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篇都是车的小说推荐言情上一章:剑修师姐反内卷
- 整篇都是车的小说推荐言情下一章:雄蜂只会影响我尾针速度
教室里的小孩儿看见男人,纷纷打招呼。
刘美云找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小宝拿着别人的拍子,站在教室门口,一脸斗志昂扬的模样。
“小宝。”她喊了一声。
“妈妈!”小宝转过头,朝妈妈挥手。
然后下一秒,握着陌生叔叔给的拍子,就往乒乓球案子站,眼睛看向之前那个找他挑衅的瘦高男孩儿,催促道:“你不要是比吗?”
瘦高男孩儿刚才还一副大哥大的嚣张劲儿,这会儿看到楚教练在跟前又乖顺得跟兔子似的,他笑笑不敢搭腔,直到楚教练说:“你跟他打打看”,他才拿着球拍站到另一边。
小宝握着球拍,眼睛里小火苗还在乱蹿的时候,大宝和二宝他们也跟上来了。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啥,但一看弟弟跟一个看起来比他大几岁的人一起打球,男孩间的那种胜负欲瞬间被点燃。
“弟弟加油!”陆二宝喊。
大宝倒是没喊,但眼神里也全是鼓劲儿。
刘美云和王秀英就站在一边默默看,小孩子的事情,大人也不好掺和,而且还是这么健康的体育竞赛,总比看他打架强多了。
第112章
第一局高个男孩儿让小宝先发球,还说要让他三个球。
小宝没搭理他,只握着球拍,等楚教练喊可以开始的时候,他干脆利落挥拍击球,一点不给人准备机会。
球飞速撞击到对面案板,快到许多人都吃一惊,连瘦高男孩儿也没反应过来,很自然就丢了这一球。
小宝用同样的姿势发第二第三球的时候,瘦高男孩儿即便已经看出小宝真是个会打的,但话已经放出去了,他还是硬着头皮没接剩下的两个。
楚教练在旁边看这小孩儿发了三个球,眼里已经流露出一抹诧异,待看到第四个球那孩子把球拍从右手换到左手的时候,他吃了一惊,问一旁的孩子家长:“这孩子是左撇子?”
还不等刘美云回答呢,二宝扬起下巴,一脸骄傲模样:“对啊,我弟弟虽然是左撇子,但他左右手都会打哦!”
以前在岛上的时候,小宝就是同龄孩子里打乒乓球最厉害的,现在到了部队大院,小宝已经开始用右手跟同龄孩子打,用左手去找比他大一点的伙伴练习了。
楚教练听了难免震惊,才这么大点的孩子,大部分都才真正开始入门的时候,这孩子却左右手都掌握得这么熟练。
而且这孩子把球拍换到左手的时候,不论是发球还是回击,都比之前更快更有力,是那种强攻型打法,中间完全不给对手留一丝喘气机会。
瘦高男孩儿一开始就因为轻敌落了下风,等他正式进入状态的时候,又发现陆小宝的打法,完全就是野路子加力量强攻型,稍有机会就给你来个大力扣杀,还一扣一个准。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连续的推拉扣杀以后,这小子大气都不带喘一口的,甚至汗水都很少,完全就是一副游刃有余的状态。
于是毫无悬念,一局很快就定出胜负。
陆小宝同学虽然平时写作业磨磨唧唧,但是一到球场上,每一拍挥出去,都是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瘦高男孩儿输了球,偷偷往教练这边看了眼,脸色难看的正要下台时,却听到陆小宝声音轻快道:“你还有三个球。”
这三个球,是瘦高男孩儿一开始说要让的,陆小宝起初没搭理人家,只是很快用实力,又把这三个球让还了回去。
“你家这孩子多大了?”楚教练惊讶小宝处理矛盾的方法。
这孩子不但球技让他意外,连个性也这么鲜明。
刘美云刚要回答,陆二宝又抢在她前面回道:“叔叔,我弟弟今年十一岁啦,我们是三胞胎!”
插不上话的刘美云:“……”
原来还是三胞胎,楚教练好奇的在三个孩子身上扫了一眼,又继续问:“你弟弟几岁开始打球的?”
