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情小说大全上一章:女配和绿茶he了(女尊)
- 言情小说大全下一章:女大三千位列仙班
顾清霜嗤笑:“难受也不是我难受。”
之前她就玩过苦肉计,浆洗衣裳、幽禁,她都是受了罪的。但这回,让别人去受罪也不影响计成,她才不会跟自己过不去。
过了最多一刻,绿菊就挑好了衣料送来。共是六种,各裁了一小块来给她看。质地都柔软舒适的细绢,只是颜色不尽相同。
顾清霜点了一块浅蓝灰的,让她把整匹都送过来,绿菊毕恭毕敬地福身应下。
她打量着绿菊,也就十五六的年纪,长得不算多美,但眉目也算清秀。
这样容貌看得过眼又并不太出挑的宫女,熬上几年,是最易混到嫔妃近前侍奉的。日后留在宫里日子不会差,若要出嫁也多能得一份丰厚的嫁妆。
可惜了,她跟错了人。
第33章 计谋初成
绿菊去取布料的时候, 顾清霜有心没叫人跟着,也没催她。于是过了足有两刻,卫禀才捧着料子进来, 回话说:“绿菊推说取衣料时无意将库里摞放的数匹布碰
倒了,收拾了半晌, 这才耽搁了。”
“放着吧。”顾清霜无所谓她的解释, 只让卫禀将衣料搁下。之后好几日,她便都在忙着量裁衣裳。
皇帝过来时偶然看见她裁开的布片,拎起一瞧尺寸就有所猜测,睃着她故意笑问:“给谁做的?”
“自己做来穿。”顾清霜淡声。
他也不戳穿她,只似笑非笑地看着, 眼底依稀划过一行:死鸭子嘴硬。
如此过了六日,寝衣就制好了,一共两身,一样的颜色, 不一样的尺寸, 宽大些的那身在袖口上还多了一圈龙纹绣纹。
在他再来的时候, 她那天冷冷淡淡撒的谎不攻自破, 她等他沐浴更衣回来就红着脸推他去屏风后,拉他试衣。他拎起来看了眼, 又瞧瞧旁边那身,挑眉看她:“
可是一人一身?”
顾清霜眼波流转:“总之这一身是给皇上的。那一身皇上若看着好,也可以拿去给贵妃娘娘。”
话虽是这样充得大方, 语气却明显促狭。
他笑出声, 食指在她鼻尖上一刮:“阴阳怪气。”
说罢他便依言试了。尚服局给过来的尺寸自然合身, 她略微多放量了一些,以便睡觉时宽敞舒适。他对镜看了看, 很是满意,将她揽到怀里:“你也换上,让朕
看看。”
“寝衣有什么好看的……”顾清霜低语呢喃,手却已乖乖伸过去够另一身衣服。他在她侧颊上一吻,先行从屏风后走出,由着她换。
夏日里本就穿的少,更衣也快。顾清霜很快便更衣妥当,从屏风后走出来,见他已坐在床上,也凑过去,往他身上一靠:“皇上觉得穿着可舒服么?臣妾针线工
夫一般,怕针脚扎人。”
“阵脚倒不觉得。”他皱着眉头,活动了下后背,“只是背后忽而有些痒。”
“背后?”顾清霜露出惊奇之色。若是外衣,前后常是都有中缝,但寝衣睡着舒服最为要紧,制式是次要的,背后从来不做中缝。
她满目不解:“背后没有针脚的。”
萧致点点头,也只当是一时的异样。过了会儿,那痒意却越来越厉害,直让人忍不住地想挠。
顾清霜状似不明地帮他撩开衣裳查看,这一看就是一惊:“怎么起了这么多疹子?!”
于是自然转脸便喊袁江:“袁大伴,快传太医来!”
袁江本在外面候着,听言也无暇多问,就忙着人去了。
宫中每晚都有太医值守,但皇帝年轻,身体康健,从未有过这个时辰传太医的事情。是以乍闻是皇帝传召时,几名太医都禁不住地神情紧绷,提上药箱就急赶而
来,不过半刻就入了碧玉阁。
顾清霜脸上的急切与方才一般无二:“太医快看看。好端端的,皇上平白起了好些疹子。”
言罢便下了床,将床边的地方让给太医施诊。
太医施诊之时,她只摆着满面的焦急,一语不发地立在旁边看。不多时就有太医瞧出了端倪,含着疑色道:“臣想看一看皇上的寝衣。”
皇帝依言褪下寝衣递给他们,又信手穿上宫人递来的干净寝衣,顾清霜看着他们茫然不解。
几名太医捧着寝衣退开几步细作查看,片刻,又一并折回来回话:“皇上,该是这寝衣……被人下了药了。”
“怎么会?!”顾清霜花容失色,惊呼之后即刻跪地,慌乱地一拜,“皇上,臣妾没有!”
