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使领命忙去准备了,明夫人领着她们上了回廊,转过假山石子,后头就有连绵的鹅颈椅,放下竹帘搬来桌案,就是个最佳的闲话家常的地方。
云畔把这几日发生的事告诉了她们,听到柳氏吃瘪这里,连梅芬都欢喜得拍掌,“总算有人能整治她了,她还当天下人都像姨母那样好性儿呢,如今遇上个有手段的,也让她知道厉害。”
云畔听她这样说,才发现六岁以前的梅芬也许真的要回来了。
听说早前她也是个灵动的女孩子啊,爱玩爱笑爱闹,半点不像现在这样暮气沉沉。也许是心头堆积的东西一直得不到舒解,因此人越来越沉郁。现在呢,父母那里说开了,那个何啸应当也不会上门来了,因此她心境开阔了许多,人也渐渐活过来了。
云畔欣喜地望了明夫人一眼,两个人心照不宣,都看见了梅芬的转变。云畔道正是,“幸好她遇见的是金二娘子,要是换个软弱些的,只怕被她吓得不敢议亲了。”转而又对明夫人道,“姨母,看来爹爹那头我少不得要过问了,依着柳氏现在的心思,不使坏就已经不错了,再让她张罗过礼是不成的。我是这样打算,过定的钱先从我这头出,这件事迫在眉睫不能耽搁,等立下婚书,金二娘子就能名正言顺接掌侯府,产业全攥在正经主母手里,柳氏就动弹不得了。”
明夫人听了,抚着膝头道:“只怕在金氏接手之前,侯府产业少不得要被那小娘儿折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她执掌了侯府一年多,该贪的早就贪了,更别提如今要迎娶新主母,想从她手里掏钱,她是一个子儿也不会拿出来的了。
云畔叹了口气,“既然这样,那就将幽州的府邸卖了,庄子商铺她敢变卖,现居的府邸她总不敢下手。她若是贪些小钱,也就不去追究她了,可要是贪得过了,那还谈什么脸面不脸面,将她和她那两个兄弟一起拿住扭送官府,到时候可是连婢妾都做不成了,只怕要按偷盗论罪。”
梅芬听了半晌,也有兴致插上一句嘴了,“这么说来,反倒是她贪大了更好呢。”
明夫人听了暗喜,只是不敢点破,怕说了就不灵验了,笑着应了声可不是,转念又道,“不过这柳氏想必还没蠢到根儿上,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就是难为你,才成家,就要填补娘家那些亏空。”
云畔道:“我手上有我阿娘留下的体己,不必动用公府的钱,婆家再贴心,牵扯到钱上头就不好了。我这里拿出一千两来,请姨母代为操办,要是不够,可以再添置些。”
明夫人道:“续弦而已,哪里用得上那些,如今上京行市,至多不过六百两,八百两已经是人家头婚聘嫡女的钱了。”说罢叹息不已,“这江珩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气,这辈子换来女儿出礼金,大姨姐张罗替他下聘。真真糊不上墙的烂泥也有好运道,索性诸事不管,自有人替他费心操持。唯一可怜的是你母亲,做了一场春秋大梦,最后剩下什么?自己辛苦经营半辈子,到底便宜了后来人。”
说起这些,两下里都沉默下来,云畔低头擦了擦泪,哽声道:“但凡我有法子,也不会出此下策,谁愿意叫别人来顶替自己母亲的位置!做这个决定前,我上阿娘灵位前占卜过,卦象上应允了,我才敢放手一搏。其实如今的阿娘,应当已经看开了吧,与其让柳烟桥霸揽着侯府,倒不如交给一个有根有底,出身显贵的来掌管。将来好与坏都是命,侯府至多散了摊子,又怎么样呢。”
明夫人看得心疼,伸手抚抚她的肩背安慰她,“好孩子,你阿娘看得见你的心,她这辈子这么苦,要是还惦记那个所谓的名分,岂不是没长记性?”见大家情绪都低落,忙又转了话题,笑道,“先替你爹爹预备,等下月十八就该你哥哥过礼了。”
云畔讶然抬起头,“是定的念姿姐姐吗?”
