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贼人’是一个很传统的职业,过去连职业警队都没有的时代,政府要维护治安连个‘抓手’都没有。很多时候,得靠一些本身就是犯罪者的家伙才能抓住一些臭名昭著的罪犯。
这些人后来就成为了职业‘抓贼人’…而事实上这些人之所以能顺利抓住罪犯,并不是因为他们是福尔摩斯那样智商爆表的咨询侦探,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出身□□,发迹于黑色产业。大多是赌场的打手,妓院的经营者,销赃者慢慢做起来的。
他们清楚阴影里的世界是怎样运行的,抓人当然是手到擒来!由此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同行搞同行才是最直击痛点的——当然了,这些职业抓贼人会‘清理门户’也不是因为良心发现,打算从良了。
他们很多人只是因为混到了□□高层,就必须要和公家打交道了。这种情况下,时不时听从公家的安排,抓几个闹事太大,或者干脆就是太倒霉的罪犯,更像是交‘保护费’,再顺便收入点儿赏金罢辽。
这个男人在大喊大叫,那个女人也哭嚎了起来:“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只是替一对夫妇暂时照看他们的孩子而已。他们说自己姓托马斯,暂时没法儿照看自己的孩子,只要我替他们照看一会儿,两枚大艾尼就归我了!”
‘艾尼’是一种金币,‘艾德罗威尔’是和礼兰王国在海外的殖民地,那里几十年前就发现了一个大金矿!由那座金矿采出来的黄金在当地铸造了一种金币,就被称为‘艾尼’。因为价值21先令,比1镑的金币还多1先令,所以又被称为‘大艾尼’。
这对男女的说辞都很狡猾,不过这种狡猾的说辞其实没什么用——如果他们和治安官、治安警员串通好了的,这样的说法倒是够了,毕竟只要人被治安警员带回去了,怎么处理谁知道?
而如果治安警员没有和他们串通,能是他们说什么就信什么吗?那必然是要问问其他的参与者、旁观目击者的啊!
事实上,也不一定要询问,出于经验也能看出很多东西了。
恩里克看看被薇薇安牵着手,低声安慰的小男孩,再看看这两人,就看出这绝对是两个人口贩子了。他并没有多废话,直接拿出了警棍,狠狠地敲了那个男人的背一下。这时的执法显然不讲究温良恭俭让,警员们也很清楚罪犯往往是你软,他们就会硬的角色。
男人的大喊大叫停止了,恩里克才不耐烦地皱了皱眉,腆着肚子问:“你们是美林堡人吗?是哪个教区的?”
人口贩子含含糊糊,就连这个最简单的问题都说不清楚,恩里克还有什么不懂的呢——估计不只是拐卖这个孩子,以前的身份还有别的事儿呢!
至于说编一个身份,这个时候虽然户籍管理相对粗放,但也不是没有管理。考虑到此时的犯罪分子又没有后世那么多资讯可接收,要编出一个能混过去的身份也属于是‘高端技能’了,真不是每个犯罪分子都能有的。
也不和这两个罪犯废话,恩里克让菲尔丁接手,看住两个手被绑住的家伙:“用带子再绑一遍…他们绑的不专业,狡猾的罪犯能自己挣脱或者割断绳子呢…呵呵”
然后他又看向薇薇安,满脸微笑:“啊,是奥斯汀小姐啊!您做得实在是太棒了!说实在的,您应该拿一枚‘金羊毛’勋章的……”
奥斯汀家自从在白帆街街尾开了肥皂工厂,除了给教堂捐款,给教区纳税,鸡贼的奥斯汀先生也没有忘记给凯宾先生领导的警队‘赞助’。奥斯汀先生没有害人的心,但也不想有人眼红自己的工厂,就过来捣乱不是。
因为这个原因,凯宾先生都认识奥斯汀先生了,凯宾先生的手下也有一些人认识奥斯汀先生。不过让薇薇安意外的是,对方居然连她也认识——她在街上是见过对方一两次,但也仅此而已了。
薇薇安向恩里克介绍了‘吉姆斯’的情况,恩里克牢牢记住了,点点头就要接手‘吉姆斯’,以及那两个人口贩子。
已经不哭的小男孩抓住薇薇安的裙子和手藏起了脸,不肯和警员离开。