这个嘛,陆二宝摸了摸后脑勺,他还真是想不起来了。
因为那会儿,他也还小啊!
而旁边一直被抢话头的刘美云,看见儿子朝自己投来求助目光,她没好气的捏了捏他脸:“这回能让你妈说句话了吧!”
“妈,你说。”陆二宝嘿嘿笑着,继续看弟弟打球。
刘美云回答楚教练的话:“他四岁就开始打了,没专业练过,就整天自己瞎玩,特别喜欢而已。”
“看出来了。”楚教练点点头。
这孩子打球完全就一个“自由洒脱”,基本没什么技巧,接球全凭反应和身体灵敏,但好胜心很强,而且最难得的是,这孩子打球专注力特别集中,一点不会被外界干扰,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而更让楚教练意外的是,在最后三个球的时候,陆小宝的握拍从直拍变成了横拍,他还在空中挥了两下拍子,似乎在找感觉。
“他还会横拍?”楚教练感到不可思议。
刘美云摇头:“应该不会。”
在80年代初,不管是初学者、还是专业运动员,普遍都是采用直拍打法,在最初几代创造无数辉煌荣耀的国手里,也基本都是使用的直拍,而横拍打法则是外国人一直擅长的。
不过随着国际乒联的不断改革变化,到后面却是横拍打法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小宝都没接触过横拍,肯定不会这种打法。
楚教练从小宝采用横拍发球的第一个姿势动作就看出来,他确实不会,只是照葫芦画瓢而已。
但这孩子不服输,即便在连丢两球的情况下,也依然尝试用横拍击球,甚至还会自我调整,直到第三个球的时候,瞅准机会反手扣杀,大概率会落空的一个球,却擦着边角飞出,险胜。
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同志,让你孩子来少年宫学乒乓球吧,他是个好苗子,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学习能力,都远超这个阶段的小孩儿,就是一直打野球缺乏技术要领而已,你把他送来我这里,我好好培养,这孩子将来打乒乓球一定能有出息!”
难得遇到一个这么有天赋的孩子,楚教练眼睛里闪着光,情绪也难免有些激动,看刘美云只是盯着乒乓球案子没有回答,他连忙又道:
“要是担心学费的问题,我可以想办法申请一下补助,这孩子真的特别有天赋,希望你们能慎重考虑一下,不要埋没了这孩子的才能啊。”
在八十年代初,肯花钱送孩子来少年宫学习特长的家长毕竟只占少数,虽然看这一家人穿着都体面,但楚教练也摸不准,他们舍不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花精力。
申请补助教一个孩子打乒乓球,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楚教练实在不想放过培养陆小宝的机会,哪怕是自己私下教,他也想让小宝在打乒乓球的道路上,将来能走得更远。
“楚教练你误会了,我就是想问孩子愿不愿意。”刘美云朝已经打完球的小宝招了招手,把人喊过来。
这种事情,她从来都只看孩子意见。
“小宝,叔叔邀请你来这里学习乒乓球,你愿不愿意?”刘美云仔细问他。
楚教练愣了一瞬,很少看到家长能语气这么温柔跟孩子说话的,还征求孩子意见。
而这孩子的回答,更出乎他意料。
“我不愿意。”陆小宝摇摇头,把拍子还给叔叔,礼貌道谢:“谢谢叔叔借给我拍子。”
楚教练急了,问:“你不喜欢打乒乓球吗?为什么不愿意来这儿打?”
陆小宝眼珠子转了一圈,看向刚才输给他的高个子男孩儿,真诚的说:“你们这儿最大的都打不过我,有啥好学的,还不如回家跟叔叔们打。”
陆小宝口中的叔叔们,就是部队也热爱打乒乓球的那些士兵,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喜欢跟陆小宝切磋两局。
人家虽然打乒乓球也是业余,技术比不上专业,但虐一个小孩儿还是绰绰有余的。
听到是这个理由,楚教练哭笑不得。
“刚才跟你打球的那个哥哥,他也才来我们这里没几天,我给你换个对手,你要是能打赢,再说这话?”
