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又不知道沈独的用意在哪里了。
裴无寂的手段向来不差,只这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将妖魔道控制了大半,只是不知因为什么,越往后面越显得急躁暴戾,这些天反而没什么动作。
但沈独还安然无恙的消息传回去就不一定了。
天知道他会不会发什么疯,或者预先设置好埋伏,来针对沈独?
只是沈独早不是当初那还需要人担心的少年了。
这些年来,他的所作所为,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其行事,也自有自己的道理。平心而论,姚青不觉得自己能比得上他十分之一。
所以此刻,也只好注视着沈独走远。
这时候,太阳已经升到了高处。
不空山北的崖上,顾昭已经等了许久。
远远看见他回来,先前消失在脸上的笑容便又回来了,照旧是那个表面上让人寻不出什么差错的顾昭。
“去了这么久,我还当你要死在那边了。”他看他走过来,声音里有一点轻轻的嘲弄,“遇到什么事了?”
沈独却不答。
他还像刚才一样坐到了顾昭的对面,然后提了酒壶起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反问:“月前,你说是有武圣娄东望后人的消息,要约我共商大事。只可惜,事情还没谈完,便成了鸿门宴。如今只有你我二人,你告诉我,你是真有吗?”
“真有。”
对他的不回答,或者说充耳不闻,顾昭微微皱了眉,但没有发作,反而看起来脾气很好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两个月之前,我已经找到了娄东望的后人。如今更从你这里,得知几分天机禅院的实力,自然要逼上禅院,秉承江湖道义,帮这一位后人,取回由禅院保管的三卷佛藏。”
这一个“帮”字,用得实在冠冕堂皇。
十六年以来,江湖上都在找武圣后人。
为的是什么,沈独还不清楚吗?
谁能找到武圣后人,再将其控制,便能名正言顺地走进天机禅院,要他们依照武圣遗愿,将那记载着天下武学至高境的三卷佛藏交出来。
至于这佛藏到底会落到谁手里……
那简直是秃驴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沈独喝了一口酒,笑出声来:“这消息,若是传出去,江湖上势必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即便你顾昭名为蓬山第一仙,也不会有人相信你真的大公无私。何况你是什么货色,也并非只有我一个人清楚。到时,阴沟里翻船,千夫所指,那可就圆满了。”
“沈道主真知灼见,果然不凡。”
他一番话,并未让顾昭慌张半分,相反,他泰然自若。
“但沈道主怎么知道,我没有良策呢?”
“良策?”沈独嗤笑,“这玩意儿你是没有的,但阴谋诡计该有一肚子。”
当着人的面,说人的坏话。
这种事,大约也就他干得出来了。
顾昭看了他一眼,那凝着几分缥缈仙气的眉峰一拢,看着似乎是因此言不悦,可话出口竟然是:“你吃糖了?”
空气里,是醇烈的酒气。
但他修为不低,五感也敏锐。
在刚才清风吹拂来的片刻间,便闻见了从沈独身上传来的那一丝隐隐的甜味,他记得,先前是没有的。
沈独放下酒盏,一点头,却不多解释,神情间有些不耐烦了:“没空与你废话,说你打算。”
“……”
顾昭眼帘一掀,定定看了他有三息,笑容拉了下来,唇线也抿直了。一抬手,竟是直接把他面前的酒壶提了,扔下了山崖。
听不见酒壶坠落的声音。
太高了。
沈独一手抓了个空,那幽暗的一双眼便慢慢抬了起来,与顾昭对上。
二人对视了许久。
顾昭不怵。
沈独也没怵。
但谁也没有动手,他们都知道这不是动手的时候。
最后还是顾昭先说话:“武圣后人在我手里,但此事不能由我出面。你若对这三卷佛藏有兴趣,此人我交给你,由妖魔道出面逼上不空山,让天机禅院交东西。我自会率领天下正道,与往常一般与你作对,假借主持公道、为武圣后人安危着想之时同上不空山。照旧你邪我正,若得佛藏,不管在你手上,还是在我手上,皆由你我二人共享。”
让他来做这个恶人,逼上天机禅院?
