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将门毒后小说上一章:第137章
  • 重生之将门毒后小说下一章:第139章

  “还会找个媳妇儿的!”谢舞补充道。

  ------题外话------

  谢淑:高冷boy谢舞:逗比boy

  毒后写到这里,正文和番外就正式完结啦!不知不觉一年也都过去了,感谢大家的陪伴!开坑的时候其实是很冲动哒,但是到最后也坚持下来了。和祸妃的角色们不一样,沈皇后是一个比较温柔善良的人,因为爹娘大哥都很暖,所以性格其实并不坏。谢哥哥则是我想创作的一个角色,身上有江湖人有的侠气和义气,背景复杂但却很真性情。

  总之就是一个大家闺秀和霸道侯爷的故事!

  希望你们喜欢!

  顺便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第236章 告别

  姜梨来到了晚凤堂,果然,殷之黎又在这里了。 这一回,殷之情也在,他们送给姜梨的贺礼用匣子装着,姜梨就让桐儿小心收起来。姜老夫人很高兴,问了殷之黎一些殷湛的事情,要知道,如今殷湛在燕京可是民心所向。

  而殷湛似乎和右相有些龃龉,现在右相已经成了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下,有殷湛坐镇,想来姜家也就不必担心什么了。

  姜家希望姜梨能与殷之黎多相处一些日子,就让姜梨陪着这对兄妹去院子里走走。姜景睿和姜景佑留在晚凤堂照顾姜丙吉。

  明晓得是姜家的安排,姜梨也没有反驳,她向来面上都是温顺的接受了的。殷之黎走在前面,殷之情和姜梨落在后面。

  早晨的院子倒也不是很热,树荫下还是很凉爽的,夏日的风一吹,绿浪滔滔,看着人的心也安宁下来。殷之情走着走着,突然扯了一下姜梨的袖子,小声的道:“姜二小姐,你曾经去过国公府吗?”

  姜梨惊诧,看向殷之情。

  殷之情今日也穿着一件大红的薄纱长裙,这样的衣裳,穿的不好便是轻浮,然而她穿起来,倒是恰到好处的衬托了她的明丽。将姜梨看着她,殷之情道:“之前我曾在宫里见到过肃国公。”

  姜梨听到此处,忍不住停下脚步。

  “那位肃国公应当是刚刚从宫里出来,我们在御花园见到了。我想我们见过一次的,就主动同他打招呼。他也回了招呼,我本来想与他多说两句,但他好像很忙碌,很快走了。”

  “如此。”姜梨的心有些微妙。

  “我听闻国公府搜集了世间各种奇花,是燕京城风景最好的地方,可惜从没去看过。姜二小姐既然和肃国公相识,也曾去过国公府吗?”她笑嘻嘻的盯着姜梨,语气里却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试探。

  姜梨却立刻察觉到了,大约是因为有关姬蘅的事,她格外敏感,又可能是姜梨本就提防着殷家人。她几乎没有犹豫的就摇头道:“没有,我没有去过国公府,不知道里面是何种境况。”

  “你也没有去过国公府。”殷之情语气有些失望,但神情分明是轻松了起来。

  “县主好像对肃国公的事很感兴趣?”姜梨反问。

  “算是吧,我在燕京城听到了许多有关他的传闻,不过没见过他几次面,总觉得这个人很神秘。”殷之情笑道:“但日后想来还会有见面的机会,倒也不急于一时。”

  她说的话可谓是十分直白爽朗了,也许云中那边的女子惯来就是这样的性子。但姜梨听在耳中,却有些不舒服。

  “哎,我们都落后哥哥好远了,先过去吧。”殷之情拉着姜梨走到了殷之黎身边,殷之黎已经发现落在了他们后面,站在葡萄藤架下等她们。殷之情把姜梨往殷之黎面前一推,笑道:“我突然觉得有些口渴,哥哥,姜二小姐,你们在此说说话吧,我带丫鬟去茶坊里喝点茶解渴,北燕比云中夏日热的太多了。”说完,不等姜梨回答,殷之情就带着丫鬟们走远了。

