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 一转眼就过了三年,赵天赐已经满六岁快七岁了,或许是从小就早慧加上启蒙的早, 性子倒是越发的沉稳内敛, 大家都说越看越像皇帝小时候。
这一日早上赵天赐去寿阳宫给太后问安,太后一日看不见赵天赐就会魂不守舍的, 要是赶上赵天赐有事儿没来请安,还会自己过去看他, 可见宠爱。
赵天赐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跟着赵跃,两个人倒是意外的玩到了一处。
赵跃比赵天赐年长几岁,虽然因为有了他的存在,没有过继的可能,但是睿王夫妻也都回去了, 皇帝倒也说不出原路送回的话来, 正好赵天赐回宫了,索性让赵

跃陪着赵天赐读书。
比起那些皇帝挑选出来陪读的同龄孩子们, 赵跃因为年长,显得沉稳有度, 才学出众, 性子又温和耐心, 平时人缘就很好。
不过让赵天赐和赵跃走得近的原因并非是这个, 居然是都是被迫和母亲分开,让赵天赐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刚到了宫门口就看到了任慈,她和赵跃倒是十分的亲厚, 这会儿看到两个人过来, 笑着打了招呼, 又说了几句场面话,就开始和赵跃闲聊。
赵天赐以前在别院里都不懂,但是入了宫开始就明白了母亲的难处,也明白为什么母亲不能入宫。
以前也没有埋怨过母亲,后面自然就更不会了,就只是想着要多争气,让娘为他骄傲,让所有人都看看。
宫里面一直说要立后,第一个人选自然是德妃,她毕竟是最为年长,跟着皇帝也最久,还诞下了三公主。
这宫里的女人,是不是有功劳全在这生孩子上了,看能不能为皇室开枝散叶,加上这几年一直管着后宫,谈不上多出众,但也是不功不过的,倒也没人会反对。
另外一个就是这位任慈了,出身自然没的说,最主要的是太后喜欢,刚接回任慈的时候,还只是迫于情面的原因,但是慢慢的就开始变成了真心,一刻都离不开

任慈。
别说是太后,就是赵天赐也觉得任慈和其他人宫里的人不同,身上就好像有种奇特的气质,可以安抚人心。你跟着她说话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极为放松。
赵跃曾经一度差点在宫里饿死,这句话倒也不是夸张,宫里人狗眼看人低的多了去,别看是伺候人的下人,但是看你失宠了,就惯常会欺负你,要不是任慈帮了

他一把,说不定就没有今日了。
所以两个人一直都很亲近,说了一会儿话,任慈就道,“前几日看你写的字了,被太后挂在厅堂里,左边是前朝赵曦大人的字,右边是于成子的真迹。”
一旁的赵跃忍不住笑,说道,“太后娘娘可真疼你。”
任慈却道,“写的真好,虽然有些稚嫩,但是已经有了几分神韵了,居然没被两边比下去。”又道,“是不是林夫人给你启蒙的?我记得林夫人的字也很好,很

有几分风骨。”
赵天赐知道旁人对自己的母亲林氏多有鄙夷,这让他一直很不平,但是任慈就和旁人不同,这宫里最不缺趋炎附势的人,却很少像任慈这般,总是有一颗平常心

,不会因着权势身份去看人,或许是信佛的原因。
赵天赐自然骄傲,说道,“对,我二岁的时候我娘就手把手教我握笔了,我娘写的字可比我好看多了。”
林瑶本来就喜欢写字,这些年来沉下心练,已经小有所成,很有些声望,还有不少人求她的字。
两个人一来一往的倒是说了许多话。
赵跃一开始还笑着,但是到后面,目光里却是渐渐生出几分落寞来,不过这会儿根本没人注意到他。
太后知道赵天赐过来,急急的出门来迎,她是皇帝是生母,一国太后,就是自己的儿子也没曾这般急切的,不过对赵天赐,似乎就不一样了,格外的疼爱,或许