还真是顾昭一贯作风。
沈独与他相对而坐,相互能将对方看个清楚,可看得清皮囊,看不清心肺。
顾昭只问:“你意下如何?”
沈独笑了:“天机禅院虽鲜少涉足江湖之事,可一个善哉就够你我吃一壶了,更不用说我妖魔道树大招风,名声本就不好。一旦上山,焉知不会成为你等瓮中之鳖?鸿门宴你差点弄死我,我怎知道你这不是新的一计?更何况,你怎么就知道,天机禅院一定会交出三卷佛藏呢?万一,他们没有,或者不给……”
前面几句还算寻常,可末尾这一句……
顾昭听得心底一动。
他目光一落,便自然地放在了沈独腰间那卷轴上面,也不避讳,直白地问道:“你入了天机禅院,不会是想告诉我,三卷佛藏已经到了你手里吧?”
“哈哈哈,我没那本事。”
沈独否认得极其自然,半点心虚的神情都没有,那模样看上去就像是听见了什么笑话,可又有一点真极了的遗憾。
任谁见了,也不会觉得他是拿到了。
其实顾昭也不过就这么一问。
虽然对沈独腰间挂着的这一幅卷轴有些好奇,可他还不觉得沈独会明目张胆将三卷佛藏这样放在身上。
更何况,天机禅院那边也并未传出佛藏被盗的消息。
所以,任是他老谋深算,也没有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沈独左手腕那一串明显与他身份不合的佛珠上。
他只以为,他有一番奇遇。
而这佛珠或许与这场奇遇有关,但联想不到三卷佛藏。
他只道沈独话中那一点遗憾的味道,该与他先前提到的“慧僧善哉”有莫大的关系,于是笑了起来,注视着他,最后道:“我便是这般计划,你若不想搅这一趟浑水也无妨。我再寻觅一番,应当有人会感兴趣。”
其实,不管是从危险的程度看,还是从沈独如今的处境和妖魔道的情况看,他都不应该答应与顾昭合作。
顾昭也觉得,沈独拒绝很正常。
就连沈独自己也是这般以为的。
可他没有想到,在开口的这一瞬间,他竟无法说出半句拒绝的话来,意识中忽然就添了几分恍惚:再上不空山吗……
他想到了那和尚。
然后鬼使神差道:“不,这一趟,我有兴趣。”
第31章 来去间┃魔,终究是魔。
话一出口, 沈独自己便怔住了。
这一瞬间, 整个人都有一阵轻微的眩晕, 像是被什么东西忽然敲了一下脑袋一样,嗡嗡地鸣响。
他怕是疯了吧?
对面的顾昭显然也没料到他竟会忽然说出这答案来,正用一种十分奇妙又微妙的目光注视着他。
毕竟他先前表现出来的态度, 有些抗拒。
也许现在顾昭脑子里在想他可能有什么阴谋诡计。
可沈独发誓:在话出口的那一瞬间,他什么都没有想,只是想到了那和尚, 下意识地答应了下来而已。
不空山。
天机禅院。
竹海竹舍。
僧人。
禅香。
经书。
一幅一幅的画面从他脑海中划过, 可最终停留下来的,既不是当夜与慧僧善哉交手时的凶险, 也不是在千佛殿内刻下那挑衅八字时的醉癫,而是……
竹舍前, 屋檐下。
那僧人眉目清隽,在摇光疏影中, 微微的一笑。
“你脑子没毛病?”
顾昭笑了起来,可那打量着他的双眸中,却多了几分奇妙。
沈独略略回神, 下意识地用指尖碰了碰眉心, 似乎是想要将自己心底某种东西给压下去,只慢慢地笑了一声,回答顾昭:“你看我像脑子有毛病的样子吗?”
“像?”
顾昭重复了一句,面上浮出几分古怪的神情来。
“你沈独,难道不是脑子一直有毛病?”
