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情小说大全上一章:男配求你别黑化
- 言情小说大全下一章:那些回不去的初恋时光
羊肉汤泛着香味,林瑶加了一点醋,用筷子搅拌了下,先是吃了一口面条,鸡蛋面劲道爽滑,加上了羊肉的香味,十分的可口。
终于羊肉就不用说了,炖的酥烂入口,在嘴里就要化掉了一般。
一时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静悄悄的吃着饭,配菜还是林瑶腌的脆甜胡瓜,咬上一小口,脆脆的爽口开胃不说,榨菜的咸的激发的羊肉汤味更加的鲜香。
等着吃完,林瑶额头上就冒出细密的汗珠子来,舒服的舒了一口气,再去看赵恒,他已经在吃第二碗了,男人饭量总是比女人大。
赵恒已经在这里住了半个月了,吃的好睡得香的,都有些发福了,只是神态是从来没有过的放松,就如同正常居家过日子的寻常人一般。
林瑶靠在迎枕上,轻柔的摸着肚子,问道,“是不是该回去了?”
赵恒一愣,放下筷子,坐到了林瑶身边,揽着她的肩膀,问道,“你知道了?”从旁边拿过一个小毯子来,轻柔的盖在了林瑶的腿上。
林瑶很自然的就依偎进了赵恒的怀里,茂春轻手轻脚的把炕桌撤了下去,又摆上了一碟子瓜果,热茶,这才又重新静悄悄的退下。
外面又开始下了雪,两个人依偎在一起,看着窗外的雪,一时静悄悄的,谁都没有说话。
好一会儿,林瑶转过头准备喝茶,赵恒给她端了过来,林瑶就着赵恒的手,低头喝了一口,说道,“李总管在收拾行囊。”
赵恒每次来都会留下一些东西,换洗的衣裳,喜欢用的物件,闲书之类的,来来往往的,一开始带回去了,再后来则是觉得麻烦,索性就留在了别院里,如今倒
是堆了不少赵恒的东西。
入了冬,之前第夏衫就要带回去了,林瑶特意叫茂春整理了出来。
赵恒露出几分犹豫的神色来,林瑶就知道有事,果然听赵恒说道,“我要出门一阵子。”这种时候赵恒是不愿意出门的,但是凤凰山的那位有些不太好了,毕竟
是长辈,肯定要去看一眼的,更不要说小时候对赵恒也是十分的关心。
林瑶听了也是颇为不舍,问道,“什么时候回来?”
赵恒算了算时间,来回最少要两个月的时间,说道,“要两个月,我实在是放心不下你,留个人来别院里。”
林瑶乖巧了应了一声,把脸埋入了赵恒的怀里,像个孩子一般的,这让赵恒心都软了,忍不住重新把人抱在了怀里,亲了亲她的面颊,发鬓,却满是不舍和疼惜
,没有任何的渴望,满是温情。
赵恒留下来的人是个中年男子,三十多岁的样子,目光锐利,但是性格去却很闷,赵恒说一句回答一句,没有花里胡哨的话,只有两个字的遵命。
林瑶能看出来这个人很敬畏赵恒,一时想起赵恒身份疑惑来,虽然国公府是京中数一数二世家,但是赵恒也不过是一个次子,并非继承了爵位。
他身边的人却个个都是不同寻常的人物,几乎是万金油一般的李苋,那位堪比大世家小姐一般出众气质的侍女尚真,车夫,其他的随从,都十分的训练有序。
而且眼前这个人,林瑶只觉得也是不简单,他走路气息沉稳,但是几乎没有任何的动静,像是猫一般的,这人的功夫怕是很高。
林瑶也不是没问过国公夫人,但是却没问出什么来。
越是问不出来,反而越是觉的奇怪…… 就好像故意要去隐瞒一般,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小心,总会留下踪迹不是?林瑶忍不住想着,假如赵恒不是国公府的三爷
呢?那他会是谁?
一想到这个可能,林瑶就觉得心口狂跳了起来。
赵恒喊了好几遍才让林瑶回神,他本来准备上马车了,又担心了起来,面色变得严肃了起来。
第114章
外面又下起了雪, 赵恒握住了林瑶的手,只觉得有些冰,许多千言万语只变成了一句话, “外面冷,赶紧进去吧。”
林瑶一向不会问赵恒的事情,他公事上的,家中的事物,但是这一次看着他如刀削一般冷峻的面容, 威严天成, 就是当初第一次去见太傅顾大人的是, 他的气势
也不过如此, 这样一个人,当真只是一个次子?
