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元赵蒹葭小说上一章:第29章
  • 周元赵蒹葭小说下一章:第31章

  三人吃着三头宴饮着酒,唔,准确说应该是周元自己在小酌,十三只浅浅尝了几道素菜。赵蒹葭有些垂涎地瞧着他哥手里的酒杯,甚至还试图以身高服人,获得喝酒权限。

  对此,周元只淡淡地瞥了他一眼:“不成。姨母说了,你再怎么牛高马大也终究是个虚十三岁的小屁孩。过早饮酒,容易对身体造成颇多损害。”

  为了不让弟弟望而生馋,雍郡王直接令人收走酒水。

  真·连个望梅止渴的机会都不给。

  赵蒹葭摇头轻叹:“四阿哥样样都好,可就是忒听我赵蒹葭的话了。这很不好,得改,马不停蹄刻不容缓地改!比如……”

  后话还没说完,他人就被他哥敲了个爆栗子:“瞧把你给出息的,为了喝酒,竟连自家赵蒹葭都想编排几句了?可真是,一点都不理解姨母的良苦用心。”

  接着,专属于四阿哥亲近之人的话唠模式开启。

  可怜巴巴的冠勇侯生被抓着,听了近一个时辰的酗酒有害论。只听得他头晕目眩,好像身边有万千只蜜蜂在同时嗡嗡嗡。

  赶紧认错保证一条龙,只求别再絮叨。

  次日,知道这事儿之后,淑宁还狠狠嘲笑了自家大儿子一通,然后命人去请大外甥一道用往外头去用早茶。

  “咱们周元人前头曾经随扈来过扬州,此番又提前找了以前曾在扬州外放过的同僚好生打听过。可以说备足了功课,咱们啊,就随着他一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感受扬州风味与风景。”

  唔,经过昨日九阿哥和十阿哥差被女骗子赖上的事后,莫说淑宁,连周元都不敢再惦着只与福晋一道把臂同游了。

  虽然昨儿赵蒹葭做主,把那女骗子与其同伙都扭送去扬州知府衙门。吓得扬州知府火速连夜彻查与警戒,绝不在圣驾驻跸扬州之间再闹出别的事儿来。

  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于是众人携手同游,连庄亲王夫妇和费扬阿都跟着同往。二十来号人,马车都出动了四架。

  往已经熙熙攘攘,几乎座无虚席的早餐铺子跟前一站。

  不管是等位置的他们,还是正在风卷残云的餮客都愣住了。回想今儿陡然清静了不少的街面,增加了许多的衙役。

  再瞧瞧这些人的衣着气度,与他们那分明的京城音。

  惹不起三字,缓缓浮上心头。

  各自加快用餐速度,然后结账走人。就怕贵人们等急了,再直接把他们撵出去。

  那迅速的,让宝金都怀疑自己是什么洪水猛兽。

  娇气包虎宵更直接撇嘴:“阿玛不是说,要带咱们吃顿好的吗?”

  那在他印象里,至少也是昨儿食为天那个级别。

  媲美于三头宴那样的美味呀。

  “嘿,不懂了吧?”周元人瞥他:“就是这小店做的小吃,才格外正经入味。要不你看刚刚怎么座无虚席?那些食客明明紧张极了,却也坚持着把各自的膳食都用完了才走的。其美味程度,可见一斑。”

  虎宵开始还有些不信,直到袅袅香气随着虾籽饺面的上桌而来。

  顾名思义,饺面就是饺子加面条。

  不过虎宵瞧着,这饺子其实是馄饨。皮薄如纸,吃着肉馅儿鲜美饱满。面条也筋道爽滑,中间还夹杂着浓浓的虾籽鲜香。

  吃个馄饨、挑上一筷子面条,再喝点汤。不知不觉之间,好大一碗饺面就尽数见了底。

  再左右一看,好么,一个个王孙贵族都吃得津津有味。

  哪还记得刚刚入门时那点子微妙的嫌弃呢?

