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贵嫔扯了扯嘴角,说道:“到真的要承姐姐的吉言了!”
纪茗萱转过头,看向宴会上的歌舞。
不一会儿,外面传来“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三皇子、四皇子到”的声音。
纪茗萱带着淡淡的笑容,随着众人起身。
众人连忙给皇上和太后请安,赵存洅和太后落了座。赵存洅今日的心情十分不错,随和的道:“平身。”
众人起身。
两位皇子的乳嬷嬷抱着孩子走到大殿中央,先对皇后躬身行礼,再给主位娘娘请安,再到主位侧殿主子小主时,这些嫔妃都侧过身,有的行半礼,有的行了全礼。
见礼过后,乳嬷嬷带着两个孩子走到赵存洅的龙座旁边。她们将襁褓半竖起来面对众人,能够让众人看清楚皇子的模样。
纪茗萱打心眼里高兴,一个月的儿子长大了一些,被太后养得白白胖胖,小轮廓也逐渐清晰,长得颇为精致,更像纪茗萱。
众嫔妃发出欢快的笑语声,一句句夸赞的话自她们嘴中说出来,皆是不带重样的。
“纪卿,上前来。”
众人立刻停了下来,没有几人敢去看皇上,于是纪茗萱身上凝聚了几十道目光。
纪茗萱走上来,乳嬷嬷收到太后眼神,然后将四皇子抱给纪茗萱。
这时候,四皇子竟然醒了,睁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四处看着,被移到一个陌生的怀抱似乎没有任何抵触。
“瞧四皇子的模样,竟然一点也不认生。”
敢如此说话的,除了淑妃就是谦容华了。淑妃不会如此不智,所以,此言出于何人之口。
太后面色不愉,赵存洅似乎没有听见,皇后打圆场说:“血脉相连,哪会认生?”
谦容华扯出一抹笑,也不再争执了。
赵存洅站了起来,纪茗萱看见他的动作,连忙将孩子递了过去。
赵存洅腾出一只手,身后的常全化从盒子中小心的捧出一块黄色的玉佩,纪茗萱和皇后隔得近,所以很清楚这玉佩的形状。五爪为龙,四爪为蟒,所以此玉佩一边是一四爪蟒,是皇子尊贵的象征,至于另一边,则刻着一个‘沐’字。
纪茗萱心中沉吟,沐,带着恩泽、福气之意。
赵存洅扫视了众人一圈,然后轻拍着婴儿,然后将玉佩放在四皇子的襁褓系好。
然后扬声道:“今天是四皇子满月之喜,朕与此吉时亲赐四皇儿名为‘沐’。”
众人一惊,皇室的孩子容易夭折,一般是在满百日和满周岁时会赐名,有的甚至要到皇子到了入学之龄才被赐予名字。因为一旦赐名,就意味着入了宗谱排行,有了享祭。
如今这四皇子竟然在百日就赐了名,众人又羡又妒。
恭德妃清楚的记得,她的大皇儿也是满了周岁才得了名字。太后,恭德妃心中冷笑,也要看着小小的人能不能承受这福气。
“嫔妾代沐儿谢皇上恩典。”
纪茗萱接过得了名字的四皇子蹲下行礼。
赵存洅亲手扶起纪茗萱,让在场的人又惊又妒。
可是该有的祝贺还是需要的,所以,她们全都起身,齐声道:“臣妾/嫔妾恭贺皇上,恭贺四皇子皇子满月之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存洅抬手,众人起身。
又重赏了纪茗萱和赵沐小皇子,皇后紧跟着皇上,同样送了不菲的重礼。其他的嫔妃也不甘于皇后,纷纷送上了一份厚礼。
一团和气赞扬后,赵存洅看了看被冷落在一旁的三皇子和其乳嬷嬷。
他对三皇子的乳嬷嬷招了招手。
恭德妃的眼睛盯着三皇子,眼中有这异样的波动。
“三皇子给父皇请安。”乳嬷嬷代三皇子给赵存洅请安。
赵存洅这次抱人的动作熟练一些,看着眼前的孩子,终究是自己的血脉。
母后与刘氏,甚至当年的吟兰都有隔阂,希望放在她名下,能让人放心吧!
常全化又从另一个太监端着的宝盒拿出另一块玉佩。
“同赐三皇子为赵沛。”
众人一怔,随后全部望向纪茗萱,纪茗萱将赵沐交回乳嬷嬷手中,再次行礼:“嫔妾代沛儿谢皇上恩典。”
赵存洅道:“刘氏已经去世,沛儿就记在你名下,莫辜负了朕对你的期望。”
纪茗萱意外之极,一时之间就愣在此地。
大殿内安静无声,唯有太后若有所思。
其余的人将手中帕子已经抓紧,心中的挣扎和嫉妒不为人道。
皇后看了赵存洅一眼,随后打趣道:“纪妹妹真是有福之人,头一胎便生了两个皇子!”
众人被皇后的话惊回了神,她们终于明白为何皇上还会命人将三皇子带过来了。
“皇后娘娘说的是,纪姐姐这份福气嫔妾望尘莫及,只盼日后纪姐姐莫怪嫔妾常来叨扰,沾沾福气也好。”
说话的是坐在下手的张美人,也就是以前的张才人张雨滢。
此刻谁都有自己的小心思,高位得宠的,心中不顺,不想多话惹自己膈应。地位的怕得罪人,又或是不敢随意开口。
张雨滢这话一出口,自然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
皇后含着笑,一直不说话的太后突然说道:“说话挺讨巧。”
赵存洅记不起此人是谁了?常全化低声在赵存洅耳边说:“美人张氏。”
赵存洅看向张雨滢,此人似乎在哪里见过?似乎是静安轩。
玩味的看了看还有些呆愣的纪茗萱,说道:“赏!”
纪茗萱立刻回过神,扫了张雨滢一眼后,她从赵存洅手中将三皇子接到怀里,说道:“为皇上绵延子嗣,是嫔妾的福分。”
雷霆雨露,均是君恩。
这对她也没有害处不是?更何况,此事也给了她一个信号,皇上对她的信任加大不少。
赵存洅挥了挥手,然后示意纪茗萱将三皇子带下去落座。