  姜梨看着她们的背影,哭笑不得。

  “对不起,”殷之黎也有些尴尬,同姜梨道歉道:“我妹妹没有什么坏心,她很单纯,做事不会考虑很多。”

  姜梨道:“没事的,殷公子不必跟我解释。我倒是看县主和殷公子兄妹情深,县主和殷公子,似乎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其实姜梨平日里说话,总是温软委婉,极少有这般直白的时候。但殷之黎不一样,因他总是温和大度,让人不禁想要看一看他的底线在什么地方,他什么时候会发怒。所以姜梨问了这么个尖锐的问题,倘若姜元柏在这里,只怕要说她没规矩了。

  但殷之黎也只是稍稍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是,我的生母走的很早,记事起几乎就不在了。后来……母亲待我很好,视如己出,我和之情从小也并不生分。”

  姜梨仔细的观察殷之黎说话时候的眼睛,看他样子似乎没有说谎,说明至少殷夫人的确没有苛待过殷之黎,他们母子关系才会如此和谐。

  姜梨道:“真叫人羡慕。”

  殷之黎笑了笑,道:“姜二小姐也有姐妹兄弟。”

  姜梨但笑不语,如果说是薛芳菲,自然有个感情深厚的弟弟,并且愿意为了彼此付出性命。如果说是姜梨,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是没有了。只有姜幼瑶姜玉娥这些姐妹,却处处都是心机,恨不得要自己的命,哪里称得上是感情深厚。

  殷之黎大约也晓得姜家的情况,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面上有些红,正想岔开话头,冷不防看见姜梨手里的扇子。那把扇子还是殷之情送给姜梨的,因着近来天热,姜梨也就用了起来。扇子的扇柄握在手里冰冰凉凉的,而且扇起的风也带着凉意,用着舒服。

  “姜二小姐已经在用这把扇子了?”殷之黎笑道,“我还以为姜二小姐不会用。”

  “这把扇子很好,用起来也很舒服,还要多谢县主。”姜梨回答。她说了“县主”,不管这把扇子究竟是不是殷之黎挑选的,但是以殷之情的名义相送,姜梨用起来就没有任何负担,也不会有什么名声上的不对。

  她也是在提醒殷之黎。

  不晓得殷之黎是根本没听懂,还是听懂了却装作没听懂,殷之黎笑了笑,道:“姜二小姐喜欢就好。日后姜二小姐要是有什么需要的,也可以找我或是之情,能帮忙的,我们都不会推辞。”

  姜梨好笑的看着他:“殷公子实在客气了,这样旁人会指责的吧。”

  “应当不会。”殷之黎道:“因为姜二小姐是我和之情的朋友。”

  他含笑说话,性情温柔,专注的看着姜梨的目光,带着暖意,十分澄澈似的。姜梨被他的目光看的不自在,只好别过了头,她沉默者没有接殷之黎的话,因为也实在是不知道如何接话。但心里却倏而紧张起来,殷之黎和她不多的几次见面中,每一次都是恪守礼仪,虽然姜梨晓得殷家和姜家都表示看好这门亲事,但殷之黎本身,一直看不出来他的态度。

  他对姜梨好,但好也不过分,就像对朋友一般,维持在一个很舒服的距离里。因此姜梨才愿意和他说话。而且从他的下棋来看,殷之黎是一个聪明的人,前几次姜梨明里暗里的表示出了对这桩亲事的抗拒,想来殷之黎是看到了。如果殷之黎是个骄傲的人,应该不会继续靠近。

  但是今日,姜梨能感觉到,他的态度比前面几次明显了些,他非但没有退后,反而往前打垮了一步。

  这是为何?

