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愉跟着众人走。中途武士们分散开去,只剩她、子墨和端木跟在公良后面进了宅邸。
此宅不是很大,庭院比起曲阜雅夫人的宅邸还要略小的感觉,幸好贵在环境幽静。庭中种植的花草虽不名贵,但都是精心栽培。回廊边上可见摆放一盆兰草,对着窗台,引来蝴蝶嬉戏,确有一番别致的雅静。
季愉见那窗户是被杆子支起的,能眺望到里间摆放了一张瑟。被阳光一照,见木器表面擦得干净明亮,想必是某位乐师的爱物。
“贵女听闻先生要来,提早向大学大司乐大人告了假,早早回来镐京准备。”引领众人的归夫人说。
公良身份比较神秘,因此屋主允大夫以及世子达士二子归士都未出来迎接,只派了女眷进行招呼。应说,这个宅子是完全被腾空出来,只给公良居住。因此公良来到之前,必是由熟悉公良日常生活习惯的人妥善筹备。此人非伯怡不可。只是这伯怡,似乎平日里还在大学里担任乐师之职,是大司乐大人的左右手。
季愉对于公良与伯怡以前的故事并没有多大兴趣,对于伯怡的乐师身份比较在意。
“大司乐司马大人听闻贵女在秋猎此等重要节日来临之际离开,可是十分不高兴。然而,在贵女心中,任何事均比不上公良先生。”归夫人说这个话,自然是想表明伯怡如何关心体贴于公良。
公良对此的说法是:“有劳夫人和贵女了,我不过是一名路过商人,在此也不过是逗留几日罢了。”客套得近乎生冷,足以令人发指。
归夫人好像习以为常了,倒不怎么在意他的话,笑笑说:“先生旅途劳累,不如先歇一歇,待我让人上茶。伯怡也正等着为先生演奏一曲。”
听大学里的乐师奏乐?季愉两只耳朵竖立起来,迫不及待地迈上台阶踏入屋内。
岂知公良在路上已摇摇头:“上茶即可,实在旅途疲惫。”
跟在后面的子墨咦一声,恐怕也是在等着美乐,结果失望。
“公良先生,既然子墨大人想听乐声,何必拒绝?”跪坐在屋子中央的年轻女子,抬起一张姣好的面孔,向走进来的众人说。
季愉定住脚步,看着她,心里暗叹:此女甚美~
伯怡的美,有别于仲兰荟姬的娇媚,属于清秀大方,让人一看赏心悦目之姿。她的两条眉毛,墨色柔和,底下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闪烁的是睿智与温婉之光,再加上嘴边经常携带的微笑,给人一种十分舒服与可靠的感觉。
季愉与她对上一眼时,见到的是对方稍带了迷惑的疑问,因此立即避开目光。
幸好伯怡没有在她身上多加关注,以为她是普通侍卫只大致扫过她一下,之后便起身向公良等人叩拜。
季愉呼出口气,是与端木一块儿退到了角落里。
待公良与子墨皆落座后,伯怡向寺人示意上茶,自己则将手指摁在了漆几上的瑟。
叁叁.伯怡
瑟比较起琴,是庸俗之物。在于瑟有五十弦,有琴码,不能按指取音,不如琴音域广泛为文人所用,多在宴礼中只作歌唱的伴奏。
因而,伯怡用瑟,与荟姬用瑟一样,是助乐凑兴。实际上,季愉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荟姬在天子面前奏瑟时,是何人唱,或是说何人弹琴,琴瑟之和,为天作之和。外界并未怎么传,只能说明这是个敏感问题,至于涉不涉及政治还难说。
伯怡左手灵巧的指头在弦上滑过,右手偶尔拨动雁柱,手法熟练,一看便知是精通技艺之人。
季愉听着,果然这幽雅精准的音色非一般乐人及乐器能奏出来的,然与师况的轻灵相比,似乎缺了点什么吗。何况,这瑟声,要是有琴或是有人伴唱,才不至于浪费。如此心思,听一串滑音飞出,紧接是如泣如诉的女声伴着乐声在室内飘荡。
伯怡的歌喉与她人一样温婉,唱的是诗经里赞美猎人的诗歌:
肃肃兔罝,
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