这还真叫人无话可说。
是啊。
在这天下人看来, 他怎么会没有毛病呢?他若每日发疯,那才是正常的;他若有哪天正常了,怕是旁人就要吓得发疯了。
所以顾昭这一句话,一下就让沈独知道自己是问了一个多愚蠢的问题:“那这不就更好了?有个值得你信赖且也合作了很久的人,脑子出了毛病,答应与你再谋大事,你不应该高兴吗?”
“是这个道理没错……”
可是,沈独有毛病,不代表他以为沈独是个傻子。顾昭的目光中,依旧带着几分并不掩藏的探寻。
“但我总觉得,你答应我,除了三卷佛藏之外,还有别的目的。”
“是吗?”
沈独挑了眉梢,那原本就狭长上挑的眼尾,也随着这细微的一动,而添上几许别样的味道。
“到底是蓬山第一仙,你说有,那就有吧。”
“为什么?”
顾昭不与他废话,直接发问。
沈独却暂时没回答。
他从自己座中起身,只踩着地面上那一层薄薄的石屑,站到了这极高的悬崖之畔,目光放远。
阳光炽烈,天机禅院,不空佛顶,璀璨恢弘。
明明隔得极远,可他竟好似能听见梵音。
背对着,顾昭也看不清他的神情,只能听见他那在山岚中变得渺渺的声音。
“自我成名,还从未有人能让我吃这么大的亏,而我素来是个记仇的人。顾昭,你说,若是那一位慧僧善哉,再见到我,且我还光明正大带着武圣后人前去讨要三卷佛藏,该是何等表情?”
君子记恩,小人记仇。
沈独此话一说,顾昭竟一下觉得合情合理:是了,他认识的沈独,就是这么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同时,他任性,善变,脾气很坏。
只不过……
双眼微微一眯,顾昭终于还是问出了那一个萦绕在自己心中已久的问题:“看你这般记恨那慧僧善哉,想必便是当夜闯了千佛殿的人。但以你出逃那日的情况来看,即便你有本事,伤势也无法迅速复原,再与善哉交手,必定雪上加霜。了如今出现在顾某面前的沈道主,却是毫发无损,更胜往昔。若非亲眼所见,顾某绝不敢信。你到底,是得了什么机缘?”
机缘?
沈独笑了出来。
怕是孽缘吧。
“你问了,我却不想答你,没心情。”他明说自己不愿回答,只回首看顾昭,“你说武圣后人就在你手里,我却不敢尽信。你顾昭生性诡诈,骗这天下人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我不得小心些。这人,你得先引我一见。”
“放心,我正有此意。”
顾昭可从没指望过沈独这么轻易就跟自己合作了,毕竟在这江湖上,他是为数不多的、知道自己真面目的人之一。
“择日不如撞日,那小子就在三十里外益阳城,我带你去见。”
“那便走吧。”
沈独现在就一个人,也不急着回妖魔道收拾烂摊子,只招呼了顾昭,便直接脚尖轻点,纵身一跃,如飞鹤一般,向着东南方向而去。
不空山此刻乃是是非之地,顾昭自也不想久留。
他来这里等沈独,是早已经将蓬山那边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所以此刻也没有什么犹豫。沈独先行,他随后便跟了上去。
不出一刻,两人身影便消失在这连绵群山之东。
又过去小半个时辰。
这一座孤峰之下,终于传来了一连串密集的脚步声。竟是一行十数名僧人面容严峻,脚步匆匆,自西面而来,向着东面而去。
先前被顾昭摔下的酒壶跌进了溪水里,早摔了个四分五裂。
酒水混入溪水中,酒香散入空气中。
早已淡去。
可在经行此处之时,僧人中那一名披着一身雪白僧袍的僧人,脚步却一下顿住了,目光落在散落于山溪石块缝隙里的酒壶碎片上。
“善哉师兄,怎么了?”
