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娴随手抓了一个裨将来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呢?”
“公子!”裨将看见沈娴立刻立正鞠躬:“是这样的,荀先生用州牧大人的兵符调了一千人马出来,说明日随他去虎牢关外接人。”
沈娴:“…”
看见沈娴面无表情不说话,裨将还以为他生气了,赶忙摆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公子,难道荀先生他是私自——”
“不是。”沈娴淡淡地打断了裨将的话:“他说什么你们就听着。”
裨将虽然摸不着头脑,但他还是坚决地执行了命令:“是,属下记住了!”
打发走了荀攸,沈娴继续一本正经地朝前走,直到回了自己空无一人的大帐把门关严实后,她的脸上才露出了一种有点得意又有点嘚瑟的表情。
“嘿嘿嘿嘿嘿…”沈娴一边笑一边扑在床榻上:“哈哈哈哈!”
沈娴一边笑一边垂床。
荀攸调兵的目的无非就是去虎牢关外接荀家人,这点他跟沈娴想到一起去了。
让沈娴高兴的是荀攸竟然会用那枚州牧印,这说明荀攸真的是把她当自己人了。
这个时代的文人们尚有一颗赤诚之心,除了个别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大部分品德高尚的人讲究的是从一而终,一旦找到了自己认定辅佐的人,不管他是富贵还是贫贱,是得意还是失意,是身居高位还是隐在市井,就会跟着他一路走到底,哪怕这条道路再艰难也绝不抛弃,不管旁人如何诱惑都绝不动摇,除非那人先一步逝世,才有可能会换个主公。
荀攸就是这种品德高尚的人。所以沈娴从来不担心荀攸会在她背后捅刀子,哪怕把千军万马高官厚禄都塞到他面前,荀攸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沈娴唯一担心的是荀攸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忽然发现她并不是合适的辅佐对象,或者益州的烂摊子让荀攸觉得很麻烦,然后他会留书一封就此离去,寻找真正适合他的主公。
这年头找个谋士不容易啊!
说起来沈娴至今很奇怪荀攸为什么会选择跟随她。
当日洛阳城中十八路诸侯,那么多声名显赫的名士将领云集在一起,每一个人的履历拿出来都是金光闪闪足够拉仇恨。沈娴虽说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郡守,在益州也是前途无量的主,可放到这里就不太够看了。
以荀攸的条件他大可以随便挑选,却偏偏在营帐中等了沈娴一下午。如果不是后来荀攸的日常就是跟蔡琰秀恩爱虐死单身狗,沈娴几乎都要以为荀攸是喜欢上她了。
哎人总有自恋的时候嘛。
等等,沈娴忽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的事情:荀攸不会也发现了她是个妹子吧?
沈娴越思考越觉得这件事情有可能。比如沈娴其实从来未刻意隐瞒过自己的性别,穿男装只是为了符合“刘弦”这个人的人设,方便行事,有心的人总会发现些端倪;再比如沈娴已经好几次跟蔡琰有过相当亲密的接触了——例如刚才,蔡琰为了阻止沈娴找戏志才算账,干脆一把搂住了她的腰把她往屋里拖。如果荀攸不知道沈娴是个妹子,他一定会吃醋的!但至少在沈娴离开之前,荀攸的表情都十分正常,完全没有被ntr的愤怒感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某天忽然发现自家的主公是个妹子,你会怎么做?
还有,如果荀攸能发现,那张鲁、贾诩和张绣呢?还有孙坚孙策曹操夏侯惇赵云…卧槽这事细思极恐啊!
在如此多的人面前掉马,沈娴表示自己有点方。
不是沈娴妄自菲薄,而是这个时代对女人当真不怎么友好,像蔡琰这种家世良好温柔睿智的女子在丈夫死后都会被蛮不讲理的婆婆以“生不出孩子克死丈夫是个扫把星”为由嫌弃,更别说沈娴这种一贯离经叛道的…
也就只有像甘宁这同样离经叛道的人才不会在乎。
哼!管他呢!
