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小说上一章:登堂入室 吱吱
- 重生小说下一章:被迫玄学出道后我红了
夭折的孩子到底是崔家的亲骨肉,谢星阑也未多说什么,这时,底下下人来禀告,说崔晋醒了,崔慕之见状只得去见崔晋。
他一走,张氏也被扶进偏堂歇息,这屋外,便只剩下了谢星阑和秦缨二人,谢星阑见秦缨闷闷不乐,便道:“你又找到了一出真相。”
秦缨叹了口气,“但对张姨娘来说,这真相太过诛心。”
谢星阑却不以为然,“难道一辈子疼爱别人的孩子就更安心吗?还是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孩子,更何况,堂堂忠远伯府有违伦常的丑事这样多,便该令这些丑事曝在天光之下,也叫世人好好看看这些簪缨世族是何等龌龊不堪。”
秦缨唏嘘道:“的确不该让那么多人蒙在鼓里,但崔涵年幼,如今这个世道,他以后必定受不少非议,还有薛家,若知道他是薛铭的孩子,只怕不会善罢甘休。”
谢星阑没什么表情的道:“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秦缨摇了摇头,“罢了,至少真相不是林氏谋害无辜幼儿,那才最令人痛心。”她又去看谢星阑,“你可会将此事记在龙翊卫卷宗上?”
谢星阑眉峰微扬,“你觉得呢?”
秦缨坦然道:“我觉得你不会——”
谢星阑眼底闪出一丝意外,面上却平静道:“我与崔氏不睦,这事若记在卷宗上,到时候必定会令朝野皆知,还会是崔氏难以抹去的污点,大家都知道我是睚眦必报的人,何况这本就是他们的做下的事,又有何不能写的?”
秦缨摇头,“细论起来,你眼下与崔氏没有那般深仇大恨,且这些深宅内苑之事多牵涉妇孺幼儿之辈,你当不屑以此为矛。”
谢星阑适才被崔慕之要求之时,本来已经打算好了反其道行之,要闹大到让长清侯府也牵连其中,可没想到秦缨此时竟如此说,他心底那点儿反骨劲儿莫名消解,更有种欣然舒泰之感,但他忽地皱眉:“你莫不是想帮崔慕之求情?”
秦缨无奈,“这哪跟哪啊,这案子牵扯出这样多崔氏的丑事,我若为了他,岂不是一开始就应该置身事外?若崔慕之知道我做了这样多,只怕要恨我才是。”
别的道理说不通,但这一言却是真,谢星阑云淡风轻地,未做表态,眉眼却敞亮了些,既并无杀婴案,他自去将此前未补完的证供问完,秦缨见状也不着急走,又在府中多留了个把时辰。
醒来的崔晋面白如纸,但听闻真正的亲生儿子早已夭折,而龙翊卫和崔家仆人去城外寻幼儿骸骨,他也拖着病体等消息,至于林氏发疯之事,他漠然地置之未理。
出城的翊卫直到日头西斜才回来,谢星阑和秦缨在前院等候,崔慕之也赶了出来,便见众人带回来一个小小的箱笼,翊卫道:“骸骨已经找到了,小人看了,那骸骨不到尺长,的确是刚生下来没多久的小孩子才有的骨头,应当无错,墓园的主人小人们也寻到查问了,的确和伯府嬷嬷说的一样,是三年前正月里买的墓地。”
翊卫如此禀告,那这桩疑案便彻底清楚了,谢星阑不做为难,只让崔慕之将骸骨带走,而他问完了证供,也该回衙门定案,他与秦缨相携而出,待走出伯府大门,仍吩咐谢坚送秦缨归府。
等上了马背临挥鞭时,谢星阑又不放心地叮嘱道:“你今日归府后莫要外出走动,明日一早,我接你去金吾卫衙门。”
伯府门内,本打算与谢星阑再做交涉的崔慕之脚步一顿,沉郁地皱紧了眉头。
第26章 护她