走在前面一点的另一名满脸横肉的大和尚善明,察觉到了他的停顿,不由跟着停了下来,有些奇怪地问了一句。
只是看向那白衣僧人的目光,却藏了几分担忧。
昨日千佛殿上那八个字,几乎已经传遍了整个禅院,即便是与世无争的僧人们,都能隐隐嗅到朝他们靠近的腥风血雨。
三卷佛藏失窃。
这是何等令人悚然的一件事?
可它切切实实地发生了,而且就在整个禅院眼皮子底下,就在天机禅院新辈第一人善哉的镇守之下。
兹事体大,如何能不震动?
江湖上不知多少人觊觎着此物,藏于天机禅院本就已经令他们十分不满。如今佛藏失窃,若被他人得知,又该掀起怎样一场恶风波?
禅院在江湖上,一向地位超然。
虽然没有什么人明说,可其余的门派见了,又怎么会看得惯?一切不过是引而不发罢了。
一旦得机,再加上佛藏之事……
唉。
现是暂时禁止消息外传,在商量解决之法;可天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
佛门清净日子,眼见着便要没了。
善明心底长叹了一声,同时看向那僧人的目光中,忧心却又添了几分。
可僧人却似没感觉到。
他的脸色还有昨日怒极攻心险些入魔留下的苍白,可目光比之昨日却更多了一分静定,只看了那一堆碎片片刻,便抬首向高处望去。
孤峰耸立,断崖突兀。
众僧人都随着他目光看去。
善明也抬起头来,隐隐想到什么:“我们要上去查看一番吗?”
“不必了。”
清淡的嗓音,轻微的沙哑,乘着风裹着云一样。
好听极了。
可善明却一下觉得有些恍惚。
小一年没听见善哉师兄说话了,几乎已经习惯了他的沉默与无声。如今破去闭口禅,再听见他声音,虽与记忆里一般熟悉,可竟添了一点奇怪的陌生。
他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点了点头。
一行人继续向东面行去。
才从杀戮处来,又到杀戮处去。
不空山西,已是尸横遍野,东湖剑宗覆灭;不空山东,又将是怎样一场血腥屠戮?
他渡未开花以慈悲蝶,他报舍身佛以杀戮业。
魔,终究是魔。
一身雪白的僧人,依旧走在最前面,终是慢慢握紧了掌中佛珠。
低垂的眉目间有一点浅淡的清冷,微抿的唇角里不见了往昔的笑意,唯有眸中那幽微的冷寂。
第32章 武圣传说┃沈独,你是不是要死了?
不空山在山西的地界上。
连绵的山脉在云天的影子里隆起, 犹如一条卧龙。沈独与顾昭皆是高手, 别的不说, 赶路的速度是极快的。没多一时,便已经出了这一片崇山峻岭。
再回头看时,不空山已经只有小小的一个点。
益阳城则还在北面。
距离不空山三十里, 距离北面边境也不远,算是一座边城了。
这地方,沈独还没去过, 也不知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 只是心里面未免有些疑惑:“你蓬山在东海,按理说是从东边到的不空山。可武圣后人却在不空山北面的城镇里, 怎么回事?”
“你都知道我是从东面来的,我又怎么敢将人放在东面的城池?”
他二人已经出了这一片山脉, 走上了前面不远处的官道,道中稀少也看不到几个人, 顾昭看上去也很轻松,半点没有因为沈独此问而生出什么紧张来。
“此行是追杀你来的。蓬山,甚而是诸多武林同道都在, 我带着那小子, 到底不便。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认出来?岂不是前功尽弃?所以早就让通伯带人先去找地方安置了。”
沈独顿时皱眉:“你带了通伯来?”
“兹事体大,除却通伯也不敢带别人来了。”顾昭转头,见他皱眉,便笑出声来,“通伯都还没说不待见你, 你倒先不待见起他来了。”
“他还敢不待见我?”
听了顾昭这话,沈独唇角一勾,竟是冷笑了一声。
“若不是看在你顾昭的面儿上,这糟老头子早被我一掌拍死了,你当我沈独是善人不成?”
