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种说法也有问题。因为仁宗皇帝曾经让他用药去掉刺字,狄青却表示不敢奉诏。他说:陛下唯才是举,不问出身,臣感激涕零。然而臣之所以能有今天,就因为有这个印记。因此,愿将刺字留在脸上,以激励部下。
仁宗尊重了狄青的选择,尽管那时他已是高级军官。
实际上,戴着铜面具冲锋陷阵的狄青,是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崭露头角的。据统计,四年之中,他参加大小战斗共二十五次,身上中箭八处,狄青却越战越勇。那时,大宋官军对西夏畏之如虎,西夏却敬畏地称狄青为天使。只要狄天使的身影出现在阵前,他们便魂飞魄散,抱头鼠窜。[11]
据清人所著《古圣贤像传略》。
这就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最看重狄青的是范仲淹。当时,范仲淹按照宋代“文臣将兵”的规矩出任西北边防军副长官,负责抵抗西夏达四年之久。正是在前线,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事实上范仲淹虽然是文官,却治军有方,深得边防将士和各族人民爱戴,就连羌人都称他为“龙图老子”,狄青更是敬范仲淹如父。同样,范仲淹也爱狄青如子。他甚至亲手交给这位年轻将领一部《春秋左传》,语重心长地说:为将而不知古今,那就只有匹夫之勇。[12]
读书让狄青如虎添翼,变得智勇双全。包拯成为龙图阁直学士那年,越南人侬智高反宋,陷南宁,围广州,两广为之骚动。狄青主动请缨,并在第二年平息动乱。当时正值元宵节,京师由于这场战争而取消了灯会,狄青却在宾州(今广西省宾阳县)张灯结彩,大宴宾客,犒劳三军。酒喝到半醉的时候,狄青声称身体不适,退入内帐,黎明时分却传来消息,昆仑关(在今广西省邕宁县)已被狄青拿下。[13]
这可真是兵不厌诈。
捷报让皇帝大喜过望,下令尽快研究奖励方案。实际上这时的狄青已成为帝国的保护神,以至于他的安全就是大宋的安全。仁宗甚至亲自过问狄青的饮食起居。他说:狄将军威名远扬,敌人岂能不设法暗害?他的身边,必须安排忠诚可靠的人。即便是生活细节,也不能稍有差池。[14]
于是,当年五月,狄青被任命为枢密使。[15]
与此同时,他的噩梦也开始了。
前面说过,枢密院是负责军政的最高领导机关。长官枢密使又叫枢相,与参知政事同为执政,例由文官担任。狄青打破这一惯例,便引起了文官集团的愤怒。他们集体地表示不满,甚至称狄青为赤枢,因为军人被蔑称为赤老。[16]
流言蜚语也此起彼伏。京师盛传,皇帝赐给狄青的府邸里有怪光冲天,他们家的狗也头上长角。其实,所谓怪光是狄青祭祖时在烧纸,只不过火大了一点。狗头长角更是污蔑不实之词,意思是狄青这条狗居然妄想成龙。这些诽谤在东京不胫而走,蒙在鼓里的只有仁宗皇帝和狄青本人。[17]
屋漏偏逢连阴雨。狄青担任枢密使刚好三年时,开封暴雨滂沱,昼夜不止。大水冲开了安上门,淹没官署民宅数以万计。按照所谓“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天谴,必须有人负责,决心扳倒狄青的人也就有了兴风作浪的机会。[18]
狠下毒手的是欧阳修。
七月六日,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上万言书,一口咬定发生水灾是因为让狄青担任了枢密使。逻辑是:水和武将在阴阳五行中都属阴。那么,招来水灾的如果不是狄青,又能是谁?更何况水灾年年都有,却从来没有冲破国门,淹没首都的。如果不是上天在发出警告,请问又能是什么?
这样的逻辑,实在荒唐透顶。何况就算成立,落实到具体人选也未必就是狄青呀!请问狄青有错误吗?没有。是坏人吗?不是。然而欧阳修却说,唯其如此,才更可怕,因为不会有人想到要防范他,就连狄青自己都想不到。
奇怪,狄青自己都没有恶意,又岂能作恶?