迷茫只是一瞬间的功夫,沈娴心中很快就重新坚定下来,她从床上弹起,使劲儿揉了揉自己的脸,把各种乱七八糟的思绪都赶出脑海中。
女子又如何?流言蜚语又如何?她孤身一人来到这陌生的乱世,从开始的如履薄冰到现在的小有所成,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每一份胜利都来之不易。之前连三百人都指挥不动的时候沈娴没灰心,难道现在她坐拥三万兵马即将剑指天下,反而却退缩了么?
所以沈娴更不能放弃。总有一天她要站在让所有人都仰望的位置上,那时候她倒是很想看看其他人的坏话还敢不敢说出口。
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并没有)的沈娴先是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然后她把信装在竹筒里面密封好,揣进了袖子中。做完这件事情后,沈娴便动身去找荀攸说接人的问题。沈娴觉得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这趟还是她亲自去比较好。像荀彧这种难得的人才怎么尊重都不为过,别说是带兵接人保证安危,哪怕荀彧要求用八抬大轿把他抬过去,沈娴都能立马掉头回汉中命人赶制一台轿子出来。刘皇叔为了请诸葛亮还三顾茅庐了呢,荀彧被荀攸一封信叫过来这待遇已经很委屈他了。
沈娴找到荀攸的时候,他正在跟蔡琰批改文件——沈娴十次见到荀攸有八次他都是在批改文件,也是真心疼。
“咳,公达。”沈娴咳嗽一声试图引起荀攸的注意:“有件事跟你商量。”
荀攸淡淡地说道:“主公请讲。”
荀攸一边说一边把文件推给蔡琰,蔡琰收好后抱着站起了往外走,沈娴刚想说昭姬姐姐你不用离开,就见蔡琰对她做了个安心的手势。随即沈娴就明白了蔡琰这是想给他们两人一个把事情说清楚的机会,毕竟主臣之间最忌猜疑二字。
“你明日与昭姬一同回斜峪关,我去河内接你们家的人。”沈娴也没打什么铺垫,开门见山道:“我已近跟子龙约好了,他要回冀州去帮公孙伯珪打袁本初,正好顺路,我们搭伴走一程,也防着点那边的黑山军和白波军。”
沈娴说完后荀攸没出声,他只是一脸淡然地看着她,让沈娴再次方了起来。
…这是几个意思?不是说好收了我的印就是我的人吗?骗子!
沈娴也默默地盯着荀攸看,两人对视了老半天,荀攸忽然站起来对她深深地作了一揖。
大脑嗡地一声响,沈娴愣住了,她呆呆地看着荀攸作完揖后又对她说了些什么,尽管那话忽近忽远,还掺杂了嗡嗡的杂音,但沈娴却能清晰地捕捉到了每一个字。
荀攸说:“多谢主公厚爱,救命之恩,信任之情,相护之义,没齿难忘。”
荀攸说:“请主公放心,志才的话我早已当场拒绝。”
荀攸说:“虽然主公你反应太慢人有点傻有些时候还总是固执的可以,但毕竟是还有救的,请不要妄自菲薄。”
喂喂喂最后一句话为什么画风不同啊?拿错剧本了吗?还是这才是你真正想说的!
一大堆槽堆积在沈娴的嘴巴里面,但她一句也吐不出来。此时的沈娴脑海中只剩下了一个感想:真是的,解释就解释,干吗说的这么感人。
沈娴做了几个深呼吸后迅速转移话题:“好的那就这样说定了,明天你们回去,我去接人。”
“等等,让昭姬回去,我跟你去接。”荀攸深深地看了沈娴一眼:“小叔叔是我写信推荐过来的,我怎么能不出面?”
沈娴想了想,脑海中忽然亮起一盏灯泡,她福至心灵地说道:“可这样就只能让昭姬自己带着一万人马回斜峪关了。”
“你不担心她吗?”
