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丁媚儿撅起了嘴,不过她也听到周围的议论了,知道念儿的父亲是自己祖父的顶头上司,自己一家威胁不了她。不过,让她道歉?门都没有,她从来就没跟任何人到过歉。
书瑶拉了拉念儿,轻声说道:“算了,念儿姐姐,我们买了屏架赶紧走吧,还要去云彩坊买绣线呢。”丁媚儿非常记仇,念儿姐姐过两三年还是要进京的,少惹她为好。
念儿本来也不是个咄咄逼人的主:“好,伙计,帮我们包好结帐”说着跟书瑶一起并肩向楼梯口走去,书瑶还不忘跟王喜行礼道别:“王叔再见。”
“好,你们有什么需要记得找王叔,我答应你们金叔叔要照应你们的。”王喜也越来越喜欢这个知礼大方又善良的小姑娘了。
“诶,夏姑娘,你…”李掌柜本能地想拦住书瑶交代一句,想想又打住了,这里人这么多,还是晚点再跟王喜说吧。
书瑶询问地望向李掌柜,见他没有继续,就浅浅笑了笑:“掌柜伯伯再见。”她知道李掌柜想说什么,其实她明言自己的娘有养玉的方法,也是特意说给李掌柜听的,至于其他人,没什么关系,她说了只是试试,成不成功的谁知道?大周崇尚玉饰,尝试各种养玉方法的人很多。
他们兄妹现在做太多买卖不方便,但是如果能暗中帮揽月轩“养”点旧损的、陈色差点的玉饰还是可以的,也可以有很好的收入。虽然他们现在不缺银子,可是谁又嫌银子多?上辈子因为没银子没倚仗经历多少不幸的书瑶尤其相信一句话:没有银子是万万不能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书瑶记得,前世,在她十四岁那一年,福王征用了包括西塘街在内的一大片地盖福王府,只因为一个幕僚说玉林镇是福王的福地。
虽然福王府给了每家一些补偿,但大家还是叫苦不迭,拖家带口的,去哪里找合适的房子?自从传出玉林镇是福地,玉林镇的低价就飙升得厉害。很多人家只能离开玉林到别处求生活了。
那时书瑶从马府花轿上逃出来,躲到这里的时候,街坊们正在为房子的事发愁,可还是先想办法藏匿和送走了她。
这一世,只要有能力,书瑶希望能帮助街坊们度过那事。也许她可以暗中先买一些小院子,到时候原价转让或者便宜点租给有需要的街坊,尤其是经常帮着他们家的那几户人家。
第52章 善缘
书瑶之所以选择“揽月轩”,一是因为“养玉”的普遍费用高,二是因为揽月轩的信誉、口碑一直很好,虽然书瑶不知道揽月轩背后的主子是谁,但也听说过那位东家的势力大,没几个人敢碰。
看着念儿二人没有理会她们,直接走人,丁家婆媳俩愣了愣,一脸尴尬,还有些害怕,不知道徐大人会不会知道这件事。万一传到京里,一来得罪了丁老太爷的上官徐大人,二来也会坏了丁媚儿的名声,她可是要进宫选秀,带着丁家飞黄腾达的。
与祖母和母亲的纠结不同,丁媚儿却是呼出一口气:还算这俩人识相!要是真敢逼她道歉,她一定会牢牢记住她们,有朝一日让她们好看!祖父请的高人早就说过,她丁媚儿注定会是享尽天下荣华尊贵的女子。
丁老夫人瞥了孙女一眼:“金梧、金桐,将你们姑娘的帷帽取来给她戴上。我们已经离京城越来越近了,以后离开马车或者客栈的房间,都要给姑娘戴上帷帽。”
丁媚儿身后的两个贴身丫鬟赶紧应下,其中一个转身离开,下楼去马车上取帷帽了。