公侯干城。
肃肃、赳赳、武夫、公侯,本应铿锵有力,伯怡唱来多了丝柔婉。但是在这样的场合里,唱这样的歌是最合适的,为无伤大雅。再说,光听这美丽的女子歌声与瑟乐,足已大饱耳福。子墨是边听,边拿手拍打大腿配合节奏。季愉在旁,一样听得津津有味,简直想闭着眼睛享受美乐。
伯怡唱完一曲,却是果断地摁止乐弦,转过身向公良鞠躬:“先生果真是疲惫了。”
季愉兀然发现,公良半身歇靠漆几,眯缝眼睛。他这一副慵懒的神态,像是向人昭示他已快睡着了。且说这男人,说是动作不受拘束,不计较不雅之态,却在不雅中有另一种别致。至少,人家看他体态,不像不敬,相反,只觉得他是勉强自身,让人心生怜悯。季愉在心里道是:此人实在狡猾。
不止狡猾,他还圆滑,很快睁开眼回伯怡话说:“贵女琴艺精湛,子墨十分喜欢。”意即你再奏两曲给子墨听,至于我,你不用在意。措辞十分得体,还给足了伯怡面子。
伯怡是温顺之人,听他此言,立马向同在一旁候命的归夫人示意。因而,她本人继续留下来为子墨奏乐,归夫人侍候公良等人到安排好的居室休息。
季愉想跟随子墨留下来听美声。毕竟,能听大学里的乐师演奏,是难得的学习经验,她不会轻易放过良机。
结果,公良在迈出门时唤了一声:“可喜。”
季愉皱皱眉,装作没有听见。端木在旁小推了她一把:“我留在此地照顾子墨。你随先生去。”季愉是纳闷:他不是不喜欢她服侍吗?因为她做事不够周全。这时候偏偏要叫她走,摆明了是故意的。她悻悻起身,还得装作面无表情的,跟在公良后面走出居室。
归夫人知道公良性情,公良说明累就是不想和人说话。她这一路便没有主动与他攀谈,倒是将思索的目光放在季愉身上,貌似在说:这个侍卫,看起来有点儿古怪,古怪在哪里却也看不出来。
寺人在前拉开扇门,公良进去后,向归夫人交代了一声:“我此地暂时不需要人侍候。”
归夫人意会他想要独处,摆手让寺人退出屋子,自己又毕恭毕敬鞠了个躬,方才退下去。
季愉帮他合上门,发现室内干净明亮。符合他平常的需求,不挂帷幔,只点了一盏陶豆,光度正正好给人安静看书。边上摆放的被服、茶具等日常物品,应有尽有。公良再挑剔,面对如此周全的准备,必是也说不出任何话来。但她料错了——
公良往席上一坐,手摸到身子底下薄薄一层缎子席,恰适合此刻不凉不热的秋季。他瞅着漠漠地道了句:“过好。”
季愉不会与他顶嘴,然他这句话真是让她心里发难:做得好也是错?
“可喜,吹个曲子。”见室内有个陶陨,可能是摆饰用的,公良拾起它向她扔过去。
季愉双手慌乱地接住,把陶陨握在手里,不能搁放,主要是不明他意图。
“吹个童谣。你上回在曲阜不是弹过一曲?”公良躺下来,眯缝眼睛,打定主意等她开演。
“我不是乐人。”季愉料定他这是捉弄,拿人当玩笑开,她不是小丑,也不会心甘情愿讨他欢心。
公良并不强迫她,事实上他很少强迫人,是懒得强人所难。他闭上眼睛,像是打瞌睡边说:“我初次见伯怡是在大学。她与大司乐在一起时,我并未能留意她。直至某一日,我听她独自在水边哼了首曲子,唱的是《葛覃》。”
听他语气,像是在回溯自己曾经的一段风花雪月。季愉只道是自己在被迫听故事,不吭声不附和。
“后来我得知,她刚不久失去了阿媪,所以歌唱得动人,感人至深。”公良回忆往事间,是边轻轻念起了《葛覃》中的几条诗句。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此诗唱的是离家女子思念家中回家探亲的事儿。伯怡虽是未嫁,但长年居住在大学里,难得回家一趟探望亲人。突然得知母亲病逝,自己不能及时回去看母亲最后一眼,她怎能不伤透了心?悲伤欲绝的人儿,将曲子唱得十分感人,把他也感动了。
季愉想象着他所说的那个场面,男女之间的浪漫似乎近在眼前。可他为何向她说这些?莫非是在向她解释他怎么对伯怡动情?她知道这段缘故有意义吗?
