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何兹全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与发展,我们策划组织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并把它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史和政治史,是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主流,研究中国社会和政治史应该是研究中国史的主流。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有重视中国社会与政治史研究的传统。解放初期,侯外庐同志任历史系主任,为重视社会与政治史研究奠定了基础。以后多年在白寿彝教授的主持下,这一传统一直得到了保持并有所发展。
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迄今尚无定论,这是坏现象,也是好现象。这正好促使中国历史研究者,特别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史研究者,对中国社会历史作更深入的研究。
我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开始发表了多篇关于中国社会和政治史的论文。我在这些文章里提出了一些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原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库”之一再版),2003年晁福林教授出版了《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两部书,在中国史学界都起到了推动中国社会和政治史研究的作用。
我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很多学有所成,大部分成为高等学校和研究部门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他们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社会和政治史的专著和论文。他们也是这套丛书的主要作者。
通观中外学术思想的历史,无论哪一门学科,往往走着一时重思想一时重材料,一时重整体一时重局部的发展路程。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可以引申来说就是偏颇的为害。孔子高明!
中国社会史研究虽然时间尚短,但大体上说,也不免有走这种偏颇道路的情况。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一出生就是以社会史论战的面貌出现的,偏重理论;不久就出现《食货》派,被认为重材料。解放后中国社会史的研究,自然是重理论的,其结果则是被目为走向教条主义。上世纪80年代后的社会史研究又出现重材料,重局部,重个别社会问题的研究的动向。
历史经验是值得重视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应当理论、材料并重,宏观、微观并重,不能偏重哪一方面。
理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理论是研究深入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认识客观的能力。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客观的认识才一步步地深入。
因此,理论和材料的关系是相互为用。要两条腿走路,缺一条腿就成为瘸子。
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说是“坐井观天曰天小。非天小也,所见者小也”。坐在井里看天,只能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说天小。不是天小,是你所看见的小。做学问,要宏观、微观结合。要能真实地看到整个社会,才能认识你看到那一部分社会和问题。研究任何一点一面的社会,必须有全面的观点,认识了社会的全面,才能真正认识你所见的部分。
自古以来,研究学问,往往出现这两者的偏差,不是重宏观、重理论,就是重微观、重材料。
我们编撰这套丛书,要重视历史上所走过的弯路,重视这种偏差。一本书也可能材料多些,也可能理论多些;一本书可能重在宏观,也可能重在微观。但我们希望整套书,是在理论、材料并重,宏观、微观并重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的。这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史研究的正路,是做学问的正路,也是我们编这套书的指导思想。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海外商品经济、技术和资本涌入中国,西方国家的学术、史学思潮和著作也涌入中国。辩证唯物史观一时有进入低潮的趋势。这是学术因素以外的人为原因造成的。辩证唯物史观还有极强的生命力,是先进的。