皇宫是个现实的地方,得宠和不得宠通常关系着身份地位。
纪茗萱不仅是位分高的淑仪,从这些天看,就算四皇子被太后抱走,但是皇上驾临静安轩的次数也不少,有此可见,她也是宠妃之一。加上四皇子是太后抚养,所以相对于前些天的三皇子,四皇子的满月酒办的特别的隆重。

盛华殿是大汉宫内除设国宴的龙坤大殿的最宏伟的建筑,大殿气魄宏伟,雄浑大气,为此地添了肃穆威严的气势。
此时,盛华殿的披挂着不少红绸,威严之余,能让人感觉到喜庆。

宴会还未开始,殿内的宾客已经到齐,围成一堆堆的说说八卦,寒喧寒喧,大家看上去都是兴高采烈的,但是这又有几个人是真正的高兴。

纪茗萱走进来的时候,殿内说话的声音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她扫视在场的人一眼,众人都对纪茗萱报之以微笑。
这微笑的涵义是什么,只有她们清楚。

纪茗萱慢慢的走到大殿中央,向首座早来的皇后请安。
生产过的纪茗萱丝毫带着张扬的喜气,身子并不像生育过丰腴模样,反而更显得窈窕。这陡然出现在众人面前,原本清秀稚嫩的面容,现在变得成熟妍丽了许多。以前不认为纪茗萱的容貌好的人,现在看起来,不由的心惊。

“嫔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见她身穿着淑仪的礼服,她没有一丝不悦,温声道:“妹妹免礼,今儿是你和四皇子的大日子,就不必如此拘礼了。”

纪茗萱微微一笑,她站了起来,也不像以前和皇后客气一番。
德妃和新晋淑妃(常妃,以后称呼按封号来)眼中的嘲讽一闪而过。

她落座的位置是在皇后的下首,对面就是恭德妃和淑妃。
身边是宁贵嫔,两人也算老相识。
按说,纪茗萱虽然穿着淑仪的吉服,但是并未行册封礼,这宁贵嫔也是可以不行礼的,可是此人却半蹲了下去。

众位妃嫔现实一眼,然后也蹲了下去。
“见过淑仪娘娘,淑仪娘娘安福!”
气氛突然紧张起来,纪茗萱没有急着叫起,她在冯嬷嬷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众人巴不得蹲久一些,最后皇上和太后碰见,那更好了。