酉时初, 谢星阑从金吾卫衙门出来,过御街至宣武门,递腰牌后等了两炷香的功夫, 便见黄万福身边的两个小太监出来迎他。
进了宫门,小太监在前引路, 径直往宣政殿而去,大周立朝百多年,在丰州之乱前, 国力强盛,万邦来朝, 因此这皇宫也建造的气象森宏, 巍峨阔达, 宫道悠长, 高高的宫墙挡住人的视线,抬头时,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片暮云, 愈发叫人自觉渺小如蝼蚁。
到了宣政殿前,黄万福笑眯眯候着,“陛下忙了一日, 眼下正用晚膳, 劳钦使稍候片刻。”
谢星阑自然应是。
宣政殿建在高台之上,赤红丹墀下, 是大朝会时文武百官跪拜行礼之处,谢星阑远目看过去, 仿佛能想象帝王站在殿前受万人朝拜时的情形, 九五至尊,天授权柄, 而他们,所求的不过是距离丹墀近一点,更近一点。
喧嚣的秋风呼啸而过,将谢星阑衣角的金线獬豸纹吹得猎猎翻飞,他眼底波光明灭,而后神容极淡地撇开了目光。
等了一炷香的功夫,里面才响起脚步声,几个小太监捧着食盒鱼贯而出,经过谢星阑身前时,他闻到了一股子淡淡的辛辣味儿,京城王公贵族,佳肴多以鲜香为美,但十七年前的丰州之乱,贞元帝带领文武百官逃难至丰州,却被丰州民俗侵染,一年多的时间,贞元帝率先爱上了丰州辛香麻辣之味,回京多年仍未生厌。
“谢钦使,陛下请您进去。”
谢星阑抚了抚衣袍,缓步进了殿门,目光一抬,便见贞元帝着一袭素白道袍,正在窗前矮几上品茶,他敛眸上前行礼,又从袖中掏出崔薛案的奏折递给黄万福。
贞元帝李谡十六岁登基,如今还不至不惑,他人生的浓眉深眸,英武俊逸,再加上天子威严,哪怕未着冕服,也是通身的迫人之势。
接过奏折,贞元帝扫了谢星阑一眼,见他低着头站得端端正正,贞元帝轻嗤道:“琨儿回来已经禀告给朕了,说你此番案子办得十分漂亮,说吧,想要什么赏儿?”
谢星阑忙道:“都是微臣份内之事,且破案多有云阳县主之功,微臣不敢讨赏。”
贞元帝未曾接话,只看他奉的折子,谢星阑眼风轻轻地落在贞元帝身上,只看了一瞬,很快又垂眸屏息。
贞元帝登基时只有十六岁,他启用寒门士子,倡导简朴之风,又重用金吾龙翊卫整治朝中宿弊,尤其以整治贪腐为重,不到三年,朝野百官对其俯首帖耳,坊间百姓也盛赞他为明君,年轻的帝王得此政绩,自然志得意满。
他心中野心宏图极大,也是在那一年,他大刀阔斧削藩,但他没想到,正是这削藩之举,差点令整个大周国运将尽,丰州之乱持续一年半,使得国力内耗,天下兵马也四分五裂,一晃十七年过去,贞元帝虽算得上励精图治,可大周仍是江河日下。
但谢星阑最想不通的是,贞元帝分明最看重郑皇后的嫡出二皇子李琨,可前世,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方面都平庸无奇的五皇子李玥为储。
贞元帝看的很快,“所有案情都清楚了?”
谢星阑忙道:“还有些细微末节,尚需几日功夫查证,此外,忠远伯府还有一事,微臣并未写在奏折之上——”
贞元帝看他,谢星阑敛眸道:“崔薛二人有私情之后,崔婉曾秘密诞下过一个孩儿,被伯夫人林氏养在外,后来忠远伯妾室生下一子未足月便夭折,林氏便将崔婉的孩子替换了那个庶子,如今养在伯府的庶子崔涵,其实是崔婉和薛铭之子。”
贞元帝浓眉一皱,旁边黄万福也倒吸一口凉气,见贞元帝表情不好看,黄万福叹道:“真是从未听过这样的污糟事,老奴未记错的话,这个庶子,是忠远伯唯一的儿子,那伯夫人难道还想用这个孩子袭爵?”
