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很是,”洛霜点头,“读书明理,无论男女都该读书。”
听到洛霜的肯定,肖夫人很高兴,“我也是这么想的,因此不管是女儿还是孙女,我都给他们请了夫子。听说您家有位单先生很是出名,不知道她还收不收学生?”
洛霜一愣,原来目的在这里啊!
那到没什么好阻拦的,于是她笑着道,“这事等我回去问问单先生,要是她愿意的话,再通知你。”
肖夫人一听,高兴的不行。
其他人听到了,也纷纷表示,想要送女儿孙女过来。
洛霜不用猜都知道,他们想让女儿孙女上进是假,巴结上自己和卫其轩到是真。
不过不管怎么样,读书总是好事。
而且,即便单先生收下了这些学生,也碍不着自己,能让那些女孩子们得些好处,合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得看单先生的意愿。


第四十章 红楼世界40
单先生对于收学生,是非常乐意的。
她本来就是个闲不住的人,现在洛霜学习谈不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没有定性。
子修又还小,而且按照卫其轩的计划,她只是辅助,主要还是卫其轩自己教。
只是考虑到他们不知道在江义县待多久,如果收了学生,又要中途离开,那就是不负责任。
洛霜想了想,反正自己也没什么事干,赚钱的计划已经安排下去了,再多也都只能等到卫其轩上位。
既然如此,还不如建个书院玩玩,专门教导女子的学院。
单先生一听,觉得未免闹的太大了点,花费不小,未来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
毕竟在古代,能读书的女子是少数,即便是京城那些贵女,还有大字不识几个的呢。
在江义县这个小地方,估计更没几家愿意送女子过来上学。
毕竟女子无才便是德,就有那迂腐的人,瞧不起读过书的女子。甚至大肆宣扬她们不守妇道。
洛霜笑笑,“那就让他们知道,上了学的女子有更好的前程呗。”
这事其实很好操作,那就是帮那些上了学的女孩子找到更好的归宿。
古代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能嫁得更好,就代表成功。
洛霜只是打算开个女校,让一些女子学点东西,明白一些道理,没打算和这个世界的规则对着干。
既然他们觉得嫁个好人家,才是光明的未来。那就告诉她们,来我的学院读了书,会嫁的更好。
至于他们上过学后,还是回归内宅,好似没什么意义,那又如何?
现代社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都可以回归家庭,这是她们选择的权利!
没道理古代不行啊!
非得让人家做什么独立女性,没这个道理。
洛霜建女子学院的目的,一是兴趣所致,二来也是闲的无聊,给自己找几个同学玩伴。
至于价值之类的东西,她没有考虑过。
人活着一辈子,不是非得有意义,高兴就好了。
于是她快快乐乐的忙起来了,先是找地方买宅子,然后建立学院的制度,完了还要聘请老师,规划学院的教学内容。
一桩桩一件件,忙得脚不沾地。
卫其轩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场景,本以为抱着儿子等自己的娘子,忙得不见人影。
好不容易吃饭的时候能见着,她又要和太太夫人们聚餐,商量事情。
弄到最后,变成了卫其轩抱着儿子,可怜兮兮的等着某个乐不思蜀的女人回房。
还有比他更悲催的吗?
卫其轩忍不住抱怨了几句,“娘子都不关心为夫了。”
洛霜冷眼一扫,“呵呵,我是缺你吃了,还是缺你喝了,或者是银子不够花了?”
卫其轩闭嘴。
扯上银子他就理亏,不仅没帮洛霜赚到多少积分,还害她攒不下钱。不然任务早就完成一半了。
洛霜冷笑,呵!
