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古代的女孩子,也不能免俗有个小公主的梦,冬至也不知道公主是什么,她陪好婆看戏的时候知道公主就是长得很漂亮有很多喜欢的。
孙莲扭动身子,沈琴妹低头,孙莲说道:“姆妈,我也要去那边玩……”
沈琴妹把她抱过去放几个人中间,“夏至,照顾点莲姐儿哦,莲姐儿身子不好,冬至可别欺负妹妹。”
冬至嫌她挡着了,“好爸(方言:爸爸的妹妹,小姑姑的意思。),奈把她放边上去,挡着我和夏至姐姐说话哩。她得听我的话!”
沈琴妹没得和她一个小孩子计较,把莲姐儿塞夏至边上。
冬至想了想:“那她就做我的丫鬟吧!”
“那奈是啥呀?”沈琴妹看着懵懂的莲姐儿,估摸着练丫鬟是啥都不知道。
“我是公主呀!”
沈琴妹可不想女儿做丫鬟,她闺女长得这么好看,可是要做官太太的,“噫,那是奈妹妹,奈是公主,咋能让妹妹做丫鬟哩?”
夏至奇怪地看着她,好爸好生奇怪,不过是过家家罢了,陪冬至玩完了有不当真。
冬至很不高兴,“公主只要一个!奈走开走开!不要奈顽了。”
莲姐儿欲落泪,沈琴妹赶紧抱起来,哄她:“莲姐儿乖,咱不玩这个,跟蜜娘玩,你瞧,蜜娘那儿有七巧板。”
莲姐儿立即被蜜娘手里五颜六色的七巧板给吸引了,沈琴妹把她放蜜娘对面,蜜娘看了看这个不认识的人,好奇地看了会儿,啊啊了几声。
沈琴妹瞧着这孩子白白嫩嫩的,身上穿着绣花的红袄子,一瞧就是好料子,浑身干干净净的,手上戴着银镯子,脖子里挂着长命锁,瞧着就知是精细地养着的,又瞧着比她大了一岁的闺女,竟是看着没大多少,更别说那衣裳了,莲姐儿一身加起来也比不得这孩子一件袄子。
瞧瞧,这有钱就是养得出金娃娃,可怜她的莲姐儿。
沈琴妹心下酸涩。
孙莲只瞧见蜜娘手里五颜六色的七巧板,沈琴妹拿了毯子上的一块儿,孙莲不要,她就要蜜娘手里的那块红色的。
小蜜娘虽是啥都不懂,但也护得厉害,怎肯给她,孙莲拉扯了一下,就被小蜜娘用另一只拿着七巧板的手打了。
孙莲眼眶又沁出了泪水。
沈琴妹赶紧从小蜜娘手里拿过那块红色的,又把另一块塞进小蜜娘的手里。“蜜娘乖,这块给姐姐玩玩,奈玩玩这块。”
小蜜娘也是个有心气的,本就不认识这两个,还夺了她的玩具,把手上的七巧板一扔,大哭了起来。
秋分一直看着这边,直到蜜娘哭,气愤地推开沈琴妹,“那是我给蜜娘的,不给奈们玩!”
夏至忙抱起小蜜娘,拍着哄着,小蜜娘哭得脸涨红,不愿意要夏至抱,一个劲扑向江氏那个方向,夏至把她抱给江氏。
沈老太:“咋的了?我的小乖乖咋哭了哟?哎呦哭了就不美了。”
在江氏怀里,又有沈老太的逗弄,小蜜娘渐渐不哭了。
秋分不愿意把七巧板给孙莲,又把那块红色的夺回来,全部收进盒子里,气性颇大,“那是我给蜜蜜的,不给奈们玩!”
然后飞快地跑过去,跑到小蜜娘的面前,把七巧板放她面前,把那块红色的拿出来放她手里:“蜜娘不哭,我给奈顽。”
小蜜娘睫毛上还沾着泪滴,眨巴着大眼睛,对着秋分就笑了。
那边的孙莲也哭了,沈琴妹抱着她一直哄,走到那边抱怨:“秋分也真是的,不就一副七巧板嘛,莲姐儿都哭了!秋分,快,给莲姐儿也几块。”
秋分不愿意,抿着嘴,花氏拿了几块出来给沈琴妹,孙莲一看不是那块红色的,看一眼继续哭。
沈琴妹:“哎呀,心肝呀,别哭了别哭了,这不是七巧板嘛?”
花氏老好人,觉得莲姐儿哭得也可怜,“秋分,你把这一盒都给莲姐儿吧!”
秋分倒是直接把盒子啪嗒扔地上了,嚎啕大哭:“那是我给蜜娘的!不给奈们!奈们坏,抢蜜娘的,呜呜呜!姆妈!”
