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捏了个泥娃娃给她算赔礼,看看能不能止住那丫头的悲意。
就在他的预料中,她丝毫不领情地打碎了泥娃娃,然后发现了他藏在里面的麦芽糖。
结果过几天,她居然趴着墙头,若无其事地冲着他笑,还厚脸皮央求他,要他捏几个长胡子的泥爷爷来。
有四个泥娃娃的肚子里,还要放上她拿来的四块“红中”麻雀竹牌。
他以为小丫头贪玩,便给她做了几个。
结果,她居然拉着他跑到了码头那里,看那些路过进京赶考的举子。
若是谁的绸衫华丽,小琳琅便送泥人给他们,还信誓旦旦说这些泥人是文曲星,摔碎了便有好兆头。
泥人虽然是免费送的,可有四个举子在泥人的肚子里发现了“红中”竹牌,当真是大喜的兆头。
小丫头挑的都是富家公子,出手便是铜板赏钱。
就这样,凭借着泥娃娃肚子藏着麦芽糖的启发,她那日赚了两串铜钱回来。
为了酬谢他,小丫头还专门买了一小包麦芽糖回赠,并且告诉他,这生意还可以长久地做下去。
就算以后没了举子,还可以卖给孩童。
不过依着她看,泥人太粗糙,他还得再练练,捏成套的泥人才好卖钱。
如今看来,当初靠空手套白狼起家的小丫头,本事更大了。
据说周家当初一贫如洗,全靠这楚氏置办出了一番家业,应该是没有半点虚假。
但是司徒晟关心的并不是楚琳琅的生意经,当他听到观棋说,那夏青云劝楚琳琅跟他一起走时,手里的毛笔微微一顿,抬起眼来,问:“那楚管事怎么说?”
观棋老实回道:“楚管事说,她那个爹像恶狼一头,而她现在是没主的香肉,暂时走不得,还得靠着大人您这头……嗯,这头老虎,吓跑她的恶狼爹爹。”
说到这,观棋十分气愤,该死的婆娘,就是如此利用他们大人的善心!编排他的主人是禽兽!
司徒晟却是笑了笑,神情淡然地让观棋出去了。
不一会,楚琳琅便走了进来,问他明日要不要参加国子监祭酒齐老七十寿宴。
她说完才发现东家闲情逸致得很,竟然在画画,画的是一头白额吊睛的猛虎,真是威风凛凛。
楚琳琅赞许地看着东家收笔,适时捧屁,夸赞大人的画法俊逸洒脱,看得人心驰神往。
惯例捧场之后,她又问司徒大人,明天要不要亲自到齐老府上。
平日里这类应酬,司徒晟都不会去。
可是齐老的身份不同,他乃堂堂国子监祭酒,天下考生的恩科试卷大半都是他命题,过眼审阅的。
而司徒晟乃探花出身,也算是齐老门生,所以只是礼到都不恭谨。就算再忙,也要亲自前往,才算礼数周全。
可司徒晟听楚琳琅提醒,只是道:“你看着备一份贺礼,我会写贺贴,再让观棋一并送去,礼到就可以了。”
楚琳琅知道他不去的缘由。当初他捉拿贪官,刑具上了大夫之身,被那些酸臭文人围攻,甚至弹劾到了陛下那里。
而齐公府上的宾客尽是当世大儒、清流学士,应该是没有人能跟一个钻营上位的酷吏谈得来,他去了反而让宾主都尴尬。
楚琳琅听了司徒晟的话,欲言又止,她觉得这样的场合若是不去,很容易再被人诟病。可话到嘴边,又吞咽了回去。
因为她如今只不过是司徒大人的管事,又不是以前的管家娘子。
司徒晟这个人的城府甚深,更不是周随安那种心里没谱的男人,所以东家吩咐了什么,她照做就是了。
就这样,楚琳琅去了笔墨铺子,去拿了她三天前定下的一方端砚。
这块端砚雕刻着长寿松柏,雕工不俗,正适合做寿礼。
依着司徒晟的意思,让观棋去送就可以了。可楚琳琅想了想,毕竟担着管事的差,那等场合,还是自己到场将礼送到才稳妥些。
第二天,当司徒晟早起去了公署,而观棋也来她这取贺礼。
她提出要一同去,观棋别有深意看了她一眼,说:“行啊,你可想好要跟我同去?”