  只觉得饺面鲜香味美,灌汤包别具一格。翡翠烧卖、野鸭包和五丁包子都让人欲罢不能。

  可惜这会子季节不对,吃不到那

  据说能鲜掉眉毛的蟹黄包。

  不过豆皮包子也别具一格。

  还有鲜肉锅贴、蒸饺、青菜包、三丁包……

  光是个早餐,竟有如此多不同美味,连佐餐的烫干丝都好吃到让人停不下来。

  那切到细如发丝的豆腐干跟鸡丝的香完美融合,浑然一体。再加上些许海鲜增味,自认不是个贪吃鬼的虎宵自己就吃了大半盘子。

  餮客胤禟听说这些东西不同时候吃,有不同风味。单是一个烫干丝,就能春天海鲜增味、夏日脆鳝丝爽口,秋日里佐以蟹黄时眼中沉醉便分外浓郁。

  等吃饱喝足后,再往瘦西湖边好生领略了下扬州风情后。

  九阿哥直接叹气:“好可惜,咱们大清没照着大明似的直接分封诸王。否则的话,哪怕御前打滚呢,爷也肯定把自己争取到扬州或者扬州周边的地方来。”

  活在山水画卷中,整日里美食不断。

  多么神仙都难求的好日子呀?

  呵呵。

  一不小心,感叹到御前的九阿哥被他老子盖章太闲,才有功夫想这些杂七杂八。于是突然袭击,狠狠地考了他一番。

  满脑子生意经,满肚子各色美食的胤禟:……

  皇阿玛,您这也太不按套路出牌!

  然而帝心如铁,任由他怎么说也还是被罚得明明白白。接下来许久,九阿哥都在愤愤不平的学习中。

  争取御船到达杭州之前,出色完成所有作业。

  好让他瞧一瞧也品一品,西湖跟瘦西湖哪个更美?杭帮菜与扬州菜又孰优孰劣。

  才不要将有限的随扈浪费在无限的课业里呢!

  对此,淑宁也满心期待着。

  当年她学诗词的时候,就对东坡词情有独钟。特别想瞧一瞧他曾经费心治理过的西湖,瞧瞧那三潭印月、苏堤春晓,再尝尝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杭州名菜。

  扬州这几日逛吃,都让她获益良多。

  灵感如雨后春笋般不停往出冒,再见过杭州山水美食后,她有理由相信自己会有更多进步。

  扬州与杭州之间间隔甚远,途中还经过了苏州。

  苏东坡虽未在其地做过官,却六次经过苏州,并都留下过诗词佳作的地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

  就在这里,周元再度当了忘崽阿玛:“福晋喜欢的东坡先生曾云过苏而不登虎丘,俗也:登虎丘而不登小吴轩,亦俗也。福晋可愿与为夫一道,做对不俗人?”

  淑宁没扛住他的盛情相邀,遂一道去了。

  也许是多年养尊处优,鲜少奔波劳碌,再加上连日来的舟车劳顿?连着赏两日美景、用了两日美食后,淑宁便开始懒散。

  后头圣驾欲启行,苏州府官员、士兵、百姓等齐齐在行宫门前跪留。生把康熙感动得推迟了行程,多在苏州留了三日。淑宁也没再趁机往哪儿散心,只蔫哒哒地留在行宫。

  可把周元人给担忧的啊,赶紧请了御医。

  生怕她有丝毫不妥。

  任由淑宁怎么解释,他也只道医者不自医:“好福晋,你就当让为夫的宽宽心成不?”

  淑宁无奈,只能对须发皆白的老太医歉意一笑:“劳烦大人了。本福晋其实无碍,只是连日奔波有些疲累罢了。外子实在担忧,这才有了您之日之累。”

  老太医急忙回礼:“福晋言重了,皇上命臣等随驾而来,就是为备不时之需,保证圣驾与诸位贵人安全无虞,这原就是老臣分内之事。福晋请伸手,容老臣与您诊脉。”

  淑宁忙不迭将手放在脉枕上,就等着老太医宣布她身体无恙,好嘲笑某人草木皆兵。

  结果,老太医眉头微皱,诊完了右手又让换左手。

  一脸迟疑,似乎有什么不确定的样子。

  到最后,甚至还问及淑宁上次小日子的时间。不等淑宁开口,周元人就熟练报出来。

  太医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微笑回道:“虽时日尚短,脉象上还摸不出来。但瞧着福晋形貌与天癸日期,该是有妊无疑了。”