两人又耍了一会儿花枪,最终以卫其轩想办法,‘亲手’抓到鱼,做给洛霜吃宣告结束。
未来的日子,过得忙碌又平淡。
当惯了甩手掌柜的洛霜,第一次亲力亲为的办一件事,方才发现,原来建一座书院,是这么麻烦的事。
与银钱无关,也不是有人故意给她找茬,只是里面零零碎碎,鸡毛蒜皮的事太多了。
她也想过不干了,就像之前一样,派个女管事过去,一切都让她操心好了。
可做的越久,她的成就感就越足,渐渐也就放不下了。
教书育人本身是一件伟大的事,当你不以盈利为目的做的时候,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格外能给人带来满足感。
于是女子书院越做越大,原本只是十几个有钱人家小姐入学,渐渐变成了江义县比较富足的人家,后来甚至还收了一下乡下的女孩子。
等到她们三年毕业,以此为跳板,跨过阶级嫁到更好的人家,学院的名声就更响亮了。
周围的县城,甚至就连扬州府,也有慕名而来的女子入学。
原因也很简单,除了第一年入学需要学费,之后的两年,女孩子们完全能凭借着自己的成绩,免除学费的同时,还能拿到更多的奖学金补贴家用。
而这些钱,往往比一个农家半年的收入都多,怎么不叫人动心?
还有更让人心动的,那就是学院里教的,不是单纯经史子集,而是识字之余,会教他们一些谋生的手段。
比如刺绣,比如制作干花绢花,比如采集炮制药材等等。
当这些女子学会了这些,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就有了挣钱的手艺,嫁入富裕一点,甚至县城的普通百姓家,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毕竟她识字,有见识,还能挣钱。对于同等级的其他姑娘,自然行情更好。
其他女子也是这个道理,上了学的,必定比同等级的优秀,嫁的更好自然就顺理成章。
有的时候,不是非得跨越阶层,而仅仅是这种你比别人好一线,就已经叫人羡慕了。
在这种层层对比下,女子学院的名声迅速打了出去,不仅江义县的扩建了,就连扬州府也建起了分院。开始有了向外扩大影响力的趋势。
这样一来,面临的反对和唾骂纷至沓来,有些老学究甚至破口大骂,指责洛霜不守妇道,牝鸡司晨,有辱门楣,女人不该读书之类的,等等等等。
洛霜完全不在意,直接一力降十会。
经过这么多年的布局,卫其轩已经掌握了扬州官场,并且以此为跳板,把势力扩散到江南其他地区。
如果不是为了隐藏势力,他早就可以离开扬州,去其他地方任职了。
而作为被他直接和间接管辖的人,扬州知府和扬州知州,以及那些同知,都开始公开支持洛霜的学院。
他们不仅把自家的女儿送到新建的扬州女子学院入学,甚至还让他们的妻子参与管理。
瞬间,反对的声音都消失了!
大家挤破头,都想要得到名额,好送自家的女儿孙女进去。
原因也很简单,无论是谁,既然在扬州这一亩三分地待着,就要巴结这些官员的家眷,要是他们的女儿优秀点,能得到她们的青睐,嫁入官家也不是不可能啊。
毕竟有先例不是?
江义县女子学院嫁得最好的一位,就是嫁给了扬州某位同知的二儿子。
而那姑娘却十足十是个平民,小时候家里还是泥腿子,后来家境好了一些,父母搬到县里做小生意,有个哥哥在读书,至今还没有考上秀才。
她就是一个家室十分普通的姑娘,之所以能嫁到官家,实现阶级的跨越。是因为她在入学后,非常优秀,不仅功课门门第一,甚至自己还能学以致用,赚到大钱。
同知夫人也是看中了她这项能力,才为纨绔的二儿子聘了她为妻。
别说嫁给纨绔不好,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一跃成了少奶奶,未来的孩子也是少爷小姐了。
丈夫纨绔点怎么了?现在有公婆可以依靠,未来也还有孩子,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有这个鲜明的例子在前,扬州女子学院一开,就已经有人心动了。再听说知府知州家都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去读书,妻子还当了管事,这不是妥妥结交的机会吗?