对于一个明显绅士家的孩子,此时的人要宽容的多…换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不配合就强行配合好了。而富人的小孩不一样,是带着‘天使’的光环的。这一点上,恩里克这样的警员也是这样想的——恩里克不是坏人,他只不过和大多数人有一样的‘传统思维’而已。
所以恩里克没有强行抱走‘吉姆斯’,而是试图哄哄这孩子:“…小吉姆,可怜的孩子,你难道不想爸爸妈妈吗?我们能带你去找爸爸妈妈……”
然而孩子看都不看他,扭头转身,整张脸都埋进了薇薇安的外裙里。
“…薇薇安…恩里克先生?”奥斯汀先生就是这个时候来的。传话的街童跑到了白帆街136号,说是让奥斯汀夫妇不用担心,等她回去就好了。但他们怎么可能真的不担心呢?奥斯汀先生立刻就过来了。
薇薇安摸摸吉姆斯脑袋顶的柔软小卷毛,给奥斯汀先生解释了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
奥斯汀先生乐呵呵的,大手一挥表示这没什么:“就让小吉姆斯住到我们家吧!如果和你们一起离开,要将他安置在警队,还是教堂?总有点儿麻烦不是…我是说,你们可以相信我,我会好好监护这孩子的,在找到他的父母之前。”
恩里克和菲尔丁对此没有意见,奥斯汀先生就算没有发达时,也是白帆街住了很多年的人。有房有产,没有过被记载的劣迹,邻里间人缘不错,这样的人是值得信任的!他总不会也看上拐卖一个孩子赚的钱。
至于说现在,奥斯汀先生已经发财了,就更不用说了。
恩里克和菲尔丁寒暄了几句,就带着两个人口贩子离开了。他们还要回去审问这两名罪犯,最好能问出他们以前犯的事儿,再顺便挖出人口拐卖这条线上更多的人——人口拐卖要有完整的产业链,绝对不是两个人就能撑起来的!
就算不说‘下游销售’,只说拐骗本身,大多数也是有团伙的。一般的警队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KPI指标不会往下深挖,抓了两个人口贩子就心满意足了。但凯宾先生带领的警队还是很有正义感的,遇到他们人口贩子就没那么容易脱身了。
“…奥斯汀先生,是的、是的,嗯,我们会去请示凯宾先生。大概先在教区内发布告示,同时询问其他教区有没有孩子走失,3、4岁的小男孩——嗯,名字应该交吉姆斯,姓氏可能是达科奇。说实在的,这可能是错误信息,3、4岁的孩子记错什么太常见啦!”
“之后如果再找不到,就只能全美林堡发布告示,或者在报纸上登广告了。当然,如果这两个渣滓能说出一点儿有用的信息,或许不会那么麻烦。但我很怀疑这个,毕竟他们不太可能潜入有钱人的房子里偷走孩子。最大的可能还是在外面遇到了走丢的孩子,所以也不知道这个小男孩儿的家庭和住址。”
“有消息我们会立刻来通知您的。”最后恩里克警员和菲尔丁警员离开的时候,手碰了碰帽子,这才转身走掉。
薇薇安和奥斯汀先生带着小男孩吉姆斯回了白帆街136号,期间奥斯汀先生还想抱着吉姆斯——漂亮可爱的孩子谁不喜欢呢?奥斯汀先生虽然很宠爱薇薇安,但就像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男人一样,肯定也是想要一个儿子的。
看到小男孩吉姆斯,不至于拿他当自己的儿子,但有些移情作用也很正常。
面对奥斯汀先生伸过来的手,吉姆斯又躲开了。宁愿抓着薇薇安的手,迈着小短腿自己走,也不要他抱。
“好吧、好吧,坏脾气的小男孩。”奥斯汀先生咕哝了一声,只能看着小男孩像是小鸡找到了鸡妈妈一样,根本不愿意离开薇薇安。
直到回了家,在门口脱下帽子,才说:“亲爱的,我不记得你擅长照顾这样小的孩子。”
“哦,是不太擅长…吉姆斯可能只是‘雏鸟效应’而已。”也不管奥斯汀先生懂不懂什么叫‘雏鸟效应’,薇薇安就随口一说。
话说现在可能还没有‘雏鸟效应’这个研究成果吧?
