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漓说:“宁宁你有没有考虑历史改编剧这个方向?比如火烧赤壁、西安事变这些……算是半原创,发挥起来没那么难。”
夏漓文综三科最喜欢历史,历史单科成绩也能排进班级前三。
她也许别的不擅长,但记性还算不错,给她一张白纸一支笔,能把历史课本上一些重要年份和事件,基本不差地默写下来。
第一个想到历史改编剧也算是惯性思维。
徐宁似是受到启发:“这个角度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大家便借此讨论起来。
有个女生说:“我觉得火烧赤壁可以,三国是大家都挺喜闻乐见的题材。草船借箭、三顾茅庐也都可以。”
徐宁将大家的想法都记了下来。
夏漓这时候举了一下手,“我可以说下我的想法吗?”
徐宁点点头。
“其实我觉得《西安事变》是不是更好一些?出场人物比较多,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之外,还可以拓展加入宋美龄、□□、宋子文这些角色……主要是,我想,假如再加一场学生游行要求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戏份的话,那所有同学都可以上场了。”
这时,她觉察到实则一直有些游离在讨论之外的晏斯时,忽朝她看了一眼。
她顿时卡壳,磕巴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明年升高三,明年的元旦晚会老庄肯定不会再松口了,那时候大家要准备高考,可能也没那个玩的心情。今年就最后一次能好好玩的机会,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
朱璇猛点头,“是的,要是变成就少数几个人玩还挺没意思的。徐宁你觉得呢?”
“我是没问题,就看翻译……”
七班作为文科实验班,全班英语水平在年级肯定算是冒尖的,但能不能翻译文学剧本,是两码事。
大家讨论了一会儿,最后目光都看向晏斯时,把最终决定权交给了他。
夏漓听说过,晏斯时从小就是双语教育。
晏斯时平声说:“你们定。我都可以。”
于是大家稍作讨论,定下了《西安事变》。
这时候陶诗悦见那些小吃都还没有动,拆开了推到大家面前, “再不吃就冷啦!”
夏漓吃着薯条,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晏斯时。
他手里拿了杯可乐,身体稍往后靠着,那神情瞧着有几分百无聊赖。
她还在反复回想方才她在说话时,他投来的那一眼,有什么深意吗,还是仅仅只是不经意。
/
周六。
夏漓乘公交车前往楚城市新图书馆。
徐宁的剧本已经完成了,交由历史老师和老庄分别审核过,七班的几个学生完成了翻译,把文本交给了晏斯时,由他最后把关。
今天大家定了去图书馆讨论。
夏漓出门时忘了带伞,一周来的天气预报都说要下雨,但都这样阴了好多天了,一次没下过,便以为今天同样不会。
然而上车没多久,那雨就落下来,敲在窗户玻璃上,汇成小股水流,蜿蜒下滑。
图书馆离公交车站还有段距离,夏漓下了车,将尼龙布的背包往头顶上一挡,闷头跑进雨中。
一到冬天刮风下雨的天气,楚城就冷得要命,那阴冷感好似能直接钻进人的骨头缝里。
雨似乎又大了两分。
夏漓缩着脖子,赶紧加快脚步。
市新图书馆今年刚建好,是为迎接几年后省运动会的门面工程之一,因此修得气派极了。
主馆前面,建了好几十级的台阶,统一的灰白色岩板路面,宽敞、庄严,让去图书馆之路宛如朝圣。
夏漓刚爬了几级台阶,忽听身后一道清冷声线:“夏漓?”
隔了风雨声的缘故,听来缥缈得不真实。
她愣了下,以为幻听,但还是回头看去。
路边停了辆黑色轿车,晏斯时站在车门旁,手里撑着一柄黑伞。
他反手轻轻摔上了门,那车打亮了左转向灯,拖着两道被湿漉漉空气模糊的红色车灯尾迹,在灰雨中无声地开走了。
晏斯时迈上台阶。
他穿了一件黑色套头毛衣,长裤也是同样颜色,深色在他身上一点不显得沉闷,反而衬得皮肤更白。
夏漓怔怔地站在原地,还在为方才他第一次喊她的名字,而心悸不已。
晏斯时走到她身旁,轻声问:“没带伞?”