这一次林瑶颇有些忍不住,问道,“这一来一回就要许久,可是去哪里?”
赵恒一愣, 林瑶从来不过问他的公事, 再去看她, 见她满脸的疑惑不解, 顿时就想起来, 林瑶这些日子和国公夫人走的很近,虽然以往为了方便他在外, 他是国
公府三爷的事情,也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甚至在国公府还有个自己住的院子。
林瑶是不可能从国公夫人处得知他的身份。
但是这件事不可能一直瞒下去, 之前不说只是觉得行事方便, 他也习惯在外面用三爷这个称呼, 再后来和林瑶两个人恩恩爱爱的,过着如同寻常夫妻一般的生活
,这种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子让他流连忘返就更不想说了。
赵恒抿着嘴,正不知道如何开口,听到李苋喊道,“三爷,再不出发就来不及了。”
林瑶推了推赵恒,说道,“三爷,快去忙吧。”
赵恒深深的看了眼林瑶,目光里充满了眷恋,随后看了眼她的肚子就大步流星的上了马车,最后渐行渐远。
赵恒走后,林瑶回到了屋内,只觉得心里空空落落的,又想起赵恒欲言又止的神态来,越发觉得他这身份成谜了。
不过她向来不是疑神疑鬼的人,她和赵恒的开始本就是有些荒诞,要真是较真,就没有一件过得去的事情了。
这样一想,林瑶很开就释然了,拿着一旁绣到一半的绣绷子,又开始一针一线的给孩子做起衣裳来。
国公夫人正在给国公爷收拾衣裳,明日就要陪着太后和皇帝一同去凤凰山,原本她也是要跟着去的,但是因为最近不舒服,总是不舒坦,其实就是云付的事情让
她不痛快,加上天突然冷了,得了个风寒,在家里休了几日,这两天才刚刚痊愈,国公爷心疼就没让她去了。
“年纪也不小了,不要什么事冲在前面。”国公夫人唠唠叨叨的说着话,想到凤凰山的上的寒冷,又叫丫鬟拿了两对狐狸毛的护膝过来,说道,“不要仗着自己
体质好就不戴护膝,你还记得舞阳侯吧?和你一般的年纪,就得了腿疾,只要天气阴冷就酸痛。”
国公爷当年也是文武兼备的全才,身材高大,神色威严,都说外甥像舅,看到皇帝就能看出国公爷的性情来。
平时府里的人,见到国公爷都是战战兢兢的,就是世子爷在自己父亲前面大气也不敢喘,但是这会儿国公爷却冷着脸站在原地,任由国公夫人唠唠叨叨的,一句
话也不敢说。
世子爷过来,见到这模样,习以为常的当做没有看到,反正整个京城谁不知道他爹是个妻管严。
国公夫人收拾了一番,就准备入宫去见太后了。
准备了一套给太后做的冬衣,还有皇帝的耳暖,最后再犹豫了下,还是把林瑶叫人送来的鱼干放到食盒里。
自从上次看到皇帝之后,国公夫人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是她也不好多问,随后想着云付这孩子向来和皇帝亲厚,说不定是云付托付皇帝去看下林瑶,而且这
鱼干也实在是美味,或许是只是去拿下吃食而已。
国公夫人倒也没往心里去,主要就是在门口见到,也就见皇帝拿了东西而已,再说皇帝和林瑶?她是想都不会去想的,因为根本就是十分的荒诞的事情。
到了宫里,太后稳坐在屋内喝茶,她最近气色不错,穿着一件墨绿色金线的夹棉狐狸毛比甲,戴着镶嵌着东珠的抹额,瞧着十分的雍容华贵。
只是脸上却是带出几分不耐来,正对着吕嬷嬷抱怨,说道,“当年帮了我们母子一个大忙,也不好不去,但就是在这节骨眼上,也实在是叫人忧心。”太后一直
都觉得皇帝外面的女人有了身孕,一直翘首期盼着,结果突然间就出了事。
吕嬷嬷说道,“娘娘,这件事可是马虎不得。”
太后看了眼吕嬷嬷,看到她眼中的深意,也就不敢说话了,这位凤凰山的人到底是谁,正是先帝的哥哥,原太子,后来却是出家到了凤凰上,先帝对他一直极为
敬重,很多时候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都会去请教他。
当时李贵妃的事情,他也是出了一份力的,如今于情于理都是要去看一看的。
太后看到国公夫人,见她清减了许多,倒也关心的问道,“今年可真是不大顺遂,先是我病了一场,然后你也病了。”随后又道,“等着我从凤凰山回来,咱们
抽空去拜拜菩萨去。”
国公夫人深以为然,说道,“娘娘,您说的是。”随后又让随从把东西拿了出来,说道,“原本应该服伺您一同去的,但这身子骨实在是不争气,就跟您做了一