欧阳修的解释是:小人作大恶,未必都出于本心。狄青难免作乱,则由于他是军人。军人都是小人。小人一旦大权在握,想不谋反都不可能。就算他自己不想,手下将士也会一拥而上。这叫什么呢?这就叫“伏藏之祸”。[19]
好一个“伏藏之祸”,简直就是莫须有。
如此舞文弄墨,狄青只能躺着中枪。仁宗迫于压力,也只好解除他枢密使的职务,外调出京。狄青想不通,到中书省找宰相文彦博问个究竟。没想到文彦博两眼直瞪瞪地看着他说:什么原因都没有,就是朝廷怀疑你!
狄青目瞪口呆,连退数步。[20]
据说,文彦博原本并不同意欧阳修他们的看法。后来转变立场,很可能是不愿、不敢也不能与文官集团作对。狄青却欲哭无泪。范仲淹在他担任枢密使之前便已去世,他又能找谁诉说?也许,他很后悔不该踏进文官的地盘,但是说什么都晚了。皇帝都无法保护的狄青,只好带着他那颗破碎的心到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上任,半年后死在那里。[21]
没错,他是抑郁而死。
这就比岳飞还冤。岳飞之死是明杀,狄青之死却连暗杀都不算,只能杜撰一个名词叫阴杀。债有主,冤有头,被公开处决的岳飞还能等到平反昭雪那一天,直接责任人秦桧也永远地跪在了岳王庙前。狄青的冤魂却不能像哈姆雷特的父王那样显灵,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他死后极尽哀荣,不但被追赠中书令,还有一个体面的谥号。[22]
实际上,狄青是被制度和文化所杀,而制度和文化是无法被送上法庭追究责任的。所有人都是凶手,也就等于没有凶手,却不意味着不能反思。反思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加害者的尊重,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那么,为什么会有冤死狄青的制度和文化?
因为赵匡胤的军事体制改革。
[7]见《宋史·狄青传》,(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
[8]两事分别见(南宋)范公偁《过庭录》,(北宋)张舜民《画墁录》。
[9]见(南宋)王称《东都事略》。
[10]妓女劝酒,事见(南宋)王銍《默记》;同僚取笑,事见(北宋)孔平仲《谈苑》。
[11]以上见《宋史·狄青传》。西夏称狄青为天使,见(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二,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
[12]见《宋史》之范仲淹传、狄青传。
[13]见《宋史》之仁宗本纪四、狄青传,(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二。
[14]见《宋史·狄青传》。
[15]侬智高攻两广,在皇祐四年(1052)四月。被狄青平定,在皇祐五年(1053)正月。狄青任枢密使,在当年五月。见《宋史·仁宗本纪四》。
[16]见(北宋)江邻几《杂志》。江邻几(1005-1060)是狄青(1008-1057)的同龄人,所记应该可靠。
[17]《宋史·狄青传》。怪光冲天的真相,见(北宋)魏泰《东轩笔录》。这一真相会记载在北宋人的书中,可见当时就有人知道狄青是受了冤枉。
[18]狄青担任枢密使是在皇祐五年(1053)五月,开封被淹是在至和三年即嘉祐元年(1056)四月或五月,见《宋史·仁宗本纪四》,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二嘉祐元年六月条。
[19]以上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嘉祐元年七月条,《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九。
[20]见(南宋)王楙《野老记闻》。
[21]关于文彦博开始时的态度及其转变,请参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嘉祐元年七月条、八月条,(南宋)王楙《野老记闻》。
[22]狄青的谥号是武襄,见《宋史·狄青传》。
如此军改
登基一年半以后,赵匡胤决定请客吃饭。
那是建隆二年(961)七月,初秋的开封天高云淡,清明时节新煮的酒正好开坛。受邀的石守信等人都很高兴,因为他们都是陈桥兵变的重要人物,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也是赵匡胤发迹之前的老弟兄。这样的聚会,总是开心的。
太祖皇帝却显得若有所思。
石守信看出问题来了。他问:陛下有心事?
赵匡胤说:皇帝不好当呀!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
石守信问:为什么?
赵匡胤说:我这个位子,谁不想坐?
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他们齐刷刷地跪下来说: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
赵匡胤说:你们是不会,别人呢?
石守信问:谁?
赵匡胤说:诸位手下那些贪图富贵的人呀!万一他们故技重演,也弄件黄袍披在你们身上,请问拒绝得了吗?
石守信等人以为自己受到猜忌,一个个魂飞魄散,泪流满面地说:臣等一介武夫,冥顽不化,何曾想到许多?恳请陛下慈悲为怀,为臣等指点迷津,给条活路。
赵匡胤说:人生苦短,如白驹之过隙。对酒当歌,悲富贵不常在。你们为什么不替自己好好规划一下呢?