她还没出声,黑色伞面已倾斜而来。
那阴影落下瞬间,她只觉得心脏从嗓子眼里跳了出来。
第09章 (这真是意外之喜...)
「喜欢雨天,是因为雨天也沾了你的光。」
——雪莉酒实验室《经过梦的第九年》
“……以为不会下雨就没带。”夏漓声音低得自己都快听不见。
雨水就敲在头顶的雨伞布上,近得仿佛直接灌入耳中。
市图不在市中心,今日又是下雨天,来者寥寥无几。
夏漓双臂抱着书包,全身僵硬,像是关节被雨水淋得锈蚀的机器人。
伞很大,但伞下空间毕竟有限,那样近,能轻易嗅到混在潮润气息中的一股清冷香味,好像稍不注意,就会挨上晏斯时的手臂。
再不出声说点什么,恐将心跳过速,夏漓从发哑嗓子里挤出一句话:“……你已经翻译完了吗?”
自己的声音被心跳声盖过,听来好像有些失真。
“好快。是不是才用了两天时间。”
“我只做了修改,不是从零开始。你们给我的文本已经很好了。”
好像,越了解他,就会越喜欢他,他这样优秀,还这样谦逊。
夏漓低声说:“……不包括我。我只提供了一些事件细节的参考资料,还是从网上搜的。”
“资料搜集也是共同创作的一部分。”
夏漓怔了下,心脏仿佛被温热潮水托举。
她好难为此刻的感觉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
晏斯时将伞举到另一侧,收了起来,放入门口伞架上。
夏漓也拍了拍发丝和书包上的雨水。
从主馆门口进去,通往副馆的是一段宽敞明亮的走廊,安静极了。
新市图除了藏书阅读区,还在副馆设了文化活动区,很适合拿来做小组讨论。
这里离三本院校楚城文理学院很近,大抵建设的时候,将大学生的需求也纳入了考虑。
剧本创作和翻译小组的其他组员都已经到了,占了个视野开阔的靠窗位置。
是陶诗悦先发现了他们,招了招手道:“这边!”
夏漓挨着林清晓坐下,晏斯时在一个男生旁边坐了下来。
陶诗悦偏头看了一眼跟她同坐一侧的晏斯时,又将目光投向夏漓,笑问:“你们一起来的吗?”
陶诗悦没再说什么,组织起今日讨论。
晏斯时拉开黑色背包,从里面掏出几分打印装订好的剧本,放在茶桌上。
林清晓拿了一本,夏漓凑过去一起看。
剧本一排汉语一排英文,双语对照,排版清晰又工整。
好似他这个人一样。
晏斯时让他们看完以后,觉得有什么翻译得不合适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
他从背包里拿出一支自动铅笔,拿在手里,似是习惯性地转了一下笔。
夏漓目光全然已不在剧本上,被那只手给吸引了。
肤色冷白,手背上青色的血管很是明显,腕骨与指节分明,手指修长。
混着雨声,是纸张窸窣翻动的声音。
大家都没有说话。
无论语法、词汇,晏斯时修改的这一版,都比他们翻译的版本要精准、地道得多。
七班一个负责翻译的女生笑说:“我水平有限,没有看出来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徐宁也点点头,“真的蛮好的。”
作为剧本的原创者,她的认可很有分量。
晏斯时握着的那支铅笔,笔尖在面前剧本上轻顿了一下。
夏漓本能觉得,他可能其实是希望大家提点意见的。
但他也没多说什么。
松了手,铅笔轻轻地落下去。
这讨论会开得太顺利,大家冒雨过来,总不能这样就散了。
陶诗悦和朱璇决定,可以趁机再讨论一下角色分配和后续时间安排、道具需求等等。
陶诗悦仿佛早就有了定夺,迫不及待道:“看了下剧本,张学良作为主角,台词是最多的。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英语台词练得流畅标准,还挺难的……”
铺垫到这儿,她看向晏斯时,笑说:“我觉得,主角要不就晏斯时你来吧?”