明夫人颔首,“念姿怪喜欢你哥哥的,回去就同她母亲说了。你表姨母也是个爽快人,说既然小的都瞧准了,那就没什么可拖延的了。托太史令推了日子,下月十八上上大吉,到时候过了礼,我的心就踏实了,只等后头请期,操办了婚事,我也好等着喝媳妇茶,听人管我叫一声婆母呢。”
明夫人是个开朗的性子,以前在闺阁里诸事就看得开,后来嫁了舒国公,没曾想舒国公是个比她更看得开的人。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性情也越来越相像,什么愁绪只在心上停留一柱香,过去了,就不再纠结,又展望新的前程去了。
横竖姨母这里说定,办起来不费周章,礼金照头婚来给,拿红绸包裹了八百两,一排排齐整码在抬箱里头,到时候好招摇着送到人家府上去。
姨母忙着筹备,先走一步了,云畔和梅芬仍旧坐在廊下赏景喝茶。云畔问梅芬:“如今阿姐放心了吧?那个人往后必定不能进后院了,姨丈姨母都防他一着,他自己无趣,渐渐也就不来了。”
梅芬嗯了声,“那日爹爹来和我说了一番话,他说将来我若不愿意出阁,就养我一辈子。哥哥嫂子要是嫌我,那就在外置办一所新宅,让哥哥嫂子搬出去住,我仍旧留在滋兰苑里,谁也不能让我挪地方。”
云畔听了很替她高兴,“姨丈是真的疼爱阿姐,虽说大哥哥和念姿姐姐不是那样的人,但有姨丈这句话,姐姐也可安心了。”
梅芬点了点头,“我如今想想,自己不该钻在牛角尖里自苦,那个何啸和我又不是一个屋檐下呆着,我忌讳他做什么。”
云畔说正是,“阿姐自己想通了,那是最好,别人说得再多也没用。我问了姨母,姨母说他后来再没来过,想必也知道那天那番话会传进姨丈姨母耳朵里,自己露了怯,不敢再登门了。”
梅芬抿出一点笑来,“这样最好,只要他不来纠缠,以前的事我也不想追究了。”说着拉了云畔起身,“我浸了杏仁,到了该磨浆的时候了,你再留一会儿,咱们做杏仁茶吃。”
于是挪到屋里去,云畔见她手脚麻利地捞出杏仁,两个人便坐在桌前去皮去尖,将一盘杏仁都收拾了出来。
绑上襻膊,好像又回到未出阁前,云畔取了臼杵来,将杏仁捣碎,和泡透的粳米搅拌在一起。闺中预备了专门用作制茶的小磨,磨盘转动起来,沙沙的一片声响,那浆汁便源源流淌出来,流进瓷盘里去。
然后滤出,再加奶和糖,放在小火炉上慢慢地煮,撒进一点木樨花干,就可以坐着对饮了。
干一下杯,叮地一声响,云畔看着梅芬眼梢的笑意,心下感慨信任原来那么重要,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
梅芬想起她过会儿要走,心里还是不舍,“今晚能不回去么?咱们好久没在一处了。”
云畔婉拒了,“公爷虽出了门,长辈们都盼我回家呢,再说晨昏定省少不了,不能坏了规矩。”
梅芬听了有些失望,“嫁人果然麻烦。”
云畔笑了笑,“这几日要筹备金家的聘礼,我还要上铺子里瞧瞧修葺得怎么样了,可能有两日不得闲,等我忙完这阵子,一定再来瞧你。”想了想又问,“阿姐愿不愿意先跟我过去掌掌眼?你喜欢把雅室收拾成什么样子,可以全按你的想法来办,往后那一间就专留给你,好不好?”
然而立刻出门,梅芬还是没做好准备,犹豫了再三说:“下次吧,你下次来,我一定跟你过去。”
云畔欣然道好,“那就说定了,可不许反悔。”
梅芬眼里有坚定的光,说一定。这回是真的松动了,也开始向往起外面的世界来。
云畔又坐了一会儿,转眼交未时了,遂从滋兰苑辞出来,过去拜别姨母,说定了五日之后向金家下定。
明夫人是个办事风风火火的人,心里虽然很不愿意替这糊涂妹婿张罗娶亲,但转头想想,终究是为外甥女分忧,自己要是不承办,就得云畔自己想办法——她小孩儿家家的,哪里知道那些!