于是为了那入学的名额,众人几乎大打出手。
然而扬州府的火爆,没有影响到卫其轩和洛霜,因为他们忙着搬家呢。
沉寂了五年,时机终于到了。
第一年,卫其轩配合知州,围剿了水蛇,还扬州水域一个朗朗乾坤,政绩优良,皇帝看了大为高兴。
第二年,江义县的人口和税收翻倍增长,皇帝当即要提拔他为扬州府同知,卫其轩拒绝。
第三年,江义县超过扬州其他所有县,成绩越加亮眼。这会儿除了一直暗中观察的皇帝,朝中许多大臣都知道了卫其轩的能力。
有人提议给他升官,可皇帝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是卫其轩亲自上的秘折,上面除了表达思念,就是表明自己待在江义县的决心。
这里挺好的,适合养老,我就不去京城掺和那些事了。
被众皇子夺嫡搞得心力交瘁的皇帝,看过之后欣慰不已,于是更加心疼了。
明明卫其轩比他四个儿子都有能力,偏偏就因为是先太子的孩子,于是不得不避世而居,受委屈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位‘委屈’坏了的嫡孙,不仅挖他的墙角,掌控了扬州,甚至还给他送了一口黑锅。
大臣们都觉得,皇帝老了,越发的小肚鸡肠,明明当初是安河公主冤枉了人家,偏偏皇帝现在还不依不饶,让这么个能干的人继续在江义县那个小地方窝着,委屈人才了。
然而谁叫人家是皇帝呢,他们不敢说呀。
于是,卫其轩又留了下来,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第四年,卫其轩改建了江义县码头,使之成为和扬州府相媲美的码头,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江义县的商业。
尤其是食盐买卖,通过暗中操控,他扶持起了几个盐商,使之与扬州的盐商打擂台,不仅抢夺了他们一半的利益,还打破了扬州府盐商集团结成的联盟,使他们变成一堆散沙。
因为牢不可破的利益关系被击穿,盐商们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愈加的严峻,几乎威胁到了江南乃至全国食盐的安全。
这可不是小事!
眼见扬州要开始乱斗了,老皇帝担忧卫其轩的安危,再一次想要安排他离开这里。
卫其轩依然拒绝,并上奏说,自己能解决。
如果不能,出了事,也是他的造化。何况,他早在二十几年前,就该死了,是那个被太子妃抱过去的郡主为他当了一劫。
这话扎了老皇帝的心。
太子当初有三子二女,一子二女死在了那场大火中。长子养在皇帝身边,没有受到牵连,可当初因为太子的事,他心力交瘁,没有多加关注。
没想到就是这个疏忽,让他在皇宫,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宫人欺负,大冬天的没有碳可以烧,受寒生病去了。
老皇帝原就懊悔,太子唯一的血脉没了,怎叫他不心痛?
后来卫其轩出现,他高兴坏了。
可偏偏卫其轩是个轴的,非要离开京城,离开他的羽翼下。
走就走吧,老皇帝就当他有心结,让他去江南散散心好了,可这都什么时候了,扬州眼见就要乱起来了,他居然还不愿意回来。
原本老皇帝是打算强制下令,命卫其轩回京当官的。
可这道折子戳得他肺管子疼,与其说卫其轩在自责,因为自己害了姐妹。不如说埋怨皇帝让他的兄弟姐妹没了活路。
最后,老皇帝无力的摆摆手,默许了卫其轩的选择。
并暗中下了一道密旨意,让李杨李大人去找卫其轩述职。
也就是说,老皇帝把玄衣卫在扬州的势力,给了卫其轩!好让他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李杨过来的时候,看着卫其轩的目光,极其复杂难辨。
如果说,一开始他还没有发觉自己被人撬了墙角,可五年都过去了,再蠢的人也发现蛛丝马迹了。
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收买了那么多玄衣卫的人,也不知道利用这些人,他究竟干了什么?是不是想要谋害皇上,是不是想密谋造反?