却是听他把故事给完完整整讲完了:“那次见她之前,我已是在允大夫家中居住。再在此宅中遇见到她,方知她是达士之女。”
季愉无语。实在不懂他为何解释如此清楚?
公良忽然睁开眼,直直地看着她问:“你呢?”
我?季愉一下不明他问话,反问:“先生是指?”
“你杀狼时在想何事?”公良道。
“我杀狼时,只想着不是狼死便是我死。”季愉答,这个答案应该很寻常。
在他听来却似乎不是,只听他一声吁叹:“你若是如此狠心之人,为何在曲阜唱童谣,诗句天真浪漫,声音里充满了喜悦与欢庆?”
“先生是何意,我始终不明。”季愉道,她确实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为何和她谈论这些。
“我是不知道,你是心狠还是心善?”公良慢慢地道出这话。
季愉由他这话,想到了许多。是,有一点他是猜对了。她能在危急情况下应付那匹狼,姜虞对她自小的训练功不可没。她年仅五岁的时候,有一段日子天天在荒山野岭中过夜。要知道,带她上山的姜虞是个盲人,而她只是个孩子。别看她表面对待任何事情看似平静,实际上骨子里的性子早被姜虞□成林中野性。她是理智,但不代表她会顺从一切,相反,她的假装顺从,她的狡猾,她的凶狠,都是姜虞教导她如何向林中的动物学的。
抬起眼,看见他那双如石的眼珠,在漠漠中偶尔会有流光淌动。她信,当他听伯怡唱《葛覃》的时候,眼中必是有光。因此她道:“贵女伯怡心善仁慈,我不能与之相比。”
他听了这话,向她招招手。
她警惕着靠近两步。他一只手伸来搭在她肩膀上,她不敢动。他的手往上伸,抽取出她插在发髻中的玉钗,于是她乌墨的长发如缎子般垂落下来。
季愉搁在大腿上的两只手微微抖着,是在忍受。这个人,不谈她是俘虏身份,他的地位明显比她高,高到什么程度,他可以派兵像杀隐士那样找个名目,杀掉全乐宅的老老少少。她不能惹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惹他,哪怕是受辱。
他的头低落下来,靠在她耳边:“我不爱强人所难,但是,你有价值让我强人所难。”
“我身上无物是先生所需。即便是那孩子,先生知其所在又有何意义?”季愉吸口气,吐出驳词。她猜到他早就想对她动手了。之前他不在阿突那里动手,可能是介意于她伤未好。之后在军营中,他是不能影响军中风气。现在,在伯怡家中,他认为可以了,是由于他根本不在乎伯怡。
“是无意义。”他在她耳边说话,像是吹气。她的脸便被他呼出的一口口热气。蒸成一片虾红。感觉他的头,慢慢地垂落,是搭在了她肩上。
屋内一刻安安静静。她搁在大腿上的手愈来愈是焦躁,因为他不动。
“先生——”她先是轻声唤了一句。
他没有反应,但他压在她身上的体重确实愈来愈重。再叫两声:“先生。”他依然没有反应,她由是一下变了脸色。
立刻小心不过地侧身,两手搀扶让他躺下来,额头累出了一层热汗。伸手探他鼻息,只有微弱的气体出入。今天没听见他咳嗽,本以为他的富贵病不发作了,结果却是病得厉害。见他一脸的白色,连手指的皮肤都白惨惨的。不知他是在何时发病,是他的头低落到她耳边,还是在此之前?他说旅途疲惫,不是假装,他早已是病了?
