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篇都是车的小说推荐言情上一章:剑修师姐反内卷
- 整篇都是车的小说推荐言情下一章:雄蜂只会影响我尾针速度
广告词刘美云也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直接怎么简单怎么来。
于是隔天,“3月15华美服装店春款上市,全场七五折!”的广告标语,就在报纸头版的中间空隙投放了出来,底下还有两家门店的详细地址,以及活动日期。
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个体户的广告,即便报纸的销量还比不上日报晚报这样的大报纸,但是一连七天的投放效果,还是让华美服装店在大街小巷掀起了一股不低的讨论热潮。
尤其刘美云让报社把广告词中间的七五折还有日期都做了放大处理,连着看好几天的人,感觉那几个数字就像印在脑子里一样。
于是还不到3月15春款上市的时候,华美服装店每天就陆续有人来参观,可是墙壁上零星挂着的还是去年没卖完的冬装,也没有任何折扣价,店员说是非得等到15号那天,人们只能失望离开。
“美云姐,咱为啥不提前把衣服挂上去展示啊?”
看到又一个顾客摇着头走出店铺,陈丽丽忍不住问道。
这离15号也没两天了,他们店里还一件都没上新呢,有的客人大老远骑自行车过来想买打折价,结果被告知要等两天,都不耐烦甚至还有的骂骂咧咧起来。
陈丽丽怕这样下去对服装店影响不好。
刘美云却并不在意。
不耐烦的毕竟只是少数,活动日期是登了报纸的,谁来都一样,至于不提前上新展示,其实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销售嘛,能够抓住顾客好奇心,就已经成功大半,就像后世每年定期发布新品的手机品牌一样。
当然,现在跟陈丽丽讲这些,人小姑娘不一定能消化,生活的时代不同,接触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这会儿还是八十年代,人估计都不知道,在报纸上打那么一广告,到底能起多大效果。
有多大效果,在3月15号华美服装店正式开门的时候,门口密密麻麻一直排到两条街开外的长龙,着实把店里每一个销售员都吓到了。
而且还是两家店门口,都有这么壮观的人形队伍。
街头巷尾看热闹的大妈们也都惊了,以为华美服装店又搞什么抽奖活动,毕竟这一带也就他们家铺子三不五时的要整这么一出,于是一打听,春装上市,全场七五折!
好家伙!七五折,没记错的话,他们家第一间铺子开业也才八折的优惠!
住在附近的人都知道,华美服装店的衣服款式新,质量也不错,就是价格贵啊,平时都是家里年轻人眼馋,可舍不得买,也只有赶上做活动的价格,他们才舍得大出血,给家里孩子整一套。
于是队伍越拉越长,挤在华美服装店的顾客,也是一波接着一波。
“这假领子真好看,多少钱?”几个孩儿一进店,就被挂门口各式各样的假领子吸引。
“打完折6块。”销售员笑着回道。
“才6块?”女孩们惊讶。
她们都是附近大学生,也是看了报纸过来的,都没想到华美服装店卖的“假领子”,居然比她们托朋友从沪市那边带回来的款式还要好看,领口有不同的花边和点缀装饰,料子摸着也好,做工更不用说,线条紧密,一根多余线头都找不到。
于是赶紧一人挑两件,结果一转头,看见店里其他衣服也好看,衬衣搭配牛仔喇叭裤,外边还配一件小西装外套,几个女孩儿越看,越舍不得离开。
自从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来后,人们穿衣服的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前两年穿喇叭裤走大街上,还会被人指指点点,现在满大街都是喇叭裤。
很多爱美的女孩儿追求时尚,都会想办法让亲戚朋友从沪市给他们捎带那边流行的最新款,可如今华美卖的衣服,一点不逊色沪市百货大楼里的那些款式,有的更甚至还要更加新颖独特。
于是一夜间,华美服装店的这次春装上市,很快便在京城掀起了一股时尚潮流,那几天时间里,几乎每天早上开门,店门口都是长长的人龙,店里销售员忙得上厕所都得掐着时间,刘美云作为老板,白天在店里卖衣服,晚上关了店还要数钱盘账,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陆长征心疼媳妇儿,晚上都是骑着自行车直接过来接她,不然也不放心。
刘美云有时候累得就直接靠男人后背上,也不想说话,陆长征怕她睡着,有时候还得单手骑自行车,腾出另一只手来护着她。
部队大院门口执勤的保卫人员,也不是一次两次看见陆团长这么护着他夫人了,年轻的小士兵,尤其还没结婚的,有一个算一个,都羡慕得不行。
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他们这样骑自行车载着自己对象啊!