实话讲,夏漓其实也挺期待看晏斯时演张学良。
高中历史课本上,好几个人单看照片便觉得英姿绝代,周翔宇、张学良和蔡锷便在其中。
晏斯时抬了抬眼,神情和语气都很是平淡,“抱歉。我不太有兴趣出演。”
这结果倒没有出夏漓意料,所以她并不失望。
倒是陶诗悦,闻言笑容都淡了两分。
“那好吧……”她说,“到时候再看看主角定谁——你们有感兴趣的角色吗?”
大家纷纷发言。
朱璇认领了领头游行运动的学生代表,因为她很喜欢那句台词“偌大的中国,竟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陶诗悦自告奋勇先申请了宋美龄的角色。
徐宁剑走偏锋,想反串杨虎城。
剩下的几个同学,包括夏漓,态度是都可以,到时候分配完剩下的,有什么演什么。
讨论结束时,下午四点钟不到,外头雨还没停。
大家商量着散场后的去处。
夏漓看向林清晓和徐宁。
林清晓:“我约了人一起吃完饭看电影。”
夏漓笑说:“谁?”
“哎呀不要明知故问嘛。”
夏漓问徐宁:“宁宁你呢?”
“我打算去主馆那边逛逛,借几本书。”
“那我跟你一起去,我也要借书。”
另外那边,七班几个同学有的要去逛街,有的直接回家,有的也打算留在图书馆里看会儿书。
陶诗悦走到晏斯时面前,声音比方才讨论时低了两分:“我妈妈让我问你,今天晚上愿不愿意去我家里吃晚饭。
晏斯时神情疏淡,“晚上有安排了。”
陶诗悦有些失望,“那你现在走吗?”
“我去主馆自习。”
“……好吧,那我就先走了。”
最后,剩下夏漓、徐宁、晏斯时和另一个七班的女生,四人一起前往主馆。
于夏漓而言,这真是意外之喜。
她和徐宁以及七班那个女生走在前,晏斯时走在后。
那脚步声不疾不徐的,传来空旷的回响。
几人都是第一次来,需要先办卡。
工作人员让他们出示身份证。
夏漓预先想到可能需要,出门时就顺手带上了。
但其他三人都没带。
徐宁问:“报身份证号可以吗?”
工作人员:“可以。”
夏漓有身份证,第一个办好,退到一旁等他们。
徐宁和七班女生依次办完,最后晏斯时走上前,先报上自己名字。
工作人员:“哪几个字?”
台上有纸和笔,晏斯时拿了过来,写下名字,递给工作人员。
夏漓趁机瞥了一眼。
他字真好看,欹正相生,清洒飘逸。
一定是从小练过。
工作人员:“身份证号。”
“11010119920219XXXX……”
夏漓心里一动。
0219.