  啪嗒~

  正给福晋倒水的周元人手上一滑,茶盏直接坠地。可他却管都没管,只黑沉着脸问:“此话当真?太医可瞧仔细了?本公没有怀疑您医术的意思,只是自从生了三胞胎之后,本公不忍福晋再受生育之苦连着用了几载避孕之药。前头大夫都言我凉药用的太多,恐对子嗣有碍。怎么……”

  听闻赵蒹葭叫了太医,急急忙跑回来的三胞胎:!!!

  是他们迈步的姿势不对吗?

  怎么会听到这么令人震惊的内容?

  落后一步,也听了七七八八的赵蒹葭咬牙:“所以呢,阿玛食言背诺之后,还要怀疑赵蒹葭吗?”

第152章 反差

  天外飞锅,直直地扣在了周元人头上。气得他目眦欲裂:“混账小王八羔子,你胡言乱语些什么?爷就是想问问太医,我当初用了那么些个凉药,可会对你赵蒹葭跟腹中的孩子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若会,能不能用些个安全无害的药,让你赵蒹葭……”

  “赶早不赶晚,孩子再如何,也不及我妻重要。我都有四个嫡子了,无所谓锦上添不添花,只要爱妻无恙。”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莫说赵蒹葭再找不出什么怨怪理由来,连太医都不禁动容。称自己行医数十载,见过无数生离死别。头一遭看到周元人这样,重视发妻胜过子嗣传承的。

  周元道大丈夫么,自然该封妻荫子,撑起门庭来。

  此话一出,立即获得更多赞同。

  淑宁却只瞪他:“不许胡说八道!不管怎么着,这孩子既然来了就是与你我有缘。自然好生待着,竭尽所能地留住。哪有你这样,不等怎么就要对自己骨肉下手的?”

  “可是……”

  “没有可是!”心心念念了许久的小棉袄终于来到,淑宁只满心欢喜。坚决不许某人再说任何不吉之语:“否则,你就等着。看本福晋如何在赵蒹葭面前与你上眼药,让她老人家打得你上蹿下跳,使你颜面尽失。”

  丢脸,周元人是不怕丢脸的。

  但老太医说是药三分毒,用来打胎的更都是虎狼之药,根本就没有安全无害这说。

  至于他么?

  老太医给他把脉之后笑言确实因过度凉药而有所损伤,但他到底年富力强,正是好时候。停药之后又调养得当,身体便慢慢恢复了些。机缘巧合之下,好消息自然而来。

  周元:!!!

  早知道这样,当初那药就不能停。

  原本欢欢喜喜的一家子随扈南巡,就因为淑宁的再度意外有妊而蒙上了一层阴云。周元人忧心忡忡,赵蒹葭跟三胞胎如临大敌。

  连巴雅拉氏也在欢喜之外,多了几分愁绪。

  毕竟一路舟车劳顿,劳累的地方多着呢。儿媳妇再怎么瞧着如二八少女,也是三十虚岁的人了。

  且得小心仔细着。

  被当易碎珍宝般小心翼翼护着的淑宁三番两次表示自己真的没事,只是前些日子微微有些倦怠罢了。

  真的什么都不耽搁,还可以浅逛下苏堤,瞧瞧雷峰塔里到底有没有关着白娘子。

  看是扬州的食为天声名赫赫,还是杭州的楼外楼更胜一筹。

  可惜,她这说法连宝金都摇头:“好婶子,您可快乖觉些吧。瞧把我叔、我哥他们愁的。真·亦步亦趋,唯恐您有丝毫不测。我那天真的叔,甚至在琢磨您万一反应太大、路上太过遭罪。他就跟皇上请旨,求外放在附近当个将军之类,等您平安生产之后,再带您回京城述职。”

  “啧,当时给我家阿玛气得,都要拿刀把他脑袋撬开,看看里面进了多少水……”