如此一想,她心慌意乱。效仿阿香教她的几招,在他手上的穴位掐。他闭着眼,没有动静,再细看,他胸口微有起伏,感觉是,极其疲惫所以睡着了。
这个时候,门外一声“主人”,紧接门哗的打开,子墨和端木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歇口气,再往下阅读,(*^__^*)---------------------
“伯怡人美,歌声更美。”子墨依依不舍乐师美妙的歌声,进门时洋洋说了一句,结果定睛一看室内,猛地瞪大眼。
季愉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来,只关注病人的呼吸。见病人脸色稍好,她刚松气。后面两只手忽地抓住她肩头一扳。她措手不及仰倒,后脑勺砰地磕在地板上。疼!两只铁一般的手,紧接掐在了她脖颈上。
“先生不杀你而已,可不代表我不杀你!”子墨凶怒地叫着,用力的指头似要捏进她骨头。
“墨墨!”端木冲过来,拉他掐在季愉脖子上的手臂。
子墨朝他怒喊:“她如此对待先生,你还护着她?!”
“主人只是犯病。”端木发现他这回的气力不比平常,拉不动,边流汗边说,“墨墨,你杀了她主人会不乐意。”
“你确认她不是对先生不利?先生发病从未如此严重。”子墨狰狞地怒问,指头在她脖颈上交叉勒紧。
季愉只觉最后一丝能进入口的气被掐断了,张开口不能呼吸,眼前昏黑,心里便想:莫非最终还得死在这人手里?
“她由楚荆人派来,楚荆人全是该死!”
季愉本以为听他说这话,自己必是没命了,却没想到他抓她脖颈的手反而松了条缝儿。她猛吸口气睁开眼,看到他乌黑的眼珠子里羸光闪动,不禁心一怔:这人是怎么了,要杀她,自己却在哭?
“先生——”
门哗地一推,之后是伯怡的尖叫。应该门外的寺人发现异状后,立马跑去通知她来到。伯怡疾步进入室内,跪倒在公良身边。在唤不醒公良时,她的眼泪是忽地掉落下来:“先生,先生——”落下的泪珠儿情真意切,无半点虚假。
归夫人跟着来到,一看这个场面也是哗地一下,脸上血色全无,几乎晕倒。寺人在旁扶住她,她缓睁开眼后,立即吩咐人去叫宅内医工。
在伯怡叫唤公良的时候,子墨是被她声音吸引过去了。趁这混乱中觅得时机,端木吃尽气力将他从季愉身上拉开。
“端木!”子墨喝道,双手挣扎不肯罢休,“我不能放过她。她伤害先生,必是楚荆人诡计!”
“墨墨——”端木抱住他不让他乱动,满身大汗。
咳咳咳。季愉喘了好久,才算是平顺了呼吸能坐起来。感觉满身是汗,她的手由额头摸到了脖子,可以摸到一条明显的勒痕迹象。想到自己又差点死在这个少年手里,她不知该不该庆幸,心里边便是叹气。
子墨这边仍在挣扎。
“墨墨!”端木再大喊一声,有点儿发怒了。
子墨被他的喝声一吓,停止了动作。
然而,子墨不动手而已,接下来是伯怡大喊:“来人,将那人抓住!”
季愉见她手指的方向正是自己,一怔。
“贵女!”端木是两头忙乱,不敢放开子墨,只得远远向伯怡解释,“请听我一言,此事与可喜无关。”
“室内唯有他与先生两人,不是他,会是何人危害先生?”伯怡振振有词,挥举手。两名寺人受她命令,向季愉走去。
季愉看情况发展到这个地步,一切只能等公良醒来再说。她乖乖地束手就擒,是因这会儿反抗,如果弄伤自己反而不划算。两名寺人粗鲁地拽起她,并把她推向门外。她跌落下台阶,咚一声,是差点扭到了脚。
听此,端木放开了子墨,欲拦阻寺人。子墨却从后面抱住他腰,死活不让他走。
“墨墨!”端木气急了,又不能强硬推开他,怕弄伤了他。
“把她关起来。”子墨抬起头,对伯怡说。
伯怡点头,向寺人厉声道:“是否听见了子墨大人命令?关她进仓库。无子墨大人命令,不得放出。”
“墨墨!!”端木发怒了。
子墨在他的逼视下耷拉下脑袋,将字咬出牙缝:“暂时不要伤害她。”
于是寺人对待季愉不敢动手脚,一路仍推拉她。来到储存粮食的仓库,寺人打开门,把她推下去。季愉一个踉跄,从斜坡滚入半地穴室中,听上面的木门咔嚓是挂上了链条。
四周有些黑,一束阳光室内仅有的窗户照进来,墙壁透着股阴凉的风。季愉爬到窗户下方。有阳光的地方必是比较暖和。正好旁边有个大布袋可以偎靠。她斜靠在那里,沉心静气地等待。她相信,公良不会如此容易便死掉。问题是,她得在这里等多久公良才会醒来。
回想刚才的动乱,伯怡对她的态度她还能稍微理解。子墨的反应,出乎了她预料。三番两次想要她死,莫非他对她真是怀恨在心?还是说,他对楚荆人仇恨入骨,可以连是非都不分?