而部队操场上,正在遛弯的周政委两口子,也刚好看见陆长征骑自行车过来。
周政委背着手,走过去把人拦下,没好气道:“陆团长,你们两口子自己出去潇洒,天天把娃放我们家里留着拆家是吧?”
他都服气了,在岛上的时候,岛上的孩子皮,他家甜甜整天的上山爬树不着家,现在搬京城来了,以为能养得文静些,哪想又跟陆长征家仨小子混一块儿,四个孩子,除了陆家老大稳重些,剩下二宝和小宝,一个比一个皮。
尤其那陆二宝,小时候在岛上就围着他家甜甜转,偷偷给他女儿开小灶,硬生生把他家甜甜脸都喂圆了一圈,现在是老毛病一点不见改,下午放学时候,他还看到陆二宝带甜甜去小卖部,又给她买了包果丹皮!
周政委作为老父亲,对陆二宝这种从小就会哄女孩子的小男生,肯定没好感。
他上午还打听来着,这几年陆二宝几乎给大院里每一个小姑娘都送过小零食,这还不算他们学校里的,总而言之,周政委觉得,陆家仨小子,也就老大看着还顺眼些。
“周政委、秀英嫂子。”刘美云听到声音,就从自行车上跳下来,“他们仨又去你们家蹭电视了?”
周政委刚要说话,旁边王秀英一巴掌直接扇他胳膊上,“你幼稚不幼稚!”
“我说啥就幼稚了?”周政委很不服气。
王秀英给了他一个白眼,嫌丢人,直接把人推开,朝陆长征两口子笑着道:“你们别管他,就是吃饱了撑的。大宝他们哥仨在我家看电视呢。”
刘美云听了蹙眉。
这都好几天了,天天上人家里蹭电视,这要换了她也该烦了。
“你盯着他们写完作业了?”刘美云看向陆长征。
她忙的这几天,孩子学习都是交给陆长征负责的。
陆长征赶紧点头:“一回来就写完了,我检查了的。”
媳妇儿交代的任务,他哪敢松懈。
“嫂子,不好意思啊,给你们添麻烦了,等会儿我就把人领回去。”
刘美云瞪了陆长征一眼,就算写完作业,也不能允许天天往人家里添麻烦啊,谁见了不招人烦。
陆长征心虚的低下头,目光往周政委那边瞥了一眼,两人很有默契的相继都把目光投向了别处。
“美云,你别介意啊,我家老周他就是嘴上每个把门的,甜甜身边围着的小男生,十个有八个都被他训过。”
王秀英为这事说了他几回,人就是死活不改,所以他也不是烦陆团长家的三胞胎天天来家里闹,他压根就是看不顺眼所有围在甜甜身边,跟她称兄道弟的那些皮小子们。
“哈哈,嫂子你别多余解释,我都知道。”
刘美云给了王秀英一副我很懂,很理解的表情。
不就是女儿奴嘛,她家这三个要都是女儿,估计以陆长征的德行,比周政委还要狠。
夫妻俩推着自行车,拐了个弯,就到家属楼那边喊三兄弟回家。
“妈,咱家能不能也买一个电视机?”
回去路上的时候,大宝突然提要求。
刘美云还没答应呢,二宝和小宝就都点头附和。
二宝一脸孝顺又贴心:“对啊,妈,你给我们买一个吧,现在放那个电视剧特别好看,太爷爷和吴奶奶在家也可以看。”
“对啊,看的可比听的有意思多了!”陆小宝现在每天回家还要给太爷爷讲一遍剧情,讲到精彩处他都想再重新看一遍。
刘美云看他们哥仨每次在要买东西的时候都特别团结,说话也一套一套的。
“有事就叫妈,你们咋不找你们爸买,知道一台电视机多贵吗?”