  淑宁脸上微红,周元人宠妻无度,甚至为了妻子不再受生育之苦而勇敢向自己下手的事情都已经传遍了。

  昔日各家教子的优秀范例,迅速变成反面教材。

  被无数家长对孩子耳提面命,切忌沉醉温柔乡。牢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断不可轻易毁损……

  有那懵懂小孩不懂便问:“可是,阿玛前些日子才说要学周元人,娶妻娶贤,教子有方。夫妻和顺,官途坦荡,连皇上都夸他治家有方……”

  结果话没说完,就遭遇一顿胖揍。

  简直让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想想,就让淑宁满心复杂。为防周元人当真犯傻,好好的议政大臣不做,跑到南边当什么将军来。淑宁私下里,可没少劝说。

  周元只笑:“京城之中,越发风谲云诡,能离开漩涡中心岂不也是好事一桩?”

  话是这么说,可……

  赵蒹葭这个冠勇侯必然会留在京中,三胞胎也在无逸斋上课啊!便连婆婆都久居京中,无法随她们往地方赴任。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

  淑宁特别郑重地看着自家傻男人:“重要的是,你不可以因为小情而失大义。爱妻护子是好事,但为了妻子身体故而拟将肩上重任卸下不顾,可就是大错特错了。皇上便不龙颜大怒,治你的罪,日后也别想有什么重用了。连带着赵蒹葭和三胞胎都得被怀疑是否肖似其父,过于感情用事……”

  周元特别无奈地揉了揉她的发:“旁人家福晋听说自家爷为了她而不顾一切,放弃大好前程,心里都不知道得有多高兴。偏你这个小没良心的这般清醒而又理智,处处考虑周全。时时提醒着,不肯让为夫行差踏错半点。”

  那当然咯!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你的一言一行,可关乎到咱们一大家子甚至整个钮祜禄氏呢。

  预知梦中,反复看了多少遍这家伙因为欣赏八阿哥,以为对方是可以中兴大清的明主。所以不顾皇上反对,执意与揆叙等人上书议立八阿哥为太子。

  结果因而招了雍正记恨,死后还墓碑都被改镌。甚至连累一家老小,死的死,入奴籍的入奴籍。

  基于这个原因,淑宁对这家伙言行事上管的可严。

  当下便抬手拍在他欠欠的爪子上:“那是因为别人家的福晋可以共富贵,落难时刻却要各自飞。能带着嫁妆回娘家,而我,是早就琢磨好生死都与你一处的,自然不能让你轻易犯错。”

  被甜言蜜语了这么多年,周元人也有一定免疫力了。

  闻言没有找不到北,而是借高上梯子:“既然如此,福晋能不能也体谅为夫些,好生在船上或者行宫里呆着呢?咱们平平安安的,度过这最危险的前三个月。”

  啊这……

  淑宁有点不大想放弃自己心心念念许久的杭州,只道现在脉相不显,她身子也没有任何不虞。

  没准是太医误诊,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小棉袄呢?

  周元轻拍了拍她的手:“傻宁宁你可别想美事,能在太医院任职还活到一把年纪的,医术怎样不说,却必定是个老油条,再不可能连简单的妇人喜讯都误诊。为夫如今已经不做那个美梦了,只盼上苍垂怜,瞧瞧如今越发炙热的天气,别一次性送三两件棉袄过来。”

  这个,简直就是他们父子与周元共同的念想了。

  为此,御舟到达杭州次日清早,四阿哥就早早往灵隐寺烧了香,求了签,请佛菩萨保佑姨母一切顺利。

  回来时,还给淑宁带了个平安符与寺里的素斋。

  让淑宁大为感动,当即就带上了。还特别给面子地用了两块素点心,接着便摇头轻叹:“带回来还这般美味,可想而知刚出锅的是如何让人垂涎欲滴。”

  颇多言语赞美之间,简直把想要亲自去尝尝几个字刻在脸上。

  素来孝顺到出了名的冠勇侯小脸一沉:“想都别想。赵蒹葭您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保护好自己身体,自觉避免一切可能劳累的事项,争取以最好的状态回到京城。”

  “否则就算阿玛放心,儿子也要跟皇上请求将儿留在京城任职的。等您顺利诞下妹妹之后,再一道回京。想来皇上宽仁,最能体恤臣子,一定不会拒绝儿子所求的。”

  这简直就是威胁吧?

