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门廊上是筹备了糕点,供这些陪嫁的仆妇女使进食的,可公府上出来的人都懂分寸,饿上一夜死不了,要是撇下新妇只管自己胡吃海塞去了,反倒折辱了舒国公府的名声,连累夫人背后叫人说嘴,因此并没有一个人离开内寝。
下人谨慎,云畔更要自矜自重,将双手压在膝头上,直着身腰坐着,就算脖子僵了,至多转过头打量一下室内的布局,已经是最随性的一个动作了。
不过要说这屋子,其雅致很合乎她的想象。富贵之气自然是有的,到底公侯人家,每一样物件都是上上等,看上去精美异常。
但显赫已极,却并不显得俗丽,比如书案上的美人觚里,插着的不是时鲜花卉,是两支风干的荷花莲蓬,这样精致与简单的碰撞,撞出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禅意味道。
夜渐渐深了,侧耳听,能听见前院热闹的喧哗。云畔静静坐在那里,坐久了果真有些犯困。
平常在家时,至多亥时前后就睡了,今晚却拖到将近子时。她心下哀叹,暗想往后再也不能自顾自了,嫁作人妇总要尽到自己的本分,也不知男人寻常是怎么应酬法,是只这一晚这样呢,还是隔三差五会晚归。
眼皮有千斤重,好像抬不起来了……迷迷糊糊昏昏欲睡,忽然听见檎丹轻声唤她。她一惊,忙睁开眼,发现魏国公居然已经到了床榻前,眼里含着一点笑意,说:“今晚让小娘子受累了。”
他又叫她小娘子,想是脱口而出没来得及改口,说完自己才意识到,那眉眼间微醺的酒意里便带上了一丝赧然,“对不住,我喝得有点多了。”
云畔先前因自己打瞌睡的样子被他瞧见,正有些不好意思,听他这样说,便站起身道:“我让人替公爷准备醒酒汤吧!”
他说不必,“还不至于醉呢,歇一会儿就好了。”
歇?要歇在哪里?总不好歇在躺椅里,寝室内伺候的人也不会答应。
于是到了解缨的时候,十全的仆妇上来替他脱下罩衣,至于新妇腰上的缨带,自然要新郎官亲手来解。
他似乎有些无从下手,伸出的每一寸指节都带着彷徨,最后小心翼翼捏住了一角,慢慢将缨带从她腰上抽下来。余下就没仆妇女使们什么事了,众人行礼,恭祝郎主与夫人百年好合,临走把屋里的灯烛都撤了下去,这喜房里一瞬便朦朦地,只有檐下悬挂的红色灯笼,隐约照亮了半间寝室。
云畔的心急跳起来,到这时候才觉得有些怕。她从来没有和男人独处过,尤其是这样密闭的环境下,浸泡在黑暗里。
黑暗滋生恐惧,她无措地抓紧了裙裾,眼睛不够用的时候,耳朵就变得异常灵敏,她听得见他的每一次呼吸,稍稍的一点动作,就把她吓得动弹不得。
可他也只是坐在她身旁,他身上的气味清冽,没有半分酒气,轻声问:“你害怕吗?”
云畔没有回答,事实上这个问题也很难有合适的答案,说害怕,新婚夜乱了方寸,未免让人笑话小家子气;说不怕,姑娘家和大男人同处一室竟然如此坦然,又是什么道理?
