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谁擅自出声,便掌嘴三十。”
朱氏和马随二人立刻闭紧嘴边,安静了下来。
周老判官挑了下眉毛,又一次看向苏园。那眼神分明在说:你有这招怎么不早使,竟才说出来,可是大大地耽误了本官在桌案后静思发呆了!
苏园之所以放任他们自由说话,便就是为了观察这些人的情况,想观察他们在互相指责的过程中,会有什么线索或破绽露出来。
“你当时在何处打了苏氏?”苏园问彭三两。
“就在红线巷,距离她家不远。那会儿巷子没人,我便趁机出手了。”彭三两老实回答道。
“那你又是如何得知你妻子受袭的事?”苏园再质问马随。
“我那天回来,巷子里有个七八岁的孩子跟我讲,唐氏被个男人打了一巴掌。那孩子还安慰我男子汉大丈夫,一定要为自己的娘子出气。”
马随并不知这男孩的身份,巷子里的孩子他都认识,可以确认男孩不是红线巷的。
他当时也没有多想,只以为这男孩是别处跑来玩耍,不巧看见情况了,才单纯地跟他说那些话。
“莫非这男孩是受人指使不成?”马随感受到苏园对这情况尤为介意,便也跟着一遭揣测。
“自然是受人指使。”苏园肯定道。
马随、朱氏、彭三两等人都表示惊讶。
周老判官这时捻着胡子点了点头,“不错,的确受人指使。”
“那是受什么人指使,又为何要做这种事?”
“自然是见有机会了,便趁机图人性命,而你正好当替死鬼。”苏园当即就命人速速将嫌疑人缉拿归案。
马随完全傻眼了,愣了又愣。
朱氏夫妻也懵了。
“凶手难道不是马随?分明是他殴打了民妇的小姑子,致使身亡。”朱氏不解道。
“马随的殴打,并不会令唐氏有性命之忧,之前早大夫的诊断过,我也为她把过脉。”
朱氏知道大夫的诊断,但她以为是当时大夫断症不准,唐氏后续突发了别的病症才会死。毕竟唐氏是在养病的第二日就突然暴毙,能直接联想到的就只有她被马随殴打的事。加之她之前就看不上马随的所作所为,所以自然而然就认定害死唐氏的人是马随。
当得知唐氏其实是被凶手用窒息的手段杀死,朱氏夫妻皆彻底愣住了。他们完全没料到凶手另有其人,一直以为凶手只可能是马随。
一炷香后,嫌疑犯便被押送到堂上。
马随、朱氏等人见了,皆大吃一惊。


第39章 三更合一
被带上来的嫌疑人有两位, 竟是苗氏、葛氏婆媳。
马随自然熟知自己的邻居,震惊之余又十分不解:“怎会是她们?”
“对啊,怎么是她们?莫非有什么误会?还是说她们也是来作证的, 凶手还在后头没押上来?”朱氏也十分不解,甚至有点不信, 她特意伸脖子往外头瞧, 看还有没有其他人再被押上来。
朱氏发现尸体的时候,幸亏有苗氏、葛氏婆媳帮着报案,不然以她当时受惊和被打击的情况肯定支撑不住。再有,她小姑子被马随深夜殴打, 险些致死,当时也是多亏了苗氏、葛氏婆媳帮忙报案。
苗氏、葛氏二人在进公堂之前, 还以为衙役请她们来作证人。当她们听马随和朱氏二人质疑之后,方知她们竟被怀疑是凶手。
婆媳俩立刻大惊, 高声哭了起来, 跪地喊冤。
周老判官“啪”的一声拍响惊堂木,然后蹙眉揉着太阳穴。
堂下所有受审的人被镇住, 安静地望向周老判官,等候他发话。
“吵, 太吵了。”周老判官叹口气, 眼睛无奈地望着棚顶的方向,那一副无语表情好像在说‘我一把年纪了, 到底做错了什么, 要遭你们这般折磨’。
“快结束了。”苏园道。
周老判官勾勾手,招呼苏园过来, 低声嘱咐她一句。苏园愣了下, 还是点了头。周老判官一笑, 这才打发苏园继续。
趁着苏园向证人发问的时候,周老判官用两团棉花堵住了耳朵,继续慢悠悠地喝茶。
“可是你们婆媳二人打发了一名七八岁孩童,告知马随他妻子挨了陌生男子的打?”苏园质问苗氏、葛氏婆媳。
苗氏和葛氏互看一眼之后,苗氏率先说话:“什么孩童?民妇们不清楚。”
“那唐氏遭彭三两打了一巴掌的事,你们婆媳二人也不知情?”苏园再问。
此时苗氏、葛氏婆媳二人的眼睛都盯着地面,摇了摇头,都恭敬地对苏园表示她们并不知情。
“那日彭三两是在红线巷打的唐氏,他说过他当时观察过巷内无人后,才对唐氏出手。所以那当时能目击到这一幕的人,只可能是你们红线巷的住户。
各家都有院子围墙。那孩子并不是巷中住户。那即便他在某一家做客,因围墙阻挡却也不太可能看得见院外的情况。马随并不认识这孩子,那这孩子认识马随的可能就更低了。
马随在还未归家之际,就被这孩子告知,他妻子受人殴打。那这孩子是如何知道唐氏的夫君就是马随?”