薇薇安走进屋子,先放下书包,然后就带着吉姆斯去院子里洗手、洗脸——现在可是传染病的‘黄金年代’!人口大量聚集在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却跟不上,对传染病也没有特别好用的药物出现。
世界各大城市,此时都在时不时地爆发小规模传染病,偶尔还大规模来一次呢!
所以薇薇安回家就洗手洗脸算是日常卫生习惯之一,而且坚决将这个习惯传递给了奥斯汀夫妇。
等到薇薇安给小男孩吉姆斯擦干了手和脸,将他重新带回屋子里时,奥斯汀先生已经将事情向奥斯汀夫人解释完毕了。奥斯汀夫人是一个性情敦厚善良的女人,非常可怜这个遭遇了拐卖的孩子…她曾经最恐惧的事情之一就是薇薇安被拐骗呢。
主要是薇薇安从小就是漂亮的不得了的孩子,如果说普通的孩子被拐骗的危险是10,那薇薇安就可能是100。从这个角度来说,奥斯汀夫人倒也不算杞人忧天。
奥斯汀夫人尽心尽力地想要照顾好这个孩子,让这个孩子忘掉差点儿被拐卖,以及暂时见不到父母的惊吓与不安。于是当晚的晚餐超常发挥,做了一大桌佳肴…虽然薇薇安家一向重视吃喝,有钱之后更是不吝惜,但一家三口吃饭而已,总有一个限度,今天就算是超过那个限度。
小男孩吉姆斯看到这么多好吃的,灰色的眼睛闪闪发光!胃口大开,吃得很香,完全看不出在陌生环境里的紧张。
因为怕他吃太多,肠胃不舒服,薇薇安一直看着。每样只让他尝一点儿——薇薇安想来,按照今天的晚餐情况,就算是每样只尝一点儿,也足够一个3、4岁的小孩子吃喝了。
“吉姆斯的胃口很好呢。”奥斯汀夫人笑呵呵地说。在她眼里,孩子能吃就是身体好,这是大好事!薇薇安吃的比较少,一直是她的遗憾之一。不过她也知道社会风尚是女孩儿苗条一些比较好,所以也没说过什么。
“好吃吗,小宝宝?”薇薇安已经吃完了最后一点儿食物,只剩下甜点‘焦糖奶油布丁’了。不过她一惯不怎么吃甜点的,所以今天的晚餐甜点照例没有她的份儿。
相比起她,小男孩吉姆斯可爱死‘焦糖奶油布丁’了!
焦糖奶油布丁的做法并不难,就是熬好焦糖,焦糖在模具中抹平晾凉。然后将牛奶、鸡蛋、砂糖混合,再放入黄油搅拌均匀,就可以放进抹了焦糖的布丁模具里了。最后模具要送进双层锅子里加热,直到蒸熟,布丁变得晶莹剔透为止。
这是奥斯汀夫人今早就做完的事儿,之后就是一整天的冷却静置时间。今天晚餐上菜之前,布丁被倒扣在盘子里,被淋上蜂蜜端出,看起来十分完美。
薇薇安早就知道其中致死的含糖量了,虽然也清楚这确实好吃,但心里始终介意含糖量…总之,她不会有时下人们对糖分的极端痴迷就是了。
吉姆斯不是这样的,他非常、非常爱这个,因为分给他的只有小半份(怕孩子吃多了),他还吃的很珍惜呢!