琳琅觉得观棋问得奇怪,便瞪了他一眼。
这位金贵小厮最近怪得很,老是在她眼前晃,问他要作甚,他也没个正经由头。
赶明儿她得问问司徒大人,这小子的身契什么时候到期,实在不行,还是换个勤快不废话的吧。
于是她带了冬雪,跟观棋一起去了齐公府上。
毕竟司徒大人不去已经失礼,她若再打发个小厮来,岂不是更让齐公府上的下人挑剔?所以她须得亲自跑一趟,才能显得体面一些。
不过到了齐公府门前时,楚琳琅又发现自己可能是想多了。
齐公府宅乃是先皇赏赐,朱门华贵,石狮威严,正经的客人都是在前门走,拜谒齐公再饮酒席,而各府的管事们则让人抬着贺礼从后门进入。
此时后门熙熙攘攘,如同闹市,大家都在排队等着登记礼单。
所以大理寺少卿家来送礼的是谁,并不起眼,大约也不会有人注意。
如此一来,楚琳琅便领着人慢慢排队,等登记了礼单之后,她就可以走人,顺便再拐去香料铺子,谈谈进货的情况。
这次夏青云的船可不能空着走,弄好了,来年她就真的能在京城买间铺子了。
她正想着,突然身子一趔趄,居然被人生生挤出了队伍,然后有人占了她的位置排在了队中。
这等国子监阁老府上,怎么会有如此无礼之人?
楚琳琅愤而抬头一看,却发现顶了她的人分外眼熟……对了,就是谢悠然身边的那个丫鬟。
此时那丫鬟的身后还有周家的管事,和一个脸生的婆子。
看那婆子通身的绸缎,还有恶狠狠瞪她的样子,应该也是谢悠然陪嫁过来的婆子。
还没等楚琳琅说话,观棋先横眉立目问道:“喂,你们是什么意思?难道送寿礼就不用排队了?”
那婆子冷笑一声道:“齐公何等身份?前来贺寿的也皆是公侯人家,岂容个罪妇立足,脏污了祭酒大人家的地!”
她说得甚是大声,显然不打算给楚琳琅留情面。
而一旁的周府管事也是一脸为难,既不想跟着挤兑前夫人,更不好一走了之,只能无奈冲着楚琳琅摇头叹气,表达自己的无奈。
而那丫鬟也跟着婆子帮腔,故意大声道:“楚娘子,你难道不知,你前日指使人搅闹周大人的婚礼,那人已经被关入了衙门,你这幕后主使不寻地方躲避风头,居然还敢来这等阁老府宅!怎么的,仗着你是大理寺少卿的管事,就可以在京城无法无天了!”
原来今日新婚燕尔的谢悠然本该三日回门,可是不知为何,父亲却派人传话说,让她不必回门,自己在夫家反省。
谢悠然觉得父亲一定是觉得婚礼丢人,又跟她发脾气泄愤。
对于雷声大雨点小的谢胜,谢悠然向来是不怕的。既然父亲不让回门,那更好,她正好可以陪着夫君参加祭酒大人的寿宴,晚上再回去谢家。
就算满城都在传她的笑话又何妨?她已经跟周随安成了夫妻,怀的也是周随安的骨肉,又碍着别人家什么事儿?
别人越议论,她越要做出张扬的样子给人看,她谢悠然可不是别人几口吐沫就能淹死的!
所以今日谢悠然乃是盛装打扮了一番,跟着周随安一起来的。
不过她在下轿子的时候,一眼正看见领着丫鬟小厮往后门走的楚琳琅。
那六王府和谢家连夜商议的事情,身在周家的谢悠然并不知情。她只知道成礼那天,安姨母跟她打了包票,说一定能将背后的主使定罪。
看那司徒晟有多大的脸,敢包庇辱没五品将军千金的下人。
所以,谢悠然并不知府衙已经放走了夏青云的事情。
现在看见了楚琳琅,谢悠然也只是恼着官府办事拖拖拉拉,怎么还能让败坏她名声的楚琳琅到处走?
谢悠然看得眼中冒火,于是她吩咐了身边的婆子几句,婆子心领神会,领着丫头去后门登记贺礼,顺带找找楚琳琅的茬。
谢悠然丝毫不怕在这种场合将事情闹大,她向来是自己气儿不顺,谁也别想好的性子。
她的名声毁了,便立意也要让楚琳琅在这众目睽睽下,没脸见人!
