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在人民日报正式宣布恢复高考之前,宋清徽他们就已经有预感了,他虽然人不在北京,和家里的通信却从来没断过,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宋清徽和家人平均半个月一封信,同时和宋堂哥以及发小朋友们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原因很简单,北京要有大动作了。
去年九月份,毛zhu席逝世,同年十月四ren帮倒台,那个时候有想法的人就在猜国家会不会要对知青有安排了。宋清徽在农村结了婚,可没想从此就扎根不走了,他还是期待着能够早日回城,所以从去年起就密切关注着北京的动作。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宋家就算知道什么nei幕消息也不可能大大咧咧的写在信里,万一被外人看到流传出去,或者被截获,他们一家人都可能被打成间谍,总之不管是什么结局都不好,宋家能做的也就是帮忙收集大家都知道的那些时政新闻,宋清徽在乡下面临的问题不单单是消息滞后,能获知消息的途径也十分有限,人民日报上没有刊登的新闻,他们基本上就无从得知,所以只是一些北京人都知道的消息和新闻,对于宋清徽分析目前的局势也十分有必要。
都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宋清徽如今也不是孤家寡人了,等到消息当然也会同亲近信任的人一起探讨分析,比如说叶队长,也比如楚涵和沈思默。
楚涵一直很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凭她和叶小妹他们的关系,也不介意提醒他们做好准备,但是她没有理由宣之于口,所以只能压着叶小妹看书学习了,如今有了宋清徽提供的这些时事动态,她刚好能说服大家把关注点放在恢复高考的问题上。
于是在楚涵的潜移默化下,七月份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deng小平同志职务》,八月份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当时宋清徽他们就一致认为领导已经有要恢复高考的打算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们不能把这个猜测宣扬出去,但是早一天开始复习功课,高考的时候就能多一分把握,所以还没有具体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为高考而奋战。备战高考当然不是看看书就行的,楚涵上辈子有辅导女儿学习的经验,提出了很时髦的题海战术,没有习题册和试卷,他们就照着课本总结知识点,然后互相出题考试。
知青点人多口杂,为了安全起见,楚涵和沈思默只好来叶家开小灶,平时在宿舍只会照常看看书。这么做不是出于小气、不想让其他知青提前准备的信里,而是跟宋家不能告诉宋清徽nei幕消息一样,这种事不能说,不管猜得准不准,一旦宣扬出去,很有可能被当成间谍处理,这个时候可不像安居乐业的二十一世纪,国家和百姓对间谍是相当敏感的。
敏感时期只能选择明哲保身。楚涵和沈思默几乎每天都往叶家跑,倒也没有引起知青们的怀疑,可能是因为楚涵这两年的“基础”打得好,她和叶小妹关系可好了,嫁人前嫁人后,她们俩都还黏在一块,好得能穿一条裤子,如今楚知青和沈知青也处上对象了,沈知青和宋知青又是好朋友,楚涵往叶家跑的时候带上沈思默,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然后叶小妹就过上了被三个学霸鞭策的苦逼日子。
叶家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就连放假回来的叶军华都受到了鞭策,回单位的时候顺手带上了宋清徽他们的读书笔记和习题,他也要抽空复习一下高中知识了。
不过叶小妹刷题归刷题,她这个时候心情还是轻松的。
宋清徽他们可能是怕她不小心在外面说漏嘴,就没把高考的猜测和计划告诉她。当然叶小妹也不是傻子,老公和小伙伴突然就沉迷学习日渐消瘦,用膝盖想都知道是高考要来了嘛。
可是叶小妹想不到他们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自己废寝忘食也就算了,竟然还要拉着她一起考大学,她混吃等死这么幸福,多想不开才会跑去考大学?