她在心里将这日期默念了两遍。
办完卡,刷卡进了藏书阅读区。
里面更静,落针可闻。
大家进去以后,就各自去了自己感兴趣的区域。
夏漓假模假样地从书架里抽出一本书,随意翻开,目光追随晏斯时身影而去。
他在靠窗处找了张无人的桌子,拉开椅子坐了下来,随即从背包里拿出一台笔记本电脑。
那是台MacBook Pro,在彼时2008年的楚城,是夏漓第一次见有人用。
晏斯时翻开笔记本,点开一个文档,看了会儿,随即开始轻敲键盘。
夏漓注视许久才回神,想起自己今天也是带着“任务”而来的。
她将方才随便抽出的书塞回书架,放轻脚步,在偌大空间里逛了一圈,找到了原版书籍区。
照着字母排序,在“G”这一排停下。
挨着扫过去,陡然眼前一亮。
《Guns,Gers and Steel》。
她并不指望会有,已经做好了拜托尚智书店的那位店主阿姨帮忙网购的二手准备。
没想到市图给了她一个惊喜。
她踮了踮脚,捏着书脊将其抽出。
书新得像是一次都还没有被借阅过。
翻开瞧了眼,那密密麻麻的英文差点让她眼前一黑。
但她下定了决心,晏斯时能看完的,她也一定要看完。
夏漓到人文科学区又拿了几本历史相关的书籍,便往回走。
桌上笔记本电脑还开着,晏斯时人却不在位上了。
夏漓犹豫了几秒,去后方的那张桌子坐了下来。
没一会儿,她听见身旁有脚步声经过。
转头一看,是晏斯时,手里拿了瓶没拧开的矿泉水。
晏斯时往她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作为打招呼。
她也赶紧点了点头。
并没有怎样,却觉得面颊都热起来。
晏斯时回位上坐下了。
夏漓翻开了书,又不自觉地朝前方看去。
她并不是没礼貌的人,不会有意窥探晏斯时的电脑屏幕。
但她视力5.2,越过他的肩膀,轻易看见那打开的文档,似乎是程序代码一样的东西。
他手边的几本书,也是计算机编程类的专业书籍。
夏漓看一会儿书,就会忍不住抬头看一眼就坐在自己正前方的人,效率极低。
而且全英文的书,时不时碰见一个从来没见过的生词,阅读起来磕磕巴巴。
夏漓低头检阅笔记本,那上面已经让自己记了整列的生词。
她两分沮丧地合上书页,往桌面上一趴,谁知手臂扫到了笔,骨碌碌往前一滚。
吓得赶紧伸手去拦,好险赶在它掉下去之前拦住了。
这动静不算小。
前方的晏斯时回过头来。
夏漓小声:“……抱歉。”
晏斯时没说什么。
看着晏斯时又要转回去身去,夏漓鬼使神差般地出声:“那个……”
晏斯时一顿,看向她。
夏漓声音很轻:“……你有带词典吗?”
晏斯时摇头。
他当然不需要带词典,她知道。
夏漓怕打扰图书馆的宁静,音量一直放得很低,几如气声,“有几个单词不知道意思,可以问你一下吗?”
“嗯。”
夏漓递过自己记了生词的笔记本。
晏斯时伸手,手指压住了纸面,也顺势朝着她正在看的书扫了一眼。
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抬起袖子,将那本《Guns,Gers and Steel》的封面盖得严严实实。
藏在头发下的耳朵迅速烧起来。
第10章 (他就像天上的那轮冷月...)
「后来,我加班到深夜,被雨困在那大排长龙的打车序列中时,总会想起那时的雨夜。城市很小,路也很短,心事长长长长了一路。」
——雪莉酒实验室《经过梦的第九年》
晏斯时目光落回到夏漓的笔记本上,扫了眼,刚准备开口,似又顾忌这是在图书馆,转身从自己桌上拿了支铅笔。
夏漓就看他好看的手指捏着铅笔,在她誊写下来的那些生词后面,一一写下中文释义,甚至还标注了“n.”、“vi.”、“vt.”等词性。
她想不到比这更叫人怦然心动的场景。
自动铅笔笔尖,在纸页上划出沙沙声响。
仿佛唱针走过唱片的沟壑,在她心里循环一首歌,比烟花炸开还要欢快。
好像并没有过去多久,笔停了,晏斯时推过她的笔记本。
晏斯时低声问:“还有其他问题吗?”