这期间梅芬也来帮忙,看着那些大红大绿的担子嗟叹了一番:“没想到,竟是替姨丈筹办的聘礼。”
明夫人愁着眉,掖着袖子打量这满屋的东西,喃喃说:“女人啊,就得保重身子,要是你不在了,丈夫照样披红挂彩迎娶新人。如今的男人不长情,但凡有点子地位的,谁还能鳏一辈子!”
及到第五日,东西都装了车,预备往将军府运送。梅芬送到门上问:“阿娘亲自操办过礼吗?”
明夫人说不是,“我到底不便出面,回头半道上和宰相夫人碰了头,让她带赞者进去,我在外面候着她出来就行了。”
一切准备妥当了,明夫人登上车,冲她挥了挥手,“怪热的,快进去吧。”
梅芬嗳了声,目送阿娘领着礼队往前面御街上去了。
四下看看,天清地朗,心里的顽疾被根治了,外面的世界好像也变得有意思起来。
公府坐落在东榆林巷深处,偶而会有行人经过,她见了生人还是有些害羞,拿袖子遮挡一下脸,但见人家连看都不曾看她一眼,倒暗笑自己小家子气了。
走下台阶,转上一圈,外面的烈日都是新鲜的,照得人通体舒坦。她掖着画帛仰起脸,觉得自己好像忽然活过来了,过去的十一年究竟是蹉跎了,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有些不值得。
好在还不晚,她笑着对八宝说:“外面的味道,和园子里的不一样。”
八宝道:“那是自然啊,咱们园子里有花,外头可哪来的花,所以不如园子里香。”
梅芬眯眼笑着,又嗅了嗅,倒觉得那种干燥的泥土味道别样令人喜欢。她像个孩子一样,复慢吞吞转了两圈,这才提裙折返。
刚迈上台阶,就听见身后有人唤了声小娘子,梅芬一惊,立刻跑进了门里,留下八宝站在门前支应,叉腰说:“哪里来的杀才,这么冒冒失失的,也不瞧瞧是什么地方!”
那人是一副跑堂的打扮,身上的汗褡儿上画着梁宅园子的纹样,到了台阶前呵腰行了一礼,“小人是送吃食的,魏国公夫人点了蚫螺滴酥和金银炙焦牡丹饼,命小人送舒国公府上小娘子亲收。”
原来是个闲汉,八宝哦了声,“交给我吧。”伸手将食盒接了过来。
“滴酥拿冰渥着呢,小娘子尽快食用为宜。”那闲汉复又叉手行了一礼,快步跑开了。
八宝将食盒提进去,笑着说:“云娘子真是时时惦记着您呢,想是又在瓦市上监工新铺子,得了好吃的,想着送来给娘子尝尝。”
梅芬舒展着眉目道:“她倒是待我像亲姐姐一样,可惜以前她在幽州,要是早早来了上京,那我小时候就有伴了。”
不过现在也挺好,两下里惦念着,帮衬着,还时常送些果子点心来,已经让她觉得很暖心了。
揭开食盒的盖子瞧,每家酒楼运送这些需要冰镇的食物,都有特制的一种器皿,就像上下两层的宝船,上层是小食,下层铺着冰屑。要是到了严冬送热菜呢,就在底下灌上热水,也能保证上层的菜色不会冷却。
那蚫螺滴酥,做得很是精美,五彩的颜色一圈圈缠绕上来,真像一只只丰腴的螺。
正因为精美,数量就不能多,区区四个,拿修剪好的竹叶衬托着,显得别致,且物以稀为贵。
梅芬和云畔一样,喜欢这种甜甜的小食,也因为滴酥容易融化,自然要先吃它。于是小心翼翼托起来,一口一个,梁宅园子的手艺和别家还不一样,奶酥里加了橘汁,那浓香充斥口鼻,四个全吃了也不觉得腻。
待吃完了,要了杯清茶漱口,至于那些牡丹饼,便赏了几个女使,让她们拿去吃了。
静谧的午后时光,深宅内院过起来悠闲得很,竹帘子放下来,门也半掩上,主子歇午觉,女使们就有了空闲,可以挪到后廊上纳凉吃果子。
梅芬盖上薄被,枕着蝉鸣入睡,起先睡得好好的,不知怎么越睡越热,心头像攒着一盆火似的,把被子掀开扔在一旁,也不觉得有任何缓解。
