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人终是无话,仍旧在前引路。
只这几句话的功夫间,两人已经穿过了一大片混乱的山石,朝地上一望,便能看见山石的缝隙间淌着清澈的水,向那湖泊的方向流去。
竟是暗河。
原本尚还有些模糊隐约的水声,到了此刻便清晰地有如雷鸣。
沈独抬头一看,便看见了一块比先前所见的都要大的山石。
随着僧人向那山石后面一绕,经过一段开凿在山石中的幽暗甬道,眼前终于豁然开朗,还不待他在这忽然明亮的天光里看清楚什么,那巨大的水声,已经冲击而来。
震耳激荡!
竟然是一道雪似的瀑布!
从另一头低矮的断崖上冲刷而下,年深日久,便在这崖下形成了一座石潭。其水流又通过底下的暗河,注入不远处的湖泊。
周围巨大的山石,常年被水流侵蚀,都成了水中一座座的“孤岛”,奇形怪状。
有的如同一朵莲花,也有的像是竹笋,蘑菇,甚至是一片树叶,还有一些竟有佛形。或坐,或卧,在清浅的流水中,岿然不动……
沈独好不容易才从那骤然明亮的光芒里缓过劲儿来,骤然见得此般情景,一时竟忘了说话。
再向四周一看,已不由生出万般的惊叹。
此处地势偏高,竟像是在山腹之中,真真一洞天。地面上,水潭中,山石嶙峋,四面竟也为山壁合拢环抱。
简直像是一处圆形的地陷!
山壁上也有流水侵蚀的痕迹,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孔洞。
这倒也不稀奇,沈独也不是没见过。
可当他仔细向这四壁望之时,看见的却不仅仅是这些形状不一的孔洞,而是孔洞中雕刻着的无数佛像!
“这是什么地方……”
他的声音里,已然带上了几分连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惊叹与惊艳,只在问出这话的同时,向自己身边的僧人看去。
僧人似乎已早料到了他这般的反应,倒没什么惊讶。
大约是这地方他很喜欢,所以面上那因先前宝殿上诸事而隐约藏在眼底的凝重,也散去了几分。
取而代之的,是浅淡的笑意。
他微微侧转了身,只引着沈独向他们身侧那一块距离他们最近的山石上看去。
三尺来高的石头,爬上了一些青苔。
沈独顺着僧人目光之所向看过去,便瞧见了这山石,也看见了那被青苔盖住,却还留出几分凹痕的字迹。
小自在天。
“小自在天?”
他走上前去,将那苔藓的痕迹略略擦去,才发现这四个字入石极深,即便是天下最深、最利的刻刀只怕也无法达到这种程度。
也不知,是那一位绝世高手所留。
观其形态,竟是一派锋锐至极的铁画银钩,虽不说有万般的杀伐之气,可这字中的凌厉与傲狂,却几乎扑面而来!
这般的字迹,用来写七杀碑文是无比合适。
可用来写这四个字……
沈独只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是与看见杀人如麻的大魔头抄写佛经且把“阿弥陀佛”挂在最边上时一般无二的错位感。
“这是你们天机禅院的前辈留的字?”
他看了半天,干脆就在刻着字的山石旁边坐了下来,抬起头询问带自己来的僧人。
僧人摇头。
看沈独这架势,他便知道对方应该是想直接在此处用饭,所以便蹲身将食盒放下,拿开了盒盖,将其中的菜品一一取出。
竟然有一荤一素。
荷包豆腐。
茶叶熏鸡。
米饭一碗。
竹筷一双。
沈独看得怔住。
他当然不会忘记,自上一次碾死那蚂蚁之后,和尚已经许久不给肉吃了,怎么现在又给了?
困惑中,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却是挑唇笑了一声:“忽然之间对我这么好,不仅有了菜,还有荤有素。且又特意带我来这样一个好地方,和尚啊,你还敢说自己不喜欢我?”