小宝抿了抿唇,点头:“行啊。”
于是,楚教练朝最边上那桌,有个身材瘦小的男孩儿招手,把人叫过来。
“他叫许振业,就比你大一岁,你要是能赢过他,刚才让你来这儿学习的话,就当叔叔没说。”
陆小宝见叔叔找的人,就是刚才一直拿横拍打球的哥哥,于是干脆点头,又重新拿起球拍应战。
两个差不多大的同龄孩子,一个虽然身材瘦小,但不论是打球的姿势动作,还是击球的落点,明显都比“胡乱打”的陆小宝,要更专业一些。
陆小宝打球不讲技术,更不懂啥策略,反正就死盯,球来了他就接,逮着机会就强攻。
这种“野路子”的快节奏打法,在没怎么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跟前,可能厉害,但在面对技巧性强一点的对手,短板就败露出来了。
那个叫许振业的小孩儿,知道小宝擅长扣杀,就一直不给他机会,总打那种很低的球。而他击球的落点,每次又能让小宝来回跑,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推拉时间一久,小宝耐心缺失,性子就容易急,很快便处于劣势。
不过小宝不服输的那股劲儿,真是很难得,哪怕再劣势的环境下,那双眼睛里热腾腾燃烧的火苗,也没半点虚弱的迹象。
而且他自学能力真的太强,虽然最后毫无悬念的输给了对手,可是就这短短的时间里,他的进步却非常神速。
从一开始没有机会扣杀,到最后学会自己给自己制造机会。
这种在赛场上,能不断自我突破的人,只要能坚持刻苦训练,将来一定会闪闪发光。
楚教练内心里火苗,也被这孩子点燃,他已经等不及,想要亲手把这孩子,带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第113章
给小宝在少年宫报了名,刘美云就带儿子们去逛街。
“你家小宝可真行,打个乒乓球还能打出花儿来。”
王秀英啧啧感叹,真不知道刘美云家这三个孩子是怎么教出来的,小时候明明一个个都人嫌狗厌,哭声比部队的号子声都要嘹亮,这长大了居然都挺聪明。
大宝脑子好,将来考大学肯定轻轻松松的,二宝嘴巴甜人又鬼机灵,在大院里最会哄人开心,小宝这乒乓球打得,又让人教练一眼瞧中了,说要重点培养。
这人与人之间,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都是孩子自己喜欢。”
刘美云嘴上谦虚,心里肯定是高兴的。
小宝那么喜欢打乒乓球,真要是以后成了专业运动员,那也挺好的,起码不用每天再到处找人陪他练球了……
如果以后打进国家队,再给她赢块金牌回来,那她就是奥运冠军的母亲了。
刘美云忍不住嘴角上扬,心里已经把记者上家里采访她这个冠军母亲,要念的稿子都打了一遍底。
于是带小宝去给他买球拍的时候,她很大方的挑了最贵最好的,18块一副的乒乓球拍给他!
小宝开心得不行,大宝和二宝就只能在旁边一脸羡慕了。
大宝刚犯了错,怕妈妈生气一整天都蔫乖蔫乖的,不怎么提要求,二宝就不管那么多了,看妈妈给弟弟买了球拍,他也争着要:“妈,你给我也买个啥呗?”
“给你买个啥?”刘美云问。
二宝眼珠子在货架上滴溜一圈,试探道:“我还没想好,要不妈妈你给我十块钱就行了,回头想起来我自己买。”
“我给你十个脑瓜崩你要不要?”
刘美云弹了二宝脑门一下,转身又买了一副羽毛球拍给他,温柔哄道:“回去好好练习,要是打得好,妈再带你去一趟少年宫。”
陆二宝:“……”
王秀英也在百货商店给甜甜买了一对发卡,才花了2块钱,刘美云这一出手,就去了别人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
这还不止,从商店出来,她买了汽水让他们在门口等着,然后她又带着大宝说去旁边书店看看。
“妈,咱不是去书店吗?”