皇后蹙眉,宁贵嫔!
恭德妃淡笑的看着。
淑妃掩不住眼中的幸灾乐祸。

纪茗萱坐稳后,看向皇后微笑道:“嫔妾自生下四皇子,就忘性大。这不,嫔妾才坐下来,才意识众位妹妹叫嫔妾,嫔妾虽得皇上皇后恩典,但也觉得颇为不妥,还请娘娘恕罪。”

蹲下行礼的人无不咬牙切齿。
忘性大?不仅真的让她们行了如此大礼,这威是她们送上去给她立的,而且她最后轻飘飘的一句话将干系撇得一干二净。

皇后笑道:“刚开始总是忘性大,过些日子就好了。这有什么可怪罪的,说来纪妹妹还是大功臣,这点小事不伤大雅。”

纪茗萱扫向还不敢起身的妃嫔,她含着笑道:“皇后娘娘宽容大度,嫔妾心中不甚感激。”
皇后轻轻点头,然后才转过头,道:“诸位妹妹谨记尊卑有礼,本宫甚是欣喜。”又转过头对身边的女官说:“琦月,宴会后,你替本宫去各宫嘉赏一番。”

琦月福了福身,轻声道:“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皇后这才看向众位妃嫔,说道:“起吧。”

众人的腿有些发麻,纷纷道:“谢皇后娘娘。”
纪茗萱对站起来的宁贵嫔一笑,宁贵嫔同样友好的一笑,似乎刚才她所做的举动是真的出自对纪茗萱的尊敬似的。

殿内又恢复了热闹。
宁贵嫔轻声道:“这些天,嫔妾也去荣寿宫瞧了瞧四皇子,长得真是可爱呢?”她没将呼说满,但是纪茗萱如何听不出的她言语中的意味。

“终究是皇子龙嗣,哪能不好的?你说,是不是?”
宁贵嫔见纪茗萱和她装傻,她答道:“是啊,大皇子的优秀,让恭德妃娘娘最近都春光满面的,真是令人称羡。”
明着说恭德妃和大皇子,还不是在暗指她和四皇子。

纪茗萱一点都不恼,轻轻的笑说:“看来宁贵嫔很喜欢孩子,皇上宠爱妹妹,本宫先祝你早日诞下龙嗣。”宁贵嫔自入宫一来最为得宠的妃嫔,可是稍逊她的愉修华和纪茗萱都产下了皇子,可是她丝毫没有消息。纪茗萱这话可以说是戳到她的痛处了。

宁贵嫔扯了扯嘴角,说道:“到真的要承姐姐的吉言了!”
纪茗萱转过头,看向宴会上的歌舞。

不一会儿,外面传来“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三皇子、四皇子到”的声音。
纪茗萱带着淡淡的笑容,随着众人起身。

众人连忙给皇上和太后请安,赵存洅和太后落了座。赵存洅今日的心情十分不错,随和的道:“平身。”
众人起身。

两位皇子的乳嬷嬷抱着孩子走到大殿中央,先对皇后躬身行礼,再给主位娘娘请安,再到主位侧殿主子小主时,这些嫔妃都侧过身,有的行半礼,有的行了全礼。

见礼过后,乳嬷嬷带着两个孩子走到赵存洅的龙座旁边。她们将襁褓半竖起来面对众人,能够让众人看清楚皇子的模样。

纪茗萱打心眼里高兴,一个月的儿子长大了一些,被太后养得白白胖胖,小轮廓也逐渐清晰,长得颇为精致,更像纪茗萱。
众嫔妃发出欢快的笑语声,一句句夸赞的话自她们嘴中说出来,皆是不带重样的。

“纪卿,上前来。”
众人立刻停了下来,没有几人敢去看皇上,于是纪茗萱身上凝聚了几十道目光。

纪茗萱走上来,乳嬷嬷收到太后眼神,然后将四皇子抱给纪茗萱。
这时候,四皇子竟然醒了,睁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四处看着,被移到一个陌生的怀抱似乎没有任何抵触。

“瞧四皇子的模样,竟然一点也不认生。”
敢如此说话的,除了淑妃就是谦容华了。淑妃不会如此不智,所以,此言出于何人之口。

太后面色不愉,赵存洅似乎没有听见,皇后打圆场说:“血脉相连,哪会认生?”
谦容华扯出一抹笑,也不再争执了。
赵存洅站了起来,纪茗萱看见他的动作,连忙将孩子递了过去。