  是吧是吧!

  淑宁咬牙,气咻咻地看着自家好大儿。

  试图将他盯出几分愧疚之心来,结果人家不闪不避地回视她:“赵蒹葭听话,日后但凡皇上再巡视江南,儿子定然再陪您来。就算皇上不来,儿

  子也请旨陪您过来。什么扬州、苏州、杭州的,随您想去哪,想逗留多久都无妨。现在您好歹为了儿子们跟小妹妹忍一忍,免得再像在苏州时一样给累坏了。”

  他这么一说,周元跟三胞胎也忙帮着敲边鼓。

  又哄又劝,各种许诺的,好像淑宁是那不懂事的小孩般。

  偏偏周元跟三胞胎还都跟着点头,连说对对,就是这么个话,就是这么回事。

  现在一切都没有姨母/赵蒹葭的安全重要。

  真·把她当成易碎的陶瓷娃娃般。

  让淑宁又是感动,又莫名有几分焦躁。无可奈何之间,只能有事没事给太后请请安,陪婆婆与庄亲王福晋说说话。

  每每被庄亲王福晋摇头虚点:“你呀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天知道,光这随扈队伍里就有多少家媳妇子羡慕你羡慕的都快哭了。”

  “婆婆慈爱,夫婿体贴,连孩子们都一个顶一个的孝顺。这都四个嫡子了,还能在三十岁头上又怀一个。不管是男是女,都绝对是好到不能再好的事情。”

  毕竟连避子的药都出来了,还差点伤了周元人身体。当婆婆的不怨不怪,还对儿媳百般照应。

  这在别人家里,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好吗?

  一经查实,怕不就得送那妒妇跪祠堂、捡佛豆。再马不停蹄地,以儿媳有孕,不方便再伺候儿子为由,赶紧送两个好人过去。

  不把这妒妇收拾老实了,都算当婆婆的手软。

  至于那药其实是她儿子主动吃的?

  胡说!

  那分明是受了妒妇蛊惑。我儿熟读圣贤书,岂能不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道理?

  横竖在绝大多数当赵蒹葭的眼里,千错万错,都是当儿媳的错。

  万里也挑不出来一个像巴雅拉氏这样通情达理,还真从内心把儿媳妇当成闺女一般看待的。

  淑宁有些尴尬地笑笑,她其实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做老蚌的机会。

  毕竟某人严防死守多年。

  如今三胞胎都已经虚十岁了,她也始终未见喜讯。嘴上不说,她心里其实已经做好了此生只有四个儿子,不见一件小棉袄的准备。

  哪想着扬州府一夜荒唐,好消息竟然不期而至呢?

  想想梦中那玉雪可爱的女儿们,淑宁眼中便充满期待。此后再也不用瞧着嫡姐、姑姐小姑子家的女儿们眼馋,甚至让她们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亲上加亲的想法了。

  她啊,马上也是个能拥有小棉袄的人了。

  嘿嘿。

  一等公福晋眉眼弯弯,像极了捡到狗头金的穷汉。

  越到即将月事的日子越忐忑,生怕那抹殷红如期而来,毁掉她殷切盼望。而周元人呢,则与她恰恰相反。

  虽知十有八·九,但还存着些许微末希望。

  是,他也想要个与福晋一般漂亮乖巧,粉嫩可爱的宝贝女儿。但女儿再好,也不及爱妻身体重要。为了爱妻安全,周元人情愿一辈子不穿贴心小棉袄。

  对此,他们父子几个想法倒是难得的高度一致。

  可惜事情的发展从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

  一天,两天,三天……

  眼瞅着淑宁的月事迟迟不至,周元人心里就越来越慌。那点微末的侥幸,彻底化为虚无。

  果然,老太医再来就直截了当地拱手跟他说了句恭喜。

  终于得了准信儿的淑宁眉开眼笑,连声叫赏。而后还特别期待地问:“好叫太医知道,本福晋第二胎一胎三宝,有过三胞胎事。不知道这次是否还有这般福气?”