荀攸:“…”
第二天,沈娴春风满面地骑在马上等赵云,在她身边是一左一右的荀攸和蔡琰,荀攸面无表情,蔡琰面带微笑,俩人就跟黑白双煞似的。
赵云瞥见这种诡异的情景后果断无视了蔡琰和荀攸,只对他俩点点头,便转向了沈娴招呼道:“刘大人,久等了。”
“不久不久。”沈娴摆摆手:“我们走吧。”
“回去吧。”蔡琰往后一仰,她的目光越过沈娴落在荀攸的身上,声音温柔道:“我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文若的。”
荀攸头也不动地直视前方:“我谢谢你了。”
不知道是不是沈娴的错觉,她总觉得荀攸那句话说出来仿佛咬牙切齿的。
这就是昨天荀攸妥协的结果。这次征讨武关,由于人手不足,再加上要防备贾诩的算计,沈娴便把张绣留在了张鲁那里帮忙,她只带了荀攸和蔡琰两个谋士一起过来,武将她自己兼任了。
沈娴要做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去接人,一件是拔营回家,这两件事同时进行,两边都得有个管事的。原本沈娴的意思是她自己去接荀家人,让荀攸和蔡琰带着大部队回归。可荀攸很怀疑沈娴在跟他小叔叔见面后会不会吃亏——即使他小叔叔不好意思做些什么,但有个人不一样啊。
万一沈娴到时候被欺负懵逼了,导致荀彧和郭嘉对她的印象变差,继而卷铺盖走人,荀攸真的就要哭死了。虽然荀攸对戏志才说欢迎来挖角,但那只是他的托词而已,荀攸把荀彧叫来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他为自己分担益州这破烂摊子堆积成山的公务,他是绝对不会让荀彧有机会离开的,如果荀彧走了,他上哪里再忽悠来一个干活的?
至于郭嘉走不走,哼跟他有什么关系。
荀攸和沈娴都很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还是荀攸咬咬牙提了个折中的办法,让蔡琰跟着沈娴去接荀家人,他自己则把军队送回斜峪关。
沈娴对此当然没什么意见,她可是很喜欢跟蔡琰待在一起的。
荀攸目送着沈娴、蔡琰和赵云三人率领的几百士兵骑马离开了武关,风沙扬起的尘土迷了他的眼睛。荀攸揉了很久,闭上眼再睁开时,便见荒凉苍茫的天幕之间仿佛充斥着一层又一层由沙子组成的薄帐,透过这层薄帐的阻碍,遥远的前方那几个还在逐渐远去的背影也渐渐变得模糊不轻了。
“走。”
荀攸淡淡地下了命令后便勒转缰绳带领军队往相反的方向走去。一万人的大军无人喧哗,只能听到马蹄和脚步踏地的整齐声音。皇甫嵩在城楼上俯瞰着荀攸渐行渐远,他头也不抬地对身边的贾诩说道:“荀公达有大才啊,刘商羽得他一人足矣。”
贾诩没有面上丝毫的表示,他顺着皇甫嵩的话把荀攸夸了一句:“颍川荀家乃是名门望族,确实人才辈出。”
皇甫嵩微微一晒,不置可否。
趁着皇甫嵩没注意的时候,贾诩宽大的袖袍轻轻拢了拢,遮盖住了他手中露出的竹筒一角。
等走出了好远、确定城楼上观望的皇甫嵩看不到自己的动作后,荀攸这才摸出水囊含了一口水漱口。
该死的大风,老子只是张嘴说了一个字而已,就吃了满嘴的沙子,呸呸呸!