赵存洅腾出一只手,身后的常全化从盒子中小心的捧出一块黄色的玉佩,纪茗萱和皇后隔得近,所以很清楚这玉佩的形状。五爪为龙,四爪为蟒,所以此玉佩一边是一四爪蟒,是皇子尊贵的象征,至于另一边,则刻着一个‘沐’字。

纪茗萱心中沉吟,沐,带着恩泽、福气之意。
赵存洅扫视了众人一圈,然后轻拍着婴儿,然后将玉佩放在四皇子的襁褓系好。
然后扬声道:“今天是四皇子满月之喜,朕与此吉时亲赐四皇儿名为‘沐’。”
众人一惊,皇室的孩子容易夭折,一般是在满百日和满周岁时会赐名,有的甚至要到皇子到了入学之龄才被赐予名字。因为一旦赐名,就意味着入了宗谱排行,有了享祭。
如今这四皇子竟然在满月就赐了名,这让众人又羡又妒。
恭德妃清楚的记得,她的大皇儿也是满了周岁才得了名字。太后,恭德妃心中冷笑,也要看着小小的人能不能承受这福气。

“嫔妾代沐儿谢皇上恩典。”
纪茗萱接过得了名字的四皇子蹲下行礼。

赵存洅亲手扶起纪茗萱,让在场的人又惊又妒。
可是该有的祝贺还是需要的,所以,她们全都起身,齐声道:“臣妾/嫔妾恭贺皇上,恭贺四皇子皇子满月之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存洅抬手,众人起身。
又重赏了纪茗萱和赵沐小皇子,皇后紧跟着皇上,同样送了不菲的重礼。其他的嫔妃也不甘于皇后,纷纷送上了一份厚礼。
一团和气赞扬后,赵存洅看了看被冷落在一旁的三皇子和其乳嬷嬷。

他对三皇子的乳嬷嬷招了招手。
恭德妃的眼睛盯着三皇子,眼中有这异样的波动。

“三皇子给父皇请安。”乳嬷嬷代三皇子给赵存洅请安。

赵存洅这次抱人的动作熟练一些,看着眼前的孩子,终究是自己的血脉。
母后与刘氏,甚至当年的吟兰都有隔阂,希望放在她名下,能让人放心吧!

常全化又从另一个太监端着的宝盒拿出另一块玉佩。
“同赐三皇子为赵沛。”

众人一怔,随后全部望向纪茗萱,纪茗萱将赵沐交回乳嬷嬷手中,再次行礼:“嫔妾代沛儿谢皇上恩典。”

赵存洅道:“刘氏已经去世,沛儿就记在你名下,莫辜负了朕对你的期望。”

纪茗萱意外之极,一时之间就愣在此地。

大殿内安静无声,唯有太后若有所思。
其余的人将手中帕子已经抓紧,心中的挣扎和嫉妒不为人道。
皇后看了赵存洅一眼,随后打趣道:“纪妹妹真是有福之人,头一胎便生了两个皇子!”

众人被皇后的话惊回了神,她们终于明白为何皇上还会命人将三皇子带过来了。
“皇后娘娘说的是,纪姐姐这份福气嫔妾望尘莫及,只盼日后纪姐姐莫怪嫔妾常来叨扰,沾沾福气也好。”
说话的是坐在下手的张美人,也就是以前的张才人张雨滢。

此刻谁都有自己的小心思,高位得宠的,心中不顺,不想多话惹自己膈应。地位的怕得罪人,又或是不敢随意开口。

张雨滢这话一出口,自然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
皇后含着笑,一直不说话的太后突然说道:“说话挺讨巧。”
赵存洅记不起此人是谁了?常全化低声在赵存洅耳边说:“美人张氏。”

赵存洅看向张雨滢,此人似乎在哪里见过?似乎是静安轩。
玩味的看了看还有些呆愣的纪茗萱,说道:“赏!”