是因为这个孩子来的太不容易了,加上赵天赐也争气,学业上几乎一点就通,样样出众,很受朝臣们的夸赞。
太后一眼就看到了跟任慈亲昵说话的赵天赐,心中一愣,随即忍不住高兴了起来,别看赵天赐养在外头,但其实性子傲着呢,对着旁人一直都是生疏有礼,特别

是对宫中这些嫔妃,上一次德妃拿了一双自己亲手缝制的鞋子给赵天赐,结果被他挑剔不好看,还当着德妃的面说她的女红不好,把德妃都气哭了。
结果这孩子居然跟任慈这般要好?这倒是一件好事。
进了屋,太后就搂着赵天赐问个没完,饿不饿,想吃什么之类的,在赵跃看来简直就是溺爱,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这想法多少有点酸,赵天赐的出众大家都是看在

眼里的,别说他是皇长子,身份就比旁人高一等,但不论这身份血脉,就是这份天资卓越也是寻常人不及的。
赵天赐对太后的心情有点复杂,他知道太后不喜林氏,要是旁人他早就不愿意理会了,但是太后又是他的祖母,对他疼爱又是真的。
所以平日里倒也听话,见太后问他想吃什么,说道,“就想吃点酸汤面。”又问道,“我上次吃剩下的八宝辣酱还有多少?”
太后就有点不高兴,酸汤面的做法还是林瑶特意叫人送入宫里的,那时候赵天赐刚入宫,吃不下饭,太后倒也没有拒绝,毕竟饿着的是她的孙子不是?
至于八宝辣酱是皇帝爱吃的,一直都备着,也是林瑶做好送进来的,结果这父子俩就爱吃这口。
太后脸色有些不好,不过倒也没说什么,她也怕赵天赐不喜自己,吩咐厨房去做。
其实这就是一个孩子的好处了,孩子多了,都是孩子们去争宠,这满宫里就一个皇子,可不是所有人来讨好他?
过了一会儿吃完了早膳,赵天赐就准备和赵跃去读书了,太后舍不得,搂着赵天赐问道,“晚上可记得来陪祖母用晚膳。”
赵天赐却道,“明日不是沐休,我晚上要去别院了。”
太后脸色就一下子不好看了,赵天赐却我行我素,如今已经不像是以往那般每日里算着日子等回家了,但是心中也是很期盼的。
林瑶又给他生了个弟弟,如今一岁半,上次见面的还刚学会说话,好玩的很,他早就想回去了。
“最近天气热,这么来回奔波别是累着了。”
赵天赐不高兴,道,“祖母,太傅肯定等的急了,天赐先行告退了。”说完就从太后怀里挣脱出来,头也不回的走了。
赵跃看了眼脸色不好的太后,愣了下,行了礼也跟了上去,但是心里平复了不少的嫉妒,赵天赐的生母出身总是不妥当的,这就是赵天赐的软肋,说明再怎么样

出众卓越的人,也是有各自的烦恼。
等着赵天赐走后,太后黑着脸,坐了半响,任慈也不说话静静的陪着她,太后最后舒了一口气,说道,“这般下去怎么行?有个那样的娘,有样学样的,总是不

妥,还是要给他找个新娘才是。”
***
晚上下了学之后,赵天赐就已经归心似箭了,出宫上了马车,皇帝今日有事去不了,叮咛了他许久,赵天赐就有些不耐烦了,说道,“父皇,你想娘回去就是,

跟儿臣说着许多,儿臣哪里记得住?”
皇帝一下子就愣在原地,颇为尴尬,因为他确实是半个月没回去了,因着水患的原因,这几日都在跟朝臣们商议这件事,但是被儿子指出来自然是窘迫的,道,