些衣裳。”
吕嬷嬷就把国公夫人做的衣裳放到了太后跟前,太后一看,是一件枣红色的镶了白狐狸毛的长袖袄子,针脚细密,剪裁的得体,这颜色也刚刚好,太后虽然喜欢
穿红色,但是因为寡居多年也不好穿正红色的,枣红色却不会那么突出。
太后自然是喜欢的,说道,“天这么冷,你去了又能做什么?就在京城好好的养着,别是再病了。”
国公夫人看到太后满意的神色,知道她喜欢这件衣裳,也跟着高兴了起来。
两个人闲聊了一会儿,国公夫人见太后露出疲惫的神态,就起身出了宫,等着回到了家中,晚上难得一家子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就散了。
皇帝出宫可是一件大事,第二天就是远在别院里的林瑶都知道了,她正在看账本,第二家的店的生意也十分的好,她准备在开第三家店,正在盘算银子够不够。
茂春举着毛笔在一旁给她记账,比起跟蔡参学医术,反而这算账让她心里更舒坦,但是偏生蔡参对林瑶说她很有天分,这让林瑶喜出望外的,比起给她当个小丫
鬟,林瑶更喜欢她去学一些真正的本事,所以自然是默许了这件事。
茂春其实也知道林瑶的好意,倒也不想让林瑶失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跟着蔡参学了起来。
算完了账,看着盈利林瑶舒了一口气,按照这个营收,很快就能把欠了万记的银子还掉了,剩下的匀出来还可以开个分店。
又让茂春寄了一些银子回去。
茂春道,“夫人,你为什么不让老爷夫人过来?”
原本计划说是让林父和林母一同过来京城住的,后来林母有事耽搁了,等着再后来林瑶却是让她们现在老家呆着,这边还没安排好,林父母怕是给林瑶添麻烦,
自然是听从了,不过说实在是的,他们其实自己觉得在老宅住的更舒服。
林瑶道,“我这身子,要是见到他们该怎么说?”
茂春其实也愁这件事的,她是看着林瑶和赵恒如何彼此心悦,又在一起的,但是这种荒诞的关系,在旁人眼里却是上不得台面的,林父母又是疼爱林瑶至极,如
何能忍?
“等着一切有个定论再说吧。”
其实林瑶又何尝不想念父母,但是觉得还是等着孩子生下来,在把父母接过来比较合适,那时候也是生米煮成熟饭,看到可爱的孩子,父母再如何生气,也会原
谅她。
茂春又说起京城里皇帝出京的事情来,“奴婢早上去的时候,好家伙那队伍,从皇宫几乎排到了东大街,咱们店铺前面都被挡住了,人也不让走动。”
林瑶说道,“国公爷去了?”
茂春就道,“奴婢本来还想问问,结果就看到国公爷骑着马行来,说起来国公爷这把年纪了,却是威风凛凛的不行,当真是老当益壮,也怪不得当初说云家军是
少有的精锐之师。”
当年国公府十分的艰难,太后在宫中不受宠,有个李贵妃压着她,国公府要不是出了个国公爷,拼死争出战功来,太后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就没看见三爷?”
茂春摇头,说道,“没有,不过我听说世子爷坐在了后面马车里,兴许三爷也跟着一起坐过了。”
林瑶却越发觉得赵恒的身份不简单。
一转眼就快过年了,林瑶认真算了算日子,赵恒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她的身子也越来越不方便了,所以也不常去店里。
有了身孕之后就特备喜欢吃凉的东西,这么寒冷的冬日,林瑶突然想吃凉面来,让茂春去做了一碗回来,结果只有小半碗。
林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笑着摇头,吃完了这一点凉面,也就没有再要了。
不过一会儿,就有人跑过来,正是张山家的,林瑶一直让她在店里伺候老爷子,这会儿她跑来,显然是有事。
张山家的一直在店里,倒是许久没见了。
她穿着一件丁香色的夹棉长袄,进了屋来,就看到林瑶隆起的肚子,也不敢多看,许多人都说林瑶有了身孕,但是并没有说是谁的孩子,自然也有人嚼舌根,她
但凡听见都骂了回去,但其实心里却是担心的。
林瑶笑着说道,“快坐下。”然后让茂春给她端了茶水过来。
张山家的忙是摇头,说道,“夫人,奴婢不渴。”又道,“我是来告诉您,老爷子的孙女找到了。”
“什么?”