纪茗萱立刻回过神,扫了张雨滢一眼后,她从赵存洅手中将三皇子接到怀里,说道:“为皇上绵延子嗣,是嫔妾的福分。”
雷霆雨露,均是君恩。
这对她也没有害处不是?更何况,此事也给了她一个信号,皇上对她的信任加大不少。

赵存洅挥了挥手,然后示意纪茗萱将三皇子带下去落座。

 


茗萱摔玉

满月宴后,三皇子归纪茗萱的事情已经彻底传的出去。
纪茗萱是随着太后一起回宫的。

两人都没有乘轿,纪茗萱扶着太后在前方走。程嬷嬷和冯嬷嬷分别抱着四皇子和三皇子紧跟在她们身后。

行至花园的休憩小亭。
太后走了过去。

纪茗萱扶着太后做好,太后对着周围的宫女和太监挥了挥手,甚至冯嬷嬷和程嬷嬷抱着两位皇子也被赶到亭子外守着。

自从太后让她伺候着回宫,她就知道她有话对她交代。

“茗萱啊,你可知道,为什么皇上要将三皇子记到你名下,甚至强改了八字?”

纪茗萱也奇怪,她诚实的摇头。
太后拍了拍纪茗萱的手,示意纪茗萱坐下。

“按照皇室规矩,皇嗣出生都会将生辰八字送到钦天监去看看祸福。”
纪茗萱似有所悟,她看向太后。

太后一叹:“三皇子和四皇子竟然是相同的命格,合则为福,不合则祸。”
纪茗萱手一颤。
她不信命,但是这个社会信。

太后紧紧看着纪茗萱,纪茗萱忍不住问道:“祸?”
太后点头,说:“轻则自身受损,重则伤国运。”

纪茗萱低喃道:“怎么如此…”
太后道:“钦天监手持大汉国第一任国师的天命境,不会有错的。”
纪茗萱也听说过钦天监第一任国师法钧的传说,大汉国未建立前,太祖赵标不过市井一届水果小贩。可是这位法钧在见到太祖,他手持的宝镜竟然显出九龙驾雾之像,于是他立即跟随天命追随一届小贩,从不叛离。

历史告诉他,这宝镜确有预算天命之效,所以钦天监被传得神乎其神。

太后看着纪茗萱,脸上似乎有些追忆,道:“钦天监每一任国师从来不对人言,连皇位继任者也不曾透露。但是只要关乎国运才会透出一些东西,大汉国成立百年间,离国师上次透露也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

纪茗萱低下头。
“二十五年前,钦天监透露却是先帝不杀子,国必乱。”
纪茗萱骇然。先帝亲自手刃嫡子,圈禁三位年长的皇子,这事情可是众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太后道:“二十五年前,废后的长子不过六岁,是刚刚入慎学宫的年纪。”

纪茗萱心中不由紧张起来,他们真的不是徒有其表?太后深深的看了纪茗萱一眼,她自皇上那里得到消息也是吃惊得紧,两个皇子竟然会对国运有影响?
几次的示例在前,太后几乎可以肯定这两位皇子将来。关乎国运的皇子,并不能随意动。这一点,太后、皇上,甚至是纪茗萱都明白。

她继续说道:“在皇室中,异母兄弟总是容易起摩擦。同母之间,总好些。”

纪茗萱不是糊涂人,她听完太后的话连忙从座位上起身,然后跪了下来,说道:“太后放心,嫔妾一定待三皇子视如己出,必然努力促成两位皇子兄友弟恭。”

太后微笑的扶起她。
“你是知道轻重的,哀家和皇上很放心。”
纪茗萱道:“嫔妾甚是荣幸。”

太后看着亭子外。
她终究老了,将来能约束他们的除了皇上就是眼前的母亲了。

“太后,这里风大,嫔妾送您回去。”
纪茗萱看着太后的鬓发被吹乱,她关心的道。

太后点了点头。
纪茗萱微微一笑,然后扶着太后起来。

将太后送进荣寿宫,纪茗萱领着三皇子回到静安轩。
轩内主殿旁边的配殿内,是纪茗萱给皇子安排的房间。
房间里的摇篮已经收拾好,纪茗萱将三皇子放在里面,然后拿着看着他出神。

太后说关乎国运,但是纪茗萱也不会忘记离国运最近的就是天子。
听到如此重要的预言,纪茗萱猜测了很多,最多的却是这两人会为了那位置斗得头破血流。想到这里,纪茗萱轻轻的摸上三皇子的小脸,手指在三皇子脆弱的脖颈划过。随后爱怜的看着他,喃喃道:“希望你好好的。”