“说的什么话?”
赵天赐说完就知道不太妥当,做了一个鬼脸,说道,“爹,我先走了。”这会儿知道喊爹了,入宫之后赵天赐就恭恭敬敬的改了称呼喊父皇,但是偶尔有事相求

的时候就这么喊。
到底还是个孩子,即使在外人面前如何矜持,但是在自己的父亲前面还是有些藏不住的。
皇帝原本就有些窘迫,倒也不是真的生气,加上赵天赐这么撒娇的一喊,倒也没了脾气,无奈的摇头。
等着皇帝往回走,看着这巍峨的宫殿,虽然在华灯初上的夜里,充满了奢华和尊崇,但是越是往里走,越是觉得心中寥寂,没有那个人在,这里不过一个华丽的

宫殿,仅此而已。
李苋看皇帝回头就知道糟了,果然听皇帝找借口说道,“朕还有事没跟大皇子说,你赶紧备车。”
得,不就是想去别院看林氏?说的这么冠冕堂皇,不过李苋面上却是不显露一分,恭敬的叫人备马车。
心里却是忍不住想着,林氏还是那个林氏,皇帝果然是离不开她。
一行人又回头出了宫,不过一会儿就追上了赵天赐。
林瑶正在屋内陪平安玩,平安是二儿子的乳名,她如今儿女俱全,唯一求的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赵平安的性子和大儿子不同,非常的安静,给他拿了个九连环,就能自己玩一整天,反反复复的拆解,倒是比赵天赐好带多了。


第152章
茂春端着托盘进来, 上面摆着西瓜和糕点,平安顿时就不玩了,一双黑宝石一般眼眸充满渴望的盯着西瓜, 眼巴巴的不行。
“哎呦, 二少爷,您别这么看我,这东西寒凉,能不能吃还要问夫人。”林瑶生的清丽,皇帝也是少见的美男子,生出来三个孩子个顶个的漂亮, 赵平安也生的

好看, 只不过比起赵天赐, 要略显秀气一点,更像林瑶多一些。
茂春看着赵平安可怜巴巴的眼神, 实在受不住。
林瑶抱起儿子亲了一口, 又拿了一片西瓜让他吃,说道,“天气炎热, 倒是可以吃一块,但是也不能多吃了。”
赵平安刚学会说话,只会几个简单的话,点头说道, “好。”
林瑶看着赵平安安静的吃西瓜, 一边给他擦嘴边的口水一边和曹嬷嬷商量晚膳来, “天赐上次说想吃肉粽子, 有没有给他做?”
这几年到了沐休的时候, 赵天赐是雷打不动的回来, 没回来的日子屈指可数,有一次是因为病了,还有两次是因为跟着皇帝去祭祖。
曹嬷嬷笑着说道,“您早上不是叮咛过一遍了,那粽子还是您自己包的,就等着晚上煮出来。”随即又道,“上次回来就高了许多,也不知道又长高了没?”
“这才十天,能看出来什么?”林瑶无奈的笑。
“嬷嬷,哥哥要来了?”赵婉蓉穿着一件石榴红的绡纱半袖襦裙跑进来,等着长开她就更加漂亮了,额头上点着红色的花钿,眉眼如画的,灵动的像是落入凡间

的小花仙。
“还没呢,应该快了。”林瑶笑着看了眼赵婉蓉,轻轻的给她抚平臂弯上的披巾,问道,“饿不饿?别等你大哥了,先吃吧。”
赵婉蓉和赵天赐一直十分的亲厚,赵天赐入宫之后,一个在宫里哭,一个则是在家里哭,那阵子可真是难熬,让林瑶心里难受的不行,好在终于熬过来了。
“娘我不饿,我要等哥哥。”
赵平安见到赵婉蓉,急忙把手里啃到一半的西瓜递过去,“姐姐,吃。”
林瑶忍不住笑,摸了摸赵平安的头说道,“这都舍得拿出来给你姐姐吃,这么喜欢姐姐吗?”
赵婉蓉高兴的抱着赵平安亲了好几口,只亲的赵平安咯咯的笑起来,十分的可爱。
几个人正说笑,外面就有人来通禀说赵恒和赵天赐回来了,林瑶有些诧异,忍不住说道,“三爷不是说这几日没空回来?”虽然诧异,但是林瑶心里自然是高兴