贞元帝将奏折往案上一放,阴晴不辩地问:“怎不写在奏折之上?”
谢星阑道:“换子之事,傅灵姐妹并不知晓,崔薛二人当日陷害傅珍,也并非是傅珍知晓了此事,因此无论从杀人动机,还是涉案人证来说,这孩子都与杀人案无关,是以微臣并未写入奏折,但此事太过骇人听闻,还与伯府承爵有关,微臣自当向陛下禀明。”
贞元帝眯了迷眸子,“你此番办事倒是妥当了不少,若按你三月弹劾崔家的劲头,今日便应该将此事写在奏折公文之上,最好闹得朝野震动才行。”
谢星阑告罪道:“三月之事关乎军中,微臣这才性急了。”
贞元帝目光落在那折子上,也有些着恼,“这忠远伯府虽与德妃是一个崔家,却是如此不成器,竟还想用外孙混淆视听,礼教二字真是被他们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默然一瞬,他又话锋微转,“不过这种上不得台面之事,的确不宜大肆宣扬,免得殃及无辜,你龙翊卫定你的人命案子,伯府的事,朕派人去提点提点便是。”
谢星阑应是,再无多余话,贞元帝打量他两眼忍不住道:“你这半年是性子大变,从前朕还觉得你颇有你父亲之风,如今瞧着你却失了心气,怎么,朕封了段柘和郑钦,便令你再无斗志?”
“微臣不敢。”谢星阑满脸惶恐,“金吾卫内众人本就各司其职,微臣心知不比他们二位有功,自不敢攀比,但微臣效忠陛下与朝廷之心不改,请陛下明鉴。”
贞元帝轻叹了口气,“罢了,至少这宗案子,你未曾让朕失望,星阑,你年纪尚轻,往后多得是机缘,你父亲当年位列金吾卫上将军,你可不能失了他的风骨。”
谢星阑眼眸敛的更深,“是,微臣谨遵陛下教诲。”
窗外夜色已至,贞元帝摆了摆手,“时辰不早,退下吧,等定案了再来。”
谢星阑恭敬地行礼退下,殿门开了又合,贞元帝目光看过去,轻喃道:“能用性命来换功名之人,如今怎被折了魂儿一般?”
黄万福道:“谢家在朝中名声本就不好,他又常是四面受敌的处境,只怕心志早被磨没了,不过眼下陛下看重段氏,也不是非要谢星阑为您效力的。”
贞元帝冷哼道:“只凭段氏一家如何能斗得过郑氏?何况你没见过外面训狗吗?一群狗抢一块鲜肉才有意思,否则时间长了,爪牙都不够尖利了。”
黄万福呐呐应是,贞元帝收回目光,又扫到奏折的时,眼底嫌恶难挡,“世家,这些世家啊,真是没有一个干净的……”
……
谢星阑快马归府,进门第一件事便是问谢咏,“谢坚那边有消息了吗?”
谢咏道:“没有消息送回来,如今案子初定,县主那边还会传消息回来吗?您又为何要让谢坚在那边守一整夜?”
谢星阑没有答话,快步往书房院去,没走几步,他又看向黑漆漆的府邸东侧,“母亲这两日可安好?”
谢咏应是,“您放心,什么动静也没有。”
谢星阑点了点头,待回书房,又没忍住地将抽屉打开,从最上抽出一封文册,仔细地看了起来,从头到尾细细看完,谢星阑合上文册揉了揉眉心。
他目光沉沉地看向窗外,“快子时了吧。”
谢咏应是,谢星阑指尖轻敲桌案,“哒哒”声中,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不出片刻,他索性站起了身来,“备马——”
谢咏愕然,“您要去何处?”