所以只有缄口不言,这样最为稳妥。
然而身旁的人却轻笑了一声,有限的空间内,嗓音低沉,像在人心上抓挠了一把。
“我倒有些紧张,还望你见谅。”
早就听说魏国公身边没有可心的人,正因为这样情况,太后无从下手,只好在他的新婚夫人身上打主意。
如今年月,男子长到了十五六岁,即便身边的朋友不带着做一些风雅之事,男性的长辈也不避讳带他们出入风月场所。那些临街而设的勾栏,整日都有打扮入时的角妓粉头凭栏摇袖,二十四岁还守身如玉的男子,不管在上京还是幽州,似乎都是异类。
云畔纳罕地扭头看他,光线朦胧下,他端端地坐着,没有半点逾矩的意思。
总是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吧,她明白过来,“公爷身子要紧。”
他听了不过一笑,并没有说什么,半晌才道:“小娘子嫁了我,我以真心待你,今后同荣同辱,也请小娘子以真心待我。”
这场婚事,不是两情相悦的产物,各自都有各自的打算,所以难免有隔阂。其实说透了,未必是坏事,云畔道,“请公爷放心,其中利害我都明白。”
祸福难料的时候,聪明是顶要紧的,世上没有一个妻子愿意看着丈夫垮台,不到山穷水尽,夫贵妻荣还是红尘中的旧俗。
他微微别开脸,朝外望了一眼,“时候不早了,安置吧。”
他是清洗之后才入洞房的,怕身上沾染的酒菜腻味熏着了她。云畔在坐帐的时候,也有女使端来清水让她擦洗,到底天太热了,六月里成亲最恼人,好在夜深之后不像白天燥热,静下心坐在那里,还能从流淌进来的夜风里窥出一点凉意。
云畔看着他,看他向她伸出手,细长白洁的手指,还如幽州初次相见时一样。
大概每一对夫妻都是这样过来的,从陌生到渐渐熟悉,总有约定俗成的步骤要走。可当他的指尖触到她脖颈的时候,她忍不住瑟缩了下,他手上略顿了顿,最后还是替她脱下了深衣。
纯衣纁袡厚重得很,脱了倒是身心舒畅了,只是这样环境下,总让人放松不下来。
云畔头昏脑胀呆坐在那里,一切都是他代劳的,前一晚姨母叮嘱她为夫主宽衣解带的事,她已经全忘了,脑子里只管发懵,翻来覆去地想着,“我怎么就嫁人了呢、往后真要和这人一同过日子吗”。
轻轻解了她腋下的中衣系带,他停顿下来看她的脸,她迷茫的样子,和大雨连天那日完全不一样,只管怔怔地任他主张。
热汗悄悄爬了上来,他调开视线,放她卧在柔软的鸳鸯枕上,自己脱了中单来相就,这是一个真实温暖的人,靠在一起,自己也不再孤单了。
低头吻她的额角,她好像大受震撼,瞠目结舌地望着他,仿佛他是一个登徒子。他撑着身子打量她,柔软娇嫩的小女孩,好像还是无法接受男女之间过分的亲昵。
大婚的那套流程,中途不该有停顿,可她脸色煞白,想来已经吓坏了。
他只好诱哄她:“巳巳,今日起你我就是夫妻了,你心里想什么,大可以告诉我。”
云畔所有的力气都用来控制身体的颤抖,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也唾弃自己没出息,新婚之夜吓得这样,恐怕会让新郎子嘲笑吧。
他倒没有不悦,也很包容她的怯懦,将手盖在她手背上,五指从她指缝间探过去,紧紧扣住了,说别怕。
他的手微凉,但干燥洁净,那双敏锐的眼眸里,满含美妙温软的感情。
云畔安慰自己,这是个心如琉璃的人,不会像那些污秽的男子那样……你看,当初他就没有趁人之危,也没有瞧不起女人,他贴心地安排了靠得住的效用护送,还给她们准备了水和食物……他是个好人。
好人来吻她了,从额头缓缓移动下来,到鼻尖,然后停在她唇前,彼此能感觉到对方的气息。
两个都是循礼的人,新婚夜就该做新婚夜该做的事,即便心跳如雷,也要努力稳住。吻住……唔,云畔觉得脸要烧起来了,她喘不过气,羞愧得想挣脱,心里明明知道他是她的郎子,可脑子告诉她,其实他还是个陌生人啊。