而这婆子也是个会挑事的行家。
她若说别的还好,可她故意喊出大理寺少卿的名头时,周围的人都不自觉微微侧步,离酷吏家的管事远一些。
没办法,司徒晟的晋升太快,几乎每一步都是踏着别人上位,很让朝中清流不齿。
像这类没有根基的人,不过仰仗着做了陛下手里的刀罢了。
这种酷吏唯陛下是从,一心专营,正经人家自然能躲便躲,不必有太多的人情交涉。
不过听这周家婆子的意思,酷吏家的女管事居然犯了王法,正等着官兵来拿呢!
司徒晟在家窝藏了嫌犯?那可真有些监守自盗的意思了。
就是不知酷吏司徒晟,会不会对自己府中这位娇滴滴的管事也铁面无私,烙铁上身呢?
若是换个时间场合,楚琳琅自然有一百种怼这婆子闭嘴的法子。
可是今日,她身在齐公府上,代表的也是司徒的府宅脸面。
此时恰逢齐公寿宴,不争口舌才是最得体的。
想到这,她将梗着脖子的观棋一把扯回来,低声道:“她愿意插队,就让她好了,不必跟这婆子多言,我们去后面重新排队。”
观棋狠狠瞪了那婆子后,便转身跟楚琳琅来到队伍的最末尾。
可惜这婆子先前喊声太大,还是惹了人的注意,齐公府上的管事闻声走过来。
他先上下打量了一下队尾的楚琳琅,然后脸上带着三分假笑对楚琳琅道:“这位管事,不好意思,我们齐公有交代,任何人都可以来拜谒庆贺,可是大理寺少卿的礼,我们齐公却受用不起,还请您不必耽搁时间,带着礼早点回去吧!”
这话一出,周围的窃笑声顿起,而谢悠然的婆子和丫鬟笑得最欢实。
楚琳琅转头看向了观棋,观棋倒是有些习以为常,只痞痞道:“大人就知道会吃闭门羹,才让我来的。毕竟我是个男人,脸皮厚些,受得住。可你偏要跟来!跟你说啊,既然来了,就得憋住了,别羞臊得哭出来,再给我们大人丢人,让他们捡了笑话去!”
原来司徒晟早知齐公对他不满甚久。
可师生之礼,就算明知道会吃闭门羹,也要来走一遭,所以他才会让观棋来碰这一鼻子灰。
楚琳琅之前听周随安说过司徒晟在京城的名声臭,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能臭到齐公这般清流泰斗,人前不给他半分情面的地步。
如今众人嗤笑,她就该从善如流,乖乖转身走人,免得再横生枝节。
可是转身走人的时候,不知为何,却想起了司徒晟深夜划伤手,默默在书房消化阴霾情绪的那件事情。
如今这般被同僚排挤嗤笑,跟他儿时因为疯娘的缘故,被其他孩子奚落排挤有何区别?
也难怪他会深夜十分躲在书房之中,积郁难以排解。
今日如果就这样被齐公的管事轰撵走了,明日关于酷吏送礼无门的笑话又会满城飞扬吧!
大人说过,送什么都行,礼送到就好……
想到这,她突然转身,径自走回到了那齐府管事面前,微笑大声说道:“管事您拒了少卿大人的礼,是奉了齐公的差事。可我来送礼,却是奉了我家大人的差,所以人到,礼便要送到。至于收与不收,那便是你府上的事情了。”
观棋没想到这泼辣女子又起了性子,不过这次他觉得楚琳琅说得挺好,连忙递出他手里装着端砚的盒子。
可楚琳琅并没有接,而是越过人群,来到庭院的角落,拿起了放在那清扫院子的拖把,然后用拖把沾着一旁木桶里的水,又回到院子中央,在石板地上挥动拖把,写了一个大大的“法”字。
那齐府管事是通晓笔墨的,定睛看着地上湿漉漉的字,忍不住冷笑道:“敢问您是当世哪位书墨大家,这么七扭八歪的字,也好写出来献丑?”
话音刚落,周围的哄笑声又起,而且笑声渐大。
甚至有人窃窃说:“哎,这写字的女子不就是户部周郎中的下堂妻嘛?”
