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中天上一章:
- 易中天下一章:易中天中华史1第一部:中华根 卷六:百家争鸣
他的推荐者,他的恩人就是萧何。萧何也是刘邦的故旧,跟刘邦一起起义的,而且一直管着刘邦的所有的杂事。实际上是刘邦的大管家,丞相。这个时候刘邦的情况并不好,屡战屡败,没有什么前途可言,因此刘邦手下的人就逐步地都离开他,到别的地方去,或者投奔项羽,或者自立山头,手下的将军跑了很多,韩信想,哎!我这个人也是命不好啊,我投奔项梁没什么出息,投奔项羽没什么出息,投奔刘邦我还是没什么出息,现在那些官职比我大的人都走了,我在这儿待着干嘛啊?而且我的想法,我已经拜托萧何,多次向刘邦提出来,都没有人理睬我,我在这儿待着干什么啊?他也走了,他一走萧何就着急了,甚至来不及向刘邦报告,马上自己就追了过去,连夜追过去,去追韩信,这个时候手下人就去报告刘邦,大王不好了,丞相跑了,刘邦当时大惊失色,萧何怎么能跑了,萧何是他的大管家,所有事情都是萧何管着的,别人跑了就算了,萧何跑了,刘邦简直是在家里团团转,过了两天以后萧何回来了,刘邦一看萧何,浑身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他妈跑哪儿去了,干嘛去了,你为什么要逃跑?萧何说,我没有逃跑,我去追逃跑的人去了,你追谁去了?韩信,扯淡,那么多将军跑了你不追,一个韩什么信的,有什么好追的,你明明是撒谎,萧何说不对,其他的人是一般人才一抓一把,哪儿都能找得到,有什么好追的,韩信可不一样,萧何用了四个字来评价韩信,叫做“国士无双”。
什么叫做国士呢?就是一国当中最优秀的人才,如果加上无双呢,那就是独一无二的最优秀的人才。萧何说,这个事儿看大王你怎么考虑,你如果打算一辈子就待在汉中这个地方当个汉中王,这个韩信是没什么用的用不着的,韩信是干什么的呢?韩信是打天下的,是得到整个中国的这样的人才,如果你有那个想法的话,非韩信不可。刘邦说,我当然也想出去,哪个愿意一辈子待在这个鬼地方,萧何说是这样吗?那你就一定要用韩信,刘邦说那好吧,看你的面子,也让他当个将军,萧何说不行让他当将军他还是要走的,刘邦说当将军还要走,那当大将军,萧何说那就太好了,“幸甚”。大将军是什么?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统帅。我估计刘邦当时是脱口而出,当个将军都不行,那当大将军,谁知道萧何说那太好了,刘邦也没有办法,刘邦说,那好好好,你去把那个韩韩什么信的,给我把他叫来,寡人就让他当个大将军,萧何说不行,刘邦说怎么不行,萧何说你这个人啊,就是这个毛病,没礼貌,不懂得尊重人才,你看看一个大将军,三军总司令,你要任命这么一个职务,你像叫阿猫阿狗一样的,呼来唤去的,成何体统,所以韩信这样的人,不愿意在你手下干,刘邦说,那你说要怎么办,四个条件,第一择吉,你要选一个黄道吉日,第二,斋戒,你要把什么酒、肉、女人先放到一边去,先吃三天素再说,第三,筑坛,你要专门建一个拜将坛,第四具礼,你要把所有的礼仪都准备好。香汤沐浴,换一身干净衣服,恭恭敬敬地拜他做大将军,刘邦说,好吧,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粗鲁,爱骂人,自己也没什么本事,但是他确实有一条优点,听得进意见,你给他提个什么意见,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他一定采纳。所以萧何提出这些条件虽然对刘邦来说,觉得是一个很不能让他接受的条件,他也照办了,于是刘邦就择吉、斋戒、筑坛、具礼,香汤沐浴,恭恭敬敬地拜大将军,这个时候,全军哗然,因为所有的人都认为,我们这些将军,都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这个职务也一直空着,只看见刘邦在那个地方筑坛、竖旗子,摆香案,杀猪宰羊地不知道要干什么,都以为自己可以当,等到一正式宣布任命书,哎,名不见经传的韩什么信,哪儿冒出来这么一个臭小子?所以大家都不以为然,都大惊失色,嘟嘟囔囔。