不管如何,在端木逼迫下,他只是对伯怡说将她关押起来,没把她立即处死,且不要人伤害她,她真该千恩万谢自己的狗运了。
在这个时候,她没感到委屈。只是眼下独自一人,她总算是可以悄悄想念起一些人,比如叔碧、乐芊,还有信申…
叁肆.绾发
医工看完病人掀起帷幔,道:“大人,在为臣看来,先生是劳累过度,引发旧患,需服药休息。若是明日先生仍未能醒来,还是得请突先生来看看。”
此人是宅内的老医工,在宅内服侍已有数年,知道公良之病一直有名医侍候,便是谨慎言辞。
子墨听着这迂腐的话儿,生气道:“突先生尚有两日,才能到达此地。”
这是由于阿突绕了远路,顺路去采集一些贵重药草。
端木拍拍他肩膀,向医工说:“我等明白了。”
医工退出去后,归夫人安心不下,建言道:“或是进宫内恳请医师大人出诊。”只因公良这几年入京都住这里,她都有留下服侍,却是第一次见公良晕厥。
“如此一来,惊动了太房与天子。主人醒来若知,必是不高兴。”端木十分了解自己主人,摇头否决。
子墨一拳砸到地板上,道:“是她惹得先生犯病!”
端木觅得机会,与他说:“墨墨,赶紧让人放她出来。主人醒来,必是责备于你。”
“是她错!”子墨瞪着他说,毫不让步。
“你明知她不是。”端木与他对唱完,转过头向归夫人说,“还请夫人立即让人将可喜放出来。”
“不成!”本协助医工的伯怡掀开帷幔走出来,切声道。
“贵女——”归夫人语声软塌塌的,犯愁的是两难:端木也是她得罪不起的人啊。
伯怡在端木面前跪坐下来,说:“还请端木大人谅解。命令乃是子墨大人下达,若需更改命令,还需子墨大人开口。”
端木抱起手,眯起眼:“我更改命令不可?”
“是。”伯怡身板端正,义正言辞道,“端木大人清楚,除去先生,子墨大人是宋国先王遗子,在我等之中地位必然最高。我等必是听从子墨大人命令。”
端木倒是没有被她这话打击到。用指头抠了抠耳朵,他叹口气:“主人醒来,汝等自己向主人解说。”说罢,他掀起帷幔,坐在公良身边等候。
那一天,直到夜晚,公良没有醒过来。因此被关押在仓库里的季愉开始饿肚子。
到了半夜,病人在睡梦中咳嗽。
“先生——”伯怡呼唤。
公良慢慢睁开眼睛,看见了她凑近的脸,眼皮马上要耷拉下来。
“主人。”见他真是醒了,端木立刻把伯怡拉开,自己凑过去说,“主人,感觉可好?”