据传顾昭幼时乃是富人家的少爷,但遭逢变故。
通伯乃是他们家中的管家,学了一点功夫,是个练家子,便护着小少爷逃了出来,好不容易才拜入了蓬山,收成了徒弟。
后来顾昭开始在蓬山崭露头角,便将年老的通伯接到了自己的身边。
说是家奴,伺候久了的老仆人,可顾昭向来对他礼遇有加,从没有不尊敬的时候。便是江湖中人见了,也无不说顾昭有孝心。
可这跟沈独没关系。
他只知道这老头儿格外看不惯自己,有时他与顾昭商量完事情出来,便能看他用那种戒备与不喜的眼神看着自己。
戒备倒能理解。
不喜?
这老头儿凭什么不喜欢自己?沈独就觉得好笑了,他坏好歹坏得光明正大,顾昭这种表里不一的才是武林毒瘤呢。
如今提起这茬儿来,他也不客气:“益阳城那边,武圣后人便是他看守着?这么个糟老头子,别回头把人看丢了,那才好玩。”
“只要你沈道主不动什么歪心思,这江湖上还没几个人有本事从顾某的手中把谁劫了走。我昨儿便猜你这两日便要从不空山出来,所以先支通伯回益阳城看着了。”
顾昭也没介意沈独说话不客气,只一指前方。
“过了前面这几个村落,再走一会儿也就到了。”
沈独看了一眼,出了不空山那一片山脉,外面便都是坦荡的平原了。有顾昭在,他也懒得自己再辨认方向,顾昭往哪里走,他便往哪里走,乐得轻松。
一路上也没再说什么闲话。
眼见着已经能看到益阳城高高的城墙了,顾昭才重新开了口,把武圣后人的事情交代了个清楚。
“这十六年来,人人都在寻找武圣后人,但苦无踪迹。”
“你也知道,对天机禅院那三卷佛藏,我虽有野心,却也没在这上面花心思。整个江湖找了十六年都没有找到,我能找到什么?”
“可没想到,半年前,机缘巧合,让我得了些眉目……”
三十里路,两人脚程快,走了不过小两个时辰。
这时日头已经西斜。
但不管是沈独还是顾昭,脸上都没露出半分的疲态,只继续顺着官道往前走着,一个说,一个听。
“追魂老魔你该听说过吧?”
“去年年初杀了东南尹家十一口之后,便朝山东逃了。我与通伯当时正好在山东,便出面调查追杀此人。他当然抵挡不过,但求我饶他一命,有与武圣后人的重要线索给我。”
“我应允了他,他便将此物给了我。”
说着,顾昭向怀中一摸,摸出了一枚小小的、月牙儿形状的饰物,通体银白,竟是由纯银打造。
说是佩饰,两头尖端却还刻了血槽。
江湖中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暗器。
顾昭将此物递给了沈独。
沈独接过来一看,瞳孔顿时一缩。虽没有亲自接触过当年那一场风云,那十六年前沈独也有十多岁了,对此物是不可能不认得的。
“银月钩……”
“不错。”
顾昭一面向前走着,一面轻轻转了转指间的玉笛,声音里多了几分苍茫味道。
“武圣成名极早,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名传整个江湖。只是他醉心武学,谁也不在乎,年将而立之人,身边却没一个红颜知己。江湖上不少名门,都想将自家的女儿许配给他,不料武圣闭门不见。直到那一次天下会……”
这事,沈独自然也是听过的。
天下会三年一届,当年便是武圣所创,只为让天下有志的侠士相互切磋交流,总是由武圣主持着,初时本没有什么意义。
可几次下来,天下侠士便隐隐以武圣为首。
当年的江湖,虽没有武林盟主,可武圣娄东望几乎已经算是所有人默认的武林第一人了。
那是二十六年前。
娄东望照旧主持天下会。
他以醉心武学为由,推掉了许多上门的亲事,也拒绝了不少仰慕他的女子。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一年的天下会上,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劫难。
那个女人叫陆飞仙。
来自斜风山庄,是庄主陆帆的妹妹。
她手无缚鸡之力,却偏偏有着惊艳整个江湖的美貌。第一次出现在天下会,便令无数英雄男儿为其折腰俯首,失魂落魄。