林瑶很是惊讶,她一直都没有放弃帮着向老爷子寻找他的孙女,但是一直都没什么消息,谁知道就这样自己回来了?
“给我备车。”
这下林瑶可是坐不住了,叫茂春去备车,叫人拿了裘衣过来换上就准备去店里看看,向老爷子是她的师父,当初最艰难的时候,还是他帮着她才度过的难关,如
今找到了至亲的孙女,她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的。
而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女子对林瑶来说也像是个妹妹一般的。
张山家的也是许久没见到林瑶了,因为入冬之后,随着林瑶身子不便,就很少来了,如今看着林瑶这个大肚子,却麻利的走路,一时紧张的瞧着,说道,“夫人
,您可是慢点。”
别说是张山家的,就是茂春和曹嬷嬷也十分的担心,一时几个人战战兢兢的,扶着林瑶上了里马车。
路上林瑶忍不住问起张山家的,到底是怎么找到的向瑾。
张山家的说道,“就今天早上,向老爷子出门去,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女子领这个孩子走街串巷的卖饼子,当时听到女子的声音,老爷子就走不动路了,疯狂的
去追人,等着追上她,看到她的面容,就拽着人哭的不行。”
林瑶觉得奇怪,她也是托了不少人,如果向瑾真的在京城,也不至于找到了现在呀,在去询问,张山家的就说道,“今年收成不好,原来的东家也不肯用她了,
就想着做点吃食卖,就回到了京城了。”
“是这样。”林瑶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来。
到了林记,还是那样的热闹,林瑶从后面走了进去,曹嬷嬷怕是有人不小心撞到林瑶,一直走在她前面。
第115章
这几日王正泽一直在府衙后面的一个小院子里住着, 这里虽然不及王府,但是只要见不到钟氏,他就觉得心里十分的舒服。
顾太傅到底还是更看重自己的声誉, 最后选择明哲保身,不管钟家的事情了。
钟家彻底被牵连了进去,钟家的二伯,连同钟家的几个亲戚,还有钟念秋的父亲也被查出, 包庇了这件事, 撤了官职, 一同押入大牢, 因为涉及太多的命案,最
后判了个斩立决。
可以说钟家算是彻底完了。
今日是沐休,王正泽难得睡了一个懒觉,起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梳洗完毕, 站在铜镜前面, 看着随从给刮掉胡须。
因着王正泽年岁最小, 也有人暗示过他, 可以蓄胡子, 但是王正泽却没有听进去,一开始也不过想着这是自己不喜, 后来有一日做梦,忽然间就梦到和林瑶刚成
亲那会儿,那时候林瑶还是个略带几分天真的初嫁女子, 每次看到他的时候, 目光都是亮晶晶的。
早上的时候, 都是林瑶起床给他漱洗换衣,每次只要冒出胡茬子来,都会认认真真的帮着他刮干净,有一次他忍不住问她,林瑶当时就脸红了。
那时候家境贫寒,屋里但凡能看得过去的都是林瑶的陪嫁,她的脸红彤彤的就像是铺在床上的大喜被褥,这也是林瑶亲自绣的陪嫁。
可真是好看呀。
王正泽一时恍惚,那时候听到林瑶羞涩的说道,“最喜欢夫君这般清俊的面容,貌似潘安也不过如此。”
那时候他就懂了,林瑶是不喜欢蓄胡的男子。
“大人?”
旁边的随从给他刮完了胡子,喊了他一声,王正泽这才回过神来,问道“赵沫家的呢?”
赵沫家的正是巧儿,她也不想管王正泽的事情,但是王正泽好像非常看好她,就是他从王府里暂时搬出来,住在府衙后面,也要把她带出来。
其实巧儿经常会怼王正泽,呛了他好几次,按道理要是别的仆妇这般,早就被发卖掉了,但是奇怪的王正泽也就脸色难看,罚了她的月例,再多的也就没有了。
“知道您起来了,去端饭去了。”
王正泽点头,坐在屋里刚翻开一本书就看到巧儿端着食盒过来,随后摆在了屋内的案桌上,喊道,“大人,用膳了。”
王正泽一看,两个菜,一个煎豆腐,还有一个则是炒菘菜,还有一碗海米汤和米饭,忍不住皱眉说道,“你这做的什么?连个荤腥都没有!”
