“……吓死我了!”
腰上一紧,元策低头看了眼牢牢抱住他的姜稚衣,又看了眼被挤撞开去,傻在一旁的永恩侯。
“怎么了?”元策轻咳一声,看着永恩侯,慢慢抬高手,抚了抚怀里人的发顶。
姜稚衣声泪俱下,旁若无“舅”地哭诉:“我做了个噩梦,梦到你一点也不喜欢我,好讨厌我……你对我好凶,一看见我就没好话,你说我脾气这么大,肯定一辈子都嫁不出去!”
“……”
过分了,兄长。演纨绔就演纨绔,也不必演得这么像,对姑娘家说这么不中听的话。
元策刚要开口,瞥见一旁永恩侯悻悻的眼神,张了嘴一顿。
永恩侯一脸“女大不中留”的叹息,恨恨甩袖离去。
寝间只剩两人,元策揽过姜稚衣的背脊轻拍了拍:“这不就要嫁出去了?”
姜稚衣泪眼朦胧地抬起眼来:“可是那个梦好真实,我都差点以为梦里才是真的呢……”
……看来她的记忆当真在渐渐摆正,在这个危险的节骨眼,渐渐摆正。
元策垂下眼睑,看着那双纯澈的眼睛,冷不丁的,穆新鸿提醒的声音又响在耳边。
看了她好一会儿,元策在榻沿坐下,拿指腹擦掉她脸颊的泪,默了默道:“梦都是相反的,我在你梦里多讨厌你,你醒来时,我便多心悦你。”
姜稚衣一愣,实在是第一次听他说这么好听的话,眼睛都亮了亮:“当真?”
“当真。”
姜稚衣破涕为笑:“那你梦里对我这么凶,其实一定好喜欢好喜欢我!”
“行了,一个梦而已,别想了,你舅父都走了。”
一看旁边舅父早已不在,姜稚衣才回过神似的,惊讶道:“舅父怎么忽然肯答应我们了?”
元策摇头。他只知永恩侯在此之前去了一趟太清观,看样子,这段姻缘里的女命不错。
这些道士倒还不算一无是处,省去他诸多口舌。
元策一掀眼皮:“可能合完八字,我真是你命里的吉星,天定的贵人。”
“我就说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姜稚衣笑着搂过他脖颈,“还好舅父松口得快,没耽搁太久,那你赶紧请媒人和主婚人来提亲下聘,喜服也做起来,我们是不是还能赶在你去河西之前完婚?”
“来不及了,我要回河西了。”
“……什么?”姜稚衣笑意一滞,“什么时候要回,怎么这么突然?”
“西逻王后病危,一会儿圣上应该会召我入宫。”
姜稚衣脸色一变:“不会又要打仗了吧……”
“我去河西,就是为了不打仗。”
姜稚衣明白了。他是要坐镇河西,威慑西面,这样即便姻亲破裂,西逻也不敢轻举妄动。
元策:“有我在,姑臧城固若金汤,无人敢犯。”
“我知道你不会有事,可我……”姜稚衣耷拉着眉眼叹气,“我舍不得你……”
“我说这话,不是为了让你知道,我不会有事。”
姜稚衣抬起眼来:“?”
“是为了让你跟我去河西,”元策弯唇一笑,“未婚妻。”
第47章
午后, 皇宫。
重檐庑殿顶之上,琉璃碧瓦在斜阳里折射出庄严的辉光,汉白玉石阶之下, 应召入宫的少年臣子长身而立, 张开双臂,由例行排查兵械的内侍轻轻拍打过肩袖、腰背、靴筒。
片刻后,内侍直起身, 微微笑着伸手朝上一引, 捏着细声细气的腔调道:“沈小将军,请吧。”
元策抬靴往上,一脚脚踏过石阶, 走进宫廊。
幽静的长廊里漂浮着宫廷御用龙涎香的味道,一路穿过廊子,越往深处,香气越重。
转过一道拐角,再前行一段, 内殿漆金的朱门映入眼帘。
“陛下, 沈小将军到了。”
金龙盘踞的宝座上, 一身黄袍的天子抬起眼来。
元策跨过高槛, 抬头对上这道高高在上的威严目光。
四十许年岁的天子眼神清明,见少年如此不避不让直视而来,眼底锐利的审视一晃而过。
目光相接,一触即分,元策垂落眼皮,颔首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兴武帝也收起审视:“不必多礼了,上前来吧, 赐座。”
“初入内殿,第一眼便敢直视圣上之人倒是少见,不愧将门虎子。”龙座左下首,声音雄浑的中年男子突然笑着感慨。
元策在龙座右下首落座,抬眼看向对面这位难得一见的河东节度使:“范节使过奖。”
兴武帝看了眼座下一左一右两人,接过内侍奉上的茶,低头喝了一口,忽然听见范德年叹了声气。
“范节使此叹何故啊?”兴武帝搁下茶盏看过来。
范德年惋惜地摇了摇头:“臣只是想起,昔日坐在这处,与陛下和臣共议外邦事务的人还是沈节使,一晃眼,已是物是人非……”
兴武帝笑着看看元策:“朕倒觉着也不算物是人非,坐在你对头的,来日不也是沈节使?”
范德年一默,大喇喇的姿态稍稍收敛了些,再次看向元策时,八字须轻撇着笑了笑:“陛下如此一说,臣倒很是好奇,这来日的沈节使对西逻王后病危一事作何看法了。”
元策:“承蒙陛下抬爱,微臣资历尚浅,不敢以此高位自居。”
兴武帝摆摆手:“范节使既然问了,你便说说看。”
“依微臣所见,德清公主嫁去西逻十数年,诞下三女,但膝下并无可继承王位的子嗣,若就此一病不起,西逻与大烨的姻亲就断了。西逻王也已年迈,如今西逻的政权渐渐落到两位庶出的王子手中,两位王子一位亲中原,一位远中原,今后西逻对大烨是亲是远,便看这两位王子谁最终继承大权。”
兴武帝:“你的意思是,西逻会否向大烨开战取决于西逻王室的内争,我大烨只有坐着等他们争出个结果来?”
“微臣并非此意,”元策摇了摇头,“微臣以为,只要微臣在河西一日,无论哪位王子继承大权,西逻都不敢主动向大烨开战。”
斟茶的内侍手一抖,茶水四溅而出。
……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郎,不就差直说,西逻开不开战取决于他了?
掷地有声的话音回荡在高旷的殿顶,空阔的大殿内,空气凝固般死寂,死寂之下,又像盛了一锅煮沸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