一想到这个,李杨就胆战心惊,生怕这人做了什么对皇帝不利的事。
他第一反应就是向皇帝报告,并决定以死谢罪。
可折子还没有送出去,卫其轩就出现了。
原来不仅是玄衣卫,就连他最信任的管家和长子,都是对方的人。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向皇帝如实反映,然后一家子共赴阎罗殿。依照我对皇上的了解,你如此失职,他不会觉得是你没能力,才叫我钻了空子。而是被我收买了,对于背叛的人,他是什么手段,你清楚。”
“不,不会,”李杨脸色铁青,挣扎的道。
“会,你的儿子和管家已经提供了,你投靠我背叛皇帝的证据。”卫其轩笑眯眯的道。
李杨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和最信赖的下属。
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难道自己倒了,他们还能独善其身吗?
李杨儿子和管家的脸色都很难看,他们也是大意,被卫其轩抓住了把柄,然后一环套一环,不知不觉就陷入了他的圈套,最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了李杨背叛皇帝的证据。
然而他们知道,无论这个证据是真是假,都不能落到皇帝手里,不然李家就真的完了。
他们不是没想过除了卫其轩,可盘点过后才发现,他们身边结成密密麻麻的网,把他们套了个结结实实。
而那收网的人,就是卫其轩。
他们别说杀他了,就连说一句坏话,都要掂量掂量,是否会被卫其轩知道,然后迎来他的报复。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妥协,帮着监视李杨。
于是在发现李杨打算向皇帝自首的第一时间,他们就向卫其轩告了密。
原因也很简单,李杨做成了,他们都得死,而李杨没成,他们还有一线生机。
虽然不知道卫其轩想要干什么,但能苟活,谁愿意现在死?
听完了儿子和管家的解释,李杨用看怪物的眼神看卫其轩。
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会有人算计人心到了如此丧心病狂的程度?
卫其轩轻笑,抛出第二个选择,“你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向我投诚。不出三个月,你会接到皇帝的命令,让你成为我的人。而我要你做的,是帮我找人监视皇上,就像你之前让人监视我一样。”
“不,不可能。”李杨挣扎道,不相信皇帝会把自己交给卫其轩。
这可是玄衣卫,是皇上一手建立,藏在暗处忠心耿耿的狗!
他怎么会把自己的狗,交给别人呢?
“可能的,”卫其轩的脸上露出天使一般纯洁的笑容。
可在李杨眼里,却如恶鬼一般渗人!


第四十一章 红楼世界41
事实也正如卫其轩预料的那样,三个月后的今天,李杨就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让他向卫其轩述职,成为卫其轩的狗。
换了一个主人,李杨心情复杂,可面对卫其轩好整以暇的目光,他还是缓缓跪了下去,宣誓效忠。
卫其轩不管他心里在想什么,只淡淡命令道,“别忘了我的吩咐。”
李杨浑身一震,头深深埋了下去,“尊令!”