苏园这一番推敲之言说下来,马随、朱氏等人都恍然大悟。的确如此,那孩子既然不认识马随,又怎么会知道唐氏是马随的妻子?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孩子受人唆使,故意去说那种话。大家顿时觉得毛骨悚然,原来竟是这般算计!
苗氏、葛氏在听过这番话后,把头低得更甚,身体不似之前那样自然放松,看起来绷得更紧。
但二人因头低得太低,掩藏了表情,倒是看不见她们此时是什么样的神情。
苏园瞧她们二人如此谨小慎微,只觉得好笑,倒没去强迫她们抬头。
“这孩子总会找到的,你们说一个年纪充其量不过八岁的孩子,能扛得住开封府的大刑么?”苏园故意如此问。
在场人皆摇头,还扛大刑?那么大点的孩子,只怕一进开封府,便会被这公堂的肃穆威仪吓得尿裤子。纵然是成年人,瞧见公堂上那三口要人命的铡刀,都不禁吓得想哭。
苏园见到苗氏葛氏婆媳没有说话的意思。似乎她们不接话,嫌疑就不在她们身上了。
“我给你们机会自首,坦白可从宽判决,错过了这一次,”苏园看向开封府那口狗头铡,“它便又要磨刀了。”
葛氏紧张地不行,她看向苗氏,反被苗氏狠狠瞪了一眼。
苗氏磕头大呼:“大人,我们冤枉啊,这事儿跟我们婆媳没关系,那孩童我们更不知道是谁。”
苏园禁不住有了跟周老判官同款的眼神,无语地看着棚顶叹气。她今天想早点下班早吃饭都不行。
苏园便命衙役去红线巷排查询问,“便以苗氏葛氏为主,问住户们可见过有陌生的七八岁孩子与她们婆媳有过来往。我就不信红线巷那么多人,没一人目击过。”
苗氏、葛氏都缩紧肩膀,保持虔诚跪地的姿势,二人的脸都快贴到地面上了,的确叫人看不见她们的表情。但苏园仍然能从她们身体肌肉表现的状态看出,她们二人紧张到极致了。
待衙役领命离开,不消片刻工夫,苗氏葛氏婆媳二人的额头上冒出冷汗,时间越久冷汗越多,以至于领口的衣襟处都有些濡湿。
“便说说为何此案你二人嫌疑最大。这孩童一事,显然出于算计。那为何会有这样的算计?这人必然十分了解马随和唐氏夫妻不睦的情况,知晓仅凭孩子一言,马随便会暴怒殴打唐氏。而了解这一情况的人,只可能是马随唐氏身边的亲近之人。再加上目击到彭三两掌掴唐氏的人,只可能是巷里的住户。范围最终就限制在了你们几名邻居身上。
在马随殴打唐氏之际,你们婆媳匆忙报官,乍看这的确像是热心肠的好作为。但有了之前所述那些情况下,你二人的作为,看起来倒是更像在进行下一步的算计。故意报官,目的就是为了将事情闹大,让大家都知道马随在殴打唐氏。如此唐氏受殴之后身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凶手就只有马随了。”
葛氏听到苏园的这些话后,身体猛地颤抖了一下。
苗氏恰在这时大呼:“冤枉啊!民妇和儿媳真真只有好心帮衬之意,因听了唐氏的惨叫,才去报官。”
“竟是你们害死了我妻子?”马随这会儿终于反应过来情况了,原来自己是被人算计了,她立马理直气壮,指责苗氏葛氏婆媳。
苏园转眸,冷冷看向马随。
马随惊了一跳,马上意识到自己在没被允许的情况下乱说话了。他赶紧扇了自己一巴掌,向苏园求饶,请求谅他这次是初犯,饶过他张嘴三十的惩罚。
苏园没理会马随的求饶,质问他:“这可是你第一次殴打唐氏?”