  难道殷家那边已经有了其他的主意,即刻就要开始筹谋了?但现在才堪堪见过几次,不会这么快吧。说起来今日就是姜二小姐十六岁的生辰,十六岁的生辰过后,燕京城的贵女们,大多都是在这个年纪嫁人的。姜梨到现在连亲事都没定,已经算是很晚了。

  她勉强维持着温和的笑容,一直等到晚上,殷之黎兄妹从姜家离开。

  这一回,姜老夫人总算是没让姜梨送走这对兄妹后到晚凤堂说话,可能也晓得对于姜梨的劝导,姜梨根本听不下去,索性也就不叫了。

  姜梨回到了芳菲苑。

  白雪把今日殷家兄妹送的两个匣子抱了过来,问姜梨道:“姑娘,这是平阳县主和郡王世子送的东西,要不要打开?”

  姜梨道:“打开吧。”

  白雪依言打开,殷之情送的是一副宝石头面,一看便价值不菲,姜梨猜测也许是昭德将军从前得的先帝的赏赐里的东西,这样的头面,商铺里是买不到的,殷之情倒是很大手笔了。

  殷之黎送的则是一本书,看着平平无奇,姜梨翻开来看,是前朝大儒留下来的手抄孤本,有价无市。这本书,却是比殷之情的礼物来的更贵。

  姜梨看了一眼之后,就道:“收到箱子里去吧。”她并没有要翻开这本书,戴上这幅头面的意思,白雪依言把东西放了回去。姜梨四处没看到桐儿的身影,就问:“桐儿去哪了?”

  “她说去厨房给姑娘端点冷食,不过去了有一阵子了,不知道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姑娘,要不要奴婢去看看?”

  “没事。”姜梨摇头,“许是有什么事耽误了,我也没什么事,只是问问她而已。”

  姜梨坐在桌前,随手找了一本书在眼前翻,不知为何,她的心一直跳的很快,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近在眼前的书一页也看不下去,心烦意乱的厉害。她按住额头,正要揉一揉,突然间,外头有人敲门,白雪问了一声,桐儿的声音从外面响了起来。

  白雪把门打开,桐儿进来,白雪看着她空空如也的双手,奇道:“你不是给姑娘端冷食去了吗?怎么什么都没有。”

  桐儿支吾了两句,姜梨见她如此,就道:“有什么话你直说就是了,都是自己人,不必担心。”

  “不、不是担心这个……”桐儿犹豫了一会儿,看向姜梨,姜梨对他点了点头,桐儿才像是得了勇气,把嘴里的话说出口,她道:“姑娘,老爷要把你嫁给殷公子了!”

  即便桐儿说这话的声音压的很低很低,姜梨和白雪还是被她吓了一跳,白雪道:“你在说什么?怎么突然说起这事了。”

  “桐儿,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别害怕,你告诉我,我来想主意。”姜梨安慰她道。

  她的声音温和,从开头的震惊过后,立刻恢复了平静,像是被姜梨的从容所影响了似的,桐儿这才渐渐镇定下来。她道:“奴婢晚上本来是想要去厨房给姑娘端冷食的。那会儿天热,奴婢想从晚凤堂后面的屋子绕一绕,那里路近些,谁知道从窗户底下走的时候,恰好听到老夫人和老爷正在说话。”

  桐儿和府里的小丫鬟不同,府里的丫鬟深知规矩,平日里也循规蹈矩的办事。桐儿却和姜梨在青城山呆了八年,心思跳脱的很。加之姜梨平日里又惯着她,桐儿便经常做抄近路这回事。

  “奴婢听到老爷对老夫人说……殷将军这回打了胜仗,陛下必然要论功行赏,陛下论功行赏的时候,就请求陛下赐一道圣旨,给姑娘和郡王世子赐婚。”

  姜梨和白雪都是一愣,以战功换一门亲事?这或许对别人家的小姐来说,是一件面上有光的是,显得自己金贵,得夫家看重。然而听在姜梨眼中,炎炎夏日,如同一桶凉水兜头盖脸浇下来,让她从头到脚都冷成冰块。

  殷湛还真是一条活路都不给人留,如果是洪孝帝赐婚,这门亲事就再无转圜余地。就如当年飞扬跋扈的永宁公主,还不是圣旨一下,只能乖乖嫁入李家?