转身出去后,他深深地,深深地呼吸了好几下。
监视前主子,现任帝王,他觉得自己背上,仿佛有千斤重担,可偏偏不能不干。
玄衣卫准则第一条:不惜代价服从命令。
玄衣卫准则第二条:主人的命令胜过一切。
狗是不能违背主人的,尤其是被前主人抛弃的狗。
有了玄衣卫的保护,于是卫其轩第四年又留了下来。
现在是第五年,经过一年的发酵,江南各大盐商势如水火,在卫其轩的搅局下,已经发展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
为了确保自家的地位,夺取对方的利益,他们已经不折手段,暗杀,陷害,买凶杀人,无所不用其极。
手段升级后,他们不仅对对方互使手段,甚至对包括扬州知府,巡盐御史,同知在内的一干官员暗下杀手。
为的就是换了这一批刚正不阿的官员,然后推自己人上位。
如果不是卫其轩早有预料,早早让李杨布局,保护了他们的安全。此时的扬州,还会更加的混乱。
可即便有了玄衣卫的保护,巡盐御史还是出了事,在巡视的时候,被人趁机惊了马,摔成重伤。
皇帝知道后,非常生气,也怕他们不管不顾,伤害到了卫其轩。
卫其轩上折,说自己能处理,申请接任巡盐御史。并附上了详细的计划,以及整顿过后,盐政改革的方案。
皇帝看过之后,认为可行性很高。可卫其轩是他的宝贝嫡孙,哪里舍得他冒险。明面上,巡盐御史这个直接管辖盐政的官,是最招盐商们嫉恨的,于是他下了两道圣旨。
命卫其轩接任扬州知府,原知府调往金陵。
然后让在户部当了三年官的林如海,成为巡盐御史,并为了补偿他,还册封为兰台寺大夫,是为正三品。
这是前所未有的升官速度了。
要知道林如海之前只是五品,按照正常速度,到三品中间还有四阶,没个十年是不可能的。
可现在,年纪轻轻的林如海,就超过了无数人,成为了正三品,还接任了巡盐御史这一肥差。
虽然目前来说,这也是个极为危险的活,一个不顺,就容易折在扬州。
可富贵险中求,有的是人愿意冒这个险。
皇帝之所以选林如海,一来,林如海是卫其轩的连襟,两人之前有交往。
林如海过来,不仅能为卫其轩挡灾,还能配合他完成计划,整顿扬州盐政。
二来,林如海是贾家看中的女婿,贾家是四王八公的领头羊,和甄家又有旧,在江南这一亩三分地上,护一个人还是可以的。
他再让人暗中保护林如海的安全,想必执行起卫其轩的计划来,应该会顺利的。
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老皇帝可谓是用心良苦。
因此也就有了卫其轩和洛霜收拾东西,准备赶往扬州赴任。
此时的扬州,可谓是热闹至极。
明面上,为了女子学院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为了一个入学的名额,大家各显身手。
而暗地里,普通人觉察不到的地方,却暗流涌动,平静只是暴风雨的前兆!
而这一出大戏,只等两个主角——卫其轩和林如海到场,就能热热闹闹上演了。
卫其轩询问洛霜,“是否要跟着我去扬州?在江义县要安全的多。”
这里是他经营了五年之久的地盘,说大本营都不为过。
这这里,一草一木,都逃不过卫其轩的眼睛,保护母子两个自然不在话下。
洛霜想了想,认真注视卫其轩,“你能保护好我们的安全吗?”
卫其轩笑,“当然!”语气里尽是狂狷自信。
洛霜也笑,歪头道,“那我还有什么好怕的。”
卫其轩牢牢抱住她,心里尽是满足。
不只是,未来你也要一直和我在一起,才好啊!
要离开了,以后也未必会回来,那需要处理的事情就多了。
首先一个就是女子学院,这几年,基本是洛霜在管理,单先生和一干招来的女先生们教导。
现在她要走了,得找人来接班。
这个人可不好找,一来管理学院,事情又多又杂,尤其还要和太太夫人们打交代,没有一个身份高的压不住。
二来,这人还得品性好,身后没什么拖累,在学院的事务上,没有太多私心。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江义县的女子学院是个好地方,大家都抢着进呢。如果私心重的人当了院长,那以后招到的学生都是那些有钱有势有关系的。
这和洛霜原本的目的不符。
一开始,她只是想玩玩。可随着后来,因为学院,姑娘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能让生活更好。
尤其是对一些生活艰难的农村姑娘来说,改变几乎是翻天覆地的。
于是洛霜越做越认真,真心实意的希望女子学院能帮她们过的更好。
一旦新的管理者有了私心,选学生的时候,偏重那些家室好些的,背后偷偷走关系的,那就背离了她的初衷。
想来想去,洛霜都没巴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
最后无奈,她找到了单先生,问她愿不愿意担任江义县女子学院的院长?