“快起来。”萧致伸手扶她,她抬起脸,双目含泪:“臣妾不会害皇上的!”
太医在此时插了话:“……也确不该是才人娘子所为。”说及此处,几人不自觉地都放缓了呼吸。宫闱之人,总是让人心底生寒的,“因为……这药粉虽然衣料
之中难以辨认齐全,但臣等凭借味道认出其中两味,俱是活血之物,会致妇人小产。皇上之所以觉得痒,不过是这药恰好引发了敏症罢了。”
话音落下,顾清霜的脸色唰然惨白:“什么……”
萧致也是一愕,旋即沉色:“快给才人诊脉。”
顾清霜全然滞在了那里,阿诗与一名宫女一道上前才将她扶起来。她好像直至坐定都还没回过神,由着太医把了一会儿脉,才忽而抓住太医的手急问:“怎么样
了……我的孩子怎么样了……”为她把脉的太医,神色正一点点沉下去。
方才禀话时他并不太急,一是听宫人说着寝衣今日才第一回 穿,也就方才才穿上,接触还不久;二来是看这位清才人气色尚佳,不似受了影响的样子。
然而这一搭脉,他却发觉她胎像已虚得几乎难寻。
他一时不敢妄断,迟疑着看向同僚。那位资历更老些的太医便也上前为顾清霜搭了脉,过了会儿,沉声问她:“敢问才人娘子,与这寝衣接触几日了?”
“这寝衣是我亲手做的……”顾清霜怔怔道,“两身都是。前后加起来,六七日吧。”
便闻那太医重重一喟,向皇帝一揖:“才人娘子胎像已弱……然气色尚可,臣等悉心为娘子调养,孩子或许还能保住。”
话还没说完,顾清霜身子一软,下意识地撑住了床沿才没摔着。
萧致伸臂将她搂住,低声安抚她:“别怕。”又吩咐太医,“务必将孩子保住。”
太医们应下,退去外屋斟酌药方。顾清霜神思涣散,木然良久,空洞地双目才又望向他:“皇上……皇上……是谁……”
“别怕,别怕。”他轻轻哄着她,眸光却是一厉,“袁江。”
“诺。”袁江不必他多言就赶忙一应,带着一众宫人浩浩荡荡地离开。
这回的事,与贵妃前些日子可大不相同。贵妃失子之时是二人独处,在场的就他们两个,既无人证也无物证,如何决断全看皇帝信谁。但这回,问题出在寝衣上
,自是要一条线追查下去。
寝衣出自清才人之手,但总不能是清才人自己不想要这孩子,那就往前数――碧玉阁、尚服局里经手过衣料的宫女宦官,乃至负责将衣料送进宫的织造官员,都
要一一查过。
是以一夜之间,宫中便压起了三十余人,连那日从绿菊手里接过布料送进屋来的卫禀都被盘问了彻夜。
翌日顾清霜再见到他时,他眼下乌青浓重,哈欠连天。
“委屈你了。”顾清霜边说边示意阿诗搬椅子来让他坐,卫禀实在困得厉害,便也没太客气,落座摇头:“没事,臣一会儿补一补觉就好了。”
说着扭脸问阿诗:“余下的桃毛你可料理干净了?掉脑袋的大罪,你可别疏忽。”
桃毛触及皮肤,奇痒难耐。但因其细软,粘在衣料上便是太医也瞧不出来。顾清霜不愿自己遭那个罪,只在皇帝衣料上沾了,太医也只能觉得是皇帝对衣料里的
药粉过敏。
但卫禀说得对,再难寻的东西也还是谨慎些好。一旦被查出来,那可真是掉脑袋的大罪。
阿诗听言就横他:“还用你说?早收拾干净了,水渠里一冲,什么都没了,你安心补觉去吧!”
“你干什么总凶卫禀!好心叮嘱你罢了!”顾清霜轻斥阿诗一句,又问卫禀,“咱碧玉阁还有几个押着呢?”