僧人当然不会搭理他。
从他嘴里出来的浑话,在经过他耳旁时,似乎都变成了一阵毫无存在感的风,没留下半点痕迹。
沈独又觉得不舒服。
他本已经拿了筷子起来,可秃驴这种八风不动、仿佛什么话都么听到的模样,着实让他恨得牙痒,有种拿筷子戳死他的冲动。
“出了这天机禅院,你?活不过三个时辰!”
这嘀咕,算得上是毒辣了。
可僧人听了,在注视了他片刻之后,非但没恼,似乎还琢磨了一下他话里的意思,然后微微摇头,笑了一笑。
像是不认同他这话。
“难不成你以为自己能安然无恙?”
沈独见了,简直不敢相信这和尚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底气,竟不认同他说的这话,一筷子夹了个鸡腿上来,又给放了回去。
“早就跟你说了,你脾性不好,我弄死只蚂蚁你都要甩脸子,外面还有杀人的呢,你不得疯?再说了,哼,就你这三脚猫功夫,旁人一只手指都能碾死你了。唉,无知,无知啊!”
脾性不好。
三脚猫功夫。
无知。
僧人听了,面上笑意未减,只依旧面朝那湖泊盘坐,左手拇指内扣舒在身前,右手则掐着佛珠,一粒一粒地转动着。
整个地界上,本因那瀑布,喧嚣得很。
可沈独的心里却一下清净起来。
他就这么看着僧人默默打坐诵经的模样,慢慢吃了有半盘菜,可越吃,竟越觉得如嚼蜡一般无甚滋味,甚至舌头底下还渐渐有一股说不出的酸涩苦味蔓延而出。
终于是吃不下去了。
沈独静默了许久,才轻轻放下了竹筷,一双幽深晦暗的凤眼里,凌厉与戾气之下藏了一点几不可见的隐隐希冀。
唇角弯起,少见地柔和,笑容却不那么自然。
他觉得自己的喉咙也有些干涩,可话出口时,却流畅得仿佛已经在心里说过了千百遍——
“和尚,我要走了。你愿不愿,同我一道?”
第25章 梦一场┃白日浮华梦一场,梦醒,酒痕犹在人失散。
在考虑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 沈独心里已经为和尚找好了一万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比如, 他破了空色戒, 他日肯定会受罚;
比如,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瞒着所有人救下自己的事情必定东窗事发, 届时天下的麻烦都会找上来;
比如,天机禅院外面还有更多苦难的众生等他去渡;
……
只是在这一句话真正说出口了之后,这原本准备来说服和尚的种种理由, 竟一下都变成了铁砂冰渣, 卡在他的喉咙里,一个字也出不来了。
好像再多说任何一个字, 都会打碎他心里的某一样东西。
于是沈独一下就意识到了。
纵使这一万种理由都不假,可真正促使他发出这般惊世骇俗邀请的原因, 只有一个。
那就是,他想。
对这哑巴僧人动了一点本不该有的心思, 所以希望他能背弃自己原本的宗门,与自己一道,浪荡江湖。
风也好, 雨也罢。
天气好的时候, 可以一道泛舟湖上,赏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天气坏的时候,可以趁夜往湖心亭,红泥火炉, 听雪煮酒。
即便他只有三脚猫的功夫也不怕。
他修炼了六合神诀,是妖魔道的道主,有他在,谁敢动他?他可以护着他,从生,一直到死。
只不过,这一切一切的“比如”和“他想”,目前也都是“比如”和“他想”,在这僧人给出自己的答案之前,谁也不知道会否成真。
沈独便坐在那块刻有“小自在天”四字的山石上,用那种强自镇定的目光注视着僧人,脑子里却一下有些纷乱。
像是有风过,又像是有云过。
僧人似乎也没有料到他竟然会发出这般的邀请,正转动着佛珠的手指,便慢慢地停了下来。
飞瀑流泉,映得天光四散。
那碎玉似的光影,倾泻在他面上,指尖,让他看起来好似端坐在佛国莲台之上,干净而悲悯。
沈独的心一下就悬了起来。
第一次,他觉得每一刻都像是一甲子那样漫长,时光被拉长成了一条仿佛没有尽头的去路,可终究还是尽了。
在僧人将那悲悯的目光转向他,轻一摇首的刹那。
有无声的叹息,散入了微微润湿的空气,然后被那骤然响彻的瀑布的轰鸣砸碎,与那无数在潭面上乱溅的水珠一般,坠回了潭中,归于不见。
沈独的世界,恢复了喧嚣。