巧儿倒是不惧王正泽,给他摆好筷子,说道,“老爷您给了奴婢多少银子?如今这菜价贵的离谱,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王正泽气的脸色突变,冷冷的看着巧儿,钟家被牵连进去,钟念秋为了救钟家,把陪嫁都给花光了,这里疏通银子,那边撒钱,却都是毫无用处。
当然,最主要的是王正泽想着和钟念秋分开,所以不管她有没有银子,他都不会花她的,但是之前他大手大脚的,没有留下银子,所以如今正是艰难了。
正如巧儿所说,能有饭吃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正泽想了想忍了下来,倒也没有再抱怨,开始吃饭,说起来也是好笑,以前那么挑剔的,如今居然就把这些饭菜都给吃光了,这豆腐想来也放许久了,是隔夜
的,不是早上刚买的那种,吃一口都嫩的不行,吃起来有些老,但是隔夜的能稍微便宜一些,这个米也是,想来是去年的陈米,吃起来没有一丝香味。
但是王正泽居然都给吃光了。
什么都抵不上,认命这俩字。
巧儿也是对王正泽充满怨气的,原本把事情推给钟氏,以后就没她的事情了,谁知道钟家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一下子就风光不再,王正泽果然如以往一般,遇到
这种事情不说帮着娘子一把,马上就跑到了府衙附近,借了个院子住,毕竟是一朝内阁大臣,许多人都借不到,但是他一开口就直接被人腾出了地方来。
那之后就当没有钟氏一般,很决裂要撇清关系。
他要撇清就撇清吧,要搬出王府就搬出来…… 却偏偏拉着她,巧儿真是有苦说不出来,有些后悔当初王正泽生病的时候,因为觉得他有些可怜而照看他了。
王正泽用完了膳,看到巧儿负气的收拾碗筷,动作很很大,皱眉说道,“你这丫头,要不是你跟过阿瑶,我看在她的面子上,手上留情,不然早就把你发卖掉了
。”
巧儿一惊,“夫人可是把卖身契还给奴婢了。”
王正泽往后一躺,冷冷的看着巧儿,说道,“那又如何,你夫君的卖身契还在我手里呢,只要你还是赵沫的娘子,你就一日没办法挣脱开这个束缚。”
巧儿一下子就愣住了,她低着头,却是面露倔强和愤怒。
其实王正泽在某种程度上一直都有些纵容巧儿,不然她一个仆妇,还不是王正泽随意处置的。
大概就如同他自己说道那般,是因为巧儿曾经是林瑶的丫鬟,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王正泽对林瑶的旧情复燃,念念不忘,导致他对巧儿也发作不起来。
有时候看着巧儿忙来忙去的,他会有种错觉,似乎林瑶还在家中。
“你自己好好想清楚,我的宽容也是有个限度的。”
巧儿端着空碗出去,一推门,外面冷的叫人牙齿打颤,就如同她此刻的心情,不管怎么样,就如同王正泽说的那般,为了夫君,她也只能认命。
拿着碗筷到了厨房,比起王府来,这边实在是简陋,说是厨房,也就是一个茅草搭起来的棚子,外面水缸里是水已经冻上了,她用瓢子,敲了半天才把上面的一
层冰敲碎,盛出凉水来,参上了锅里的热水开始洗碗。
正在这时候,外面传来敲门的声音,巧儿用手背在围裙上擦了擦,起身去开门,随即吓了一跳,外面是一个面色憔悴的女人,她眼睛红肿,穿着的白色莲蓬衣上
沾着一大块黑色的污渍,看起来狼狈不堪。
“夫人?”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钟念秋,自从家里牵连进假药案之后,一夜之间好像什么都变了,王正泽直接搬出了王府,她去顾府,姑姑也见不到,他们都说姑姑病了,
所以不能招待,她到处找关系,但是那些曾经对她笑脸相迎的人,这会儿却都如同见到瘟疫一般,看到她就躲起来,不肯在理她。
她整日以泪洗脸,等着知道伯父被斩,父亲流放之后,直接晕死了过去。
曾经她也想过死,对于她来说伯父才像是她的父亲,她却守着一个内阁大臣的丈夫,无所作为,心里也不是不恨王正泽的,甚至有时候觉得,那林瑶或许早就知
道王正泽不是个东西,这才故意和离的。
但是旁边的丫鬟提醒了她,说道,“老爷被流放去那荒凉的西北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钟念秋的父亲被判了流放二十年,但是许多人根本活不到刑期
结束。
钟念秋当时听了就忍不住哭,那丫鬟又道,“所以夫人你要振作起来,你要是真的垮掉了,这个家以后还要靠着谁?”