他舒展开眉心,这一吻,发现女孩子是香的,并且柔软。他甚至能够想象出她又气又羞,鼓着腮帮子坐在那里,戳一下,便如酥山般回弹摇动一下的有趣模样。
一路亲来,有条不紊,从唇上移开后,就该去寻找玲珑的肩颈了。可就在他俯身的时候,她却下意识撑住了他的胸膛。
他怔了下,知道她是抗拒的,也许刚才那串亲热的举动已经让她忍无可忍了。燃起的热情很快冷却下来,他拉开了和她的距离,说对不起,“我太莽撞了。”
然而这种莽撞本来就应该被允许,云畔又臊又慌张,拽起了滑落的衣襟,匆忙说:“公爷,是我失礼了。”
他抚着额头说不,“我一味想着过礼,忘了问一问你的感受。反正大婚已成,你若是不喜欢,可以过两日再圆房。”
这么说来今晚能够敷衍过去了?可她又有些迟疑,枕下还压着那块元帕,姚嬷嬷说必要用上的。不单如此,明日还要呈敬梁王妃过目,这是昏礼中至关紧要的一步,要是少了,将来就得受人诟病,在府中过日子会很艰难,万一府上长辈存心责难,被休回娘家也是大有可能的。
怎么办呢,她把手探进枕下,忐忑地把帕子呈到他面前,“这个……明日要给母亲看……”
就算室内光线迷蒙,她也能看见他脸上茫然的神情,但也不过一瞬,他将巾帕接过去,随手放在了床边的小几上,只道:“你不必担心,明日我自会向母亲陈情。”
可再怎么陈情都是大礼未成,云畔惴惴地坐着,愁肠百结。
他大约看出她的彷徨来了,就着昏暗的光线起身下床到了案前,云畔纳罕地望他,那中单轻薄垂坠,勾勒出一道清瘦的背影,只听见油纸沙沙作响,然后便是盏碟相击的动静,很快他便捏着茶盏,托着一个纸包儿过来,递到她面前说:“我让人预备了这个,你随意吃两口吧。”
新妇成婚的当晚,一般是不让吃东西的,怕昏礼中途内急出丑,如今既然只剩下两个人,那一切就好商量了。
云畔打开纸包看了看,里头齐整码着几块酥蜜裹食,她向来抗拒不了这个,便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吧!”她笑得眉眼弯弯,小心捏起一个放进嘴里,夜半的时候能吃上一口甜食,实在让人心情愉悦。
他一直尽心替她捧着油纸,闺房里并没有身份的负累,就是互相做伴的两个人,因美食一拍即合。
云畔吃得心满意足,又怕外面侍立的人听见,小声道:“听说班楼的活糖沙馅春茧做得极好,还有镇店的酒,叫‘琼波’,很受上京百姓的追捧,等得了机会,咱们去吃好么?”
一个女孩子同你谈美食,谈美酒,和官场上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周旋不一样。那是家常生活中的小琐碎、小情调、小温暖,像春日挂在风口上的铜铃,一旦吹起便振荡出缠绵的回响。
她说得诚心诚意,他虽然觉得她还是一团孩子气,但依旧捧场地点头,“你哪日想去了告诉我一声,我先命人订下雅间,不必和市井里那些人杂坐。”
云畔道好,复又吃了两个,接过他送来的茶水漱了口。这回躺下就有根底了,肚子里不再空空,精巧的帐幔里也回荡出了甜香。
不行周公之礼,但还是得在一张床上躺着,他偏过头去,掩口咳嗽了两声,然后满带歉意地说:“冬日和夜深的时候,喉咙里常常作痒,咳得也多些,恐怕会吵着你。”
云畔说不要紧,“公爷想咳嗽的时候不必憋着,我夜里睡得沉,听不见的。”
这是他的新婚妻子头一回尝试迁就他,手法生疏了些,好歹是一片心意。
他笑着应了,仰在枕上望向帐顶,百子帐上每一个孩子都绣得栩栩如生。身旁的位置呢,从来都是空空的,如今忽然有人睡下,便有些不习惯。
她可能是真累了,很快便呼吸匀停,没了动静。上京的深夜有些凉,他扯过薄被替她盖上,见她拆了发,满头青丝铺陈在枕上,担心不小心会压着她,便伸手来捋。
微凉的发丝在他指间穿行,轻柔得像一个梦。