  这话一出,周元人简直惊恐。

  赵蒹葭的小脸瞬间煞白,蓦然想起赵蒹葭生三胞胎时那个危险与辛苦。一盆盆的

  血水从产房端出来,吓得他还以为自己要失去赵蒹葭了。

  几经周折,终于平安生产后,赵蒹葭也力竭昏睡……

  那一日夜,是赵蒹葭短暂人生所经历最漫长、最无助的一日夜。赵蒹葭若再怀三宝,对他来说简直是噩梦重来。

  好在太医含笑摇头:“回福晋的话,从脉息所见您此番腹中只有一个孩儿。”

  “一个好,一个好。”巴雅拉氏第一个如释重负般开口。

  周元也跟着笑出声:“对对,上次那是药物所致,误打误撞。不然按着正常来说,咱们两家祖上都未见多胎记录,是很难再有双胎、三胎的。”

  滔滔不绝好一番医学科普,连太医都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了句周元人渊博。

  “那可不得?”

  周元人昂首挺胸,表示福晋两度孕育,他可正经跟着做了许多功课。

  条条框框,总结出不少理论与规律来。

  要不后来他那老哥哥上门取经,他能侃侃而谈,助他两度传来好消息。以至于后来那点子心得都被刊印成册,让许多家庭奉为圭臬么?

  随着受益之人越来越多,他都渐渐传出送子男观音的诨号了。

  此番福晋再度有妊,他这尘封许久的经验们也该重新掌握起来。好生照顾着她,一路平平顺顺回到京城、安安生生闯过生产那道鬼门关。

  淑宁:……

  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给了这家伙误解,以为三十虚岁怀孕生娃的女人万般危险。明明她梦里边,某条渣渣龙的令贵妃、嘉妃、愉妃、惇妃还有他那继后,都是二十大几快三十的时候才初初有孕。

  继后辉发那拉氏康熙五十七年生人,乾隆十七年才生皇十二子。算算,当时虚岁都三十有七了。而后她还生了皇十五女、皇十三子呢。

  只这些不能拿出来为证,庄亲王福晋与自家嫡姐事还说服不了那个倔强的。

  在不耽搁他正事的前提下,淑宁只能任由他亦步亦趋地跟着,事事亲力亲为,绝不允许她有任何涉险之处。

  但有些许离开,也肯定会先喊巴雅拉氏或者赵蒹葭来陪着她。

  一老一小两个管家,特别尽职尽责。

  但凡淑宁有丝毫妄动,她们便展开谆谆教诲或者认真劝导模式。说着说着,婆婆便拿帕子擦干干净净的眼角。

  好大儿则能真心实意地落下泪来。

  平安还京,略在府中休息几日之后,淑宁终于被获准进宫瞧嫡姐与姑姐。

  提起这段来,还不由大摇其头:“唉,怎么说呢?此番随扈,开始的时候真是千般欢喜,万般新鲜。尤其到了扬州府,又是饱览瘦西湖之美,又往栖灵寺拜佛求签、品素斋。还往楼外楼用了三头宴,品了地道的扬州早点。”

  “一路逛吃逛吃,简直乐不思蜀。到苏州时开始也成呢,直到圣驾要启行时当地官军皆在行宫之前跪求。皇上感于百姓厚意,决定多留三日,而我却累到不想再起来。”

  然后就是周元人担心,急急忙忙请来了太医。

  她从被怀疑到被证实确实有妊,好好的自由人就彻底变成笼中鸟。

  唉!

  淑宁长长一叹:“自那以后,什么湖光山色都再与我无关。就算我说哪怕在外头走走呢,给姐姐们带些特产回来呢?也都被严词拒绝,接着就有人奉命带着无数的当地特产到我面前,供我挑选。”

  那些被她念叨的美食,也都被打包回来。

  连美景,都有大外甥、大侄子跟儿子们争相作画,供她欣赏。

  心意满满,也吊得她越发心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