马随愣住,支支吾吾。
“不是!”朱氏道,“以前就打过,怪她是不生蛋的母鸡,但都没这次打得严重。”
“看得出来,打完人之后还能呼呼大睡的人,不像是初犯。”苏园冷笑一声,盯着马随的眼神越发深邃。
马随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这位开封府的女官差分明长着一副娇柔乖巧样儿,可这会儿她每说一句话,看自己的每一个眼神,都令他心惊肉跳,莫名地恐慌害怕。
这感觉就像是他被丢进了猛兽的窝里,纵然他暂时还完好地活着,但早已被虎视眈眈地盯着,注定会落得被撕得血肉分离的悲惨结果。
马随又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突然不敢在掌嘴三十这件事上偷懒了。
苏园并无动容,只继续问马随:“你以前打唐氏的时候,唐氏可会尖叫求救?”
“会、会喊几声。”马随应道,然后小声分辩道,“这不过是夫妻间吵架,难免的,别人家也有这情况,小人的友人们大多都会在气恼的时候打妻子几下。”
“你还挺骄傲是吧?”苏园黑漆漆的眸子盯着马随,彷如黑洞一般,要把马随吞没。
马随慌得立刻磕头认错:“小人知错了,小人以后绝不打妻。”
“等你还能娶到妻子再说。”
苏园再不理会马随,转而质问苗氏葛氏婆媳:“可都听见了?他并非第一次打妻,你们是隔墙而住的邻居,难道之前都耳聋了,从未听见过他打唐氏,所以才没报官?只有那晚听见了,故你们婆媳只在那晚直奔开封府报官?”
苏园替她们说好了理由,苗氏葛氏反倒没话可说。葛氏到底年轻,比不得做婆母的苗氏见多识广,这会儿已经崩溃地哭起来。但因为有苗氏在她身边压着,她也没敢说什么认罪的话。
其实这种情况下,婆媳二人已经有非常明显的重大嫌疑,分开俩人用刑一审,大概就能明了了。
但苏园是个善解人意的小可爱,晓得周老判官是不喜叫声和鲜血的老可爱,所以还是坚持用温和的手法审问她们。
心虚的人迟早要崩溃,见她们婆媳满身的冷汗便晓得了。
朱氏稍稍止住哭泣,求问苏园,她可不可以问一个问题。
“民妇想知道小姑子她到底是怎么死的?怎么会突然窒息?”
苏园:“瞧她死亡情状,可知她死前并无挣扎。所以我们初步断定她是在喝了加料的药之后,昏睡了过去,在熟睡中被人以软垫遮掩口鼻,窒息而死。”
朱氏及其丈夫听到这话,又伤心起来,恳请苏园一定要为唐氏伸冤。
苏园接下来正要问到药的事儿,她问马随:“药可是你熬的?还有她身上的伤,也是你涂得药膏?”
马随愣住,恍惚地摇了下头。
“小人赶早就要去码头干活,没得工夫做这些。”
朱氏及其丈夫闻得此话,俱恨得不行,瞪向马随。
马随低下头,闪躲不看他们的目光。
苏园突然抓住葛氏的手,送到鼻子边闻了一下。
葛氏大惊,慌得不行。
“有药味儿,草药便如此,一旦沾了味道,一时半会儿洗不掉,你衣袖上怕是也沾上了,味儿挺浓。”苏园随即看了眼苗氏,苗氏下意识地蜷缩手指。
“看来你也有。”苏园擒住苗氏的手,苗氏本想抽手,却发现自己使尽全力,手腕仍被苏园攥得又紧又稳,这女子身材分明比她娇小,但怎么好像是撼不动的泰山一样?