他叹了口气,自己这桩牵动朝廷内外的婚事终于尘埃落定,往后余生,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第31章 男人撑的是皮肉,女人撑……
新妇是不能晚起的,云畔这一夜睡得不甚安稳,二更的时候醒了一回,四更的时候又醒了一回。
睁开眼瞧,窗外天色还是昏昏的,灯笼燃到后半夜,火光便有些式微了,照得室内越发朦胧。她转头看了看,身旁的人睡得很沉静,一个人性情内敛,连睡梦都不张扬。这就很好,照姨母的话说,能得一个同床共枕不打架的郎子,也是一项造化。
外头的好些男人呀,走出去人模人样,进了卧房便不能瞧了。夜里梦话连篇,打鼾、嚼豆子般磨牙,更有甚者拳打脚踢在床上直转圈的,那才是婚姻中的噩梦。
云畔屏住呼吸仔细听了好一会儿,他睡得很深,连翻身的动作都鲜少。只是咳嗽难免,却也不过一夜两三回,还是那样小心翼翼地隐忍着,越是这样,就越让人动容。
这身子,将来要想办法调理好才行啊……云畔迷迷糊糊想,脑子里那根嗜睡的弦儿又绷起来,一弹之下铮然作响。
再睡一会儿吧,再睡一小会儿,天也该亮了。
她侧过身去,小心将手垫在脸颊下,似乎才合眼不久,就听见廊子上传来脚步走动的声响,再睁开眼时,天光已经映在窗纸上了。
窗上粘着圆圆的,剪成喜鹊登枝纹样的窗花,和卧房内妆点的红绸相映成趣。上京和幽州一样,家中摆设都以素净为主,偶而参杂进这种浓烈的色彩,像黑字白底的卷轴上落了朱砂款,很有灵动的美感。
她坐起身,回头瞧了李臣简一眼,他也醒了,深邃的一双眼眸,与她视线正相接。
白天见他,又和昨晚的感觉不一样,云畔对他始终带着一点敬畏之心,他这人虽温和,却很让人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感。你可以亲近他,但绝不能唐突他。原本她可能会因昨夜短暂的耳鬓厮磨而局促,但不知为什么,见了他这个人,忽然就觉得一切都是仰遵天道,自己也应该大方一些,不必像小孩子一样羞涩和恐惧。
他还是那样平和的语调,问昨夜睡得好不好?
云畔说很好,两下里相顾,话题难以为继,她讪讪转过了身子。
他也不多言,起身下了床榻,趿着软鞋过去卷起了月洞窗前的竹帘。有风吹过来,柔软的寝衣便在身上拂动,他微微前倾着身子看外面天光,窗外一株新叶盎然的芭蕉映衬着他,愈发显出散淡的,芝兰玉树的况味。
伺候晨起的女使和仆妇鱼贯进来,侍奉他穿衣洗漱,鸣珂和箬兰便上前,搀她移到了外间的妆台前。
这妆台,比起以前用过的都要大,三面铜镜相连,连侧鬓都兼顾到了。姚嬷嬷笑着说:“可见府上都是仔细的人啊。”又问,“夫人昨夜歇得好不好?”其实就是问夫妇之间和不和谐。
云畔支吾了下,说挺好的,却不交代验身的元帕。
姚嬷嬷等了等,又不好催促,便转到内寝自己去找。结果进门,就见床边的小几上放着那块帕子,上头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当下心里一沉,取过来转到了云畔面前,向前托了托问:“夫人,这帕子怎么没用上呢?”
云畔红了脸,低着头说:“昨夜没有……”
姚嬷嬷脑子里嗡地一声,“怎么没有呢?”
在场的都是女孩子,谈及这种事自然都有些不好意思,但也实在不明白,最后那项顶要紧的大礼为什么会没成。
云畔慌得很,觉得自己好像真的错了,嗫嚅着:“公爷见我有些怕,就……”
姚嬷嬷也不知说什么好了,半晌道:“夫人出阁之前,姨母可是交代过您的呀,您怎么全忘了呢。”
如今可怎么好,连姚嬷嬷都没了主张。要说怪她,自然是不能够的,堂堂的公爵夫人,怎么都轮不着一个下人来说教。可要是不怪她,这是关乎她一生的大事,前头太夫人和王妃都在等着呢,到时候怎么向长辈交代?