如果宋清徽一早就告诉叶小妹她也要参加高考,叶小妹肯定就抵死不从了,谁也别想打扰她当咸鱼,美男计都不好使;但是宋清徽对此一字不提,叶小妹也没有多想,鉴于楚涵小姐姐从两年前就没事逼着她读书,叶小妹只当他们现在不过是恶趣味犯了,要她陪太子读书嘛,那就读吧,反正闲着也就闲着。
叶小妹心态轻松的陪着他们一起刷题,刷到一半,国家正式恢复高考了,举国沸腾,宋大哥也美滋滋的说要跟她一起去报名参考,叶小妹这才懵逼了,坚决反抗:“我不考……”
刚冒头就被王翠芬同志一巴掌拍死在沙滩上了,“不考大学,你怎么跟小宋一起回北京?”
叶小妹还是很有逼数的,“他们都是高中毕业,就我一个初中生,考了就一定能上大学吗?”
队长父亲发话了,“考了至少有机会,不考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我不要,考了没考上多丢脸啊……”
王翠芬不耐烦了,又是一巴掌拍过去,“让你考你就考,再废话打断腿。”
又是打断腿。叶小妹很怂的撇了撇嘴,但到底不敢多话了,这个时候宋清徽轻轻拍了下她的脑袋,安慰道:“小妹,你这两年很用功,高中知识都学的差不多了,未必比大家差,就算考不上本科,还也可以试试专科,都一样有分配工作。”
学渣也有尊严,叶小妹很不屑的表示:“我才不读专科呢……”
上辈子都是本科,这辈子沦落成专科生,她不要面子的吗(︶︹︺)
谁也没在意叶小妹的尊严,叶队长和王翠芬打听了一下专科的情况后,眉开眼笑的拍着叶小妹道:“专科好,小妹,你就去考专科吧。”
其实让小妹参加高考,他们心里也没底,小妹在学习方面跟知青肯定没法比,连高中都没考上,让她考大学确实有点痴人说梦。不过有女婿他们的辅导,专科可能会有戏。
叶队长和王翠芬很务实,小妹考上专科也能跟小宋回北京,毕业了还可以留在北京工作,那就足够了,他们不图小妹光宗耀祖,她能在婆家立足就行了。
有偶像包袱的叶小妹还在消极抵抗,宋清徽很善解人意的笑道:“小妹不想读专科也没关系……”
叶小妹激动的仰头看他:“那我可以不考?”
宋清徽一脸温柔的对她说:“当然要考了,万一这次落榜,我们回北京给你找个高中,复读一年再继续。”
叶小妹嘴角的笑容瞬间僵住:“读高中……”
宋清徽眼神温柔的能滴出水来,“我们找最好的高中,小妹这么聪明,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大学的。”
叶小妹:……
宋大哥你是魔鬼吗?
叶小妹怀疑人生,王翠芬却高兴的想要鼓掌,满脸兴奋的点头:“这样再好不过了,就按小宋的计划!”
不管小妹考没考上,都能跟小宋回北京了,他们也可以彻底安心了。
全家人都恨不得举双手双脚来支持宋清徽的决定,叶小妹消极抵抗也没用了,她现在连任何家务都不用干了,当然也没了偷懒的机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只剩下学习了_(:3j∠)_
恢复高考的时候地里的活已经没多少了,叶队长索性给所有准备参加高考的人放了假,他们都不用下地了,好好复习功课备战高考。
楚涵和沈思默依然习惯来叶家学习,但是这次他们不是自己来,还把其他知青都带过来了,因为宋清徽有家里寄过来的学习资料,楚涵这几年也准备了很多书,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叶小妹处在这种环境下,再想当咸鱼也得努力了,因为她已经知道了宋大哥的决心,今年她要是落榜,明年还得去复读,明年再落榜可能还要继续读,年年复年年,考不上大学她都能被复读逼疯了,还不如现在努力一把,争取一次考过,到了大学继续混吃等死~
叶家学习班开课没两天,叶三哥突然卷着包袱回家了,说他也要参加高考,特意跟领导请了两个月假回来读书。
这可让原本为恢复高考而高兴的王翠芬他们炸了锅,围着叶三哥劝道:“你都在工厂了,还凑这热闹干啥啊,工作不要了?”