石守信等人都说:请陛下明示!
赵匡胤说:交出兵权,换个肥缺,兴豪宅,置田产,拥歌姬,饮美酒,子孙无虞,自己也快乐。我再与你们都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很好吗?
众人都说:陛下体贴入微,恩重如山!
第二天,他们纷纷宣称自己身体不好,请求辞职,太祖皇帝则给予了亲切的慰问和丰厚的奖赏。[23]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可惜这并靠不住。正如本书


第二章讲过的,一年后赵普还在拿陈桥兵变说事,劝太祖收回兵权,开始时太祖还很不以为然,岂非前后矛盾?何况黄袍加身原本就是赵匡胤亲自导演,怎么能对石守信他们说手下人贪图富贵呢?[24]
事实上,杯酒释兵权不过小说家言,而且这故事也远不如另一个精彩。那故事说,有一次,太祖皇帝拉着石守信那帮人外出打猎,到了树林大家坐下喝酒。赵匡胤说:这里没有别人。你们当中谁想当皇帝,只要把我杀了就行。
石守信他们全被镇住,匍匐在地不敢抬头。[25]
这事同样真伪难辨,但更符合赵匡胤的出身经历,以及人们对他的认知。实际上此人就是一条江湖好汉,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嗜赌成性。传说嵩山少林寺三十六路棍法,就是他留下的。双节棍,也是他的发明。他胆敢在陈桥进行一场豪赌,靠的正是闯荡江湖的阅历,还有与石守信他们结拜为“义社十兄弟”的关系。难怪《水浒传》会这样描述这位开国皇帝: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26]
赵宋官家,原本是黑社会老大。
做贼难免心虚,更懂得贼心思。无论前面两个故事是真是假,太祖皇帝要防止别人黄袍加身都是肯定的。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交出兵权的功臣们都受到给了厚待,不但自己安享晚年,子子孙孙也富贵荣华,以至于在开封城内,纸醉金迷的高消费群体和时尚引领人,就是将门子弟娼门女。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这是原因之一。
当然,石守信他们被解除了兵权,也是真的。但如果将这理解为对付藩镇,就大错特错。恰恰相反,赵匡胤的安排是让他们交出禁军兵权,出任节度使。石守信是这样,其他人也是,只不过石守信保留了禁军司令的头衔。[27]
也就是说,赵匡胤的第一把火,是夺禁军之权。
这是有道理的。过去人们往往以为,晚唐五代天下大乱是因为藩镇割据,其实并不尽然。准确地说,应该是晚唐之乱在藩镇,五代之乱在禁军。赵匡胤夺权成功,就因为他是禁军司令之一,石守信他们也都是禁军的高级将领。
禁军岂能小看!
不过,五代和北宋的禁军,已经并不单指御林军。严格地说,这时的禁军应该叫作中央军,与之相对的地方军则叫镇军。镇军就是藩镇的军队。由于五代的开国皇帝多半是内战的胜利者,深知藩镇的危害和禁军的重要,因此胜利之后便将敌军收编过来,禁军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发展到后来,它就成为王朝唯一算数的军事力量。
重归中央集权,也因此成为趋势,并有了可能。
然而藩镇削弱以后,禁军就成了定时炸弹。因此赵匡胤并不满足于人事调整,还要改革军事制度。毕竟,人是靠不住的,制度才能保证长治久安。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为后人留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祖宗家法,确保政权不被颠覆,尽管大宋的军事改革和制度建设并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那么,赵宋官家怎样军改?
左为将军形象,所着为黑漆顺水山字甲;右为步兵军士形象,所着为一领步人甲。据陈大威《画说中国历代甲胄》。
首先是将禁军的司令部,由二司变成三衙。二司就是侍卫司和殿前司,各领一支禁军。这是后周的发明,目的是不让禁军尾大不掉。赵匡胤则更进一步,又将侍卫司分成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与殿前司合为三衙。这样一来,禁军就等于有了三个司令部,总司令当然是皇帝本人。
但,禁军司令部虽然变成了三个,而且互不统属,三军司令却仍然是军人。军人总是有共同语言的,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结成团伙?因此还必须由文官来制约,办法则是将决策权和调度权给枢密院。从制度上讲,枢密院是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机关,当然有权制定战略,并调遣军队。
可惜枢密院也不能让人放心,尽管其首长一般都由文官担任。问题是,枢密院的军权原本夺自宰相,现在又夺禁军兵权。如此集权,谁能保证那猫儿不会变成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