丁媚儿刚想开口,见祖母少有地对她板着脸,讪讪地闭了嘴。她实在不喜欢帷帽那劳什子,她喜欢看周围人群投向她的惊艳的目光,尤其是男人,她很享受他们眼里的爱慕、不舍,当然,更喜欢他们对着她献殷勤,只是喀城靠近边境,世家少,不能满足她的虚荣心,她一直向往权贵云集的京城。
但是,在丁媚儿心里,无论多大世家的子弟都只是她的“使唤跟班”,不会真正引起她的兴趣,从六七岁开始,她就以表姑丽嫔为榜样,她的目标是天下最尊贵的那个男人。越长大,她越觉得只要自己以后进宫,就一定会比表姑做得更好,她会是丁家家族最重要的女子。
“娘,您帮我挑一个给祖父的礼物吧。”丁媚儿拉着丁二夫人的手撒娇,她准备买一个放在书房里的“有品位”的摆件给祖父。可是她挑首饰行,挑书房用品就白瞎了,刚才听念儿和书瑶讨论那个玉屏风的清雅难得之处,觉得祖父应该会喜欢,这才下手抢的。
丁老夫人又暗暗叹了口气,学,这些都必须学。老太爷说得对,她们对媚儿太宠惯了,好在老太爷的书信里说了,已经给媚儿请了六位教养妈妈,各人都有拿手的绝活。
丁家要的是几年后的选秀,媚儿可以一鸣惊人,直接入了皇上的眼。皇上今年才三十四五,几年后也不过四十岁,只要媚儿能赢得皇上的心,再生下个皇子,他们丁家就发达了。
书瑶和念儿到云彩坊挑了一副雅致特别的绣稿,又细细配了丝线,这才各自回去,书瑶自己也挑了一些颜色的丝线。
书瑶做过试验,买的别家的丝线放进红木箱增色后,色彩、光泽效果并不比同时放进去的云彩坊的丝线差,只是云彩坊有些颜色别家买不到。但有一点,云彩坊的丝线柔韧性好,毛羽少,不容易起毛,所以书杰时不时会去云彩坊帮书瑶买丝线“囤货”。
书瑶给书杰的理由是:听念儿说云彩坊准备在京城以及大周各地开店,云彩坊的东家野心很大,想做皇商。一旦他们做上皇商,云彩坊的东西,尤其是他们独有的东西,价格就会蹭蹭直上。
书瑶一回到自家院子里,就跑去书房找书杰说了刘老二父子和白玉笔洗的事。书杰很赞同妹妹的做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刘老二的事情书杰也听说过,他本是一个酿酒坊的东家,不料被自己嫡亲的妹妹妹夫勾结他人陷害,官府查出他们酒坊的酒里有朝廷禁止的能让人上瘾的禁品,结果家产被清抄,酒坊被关。刘老二的媳妇(以前人称刘二太太,现在都称呼刘二嫂)急得早产,生下一个女儿,一出娘胎就死了,刘二嫂也亏了身子,越来越严重,没多久就完全病倒了。
其实玉林镇很多人都知道刘老二是一个本分的商人,他家的酒坊也一直拥有很好的口碑,可惜“证据确凿”,众人也只能同情地叹息一声。
书瑶取了一根人参出来,切下一半,书杰帮忙切成片,用油纸包好。不给整根,不是书瑶兄妹小气舍不得,而是书瑶已经说了是甄子柔用剩下的。再说了,这么抢眼的人参整根拿出去,恐怕又要惹来麻烦。
书杰想了想,又让书瑶拿了一包夏若雪送来的大红枣,红枣补气血,经过红木箱增灵过的大红枣功效应该更好吧?
兄妹俩刚弄好这些,就听到二妞在门口回报:“大少爷,姑娘,刘老二父子来了,在厅房侯着。”
书杰带着书瑶过去,刘老二不好意思地看着书杰:“夏少爷,夏姑娘心善,说把夏太太之前用的参片给…给我们一些,我…我…不好意思…”他一个近四十岁的人,向人家孤儿孤女要东西,还是贵重的参片,很羞愧啊!
