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没法再谈下去了。6月30日的会议就此休会。第二天是星期天。第三天,即7月2日星期一,会议一开始便对埃尔斯沃思的动议(第二院每邦一席)进行表决。结果,康涅狄格、纽约、新泽西、特拉华、马里兰五邦赞成,马萨诸塞、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五邦反对,佐治亚代表团赞成反对各半,会议陷入僵局。
7月2日的这次表决,被称作关键的一局。其中佐治亚代表胡斯顿的一票,被称作关键的一票。我们知道,这次投票,有两个代表团的态度至关重要。一个是佐治亚,一个是马里兰。佐治亚和马里兰这段时间都只有两个代表。马里兰的两个代表路德·马丁和托马斯·杰尼弗·丹尼尔意见不同,结果几乎每次表决马里兰都是赞成反对各半。如果这一次又是赞成反对各半,麦迪逊他们就赢了,后果不堪设想。因为这就突破了小邦的底线,非打起来不可。但是上帝保佑,杰尼弗·丹尼尔刚好不在,路德·马丁一个人代表马里兰投票,当然赞成埃尔斯沃思,这就形成了五比五的局面。这样一来,佐治亚的态度就很关键了。
佐治亚代表团过去倒多半是支持大邦的。原因正如贝德福德所说,是因为它们虽然是小邦,却认为自己可以迅速地变成大邦。可是出生于康涅狄格、毕业于耶鲁大学的鲍德温,却在会议过程中慢慢倒向了邦权主义者一边,这次投了赞成票。如果胡斯顿也跟着投赞成票,邦权主义者就赢了。可惜上帝不保佑,胡斯顿投票反对。结果,十一个邦投票,赞成的一半(五个),反对的一半(五个),剩下一个也是赞成反对各半。
这下子麻烦大了。于是南卡罗来纳代表平克尼将军提议设立一个委员会,由每邦一人组成,设计一个折中方案。这里我们要交代一下他们的“委员会制度”。制宪会议的委员会有两种:一种是全体委员会,一种是专门委员会。全体委员会的委员,就是制宪会议的全体代表。这在我们看来是多此一举,但其实有道理。制宪会议的主席是华盛顿,全体委员会的主席是戈勒姆。如果由华盛顿主持开制宪会议,就要一次性做出决议。如果由戈勒姆主持开全体委员会会议,华盛顿就退居二线,多了一个回旋余地,实在不行还可以拿到制宪会议上去再讨论。制宪会议中如果有疑难问题,也可以设立各种委员会,让委员会先拿出一个方案,然后再讨论,也是多一个回旋余地的意思。
对平克尼将军的建议,大家反应不一。路德·马丁不反对,但表示决不妥协。舍曼同意,因为没有人愿意就这样一事无成地散会。古弗尼尔·莫里斯同意,同时发表长篇大论。伦道夫同意,但指责贝德福德说话冲动。马萨诸塞的斯特朗、北卡罗来纳威廉森同意。兰辛同意,但不抱指望。格里赞成并认为必须让步。威尔逊和麦迪逊反对。表决结果:九邦赞成,新泽西和特拉华两邦反对,同意设立委员会。
委员会成立了,但几乎所有代表的心情都仍然很沉重。因为他们不知道委员会究竟能不能真起作用,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峰回路转,何处才有柳暗花明。

 

第15章 柳暗花明(1)


解铃不是系铃人
设立由每邦一位代表组成“十一人委员会”,标志着费城会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妥协、让步和折中。
这也是许多代表的愿望。实际上,当麦迪逊(弗吉尼亚)、威尔逊(宾夕法尼亚)、汉密尔顿(纽约)、鲁弗斯·金(马萨诸塞)这些代表大邦利益的“国权主义者”和路德·马丁(马里兰)、兰辛(纽约)、佩特森(新泽西)、贝德福德(特拉华)这些代表小邦利益的“邦权主义者”吵得不可开交时,不少冷眼旁观的代表都表示出他们的忧虑和不满,有些人的态度和立场甚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最早表示出焦虑的是弗吉尼亚的伦道夫。6月16日,全体委员会讨论弗吉尼亚和新泽西两套方案,兰辛和佩特森联手出击,查尔斯·平克尼认为整个问题已经摊牌,会场气氛十分紧张。这时,伦道夫并没有为自己的方案作辩护,而是说,当务之急是形势紧迫,挽救共和国的命运已刻不容缓。如果我们不能提出办法,就背叛了人民的委托。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制定宪法,实施建国,千万不要错过建立全国政府的最后时机!
当然,伦道夫也批评了《佩特森方案》中的武力倾向。这也是梅森的意见。在6月20日的制宪会议上,梅森说,佩特森先生自己也承认,他的方案不靠武力无法落实,因为税款收不上来。那可是最违反自然和最令人难受的做法。用死亡来惩罚不交税,是一种连专制主义都不敢使用的暴行,但比起用军队收税来,还算是仁慈。用军队去收税,刺刀就不分有罪还是无辜了。不过,作为弗吉尼亚代表,梅森也表示,尽管他渴望建立一个全国政府,但决不同意废止各邦,或者把各邦贬到无足轻重的地步。他指出,制宪会议既然有这么多的俊杰,总不至于弄出个毛病成堆的政府来。
如果说在6月20日,梅森还基本上是反对邦权主义的,那么,他在6月25日明确表态支持全国议会第二院由各邦议会选举(请参看本书第四章“剑拔弩张”之“唇枪舌剑”一节),就显得意味深长了。其实,许多代表的态度都耐人寻味。比如佐治亚代表皮尔斯,就在6月29日的发言中说,建立邦联时定下的这个平等表决权,是目前处理公共事务的困难之源。为了公共利益,必须牺牲邦与邦之间的界限。至于他自己,虽然来自一个小邦,但自认为是联邦的公民。
如果说作为一个佐治亚人,皮尔斯持这种态度并不奇怪,那么,里德的态度就非同寻常了。里德是特拉华代表团团长,会议一开始就说自己的代表团受本邦授权的限制,不得同意改变平等表决权的规则。但在6月29日,他却表示他还没有自私到不希望建立总体政府的程度。他还说,要建立一个总体政府,所有的邦就必须合为一体。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甚至同意汉密尔顿的方案。
格里的态度也很有意思。6月8日,格里曾表示,全国议会如果拥有对各邦立法的否决权,就会把各邦视为奴隶。这样的念头,决不能同意。然而在6月29日,格里却接着皮尔斯发言,说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些独立的邦,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邦和邦权的鼓吹者,酒醉般地死抱着他们的主权观念不放。他认为,目前的邦联处于危机之中。国家的命运,将由制宪会议决定。因此他发出悲叹:来到这里时,大家像兄弟,共同属于一个家庭,我们似乎事先应该随身带来政治家谈判的精神。
在6月29日发言的还有马萨诸塞的戈勒姆。他希望小邦不要时时刻刻只顾反对,应该想想究竟是谁作出的让步大。联盟就此决裂,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对小邦就尤其不利,因为弱者更需要法律和政府的保护。想想看吧,脱离了联盟,特拉华的局势会怎么样?新泽西又会怎么样?新泽西原本就是东泽西和西泽西两个部分联合而成的,如果分裂,将会如何?看来,再没有什么比各邦想象中的危险更主观的了。显然,联合对于各邦的幸福是必要的,它们的联盟也需要一个坚强的总体政府。只要大家愿意留在这里,就某种合适向人民推荐的方案达成一致,我戈勒姆就愿意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