荀攸在关中的大风里吃沙子的时候,孙策正在荆州的襄阳外遭到大雨无情地冲刷。
前几天孙坚刚刚击败了黄祖,大军趁机渡过汉水,包围了襄阳城。刘表将襄阳城城门紧闭,据守不出,只派黄祖走小路出城去调集士兵。
近日来天降暴雨,汉水涨过河岸,多处山洪爆发,孙坚经过实地考察后,便想用水淹之计袭击襄阳。于是他先派人去襄阳上游的汉水把水闸关掉加固,又将多处河堤口岸掘开,只待水势积攒到一定程度后便开闸泄洪,让汹涌的洪水作为先锋冲入襄阳城中,击垮城门。
“襄阳城城高墙坚地处高势,外面又有宽大的护城河环绕,此计真的可行么?”孙策站在山上俯瞰襄阳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如同一只安静的兽类静静蛰伏在汉江平原之上。
“试试呗,否则怎么办?”孙坚把手中的伞晃了晃,抹了一把满是雨水的脸:“汉水穿襄阳城而过,城中水系复杂,投毒不现实。”
孙策沉默了好久才说道:“我听说咱们刚走没多久,吕奉先就造|反打回了长安城,然后函谷关、斜峪关不攻自破…也不知道现在商羽过得如何。”
自从孙坚听了袁术的领命从函谷关撤兵去攻打刘表后,除非是特别重要的军报,剩下的有关司隶的消息都被他有意无意地排除在外面。今天这是孙策第一次在父亲的面前提起司隶的战局。
孙坚表示有啥好听的?只要一想到自己曾经距离长安那么近却还是没进去,他就很心塞。
如果孙坚知道沈娴已经站在城门下面了,但就是因为吕布结果她也没进城,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你有空担心她?”孙坚无奈地说道:“她跟在吕奉先身后捡了个大便宜,即使没能攻下长安城,至少也占领了斜峪关,扼着这处险要就像是掐死了长安的喉咙。以后谁住那里,谁就得日夜防着你三…弟哪天心血来潮带兵从斜峪关出兵。”
“啧。”孙策撇撇嘴:“我跟他说好了长安见的。”
“儿子,日后有的是机会。”孙坚拍拍孙策的肩膀:“行了,今天先回去吧。这鬼天气!还得持续多久啊…”
父子二人慢慢走远了。
一回到营地中,孙坚和孙策便见韩当神情严肃匆匆赶来,他在父子二人身前停住,把怀里的一叠竹简递给孙坚:“主公,我们收到了益州刘商羽的来信,说武关大乱群贼内斗,最后郭亚多与段忠明斩杀其他人向朝廷投诚,樊义明携带一万兵马逃出武关,朝着荆州的方向赶来投奔刘表,预计很快就能抵达。”
顿了顿,韩当叹口气:“这消息已经被我们的斥候证实了,不出七天他们就能到达樊城。”
“操!”孙坚狠狠地骂了一句:“来的还真是时候!”
“父亲别担心。”孙策想了想说道:“这些天一直下雨,城都快被淹了,樊义明那一万兵马全是西凉的旱鸭子,在水战中没什么优势的。”
“但愿如此。”孙坚皱着眉头道:“就说刘景升这么长时间闭门不出肯定有问题,去派几队人沿着襄阳城一直巡逻,仔细勘察,小路也别放过,我怀疑城中已经有人出去搬救兵了,而樊义明正好这个时候来…”
这也太巧合了。
布置完了对应的手段后,大家便散了回去休息。孙策蹲在窗户边看着外面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他想了想,摸出笔来开始给沈娴写信。
第36章 【035】斩敌
拿着从皇甫嵩那里送来的通关文牒,沈娴与赵云和蔡琰一行人慢悠悠地穿越了函谷关。顺着官道往东走,一副泼墨挥毫的北地风景图逐渐在眼前铺陈开来。道路两边山势连绵,风景雄壮秀美,看久后胸中激荡之气油然而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些风景是从小生长于南方看惯小桥流水的沈娴完全没有领略过的,是以她看得十分起劲儿。
蔡琰同时在给沈娴讲函谷关的历史,她的声线温柔婉转,听起来感觉很舒服:“…春秋末年,老子见周王朝皇气衰微,便西度隐居。函谷关令尹喜早起见东方紫气腾绕霞光万道,知有异人即将通过,遂命手下官吏清扫街道恭候高人降临。不多时,果见一器宇轩昂目光有神的老者倒骑青牛而来。尹喜上前迎接后,恭请老子在此地小住几日,老子就在这几日里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言的《道德经》。”
赵云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点头。沈娴也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点头。
“这个我知道。”沈娴一拍脑门,想起了某天的噩梦:“公祺先生曾经给我讲过《道德经》。”
“公祺先生是天师道的君师,他们天师道的经典便是老子的《道德经》。”蔡琰微微一笑:“不过我觉得…你可能不愿意听这些。”
“嘿嘿,还是你了解我。”沈娴很直白地承认了自己在这方面没什么文化:“其实也不是不愿意听,但公祺先生有时候讲得太高深了,我听了总想睡觉。”
“如果你不嫌弃,”蔡琰顿了顿,慢慢道:“有空我给你讲如何?”