单先生惊讶,“我?我没做过,肯定管理不好的。让我教导学生还行,可管理这么大的学院,我能力有限。”
“单先生,我相信你可以的。”洛霜劝说道,“一来,你学识渊博,学院的夫子们都服你。二来,学院建立之初,就是我们两人一起筹办起来的,中间每个环节你都清楚。之前也不是没帮着我处理学院的事务。三,我相信你的人品,你在,学院就会继续收那些困难的学生,给她们一个机会。现在学院已经基本达到收支平衡,不需要再投入资金,按照目前的方式发展就行,以后无非是学生多一点少一点的区别。而且,我和夫君就在扬州,离的不远,有事你送个信,或者亲自过来一趟都使的。”
单先生现在也不过四十,还很年轻呢,来回几趟不是问题。
“我不是担心这个,其轩成了扬州知府,在江义县没人敢欺负我。”单先生解释道,“只是我不像你,好点子层出不穷,总能给学生们找到适合她们的学习方向,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凭借着学到的东西挣钱。”
“这点你不用担心,”洛霜道,“走之前,我会写好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你按照这个方向走,大差不差的,就基本没问题了。”
“这……”单先生还是有点迟疑。
“先生,你不想试试吗?帮助更多的人,让许多姑娘得到幸福!”洛霜放轻声音诱哄,笑眯眯的模样,像极了卫其轩。
不过这话确实也戳中了单先生,活了大半辈子,就最近几年,让她觉得分外有意义。
以前也教导学生,只是她们是冲着宫里,冲着高门大户去的,学生出师后,除了为她带来名声,再没有其他。
可现在不一样,看到那些姑娘明显变的更好,甚至改写了原本的命运,满足感油然而生。
她想要帮助更多的人!
最终,单先生还是接下了这份差事。
找到了继承人,接下来就是交接了,这个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洛霜自认为把条条框框理得很清楚,单先生一看便知,可实际上,她写的那些东西,别人不一定看懂,看懂了也不一定理解。
于是她就被单先生抓住了,一遍又一遍的提问。
弄到最后,她恨不得躲着单先生走。
为了不再重复同样的话,洛霜躲进了子修的院子。
看见自家母亲进来,卫子修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行礼,“娘亲。”
“在练字吗?今天的功课做完了没?”洛霜笑着放下手上的汤碗,“做完了就过来喝碗莲子汤。”
此话一出,卫子修小小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跟个小老头似的。
洛霜失笑,伸手捏他的小脸,“你这都跟谁学的?我和你爹平时也都爱笑啊,尤其是你爹,那笑就像挂在脸上一样,怎么你不是面无表情,就是皱眉呢。”
“娘,”卫子修皱眉躲开她的手,看到娘亲脸上瞬间失落的表情,又强忍着把脸凑过去,嘴里轻声嘟囔,“爹笑得太多了。”
“哈,瞧瞧我听到了什么?”洛霜惊奇的睁大眼,“你这是在吐槽你爹吗?我可得好好和卫其轩说说,他儿子都嫌弃他笑得太多了。”
“我没有,”卫子修辩解道。
他确实没有嫌弃,只是不明白,有什么好笑的,为什么爹爹能一直笑,办公的时候是,教他学习的时候是,对着娘亲时也是。
哦,不对,对着娘亲时笑得不一样。
至于哪里不一样,他也说不出来,就是感觉更真实了。
如果说,爹爹的笑,让他有带着面具的错觉,那娘亲的笑,就让人无所适从。
他知道娘亲喜欢长得好看的人,而自己长得像爹爹,非常好看。
于是时不时的,娘亲就会对着他,露出梦幻般的笑容。
不讨厌,可让人害臊啊!
小小年纪的卫子修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这中情绪,又不想让人看出来,于是就装作面无表情。
可他不知道的是,小小的人儿,一板一眼的样子,更萌更可爱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