  殷家不惜牺牲战功也要让自己嫁入门,看来是非要和姜家做个亲家不可了。

  桐儿道:“奴婢听老夫人的意思,还像是很高兴似的。说姑娘嫁入殷家也是有福了,日后高枕无忧,不必操心什么。唯一担心的就是殷家会不会日后回云中去。但是殷将军这回降灭成王有功,皇上应当不会再让他回西北了。而且和咱们府上做了亲家,老爷和二老爷也会劝着皇上,想办法让殷家留下来的。”

  姜梨忍不住冷笑:“殷家还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桐儿被姜梨的脸色吓了一跳,她的姑娘,自来都是和和气气,温温柔柔,便是生气,也是生的不露痕迹,不像现在,分明是被气的狠了,整个脸色都沉下来,看着教人害怕。

  但听到的话还是要继续说下去,桐儿继续道:“老爷还说,如今姑娘已经过了十六岁生辰,陛下赐婚下去,今年冬日就可以完婚的。奴婢还想再听一些,那边就有人的脚步声过来了,只好逃走了。奴婢想着回来告诉您这件事,倒是忘了去小厨房端冷食。”

  这都什么时候了,谁还在乎一碗冷食。白雪扯了一下桐儿的袖子,桐儿却是满面担忧的盯着姜梨。

  两个丫鬟都看的出来,姜梨分明属意的是肃国公,这姜家怎么能乱点鸳鸯谱,让姜梨和殷公子成亲。白雪想了想,道:“姑娘要不要去找老爷,说个明白。既然姑娘认为殷家不妥,说出理由,老爷毕竟是您的父亲,只要姑娘说的有理,也会听进去的。”

  “和他说话没什么用,”姜梨道:“父亲也要为姜家着想,况且殷家来者不善,手段还高明,我就算与父亲说了,他也不会信。”

  “那……要去找国公爷帮忙吗?”桐儿小心翼翼的问。

  白雪看了桐儿一眼,桐儿无辜的回望她。在桐儿心中,自家姑娘要是有什么麻烦,都是可以去国公府解决的。实在不行,让肃国公去和殷家商量啊,肃国公那么能耐,想来可以让殷家人不战而退的。

  姜梨的手抵在桌上,忍不住紧握成拳。殷家的动作很快,而且还是用这种不入流的方法,让她找不到一个可以拒绝的机会。因为女儿家的亲事根本由不得自己做主,殷家掌握了主动权,姜梨就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

  难怪了,难怪今日殷之黎对她的态度不一样,可见殷之黎已经提前知道,在庆功宴上,殷湛会向洪孝帝讨一个赐婚。他们把自己当做瓮中之鳖,只等着任人宰割。一瞬间,姜梨心中的戾气暴涨,死过一次后,她最讨厌的就是被人控制,逆来顺受的感觉。

  想要她,她偏偏不让!

  既然明着不能拒绝,暗中她有的是办法。姜家这出戏,她也是本本分分想好善始善终,但却不想被人当做皮影,成为别人的掌中傀儡。这出戏她不看了,这局棋也不下了,她要跳出棋盘,至此也不当别人的棋子。

  姜梨站起身,披上外裳,道:“等夜深的时候,我们走吧。”

  白雪问:“姑娘去哪?”