卫禀说:“绿菊,还有和她一起当值的紫檀。”
顾清霜颔一颔首:“御前与宫正司的人都精明,紫檀没有嫌隙,熬上两日他们自然瞧得出,便会将她放了,你到时带她过来,我好生安抚她。绿菊那边……”
她抿唇思忖片刻:“贵妃在宫里这么多年,收拢几个忠心的手下总是办得到的,只怕还有的审。你一会儿拿些银钱送去宫正司,就说这些日子辛苦他们,慢慢审
问无妨,别让人平白死了便是。”
她一切都安排好了,现在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人死得不明不白,而后死无对证。
又过两日,顾清霜在午后起来时落了红,匆忙传太医来看,太医看看她毫无血色的脸,再搭脉半晌,终是只得谢罪:“臣无能,但娘子年轻……精心调养些时日
,自会再得喜讯的。”
不及说罢,痛不欲生的哭声已响彻碧玉阁。
自然,她这为孩子而哭自然是假的。
她从不曾有孕,自开始做寝衣那日起,调节脉象的汤药就减了量。直至事发当日,药完全停了,再拖上三两天,当然是就算天神下凡也不可能摸出喜脉了。
只不过,她到底是经历过家破人亡的人。想想家中的父母弟妹,哭得痛彻心扉半分不难;若再想想那负了她的贺清晏,难过还可再深两分。
皇帝闻讯很快便赶了过来,温言哄了她良久。直至有朝臣入宫议事,他才不得不回紫宸殿去。
阿诗在圣驾离开后挑帘进屋,福身禀说:“紫檀刚回来了,但说方才有人去宫正司,带走了绿菊。”
顾清霜一惊:“什么人?!”
“娘子莫慌,是太后娘娘身边的人。”阿诗道,“说是竹嬷嬷亲自带了好几位得力的嬷嬷去提的,道太后娘娘要亲审。”
顾清霜这才缓缓舒下气,静了会儿,唇角勾起笑:“还是太后娘娘老谋深算。”
连皇帝都劝她搬离芳信宫。如今她的孩子出了事,太后自也会头一个疑到贵妃头上。只是她不仅怀疑贵妃,也信不过皇帝,更怕宫正司那边揣摩圣心放贵妃一马
,让这事不了了之,所以索性提了人押在自己手里。
那她就不必再担心了。太后素来看贵妃不顺眼,如今机会难得,自不会放过。
第34章 螳螂捕蝉
珍容殿里, 四下安寂。
前些日子贵妃总在殿里坐着怔神,一坐就是大半日。自清才人小产之后,她倒不那样怔神了, 着人寻了绢布针线,做起了绣活来。
从早绣到晚, 一绣就是一整天。
她的手艺是庄太妃一手教出来的, 庄太妃家里头在织造做官,女眷们接触这些都多,手艺一等一的精巧。贵妃一日日学下来,做得便也不差,早些年还没有这些
乌七八糟的事的时候, 太后也是喜欢她的绣品的。
说起来,她与皇帝日久生情,最初戳破那张窗户纸的,也是她绣出来的一方帕子。
在那之前, 宫人们都只瞧出皇帝对她有意, 而她只顾思念故土, 似乎从不动心。
后来, 那方帕子落了出来,绣着一对鸳鸯, 旁边一笔一划配着的小字,却是皇帝从前写的一首词。那首词与情爱毫无关系,偏那样绣在鸳鸯旁边, 各种意味反倒
更为明显。
也正因此, 情愫才再也遮掩不住, 她最终避去了千福寺去。
思兰一语不发地立在她身边回忆这些往事,又看看她面无表情地一针针接着绣下去的样子, 心里说不出的苦涩。
贵妃娘娘在过往种种里,是有算计,甚至就连最初的那方帕子也不是平白掉出来的。可她对皇上的爱恋却是真的,万般算计,都不过是为了让他将她看得更重一
点。
再说,她有算计,宫里别的女人难道就没有么?远的不说,就说那个清才人顾氏,思兰就不信她真是因为缘分入了皇帝的眼的!
如今……皇上怎么就能因为一个顾氏,对娘娘薄情至此呢?