他有一点奇怪的眩晕,就像是站在间天崖的最高处往下望时候一样,怕自己一步踏错,便重新跌下去。
僧人是什么时候走的,他已然没了印象。
只知道自己从那种奇怪的眩晕之中醒过来的时候,这小自在天里面,已经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那种感觉,像极了从一场幻梦中醒来。
有那么一瞬间,沈独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又如何到来,更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又将要去做什么……
一切都在一种失衡的混沌里。
眼前摆着的饭菜,已经失却了所有的温度。
僧人将食盒留下了。
他就这么盯着看了许久,慢慢地一垂眸,终于还是将这些盘碗一一收好放了回去,然后起身拎着那食盒,慢慢循着来时的旧路出去了。
午后的日光,出奇地有些炽烈。
周遭所有的山石都白晃晃地,闪得人眼晕,就连周遭的竹海,都在沉默的风中失语。
沈独觉得很闷。
待走到了他来时所站的湖岸边,他才一下恍惚地想起,垂虹剑还落在小自在天那个地方,于是又折转回去取。
在重新摸到剑的那一刻,他想——
现在可以给顾昭回信了。
*
顾昭是个狠人。
他的人生信条里面,从来没有过“等”字,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叫做“沈独”的人。
有着绝好的样貌,绝世的修为,绝高的地位。
他,无法不等。
“你说,他过了这几日都没有回信,莫不是已经死在了禅院里面?”
高高的山崖犹如接天的刀刃,巍峨险峻,顾昭便在这上面最平坦的一块山石旁边坐下,将山石削平,成了棋枰,刻纵横经纬之线,拈石为子,一枚一枚地下着。
“两日前飞回去的幽识鸟,现在也没见回……”
“听闻天机禅院里面出了一点乱子,前日有人闯了千佛殿,为善哉一指戳中,至少是个重伤。老奴想,这些天不空山周遭风声鹤唳,还有本事突入重围闯进千佛殿的,怕非沈道主莫属。保不齐……”
站在顾昭身旁的,不再是仲舒,而是个老头。
他身子矮矮,白头发白胡子,杵着一根蛇头木拐,脸上皱纹横生,一双眼底却是精光四溢。
其太阳穴深凹,一看便知是个内功高手。
此刻却将目光从顾昭的棋盘上移开,向正南方向的天机禅院看去,目光里有些晦暗。
他说的这件事,顾昭自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
“若真如此,沈独如今势必不好受。只是我总觉得,天机禅院不至于私藏他。如此,原本就有伤的他,如何能瞒过所有人耳目?难不成,剃了个头,假装是个和尚?呵……”
话说一半,听的人没笑,他自己却先笑了起来。
老者没什么表情。
顾昭只摩挲着指间那一枚圆石,神情里颇有几分微妙之处,停了有片刻,才问道:“刚才不久,山上似乎有敲钟。通伯可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还不是妖魔道那些人!”
通伯笑了一声,神情里多了几分讥讽。
“也不知是谁在背后撺掇,前几个时辰竟然围到了人家山门前,好险没有被人打回去。老奴使人探得的消息,似乎是有人奉了裴无寂之命,前往天机禅院逼人。领头的,是崔红和姚青。”
“崔红和姚青……”
这两个人,顾昭也再清楚不过了。
一男一女。
在裴无寂上位之前,他们早已经是妖魔赫赫有名的凶徒,在老道主的时候,就分别出任着间天崖左右使的位置,许久未曾变动过。
外界传,沈独极信任他们,他们也对沈独言听计从。
但在不久之后,事情就有了微妙的变化。
那年沈独不知道是脑子里哪一根筋抽了,在屠灭了一行路经妖魔道的商队之后,竟然留下了个十六岁的少年,从此养在了身边。
这便是裴无寂了。
那一年,妖魔道上第一次有了奇怪的传言,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沈道主好男色,与这裴无寂过从甚密。
难听的话多了去了。
当初谁也没将这少年放在眼底,可谁能想到,过了没几年,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间天崖左使!