我们坚持辩证唯物史观,以辩证唯物史观推动中国社会和政治史研究,我们坚持理论、材料并重,宏观、微观并重的道路,避免偏颇,并决定从《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做起,以后再逐步扩展,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推动中国历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目 录

一 “秦德”:秦汉社会政治意识考察的一个标本
(一)“秦暴”批判与“秦德”宣传
(二)“立石刻颂秦德”故事
(三)“秦德”的政治可能性
(四)“秦德”的社会文化渊源
(五)“德治”思想的历史中继
(六)“秦德”宣传的文化本质及其政治史的惯性
二 秦代专制主义体制与“忠”的社会意识导向
(一)“忠”的法则与秦王朝的集权统治
(二)“为人臣则忠”:社会观念的全面规范
三《吕氏春秋》“大忠”“至忠”宣传与秦代“忠”观念的社会普及
(一)以“忠义”为品式
(二)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
(三)“至忠”:贤主之所说
(四)先王之教,莫显于“忠”
(五)君明臣忠,国之福也
(六)“不忠,罪及其宗”
四 汉代社会政治思想体系中“忠”的地位
(一)一中为“忠”,二中为“患”
(二)司马迁政治道德史观中“忠"的地位
(三)“尽心曰忠”
(四)忠:封谥美号
(五)人名用字中“忠”的使用频率
(六)“心忽扬而愿忠”
(七)汉代平民社会对于“忠”的复杂心理
(八)汉碑“忠”字遗存
(九)“忠孝李善”故事
五 汉代社会意识中的“和合”观
(一)“和合”:自然主义的文化原则
(二)儒学社会文化观念体系中的“和合”意识
(三)“和合”精神对社会生活的渗透
六 《太平经》“和合”意识探讨
(一)自然秩序:“和合阴阳”
(二)社会理想:“和合同心”
(三)“和合天下和合万物”
(四)《老子》“中气以为和”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五)“和合”:“生长自养”的规律
(六)民间“和合”意识与道家“和合”理念
七 汉代“得民和”理念的社会意识史分析
(一)“民和”与“得民和”
(二)“宜民和众”理念
(三)“上下和合”追求
(四)“得民和”的历史标范“召公之政”“召公之风”
(五)民间政治文化感觉:“百姓追美甘棠”
(六)循吏的榜样:“民皆乐其生”
(七)“上顺公法,下顺人情”
八 汉代儒学的神学色彩及其社会影响
(一)儒学和政治权力的结合
(二)董仲舒天人说的神学特色
(三)关于灾异谴告
(四)“儒教”的发生
(五)儒学与民间巫术的结合
九 秦汉时期法家的命运
(一)秦政:法家思想的实践
(二)睡虎地秦律和张家山汉律所反映的法制思想
(三)汉代人的商鞅批判
(四)董仲舒之后法家的地位
十“四皓”故事与道家的关系
(一)“四皓”事迹原始
(二)“商山”:特殊的文化环境
(三)“四皓”表演与张良的文化立场
(四)“紫芝”象征
(五)黄老之学的短暂主导和道家行政参与的尝试
(六)“四皓”在道教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十一 汉代早期道教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和干预
(一)夏贺良政变与“陈圣刘太平皇帝”
(二)“妖贼”暴动
(三)“黄天当立”
(四)“五斗米道”与张鲁政权
十二《焦氏易林》的社会思想史研究
(一)《焦氏易林》的成书年代及其是否具有思想史料的价值
(二)《易》学的普及《诗》学的扩张《春秋》学的实用
(三)民间数术理论化的尝试
(四)《焦氏易林》:体现广阔层面社会思想的史料宝库
十三 汉代民间的“苍天”崇拜
(一)法天•循天•合于天道
(二)春为苍天,以发德化
(三)苍天举直
(四)胡场汉牍所见“仓天”
(五)苍苍之天
(六)“苍天已死”
十四 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
(一)汉代文物资料所见西王母
(二)建平四年“聚祠西王母”事
(三)西王母崇拜与社会追求
(四)西王母崇拜与汉代社会的“天下”观
(五)西王母:西方神秘世界的文化象征
十五 秦汉雍地诸畤中的炎帝之祠
(一)秦“畤”的设置
(二)炎帝之祠的神学地位
(三)“炎帝”传说在汉代社会的影响
(四)“吴阳下畤”地望
(五)炎帝以姜水成
十六 汉代“蚩尤”崇拜
(一)“蚩尤”:反正统的战神
(二)汉代人意识中的“蚩尤”形象
(三)“兵主”之祷:祭蚩尤•祠蚩尤
(四)齐鲁民间的蚩尤纪念
(五)关于“蚩尤五兵”
十七 秦汉人的乡土意识