书杰温和地微笑着,没有丝毫异色,边递过包着参片的油纸包,边说道:“刘大叔不用客气,舍妹已经同我说了,我们都希望大强的娘可以早日恢复健康。”说完指着二妞手里抱着的一大包红枣,“那包红枣也请带回去给婶子补身,不过你们还是要问一问郎中,身子现在可不可以吃红枣。”
刘老二身旁的大强大喜,脱口而出:“刚刚我们去抓药,郎中还说如果能多给我娘买一些大枣补补最好了。谢谢大少爷,谢谢夏姑娘,你们的恩情大强以后一定会报的。”
刘老二也是又感激又羞愧:“叔谢谢你们了,等你们婶子好了,我们全家一起来拜谢。”
书杰忙道:“刘大叔可千万别这么说,折煞我们兄妹了。参片是之前我娘用剩下的,红枣是京里的亲戚送来的,如果能让婶子的身体早日好起来,也是我们结下的善缘,大家都是玉林镇的乡亲,大叔可千万别说什么拜谢不拜谢的。”
第53章 达成
当天傍晚,王喜带着李掌柜上门了,两人手里还提着点心。
王喜向书杰兄妹介绍道:“杰哥儿,李掌柜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今天听瑶儿姑娘说要试试养玉,很好奇。”
李掌柜赶忙接口:“我没有恶意,只是想着,如果夏姑娘试成功了,能否让我看看。”
书杰答道:“舍妹同我说了今日的事,我娘是曾经提了一种补养玉器的方法,不过我们都没试过。舍妹好奇,又想帮助那刘大叔一家,所以就突然想起可以试一试。李掌柜既然有兴趣,等舍妹试出结果,我们拿去请李掌柜看看是否成功了,要不我们兄妹三个还真不是很懂。”
李掌柜大喜:“好,好,你们送去也成,知会我过来也成,多谢你的成全。”他莫名地有种预感,夏家兄妹一定会试成功。
玉是有灵性的,讲究福缘,想起刚才进院子时看到的充满灵性的祥兽白虎和此刻还在书杰兄妹中间蹭来蹭去的火红的小狐狸,李掌柜就坚信这兄妹俩可以把那白玉笔洗神奇地“养”起来。理由?没有理由。
果然,十日之后,书杰和书瑶带着一个蓝布包来找李掌柜了。跟伙计询问时只说是王喜让他们带东西给李掌柜。
其实,白玉笔洗在红木箱的增灵格只养了一个晚上就恢复如崭新,入手温润,光泽柔和,玉色是十分纯正细腻的白。这个笔洗的造型和雕工本来就是上乘之作,玉质养好后,更显气韵生动,倍添雅致高贵。
书杰兄妹为了不显得太诡异,决定十日后才找李掌柜展示。
李掌柜本就是个精明的人,赶忙把两人带进了内室关上门。
当书杰拿出白玉笔洗时,情难自禁的李掌柜很没形象地张大了嘴忘记收回。得亏他与玉器打交道了快三十年,否则真不敢相信这个笔洗还是之前那个。
“我看看,让我好好看看。”李掌柜小心地摩挲和品鉴着手中的白玉笔洗,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这可是北疆出产的极品羊脂白玉,还是整块精雕而成,现在这个笔洗若放到市场上,少说要卖千两银子以上。杰少爷,你们要不要卖?”书瑶姑娘买这个笔洗才花了六十两银子,现在若转手,可以赚个二十倍,不过,这可真正是羡慕不来的。原来那个坏损的笔洗现在再摆到他面前,他同样不会买,因为他没有夏家的的福气,没有这种养玉的本事,那就仍然是块废玉。
书杰摇头:“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试验品,而且舍妹十分喜欢这个笔洗,就留给她了。日后若是再养好了其他玉器,可以卖给你们揽月轩。您是王叔的朋友,揽月轩又有很好的信誉,我们可以相信您。”
李掌柜忙点头,眼睛却舍不得离开手中的笔洗。好一会儿,才拿一条雪白的柔软棉巾温和地擦拭了笔洗,小心地用油纸包好,放回蓝布包:“杰少爷,你们可愿意与揽月轩签订一个契约,专门为揽月轩养玉,我们按养好之后玉件市场售价的一成付费给你。”
书杰同书瑶相视一眼,好像在说:“又被你猜中了。”他真是感叹妹妹细微的观察力和精准的推测。妹妹像极了娘,无比聪慧,书杰心里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再次看向李掌柜,书杰回答道:“承蒙李掌柜信任,我们可以试试,不过是不是每一件玉器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也不敢保证。”
李掌柜笑道:“杰少爷放心,我们揽月轩跟玉石打交道几十年,都是内行,明白这个理,所以我才说以完品市场价格的一成付给你们。每完成一件玉器,我们都会立即评估它的市场价格,然后付费给你们。揽月轩的玉件都是明码标价的,你们也不用担心被瞒骗。”