那么这个事情说起来它也是奇怪,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的时候,他并不认识韩信,他甚至也没有说把韩信找来谈一谈,谈谈话,考察考察,看看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这么重要一个职务,你不得来点干部考察吗?没有。仅仅是萧何一番话,就做出了这么大的一个重大的决策,靠得住吗?所以拜完将以后,刘邦和韩信有一次谈话。刘邦坐下来以后,就问韩信,这个萧丞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寡人推荐将军,那么请问将军准备有点什么东西来教导教导寡人呢?韩信说,先谢谢大王对韩信的信任,韩信想问问大王,当今和大王争夺天下的是不是就是项王呢?刘邦说是的,好,韩信说,请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就个人能力和魅力而言,就自己集团的力量和势力而言,大王您比得上项王吗?开始就问这么一个问题,单刀直入,刘邦就一下子答不上来,司马迁写到,说汉王“默然良久”,就是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说了三个字,“不如也”,是比不上他,于是,韩信站起来,跪下去拜了一下,说恭喜大王,大王说得非常对,就是我韩信也认为大王你比不上项王,无论就个人能力、魅力而言,还是就我们整个集团的实力而言,都比不上,他为什么要“贺曰”呢?为什么要祝贺他呢?因为他发现刘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一个说实话的人,这个人就好打交道,我们为领导服务的最怕领导他不听真话,他专门想听假话,喜欢你吹捧他,那这个事情就搞不了,刘邦这点好,他不要你吹捧他,他承认我不如他,那么这个话就好说了。韩信往下说,虽然如此,但是韩信我认为,项王并非不可战胜,他说自己曾经在项王手下当差,对项王这个人是很了解的,请大王允许我韩信,为您分析项王的为人,项王的为人是什么样的呢?有两个看起来是优点,其实是缺点的特点,第一个条是什么呢?是项羽这个人非常地英雄,身材高大,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史书上说项羽是力能扛鼎,就是鼎,能扛起来,而且每次战争项羽是身先士卒,他打冲锋,一旦冲进敌营,怒吼一声,上千人都鸦雀无声,噤若寒蝉,被他吓破了胆,这个汉王你比不上,但是项羽却不懂得使用人才,他手下的那些能人,那些贤良的人士,那些勇敢的人士,那些智慧的人士,他都不懂得使,他只懂得自己一个人冲锋陷阵,他是个人英雄主义者,这种勇敢叫什么?韩信给了四个字的评价,“匹夫之勇”。这是小人物的勇敢,没出息人的勇敢。
第二点,项羽这个人对人非常有礼貌,心肠也很软,恭敬仁慈,可是项羽小气,他手下的将领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建功立业,你应该封官赐爵啊?封赏他们啊?项王怎么做呢?他封也封,给你铸一个印,印铸好了以后,项羽捏到手上,他舍不得给,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磨过来磨过去,最后磨得这一个方印都磨成圆的了,他都不给人,这叫什么?这叫妇人之仁。仁爱吗?小恩小惠,流着眼泪送饭,可是要封官,不给。所以两个特点,看起来是优点,实际上是缺点。另外他还有一些错误,比方说他分封诸侯的时候不论功行赏,谁跟自己关系好他就封个大的,谁跟自己关系不好,他封个小的,大失人心,另外他一路烧杀掠抢,他怎么能够得天下呢?他是不可能得天下的。而您汉王,进了关中以后,所做一切都非常好,大得人心,三秦父老都盼望着您汉王去到秦地去当王。所以,韩信最后说了一句话,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就是你要发一个战书过去,三秦地区马上就是你的。刘邦一听,我打仗这么多年来,没听到哪一个人有这样的清晰的对整个局势的分析,这个分析实在是太透彻了,于是对韩信说,哎呀,寡人真是相见恨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