苗氏惊恐地瞪向苏园。
苏园在苗氏的指甲缝隙里,找到了些许药膏的残留。
“看来是你给唐氏擦身涂药,你媳妇儿去熬的药,唐氏在你们婆媳的一唱一和下,丝毫没有防备之心。喝下了药后,就昏睡了过去,被你们用软垫捂死了。”
苗氏听到苏园几乎完整的推断出他们作案的经过,意识到完了,整个人瘫软地趴在地上。葛氏则被吓得止不住地哭,哭得越来越大声。
苏园终于有点明白为啥苏老判官觉得吵了。她命人用东西塞住了葛氏的嘴之后,才走到公案之前,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周老判官正专注批阅文书,见到苏园的示意,忙取下两耳的棉花。
“不用等找到孩子了,审完了,证据确凿,葛氏苗氏为凶手。”苏园回禀道。
“嗯,很好!那就按律判。”周老判官满意夸赞苏园办事妥当,不过也挑她一个毛病,拖延,办案时间要是再短点就完美了。
苏园:“……”
都让您老如此悠闲的喝茶看书了,还觉得不够完美?
“别人我不说这话,看你是公孙策的徒弟,才对你要求高些。”周老判官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
苏园哼笑:“那您老可看错了,我拜师公孙先生却不是为了所求高些。”
“那是为了什么?”周老判官好奇问。
“为了能有朝一日像您这般。您现在过的日子那才是我心中最向往的日子。”苏园坦率道。
周老判官面色一凛,不禁蹙眉叹:“小小年纪,不学好。”
苏园:“……”
之后没多久,衙役寻到了那名八岁的孩子,这孩子是葛氏娘家嫂兄的儿子。葛氏因受了苗氏的吩咐,才特意把这孩子领过来,许以糖人和烤鸡的诱惑,让这孩子学了话。等马随干完活回家的时候,孩子就跑去马随跟前,透露了唐氏被陌生男人打的事情。
如此是彻底证据确凿了,苗氏葛氏绝无翻供抵赖的可能。
苗氏老实招供,阐明了她们作案的动机。
原来她们婆媳跟唐氏偷偷借了二十两银子,这是唐氏嫁妆仅有的剩余了。近日唐氏催得紧,问他们婆媳要钱。可苗氏早把这钱拿去给儿子抵赌债了,他儿子难得也学好了,晓得去北边跑生意赚钱。
苗氏恳请唐氏通融一二,再等上一两年,她便能将钱还上。唐氏一听要这么久,却不愿意,埋怨苗氏撒谎骗他,当初说好只借三个月。唐氏便限期令苗氏葛氏于一个月内必须把钱凑齐还给她,否则她就将此事告知马随。
马随的脾气红线巷的人都知道,他人长得又高又壮,脾气极差,经常伸手打人。巷子里没人敢惹他,随便得罪他。苗氏葛氏婆媳这边,除了孩子,就只有她们两个女人守家,更加害怕马随了。
眼看这还钱的日子要到了,婆媳俩实在凑不出钱来,正焦急之际,她们目击到一名陌生男子突然打了唐氏一巴掌。苗氏灵机一动,便想到了灭口地办法,于是便带着葛氏一起,实施了她们自认为万无一失的杀人计划。
“就为了二十两银子,你们竟要了她的命!”朱氏拉住自己激动的丈夫,代丈夫痛骂苗氏、葛氏婆媳二人。
亏得她之前还对她们感恩戴德,再三道谢,还以为她们好心帮忙报案,帮忙照顾唐氏,岂料她们才是真正杀害唐氏的凶手!