公良将手伸给他,让他慢慢扶自己起来。
这边子墨听到响动,快速从被窝里爬起来,掀起帷幔欣喜道:“太好了。我本想让人快马通知阿突。”
“不必劳烦阿突了,可能过于疲惫而已。”公良咳嗽着说,半开半合的眼神是在回味那个时候,自己靠在她肩头睡的感觉。自从昨夜他抱着她身子,只觉软绵。靠在她身上,果然也是软绵舒服。因而,靠着靠着,他便是睡沉了。
伯怡亲自接过寺人按照医工嘱咐熬好的汤药,自己要先拿勺子舀一口试药。
公良摆手。端木立即过去,抢过伯怡端的碗,道:“贵女应是知道,先生不喝其他医工开出药汤。”
伯怡有些悻然,嘴角一丝勉强的笑,让她小巧的鹅蛋脸特别惹人生怜:“先生若有何嘱咐,一定交代我等去做。”
公良没有应声,只是咳嗽。
“主人是想休息。由我服侍便可。”端木代替他委婉遣客。
伯怡与归夫人便是退了出去。退出去前,伯怡还是依依不舍的再三鞠躬。
子墨看见,不禁眉头扬扬,插上嘴:“我看伯怡甚好,先生为何不喜?”
“过好。”公良还是那句话。只有懂他的人,才能听出这话深意。他这话不是针对伯怡,是惋惜伯怡的家人。她的一家人为了她能照顾好他,腾出宅邸,留她一人侍候。此已是摆明了的私心。他不能要这样一个女子,要不起这样女子的家庭。
“既然不喜,为何在此居住?”子墨问,口头上已带着不满。
所以说他年纪少少,却是富有正义。
公良在此还是要训斥他:“允大夫是我齐国之人,服侍于我乃天经地义之事。”
子墨无话可说,撇撇嘴巴。
端木趁此机会,道:“主人,您还是尽早让墨墨把可喜放出来吧。”
公良听着,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主人病倒。墨墨与贵女以为是可喜伤害主人,便将可喜关在了仓库里。”端木解说事情始末。
公良抬起眉毛,是觉得此事太不可思议了。
子墨败得一败涂地,因为公良连生气都不会,只是笑。
“你如何以为她能伤害于我?”公良问这话还是笑,“你是自小习武,她连刀都不会拿。我让你教导她武术,你说她太蠢,不可能学会。”
子墨咬着牙:“她,有可能在水中下毒。”
“若她会使毒,便不会不辞千里四处寻找名医,为她家主公寻找解毒之药了。”
“或许她与楚荆人交往,楚荆人教会她诡计。毕竟她能独自杀了一头狼。”
“不对。”公良轻轻一句话,把他脑袋打了一个趔趄。
“为何是不对?”子墨涨红了脸。
“她能杀狼,好比她躲开了你箭。是由于她是乐师,是本能。”
“先生为何处处护着她?!”子墨急了,跳起来。
“我没有护着她。若她真是与楚荆人交往破坏我大事,我必是不会饶了她。”公良淡淡地说,浑身散发的沉静将室内的焦躁全压住了。
子墨迟疑的:“先生不是要娶她为妻?”
“是。我是想娶她为妻,但我不会强人所难。固然她有价值让我强人所难,我还是不会强她所难。”
子墨却是从这话听出另一层意思,惊吓道:“先生娶她为妻不是幌子?”
“是幌子。”公良从来觉得该说的,就该说的明白清楚,“不过是,我是有想法,觉得娶她为妻,也不过为。”
“你喜欢她?”
子墨呼吸急促中吐出的这句话,被来到门外本想请示进去的伯怡听见,是把她的心吊到了嗓子眼。谁?公良喜欢上谁了?怪不得他这次来,特别冷漠。以前也客气,但不像今天,是生冷。因此她心里是乱成了一锅粥,心里很酸很疼:她喜欢他,失恋了是一回事,问题在于,全家人都认为她对于他是特别的。
公良是以为,这话昨夜端木才试探过他,今夜子墨又质问他,这些人,是没事吃饱饭就喜欢管起他私事吗?
还是阿突,听他说了要娶,不会发表任何意见,只是支持。当然他知道,端木问这话是关心他,子墨问这话是由于年幼不懂事,所以只有阿突与他一样头脑清楚。他们这群人,能娶自己喜欢的女人吗?不能!婚事能不被人利用来搞事,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因此在婚事问题上,他从不会去想自己喜欢不喜欢。或许他从小到大,就从没有想过要去喜欢一个女人,因为没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