以前部队大院里,买电视的没几家,现在倒是越来越多。
前两年她是想买一台给老爷子解闷来着,可老爷子貌似对那玩意儿不感兴趣,人每天就拎着个收音机在大院四处溜达,眼睛还好使的时候就雕刻木头,给大宝他们做玩具,看累了就出去遛鹦鹉,抽空找老战友下下棋,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忙碌,哪有兴趣对着那么一小块屏幕一坐半天。
吴妈就更不乐意了,带她去电影院看个电影人都嫌晃得很。
于是这两年,刘美云给家里添置了电风扇、洗衣机、冰箱,就一直没买电视。
“我爸没钱。”陆二宝瞅了他爸一眼,替他打抱不平:“他连私房钱都不敢藏,哪有钱给我们买电视。”
“我那是不需要!不是不敢!”
陆长征推着自行车没好气的替自己辩解,谁知话才刚一出口,二儿子就一脸阴阳怪气的朝刘美云告状:“哦~妈你听到了吧?我爸他说他敢背着你藏私房钱。”
“……”
“不过妈妈你放心,你最聪明贴心孝顺可爱的二儿子,一定会永远站在你这边,时刻帮你监督陆同志,要是他敢背着你藏私房钱,作为你俩亲亲儿子的我,一定坚守正义,刚正不阿,第一个站出来揭发他!”
陆二宝打着一脸的小算盘,小嘴也是巴拉巴拉的说个没完,给刘美云看得是又气又好笑还又同情。
当然,同情只是面向陆长征同志的。
被二儿子套路进去的陆长征,气得实在没忍住,抓着陆二宝就要行驶亲爹揍儿子的权利,反正媳妇儿都说了,咱家这三个格外能坑爹,要是他觉得实在气不过,可以请他们吃竹笋炒肉,反正屁股肉厚。
“爸,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陆二宝反应就慢了那么一步,后脖领子给陆长征拽住了,他赶紧朝大宝和小宝使眼色,结果上一秒还默契又团结哥仨,下一秒陆大宝和陆小宝就装看不见,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我不是君子,我是你老子!”
陆长征一记响亮巴掌落在二儿子的屁、股蛋子上,气不打一处来:“为了看个电视,连你亲爹都出卖!还陆同志,你再叫一个我听听?”
“爸,我错了!我刚才都是哄我妈开心的!”
陆二宝在陆长征手里就跟条泥鳅一样滑溜,他不说话还好,一说话,陆长征更来气了。
“哄你妈开心,拿你老子开涮,合着只有你妈是亲的,我是后的是吧?”
陆二宝捂着屁股,眼珠子一转,大声替自己辩解:“不是啊爸,你自己不也老哄我妈开心吗?你还说我妈开心了,你就开心,那我刚才不是学你来着,难道你以前说这话都不是真心的?”
“我妈开心了,你不开心吗?”陆二宝发出灵魂的一问。
陆长征感觉后背凉风嗖嗖的,他下意识看向自己媳妇儿,手里陆二宝也趁机挣脱出去,眼看着大哥和弟弟指望不上,亲爹又好像被自己气炸了,他赶紧麻溜往家跑,回家搬救兵去了!
刘美云眼看着这一天天的,父子四人隔三差五就要闹这么一出好兄弟“相互背叛”,亲父子“反目成仇”的大戏,心说,这不比看电视剧精彩得多?