叶军华放下行李抹了把脸,难掩兴奋:“厂里加上我有五个人都报了名,领导很支持我们,他还打趣说我们要是能考上大学,厂里也跟着脸上有光呢。”
“可你还是实习工啊,请这么久的假,回去还会有你的位置吗?”王翠芬很担忧的劝道,“要不你还是别考了,回去上班吧?”
明明都是一家人,三哥要高考,队长父亲和王翠芬同志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叶小妹对叶三哥的待遇羡慕的眼睛都红了,忍不住举手道,“我愿意把高考的机会让给三哥。”
没想到叶小妹都这个时候了还在幻想,宋清徽很无奈的拉下她的手,“不管军华考不考,你都必须考的。”
叶小妹深深叹气。
不过她刚刚的发言却让叶军华有了灵感,他笑眯眯的看着小妹道:“爹娘,我想要参加高考也是为了小妹,要是能跟他们一起考去北京,以后也能照顾小妹不是吗?”
叶小妹很懵逼,她都这么惨了,三哥竟然还拿她当挡箭牌,他也是魔鬼吗?
而叶队长听完老三的打算,沉默的吸了两口旱烟后,点头道:“你说得没错,那就一起考吧。”
叶小妹:喵喵喵?
第124章
1978年2月20,农历正月十八,邮递员又骑着自行车进了村。
为什么说“又”,是因为这个正月他已经是第四次来双岗生产队了,之前三次过来都是送录取通知书,所以这次刚进村,就被队员和知青们团团围住了,“这次是谁的录取书?”
“林叔,哪个大学寄过来的?”
邮递员跟大家也熟了,嘿嘿笑道:“叶军华和叶舒华的信,应该是你们队长家的吧?”
叶舒华这个大名连她自己都快要忘了,队里人当然也有些陌生,但叶军华三个字却是如雷贯耳,确实是队长家的老三啊!当时就有人掉头去叶队长当报喜鸟了,跑得比邮递员的自行车还快,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喊:“队长,叶婶,你们家老三考上了,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所以人还没到,叶家人已经从院子里冲出来了,跑得最快的反而是王翠芬,她满脸喜出望外的问:“真的吗,我们家老三真的考上了大学了?”
不怪王翠芬这么不淡定,考上大学本来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女婿说了,大学生是国家最重要的人才,毕业都会分配工作,最差也是进工厂,大学生进了工厂可不能只做普通工人,人才要用在刀刃上,不是技术岗就是领导层,运气好点可以去政府单位,那就是当官了啊!王翠芬理解了一下,大学生放在旧社会都得是进士老爷了,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刨地的,得要祖坟冒青烟才能供出一个大学生啊!
自从“理解”了大学生代表的意义后,王翠芬就很期待祖坟冒青烟,好几次睡觉都在做着老三和小妹都考上了大学的美梦,然而醒来后,现实就没那么美好了,最早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是小楚,正月初九,考上了据说数一数二的北京大学,第二天,女婿的通知书也下来了,清华大学,大家都说比小楚的大学还好些,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了。
小小的生产队一下出了两个大学生,还是清华北大这样最有名的学校,不但十里八村轰动,连上面的领导都惊动了,老社长陪着县长还有教育局的什么局长一块下来慰问,随行的还有他们省里什么日报的记者——王翠芬只记得住大名鼎鼎的人民日报。不过领导说了,县里总共三个人考上了清华北大,双岗生产大队就出了两个,这代表着他们和整个大队都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所以领导不但亲切问候了女婿和小楚,连孩子他爹也得到了夸奖,县领导说了,队里能有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跟孩子他爹这个队长的带领和支持分不开,让孩子他爹再接再厉呢!