又有人道:“听说她将丈夫告了,就是司徒晟接的案,后来她竟然给司徒晟做了管事婆子。莫不是司徒晟贪图这女子美色?”
“一定是了!如今一看,这女子无才,又爱人前现眼,我若是周随安,也得将她休了!”
听着这些议论,谢悠然的婆子丫鬟都面露喜色,得意扬扬地看向庭院中央的楚琳琅。
其实楚琳琅的字得了东家指点后,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不过在这些大儒府上的管事面前,这字的确难登大雅之堂。
就连观棋也无奈捂脸,甚至有些想靠在冬雪的怀里躲一躲。
他虽然知道大人给自己派的是碰壁差事,可万万没想到,竟然能发展到这种加倍丢人的地步,这得吃几碗汤面,才能补回丢掉的脸?
楚琳琅却一派镇定,等周围人的笑声渐歇的时候,才扬声道:“小女子不才,不通笔墨,甚至这个‘法’如何来写,也全赖少卿大人指点,才知这字里笔画深意。”
说到这,她指了指地上的大字:“这‘法’中带水,是以水来平荡一切之意。无论达官显贵,还是白丁布衣,在法的面前,当一律如水,平而对待。若有不法者,当‘去’之。少卿大人这般教导府中下人奴婢,也是如此执法行事。可他严格执法,却得了酷吏名头,让人人避之而不及。这样的结果想必是大人授业的恩师,也不曾料到的。今日乃祭酒大人的寿宴,我家大人敬重祭酒大人清廉,就不送那些玉石俗物了。唯有将这个‘法’字敬献大人,以表他未敢忘记苦读寒窗这么多年,曾受过的圣人教诲!”
此话一出,全场静默。
“法”字人人都会写,这女子拆字的言辞,也是读过书的小儿都会的。但是这女子却借这字表明司徒晟遵从法则,就算得罪众人,也是宠辱不惊,心平如水。更是讥讽府中主人,如此苛待正义执法之士,是不是忘了圣人教诲?
这女子是吃了熊心豹胆吗?还真是有几分胆色!听闻说,她还雇人大闹了前夫家的婚礼,将与她夫君私通的谢家二千金气得扶轿孕吐!
这是半点亏都不肯吃的泼辣货啊,司徒晟还真会派人找事,就看这齐公府上的管事,能不能接住这踢馆一脚了!
说话的功夫,地上那个水写的大字已经渐渐干涸,消失了痕迹。
楚琳琅见状,微微一笑:“好了,既然齐公府中土地爷已经代收下这礼,奴家的差事也算交了,就不多叨扰诸位,告辞了!”
第44章 冷灶重燃
说完, 楚琳琅一转身,领着观棋他们就往外走。
齐公府的管事指着干涸的石板地,气得干瞪眼。
有这么送礼的吗?拖把是他家的拖把, 水也是他家的水, 她只是写了个奇丑无比的字而已。
都这么一毛不拔了,却说齐公家的土地神明代收了大礼, 真是气煞人也!
楚琳琅可没心情安抚齐府管事, 她心里想:现在要是回得早,还来得及赶去书画铺子。
到时候,她跟掌柜的递些软语小话,说不定还能全价退了那昂贵端砚。
她家大人生活简朴, 用的砚台都是十文钱一个的大路货, 可用不了这般奢物。
换回钱银,都够府中数月花销了。若不能退, 也要看看能不能换成普通些的笔墨纸砚。
楚大管事心里盘算的都是银子花销, 走得也是裙裾翻飞, 很是欢快。
可就在这时,一旁角门处却有苍老的声音传来道:“那个丫头,你且站住!”
楚琳琅闻声转头一看, 却见一个华发白须老者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立在一旁的月门之下。
而那先前撵人的管事, 一路小跑地过去, 低声道:“祭酒大人,您怎么来外院了?”
那老者却挑着长眉高声道:“我若不来, 怎知咱家还有土地公可以替我收礼?”
原来这位就是国子监祭酒,三朝元老齐庄。
方才齐公绕近路去前院, 正好路过这外院, 听到了里面的哄笑, 便驻足停下,正巧听到了“神明收礼”这一段。
他干脆走了进来,看看这个敢拿话嘲讽他的女子是何人。
等看到楚琳琅转身,才发现伶牙俐齿的丫头竟然是个难得一见的灵秀佳人。
可惜了,好好的模样,怎么生了钢针般的牙!