第104章
春款上市才几天时间,华美两家门店的总营业额就已经突破30万。
即便七五折的活动已经结束,店里每天的日流水依旧很可观。
刘美云决定先拿出十万块来分红,她占百分之八十的股份,能得八万,姚顺六能得二万块。
“姚大哥,这五万我先借给你,抽空你去把房子买了吧,最好买四合院。”
刘美云从自己的八万块里挪出五万给姚顺六,催促他先去把房子定下来。
“行,那等我攒够钱,再连本带利还你。”
姚顺六也不跟她客气,他虽然只有华美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可是照这个扩张速度和店铺日流水,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把钱还给刘美云的。
原本他还想就拿分红的2万块先买便宜点的平房院子一家人也够住,可刘美云建议他买四合院,那他就听刘美云的。
反正现在刘美云在他这里就是贵人加财神爷。
而刘美云手里剩下的三万块,都得预备着投到樱桃园那边。
前不久,钟兴国已经从他们老家找人送了五千棵樱桃苗过来,现在估计正马不停蹄的往土里载种呢,一般没啥事儿,她也懒得往那边跑,除非给他们送钱的时候。
主要钟兴国这人太靠谱,从果苗到化肥以及人工,每一项支出都给她列得明明白白,每一分钱也都花得清清楚楚,时不时还会到村上打电话过来跟她报备进度。
这种执行和管理能力,要是放到后世,绝对早就升职加薪一条龙了。
“姚大哥,这两天你看房的时候,顺便再帮我找一间门面房吧,就在西区那块儿最好,等过几个月放暑假,我们再开一家分店。”
西区那边未来也是出名的商业圈,刘美云是一边扩张服装生意,一边屯门面房,京城这么大的地方,人流量也大,她才两家服装店怎么也消化不完这么大一个盘子,要是顺利的话,她还准备明年在大学城那边也开一家。
“好,我这两天就抓紧看。”姚顺六一口应下。
服装店这边有姚顺六忙活,樱桃园有钟兴国打理,刘美云偶尔也能偷个闲,多空出些时间陪陪家人。
准确的说,是盯着老二老三的学习成绩。
至于哥仨想要的电视机,刘美云倒是答应给买了,不过得等到他们放暑假的时候。
最后半学期是小升初的关键,虽然哥仨能直接升到部队所属的子弟学校,但是初中和小学不一样,学习上可不能再由着他们放飞自我,每次考试成绩都给她不断制造“惊喜”。
于是刘美云承诺,只要二宝和小宝的这次期末考试进班级前十,就给他们买电视,还是彩色的那种!
三兄弟班上四十个同学呢,平时大宝稳坐第一,二宝和小宝的成绩就跟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好的时候进过前十,贪玩那段时间,掉去倒数的也有。
搞得刘美云每次去给他们开家长会,心情也是大起大落。
以前刘美云怕管太严拘着他们天性,所以都是半放养状态,只要原则问题不给她往歪路上带,大部分时候,都随着他们去。
小学阶段,除了大宝本身热爱学习,二宝和小宝都不把读书当回事,高兴了好好学一下,贪玩了作业都懒得写。
游泳、滑冰、乒乓球、篮球、画画这些学习以外的兴趣项目,他们倒是个个都精通,刘美云只当时不花钱就给他们培养了兴趣爱好。
反正,这时候的小学课程没有后世那么复杂,只要基础不落下就行。
想想以后的孩子,小学开始不仅就要上辅导班还有各种特长班和外语补习班,家庭作业、手工作业、课后实践作业还五花八门。
孩子累,家长也辛苦。
不过,刘美云惯会躲懒,给孩子辅导功课这事儿,她是能避免就避免。
以前他们学霸小舅舅在家里的时候,辅导功课基本都是他负责,现在小舅舅出国去了,这个重担就不知不觉落到了继承他们小舅舅学霸衣钵的她大儿子身上。
没办法,为了要个电视机,三兄弟都得努力才行。
于是最近几天,刘美云回家总能在老爷子书房看到这相似的一幕。
“陆二宝,你能不能长点脑子,跟你说多少遍了,解这种题要先约分!约分!”
说了无数遍的陆大宝,气得没忍住,卷起试卷就往二宝脑袋上敲。
旁边小宝看二哥挨大哥揍,他一脸幸灾乐祸,还没嘚瑟几秒,大哥的炮火就往他这边这转了。
“还有你,陆小宝!”大宝扯过作业本,一脸无语:“这么简单的题,一根绳子去掉二分之一,还剩多少?你答案不会好好写吗?写什么“半截儿”?这是数学题,又不是语文题!”