原本由崔红、姚青二人瓜分的左右两使之位,一下就少了一个,只留下右使的位置。于是他们只能在这上面争抢。
今年你上,明年我上。
可再没有一个人,能从裴无寂的手里夺回左使之位。
裴无寂是沈独养的。
他打他骂他,教他武功;他侮他辱他,也训他计谋;他折他磨他,也默许他上位。
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原本身世孤苦、一无所有的少年,便成了妖魔道上最令人闻风丧胆的一头狼,有着狠毒的手段,冷酷的屠杀。
“裴无寂啊。”
想想竟有些替沈独感到头疼。
顾昭那一双渺渺似云山藏雾的眼底,隐约透出了几分奇怪的意味,可细细咂摸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微妙。
其实某一个问题,他私底下考虑过很久。
都说裴无寂不过是个男宠,能有今天不过都是靠着趴在沈独床上,两腿一张,在他身下承欢。
可他是见过裴无寂的。
偶尔低眉时,那种注视着沈独的眼神,实在与传言中的,不很对得上。
更奇怪的是,他私底下与沈独谈事喝酒时,他从不会提裴无寂,哪怕是一个名字。
“通伯,再看看下面的情况吧。我估摸着,即便他那边出了什么变故,也就是今明两日,不会拖得更久了。”
毕竟,沈独从来是个聪明人。
顾昭相信,他既然有办法燃香引幽识鸟与自己传信,就一定有办法再探听到最近的消息,或者有那行事的底气。
通伯素来是不很看得惯自家主人与那妖魔道大魔头之间的关系的。
但归根到底,可能是看不惯沈独。
只是顾昭都发话了,他再不愿意,事情也还是要去做,于是应了一声,点了头,便提了轻功往山下去了。
山岚吹拂。
日往西斜。
顾昭用那简陋的棋子,敲着同样简陋的棋盘,脑海中浮现的竟是沈独的生平,桩桩件件,一时有些惘然:“不杀人,死的便是自己。妖魔道上,哪里有什么人情?便是这江湖,又还剩下几分人味儿……”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但躲藏在不空山的这段日子,却给了沈独一种少见的、与世隔绝的清净,与其说是躲藏,莫若说是避世隐居。
凡尘俗世,皆不能扰。
不能走的时候,每一日都想着要逃脱这困境,回到妖魔道上去,回到那腥风血雨一日无歇的江湖上去;等到能走的时候,却一下想要停留在这桃源,避开那些忧烦,避开那勾心斗角永无止境的争斗。
一切,不过都因为一个和尚。
如果不遇到他……
沈独想,即便是自己落难于不空山,只怕也不会生出这般想法来。顶多是在这里过一段清静日子,却不会对这个地方,以及某一个人,产生本不应该有的留恋。
目之所及,远山苍苍,竹海摇摇。
沈独提着食盒走回,看见竹林里那间自己住了二十多天的竹舍时,一时竟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怔忡。
他站了许久,直到山风吹冷了身子,才重抬步,走了进去。
罗汉床,小火炉,木书案,竹书架,繁经卷,陋南窗……
食盒放在案上。
他的目光从书架上那些或新或旧的经卷上慢慢滑过,最终落回了画缸里,将那一幅簇新的卷轴取了出来,缓缓展开。
春兰未开,蝴蝶已至。
佛陀不过是在渡这天下苦厄之人,可苦厄人却因此陷入了另一段苦厄之中,为这佛陀济世的慈悲,沉醉着迷。
沈独一下就笑了一声。
他抬手一合,便欲将这画轴投入火盆烧了,可临到要扔时,才发现自己很没出息,不舍得将其毁去。
“还是留着吧……”
时光过隙,忽忽白马。
彼时彼刻,彼情彼心;此时此刻,此情此心。便都当是白日浮华梦一场,梦醒,酒痕犹在人失散。
何必停留,何苦停留?