蔫了一整天的大宝,终于在妈妈给弟弟们都买了东西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自己,脸上表情瞬间变得明朗起来,只是华新书店不在这条街上。
“待会儿回来顺便买。”刘美云拉着他,直往废品收购站去。
大宝一路好奇,直到看见妈妈从一堆废品里找到一个破旧的收音机,语气温柔的朝他说:“大宝,家里电器好好的,咱不能拆,但是可以拆这些旧的,里边零部件都还在,咱买回去你就可以随便拆。”
“妈妈,我知道了!”大宝眼睛亮晶晶的,瞬间开心得不行。
“那我还能再挑别的吗?”他试探问。
刘美云很大方的点点头:“能啊,随便挑,你自己拿就行。”
反正都是破烂儿,又不花几个钱。
于是,陆大宝就像淘宝藏一样,在妈妈刚才找收音机的附近,又找了一堆破铜烂铁都当宝贝似的抱怀里。
刘美云等他的功夫,自己也顺带翻了翻,想起以前有人在废品收购站淘古董的事儿,她一眼望去,觉得这个破碗、那个豁口的花瓶,还有那边就剩半块的砚台,看啥都怀疑是不是值钱的玩意儿。
只可惜她没有废品里淘金子的眼光,索性放弃,不干那心惊肉跳的事儿。
倒是大宝翻出一个笔筒,看上面雕刻的小人儿还挺好玩,虽然破了点但是还能用,拿回家放书桌上正好。
刘美云也没留意,一起付了钱,又带大宝去书店买了几本书才回去跟他们汇合。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美云看到饭馆对面有家理发店生意似乎还不错,门口还贴了几张女明星的卷发海报。
时髦卷发,是八十年代的特色,这时候不光女人喜欢模仿电影里女主角的卷发造型,很多男人也喜欢烫发。
刘美云也想赶个时髦,把发尾稍稍烫一下,顺带也给三胞胎理个发。
“秀英嫂子,咱要不先去做个头发,再挑衣裳,这样效果更好。”
王秀英摸了摸自己只到肩膀的短发,有些不确定:“我这头发还能整造型?”
“能啊。”刘美云点头:“你发质这么好,稍微烫一下,就烫海报上那种,出来起码年轻十岁。”
要不说刘美云这张会哄人的嘴,做起销售来游刃有余呢,王秀英就冲这句“年轻十岁”,说啥也要进去试试。
大宝三兄弟往凳子上一坐,就跟流水线似的,不到十分钟就理好一个,理发师都是直接拿推子推。
刘美云还指点江山一番,让人就推了后面和两侧,没给他们全都推成寸头。
出来的效果,自然是时髦又好看的,有种酷酷的帅气,连理发师都赞不绝口。
刘美云也是一时兴起,想着反正放暑假又不上课,就照着后世的流行款给他们设计,理出来一个个都成了痞帅痞帅的小帅哥。
三胞胎本身长得就好看,剪了头发往人家理发店一坐,进出的客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比门口贴着海报的明星还要吸引人。
大宝三兄弟自己也臭美了一小会儿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妈,你这个还要弄多久啊?”
小宝已经是第三次看着刘美云脑袋上顶着跟“锅盖”一样冒热气的东西在问了。
“快了快了。”刘美云敷衍,也有点后悔进来烫发。
她脑袋上顶着电热帽,理发店里就一台吊扇呼啦啦的吹,丝毫不起作用,热得人是汗水直流。
看见人店里放着不用的蒲扇,她借过来给小儿子,吩咐道:“小宝啊,你快给妈妈扇点风。”
小宝照做,两支胳膊贼有劲儿,扇得刘美云终于短暂凉快了会儿。
他扇累了,又换二宝,二宝没劲儿了,大宝又接上。
旁边一起做头发也汗流浃背的顾客,看见刘美云这待遇,都露出一脸羡慕的眼神。
三个儿子养这么久,刘美云也就这会儿才感觉有点回报了,就是能再多点耐心,就更完美了。
“妈,都四十分钟了,你这咋还没好啊?”二宝心不在焉摇着扇子,人都已经犯困了。
“马上就好了,你别老催。”刘美云耳朵都要被念叨出茧子来了。
过了会儿,大宝又凑过来:“妈,女孩子做个头发怎么要这么久啊?”