书杰点头:“这点我们倒是不担心,不过有一件事拜托李掌柜,我们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件事。”
李掌柜立即想到上次传遍玉林的“豆腐秘方”官司,爽快地应了:“没问题,以后由刚才站在门口那个叫青玉的丫鬟或者我自己直接跟你们联系、送件、以及取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我配合的地方尽管提,现在想不到的以后也可以随时提。”
书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谢谢李掌柜,让您费心了。”
李掌柜忙伸手拉住:“-这孩子,忒多礼了。其实我们揽月轩还真不希望让人知道这件事呢,否则别家玉作坊都找你们,我们就失去这么得天独厚的优势了不是?”能在十日内将损害那么严重的白玉笔洗恢复如新,这种成效只能用神奇来解释了,就像一只白虎会乖乖给他们当宠物一样毫无由头可查。这是命数,是天注定的,好比有的人生来就貌美如花、聪明非凡,或者富贵无边,羡慕都羡慕不来。
而他能第一个遇上有“养玉”运数的夏家孩子,也是他的运数,是他们揽月轩的运数。他才舍不得让别家玉坊把这运数分薄了。
再者,据王喜所说,金舌头非常看重这仨孩子,真正当作自家晚辈对待。而金舌头同他们揽月轩大东家的交情非同一般,李掌柜自然乐意卖个好,何况这是两全其美的事,对双方都有利,说起来还是揽月轩占了大好处。
当李掌柜拿出事先拟好的合作契约时,书杰兄妹俩都愣住了,书瑶好奇地问道:“李伯伯,您早就猜到我们能养好这白玉笔洗?”
李掌柜摸了摸自己的两撇八字胡:“嘿嘿,嘿嘿,不是猜,是老夫感觉到你们一定会成功的。这不,我的感觉还真准,呵呵”
书杰兄妹看了一遍,合约很合理,并没有“仗势欺人”,或者因为他们是小孩而轻视,遂也非常爽快地签字、摁手印。
李掌柜点了点头:“以后你们兄妹三个也算是我们揽月轩的自己人了,如果遇到什么难事,都可以跟我们通个气,能帮忙的我们一定不会坐视不管。”
第54章 不好了
十二月,到处白雪皑皑,天寒地冻,书瑶坐在窗边绣院墙角的那丛梅花,体型已经长大很多的小乖懒懒地伏在她的脚边,不管上窜下跳的火火在旁边如何逗弄或挑衅,只是半闭着眼睛懒得理会。
柳妈妈坐在另一边的靠椅上做女红,是书文的一件夹棉袍子。
柳妈妈的针线了得,现在书瑶三兄妹姐弟的衣服多出自她手,又好看又舒适。柳妈妈也喜欢看三人穿着她亲手缝制、绣花的衣袍,还喜欢给三人做同一系列的衣物,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兄妹姐弟。
看着书瑶绣绷上已经完成一半的梅花映雪图,柳妈妈很是自豪,她家姑娘实在有学刺绣的天份,小小年纪,才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已经绣得相当有水准。当然,柳妈妈不知道的是,为了不显得太突兀,书瑶尽量都是绣较简单、配色少些的图。
大妞、二妞端了两碗红枣姜茶进来放在小圆桌上:“姑娘,妈妈,喝点姜茶暖暖。”
书瑶放下绣绷走了过来:“一直坐着没有走动,还真冷啊!大哥和文儿那里送了吗?”好歹她这儿还燃了上好的银霜炭取暖,书杰兄弟俩在书房看书练字,却是没有烧炭的。
书杰认为男儿不可太娇养,现在书文的身体也已大好,已经跟着他习武了。所以书杰兄弟的屋子和书房都是不烧炭的,也没有书瑶她们穿得那么多。
“送了,梅姨端进去了。”二妞笑咪咪地回道,用热水浸湿帕子拧干了给书瑶擦手。“我们也都有呢,梅姨煮了一大锅,还让给李婶和阿娟嫂他们家各送了一大碗。”
李婶就住在隔壁,阿娟嫂家在正对门,各自家里煮了什么好东西,都想着送一些分享分享,东西都不是多金贵的东西,难得的是那份热情,这也是市井小户同大户人家的区别。今世的书瑶很喜欢这种“市井、俗套”的温情。
“好甜!”书瑶喝了一口,小脸上一副很享受的表情,“你们也去喝吧,凉了就不好喝了。”
大妞姐妹应了,在这个家里,她们吃喝都与主子一样,还能跟着书瑶学认字,学刺绣,三个小主子又都是没有架子的人,柳妈妈和梅姨也善良可亲,日子过得很是惬意舒心。姑娘还允她们每半个月回一次庄子看望爹娘哥哥。爹娘总是再三叮嘱她们要守本分,要懂得珍惜,好好侍候少爷和姑娘,不要因为主子待她们好就轻了心。
书瑶喝了姜枣茶,刚想站起来走动走动再接着刺绣,二妞急急地进来了:“姑娘,姑太太身边的吴妈妈来了,好像是姑太太不好了。”
书瑶一惊:“姑姑怎么了?吴妈妈人呢?大哥知道了吗?”