楚琳琅原本想着司徒大人跟她说过,只要礼到就行。
既然接了差事,却算被人当众轰撵,也好歹要送出一份“礼”交差,周全了司徒大人的面子,体面些退场罢了。
没想到她刚要溜之大吉,却被突然出现的齐公叫住。
她暗叫一声“坏了”,然后微笑还礼,看看这位齐公又要说出什么让人下不来台的话。
反正观棋也说了,脸皮厚些,憋住别被气哭了就行。
没想到齐公只是捻胡须上下打量她,然后道:“那些话,是司徒晟让你说的?”
嗯……这个嘛……
楚琳琅见了正主,可不敢再胡说八道了。她恭谨回答:“司徒大人备的礼是一方上好端砚,只是方才您府上的管事撵人,奴家觉得别的也送不出去,便献丑写了个大字回敬……是奴家无状失礼了,不干我家大人的事儿,还请祭酒大人恕罪。”
齐公冷哼了一声,然后负手道:“既然我府上的土地公收了礼,老夫不让少卿来喝一杯酒水,就是老夫不懂礼数了。你回去跟你家大人说,若是诚心祝寿,就亲自拜谒,派个满嘴胡嚼的黄毛丫头,算个什么事儿!”
说完这话,他又挥手叫来自己府里的管事,冷冷申斥:“跟你说的是少卿大人执掌律法,最看重廉洁,不宜收他重礼,何时让你撵客了?去,再看看那些礼单上都记了什么东西,无论何人,贵重之物一律谢退不收!什么大寿,不过是个老不死的东西讨天厌罢了!乌泱泱门前一堆送礼的人,像什么话!”
说完之后,老不死的齐公便负手扬长而去。
那管事傻眼,只能依祭酒大人行事,开始按照名单喊人退东西,于是院子又乱成一团,那些看热闹的人再也没心情理会方才的闹剧。
至于那挑事的婆子和丫鬟,还想挤过来挑事,可那婆子太胖,却被退礼的人群一挤,一个趔趄栽倒了一旁的花坛里,她崴了脚,疼得哎呦直叫,一时找不得麻烦。
楚琳琅不必退礼,听了齐公的话后,便急忙带着冬雪和观棋,轻巧退场走人了。
至于祭酒大人往前院走的时候,跟在他身边的心腹幕僚却有些不解,低声问:“大人,我怎么记得您的确吩咐管事,若是有司徒少卿前来,不让他入门啊?”
齐老冷哼了一声:“我不与他往来,又不是因为他严格执法。实在是这小子目中无人得很!前些日子,朝中争议边关开市,明眼人都知这是给虎狼开门,偏偏太子被人蒙蔽一意孤行。群臣都反对。我入宫求见陛下商讨时,他也在场,这小子居然说一大串开市通商的大道理,逢迎着太子,驳得我一时哑口无言,实在是可恨!可方才你也见了,他派来个刁蛮丫头来送个‘法’字,倒像我跟那些酸腐文人一样,恨他严格执法……混账,这个少卿府的男男女女都是混账!这是算计拿捏着我啊,我自然要让那小子亲自来一趟,当面狠狠骂骂他!”
那幕僚听了也是苦笑。
齐老为人清高孤高,向来不屑于酸腐文人那一套。
司徒晟真厉害,算无遗漏,派个女子来这么一出,专捅祭酒大人的老腰眼子啊!
再说楚琳琅,万万没想到自己一顿胡诌,竟然让祭酒大人当面改口,邀约司徒晟去吃宴饮酒。
不管怎么样,能出现在国子监祭酒大人的家宴,意义绝对非凡。
最起码对司徒晟这个不为百官接受的酷吏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所以楚琳琅也顾不得退端砚了,坐着马车归府,探着书房的窗喊大人,然后让夏荷赶紧给司徒晟找衣服扮上。
一时间,楚管事如翻飞的蝶,忙着帮司徒晟束发冠,整理衣领子,又细细说着自己在祭酒大人府上的遭遇。
司徒晟听到最后,也猜到了齐老那倔老头能改口的缘故了,只道:“你还真能给我找事,我向来不爱应酬,更不爱去人多的地方!”