那个时候叶家人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最有出息的名牌大学生是她女婿,孩子他爹还因此得到了领导们的夸奖,王翠芬感觉好事都让他们家占了。
但是从那以后,他们的好运似乎用完了,女婿和小楚收到录取书后,过了好多天,邮递员才再次来到队里,送来的却是小楚对象的录取书,名字很长,叫什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听说也是名牌大学,王翠芬为小楚小沈高兴的同时,心里就很难过了。队里人也在议论纷纷,说队里那么多知青参加了高考,都只有三个人考上了,他们家老三和小妹估计是没戏了。
王翠芬之前有多激动得意,这些天迟迟等不到儿女的通知书时心里就有多难过和失望。她现在也不奢望兄妹俩都能考上大学了,能中一个就该谢天谢地,因此听到邮递员来给老三发录取书时,王翠芬可激动了,拔腿就跑,连叶大哥兄弟俩都追不上,叶小妹当然也别想追上她娘了,只好紧紧跟在大哥二哥后边。
叶小妹自己的话,其实也跑不了这么快,是宋清徽费力拉着她才能勉强不掉队的。
只听到三哥的名字没听见自己的,叶小妹倒也没有太失望,她和患得患失的王翠芬不一样,考完以后大家对过答案算了分数,她的分数比宋大哥和楚涵小姐姐差得远,这在意料之中,意外的是她跟叶三哥的总分竟然不相上下。
叶三哥还是他们这儿人人都夸的学霸呢,成绩居然也没比她好多少,这让叶小妹一时间自信爆棚,哪怕比女主他们晚了好多天依然没收到通知书也不慌,她坚信只要三哥没收到录取书,她就还有机会,要是三哥都收到了她的还没动静,那个时候再来苦也不迟。
所以追着王翠芬同志出来,叶小妹还很淡定的举手:“我的录取书有没有到?”
邮递员已经到跟前了,看这架势也知道他们就是当事人或家属了,遂麻利的从车上下来,朗声笑道:“叶军华叶舒华是谁?这里有你们的信。”
“我的我的!”叶小妹听到自己的名字就满足了,都想不起要上前取信,直接欢呼着扑进了宋清徽怀里,“宋大哥,我也考上大学啦!”
麻麻再也不用担心她要复读到老了~
宋清徽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面色都很淡定,虽然内心也有些激荡,却能很好的稳住心神,和叶队长一起接待并向前来贺喜的乡亲们道谢,但是叶小妹的大学通知书却让他莫名激动,叶小妹几乎当着半个村子人的面扑进他怀里欢呼,而他却半点也想不起低调矜持的做人准则,忍不住也伸手扶住了她的腰,满脸笑容的看着她:“是啊,我们可以一起回北京上大学了。”
迷之自信的叶小妹勾着宋大哥的脖子,骄傲的抬起下巴,“我这么厉害,你想好怎么奖励我没?”
宋清徽还没来得及回话,已经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两封信并美滋滋道了谢的王翠芬,头也不回的反手给她脑袋拍了一下,“小宋考上清华也没这么骄傲,哪儿你就厉害了?”
王翠芬这一敲,便把叶小妹刚高高翘起的尾巴给敲下去了,她默默的撇嘴,心想老母亲真的是半点情趣都没有,她还是等夜黑风高的时候悄悄跟宋大哥要奖励吧,关起门来老母亲总管不到她。
叶小妹一缩,宋清徽也突然想起来这是大庭广众之下,不好意思了的松开了叶小妹。王翠芬倒没有在意他的动作,继续热情的招呼着邮递员去家里坐坐歇口气,最好留下来吃晚饭云云。
邮递员客气的说他还有信没送完,不能耽误了工作,倒是叶队长儿女和女婿都成了大学生,哪天摆酒席的话,别忘记叫上他来沾沾喜气,他儿子也在念高中呢。
王翠芬当然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不会忘记他,邮递员便放心的骑上自行车走了。
他一走,乡亲们立马围了上来,兴奋又羡慕的问,“嫂子,军华和小妹的通知书怎么一起下来的啊?”
“咱们大队又出了两个大学生,可真厉害了,他们兄妹俩考中什么学校了?”