娄东望也不例外。
那一年他二十六,却已经有了“武林第一人”的地位,正是英雄气概。说什么醉心武学,不为外物所动,不过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人罢了。
一旦遇到了这个合适的人,便像是走火入魔了一般。
陆飞仙不会武功。
她虽出身于斜风山庄,生下来便体弱多病,经脉细小,既不能练武,也不能修炼内功。大夫和道士都说她活不过二十岁,但若能扛过去,将来便能好。
去天下会的那一年,她正好十九。
若大夫和道士们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她只剩下一年好活,所以其长兄陆帆,才会带她出来,看看外面的人,外面的事。
一个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俊杰,一个是初入江湖的弱女子;他怜惜她体弱多病,性命垂危,她仰慕他武功盖世,英雄气概。
相识不久,便情投意合。
斜风山庄庄主陆帆情知陆飞仙身体不好,或恐命将不久,本不欲答应他们两人之事,怎奈娄东望一腔情深,发誓非陆飞仙不娶?磋磨了一阵,到底还是应了。
不出半年,两人便拜堂成亲。
当时江湖上谁不说这两人郎才女貌,天造一对地设一双?只可惜当时陆飞仙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眼见着就要不行了。
所以提起来时,不少人都要叹一声“上苍不怜”。
陆飞仙之前的小半生都在斜风山庄里度过,也甚少见过外面的风景,与娄东望成婚之后竟是半点不提自己的病体,只想四处游玩,看遍天下风景。
娄东望便陪着她去看。
从此武林中的事情不管了,只带着陆飞仙游历,寻访名山大川,却也不忘为她寻找名医,渡真气续命。
亏得娄东望修为高绝,这般走走停停折腾下来,竟让陆飞仙整整支撑下来近十年!
可也是这十年,娄东望造下了不少杀孽。
他纵横半生,对这江湖早已经没有了半分畏惧。陆飞仙有时候治病,总需要一些珍奇药材,他便去借去拿,旁人若不肯给,动辄遭致杀身之祸。
一年一年下来,娄东望虽有了“武圣”之命,可同时也成了江湖上人人忌惮的大魔头,已没有几个门派能容得下他。
即便是斜风山庄,也无法为二人提供庇佑。
所以,才有了这银月钩。
此物乃是斜风山庄庄主陆帆,请当年造化庐的黎炎亲自设计打造,乃是一整套的机关暗器。
纯银铸就,威力惊人。
传闻将其佩在腰间,也不需内力,轻轻一按,便能弹出十三枚银月钩,轻而易举取敌人性命。
陆帆得了此物之后,便想方设法将其送给了自己的妹子,希望娄东望不在或者有个什么意外的时候,她能用此物防身。
可谁能料到?
这暗器,最终没落到敌人的身上,反倒打进了娄东望的身体里……
一代武圣,纵横十数年啊!
直到他身负重伤逃到天机禅院,归了佛门,坐化离世,也没有人知道他与陆飞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陆飞仙又为何在关键时刻对这个照顾了她近十年、也爱了她近十年的人出手。
事后陆飞仙被接陆帆接了回去。
也许是没了娄东望的真气续命,也许是被本身便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回斜风山庄住了两个月之后,她便撒手人寰。
一个字也没留下。
更没有对任何人提及她与娄东望唯一的骨血是何下落,又是男是女。
“银月钩共有十三枚,当年陆飞仙背后暗算武圣之时用了十二枚,都收在天机禅院,后来交还了斜风山庄。”
沈独把玩了此钩一会儿,便递还给了顾昭。
“我从未亲眼见过此物,是真是假,怕还是要找斜风山庄那边取旧物对比一番。”
“你放心,早年在斜风山庄,我与陆飞婵认识之时,便请她将那真正的银月钩给我看过了,与这一枚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