“临川侯府”四字即将脱口而出,但谢星阑又忽地止住了话头,他表情难看地坐回去,像在奋力克制,“罢了,去安歇吧,谢坚那边有消息了立刻来报。”
谢咏摸不着头脑,也不敢真去歇着,告退后守在了屋外。
谢星阑心弦蹦的极紧,但按照往日经验,他越是着急,事情便越不会按照他想要的方向发展,七月十七已经到了,别的也就罢了,这一日他绝不能出错。
他心底躁动难安,不由看向了西南角的佛龛,他并无迟疑地走过去,点燃一炷佛香拜了三拜,见佛龛旁放着一本《金刚经》,他沉吟片刻,拿着经书回到案前,又选了一支细狼毫,表情肃然地抄起了经文。
佛偈无声,但笔墨之间,谢星阑的心终于静了下来。
丑时末,谢星阑才去歇下。
他做了个极长的梦,梦里的他又过了一遍坎坷起伏的前世,出身江州谢氏,幼年英才,天资绝艳,但八岁父母离世,处境一落千丈,江州族中备受冷眼,父母遗产也被抢夺殆尽,绝望之际,谢正则收他为养子。
可十二岁养父暴亡,十五岁进金吾卫,十七岁升郎将,十八岁升中郎将,至二十岁,因救驾有功升任钦察使,二十三岁,升任右金吾卫将军,二十六岁,升任金吾卫上将军,短短两年之后,贞元帝要赐谢氏侯爵——
但爵位封号尚未拟定,贞元帝重病不起,贞元二十八年正月十五夜,李琨与李玥同时发动宫变,但最终李琨一脉惨败,而贞元帝的诏书早已写好,竟是要立李玥为储,李玥从此名正言顺的成为储君,而他的一生,也定格在那个凄惨的雪夜。
谢星阑又一身冷汗醒了过来,他转身看窗外,见窗棂上一片蔚蓝晨曦,惊得他立刻掀帐而起,拉开门便喝问:“侯府那边如何?”
谢咏在外候着,连忙道:“还没有消息。”
谢星阑大松一口气,“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时辰不早,谢星阑去浴房冲了一回凉水,更衣之后立刻备马前往临川侯府,等他们一行人马到侯府之外时,天色才刚刚见亮。
谢坚看到他来了大为惊讶,“公子,这才卯时过半,县主只怕还未起身,您怎来得这样早?”
谢星阑眉眼锋锐,“无碍,等等便是。”
谢坚不解,靠去谢咏那边,谢咏这才低声道:“公子半夜才歇下,连着问了几次你这边有无消息,也不知在担心什么,适才醒来,不由分说便要赶过来,我也不明白。”
谢坚眼珠儿几转,继而生出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从未见公子如此紧张过谁,更别说县主还是一个姑娘家,难道公子他——”
谢咏眼瞳微瞪,二人一起盯向谢星阑背影,半晌谢咏道:“公子已过双十之龄,按理说,是应该娶妻生子了,可怎么这般古怪……”
谢坚想起谢星阑此前之事,迟疑道:“不过你看公子眼下的神情,不像是与佳人有约的样子,更像是……更像是当初弹劾崔氏之前,等军中消息的模样。”
谢咏十分赞同,却更不明白了。
谢星阑未理会二人嘀咕,他做过许多设想,但选来选去,还是去金吾卫衙门最为稳妥,一来有傅灵的案子做引子,秦缨不会生疑,二来金吾卫衙门易守难攻,便是有人要谋害秦缨,也绝没有得手的机会。
……
秦缨昨夜归家,面对等候的秦璋,自然不敢隐瞒伯府之事,秦璋听闻崔涵竟是崔薛二人之子,当场惊个仰倒,她陪着秦璋说了许久的话,待回来歇下之时,已经快忘记第二日一早要去金吾卫衙门的事。
这日睡足起身之时,外间天色大亮,她懒腰尚未伸完,白鸳掀帘道:“县主,您可知道,谢钦使已经在外等了您一个半时辰了。”
秦缨惊坐起来,“他还真来了?”
白鸳颔首,“天还没大亮便来了,这会儿外头日头初升,奴婢猜谢钦使的脸色一定很不好看。”
秦缨一愕,连忙起身更衣,“他不会反悔吧。”
梳洗完毕,秦缨去前厅急急用了两口粥,与秦璋交代一声便奔向府门,还未出府,一眼看到谢星阑几人御马而立,秋日的朝阳虽不灼人,可马儿都不耐烦地在原地打着响鼻,而谢星阑的脸色就更不用说了,真是比锅底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