宽阔的袖摆,飘飘洒洒。
风里面,他携了画,携了剑,出了这竹舍,心里空空,只空茫地朝着不空山那高高的佛顶望去。
他想,如果他还正常,脑子里该不会冒出这疯狂的念头。
可偏偏……
沈独很清楚,这一会儿,他不仅不正常,还有一种奇怪的、醉酒似的癫狂:“和尚和佛藏,我总该要带走一样。”
第26章 闭口禅开┃慧僧善哉,不过尔尔。
他是觉得自己心里空落落的。
明明来这里的时候都好好的, 怎么要走的时候, 竟然觉得自己像是丢了什么东西, 又缺了什么东西?
所以,才想要找点什么,来将其填补。
那和尚。
或者那三卷佛藏。
若说天下还有什么能填上他心底这奇怪的空寂, 大约也就这两样了吧?一个是让他心生眷恋的人,一个是天下武学的至高境。
就保持在这种癫狂的状态里,沈独没有把自己拔i出来, 也不想把自己拔i出来, 只在这醉酒一般的朦胧中,踏着已经西斜的日色, 穿行在不空山之中。
所有曾经翻覆的阵法,都已经无法困住他的脚步。
犹如走在自家庭院里一般悠闲, 甚至还有一种慵懒的扶疏之态。
清风吹起他的袍角,也吹起了他的墨发, 竟好似要与这泼墨似的山水都融在一起,有一种天光共水光一色的和美韵致。
他眉间那一抹冰雪,便似不空山顶未化的冰雪。
冷然, 寂寥, 可又有一种出奇的干净。
沈独本不是什么庸才,跟过和尚很多次,自己也不是第一次闯入,所以即便这阵法有些微妙的变化,也被他察觉了出来。
面不改色地避过。
没多一会儿, 便再一次看见了那一片恢弘的禅院。
禅房和佛殿高高低低的影子,很快便与他前两日趁夜遁逃时所见重叠了起来,只是没有了那凌立佛塔高处、白衣似雪的僧人。
不知……
是不是又在千佛殿里,等着他呢?
“善哉,善哉……”
低低的嗓音,念及这名字的时候,犹如叹息,即便是漠然没有分毫波动,也会让人生出一种幽泉般婉约流转的错觉。
沈独一手负着,暗紫的外袍被风鼓荡,让他看起来更像是浓重的阴云。可他面上的神态却很轻松,甚至唇边还带着几分古怪的笑意。
半点都没有隐匿自己踪迹的想法。
他只提了一口气,踩着那一连排的琉璃顶,直接飞身前往千佛殿。
也不知是不是这时辰,和尚们都还在做晚课,或是都去用斋饭了,禅院内走动的人竟然不多。
是以他这么大胆地一路过来,竟也没人发现。
前些天被沈独绝地逃跑时撞破的千佛殿殿顶,已然打上了新木,盖上了新瓦,又刷上了新的彩画,修缮一新。
若非看上去的确太新了一些,他几乎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了。
既没有过那惊险的一夜,也不曾在那善哉手上吃了大亏,更没有撞破这殿顶,仓皇而逃。
在靠近此殿的瞬间,沈独心里就生出了一种奇怪的渴盼。
以他的修为,感觉不到里面有人,或者里面的确没人。
可他竟前所未有地希望自己的感觉再一次出错,希望里面有人,希望里面是那一位曾将他打成重伤慧僧善哉,希望再与他交手……
也许未必能一雪前耻。
可这一定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纵使可能会让他失去一切,落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有什么不好呢?