“……”
刘美云默默心疼大儿子两秒,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他。
小小年纪,就承担了他不该承担的这些。
作为老母亲,她无以为报,只能……削个苹果犒劳犒劳。
“爷爷,别看你那鹦鹉啦,吃点水果。”
刘美云把苹果切成小块,插上牙签,先盯着老爷子吃。
也不知道啥毛病,老爷子和陆长征都不爱吃水果,这爷孙俩你就是把水果收拾好放他们眼跟前,都不带动嘴的。
“好好好,等会就吃……”
陆老爷子点头应着,眼睛却是没挪开鸟笼子一步。
“爷爷,赶紧的。”刘美云把盘子推过去。
每天都得吃水果,这是刘美云给家里定下的养生规矩,她自己也是早早就开始枸杞红枣水了。
老爷子朝书房望了一眼,讨价还价:“你先给大宝他们端过去,我待会儿就吃。”
“爷爷,不行。”刘美云语气坚定:“这一盘子是你和吴妈的,他们的我另外削,苹果有维生素,对身体好……”
老爷子撇撇嘴,只好挪开鸟笼子,不情不愿的把自己那份吃完。
孙媳妇儿啥都好,就是最近两年开始盯着家里人养生,每天都得吃水果,夏天不准喝冰水,冬天得带护膝才能出门,肉还不准他们多吃,说是得搭配着来,还有青菜餐餐都得有……
家里这么多人,还尤其盯他盯得最严。
哦,还有那个牛奶,他都一把年纪了,居然还让他跟大宝兄弟仨一样,每天都得喝一杯,说是补钙。
“你说我这孙媳妇儿,年纪轻轻的,咋就那么喜欢养生呢?你说我这身体,对吧,那咱以前在前线,喝过雪水啃过树皮的,吃啥不是吃,现在日子好过了,吃东西倒还讲究起来了。”
老爷子拎着鸟笼子,出来找老战友遛弯,顺带碎碎念几句。
“你别得了便宜卖乖啊。”老战友给了他一个白眼,微佝偻着身子,加快走在他前头。
“你走那么快干啥。”
陆老爷子三两步追上去,一只手提着他心爱的鹦鹉,另一只手在口袋掏出俩橘子,给了老朋友一个:“这我出门,我孙媳妇儿非让我装口袋的,说是这里边有那个啥维生素“西”,说白了不就是一橘子吗,你快吃了,看酸不酸,不酸我再吃。”
老战友:“……”
橘子不酸,他心酸呐!
陆家这孙媳妇儿,跟亲孙女差不多。
老朋友明面上抱怨,可嘴角弧度就没下去过,说是这么说,估计人心里正笑得都合不拢嘴呢。
这大院子的老伙计,就数他身体最硬朗,前些年膝盖不好,走路还要拐杖,再看这两年人气色养的,越活越年轻,还有精力养鸟……
他家那几个呢,别说孙媳妇儿,就是孙子孙女一天也是忙进忙出,跟他说话功夫都没有,真是人比人,气死个人呐!
叹了口气,老战友慢悠悠往台阶上一坐,剥了橘子塞嘴里,没好气道:“你隔三差五的,不是炫耀你那三个大宝贝曾孙,就是显摆你的好孙媳妇儿,下次你自己出来遛弯,别找我了!”
陆老爷子干脆在他旁边坐下,笑哈哈继续道:“那我家婉君,人现在也是主任了,找她做手术都得提前一个月预约,还有我孙子,虽然表现不如我们年轻那时候,不过好歹人也凭本事升上团长了……”
老战友越听,嘴里橘子越是酸不溜秋,气哼哼不想说话。
过了会儿,老爷子也叹了口气,怅然道:“你说,以前咱都没想过能活下来,可现在不仅活的好好的,还儿孙满堂,日子越过越好,有时候一觉醒来,都害怕是在做梦。”
老战友点点头:“谁说不是呢……”
姚顺六那边,很快以八万块的价格,在京城买了自己的第一套四合院。
刘美云过去参观的时候,看得心里直痒痒。
现在八万块能在这地段买一套四合院,以后八千万都不一定能拿下!