  “国公府。”姜梨道,她从腰间把那只瓷做的哨子去了下来。这只哨子,她已经很久没吹了,虽然赵轲好像已经没有在姜府,姜梨决定还是赌一次,到了深夜,吹响这只哨子,看看结果会如何。如果没有人来,她就自己前去,想办法走一趟国公府。

  桐儿眼睛一亮,道:“姑娘是要和肃国公……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她真是半喜半忧,喜的是姜梨去找心上人解决问题,忧的是世人不都是说,私奔没有好下场,那些富家小姐和穷小子私奔的故事,到最后,都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富家小姐被抛弃的凄惨结局。

  不过……自家姑娘暂时不缺银子,肃国公更不穷,这样的话,应该也不是问题吧。

  她还没来得及思考这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姜梨的声音就传来,她说:“不是。我去见他,和他告别。”

  告别?白雪和桐儿看着姜梨,惊得说不出话来。

  姜梨心里,却是由一开始的犹疑,慢慢变得坚定起来。看上去她似乎没有办法更改这件事情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姜家。当姜元柏发现自己不见以后,自然会想法子拒绝这门亲事。只是在离开之前,姜梨还须得带上薛怀远。她准备明日去叶家同薛怀远坦白身份,也同叶明煜好好地道别。毕竟相交一场,姜梨没有舅舅,也早已被叶明煜当做了自己的亲舅舅。

  她夜里去见姬蘅,除了和姬蘅告别,算是不枉和对方相识一场外,还想恳求姬蘅,若是可以,在她和薛怀远离开燕京城的路上,稍微帮上一点小忙。要避开姜元柏也许不难,但若是殷家也来搜寻她的下落,姜梨并没有把握能完全脱身。到时候真要被抓住,只怕还会连累薛怀远,他们也会好奇,非亲非故的,姜梨为何单单带上薛怀远。

  她是非走不可了。

  夜色渐渐笼罩下来,院子里越来越近,白雪和桐儿在院子门口张望了一会儿,也确定府里的人几乎都睡着了。姜梨站在窗户前,摊开掌心,掌心里躺着那枚哨子,她把哨子放在唇边,轻轻吹响。

  清脆的哨音在夜里,还是分外清晰,即便姜梨已经用手挡着,遮住了一些声音,在无人说话的院子里,还是能听得清楚。桐儿和白雪站在姜梨身后,亦是有些紧张的注意着窗外。

  姜梨等了半晌,也没等到有什么人前来,她有些失望,转过头来对白雪道:“我们自己想办法出去吧。”

  话音刚落,就听见面前的树上传来一个声音:“二小姐想去哪里?”

  姜梨猝然抬头,就看见窗前的树枝上,不知何时蹲着一个人,看样子在这里已经蹲了很久了。见姜梨仰头看他,他就从树上跳下来,正是赵轲。

  “你什么时候来的?”姜梨惊讶,“我还以为你不在府里。”

  “我一直在这里,来了有一阵子了。看二小姐没有别的吩咐,就在树上睡了一觉。”赵轲道:“听见二小姐吹哨子,二小姐有什么事?”

  他尚且一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的模样,姜梨也不晓得方才桐儿的话他有没有听到。不过赵轲有没有听到也不重要,因为姜梨会亲自对姬蘅说明原因。她就道:“我想去国公府一趟,有话对姬蘅说,他现在在府上吗?”

  赵轲注意到,姜梨今日说的是“姬蘅”而不是“国公爷”,似乎是一种平等的称呼。他觉得今日的姜梨有些奇怪,但又说不出来是哪里奇怪,只道:“大人在府中,二小姐现在要去见大人么?”