燥热难耐,却昏昏噩噩睁不开眼,不光是热,还夹带着某种陌生的渴望,从心底里生出藤蔓来,一直向上延伸,冲破她的灵识,一举冲进脑子里。周围起了迷雾,渐渐迷雾转变成红色,仿佛对面烈焰滔天,把空气都浸染了。
她还在混沌里挣扎,忽然够到了一条臂膀,一个人……她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双臂奋力地攀上去,那个人是凉的,能解她心头的燥热。她深深叹了口气,忽然觉得满足异常,心里的那团火无穷无尽地烧,迷雾里的人抚摸她的头发,她任他施为,像只温顺的猫……
她在很久之前曾经养过一只雪里拖枪,可惜那狸奴后来跑了,到现在都让她觉得很遗憾。
***
明夫人那厢终于办妥了江珩过定的事,宰相夫人出来把消息告诉她,“一应都很顺利,女家说了,用不着大肆操办,到底不是头婚,太过张扬了脸上过不去。等择个吉日,换了婚书就把人抬到府上,到时候要好的亲友同僚摆上几桌酒席,让人知道有这门亲事,就成了。”
明夫人连连道好,和高夫人说了好些客气话,感谢她辛苦一场。
高夫人摆摆手,“咱们多少年的交情了,还用得着说这些!”一面感叹,“你和巳巳是真不容易,要不是逼到这个份儿上,哪里用得上你们出面求这门亲。”
明夫人从来不爱落话头在人家嘴上,只是轻描淡写着,“月引已经不在了,江侯一个人也孤寂得很,偌大的府邸总要有个像样的人来撑门庭,不光是为江侯,更是为着巳巳着想。”
高夫人很赞同,“妾室当道,确实不是办法,明年举家搬入上京,督查的眼睛可多着呢,万一哪里不留神被言官弹劾,告到官家面前,那几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
明夫人说可不是,彼此又客套一番,和宰相夫人道了别,返回自己府上。
到家先去瞧瞧梅芬,如今她也爱过问一下外头的事了,这样很好,须得一点点让她了解繁文缛节和人情往来,将来有朝一日踏出后院,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顺着木廊子往前,直通滋兰苑后廊,两个女使正坐在廊下纳凉,看见她来,忙站起身纳福。
明夫人问:“娘子歇下了?”
八宝说是,“睡了有阵子了。”
明夫人嗯了声,接过仆妇手里的果盘进了上房。
绕过一架屏风,前面就是梅芬的内寝,刚抬起头来,打眼竟然看见一个小厮打扮的人跪在梅芬榻前,两个人搂抱成一团。
简直是晴天霹雳,明夫人手里的果盘“哐”地一声砸在地上,声嘶力竭大吼起来:“你们在做什么!”


第47章 和他相依为命。
也就是这么一声,把梅芬从迷茫中拖拽出来。她一怔,脑子瞬间清醒,却见自己抱着个陌生的男人,吓得尖叫起来。
明夫人气得脑子都发懵了,冲上前对准这小厮就是几巴掌,“杀千刀的杂种,你究竟在做什么!”
在场的人都被这突来的变故吓傻了,两个女使“咚”地跪下来,茫然看着榻上瑟瑟发抖的梅芬,实在不明白究竟出了什么事。
很快,巴掌便毫不容情地落到了她们脸上,“你们是死的,让你们伺候,怎么连生人进了院子都不知道!”
八宝和团圆捂住了脸哭起来,“先前娘子赏了我们牡丹饼,我们瞧娘子歇下了,就上后廊上……”
“你们倒会受用,连宅院都看不好,养着你们有何用!”明夫人狠狠啐了一口,转过头来瞪着那个小厮,“来人,把这个杀千刀的种子给我捆了!”
外面立刻应声进来几个婆子,上来便将那小厮绑了个结实。那小厮倒也不挣,只是哀声求告着:“夫人……我和小娘子是两情相悦,求夫人成全我们吧!”