叶小妹和叶三哥的通知书同时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被同一所学校录取了,录取他们的学校是首都师范大学,当然现在的名字还是首都师范学院。
填报志愿是在高考之前就需要完成的,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兄妹俩这么有缘分,考完总成绩都差不多。叶军华只是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丢开书本一两年了,平时看书也只是看看课外书,正式恢复高考到考试,留给他复习的时间不到两个月,叶军华当然不能跟准备充分并且信心满满的楚涵他们三人比。
像他们这样的出身,只要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就心满意足了,叶军华内心并没有心仪到一定要圆梦的大学,他内心正在忐忑之际,刚好听到楚涵建议叶小妹报首都师范学院,理由是如今恢复高考,国家最缺的专业人才就是教师,师范专业的招生肯定比其他专业都要多,小妹的成绩上北京师范大学可能有点够呛,报首都师范的把握还是很大的,再勾一个服从调剂,把握就更大了。
女主小姐姐的分析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叶小妹很无所谓的按她说的填了,叶军华也跟着小妹,第一志愿选了首都师范,叶军华当然不是无所谓,他觉得跟小妹一个学校也挺好,就像他在父母年前说的可以照看小妹,毕业后如果能留在北京当个老师就更不错了。
叶小妹听到叶三哥跟她报同一所学校的理由时,突然机智了一回,犀利的反问道:“你要照顾我,跟宋大哥报一个学校不是更有效吗?”这样宋大哥就不可能在他眼皮底下跟女同学纠缠不清,那才是亲哥的正确打开方式嘛。
叶军华他们还没get叶小妹这话的重点,宋清徽已经不动声色的把叶小妹拖回房间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教,深刻到叶小妹从此再也不敢提起这茬,所以现在叶军华如愿以偿和叶小妹一起被首师大录取,叶家全家人简直喜大普奔。
叶队长今天有点不巧的去叶大伯家串门了,大伯家离得稍微有点远,等他听到动静匆匆回家时,院子已经被热心的队员们团团包围了,大家见了他更是笑逐颜开的贺喜,问他打算什么摆酒云云。叶队长这会儿却顾不上和乡亲们寒暄,双手颤抖的接过录取通知书看了好一会儿,才宝贝似的合上通知书,连说了几个“好”字,并转头看向叶国华兄弟俩,“老三肯定还在厂里等着通知书呢,可别让他等急了,趁着天色还早,老大老二,你们谁去一趟城里,让老三知道这个好消息,今天就在老三那儿住一晚,明天和老三一块回来。”
第125章
叶军华当初为了高考请了两个月的假,十二月底考完就回厂里上班了,毕竟他那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结果、究竟能不能考上,高考已经结束,更重要的当然还是工作了。
低调务实的叶军华刚考完便回单位了,这些天等消息的内心再焦急,也没有耽误本职工作,当然收到叶大哥连夜送过来的喜报,叶三哥依然激动到喜极而泣,带大哥去食堂吃了晚饭后,都顾不上先回宿舍安顿,直接拉着大哥拿着通知书去找领导了。
国家百废待兴,给了大学生前所未有的待遇,所有大学生上学期间都有生活补贴,而像叶军华这种本身就有工作单位的,读书期间单位还要照常给他们发工资,既然要保留工作岗位,正常流程还是要走的,叶军华连夜就去找了领导,但是办完手续,收拾完行李,仍然弄到了第二天下午。
叶大哥陪着他收拾铺盖,兄弟俩扛着大包小包回到家,天都已经黑了,叶家大院依然热闹沸腾,叶大伯一家也都在,他们在跟叶队长和王翠芬商量过两天摆酒的事,家里同时出了三个大学生——宋清徽作为叶家的女婿,当然也算是叶家人。按照叶大伯的意思,这样的喜事摆流水宴都不为过,但是考虑到叶队长作为“领导”需要以身作则,不能太过高调,就不好弄流水宴了,叶大伯建议酒席规格就照小妹结婚那会儿的规格。
叶军华一回家就听到这个,多少有些意外,“这两天就摆酒席,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不快不快。”王翠芬满脸笑容的迎上来,边解释道,“还有半个多月就开学了,早点把家里的事忙完,你们也可以早点去学校,小宋和小妹都有一年多没回北京了,正好提前回去陪陪老人。”
叶小妹就在旁边咧着嘴微笑,被逼着学习的时候很苦逼,考上大学就是苦尽甘来了,以后她想怎么浪就怎么浪,谁也管不着,美滋滋~
叶军华听王翠芬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他知道沈知青拿到通知书的第二天就带着楚知青回家了,他们报的也都是北京的学校,楚知青和沈知青都不是北京人,要赶在开学之前回家探亲,时间已经很赶了,楚知青也就没有等小妹的录取书下来先行离开。
现在他和小妹的通知书都拿到了,宋清徽急着带小妹回家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他点头笑道:“小妹早点跟清徽过去也好,我就不着急了,下个月再动身也来得及。”
王翠芬笑着摇头,“小宋和小妹说了,你也一起去,可以提前熟悉熟悉北京城。”
“这也太早了,学校应该没这么快开门?”