的,赶忙起身去迎。
赵恒和赵天赐刚到门口就看到林瑶抱着赵平安,牵着赵婉蓉过来,一时忍不住笑,那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婉妹又长高了!”
兄妹俩见面格外的高兴,赵恒则是看着林瑶和小儿子,一行人一同回了院子里。
一时院子里就热闹了起来,就是侍女们走路也变得轻快了起来,整个别院像是这个繁茂的夏季,热闹而充满了生命力。
赵婉蓉是大哥的小跟班,他多看一眼什么菜,就给让丫鬟给他夹什么菜,还眼巴巴的把自己新绣的帕子给赵天赐看,说道,“哥哥你瞧,这是我绣的。”
这会儿的赵天赐和宫中颇有些不同,虽然同样也是正襟危坐,仪态端正,但是整个人却是完全放松了下来,唇角带着笑,神采飞扬。
才不到七岁的赵天赐,像个大人一般夸赞道,“你的女红比起上次精进了不少。”
赵婉蓉就十分的高兴,说道,“这是个给哥哥绣的。”
兄妹俩从小就感情好,这会儿许久没见,你来我往的好不亲密,这倒也是常态,毕竟是亲兄妹,但是赵平安不高兴了,他撅着嘴,去拽赵婉蓉的衣袖。
赵婉蓉一开始还会应付他,给他夹个容易咬的狮子头,但是后面则是没空理他了,赵平安有些不高兴,索性站起来直接坐在了两个人中间。
兄妹俩一看,忍不住笑,赵天赐费力的把弟弟抱起来,说道,“想跟哥哥玩是吗?”
赵平安委屈的点头,一时逗得的坐在旁边的林瑶和赵恒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家里住了一天,早上赵天赐跟着父亲入宫,看着越来越远的别院,还有母亲和妹妹的已经模糊不清的身影,他忍不住闷闷的想着到底母亲什么时候可以入宫呢


其实赵天赐觉得宫里特别没劲儿,到处都是规矩,还有旁的妃嫔,这肯定会让母亲难受,但是他也知道母亲一直没有名分的跟着父亲,这对她不公。
“父皇,母亲什么时候可以入宫呀?”
赵恒这几年也一直在谋划这件事情,原首辅章明致仕之后,顾太傅那一派的白大人最有希望成为继任,只是突然间王正泽被贬,其实力大损,倒是让章明那一派

的吴大人意外的得了这个位置。
或许是为了讨好皇帝,在赵恒再三暗示下,吴大人决定支持皇帝。
但是朝中反对了人占了多数,加上太后坚持,到如今举步艰难,而且皇帝有时候看着林瑶在别院里住的自在,怕是入了宫受管束,又有些犹豫,就拖到了如今。
看着儿子期盼的目光,赵恒想着也是拖不得了,等着水患的事情告一段落就准备着手办这件事了。
“快了!”
“真的?”
“父皇什么时候骗过你?”
回到了宫里,皇帝和赵天赐先去寿阳宫给太后问安,看到了任慈,她不卑不亢的坐在下首跟太后说着什么,太后态度认真频频的点头。
这些年来任慈的在宫里过的十分的顺遂,有了太后的宠爱,就是比起德妃还要有体面,但是她为人谦逊有礼,性情又十分的内敛,倒是越发得到了宫里的人喜欢