榻上糊涂着的梅芬忽然惊醒过来,她不可思议地望着这张陌生的脸,仓惶道:“你说什么?我根本不认识你,你究竟是什么人!”
明夫人只觉脑袋都要炸开了,又气又恨,险些痛哭出来。
她千珍万爱的女儿,怎么会和一个家仆厮混在一起!苍天啊,是自己看不透这女儿吗?她说不认得这个人,可先前明明两个人搂作一团,也瞧不出她有半点的不情愿啊。
“你不认识他,他是怎么进你闺房的?既然是生人,你为什么不叫,就任他……”明夫人直跺脚,“家门不幸!家门不幸!”抬手指向那个小厮,“把这该杀的贼拖出去填井,不许他再多活一日!”
然而这种杀人的事,内宅的妇人哪里敢做。正犹豫不决的时候,舒国公闻讯赶了进来,看见女儿院子里乱作了一团,进门腿颤身摇几乎站也站不住,白着脸问:“这是怎么了?到底怎么回事?”
明夫人哭得说不出话来,指着榻上捂脸呜咽的梅芬,那手指之用力,恨不得一下子戳死她算了。
“你去问问她!我清清白白的人家,怎么养出这么个不知廉耻的东西来,青天白日和这贼配军搂抱在一处……”真是恨透了心肠,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我这张脸,往后可往哪儿搁啊!”
舒国公转头看向那小厮,认出来他竟是向家远房的亲戚,叫向允,因家里遭难才投奔到府里来的。自己当初看他可怜,留他在前头帮工,也行护院之职,没想到最后居然弄得后院失火,真是好心不得好报,天菩萨不长眼!
他怒极了,上前抓起人,当着面门就是两拳,“不要命的混账王八,老子打死你!”
向允被打得满脸血,依旧还是那一句:“郎主,我与小娘子两情相悦,求郎主成全。”
梅芬赤足从榻上蹦了下来,尖叫道:“你胡说!胡说!我不认得你,你别想来陷害我!”转而去求告明夫人,“阿娘,你相信我吧阿娘,真不是你想的那样,我那时在歇觉,根本不知道有人进来了。”
可向允却否认,哀声说:“梅芬,事到如今,你就认了吧!今日要不是你给我传话,说夫人有事出门了,我哪里敢贸然潜进后院来。你为我退了与魏国公的婚约,我心里也认定了今生非你不娶,为什么到了这时候你还不敢和郎主及夫人交代实情呢。我虽穷,但日后我就算做牛做马也会养活你,你不用怕,就和二位大人说明白了吧。”
明夫人气得眼前发昏,捂着额头跌坐在圈椅里,“好啊……真好,竟是又来一个江珩。你这小畜生,穷得棺材板儿漏水,想哄了高门显贵的小娘子凭此发家,打量我不知道你的算盘?”
可向允一万个不承认,“夫人,我绝没有这样的心思,我只要梅芬这个人。要是我有半句不实,甘愿受天打五雷轰,求郎主和夫人明鉴。”
谁知就在这时候,梅芬忽然一头撞向了桌角,好在八宝拦阻及时,却还是撞得血流如注,人也崴倒下来。
明夫人跺脚大哭:“你这讨债的鬼,竟是要急死我了!”上去替她按住伤口,慌忙传郎中进来。
院子里如今乱做了一团,舒国公心力交瘁。定了定神,知道这件事不宜宣扬出去,便拖拽猪狗一样把向允拖到了前院,脑子里翻来覆去地琢磨,这件事该怎么料理才好。
家门不幸,出了这样丑事,向序眼看要结亲,要是让余家得知了,恐怕再也不愿意将女儿嫁到这里来,那岂不是毁了向序的姻缘吗。要是捂着鼻子认下,又比吃了屎更恶心,好好的公府嫡女配了家仆,竟还不如当初月引配江珩,至少江珩有功名在身,大小不论是个四方馆使。
如今再看这小子,因挨了揍,鼻青脸肿狼狈不堪,真是愈发入不得舒国公的眼。老将征战一生,唯独在女儿的事上束手无策,已经让他感受到垂垂老矣的危机。
“你……”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梅芬是绝不可能跟你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如今给你两条路,要么收拾东西滚蛋,滚到天涯海角去,别让我再看见你。要么今日就死在这里,回头扔到乱葬岗,让野狗生吃了你。如今世道,无辜枉死的人多了,何况你还是死有余辜,你可想仔细了,究竟挑选哪一条路。”
向允不死心,“郎主,我和梅芬……”
“住嘴!”舒国公恨声喝住了他,“小娘子的闺名也是你这下贱东西能叫的!你一口一个两情相悦,她却并不认,我公府高门大户,绝不可能和你这破落户结亲,你可听好了,别叫我动了杀心,否则弄死你,比弄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向允有些退缩了,支吾了下道:“郎主,或者您再问问梅……小娘子的意思。我对她当真是一片赤诚啊,太阳当头照着,能照见我的心,我要是有半句假话,叫我立时死在这里。”
舒国公哼笑了一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她自己做主的时候?你也不用赌咒发誓,对付你这种恩将仇报的畜牲,用不着麻烦老天爷,我这就能要了你的狗命。我已经再三问过你了,你不走,是不是?那好,既然如此,这辈子都不要走了。”言罢大喝一声,“来人!”