宋清徽张嘴想说什么,叶小妹已经迫不及待的表示:“那就不住学校嘛,跟我们一起去奶奶家住,奶奶家是三层的小别墅,房间可多了!”
结婚以后,宋清徽还是很羞涩的管叶队长和王翠芬叫叔婶,偶尔也会喊他们爹娘,叶小妹却已经毫不见外的改口了,她经常给宋奶奶写信,一口一个奶奶喊得比宋清徽这个亲孙子还要亲热。
想说的话被叶小妹抢答了,宋清徽也不介意,不等叶军华客套便笑着补充道:“爸妈奶奶他们一早就知道你和小妹都参加高考了,他们都在信里叮嘱了,拿到大学通知书后,一定要带你也回家里住几天,现在有机会了就该多走动。”
叶队长和王翠芬都在旁边点头,前年小妹跟小宋去北京探亲,他们不让老大老二跟着去,是不想当打秋风的穷亲戚,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老三也成了大学生,说不好以后就在北京扎根了,他多跟亲家走动那叫礼数,又是亲家热情邀请的,他们也就不想再客气了。
见爹娘都点了头,叶军华便也应了,想了想,又道,“这几天就动身的话,现在该买火车票了,最近很多知青回城,听说还有些学校就快开学了,车票很不好买了。”
“这个不用担心,我跟小妹明天去县里打电话,给家里报个喜,顺便让我爸帮忙给咱们定好车票。”宋清徽拿到清华的通知书到现在都没给家里送个消息,就是为了等小妹的通知书收到后一起报喜,再让父母帮忙买票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宋清徽是一个人回去,他肯定就不这么麻烦了,直接发封电报自己就上车了,但就像叶军华说的,现在一定是火车高峰期,他们自己去买票,恐怕连硬座都没有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站着回北京,小妹肯定不干,所以请父亲找朋友出面,没有软卧至少还能坐硬卧。
宋清徽这番打算是为了谁,叶家人都知道,叶军华也就没有客气,爽快的点头:“那行,我过后把车票钱给你。”
不等宋清徽说话,他又笑道:“可别跟我客气,我们领导说了,在我读书这几年工资,一分都不会少,我还能照常在学校领生活费,一张火车票还能负担得起。”
叶小妹忍不住羡慕道:“那三哥好有钱啊。”
叶三哥拍了拍她的头:“比不上你有钱,小富婆。”
他知道宋清徽父母的彩礼也给了很多,加上宋清徽小有存款,结婚后这些钱都让小妹握在手里了。说实话叶军华挺惊讶的,他们家小妹这性子,宋清徽也敢把私房钱都交给她,还真是艺高人胆大。
不过站在娘家人的立场,叶军华当然很支持宋清徽的行为啦。
叶小妹打了下岔,王翠芬他们还是很快把重点放在她身上了,“跟亲家报喜,小宋去就行了,小妹没必要跟着吧。”
“我也要给奶奶报喜,我们说好的。”叶小妹挽着宋大哥的手一脸骄傲,这就是她昨晚为自己争取来的福利。本来去镇上打电话也是可以的,凭着队长父亲和公社领导的关系,出钱打两个电话完全没问题,但她要去浪,就把去镇上改成去县里了,县城虽然小,看看电影下个馆子还是可以的,顺便还能逛逛街。
所以叶小妹一说,宋清徽也很快帮腔道:“奶奶最喜欢小妹,听她亲口报喜会更高兴的。”
叶队长一锤定音,“就让小妹一起去吧,她这几个月也辛苦了,正好去城里放松放松。”
然后第二天一早,叶小妹就跟着宋大哥进城去了。