就是皇帝也从厌烦,到后面还能和她说上几句话。
赵天赐带了不少林瑶做的粽子,任慈常年吃素,分了下去,太后这些年倒也不排斥林瑶的吃食了,但是吃归吃,脸上倒是没有个好脸色就是。
任慈倒是一直都很中肯,吃了红豆的粽子,说道,“甜儿不腻,入口软糯,林夫人做的菜肴一直都很好吃。”
太后冷着脸不说话,但是任慈这话却得让赵天赐和皇帝神色缓了缓。
***
这一天晚上,直到睡前赵天赐都有点闷闷不乐的,皱着眉头睡了过去,第二日早上去上书房读书。
等着太傅授业,也不知道怎么,赵天赐忽然嚎啕大哭了起来,一时屋内静悄悄的,无论旁人如何询问都不作答。
当初给赵天赐选太傅的时候,皇帝还是费了一番的心思,选了最为德高望重的徐成安来,但他年岁太大,也不能日日入宫来授课,反倒是他的弟子白澍任来代课


不过白澍任也不是个寻常人,才学斐然,教赵天赐自然是绰绰有余了。
白澍任起身,神色有些不悦,赵天赐虽是尊贵的皇长子,但是白澍任却从不放任,道,“殿下,您为何啼哭不止?”
见白澍任询问,赵天赐不敢再犯,止住了哭声,说道,“先生说我朝历来以孝治国,就想起母亲来,自我入宫,已经有三年未曾侍奉母亲左右!”
一时屋内落针可闻,十分的安静,所有人都知道皇长子的生母是前任内阁大臣王正泽的糟糠之妻,两个人和离的时候也是闹的沸沸扬扬的,当时还成为一段佳话

,这件事想装作不知道都不可能。也是因为这个见不得人的身份,所以皇帝一直无法册封林氏。
不过多久,就有人把这件事传了出去,说是皇长子在上书房里读到孝经的时候,想起生母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白澍任虽然才学斐然,在是士林中颇有声望,但是并没有入仕,但他们白家在也是世代耕读之家,倒也不是小门小户的,祖上也出过几个人物。
住在京城的老宅里,正是在最繁茂的东大街。
晚上回到家中,用了晚膳就去了书房,夫人王氏等了许久也不见出来,就去喊他,“老爷,也该是就寝了。”
进了书房,见到白澍任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她就忍不住叹气,说道,“是不是皇长子的事情?”
白澍任道,“你怎么晓得我在想这件事?”
王氏道,“如今外面都传开了,说是皇长子至孝,因着不能孝敬生母在上书房哭了。”随即又道,“这件事…… 你打算怎么办?”
王氏的目光带着几分犹豫,白澍任又如何不懂,苦笑了一声,说道,“当时老师受命,又不得违抗,只好让我去代课。”
王氏见白澍任这般言语,心中咯噔一下的,见丈夫继续说道,“第一次见到殿下的时候才这么高,生的可真是漂亮,我瞧着就跟乔儿一般大,大概是第一次入宫

,有些拘谨的,但是那神态却是带着几分傲气和从容。”
乔儿是白澍任的长孙,很得他的喜欢。
“老爷当时还回来说这个林氏恐怕也不是等闲之辈,把皇长子养的这般好。”
这几年就不说了,虽然一开始不愿意的,但是赵天赐聪明早慧,学一反三,或许是因为林氏在宫外带着他的原因,赵天赐既有皇长子的骄傲,还格外的见多识广

,就是他的长孙还不知道樱桃是长在树上的,胡瓜又如何去皮…… 同样也是个尊师重道的孩子。
白澍任太喜欢这个孩子了,聪慧果敢,又良善体贴,以后必然是一位优秀的君主。
罢了,这恐怕就是命。
王氏见白澍任露出无奈的笑容,就知道他要妥协了,说道,“老爷,您先想好了?”
“你以为现在还能摘得开?恐怕陛下当时找到老师的时候,就已经盘算好了,再说殿下喊我一声老师,难道我不该拉他一把不成?”白澍任忍不住说道。
“可那样的身份…… 陛下当初就是故意的吧?”