楚琳琅手脚麻利地替司徒晟整理着衣襟腰带,嘴里言不由衷道:“是是是,我家大人最清高了,就跟山头上一根孤松,看着就十分特别……招人喜欢。”
司徒晟焉能听不出,她暗讽自己是不合群,没人缘的孤臣,不由得抬起俊眸瞪向楚琳琅。
楚琳琅假装没看见,只满意看着自己打扮出来的整齐行头。啧啧啧,有了劲瘦高大的身材,真是穿什么都有韵味。
她不过是做了最寻常的白衫,愣是让这男人穿出了遗世孤高之感。
穿得这么迷人,保管能让人一看就忘了他的手里过了多少血腥人命!
想到这,她又搭配着素雅的玉环给他腰间挂上,嘴里说道:“这次是奴家逞口舌之快,给大人添麻烦了。可是人家到底是国子监祭酒,既然开口相邀,焉能不去?我看他年岁那么大了,应该招架不住几杯水酒。大人不爱应酬,不妨慢慢去,等酒席过半,露个脸,喝几杯,说说吉祥话就可以走了!”
司徒晟不动声色地听着,突然问道:“你以前……就是这么教你相公为人的?”
楚琳琅被问得一愣,脸上的笑意逐渐消失,看着司徒晟的脸不说话了。
是啊,她怎么又忘了,自己如今不再是官家娘子。
司徒晟更不是周随安,她怎么能像教小孩似,教人家少卿人情世故呢?
想到这,她抿了抿樱唇,恭谨后退两步,蹲身施礼道:“奴家造次了,还请大人责罚。”
司徒晟看她笑意渐失的样子,手不受控地想要扶她起身,可到底还是顿住了。
他方才这话并不是想要嘲讽楚氏,只是看着她像找食吃的小母鸡般围着自己转,眼里满是兴奋与喜悦。
他在想到她以前一定也是这般对周随安的,那话便脱口而出了。
司徒晟其实想让这女子明白,她不必费心替他笼络人脉,因为……自己可能比周随安还要让她失望。
毕竟周随安虽然自大愚蠢,却是一心至纯做官的,图的是一份加官进爵。
不像他,无论做什么,都有掣肘牵制,心思并不纯净……
这些话,在喉咙里滚了滚,还是没说出去,只是心情也如她脸上消失的笑,一路坠下,变得沉甸甸。
楚氏今日会跟观棋一起去,实在出乎他的意料,更是没想到,她在人前被挤兑,差点成为满城笑话。那样的场景,光是想想都让人不舒服。
怪不得都说,先成家后立业,这男子若是家里有了牵绊,倒是更能催人奋进。
楚琳琅虽然不是他的娘子,却是他府里的人。
他向来是不在意官声的,可是现在又在想,反正也不是很费力气,要不要稍微修饰一下臭名昭著的官声?
最起码,可以让他府里的人不必再出门被人扔臭鸡蛋……
想到这,他也不再多言,抬腿便出门去了。
楚琳琅立在府门前,看着司徒晟带着观棋大步而去,微微叹了一口气。
转头望向明净天际,她在想,晚上用不用备饭?司徒大人若是又被齐公半路轰撵回来,大约是要带个空肚子回来吧?
那天的酒宴,司徒晟倒是很晚才回来,楚琳琅给他开门时,闻着他身上酒味,应该饮了不少。
据观棋说,那老头比他们家大人都能喝,怎么都灌不醉。
原来司徒大人跟齐老两个人酒宴之后,又在书房里对饮清谈了半天,据说齐老很是不尽兴,临了还扯着司徒大人的袖子,让他改日再来,就不信他辩不过一个毛头小子!
自从那日之后,司徒晟对酒宴应酬一类,似乎不是那么一律推拒了。
他的应酬稍微多了起来,以前的高山寒松有些沾染人气,似乎成了精,要下山走走看看了。
大人不光是宴请多,府中偶尔也会留人吃饭喝酒了。
这日便有人兴致勃勃地找司徒晟对饮,来者也不是别人,正是李成义将军。
上次荆国使者被刺伤的事情闹得甚大,现在使者养伤还没走。
陛下委派了李成义将军负责带人安防,有些事情也要随时与大理寺协调。
只是老李家跟荆国打了半辈子的架,如今要他来保护荆国使者的安全,太讽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