当时这话一下子就提醒了钟念秋,虽然钟家犯了案,但是自古不会涉及出嫁的女子,所以钟念秋也不会有事。
只要她还活着,她的夫君还是王正泽,还在朝中为官,总会想到办法,就算是不能提前回来,找人去打个招呼照顾一番,也总比现在的日子要好。
钟念秋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原本家中娇娇女的她,就是嫁了入了王府之后,也是带着几分天真和率性,不然也会动手打了王正泽。
但是这一刻,她就好像忽然间明白了人生的艰难。
她痛定思过,在家中收拾了一番,这才发现王府都乱掉了,许多仆妇说帮她想办法,结果拿着她的银子和贵重衣服跑了,她翻了半天,才找到这么一件半旧的莲
蓬衣,等着穿着出了门才发现,原来上面黑色的污渍,但是她也顾不上了。
这会儿她脑子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牢牢的捉住王正泽。
王正泽看到钟念秋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他没想到钟念秋居然可以这般低声下气的,她跪在地上,委委屈屈的哭着,说道,“大人,您家去吧,在这里住算什
么事呢,难道是妾身服伺的不好?妾身知道自己愚笨,有什么事情做的不好,但是看在妾身您岁还小的份儿上,请大人网开一面。”
其实如果按照以往王正的作风,肯定是要休妻的,但是因为有了林瑶在前,他是真的不敢在盲目去做的,怕是在让皇帝越发的看不上。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搬出来,再看以后的情况行事。
王正泽马上就道,“我王正泽可是不敢让钟家人伺候。”
钟念秋显然早就知道王正泽不会轻易的妥协,但是看到他这般果决的说着绝情的话,忍不住哭道,“大人,这里这般狭小,又冷,您如何能住得下?这不是往妾
身身上捅刀子吗?”
王正泽发现这个钟念秋也是学聪明了,居然知道这般做戏了,两个人之间到底怎么样,他可是清楚的很。
“叫我回去花你们钟家卖假药赚来的银子?”
钟念秋,“……”
王正泽又道,“我不会休了你,但是也不会再回去了,你好自为之吧。”
钟念秋想起自己为王正泽补的窟窿,那是多少银子?这会儿嫌弃银子脏了?一时觉得恨得不行,但是想到了钟家的情况,姑姑那边想来也不太好了,不然也不会
一直见不到,如今能靠的只剩下她自己,她最小的妹妹也才六岁呀!
想到这里,钟念秋忍住恨意,哭道,“大人,您要嫌弃那银子是钟家的陪嫁,妾身这就全部发卖了,捐到庙里去。”其实钟念秋也没多少银子了。
王正泽却纹丝不动,他向来是个心狠之人,又怎么会轻易的让钟念秋毁了他的仕途,也不在废话,对外面喊道,“赵沫?把人赶出去。”
赵沫刚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一条草鱼,看到这场景,马上就把鱼递给巧儿,随即对钟念秋说道,“夫人,您请回吧。”
钟念秋道,“我不回去。”
赵沫道,“夫人,您要是再闹,等着官衙过来,可就不好看了。”
钟念秋心中郁结,但是也知道适可而止,有时候急不得,出门前忍不住看了眼王正泽,却见他手里拿着个闲书在看,里面有个枫树叶绣品的书签,做的非常精巧
,那书签一面绿色,一面红的双面绣,下面还吊着长长的流苏,看着颇有些年头了,钟念秋第一次整理书房看到的时候,见流苏有些脏了,就准备拿去清清洗一
番,被王正知道以后,大发雷霆,她后来才问出来,那是林瑶留下来的。
原来他也不是铁石心肠的?心里居然也会有人?
钟念秋讥讽的想着,走出了院子,等着上了马车,因为哭的太急,脑子浑浑噩噩的,她靠在车厢上,看着外面。
马车颠簸着行事,忽然间她看到了林记,这会儿那边还是一样人声沸腾,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突然想看一看林瑶。
向瑾找回来之后,向老爷子高兴的不行,原本一直都住在后面的小院子里的,这会儿却对着林瑶说道,想要买下隔壁的宅子,林瑶自然是高兴的,她很喜欢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