(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二)齐虏•赵虏•关东鼠子
(三)安土重迁,黎人之性
(四)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五)“博望”“定远”故事
十八 秦汉社会的“富贵”观
(一)耻贫贱而乐富贵
(二)“富贵累世”梦想
(三)大富•至富•长富•常富
(四)富贵功名追求
(五)富贵者,人主之操柄
(六)开明人士对于“富贵”的清醒认识
(七)逸民的社会表现和“富贵”意识
十九 睡虎地《日书》甲种“以见君上数达”解
(一)“见君上”情境
(二)关于“数达”
(三)“毋咎”“说(悦)”“有美言”期待
二十 秦汉镇墓方式及其意识背景
(一)墓门画像:食鬼•御凶•辟盗贼
(二)镇墓兽
(三)镇墓俑
(四)镇墓咒语
(五)法律和舆论的“镇墓”作用
二十一 汉代社会的向学风气和读书生活
(一)汉代“小学”教育
(二)汉代神童故事
(三)汉代的知识女性
(四)石渠千秋
(五)汉代民间“书肆”
(六)汉代社会的识字率
(七)东汉“学习型社会”
二十二 战国秦汉时期商学和兵学对社会意识的综合影响
(一)计然学说及其应用
(二)范蠡故事:兵战和商战的成功
(三)吕不韦的实践
(四)白圭经验之一:犹“孙武用兵”
(五)白圭经验之二:犹“伊尹、吕尚之谋”、“商鞅行法”
(六)桑弘羊轮台军屯建议
(七)商学和兵学的综合影响与社会意识注重实用的倾向
二十三 西汉长安的太学生运动
(-)两汉太学生的请愿
(二)王咸举幡太学下,诸生会者千余人
(三)“举幡”故事的历史影响
后 记
一 “秦德”:秦汉社会政治意识考察的一个标本
秦汉时期是结束了剧烈的社会动荡,开始新的社会政治结构创建的历史阶段。当时政治生活依然极大限度地集中了社会才能和社会智慧。社会意识对政治的关注,成为秦汉政治文化多有历史性进步的时代条件之一。考察秦汉社会的政治意识,是认识秦汉社会史的重要视角。而所谓“秦德”,可以看作秦汉社会政治意识考察的一个标本。
(一)“秦暴”批判与“秦德”宣传
东周诸国面对秦军势的崛起,曾经有“秦暴”之说。①
汉世以来的历代史家评价秦政,亦多批判其“暴虐”。
以两汉政论家为例,如贾谊所谓秦始皇“仁义不施”,“以暴虐为天下始”,秦二世“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赏罚不当,赋敛无度”②,“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
——————————
①《史记•赵世家》载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王以天下善秦,秦暴,王以天下禁之,是一世之名宠制于王也。”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引贾谊《过秦论》。
之费”,“民毒苦之甚深”①;晁错所谓“民力罢尽,赋敛不节”,“刑罚暴酷,轻绝人命”,“天下明知祸烈及已矣”②;贾山所谓“赋敛重数,百姓任罢,赭衣半道”③;主父偃所谓“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又使天下蜚刍娩粟,起于黄、睡、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馕,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徐乐所谓“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严安所谓“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④;伍被所谓“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残贼天下”,“收太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父不宁子,兄不便弟,政苛刑峻,天下熬然若焦,民皆引领而望,倾耳而听,悲号仰天,叩心而怨上”⑤;《淮南子》所谓“发闾左之戍,受太半之赋,百姓之随逮肆刑,挽辂首路死者,一旦不知千万之数,天下敖然若焦热,倾然若苦烈”⑥,“男子不得修农亩,妇人不得剡麻考缕,羸弱服格于道,大夫箕会于衢,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⑦;司马迁所谓“法令诛罚日益深刻”,“赋敛愈重,戍徭无已”⑧,“死人如乱麻”⑨;《盐铁论》文学所谓“深笃责而任诛断,刑者半道,死者日
————————
①《新书》卷三《属远》。
②《汉书•晁错传》。
③《汉书•贾山传》。
④《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⑤《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⑥《淮南子•兵略》
⑦《淮南子•人间》。
⑧《史记•李斯列传》。
⑨《史记•天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