宋奶奶接到她的电话果然很欣慰,比听到亲孙子考上了清华还要高兴,主要是宋奶奶不知道叶小妹从很早以前就在备战高考了,在老太太心里,小妹聪明伶俐,但到底只读到了初中,她哥虽然是高中毕业生,可乡镇的高中跟城市恐怕也不能比,而她看报纸上统计,去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接近六百万,录取人数却连二十七万都不到,这二十七万人中还包括了专科生,也就是说每一个考上本科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小妹和她哥这样的基础真能考上大学,当然是非常难得了,宋奶奶由衷的为他们兄妹俩感到高兴,至于宋清徽考上清华,老太太当然也高兴,但却少了一些惊喜的感觉,孙子的水平考不上清华北大才该失望。
所以在电话里,宋奶奶只顾得上祝贺叶小妹,“小妹,你跟你哥都很棒,奶奶为你们兄妹感到自豪,开学之前先带你哥来家里住几天,提前熟悉一下北京的环境。”
叶小妹乖巧的说好,又告诉宋奶奶他们过两天就会动身了,老太太高兴的连连说好,还笑着告诉她:“这两年街上的小姑娘们都穿的可时髦了,还有很多成衣店呢,早点回来,奶奶带你去买新衣服。”
听到这话,叶小妹可就太兴奋了,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去北京。
可惜她跟老太太胡侃了太久,很有耐心的宋清徽都有点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接过话筒,三言两语和奶奶说完正事便挂了电话,接着又拨给宋爸爸单位,也是三言两语聊完挂断。
叶小妹也不生气,等他忙完便挽着他的手,甜蜜蜜的笑道:“宋大哥,我们去逛街吧。”
她现在就等着去北京买新衣服,已经不想在县里看衣服布料了,不过还是可以买点好吃的在路上吃~
宋爸爸动作很迅速,第二天就托人买好了三张车票,是他一个转业回乡的老部下的帮忙的,这位老部下回乡后在县运输局工作,大小也是个领导,很顺利的给宋清徽他们定了硬卧。
其实两年前宋清徽带叶小妹回乡探亲也是他帮忙订的票,只是那时候环境还没有完全明朗,为了避嫌,对方便没有直接跟宋清徽接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宋清徽都要回城了,还是全县唯一一个被清华录取的学生,这叫衣锦还乡,这位林副局亲自跑了趟双岗送车票,打算跟老领导的儿子叙叙旧问问好。
林副局来的时候,正好赶上叶家办酒席,老社长也给面子的来喝酒了,他常去县里开会,当然认得运输局的领导,老社长便拉着林副局上桌喝了好几杯酒,林副局喝得满脸通红的骑上自行车回家,走之前还跟宋清徽打了招呼,他知道他们有三个人要去北京,行李应该不少,所以跟单位顺路的司机说好了,后天上午拐进双岗接他们一起走,司机不认识叶家,他们听到鸣笛声记得出来。
领导想的这么周全,可把叶队长高兴坏了,亲自把林副局送到了村口,才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叶大哥和叶二哥看到三张火车票,表示又羡慕又不舍,一个凑到叶军华跟前,一个凑到叶小妹跟前,很积极的表示要送他们去学校,他们可以帮忙搬行李。叶小妹毫不体谅大哥二哥的心情,笑眯眯的摇头:“我没什么行李啊,奶奶说要带我去买漂亮的衣服,家里的旧衣服都不用带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叶大哥和叶二哥最终并没能跟弟弟妹妹去北京,因为马上就农忙了,兄弟俩才是最主要劳动力,当然得在家了;而叶小妹也没能把家里的旧衣服全扔掉,王翠芬表示亲家奶奶有心,添两身新衣服也就行了,旧衣服都是好的没补丁的,也得带上继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