待晏斯时转身以后,夏漓挪开了衣袖,拿另外两本书盖住《Guns,Gers and Steel》的封面。
手指捏了捏自己的耳垂,烫得惊人。
低头,去瞧笔记本上晏斯时写的释义。
和在办卡处那儿,他拿中性笔随意写的那名字相比,铅笔的字迹又要再多两分筋骨。
空旷空间里响起放缓的脚步声,是徐宁和七班另个女生一块儿过来了。
徐宁抱了一大摞的书,放下时夏漓觉得桌子都振动了一下。
徐宁拿的这些书,杂得很,克苏鲁、山海经、北欧神话、犯罪心理学……
夏漓知道,她看这些书就为了搞一些奇奇怪怪的世界观,写她喜欢的动漫CP的平行时空paro。
老庄说得对,但凡徐宁把一半的心思放在数学上,她早不至于被数学成绩拖累得只能在班级二十五名之后挣扎。
空间安静下来。
大家各自看自己的书,直到天一阵暗过一阵,图书馆里亮起了灯。
一看时间,五点钟过了。
夏漓往前方扫了一下,晏斯时阖上了笔记本电脑,似是准备走了。
她转头悄声问徐宁:“快要吃晚饭了,我们要不要回去?”
“啊……几点了。”徐宁阖上书。
“五点多了。”
“那走吧。”
再问七班的那个女生,她表示他们走的话她也就跟着一起。
晏斯时先一步收拾好东西,去了借书台。
夏漓她们紧随其后。
晏斯时拿着已经登记出库的书,走到一旁去站定,那样子看着似要等她们一块儿走。
他一贯是个极有教养的人,有学校同龄人都没有的一种绅士风度。
夏漓往晏斯时那儿瞥了一眼,见他没有留意这边,才放心大胆地递上自己那几本书。
工作人员扫条形码登记,强调:“三个月内归还。”
办完借书登记,大家一起往外走。
外头雨还没停,但小了许多。
徐宁带了伞,夏漓跟她共撑一把。
几人走下台阶到了路边。
那个七班的女生家离这儿近,公交两站路不到,就说要去前方等公交,撑着伞先一步走了。
徐宁向夏漓提议:“我们要不打个出租车吧?”
夏漓没带伞,出租车能直接开到学生公寓门口,自然是最方便的。
彼时楚城的出租车起步价2公里5元,多1公里也就加收1元钱,车费平摊下来,花不到太多钱。
然而下雨天出租车并不好等,又逢上即将交班,拦了几辆,要么有客要么拒载。
夏漓倒并不着急,因为晏斯时也在等车。
隔着冬日的灰蒙雨雾,她望着不远处黑伞下那道身影,宁愿车永远不来。
但没过多久,两束暖黄车灯破开了昏冥天色,一辆黑色奔驰车驶近,在晏斯时身旁停了下来。
晏斯时拉开了后座车门,却没立即上去,顿了顿,向着夏漓和徐宁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而后平声说:“上车送你们一程。”
他语气和声音都很清淡,这话自然并无多少情绪,只是同学之间应有的礼貌。
徐宁愣了下,转头拿嘴型对夏漓:我没听错吧。
这个问题夏漓同样想问徐宁。
而晏斯时手掌着后座车门,明显就是在等她们上去。
夏漓按捺自己激动而几分急切的心情,伸手拽了拽徐宁的手臂,语气倒是平静:“走吗?”
“走吧。不知道等出租还要等多久。”
两人走过去,收了伞,依次上了后座。
晏斯时为她们轻摔上后座门,拉开副驾驶车门上车。
车里暖气开得很足,空气里一股清暖香味,很是好闻。
在冷雨中待了好一会儿,多少会觉得冷,这时候被暖气包围,好似骨头缝里的凉意被温水熬了出来,只觉得舒适熨帖。
开车的人夏漓不认识,应当就是罗卫国提过的,专门的司机。
司机问她们住在哪儿,她们分别报了地点。
夏漓在心里算了一下,按照行车方向,她会比徐宁晚下车。
意味着,她又能与晏斯时单独相处片刻。
仅仅只是预想这场景,已让她不自觉地捏紧了手指。
途中,徐宁和晏斯时聊了两句剧本的事,就无人再说话了。
说到底,她们跟晏斯时还是不大熟,目前为止,交集寥寥。
而晏斯时这样的性格,也实在让人不知道如何才能跟他熟稔起来。
他就像天上的那轮冷月。
人人都瞧得见,人人都够不着。
司机非常尽责,小路也愿意绕进去,一直将徐宁送到了小区门口。
而从小街出来,车厢里愈发安静。
不过五点多,天已经黑透,玻璃窗上的水迹将路灯和霓虹灯光扭曲,衍散模糊的光。
只剩下夏漓一人,她越发觉得这有限的空间里,空气都稀薄了几分,让她紧张得坐立不安。
抬眼瞧了瞧坐在前方的晏斯时,在这只闻引擎运作的静默中,连呼吸都不自觉放得更轻更缓。
楚城市区面积很小,从徐宁家里到学生公寓,开车不过十分钟。
还是想多跟他说两句话。
夏漓攥紧了放在膝盖上的手指,“剧本……”
“嗯?”晏斯时回头。
夏漓瞧他一眼,车厢昏暗,她没看清他的脸,又迅速地移开了视线,“剧本有个地方的翻译,我觉得或许可以斟酌一下。”
“哪里?”