  姜梨道:“是。”

  “那二小姐跟我走吧。”

  姜梨对桐儿和白雪道:“你们两人留在府里,见过姬蘅以后,我自会回来。”

  桐儿和白雪点了点头,反正她们也管不住姜梨,干脆也就这样,只要姜梨高兴就好了。

  姜梨和赵轲离开了,芳菲苑里的灯也灭了,一切重归寂静。

第237章 番外选秀

  谢淑谢舞十岁的时候,朝中的一些臣子蠢蠢欲动,上奏孝景帝,说是后宫应该添些新人了。

  按理说,谢景行这个皇帝,做的应该是有史以来最为肆意的皇帝了,没人管得了他。从前是因为沈妙身为皇后,既然已经有了两个儿子,群臣不好说什么。但时间隔得长久,旁人总觉得两个皇子都已经十岁了,帝王之心,未必还如当初那般坚固。见缝插针的人大有所在,寻思着如今再请新人入宫,也许皇帝也就没那么抗拒,说不准正合他意。

  于是这一回,又是群臣联名,指责沈妙身为皇后,应当想着多为皇家开枝散叶,而不是妒忌心胸狭窄。罗潭听到此事,怒气冲冲的带着冯安宁杀到宫中来,道:“这些人是要造反不成?人家家里的事,管那么多作甚?也不知道把自家后院管好,手伸的也太长了吧!”

  十多年过去,罗潭风风火火的性子仍然没变。这大概得益于高阳对她的纵容,人能保持多年的脾性不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罗潭自己也有了儿子,比谢淑谢舞还要小两岁,高子澄,高子澄生的和高阳一个巴掌拍下来的,性子也肖似高阳,看上去温柔乖巧,却极爱和谢舞钻在一起做坏事。可见是个面白肚黑的。罗潭平日里在屋里收拾这一大一小父子二人,早已成了习惯,当下便道:“表妹,不如找人把这些使坏的人揍一顿算了,看他们以后还敢多舌。”

  “事情哪有这样简单?”冯安宁反而劝道:“皇家的事,根本不是自己能决计的了得了。依我看,这件事源头不在皇后娘娘,还是在皇上。那些臣子贼心不死,还得让皇上表态,才能让他们彻底打消念头。”

  冯安宁如今比起少时骄纵的富贵小姐,变得温柔多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当年因为冯家的变故,一夕间让冯安宁成长不少。而和沈丘生活在一起生活的久了,自然也会变得相似。

  她有个女儿,如今才六岁,叫沈姝,平日里总是跟在谢淑谢舞和高子澄身后,“哥哥哥哥”的喊个不停。沈姝的性子不像冯安宁,也不像沈丘,温柔的教人心疼。

  “你说的容易。”罗潭道:“我看皇上妹夫已经做得很好了,可奈何那些人总觉得自己家的女儿貌若天仙,是个男的都得扑上去。表妹在皇后这个位置上,做得多好,没生出什么是非来吧。简直是贤后啊贤后,可那些人呢?就是鸡蛋里挑骨头,见不得人好。喂,表妹,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一句话都不说,还有心情喝茶?”

  沈妙神情未动,依然捧着茶,气定神闲的抿了一口,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有什么办法?”

  她真是一点儿也不着急。

  时隔多年,沈妙不见衰老,反而更加美丽了。像一尊玉器,被人精心呵养着,越发的莹润瑰丽起来。她的性子也越来越平和,鲜少有动怒的时候。仿佛从前那个一言不合就给人使绊子的少女,已然消失。但究竟有没有消失,只有沈妙自己心中清楚。

  罗潭见她如此,泄气的道:“你还真是心大,就没想过万一皇上妹夫被人蛊惑,真的给你纳个什么妃子回来,后宫里三天两头见着,不知道有多堵心。要是高阳敢这么做,我便立刻跟他和离,管他劳什子,可你不一样,你又不能轻易和离,难道要白白把气闷在肚子里,真讨厌。”

  冯安宁摇了摇头,觉得罗潭说的太简单,但又找不出别的办法,忧心忡忡。

  沈妙自己却没当回事,笑道:“他要真要纳美人进宫,我便去找几个面首。世上美人众多,男的也不少。这样才公平一点嘛。”

  她说的轻描淡写,罗潭和冯安宁却听得目瞪口呆,冯安宁道:“你……”

  “好哇小表妹!”罗潭一拍大腿,“我就知道你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你这样做得好,日后我也这样对高阳。高阳要是敢在外面给我纳劳什子小妾,我便去找他几个姘头。又不是找不到,再不济,拿银子砸呗。反正我现在账上有钱!”