朱氏与丈夫抱在一起,痛哭流涕,任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竟是他们给的嫁妆害了唐氏。当初嫁妹妹,他们夫妻都怕唐氏受苦,才特意多舍了些钱给她。
“你们夫妻出于好心去盼唐氏能过上好日子,全然无错。该憎的是恶人作恶,唐氏好心借钱给她们,她们不知感恩就罢了,反而要了唐氏的命去。”周老判官叹气,安慰朱氏夫妻不必如此自责。
“世道不管到什么时候,人性都是如此。好人总是在忏悔,坏人总是在推卸责任,口喊着无辜。”苏园看向苗氏、葛氏婆媳以及马随。
苗氏葛氏夫妻不必说了,已然证据齐全,老实招供了,押入大牢等候最终判刑即可。
马随倒是逃了一劫,可以安然无恙地从开封府离开。
未免起冲突,苏园命衙役先行送走了朱氏及其丈夫。
马随连忙来跟苏园道谢,感谢她查清案子真相,洗清了他的嫌疑,也感谢他刚才先安排唐氏的兄嫂离开,叫他省了不少麻烦。刚才那对夫妻瞧他那眼神,简直跟要吃了他似得。
“如今唐氏人已亡,你们夫妻二人并无子嗣,你当归还人家的嫁妆。”苏园道。
马随愣了下,马上讪笑着点头,“小人明白,小人今晚就把钱凑齐了,给唐家送去。”
“很好,我会派人监督。”苏园道。
马随嘿嘿笑两声,向苏园保证他绝不食言,之后便跟苏园点头哈腰地道别。
苏园望着马随的背影,突然开口道:“你可曾看过大夫?”
马随回头,有点不解:“小人身体强壮,从小大从没得过病,看大夫作甚?”
“我为你妻子诊脉的时候,没查出她有不孕之症,不过可能我学艺不精,且不孕之症有多种情况,未必能全靠诊脉断出,所以当时我不好多言什么。但回头我想想,你们夫妻二人两年无子,或许不是巧合。你找个大夫瞧一瞧,说不定就能寻到根本病因了。”
马随愣了又愣,终于明白苏园话里的意思了。是说他有病?他不能生?这怎么可能,他身体那么强壮,怎么可能会有问题!
苏园从马随走过,一句话轻轻地飘进马随的耳里。
“或许并非因她是不下蛋的母鸡,而因你是绝种的骡子。”
马随备受刺激地瞪圆眼,作为男人,特别是成婚后盼着能有儿子后继香火的男人,如何能忍得了别人诋毁自己绝种?马随的眼神里难以抑制地暴露出对苏园的憎恨和愤怒。
他人长得高大,满脸横肉,这般怒火冲冲瞪人的时候,很容易把一些普通人吓得缩了脖子,尤其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
但苏园注定不是普通人,她自然不惧马随的气势。再说平常白玉堂的气势比他厉害百倍,他这点架势在她眼里连个小虾米都算不上。
马随到底忌惮这里是开封府,不敢随便造次。他气呼呼地离开,嘴里骂骂咧咧,但等路过街上药铺的时候,他不禁就想起苏园对的话。
第一个药铺他走过了,等到路过第二个药铺的时候,他又想起苏园的话,硬给略过了。至第三个药铺时,他忍无可忍,进去找了坐诊的大夫,令其为自己把脉。他倒要搞清楚到底是不是他自己的问题。
大夫听了马随的诉求之后,捻着胡子为马随诊脉片刻,然后就瞄了他一眼。
马随被这一眼看得很不舒服,粗声叱问大夫,到底什么结果。
“肾气不足,气血失于和畅,爷所料不错,你确实有——”
“你胡说什么!”马随蹭地起身,也不付大夫诊金,立刻就跑了出去,随后他另找了两名大夫给自己诊脉,都说他肾气不足,因肾主藏精,所以确实患有不育之症。
马随脑子轰的一下,最后浑浑噩噩地走回家,满脑子一直在循环苏园跟他说的那句话。
而因你是绝种的骡子、你是绝种的骡子、是绝种的骡子……
……
东京,小报秘密刊印地。
白玉堂坐在桌案之后,双手交叠搭在桌边,身子慵懒地靠在椅子上。他一手拿着白绢帕,另一手拿着雪亮的大刀,用绢帕慢慢地在刀身上擦拭,让人莫名觉得那把刀越擦越亮,抹人脖子更利落。
负责主写小报的书生此刻跟个鹌鹑似得,站在桌边的一角,手拿着毛笔,躬身小心翼翼地在纸上写好文章。最后他放下笔,将写好的文章双手奉给白玉堂。
“白五爷您瞧瞧,这回合不合适?”
白玉堂歪头扫了两眼,便精准地指出中间两句,还有后面的三句不够好,“含糊其辞,叫人看了什么感觉都没有。”
“那白五爷想要什么感觉?”