看来她得抓紧赚钱,赶紧也多屯几套!
“店铺我之前看了一个,位置啥都挺好的,就是昨天过去交钱的时候,被人抢了,听说也是准备要开服装店的。”
这会儿还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坐拥千万豪宅的姚老板,还在为门面房的事情而焦心呢。
本来都说得好好的,临门一脚给他变卦。
“没事,重新再找吧。”
已经成定局的事,多说无益,重新再找一间就是了。
“还要在附近找?”
姚顺六是觉得,那片要是再开一个服装店,他们就不是那附近除了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以外,唯一卖服装的了,还不如干脆换个没竞争的区域,反正京城大着呢。
刘美云却点头:“嗯,就在那附近找。”
那块儿将来是商区,现在附近有厂职工宿舍,别说一家同行,就是整条街都是,她也得挤进去。
而且现在才多了一家个体户服装店,等将来成千上万的人涌入这个行业,那个竞争才叫竞争。
姚顺六于是听刘美云的话,又托了不少人,才终于看到一家合适的。
还就在他原先看中的那家铺子对面街,中间就隔了条马路。
负责装修的还是原来那批人,人都做熟练了,只要材料到位,基本一个月就能给装修完。
刘美云也没怎么仔细盯过,反正服装店那边的业务,姚顺六基本都已经很熟练了,她更多的是在家盯着仨儿子的学习,还有画新的夏装设计图。
郝厂长那边,自从接了刘美云这一单,给厂子职工好歹发了点过年福利,这年后开春,更值得人高兴的就是拨款终于下来了。
厂子里的情况,也终于没那么让人发愁了,虽然订单不多,但勉强也能维持。
刘美云几次去厂里送设计图,都能看到郝厂长如沐春风的那张脸。
“小刘啊,正好,我有个要紧事跟你说。”
这天,郝厂长遇到刘美云来厂子盯生产线,便把人叫到办公室。
“厂长,怎么了?”刘美云见郝厂长表情严肃,直觉不是啥好事。
郝厂长:“你认不认识纺织三厂的伍主任?”
“不认识啊,怎么了?”刘美云摇头,回答得十分肯定。
要是纺织厂的人,又是主任,打过交道的话她肯定有印象,但记忆里,她就压根不认识啥姓伍的。
听到刘美云说不认识,郝厂长脸上表情明显放松一些。
“不认识就好。”郝厂长笑了笑,开始朝刘美云展示他打太极的那一套:“小刘啊,咱们也合作过一次了,合同呢也签了三年的,你看看你对咱们厂上次帮忙生产的服装,有没有啥意见的,要是有小意见,能改正的我们尽量改正,以后大家还要长期合作的嘛,这个信任一定要维持好,你说是吧。”
“郝厂长,你有话直说吧。”刘美云挑了挑眉。
之前还看不上他们小个体户那点苍蝇腿订单的郝厂长,如今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让刘美云多少有点不习惯。
“是这样的”郝厂长干咳两声,认真道:“前几天呢,纺织三厂的伍主任不知道从哪里知道华美的衣服都是从我们厂生产线出去的,就过找我聊了聊天,打听你呢。”
第105章
打听她?
刘美云倒是好奇了。
纺织三厂在西区那片也算是最大的国营厂了,人家主任打听她一个小小的个体户干啥?
“既然你不认识就算啦,也没啥,他就是过来办个事顺便找我问了一嘴,估计就是好奇是吧,人那么大一个厂子,不比我们小厂,一天忙得很的。”
郝厂长倒是知道伍主任过来干啥的,又是打听华美,又是打听设计图和生产线,那肯定就是想来他这里挖订单的呗!
好在他留了个心眼,华美两个老板,他就只把姚老板供了出去,对于真正能拿主意做决定的刘美云,他出于私心就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