然而事已至此,实在没有办法,见她自己也乱了阵脚,姚嬷嬷道:“夫人别急,回头就瞧着公爷怎么说吧。像以前呐,也有那些新婚之夜不敢圆房的夫妻,其实不是多大的事,后头补上就是了。”
箬兰梳妆完毕,鸣珂替她换上了宵衣,从妆室内走出来时,李臣简已经在门廊上等着了,回首看见她,眉目间自有几分随和,温声说走吧,“我带你见过祖母和母亲。”
两位都是孀居的长辈,且又是高门大户中出来的,规矩自然注重得很。姚嬷嬷此前就已经仔细传授过拜见姑舅的礼节,其实也并不多复杂,懂得察言观色,人要机灵,不显得钝钝的,一般长辈不会刻意为难,毕竟都要博个贤德的名,可以严厉,却不能叫外人说严苛。
及到正院正厅前,仆妇端来了一个笲,里头盛着红枣和栗子,拿缁被纁里的锦帛覆盖着,这是拜见姑舅时,新妇需呈敬的礼物。
因梁忠献王早就过世了,东边的席垫上放置着灵位,云畔便将笲敬献上去,和李臣简一同向灵位叩拜。
梁王妃坐在东边的席垫上,一直含笑望着这个新进门的媳妇,总是因为郡主得了新嫂子的乾坤核桃,不住夸赞新嫂子的缘故,因此梁王妃对云畔的过门也是满含期待的。
现在看来,举手投足果然有大家风范,可见渔阳县主教导得不错。
像早前,聘了舒国公家嫡女,王妃虽不声不响,心里着急得很。天底下哪有婆母不考察未来儿媳的,就凭那位小娘子从来没在金翟筵上露过面,所有上京贵妇们只说见过她五六岁时的样子,她就觉得大事不妙,只怕自己的儿子这回要被坑惨了。
娶妻啊,尤其是嫡妻,那是多要紧的事,关乎一家子的荣耀和后世子孙,弄了个不愿见人的,那还了得!男人在官场上周旋已经够辛苦的了,家里夫人不说替你拉拢同僚内眷,至少不让你操心,这个要求总不过分吧!
可亲事是早年太夫人和大长公主定下的,作为媳妇她不敢有微词,但心里着实是不满意、不高兴。后来禁中传了口谕出来,说换人了,是两姨的表妹,人又生得灵巧端庄,交际上头又颇有些手段,这下子终于合了王妃的心意,心想着哥儿往后可有指望了,一个贤内助,能令男人如虎添翼。
至于新妇是不是太后安插的眼线,对她来说并不重要。既来之则安之,横竖不管娶谁都有这样的风险,迎娶一个活蹦乱跳的,总比那等不见天日的强百倍。况且开国侯江珩家里那团乱麻,倒是一层最好的保护,江珩不像向君劼曾经手握重兵,越是庸碌的亲家,越不会连累哥儿受官家猜忌,在这暗流汹涌的时节下,没有什么比韬光养晦更安全了。
新妇子来了,王妃笑眯眯瞧着她,边上的惠存悄悄拿手肘顶了母亲一下,表示“阿娘您瞧,我就说新嫂子很好”。
梁王妃看她恭恭敬敬献上笲,便伸手抚了一下,以示收下了礼物。她和忌浮并肩跪在她面前,真真一对璧人啊,梁王妃很有儿女绕膝的快乐,见他们叩拜下去,忙让免礼,“往后可是一家人了,望你们夫妻敦睦,白首偕老。”
那么多的美好愿望加诸在身上,给人一种安定的力量。
云畔复双手加额,伏拜下去,王妃笑着冲儿子说:“哥儿,快,搀你媳妇起来吧!”
李臣简伸手来扶她,清瘦有力的腕子,是属于男人的力量。
惠存趁着这当口,甜甜叫了声阿嫂,云畔转过眼来望她,那是个玲珑美丽的女孩子,王府上养尊处优的郡主,眉眼间自有一股贵气。
她说:“你送我的乾坤核桃,我收着了,真是好喜欢,只可惜没有机会当面谢你。”
云畔抿唇笑了笑,“妹妹送我的胭脂我也收着了。”不动声色地微抬一下面颊,“今日就擦了呐。”
女孩子之间攀交情,似乎是最简单的,只消一眼就知道对不对脾胃,往后能不能和睦相处。
只是眼下还不能细聊,到了她尽孝道的时候。她接过姚嬷嬷捧上的银盆伺候婆母盥洗,然后赞者将食几搬到王妃面前,再由她布菜服侍婆母吃喝。当然只是做一做样子,王妃吃了一口便搁下了筷子,新婚夫妇则须吃盘中剩下的食物,表示承父母恩惠,大尊尊亲。
到了这里,一切俗礼便都过完了,王妃笑吟吟问云畔:“昨夜一切可顺遂?”
说起这个云畔便一窒,两颊连同脖颈一齐滚烫起来。
梁王妃满以为她是害臊,正想出言安慰,却听李臣简叫了声母亲,“昨夜我旧疾又犯了,连累巳巳伺候了我半夜,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此话一出,边上侍立的姚嬷嬷顿时大松了口气。
总算郎子体贴,魏国公的一句话,胜过小娘子千千万万句。男人心疼,知道揽责,这是一家子和睦的开始,所幸小娘子能遇见一位这样的郎子,真真人品足重,可堪依托。否则摊上那么个父亲,家里头又没有章法,要是在婆家受了委屈,姨丈姨母就算再疼爱,终究没有那么好说话。
梁王妃呢,听了倒不关心他们是否圆房了,一心只担心儿子的身子,追问:“又犯咳嗽了吗?伤处还疼吗?”