“学生游行喊的口号,直接意译喊出来好像缺一点气势,如果再简短一点、对仗押韵的话,或许会更好。”
说完忐忑极了。
她的英语成绩在班里算不上靠前,对晏斯时提这样的建议会否班门弄斧。
然而,晏斯时却点了点头,“好。我回去再想想。”
夏漓舒了口气。
这建议方才讨论的时候,夏漓就想说了,但大家都觉得没问题,她一个人提出来,在那种氛围之下可能不太好。
“还有其他地方吗?”晏斯时又问。
“没……”
晏斯时不再说什么,转回头去。
车内再度陷入沉默。
没让夏漓来得及酝酿出下一个话题,车已经开到了学校附近。
这时候司机开口了,问她具体停在哪儿。
夏漓忙说:“前面,那个华兴超市旁边。”
车往前滑行一段,靠路边停下,打起双闪灯。
夏漓拿上书包,向晏斯时说道:“……谢谢你送我们回家,不知道有没有耽误你的时间。”
“没事。正好顺路。”
夏漓伸手拉开了车门。
“稍等。”晏斯时忽然出声。
夏漓一下停住。
晏斯时微微躬身,拿起了那把黑色的折叠伞,从前方递来。
夏漓一愣,伸手去接时,那伞面上还有未干的雨水洒落下来,微凉地沾在她手背上。
“……谢谢。我周一拿去还给你。”
晏斯时似是无可无不可地“嗯”了一声。
拉开门,夏漓最后说了句拜拜。
关上车门后,她撑开了伞,再度向着车窗摆了摆手。
那车打了左转灯,起步,开去前方掉了个头。
夏漓紧握着伞柄,就站在路灯下,看着对面车子一驶而过,直到车尾灯消失于黑沉的雨幕之中,她转身往里走。
经过树下,叶片上滴落的雨水敲在头顶雨伞布上,滴滴答答的像一首歌。
回到公寓,夏漓将雨伞撑在阳台上晾晒。
她冲了个热水澡,穿上一身暖和的棉质睡衣,将换下的衣服丢进洗衣机。
回到自己房间,在睡衣外披了件毛衣开衫,拉开书桌前的椅子坐下,从抽屉里拿出日记本。
书包里的笔记本也掏了出来,翻到晏斯时写字的那一页。
她盯着看了好久,从文具袋里拿出尺子,压在装订线附近,将那张纸沿着尺子边沿整齐撕下,裁去多余部分,夹到了今天的日记里。
第11章 (再无人知晓的心情也不愿...)
「回头想想,我的高中时代未免过于无趣。Y少年是那些灰扑扑的年景里,我的忐忑、期待、辗转反侧、患得患失。我所有的光。」
——雪莉酒实验室《经过梦的第九年》
隔天早上,收起晾干的伞,一页一页仔细抚平,折叠得整整齐齐。
夏漓今早自己特意在校外买了早餐,早自习后没跟林清晓她们一块儿去吃,待赶着去食堂的第一波学生离开教室,她拿上伞下楼。
听二十班的人说,他应该是去外教的办公室送剧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