第153章
赵恒坐在书房内, 左边紫檀花钿长几上放着茶具,是他最爱的一套佛手梅花青花瓷套,他端着茶杯, 打量着上面的纹路, 细细的品了品茶水,脸上带着几分放松

的神色来。
一旁的李苋道,“真没想到皇长子殿下这般机灵,您刚想着如何册封,他就给了您一个助力。”
赵恒虽然知道是拍马屁的话,但到底还是心中骄傲, 这个长子实在是叫人骄傲, 眼睛里带出了笑意。
李苋心里却是忍不住想着, 以前还当林氏青春不在,皇帝会渐渐的厌烦, 可是两个人不仅恩爱不减, 就是几个孩子也是十分的争气,特别是皇长子,聪慧卓绝,

端方大气,一直被人夸赞,如今朝中人都知道了皇长子的出众,有个这样的皇长子在, 浮躁的心也渐渐安稳了下来, 这等于给了朝臣们一个定心丸。
而李苋知道, 等着生出这样皇长子的林瑶入宫, 这以后恐怕就是她的天下了。
赵恒起身, 说道, “走吧,去见太后。”
李苋脸上露出严肃的神色来,紧绷着身体跟着皇帝,两个主仆一前一后的去了门口,太后被人搀扶走了过来,见到皇帝露出几分不悦,说道,“到底是什么事情

,一定要让我过来?”
除非是很紧急的事情,皇帝不会让太后来御书房的,而今天特意让她过来,显然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任慈搀扶着太后,这会儿听了太后的抱怨的话,忍不住轻轻握紧了她的臂膀,这才让太后冷静了下来,忍着气走了进去。
到了屋内,捧了茶水糕点,等着太后歇了一口气,皇帝就把朝臣的上的奏折递给了太后。
太后看着脸色越来越沉,直接把奏折丢在地上,勃然大怒,喊道,“皇帝,你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呀,居然是连首辅吴大人也同意册封林氏?要真是给她名分,那

以后皇帝你就会成了旁人的笑柄!”
原来这奏折是吴大人递上来的,不仅如此,上面还有许多人的签名。
皇帝弯腰亲自把折子捡了起来,说道,“母后,这不仅是朕的主意,也是朝臣们的想法,您就算不愿意,但是也该想想天赐吧?你忍心让他一直没有娘在身旁?

”随即又说起赵天赐刚入宫的时候来,“那么小,还没您宫里那盆矮松树的盆栽大,就懂事的忍着不哭,认认真真的读书,学规矩。”
别说提起赵天赐,太后脸色果然缓和了下,每次提起林氏太后都是不满的,觉得这样一个下堂女,身份不洁而尽是手段,哄的皇帝团团转,最主要的是,皇帝纳

了她等于承认和大臣之妻有染,有损他的清誉,她一个做母亲的,当然不能容忍!
这九州都是皇帝的,有大把的贞洁女子任由皇帝挑选,偏偏他却在执着于这样一个不堪的女人。
但是所有的怨恨在想到赵天赐的时候,却是会变的不是那么深刻。
太后知道,其实这也是皇帝的手段,毕竟是林氏赵天赐的生母,说不定会让太后改变主意,别说,有那么一刹那,她还真的犹豫了下,但也就是犹豫了那么一会

儿,但是仅仅这么一个原因是不会让太后同意的。
“我不同意。”太后斩钉截铁的说道,“后宫里的事情,不仅事关朝廷,同样是事关你的安康,我一个做母亲的,还不能管儿子的婚事了?”
皇帝知道太后不会这么容易答应的,但是他没想到她这般决绝,结果又听太后说道,“说起来,我也正有事要跟你说。”太后腰背挺直,指了指一旁的任慈,说