二妞急忙回道:“梅姨带吴妈妈去书房见大少爷了,让我过来告诉姑娘。”
书瑶大急:“走,我们快过去看看。”昨日他们兄妹还在商量着这几日雪停了就去鹿城看望姑姑,算算时间姑姑快要生了。难道姑姑今世还是过不了那一劫?可是时间也还没有到啊!
赶到书房门口,就听到吴妈妈的哭声,书瑶急得也快要哭了,千万别出什么事啊!姑姑可是他们兄妹三人在这个世上最亲的亲人了。至于夏府其他人,在书瑶三人心里真正连一般族亲都不如。
“吴妈妈,我姑姑她怎么了?”书瑶冲进了书房,也顾不上那些“小步行走、细语说话”之类的规矩了。
吴妈妈搂过书瑶:“表姑娘,呜呜呜,太太她不好了,想见你们兄妹三个最后一面。”
“不好了?怎么不好了?姑姑她生下宝宝了吗?”书瑶的眼泪哗哗直掉。那边书杰已经在跟柳妈妈和梅姨商量上路赶去鹿城的事。天还在下雪,不过,无论如何,他们都得赶紧赶去鹿城见夏若云一面。
吴妈妈哭得更伤心了:“太太被大少爷撞了一下…早产了,是一个小少爷…小少爷虽然大了点,但还好没有太大,折腾了一阵就生下来了…本来大家都以为没事了,谁想到太太突然大出血,好不容易止住血…呜呜…但郎中说太太流血太多,严重亏损,撑不了十天半个月了…呜呜呜…太太一醒过来…除了要看小少爷…就说要见你们最后一面。”
“大少爷?为什么大少爷会撞到我姑姑?旁边侍候的人都到哪去了?”书瑶怒道,她直觉这里面有问题。
张老爷前面一位太太是难产死的,挣扎着生下一个男孩就咽了气,那位大少爷张旭今年好像也是六七岁,跟夏若云的关系很好。夏若云同甄子柔一样,是个良善的继母,进门起一直对旭哥儿视若己出。
书瑶记得,夏若云跟甄子柔说过,旭哥儿很粘她,很听她的话,笑言让张老爷都嫉妒了。吴妈妈一个月前来看书瑶他们的时候也说过,旭哥儿每日都同太太肚子里的弟弟说话呢。
吴妈妈哽咽道:“太太在小花园散步,大少爷在学堂受了先生表扬,一回来就一路急跑,要说给太太听,结果被自己荷包里撒出来的炒黄豆给滑跌到了,直接撞在太太身上。老爷大怒,把大少爷关进黑屋子,大少爷也吓坏了,一直哭着要看太太和小少爷,说他的荷包没有破洞。”
书瑶直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旭哥儿才六七岁,同夏若云又亲厚…
书杰很快做了决定,柳妈妈和二妞跟着他们三兄妹去鹿城,梅姨带着大妞和秀桃留家里。
因为下雪,平日里不到三个时辰的路,紧赶慢赶,还是走了将近六个时辰。
书瑶一行赶到张家的时候,已经过了酉时,天已经黑下来了。
跟着吴妈妈刚进内院,一个小丫鬟就冲了过来,大声哭道:“吴妈妈,你可回来了,太太,太太快不行了,郎中只会摇头说没有办法,还让我们准备后事,现在就靠舅太太给的参吊着。”
书杰一手一个牵着弟妹:“快,快带我们过去见姑姑。”
第55章 回元丹
夏若云的屋子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药味,书杰快16岁,算半大人了,柳妈妈拉住他,让他站在外间隔着厚重的棉帘子与夏若云说话,书瑶和书文进了内室。
正好醒来的夏若云让丫鬟扶起她,虚弱地倚在大靠枕上,对跪在床边的一个穿着蓝色棉袍的小男孩说道:“旭哥儿?你怎么还跪着?吃饭了没?再不听话娘要生气了…娘说过,不关你的事…你要好好吃饭睡觉,快快长大…弟弟以后还要你照顾呢。”