“看了之后会愤怒。”
“愤怒?”书生明白了,却又不太明白。
他明白是因为他懂了白五爷的要求,是想利用小报刊印上去的言词激发女子们的愤怒,令她们意识到一味忍让不可取,反抗粗鲁男人很有必要。可他不明白的是,白五爷作为一个男人,怎会关心这种小事 ,以至于特意来小报这里,威逼他写这类激发女子醒悟道理的文章。
书生又按照白玉堂的要求,重新写了第十遍,总算令白玉堂满意了。
书生松了口气,刚要感慨自己总算过关了,就见白福匆匆进门,给白玉堂又递上几句话。
当看见白玉堂立即瞅向自己的时候,书生晓得,他的活儿又来了。
这一次写的内容是他平日所擅长,为红线巷的命案。主要侧重讲马随自己是‘绝种的骡子’,却两年来责骂唐氏是‘不下蛋的鸡’,还不要脸地贪了唐氏的嫁妆。他在殴打唐氏之后,酣然大睡,并且在唐氏病重的时候,不管不顾,连熬药擦药都不曾做过,以致因此才令凶手们有机可乘害死了唐氏。
总之这篇文章若在今晚刊印在小报上,分发出去,满东京城的人大概都知道马随是什么德行的人了。那全城的女子都会清楚,马随并非良人,不可去嫁。
最终等小报的成品印出来了,白玉堂方拿了两份小报离开。
书生这才总有机会喘口气,他可太难了。
……
苏园收到了白玉堂送来的小报后,便笑着邀请他一起吃糟鹅掌。
“无骨的?”白玉堂看眼盘子里东西。
“嗯,苏方明叫人送来的,用心吧?”苏园感慨道,“他可真会投人所好,若是这招用来追女孩子,一追一个准。”
白玉堂忽然觉得嘴里的无骨糟鹅掌不香了,他放下了筷子,只饮青梅酒。
“哦,差点忘了。”苏园取来两个坛子,又取来两个空盘子,将坛子里里面的椒盐杏仁和盐酥蚕豆分别倒了出来,告诉白玉堂下酒吃正好。
“怎么放坛子里?”
“怕受潮就不脆了,我在这坛子底下特意铺了一层石灰。以后不管什么时候想吃,拿出来都是脆的。”苏园解释道。
“聪明。”白玉堂夹了一块椒盐杏仁吃,清脆干香,确实口感极佳。
苏园也坐了下来,一边磕蚕豆,一边看小报上的文章,直叹写得好。
“道理讲不好等于白讲,我本还担心他不会写呢。这两篇文章写得都出乎我的意料,我看着都忍不住愤怒,欲拍案而起了,必会引人深思。”
苏园随即问白玉堂,让小报刊印这两篇文章一共花了多少钱。
白玉堂:“没多少。”
苏园记得上次瑶光楼让小报刊一篇文章好像是花了一千两银子,那文章写得可远没有这篇走心。按照那价码推算,这两篇文章价钱会不会过五千?那可太多了,苏园觉得自己不得不跟白玉堂客气一下,毕竟这事儿是她的主张,白玉堂为她而办。
“写得这么用心,肯定要花不少钱,这次让五爷破费啦。”
白玉堂轻笑,道一声‘无妨’。
这反而引来苏园又一波夸赞,赞美白玉堂以义当先,视金钱为粪土,令人佩服至极。
白玉堂听得很愉悦,吃得也很舒心。
在旁陪同的白福则险些没绷住自己脸上的表情,差点笑出声来。
他家五爷的肚子可真是越来越黑了,搞得苏姑娘还以为这次花了大价钱。实际上他们五爷一分钱都没花,五爷去小报那里后,别的什么都没干,只往桌边一坐,擦起了大刀。那书生便怕得什么都依他家五爷了。
“五爷帮我这么大的忙,我也有好礼还回来。”苏园道。
白玉堂看一眼椒盐杏仁,原来这不算还礼?
“五爷要找的医不活,我有消息了。”
白玉堂脸色立刻严肃,放下了筷子,看苏园的目光甚至有几分急切。要知道前段日子,他跑遍京畿各处医不活所有可能藏身的地方,都没能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