道,“你后宫空虚已久,也实在是不像话,我瞧着任姑娘就很好,贤淑聪慧,识字明理,生的又是端正美貌,正是国母的人选。”
结果这话一说完,别说是皇帝,就是任慈也吓了一跳,她道,“娘娘,小女可担当不起呀。”任慈显然是害怕,说完就直接跪在了地上。
太后当初看中襄阳郡主,虽然也是因为喜欢,但更多的则是觉得合适,但是任慈就不同了,她是打心眼里真的心疼任慈。
所以太后看到任慈跪了下来,马上就急道,“你跪下来做什么?快起来。”弯腰去要把任慈扶起来,她却是不肯,显然是被惊到了,脸色发白,苦口婆心的说道

,“娘娘,请您撤回刚才的懿旨。”
太后却道,“你怎么就受不起了,你受得起,比起那个被人休弃的下堂女,你才是真正的冰心玉洁,端方自重,正是该站在皇帝身旁接受百官跪拜之人。”
太后只管自己高兴,一股脑的说了,却把任慈吓的够呛,她脸色发白,连头也不敢抬,只重复道,“娘娘,小女不配……”
皇帝在听太后提起林瑶的时候,听到她语气中的蔑视,心中怒火中烧,这几年来他和林瑶恩爱异常,早就已经离不开她了,更是不愿意旁人轻瞧她,而偏偏最为

看不惯的居然就是自己的母亲。
皇帝一直都十分的顺从太后,毕竟从小就是读着孝敬长大的,所以虽然心中也有怨恨,但是下意识的还是倾向于让太后顺心的,但是显然这件事情,他是没办法

妥协的。
“母后,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你这是反了天了?”太后吃惊的看着皇帝,但是见皇帝神色坚决,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一时觉得火大的不行,对林瑶的怨恨就更深了,要不是林瑶,皇帝能

这般对她?
“之前您说什么册封林氏会让朝臣不满,如今您也看到了,这上面可都是朝臣们的签名,他们是同意的,您有为什么反对,就因为阿瑶和离过?难道我们晋朝律

法里规定女子和离后不能改嫁?这自然是没有的!只是因为她要嫁的人是朕,就是不配的?”
“母后,朕已经等了许久了,当时阿瑶诞下天赐的时候,您就反对,如今天赐都已经快七岁了,整整七年呀…… 朕已经等不下去了,所以这件事朕不能听您的,

这册封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太后见皇帝把折子拿过来,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签名,一时只觉得心口郁结,头晕目眩的,一下子就扶着额头,脸色非常的难看。
两个人就这样不欢而散,不管太后如何的不高兴,皇帝却是已经下定了决心,这让太后有些恐慌了起来,之前还想着朝臣会反对,结果因为有首辅吴大人的支持

,倒也撑住了。
太后想着就算吴大人被皇帝说服了,不要脸面体统了了,那些士林中,总有人会站出来指责皇帝吧。
谁知道偏偏赵天赐的老师徐成安默认了这件事,这个人和太傅顾大人是一南一北,在士林中是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顾大人不发话,徐成安又默认了,许多不满

的人,反应也十分激烈,但却在皇帝的压制下,因为没人领头成不了气候。
太后突然间就意识到,皇帝等了七年,却一直在谋划这件事,不管是让好天赐提前入宫,还是给她找了徐成安当太傅,当时她还觉得这个人年纪太大了,不合适

,谁知道皇帝是打了这样的算盘。
太后越想越是气愤,对着任慈抱怨道,“这些人是不是都被蒙蔽了双眼?根本就看不到林氏是什么身份?他们为了讨好皇帝,当真是黑白不分,不顾一切。”
任慈静静的坐着,这会儿她倒是没有了之前的恐惧,恢复了平日里的从容,听着太后抱怨了许久,最后说道,“娘娘,您有没有想过,或许不是因为他们被蒙蔽

了双眼,而是因为林氏确实是不凡,毕竟只有她诞下了皇长子,还有婉蓉公主和平安殿下。”
提起林瑶所出的三个孩子,太后顿时就沉默了,又听任慈说道,“皇长子有多出众,您是看在眼里的,当初赵跃也是不凡,可是皇长子殿下入宫之后,居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