“这孩子看起来饿坏了,难道是上一餐就没吃?”奥斯汀夫人怀疑地道。
她觉得吉姆斯是不是上一顿饭之前就被拐骗了。
奥斯汀先生倒是不这样认为:“我的夫人,情况可能不是那样的…这孩子可能平常吃饱的机会就不多。”


第43章 红粉世界043
虽然听起来很可笑,但富裕人家的小孩也可能吃不饱,这并不是笑话。
此时的人在育儿上有很多观念都很离谱,薇薇安见证过的最离谱的事,就是很多婴幼儿居然都有药物成瘾问题——此时的人们似乎乐于给婴儿灌各种药剂,驱风剂、舒缓糖浆等,不管原本宣传的药用是什么,但在薇薇安看来,就和后世的一些止咳糖浆很像。
当然,还有更硬核的‘菲仕香酒’、鸦片酊剂、婴儿安定剂、婴儿镇定剂和柏金斯健体剂…之所以说它们更硬核,是因为它们的成分中都有鸦片。这事儿不用调查,虽然此时的很多药剂都不会公布配料表,但如果有什么特别有名的成分,大家多少能察觉出来。
这些药剂的生产者也从不掩饰药剂中含有鸦片,因为此时的鸦片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药品而已,保健效果突出,是很多保健品的重要成分。
总之,用完这些药剂之后,孩子就会昏昏欲睡、安静镇定,不会出现大哭大闹的情况。
不只是富裕的家庭会为了孩子的健康购买这些‘婴儿健体剂’,劳工家庭有不少也会。因为婴儿整天昏昏欲睡,会极大减轻母亲的负担。一些家庭还需要母亲那份工作养家的,这尤其重要!
相比起给婴儿用白兰地送服含有鸦片的药剂,薇薇安甚至觉得有些人为了给婴儿‘排毒’,会给婴儿灌肠,都不算什么了——古代西医的三大手段,放血、催吐和灌肠!
中世纪是放血的‘黄金年代’,现在已经式微了,只能说科学还是进步了一些的,发现了放血不能治百病。现在放血虽然也还有在用,但比以前真的用的少了。而相比之下,现在是灌肠的‘黄金年代’了。
这和古代医学的一些观念有关,古代就是认为人所有的疾病几乎都来自于便秘…排泄物那么肮脏,那必然是身体排出的毒素啊!所以凡是便秘的人,就是毒素聚集在体内不能排出,时间长了,就什么病都来了。
这理论在古代足够自圆其说了,很是忽悠了一大群人。而人们也很快找到了一个应对便秘的方法,没错,就是灌肠。所以灌肠包治百病——理论环环相扣,逻辑毫无破绽…就是不知道哪里不太对的样子。
人们对婴儿身体排毒的问题也很关注,特别是长牙期的婴儿因为饮食的原因,也确实容易便秘…于是给婴儿灌肠也就出现了。
对此,薇薇安无话可说,只能说是认识了这个时代的狂野了。她庆幸自己生活在了奥斯汀家,奥斯汀家在她出生那会儿也没什么钱,收入情况和阶级都类似有技术的工人。而这个时代婴幼儿最有可能接受到正常养育的家庭,也就是这样的家庭,还有下层中产了。
这样的家庭没钱像有钱人家那样搞很多时髦的新式育儿法,也不会像底层贫民一样,母亲可能根本无法照顾孩子。另外,贫穷的家庭母亲也得工作,孩子经常扔给更小的孩子,得不到正确的照料。还因为母亲营养不良,缺乏奶水,只能用牛奶或者面包糊填肚子。
这样一来,像薇薇安这样家境的孩子得到的养育反而是更好更健康的。
而且,这个时代的小孩子可不只是婴幼儿时期很难,他们是一直很难的!2岁以前,养育孩子的原则还是给他们充足的营养(不管他们认为的‘营养’是不是真的符合后世的营养学,至少这个概念单独说是对的),而随着孩子长大,新的灾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