思兰心下直不知该恨谁,定一定神,上前柔声劝她:“娘娘,歇一歇吧,别累坏了眼睛。”
南宫敏手上停也不停:“要来不及了,你不必管我。”
“娘娘……”思兰还想劝,南宫敏忽而抬起头:“思兰。”
思兰一怔,南宫敏叹了口气,脸色随着这口气更加黯淡下去:“你跟了我这么多年,这回,怕是要被我拖累了。听闻清才人那边的绿菊已经被押走,我想来想去
,押你去问话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思兰后脊直发了一阵凉,冷汗涔涔渗出来,弄得一阵黏腻。
这些事,她这几日也不是没想过。只是想来除了怕也别无他用,每每都只好硬将杂念放下,颇有一种安然等死的麻木,麻木之余也就不记得怕了。
眼下她这样冷不丁地直言提起,倒将思兰心里那股子麻木激了个粉碎,恐惧也腾了起来。
“不会的……”她张惶摇头,“不会的娘娘,皇上看在您的面子上也……”
“我哪还有什么面子。”贵妃自嘲一笑,放下针线,执起她的手,“若有人来押你去,问你什么,你就招什么吧。我的命不是你能保的,倒盼着你少受点罪,活
着出来,日后还能陪着我。”
.
颐宁宫里,绿菊被扔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头待了一整夜。她怕极了,头半夜不敢睡,临近天明时才撑不住昏昏睡过去,前几日在宫正司受刑挨打好像都不如这一夜
难熬,晨光熹微间门声吱呀一响,反倒让人心里头一松。
绿菊连忙爬起来,四个积年的老嬷嬷先后进了屋,绿菊被她们的气势吓住,不自觉地往后一跌,靠向墙壁才没摔着,惊恐不已地看着她们:“嬷……嬷嬷……”
为首的墨竹打量着她:“瞧你也不是个蠢笨的,太后娘娘想知道什么你都清楚。劝你自己说,大家都省些力气。”“奴婢……奴婢冤枉!”绿菊瑟缩着跪地,连
连叩首,“才人娘子小产奴婢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太后娘娘明鉴!”
“那倒是我看错你了。”墨竹眼中生出不耐与厌恶,微微侧首,“带进来吧。”
便又有四名宦官进了屋来,每人手里牵了一条犬。四条犬都高大壮实,威风凛凛。应是训得够好的缘故,宦官们将绳松开它们也不惹事,个个都乖乖坐着。
墨竹打量着绿菊:“咱差事都多,没空跟你废话。日后你就跟它们待着,每日有你一壶水喝,什么时候想明白了打算招了,自己喊人吧。”
说完,墨竹提步就要走。绿菊瞠目结舌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她又忽地想到什么,撤回脚来,含笑提醒:“倒忘了跟你说清楚――你每日只一壶水喝,也没人会专
门进来喂它们。它们若饿极了,自会瞧瞧这屋里有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你若饿极了……”
墨竹眼睛一转:“若有本事吃了它们,倒也算你有本事。”
这句说完,墨竹就当真领着人走了。绿菊怔在那里喘着气,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墨竹的话是什么意思。
一墙之隔的石子路上,太后信手关上墙上的暗门不再往屋中看,面无表情地睃一眼顾清霜,也不开口,径自往正殿去。
顾清霜毕恭毕敬地跟着她同行,心里多少有点慌。
她是方才忽而被颐宁宫的人传来的,没许她带宫人跟着,到颐宁宫时只见太后已在那屋外。她上前见礼,太后止了她的声,只让她安静看着。
就这样,直至太后入殿落座,她才又听到太后开口说话:“你说刚才那些功夫,哀家若用在你身上,你能挺几日?”
顾清霜忙敛裙下拜:“臣妾惶恐。太后想知道什么,臣妾皆不敢隐瞒。”
“你不敢隐瞒,哀家却不想这会儿就听你说。”太后神色清冷,“跪着吧。”
顾清霜心头一紧,低低应了声诺。
前后脚的工夫,墨竹也回了寝殿来,太后着她取了本书,就安然读了起来。
书页翻过的声音刮过顾清霜心头,让她很是乱了一阵,转而又前所未有地安定下来。
她一时摸不清太后为何不悦,但回想起来,太后还从不曾这样对她动过怒。端午那次她虽挨了打,却不过是苦肉计而已。
当今太后,是个眼明心亮的主。
顾清霜定神想着,顺着这些思绪抽丝剥茧地想下去,渐渐摸了个大概。
太后久久都没问话,手里的书直完了一本、用了膳,又小睡了个午觉。午睡起来,再出去散了步,回来接着读书,不知不觉便已夕阳西斜了。
顾清霜低眉顺眼地跪在那里,已过了大半日。
又过不多时,有宦官打了帘进来,在太后耳边轻语了两句什么,太后才总算又发话:“说说吧,衣料被人动了手脚这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瓮中捉鳖而已?”