王秀英在旁边听了笑着调侃:“你以后找媳妇儿,做头发也得这么久。”
大宝果断摇头,“那我找短头发的媳妇儿。”
理发店的顾客都哄笑一片,刘美云却没好气的说:“就你们这样没耐心,以后八成找不到媳妇儿!”
“那我就不要媳妇儿。”陆大宝一脸无所谓,只是哼哼唧唧的催促:“妈妈,都一个多小时啦!”
“……”
刘美云闭着眼睛,直接又开启屏蔽。
让他们自己先回家,一个个又不肯回,呆身边呢又搁那一个劲儿的催。
每当这时候,刘美云就对比出陆长征的好来了。
好不容易做完头发,刘美云和王秀英一人拿着一面镜子相互看。
“美云,你这个头发做得太漂亮了,比电影明星还好看。”
“嫂子,你的也好看啊,这样卷一下,都不止年轻十岁”
王秀英拨弄着头发,看着镜子里“焕然一新”的自己,嘴角弧度一直没下去过。
自从结了婚以后,她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这样改变过自己了,今天稍稍弄了下,瞬间像是回到以前还在文工团那时候,整个人心态都变年轻了。
不过要说好看,还是刘美云头发卷出来的效果更惊艳。
她本身长相就偏娇媚那种,发尾这稍稍一卷,还有额头几缕刘海儿也微微翘起,看着比之前竟更加的俏丽动人。
说她比电影画报上的女明星还要好看,真是一点不带夸张的成分,连带在店里做头发的好多顾客,看了刘美云做出来的效果后,都纷纷想要同款。
大宝他们三兄弟看不出美丑,只知道终于能从理发店离开了,一个个都松了口气。
可离开理发店,还有服装店。
刘美云带王秀英到就近中心城的华美总店去挑衣服。
总店的两个销售员赵和美跟余翠翠刚招呼完一拨客人,看见刘美云带着她家三个儿子还有一个陌生女人进来,纷纷上前礼貌打招呼。
“和美,帮忙给秀英嫂子挑两身衣裳,看看你们最近眼光进步没有。”
卖衣服除了销售口才,提高审美也很重要。
刘美云之前让姚顺六从羊城带了好些香港那边的时尚杂志过来,放在店里让销售员经常看,督促她们提高下审美,这样给客户搭配衣服的时候,才能更容易刺激顾客的消费欲。
赵和美笑着点头,带王秀英去旁边给她挑衣服。
刘美云也顺带给三胞胎挑了两身,一套牛仔背带裤搭配白衬衫,一套海军蓝的条纹T恤。
店里童装款式并不怎么多,他们针对的消费人群普遍还是年轻女性居多一些,也有少部分中老年款。
不过就在店里这一会儿,刘美云注意到,带孩子来店里买衣服的顾客比去年要多得多,有一两个还抱怨款式太少。
童装本来就是很有市场的一块儿,随着大家经济消费能力的提升,比起扯布给孩子随便做件衣裳,或者捡别人剩下的穿,越来越多的家长,舍得花钱给孩子买套成衣。
尤其赶上计划生育,家里只有一个两个的孩子,就越发变得金贵起来。
刘美云觉得,等年底时候,童装专卖店也可以做起来了。
第114章
王秀英在店里带了两套衣服走,一套是连衣长裙,一套是阔腿裤加蝙蝠袖的确良衬衣,穿在身上都是既得体,又显身材。
刘美云直接给她打了六折,还另外给甜甜送了一条小裙子,王秀英连忙拒绝:“你快别,做生意哪有这样的,打个八折差不多就行了啊,甜甜的裙子我也一块儿买了就行。”
“嫂子跟我见外不是?”刘美云态度坚决,“别人打八折,跟你我能八折吗?送甜甜一条裙子你还跟我客气,再这么见外,下次我可不跟你出来逛街了。”
王秀英说不过刘美云,最后也只能厚着脸皮把这便宜占了。
两人“改头换面”回到部队大院,家属院那边看王秀英出去一趟回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时髦又漂亮,看着年轻好几岁呢,纷纷上前是一边夸一边艳羡的打听。
王秀英承了刘美云送衣服的人情,自然是不遗余力的给华美服装店做宣传。
而刘美云这边呢,带着三个小崽子回到家里。
老爷子他们知道小宝去少年宫报名学习乒乓球以后,又都一个劲儿夸。
尤其老爷子,一把年纪了,还说要亲自再给小曾孙做一副乒乓球拍,拦都拦不住!