  冯安宁哭笑不得,罗潭竟还跟着胡闹起来。

  “放心吧,”沈妙看出冯安宁心中所想,宽慰道:“我没事的,那些臣子动心思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哪一次有成功过?谁说女子到了年纪便该人老珠黄,没有的事。不过是世人徒给女子的枷锁而已。他待我好,我就倾心相待,若是待我不好,我也不是甘愿奉献的活菩萨。”

  “那倒是。”罗潭点了点头。

  她们二人与沈妙说了阵话,见沈妙果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模样,这才放下心来。等罗潭和冯安宁走后,谢淑和谢舞来找沈妙。

  “母后,姨母和舅母找您,可是为了臣子给爹后宫纳新人一事?”谢舞一进殿劈头盖脸就道。他性子跳脱,小小年纪已经把谢景行的一肚子坏水学了个十成十。

  谢淑斥道:“二弟,不可胡说。”

  谢淑比谢舞可就稳重多了,沈妙问谢舞道:“是又如何?你又打什么歪主意?”

  谢舞道:“母后冤枉!儿臣只是想为母后分忧。此事母后可不能答应父皇,让后宫进人。”

  沈妙简直要被他逗笑了,就问:“我倒是没有听过做儿子的,管起做爹的后院来。”

  “可咱们是皇家,要是那些奇奇怪怪的女人进宫,旁的不说,儿臣是不担心母后啦,母后这样厉害,那些女人都不是母后的对手。可要是那些女人用什么手段得了儿子,日后生出不该有的念想,万一对大哥起了歹心,陷害大哥怎么办?母后也知道,大哥性情正直,不屑于这些阴私计谋,到时候吃了亏,可不是一件小事。”

  谢淑无奈极了,“二弟,你不要再胡说八道了。”

  谢舞这个做弟弟的,此刻一本正经的教训谢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大哥。

  “你倒是为你大哥想的长远。”沈妙笑了,道:“淑儿自己还什么都没说呢。”

  “母后,”谢淑道:“虽然二弟胡说八道,不过儿臣也以为,若是可以,还是不要让人进宫来。并非是为了自己,母后当年为了和父皇相守,吃了多少苦头。父皇也答应了母后一生一世一双人,若是旁人横插进来,岂不是违背誓言?儿臣不希望母后伤心。”

  沈妙看着两个儿子,已然有了俊俏少年郎的意气,心中不禁感怀。当年生下谢淑谢舞后,她沉睡了一年,大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懂事后,谢淑和谢舞反而和她更加亲密。无论发生什么事,总是站在她这一边。

  “我知道,这件事我会处理的。”沈妙笑了,“你们也不用担心,很快就会没事的。”

  “可是父皇到现在还没有明确表示不愿意纳人哪。”谢舞道:“母后,您就一点儿也不担心?”

  “舞儿,你如此不相信你父皇这件事,我会告诉你父皇的。”沈妙微笑着回答。

  谢舞轻咳两声,“这个嘛……儿臣自然是相信父皇的。母后,那儿臣和大哥就不打扰您了……您慢慢坐……有什么难题不好出手的,再叫儿臣们。”谢舞拉着谢淑,一溜烟跑了。

  沈妙看着他们二人的背影,不觉按了按额心。此事她自己真没放在心上,倒是旁人替她操碎了心,这几日,沈信、罗雪雁、冯安宁、罗潭包括季羽书都来找过她,一本正经的告诉她此事不可姑息。天知道,她才懒得管这些事,要是谢景行真要纳美人进宫,又哪里是她拦得住的。当然了,她虽然拦不住,也可不会任其发展。

  到了晚上,沈妙坐在坤宁宫里看书,秋日的天十分凉爽,看着看着,便觉得有人站在自己身后。不必回头,沈妙都知道是谁来了,果然,下一刻,谢景行的声音就从耳边响起,“沈娇娇,这么晚了,你还在看什么书?”