李臣简摇了摇头,说没什么大碍,“只是这阵子劳累了,歇上两日就好。”
“可不是吗。”梁王妃道,“我就说了,大婚近在眼前,何不安生留在上京处置公务,你偏要赶往息州,三四百里路急来急去的,怎么能不伤了身子。”只是慢待了新妇,连她这个做婆婆的都觉得愧对人家了,不过有些叮嘱还是不能减省的,便和声道,“礼终归是要行的,否则也不成夫妻。我们这一门,子嗣着实不健旺,我还等着你们替家里添人口,让我也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呢。”
娶了儿媳妇,自然就盼着孙子快些来,云畔自是不好意思答话的,李臣简便在边上解围,朗声说是。
惠存还是小孩子心思,她忽然有了个新主意,缠着云畔说:“阿嫂,回头你在核桃里做个小娃娃吧,既新奇,寓意也好。”
梁王妃笑着嗔怪她,“你阿嫂过门第二日,哪里来的工夫做核桃。你呀,一心只知道玩,还不快收敛收敛脾气,再过几个月自己也该出阁了。”一面站起身招呼他们,“咱们过茂园吧,别让太夫人等急了。”
所谓的茂园,原先的名字叫寿松园,是梁王建府之初,为了接胡贵妃出宫颐养,专门辟出来的一个园子。园子很大,有假山有溪流,是个适宜安居的好地方,官家即位后,胡贵妃在里头生活了二十年,直到梁王过世,府邸改成了魏国公府,这个寿松园便也跟着改了名字,变成了现在的茂园。
先帝和儿子一一都去了,自己要活得那么长久做什么,莫如改成茂园吧,愿子孙后代兴兴隆隆,万世恒昌,这是太夫人全部的愿望。
和禁中的张太后相比,胡太夫人在夺嫡一战中虽然败北,但子嗣上头还是胜了。她有孙子,将来还会有重孙子,反观张太后,名利富贵都有了,可惜没有血脉承袭下去,到最后这江山还不是拱手让与他人,所以一时的得意,并不足矣支撑太后绝后的无望。
胡太夫人长吁了口气,坐在正厅上座,看着中路上的新妇跟随忌浮进门。以她挑剔的眼光看来,这女孩儿的样貌是过得去的,曲眉丰颊,很有富贵之态,只是纤细了些,将来好好作养起来,应当就合乎标准了。
梁王妃上前引领,说来见过祖母。边上仆妇放下了锦垫,云畔由女使搀扶着,在太夫人跟前跪定,接过仆妇端来的百合茶向上敬献,“请祖母用茶。”
胡太夫人并未伸手去接,只是打量着她的姿势仪态,看她会作何反应。
要是换了一般的女孩子,不见长辈来接,应当会心虚起来,担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不讨长辈的欢心。慌乱便容易出错,便会向丈夫求救,这是最要不得的。
然而她却没有,稳稳高擎着茶盏,广袖落到了臂弯处,露出一双白玉般鲜洁的手臂,腕子虽细,却纹斯不颤,胡太夫人垂眼看茶盏,果然茶水不起一点涟漪,终是满意了,接过百合茶,低头抿了一口。
云畔的心到这会儿才落回原地,其实姚嬷嬷之前曾告诫过她,这样煊赫之家,首先看重的就是新妇的举止言行。尤其这桩婚事是太后保的媒,胡太夫人必定诸多挑剔,所以细微处慎之又慎,才能无惊无险经受住考验。
太夫人喝茶了,那就表示至少认可了这门婚事,当然接下来训诫也是必不可少的。
胡太夫人将茶盏交给了一旁的卫嬷嬷,正色道:“从今往后,你就是梁王一脉的宗妇,为妻者恭顺夫主,为媳者孝敬长辈,为嫂者友爱小姑,你是大家闺秀出身,这些应当不需我叮嘱。忌浮早年间在校场上受过伤,严寒阴雨天气,你尤其要仔细照顾。姑娘在家时千珍万爱,自立了门户便是当家的主母,我们如今都是依附你们而活,将来光耀门楣全在你们,切要把我的话记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