“大宝带回来的这啥啊,这么脏,我先拿去洗洗。”
吴妈看大宝带回来一堆破铜烂铁,其他的沾水容易生锈,她就拿干布擦了擦,只那个竹筒大宝说要放桌上当笔筒用,她就准备打点肥皂水给洗干净些。
“我看看。”老爷子带起老花镜,想看看大曾孙捡回来的啥宝贝。
“脏得很,您别往衣服上放。”吴妈随手递过去,还拿帕子先擦了两下。
那个竹筒外边坑坑洼洼,缝隙里全是尘土污垢,雕刻的小人儿也看不出是个啥。
老爷子拿手里仔细瞧半天,越瞧眉头皱得越深。
“您先看着,我去帮美云烧饭了哈。”吴妈见老爷子琢磨半天,她干脆先进厨房忙活。
傍晚一家人齐齐整整围坐一桌吃饭的时候,老爷子突然开口朝陆婉君吩咐道:“婉君,你明天下班,带着这个笔筒去一趟小邵那里。”
陆婉君瞥一眼,停下筷子:“爸,你怀疑这是个古董啊?”
“我看着是挺像。”
老爷子拿老花镜看了足足四十分钟呢,还拿布擦干净了仔细看的,觉得那竹筒上雕刻的人物惟妙惟肖,绝对不是随随便便一般人就能雕刻出来的程度。
他虽然不懂鉴宝,但是以前做木匠那么多年,自己平时又喜欢雕刻些小玩意儿,越看那个竹筒越觉得可能像是老物件。
“爷爷,真的假的啊?”
刘美云一听大儿子随便捡的一个笔筒可能真是古董,她顿时两眼放光,饭也不吃了,就拿起那个笔筒仔细打量。
老爷子笑道:“真的假的,明天让婉君带去给人掌掌眼就晓得了。”
还要等到明天,刘美云却晚上就已经激动得睡不着了,把笔筒从大宝那里暂时“征用”回来,放到她卧房书桌上,拿小布条又仔细把灰尘擦了一遍。
这擦干净以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爷子的话起了心里作用,她也越看越像古董。
陆长征洗完澡回到房间,就看到媳妇儿坐在床上盯着那个破竹筒,一看就是半天。
他爬上床:“媳妇儿,别看了,该睡觉了。”
“马上。”刘美云最后擦了两下,把竹筒放柜子里收好,这才钻进被窝。
见媳妇儿乖乖躺下了,陆长征刚要准备干点啥的时候,就听到她问:“爷爷说的那个“小邵”是谁你知道不?”
陆长征手伸进衣服里,随口回道:“邵林文,小姑的一个朋友,我也好久没见了。”
“邵老先生?”刘美云惊得一下从床上坐起。
陆长征:“你认识?”
“他是不是在文修馆工作,然后书法很厉害?”
陆长征点头:“已经退休了好像,书法是不错,去年过年咱家门上的对联就是他送的,你不是还夸字好看来着。”
“!!!!”
刘美云脑子里瞬间浮现去年过年时候,陆婉君是带了一副对联回家,说是朋友送的,她当时看字儿好看,就夸了几句并没放在心上。
年过完几个月的时候,门口对联风吹日晒的,脱落卷边不太好看,又给小宝扯坏半截,她就跟陆婉君说了一声,直接撕干净了。
要早知道是邵林文老师的字,她就裱起来收藏了!
“怎么了?”陆长征一脸困惑,看刘美云这表情,他猜测问:“邵叔叔以后会很厉害?”
“嗯。”刘美云点头:“书法大师,办过书法展,一幅作品最低能卖五位数,上过一个文物修复类的节目特别火,还登过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