“……是。”顾清霜深吸气,俯首下拜,“臣妾早就知晓,但想若提前将人按下来,十之八九查不到主使。却未曾想……未曾想真因此失了孩子。”
太后冷笑一声,抿茶:“你这话不实在。”
顾清霜心惊胆寒,噎了一噎,又道:“是,臣妾早已知道那孩子保不住,原也不过心存侥幸才仔细安胎而已。后见有人意欲下手,索性将计就计。”
说完,她的心弦崩得更紧了。安静之中,额上一点点渗出细汗。
万幸,太后到底没想到她那孩子压根就是假的,打量她半晌,可算缓和了口吻:“宫里尔虞我诈,哀家不怪你将计就计。罚你只是为了让你记着,日后再有这等
算计,不许再将皇帝牵扯进去。”
指的显是那件寝衣的事。
顾清霜忙是一拜:“臣妾死罪。”
“知是死罪还敢做。”太后冷嗤一声,“所幸这次是滑胎的药,对男人无甚损害。这样的糊涂你若胆敢再犯一次,现下与绿菊关在一起的那几条狗,便会送到你
卧房里头去。”
“……臣妾谨记。”顾清霜喉中噎住,转而又听到翻书声,便知自己还得继续跪着。为避免太后火气更盛,她索性维持着下拜的姿势,恭谨之至。
然不过几息,有脚步急急进来,看见她时略微怔了一下,接着就禀说:“太后娘娘,皇上来了。”
是袁江的声音。
又听太后笑说:“不过是一道用个膳,也不必来的这么早,哀家这还没传膳呢。”
前后脚的工夫,又听到殿门口响起宫人的问安之语。继而有脚步沉稳而至,入得寝殿正要问安,看到地上跪着的身影,到了嘴边的话滞住。
萧致不由皱起眉:“母后,清才人才刚小产几日,母后这是做什么?”
太后淡瞧着她,轻笑:“你这个清才人,哀家看她是吃斋念佛久了,心善得发糊涂!”
顾清霜刚悬起的心落回去,察觉有人扶她,立刻乖顺地站起来。眼帘一抬,面前果然是他的一脸关切。
太后依旧冷言冷语:“哀家昨日从宫正司提了绿菊来审,原是为了给她一个公道。她倒好,怕哀家一贯对贵妃不满,会做出些屈打成招、草菅人命的糊涂事来,
巴巴地跑到哀家这来求情了!”
顾清霜低垂着眼帘,心里对太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太后真是老练得紧,只叫她过来一趟,便一面给她紧了弦,一面又堵了皇帝的嘴――审绿菊这事,太容易让人拿太后与贵妃从前的不睦做文章,可她自己这样直
截了当地说出来,倒显得坦坦荡荡,让人不好多嘴了。
在她这事上,又还能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
她方才还在紧张进来与太后耳语了两句的宦官是为何而来,现下看来,应是禀奏圣驾正往这边来的。否则时间哪能掐得这样准呢?罚她跪了大半日,刚问完话片
刻皇帝就到了。
这样的环环相扣又一举多得,若让她做,她是做不出来的。
和太后相比,她到底还是差着火候。
但话说到底,以太后的身份,对她要罚就罚便是了,这让皇帝怜惜她的甜枣大可不给。顾清霜自是要识趣,眼见皇帝要为她争辩,手就拽了拽他的袖子:“是臣
妾不懂事。一时乱发善心,言语也失了分寸,冲撞了太后……”
萧致沉了口气,将方才想说的话忍了回去,向太后颔首:“方才听母后说还未传膳,儿子便先送才人回去,再回来陪母后用膳。”
顾清霜一慌,刚要劝她,太后冷着脸先开了口:“去吧。”她便噤声没再多言。
跪了大半日,腿总归是要酸疼的,皇帝亲自扶着她,走得小心。顾清霜紧咬牙关,既不叫苦,又显出了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茶榻上,太后淡淡地目送他们离开,等走远了,墨竹上前:“白日里那出是太后担心皇上圣体受损,奴婢清楚。晚上这一出,奴婢倒瞧不明白了。贵妃好不容易
能收拾利索,您何不为荣妃娘娘说说话?再不然,婉嫔娘子性子也好。”
“她们是好,可哪个能讨皇帝欢心?晴妃倒能,可到底也是名门闺秀走规矩选进宫的,跟这两个不一样。”
太后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儿子在情爱之事上,看法颇有些“独特”。他好像觉得选秀进来的都差些滋味,偏生他自己看入眼接进宫的才算缘分。
那由着他的性子来便也是了。贵妃让他受了打击,等罪名定了,他不免要消沉一阵,就让顾氏顶上去,聊抚他心头之痛。
又过了两日,已无动静的贵妃南宫氏终是走到了末处。被押到颐宁宫的宫人竹筒倒豆子般都招了,先是绿菊、后是思兰、王茂,把贵妃如何陷害的清才人、如何
害得清才人小产招得一清二楚。
这样的追问之下,贵妃假孕之事当然也逃不过。这直让太后也为之一惊,着宫正司去太医院押了人,严审照顾过贵妃的太医。
“也不知太医到底知不知情……”四下无人的时候,阿诗坐到了顾清霜身边,托着腮琢磨。
顾清霜假孕的事太医是不知晓的,可放到贵妃身上就说不准。毕竟是在宫里这么多年的人,背后还有庄太妃撑着,收买个太医比顾清霜容易多了。
顾清霜笑问:“那你是盼着他被收买了,还是盼着他清白?”