沈娴目光灼灼地盯着蔡琰:“好啊。”
蔡琰是有名的才女,擅长文学音乐与书法,博古通今文采斐然,能听她讲书,绝对受益匪浅。
接下来的一路上沈娴可算见识到了为什么都说蔡琰博学。每路过一处古迹名胜,蔡琰都能说出相关的传说,讲得头头是道引人入胜,让人恍惚间仿佛进入了她口中的故事里,去亲身经历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枯燥的赶路之旅因为有蔡琰的存在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沈娴偷着庆幸自己拐走了蔡琰,如果是她一个人来那就得跟赵云大眼瞪小眼了;如果是她带着荀攸来那就是她口干舌燥地说了长长一段话,然后荀攸淡淡地回了一句:“知道了,主公。”
想想都觉得要憋死人,也不知道蔡琰是怎么能受得了荀攸的。
这条路一赶就是三天,三天后沈娴一行人再次来到了洛阳城下。
经过战火的肆虐和铁骑刀枪的蹂|躏,原本繁华的古都已经化作了一片几近荒芜的废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好多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百姓们缩在墙根下瑟瑟发抖,在看见偶尔行过神色匆匆的军队时,这些百姓的眸中会迸射出仇恨的目光,但更多人的反应是木然。他们麻木地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不管是孩子哭闹或是有人抢劫,他们都不吵闹、不抵抗、不反对,就像一尊尊戳在土里的泥胎塑造的人偶。
看着这些百姓的样子沈娴心中堵得难受,真要追究起来,虽然洛阳城是董卓放火烧的,可参与了讨董之战攻进洛阳城的其他诸侯们又何尝不是造成百姓们流离失所的元凶之一呢?沈娴很想停下来帮帮这些百姓,但是她该如何做?把军粮留下吗?会不会被抢?粮食吃完了怎么办?
这一连串的问题如同山岳般沉重地压在沈娴的身上,她想了好多想了好久,才慢腾腾地询问赵云:“子龙,现在洛阳城…归谁管?”
至少想办法先安置一下难民们吧?这样不闻不问不是办法啊。大战之后必有灾祸,如果不及时处理掉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的尸体,就这样放任那些冤死的孤魂野鬼们和战死的豪杰英灵们与尚算活着的人混杂而居,用不了多久洛阳城就会爆发大规模瘟疫。洛阳离长安如此之近,难保不会传染过去,还有兖州和并州…
赵云眉头紧皱,显然是跟沈娴有同样的想法,他想了想说道:“不太清楚,那日我们与文台将军离开洛阳城往函谷关进发的时候,依稀记得城中的诸事都是袁公在操持着,可是现在…”
可是现在袁绍正在冀州跟公孙瓒撕得风生水起,早就顾不上一个破破烂烂毫无利用价值的洛阳了。
“唉,不知道就算了,我们走吧,得在天黑之前赶去虎牢关外。”沈娴叹口气,强迫自己不再去看周围的惨状。
“要去关外吗?”赵云问道:“可应该是城中安全些。”
城再破也有几堵断墙遮风挡雨。
沈娴摇摇头:“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想法,但在这里我睡不着。”
沈娴指指阴霾一片的天空,淡淡道:“闭上眼,能看见好多人晃来晃去的让我救他们。”
“可我现在办不到。”她低声呢喃道。
在虎牢关外的树林旁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赵云便要带领手下兄弟们赶往官渡港乘船离开。临走前赵云问沈娴:“你们是在这里等呢?还是继续往前走看看再说?”