总强过此刻为这一颗心上的空寂所支配时的难受。
他落在了千佛殿前,若忽略他与周遭格格不入、不合时宜的衣着,单看其面上的神情,只怕会让人以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来这里寻求开悟的信徒。
抬步入了此殿,连脚步声也没遮掩。
殿内不见一个人,一如他的心一般空寂寂。
只有蒲团前的香案上,供奉着雪莲一盏,线香一柱;释迦牟尼镀着金身,其头颅旁边的佛光都绘成了彩画,里面隐着天龙八部众的影子。
祂悲悯地垂视着沈独,目光竟与那哑和尚神似。
沈独一时有些恍惚。
他竟没能分辨出,到底是这一尊佛的目光与那和尚相似,还是那和尚的目光与这一尊佛相似。
又或者,它们本不相似,只是他心里有那目光,所以看什么都像。
在这佛前,久久伫立。
沈独都不知道自己站了多久,等他从那佛祖的双目上移开目光时,西斜的日光照在窗纸上,已经泛红。
没有人来,也没有人发现他。
他轻而易举地就走到了后殿,一眼扫过去,清净,也干净,四处都弥漫着那幽微的白旃檀香息。
他不喜欢这香息。
因为这香虽然并不特殊,可他一闻见,总是会想起那和尚。
所以这一次,沈独并没有在后殿停留多久。
他找到了上一次所看见的箱箧,再一次将其打开,里面放的还是那雪白的僧衣,清洗得干干净净,也折叠得整整齐齐。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传说中的善哉该是个很自律的人。
只不过……
那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他只不过是来拿走自己想要拿走的东西而已。
沈独俯身,修长的手指伸向箱箧,在里面轻轻一勾,便将那一串比寻常沉香略轻几许的佛珠勾在了指间上。
十八颗佛珠,还挂了佛头穗。
看起来一粒粒都是浑圆的,可当他拽住其中一颗,将那穿了绳的小孔对着外头微红的天光看时,便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公输之术,巧夺造化。”
天光透过那小孔落入了他瞳孔之中,竟隐约是一些细小到了极致而难以分辨的字迹!沈独不由得赞叹了一声,唇边的笑容也沾上了一抹邪气。
“这等机巧的藏法,难怪这许多年来众人都一无所获了……”
数年来,探过这天机禅院的江湖奇人异士,不说上千,数百是少不了的。
东西可以说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
但一则有那慧僧善哉镇守,武功惊人;二则这般明目张胆,且匠心独运,谁又能发现?
若不是那一日机缘巧合,又因为先接触了天机禅院的和尚,曾掂过那哑僧人的佛珠,他也不至于从重量上怀疑箱箧里这一串佛珠。
分明是内有构造,雕空了一些。
武圣娄东望!
为天下所追亦能力敌不死,尚有逃至天机禅院之余力,最终死去都是皈依了佛门。能被人称一个“圣”字,该是何等的厉害?
三卷佛藏,载尽其一生所学,又该令多少人垂涎?
此刻,便都握在他这一掌之中。
按理说,沈独应该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甚而可以是凌驾于万人之上,即将触及到天下武学至高境的激荡。
可他心里什么都没有。
没有悲。
也没有喜。
只是在将这一串佛珠挂在腕间,重要走出佛殿的时候,莫名地想起了当夜那出手凌厉的人,还有那雪似的影子。
既来,岂可无名?
沈独心情实不很好,只拔了垂虹剑,剑尖一挑,便在这千佛殿佛像两侧的圆柱上各留下了一行字!
字迹疏狂!
一笔一划,都是掩不住的杀机与戾气!
待得最后一划落成,他心绪亦未平复,在天际最后一抹光消失在山岭重重的阴影间时,他的身影也从这千佛殿内,隐没不见。
禅院内暮鼓声敲响。
这时候才有人从各处走了出来,寺庙堂上,一时又有了不少的人影。
只是当两个各处添香油的小沙弥,取了香油走进这千佛殿,抬头一看之时,却都齐齐骇然。
相望片刻后,竟是二话不说奔逃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