今天太后说的话,定然是皇上的默认。
如果当初她拒绝收养三皇子,不知道他是不是会剥夺她是沐儿生母的事实,甚至向愉修华一样悄无声息的死去。

这时候,外面传来走动的声音,纪茗萱知道人回来了。
摇篮中的三皇子赵沛半睡半醒,纪茗萱轻轻摇动摇篮,手也轻轻拍着襁褓,很柔声的哄着他睡觉。

小赵沛吮吸了嘴巴,身子又动了动,便继续睡了下去。

纪茗萱看着站的稍远的嬷嬷和宫女,她问道:“历来皇子乳母均是荣耀体面人,夏嬷嬷,你说是不是?”
夏嬷嬷是皇后亲自为三皇子选的乳母。

三皇子归于她名下,她自然跟了过来。

“娘娘,奴婢得皇上皇后娘娘恩宠,定然好好看顾三皇子。”

纪茗萱对此不发表任何看法,屋子里静默了一会儿,纪茗萱看着小赵沛,漫不经心的说:“本宫是三皇子的生母,夏嬷嬷你可记住了?”

夏嬷嬷心中一紧,抬起头看着纪茗萱。
“娘娘自然是三皇子的生母。”她说得非常肯定。

纪茗萱手上继续轻拍这小赵沛的襁褓,说道:“除了本宫,三皇子以后与夏嬷嬷是最亲近的,若是夏嬷嬷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又或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
夏嬷嬷立刻跪了下来。
纪茗萱丝毫没有让她起来的意思,她继续道:“本宫最喜欢迁怒人了,嬷嬷最好记住。”

夏嬷嬷紧张的说道:“奴婢谨记在心。”

纪茗萱收回手,又重新摇起摇篮,她问道:“你在德仪宫,恭德妃想来给了你不少好处,你手上的青玉手镯也是她赏的吧?”

夏嬷嬷顿觉得心惊肉跳。
这位新晋的简淑仪娘娘似乎进宫才一年,竟然能够探听到德仪宫的事情。

纪茗萱瞧她表情也不解释。
“三皇子好了,你和外面的人才会荣耀。若是不好了,别指望有权有势的人能够保住你。”纪茗萱说话的语气严肃起来。

夏嬷嬷更紧张了,她道:“娘娘明鉴,奴婢对娘娘、三皇子是忠心耿耿的,恭德妃赏赐奴婢也是面子上的事情,奴婢一直记着奴婢是娘娘和三皇子的人。”

纪茗萱轻笑,缓缓说:“你何必如此记着解释,本宫也只是给你提个醒,免得将来有什么金山富贵让你晃了眼。”

夏嬷嬷立刻摇头,说道“奴婢不敢。”
纪茗萱似乎不为所动,反而支使着她道:“不敢才好,你将那镯子给本宫褪下来。”
夏嬷嬷一点也没有犹豫,她飞快的褪了下来交给纪茗萱。

纪茗萱的指甲提着这青玉镯子看了看,这种水看起来真得不错,这么算来,此物挺贵重的,甚至一般的才人主子都没有如此贵重的东西。

纪茗萱手轻轻一挥,镯子竟然飞了出去,先被打在墙上,然后就直接落在地上。
“砰”的轻响,这声音悦耳之极,可是也是一道令人心疼的声音。

纪茗萱看着化成碎片的宝镯,见夏嬷嬷的头低得更低,她慢慢的说道:“你是三皇子身边近身的人,三皇子人还很小,不是什么脏的臭的都能忍受得了。”

夏嬷嬷浮在地上的手臂微微颤抖,纪茗萱昂起头,严肃的说:“你给本宫记住,入三皇子身的任何东西都给本宫好好检查,尤其是你这个做乳母的,不关你身上的东西要绝对干净,就是你每日的吃食也让本宫的奴才检查了你再吃。”

夏嬷嬷连忙磕头,丝毫不敢反对。
“奴婢遵命。”
纪茗萱缓了缓语气,又道:“以后你也是静安轩的人。在静安轩里有个规矩,外面的奴才得了什么赏赐,都会主动报给本宫跟前的芝草给与登记。以后每七天,本宫都会派人搜查,若是多出了什么不在芝草册子上的东西,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

夏嬷嬷从未听闻此事,更惊恐静安轩的严密。
纪茗萱紧紧盯着她,道:“别低着头,看着本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