  沈妙回过头。

  灯火下,他容颜俊美,穿了一身紫金长袍,他们私下二人的时候,他身上的帝王之气就消失殆尽,仿佛还是当年那个风流少年,面上挂着顽劣笑意。

  “听说今日你说,倘若我在宫中纳美人,就决定养几个面首?”

  沈妙挑眉:“谁告诉你的?”

  “高子澄。”

  沈妙默然,高阳的儿子果真唯恐天下不乱,今日和冯安宁罗潭说话的时候,大约他是躲在哪里偷听去了。居然还在背后告状。

  “他说的不对。”沈妙道。

  谢景行满意了,道:“我就说……”

  “我想来想去,几个面首大约不足以平愤,还是多选十来个,免得来来去去都那几人,腻得慌。”

  谢景行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恶狠狠的看着沈妙,道:“沈娇娇!”

  沈妙淡定看他:“怎样?”

  “你真是长本事了!”他咬牙切齿的回答。关于养面首一事,让他回忆起了某个遥远的记忆,那时候喝醉了酒的沈妙,可不就是把他当做了面首。他还记得当时沈妙对自己挑肥拣瘦的模样,她的心里莫不是一直藏了个面首梦,时机一到就会迫不及待的钻出来?谢景行的心中闪过一丝警惕。

  他拉过沈妙,低头吻上她的唇。

  这个吻带着赌气,不悦和惩罚性的,但到了最后,竟然也变得缠绵温柔了起来。

  一吻完毕,他才松开沈妙,道:“养面首的事你想都不要想。”

  “这算什么?”沈妙故意板着脸,“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放心,明日起,朝臣都不会再提选秀了。”

  这一下,沈妙倒是真的有些好奇起来,询问:“为何?”

  “我告诉他们,再过不久,我就要立太子了。长幼有序,咱们家里人口简单,也不会有什么夺嫡之事发生。等老大老二成年之后,我要退位让贤。与其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不如去找老大,哪家有水灵灵的小姑娘的,好好培养成大家闺秀,给老大做夫人不是正好么?何必在我这里做个妾。”

  “那些老头听我说完,觉得很有道理,立刻就回去挑孙女了。”

  他说的漫不经心,听得沈妙目瞪口呆。这人祸水东引的办法都想得出来,她道:“淑儿才十岁!”

  “那又如何?为他爹娘牺牲一下,又有什么不可以。总好过你去找面首吧!”他又回到了最初的话头。

  这人不管在外面看起来如何,骨子里的恶劣和不正经却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改不了,简直十年如一日的狡猾。

  沈妙简直无言以对,难免谢舞老是在她面前抱怨谢景行了,哪有当爹的如此坑儿子的,偏他做的还十足顺手。

  “无赖。”她道。

  无赖归无赖,但谢景行的这个法子,实在是真的很好。因为自从那天起后,群臣果然再也不提给后宫添新人的事了,沈妙一时也清净了许多。不过倒霉的就成了谢淑,莫名的,他身边哪里都围绕着小姑娘。丞相府上的外孙女,将军家的小小娘子,太傅的小孙女……应有尽有。谢淑苦不堪言,却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道内情的沈妙,又实在不忍心将罪魁祸首的名字告诉谢淑,否则谢淑知道原是自己亲生父亲在背后不遗余力的坑自己,只怕要气的吐血。

  如何整治这些不怀好意的“外孙女”们的这些重任,于是就落在了谢舞的身上,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题外话------

  这篇番外是泰版将门毒后的特别篇,泰版首发的,首发期过了,所以趁着七夕节发到国内网站上~

  大家节日快乐哦,希望每一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