“自是盼着他清白了。”阿诗叹气,“若他知情,那可就是诛九族的大罪。宫里这些尔虞我诈的事,还是少牵扯些无辜之人吧。”
“你心善。”顾清霜一哂,“我也不想牵连他的家人,却盼着皇上已有意迁怒他的家人。
阿诗愕然:“为何?”
“若皇上不迁怒,他不知情,死扛到底,最多也就死他一个,指不准还只是贬官。”她语中一顿,“但若皇上有意迁怒,他知不知情便都不重要了。想想宫外的
家人,他不知要有多着急,那也就是说……”
她美眸看向阿诗,笑意中精光一现,阿诗即刻便懂:“他就有了软肋!”
第35章 招兵买马
让那太医家里受到牵连的事是不用顾清霜费心的。贵妃让满后宫的人都不痛快了这么久, 巴不得她身边的人个个去死的大有人在,自然少不了去向皇帝扇耳旁风
的。太医又不是什么能动摇朝政的人物,生死全在皇帝一念之间, 这样的人,都不必在意上位者是否愿意信他, 只消他听耳旁风听得烦了, 性命便已难保。
顾清霜便只让小禄子去与内官监的旧友走动了一圈,打听了这太医的家事。而后便去了宫正司,大大方方地告诉审案的宦官:“我想见见太医沈书。”
审案的宦官知晓她近来得宠,不想违她的意,但这案子到底是皇帝与太后都在盯着的大案, 一时也不免为难:“娘子,这事皇上盯得紧,臣等不敢有疏漏。这让
您见了,万一……”
“我知道皇上盯得紧, 但我是无辜受害的那一个。宫里的细枝末节想必伴伴也清楚, 有些话, 为了各样顾忌他可能到死也不会说, 我只想私下问问他,求得个心
里明白, 还请伴伴给我这个机会。”
她说得语重心长,话中不无几分道理,那宦官就有了些松动:“这……”
“伴伴也不必怕出什么意外。”她抬眸看了眼他背后黑漆漆的牢房甬道, “我纵使心中有恨, 这人也到了这步田地了, 我不必为杀他脏自己的手。再说我过来的
事也瞒不过皇上,他若不明不白地死了, 皇上自是要问我的。”
这话倒比前面几句更实在有用,那宦官想想觉得也是,躬身退了半步:“娘子请。”
“有劳伴伴。”顾清霜颔首,随手脱了玉镯递给他。
玉镯常见,水头上佳的却难得。宫里近来新得了三十余只,为着她失子的事,一半都送到了碧玉阁来。她哪里戴得过来?便给了阿诗两只让她存做嫁妆,又给了
卫禀两只随他补贴家用。余下的就都存起来,要么自己带带,要么在大事上赏人或者送礼。
她适才话中已表露了想独自见人的意思,那宦官收了重礼便很识趣,引着她到牢房前,打开牢门,就躬身退开了。
阿诗上前为她推开牢门,顾清霜走进去。里头昏睡的人好似察觉到动静,昏暗里隐隐一声低语:“我不知道……”
然后就又归于安寂。
顾清霜循声望过去,很是有缓了会儿才适应牢里的光线。她遂往角落处又走了两步,走到那瘫在稻草堆上的身影前,启唇轻道:“沈太医。”
三个字,令面前之人瞬间惊醒。他犹如惊弓之鸟一般,下意识地撑起身跪拜施礼,然后才抬了抬头,分辨她是谁:“……您是清才人?”
“是,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