边上的人都往前迈了一步,“听令。”
可没等他下令,向允就服了软,连连说:“郎主,别……我走,我这就走。”
舒国公给左右的人使了个眼色,示意解开他身上的麻绳,在他手忙脚乱正欲夺门的时候,又叫了声“站着”。
“我舒国公府是怎样的门头,想必你也知道,今天的事要是从你嘴里吐露半个字出去,可小心你老子娘和你妹妹的性命。”
向允颓然道是,临走复又向上磕了个头,方才一瘸一拐走出公府大门。
外面日头正旸,晒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他穿了几条小巷,走到拐角处,才见先前那个闲汉候在那里。
拿眼一瞟,就知道成事了,那闲汉嘿嘿笑着,压声道:“暖玉温香亲近个够,你也不亏。只是……没亲近过了头吧?”
向允道:“当然,那是公府千金,这还只是搂搂抱抱就成了这模样,要是再过火些,裆下好物件岂不是保不住了。”边说边瞧瞧他手上,“银票带来了?”
闲汉从怀里掏出一张票据,当风扬了扬。
他一把夺了过来,带着懊恼的口吻说:“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今日做了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将来死了要下十八层地狱。舒国公待我不薄,要不是没有后悔药吃,我真恨不得没接这个买卖。”
闲汉笑着说:“得了得了,别占了便宜还卖乖,你在舒国公府每月才二两纹银,这里可有一百两,抵得上你好几年的进项。拿了钱,只管赎你那烟翠小姐去吧,远远走开了,从此上京的事再不和你相干。”
向允却还是骂骂咧咧,也不知是在骂背后主使的人,还是骂自己财迷心窍。
他又一瘸一拐走了,闲汉看着他远去的身影,轻蔑地呸了一声。
回身往桑家瓦子跑去,那里的街道旁停了一架马车,他跑到车前恭敬地叉手行了一礼,“公子,事都办妥了。”
车内的人嗯了声,语调里隐隐带着笑意,“眼下舒国公府,必定是乱了套了。”
闲汉嘿嘿笑了两声,“公子现在去提亲,正解了舒国公的燃眉之急,恐怕阖家上下都要对公子感恩戴德呢。”
车内的人却说不急,“且再等几日,现在急吼吼登门,人家也不是傻子。”
只是有些好笑,那天假山后堵住了她的去路,说了那番话,她以为禀报父母就万事大吉了,却不想后头还有厉害的在等着她。十一年不得至亲的信任,一定很痛苦,以后的十一年,甚至二十一年、三十一年继续如此,更会让人生不如死吧!
没有一个人信她,最后只能和他相依为命,即便明夫人再不可一世,除了他,又有谁能托付女儿终身呢。到时候自然低下高贵的头颅,舒国公府,还不是要屈服于区区的开国子府!
至于梅芬这小玩意儿,真是得了颜色就要开染房,她满以为云开雾散了,居然敢迈出家门,在大门外转上两圈。如此看来女人不能太过放任,须得有个嚼子把她们套上,她们才知道自己应当怎么活着,什么叫恪守女德,什么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