小男孩抽噎着:“娘,您会没事的对不对?您不会丢下我和辰儿对不对?都是我不好,我不该跑那么快,荷包散了都不知道。娘,您不要生气,不要丢下我和辰儿。”
夏若云含着眼泪笑了:“娘不会生旭哥儿的气…莫哭了,表弟和表妹要笑话你了…乖,去洗手用饭…娘跟你杰表哥他们说说话。”
旭哥儿乖乖站起,继续抽噎着跟书瑶和书文行了礼,退了出去,对棉帘子外站着的书杰喊了一声“杰表哥”,声音仍然带着哭腔。
夏若云转向书瑶姐弟,苍白的脸上泛起微弱的笑意:“瑶儿、文儿,来,站近些,让姑姑好好看看。”接着面向棉帘:“杰哥儿,姑姑也要去了,以后就只有你照顾好弟弟妹妹了。辰儿是你们的小表弟,一会儿吴妈妈会让奶娘抱来给你们见见。”
书杰温声劝道:“姑姑,您要挺住,您一定会没事的,辰哥儿才那么一点大。姑姑,我们都需要您,我们三兄妹姐弟只有您这一个至亲长辈了。”
夏若云一边一个握住书瑶和书文的小手:“姑姑也舍不得你们,姑姑本想多看顾你们,现在还要让你们以后多看顾辰儿了。”
看见书瑶身后的柳妈妈,夏若云点头打了个招呼:“你是瑶儿的教养妈妈柳妈妈吧?多谢你对仨孩子的照顾,还有红梅…我哥哥嫂子在天有灵,也会对你们感激不尽。”
柳妈妈也红了眼圈:“应该的,哥儿姐儿都很乖很懂事,到夏家做教养妈妈也是我的福气,姑太太别想那么多,把身子养好才是关键,这三个孩子也只有您这么一个亲姑姑了。”
夏若云挥了挥手,吴妈妈让屋里侍候的丫鬟婆子都出去,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木盒子递过来。
夏若云抚着木盒:“这是我这几年攒下的私房钱,分成了两份,你们仨一份,辰儿一份。杰哥儿你收好,辰儿的那份等他长大成亲时再给他…这盒子里还有一张纸是旭儿亲娘的嫁妆单子,我复制了一份,我怕以后的新人会克扣了旭儿的东西…若有需要,吴妈妈会去找你要这份单子,我也只能为旭儿做到这样了…好在旭儿亲娘的嫁妆挺丰厚,他又是长子嫡孙,已经快七岁了,老爷也会重视。”
“哪个儿子我都会很重视,何况都是嫡子?云儿你对为夫太没有信心了。”略带沙哑的男声传了进来,“你就是忧思太重,把心情放松了,身体就会好起来。”
“姑父好,”书瑶听到书杰在外面打了招呼,也拉着书文站了起来。
下一刻,一个魁梧的中年男子轻掀棉帘走了进来,正是姑父张财恕。书瑶和书文忙上前行礼:“书瑶(书文)见过姑父。”
张财恕穿一件对领镶黑边饰的墨绿色长上衣,配一袭黑色下裳,五官端正,皮肤黝黑,发髻上插一根老玉簪子,整个人略显粗旷。
虽然张财恕只是一个土财主,气质并不粗俗,这些年又受了夏若云的影响,倒也增添了几分“雅”味儿:“瑶儿、文儿,大雪天的赶过来辛苦了吧?在姑父这多住上一些时日,好好陪你们姑姑说说话。”
面上若无其事,张财恕的心里却是难过得滴血,鹿城最好的几位郎中都请来了,却只会摇头叹息,外加一句:“准备后事吧。”
为什么,他前一位太太就是死于难产,现在云儿又要…是他张财恕命太硬,还是如府里传言的那样两个儿子克母?
若是云儿这次能平安度过,他宁愿以后不再要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