沈娴在等自己派出去的斥候的消息。照理说一晚上的功夫,别管碰没碰上荀家人,他们早该回来了,况且这附近应该还有之前荀攸派出去一直盯着动静的人,不可能大家踪迹全无。发生这种事情只有一个解释。
“我们往前走看看。”沈娴脸色阴沉道:“我怀疑可能出事儿了。”
“别太担心,兴许是…耽搁了。”蔡琰低声安慰道,但这苍白无力的话连她自己都骗不过去。
走了没多久便听见前方传来了喧哗吵闹的声音,伴随着狰狞的笑和凄厉的哭喊。沈娴心中一沉,吩咐手下人护好蔡琰,便打马跟在赵云身后冲了出去。
在黄河边上,沈娴看到了让她怒火中烧的一幕。
无数手持枪械的土匪们追赶着一个个四散奔逃的百姓,把他们打翻在地,抢走粮食和钱财,遇到反抗的人就直接捅死,遇到稍有姿色的女子就拎起来扛上马去…
“住手!常山赵子龙在此!何人竟敢对百姓下此毒手——”
赵云大喝一声提枪冲着距离他最近的一个土匪刺了过去,土匪赶忙放开自己拉扯的女子,就地一滚狼狈地躲开一枪。赵云趁机纵马跃到女子身边,伸手把她拉上了马背。
“姑娘,你没事吧?”感受到女子靠在自己的后背上瑟瑟发抖,赵云皱眉问道。
姑娘摇了摇头,随即想到赵云看不见,便低声说道:“无事…多谢大人相救。”
“坐稳了!”赵云勒住缰绳令白马回转,继续向强盗土匪们聚集的方向冲了过去。
跟在沈娴身后的一千士兵们也在沈娴的命令下朝着这些土匪们冲了过去,只留下少数人保护蔡琰。对蔡琰做了个放心的手,沈娴摸出…咦?没带琴?!
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沈娴忽然想到自己的琴好像被荀攸昨天收拾屋子的时候带走了…
这要怎么打?
风中凌乱的沈娴只能拿出了毛笔,然后她在蔡琰担忧的目光下,一路甩着快雪时晴冲进了敌方人群中。
首先要做的就是抢把武器…沈娴锁定一个长相凶神恶煞手持长|枪的人,一招芙蓉并蒂打出去将他锁在原地,然后俯下身捞住他手中的枪,一发力便夺到了自己手上。
用枪杆把土匪抽到一边去之后,沈娴把新抢来的枪握在手中掂了掂,不是很重,制造也很粗糙,但总归比毛笔看着要安全了许多。沈娴最近一直在跟张绣学习枪法,现在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见到有其他人前来搅局,原本分散的土匪们渐渐放弃了抢劫,转而对付沈娴他们这些不速之客。但也有一些人就是不理沈娴他们,坚定不移地追着百姓抢劫,抢完转身就跑,绝不纠缠。这样松散的、无纪律的组织让沈娴对土匪们的身份产生了一些怀疑,她原本以为这些人可能是盘踞在河内、上党、赵郡等地的黑山贼,但这样一看仿佛又不像。黑山贼是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燕更是在日后做到了平北将军的官位,怎么也不可能纵容手下对百姓进行烧杀抢夺吧?
沈娴挥枪挑翻了几个不长眼凑上来的土匪后,目光落在了前方不远处。那里有两个人在对峙。其中一人明显是这帮土匪中级别比较高的人,他骑着马,穿的衣服也别其他人好些,正手握大刀朝下挥砍而去;而站在土匪头子对面的是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面对土匪们的烧|杀|抢|掠和即将从头顶落下的刀,年轻人没有丝毫惊慌失措的表现,他那张略显苍白的脸上是平静到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一幕真是似曾相识啊…沈娴一边感叹一边暗搓搓地给土匪头子远距离打上一把商阳指,然后趁着土匪头子手中动作一顿的功夫跃马切入二人对峙的气场中,一手拎着年轻人的衣领子把人拽上马,一手挥出长|枪格挡开大刀,厉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这里对百姓做此等丧尽天良之事!”
沈娴力气不大,但有内力外挂加持,成功把土匪头子连人带马推得后退散步。他赶忙勒住缰绳稳住自己的身形,对沈娴喝道:“你们又是什么人!敢坏我黑山军的好事!当心吃不了兜着走!”
真是黑山军?沈娴诧异地挑眉,刚想说点什么就听见自己身后的年轻人低声说道:“不是,只是假借了黑山军名号的土匪罢了,四处横行专门打劫过往百姓和商户。”
这样吗?虽然不知道这年轻人是如何知晓的,但沈娴觉得还是他的话比较可信。因为这些匪徒中大多数人只顾闷头哄抢,就像是一盘散沙,看不出太高的战斗力。
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沈娴抬枪遥指前方的土匪头子:“管你们是谁,报名吧,今天既然来了那就别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