花氏手举无措,抱她,被秋分推开了。
秋分向来怯怯无声,没想到这次哭起来倒也是爆发了,江氏心疼这个孩子,只觉得二嫂子真是傻得可以,自个儿女儿不心疼,心疼人家闺女,人家闺女都有姆妈疼,有心想抱秋分,小蜜娘看秋分哭得伤心,也哭了起来。
沈老太就知道这小女儿一天不做妖心里头就不痛快,连个小孩子都欺负,又斜了一眼花氏:“秋分,到好婆这边来,来,好婆抱抱。”
沈老太弯下身子,把秋分给搂过来,抱到自个儿膝盖上,拍着她的背哄:“秋分乖,好婆疼,秋分是个乖孩子,把七巧板给蜜娘是吧,不哭不哭,奈瞧奈哭了,蜜娘也哭了。”
秋分哭到打嗝,倒是真心委屈,也不看花氏那个伤心的眼神。
冬至扑倒沈老太膝盖前,告状道:“好婆,是好爸要抢蜜娘的七巧板,非要那个红色的,蜜娘就哭了,那是秋分给蜜娘的,秋分奈晓哭了(你别哭了)~”
江老夫人坐在旁边,揉了揉冬至的小辫子,“好孩子,来,婆婆抱抱。都是好孩子。”
孙莲还在哭,哭得一抽一抽的,沈琴妹一边哄她一边说道:“蜜娘那不是有那么多嘛,莲姐儿哭啊,非要那一个,没办法……”
沈老太直接吼了过去:“到底谁小啊,莲姐儿是姐姐还是蜜娘是姐姐!莲姐儿听得懂话,奈不会好好哄她啊,蜜娘懂什么!过年头上也不安生,还和小孩子抢东西,奈脑子啊似有毛病啊!拎否清爽啊似(拎不清楚:一个人没头脑)。”
黄氏权当没看见,江氏憋着气冷着脸不说话,花氏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只能缩在那里不敢说话,毫不怀疑,要是她敢说一句话,沈老太也会把她骂的狗血淋头。
那个调和剂也只能沈英妹来做,沈英妹:“新年头上第一天,好了,姆妈。琴妹,莲姐儿又不是么得七巧板,和蜜娘抢啥抢,奈也是,多大的人了,小孩子的时候奈一个大人插什么手!”
沈琴妹抱着莲姐儿,忍着没敢哭出来,她莲姐儿这般柔弱,要是她不看护着还不得被欺负去了,瞧这现在,都指着她和莲姐儿骂……
这新年头上的好心情都给这母女败坏了,沈老太还是那句话,她怎么就生出这样一个东西。
到了傍晚,两个女儿都走了,沈老太和沈老头洗洗脚回屋睡去了。
“哎,我怎就生出了那样一个东西!”沈老太唉声叹息。
家里五个孩子,也就只有沈琴妹让沈老太这般,沈老头问道:“琴妹又干啥了?”
沈老太说出来都觉丢人,简略地说了一下,附加了一句:“我瞧着莲姐儿被她带的就和她一特一色(一模一样),都是那个性子,得不到就哭,非要人家手里的,我瞧着,性子别扭,不讨喜,也难怪孙家那老太不喜欢,放我这儿,我也喜欢不起来。”
沈老头向来不怎么关注闺女,要他说闺女已经是别人家的,怎么着也他没关系,“琴妹那人打小就不灵光,算了,奈以后少管管她,哪有闺女天天往娘家拿东西,也不瞧着拿进来,兴志他娘只是不说,心里头这笔账清楚着呢,现在是有奈,以后我们两个不在了,也否晓得这点情分还有多少!这亲戚人家,有来有往,情礼相当,才能长久。她这般,可把嫂嫂弟妹都给得罪了。”
也说到沈老太心眼里去了,三个儿子的情分她定是不担心的,就算黄氏小心眼、花氏拎不清,但三个儿子的兄弟情分都是好的,他们走了也能相互扶持。英妹也是好的,给她和她爹送药送保养品的,三个弟妹也都真心喜欢她,能维持得长久。琴妹就不一定了,这性子就不讨喜,五个里头过的最差的,说得不好听,拖后腿,还不知道讨好一下兄嫂和弟妹。
“算了算了,这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虽不喜欢她,但也盼着她能好。只是那孩子给她养的,当真是不行。翠翠是她婆母养的,像四牛,老实没心眼。旺哥儿,被她宠得无法无天,没个正形和规矩。莲姐儿就是她翻版,性子别扭,身子还这般,只会哭啼,不是个福气相。那家里没个撑得起来的,四牛憨厚老实,别不过琴妹的。”沈老太点评着。
沈老爷子听着,又问道:“那咱家的孩子呢?”
“兴志、兴杰、兴淮都说过了。夏至是个好的,聪明爽利,就是那娘,真是拎不清。秋分以往我看着被她养的怯生生的不敢说话,今天看着是个有气性的,还护短,比她娘拎得清多了。冬至上头两个哥哥,她娘之前夭折了一个大囡,宠她,啥事都喜欢以她为先,性子霸道,像她娘有点小心眼,但心眼子是直的。不过,太唯我独尊,以后有的亏吃。蜜娘还小,看不大出来。”
三岁看老,沈老太一眼就瞧破了许多事儿,也正是在往后的数十年中一一应验……
第11章 011
相对于江家,沈家的亲戚就多多了。沈老头有一个兄长一个大姐一个妹妹,一些表亲已经不走动了,沈老头的兄长家还没分家,家里孩子多地不够分,老太太又攥着家里的银子,两家人年轻的时候有过争执,大老太太一直觉得婆母偏心小叔子一家,然而分家的时候沈大爷占了大部分。
沈老太年轻的时候就同这个嫂子关系不好,深觉一大家子窝在一家矛盾多,影响感情,所以个,等她做婆母的时候,就一个个都分出去了,反而几个儿子感情好得很,正所谓近臭远香。
不过村里头的人家大多数都是沈大爷家一样,老头老太都不乐意分家。
沈老头沈老太分出来之后,也是卯足了劲要挣出一份家产,家产这种东西,只守本那就会越分越少的,像沈大爷家就是,不是没有家产,是不够分,大老太太私心也厉害,尽想着让上头几个儿子贴补小儿子。
这么多年下来,两家人的情分一般,沈老头这一房是越过越好,沈大爷那一房整日鸡飞狗跳的,一房有一房的私心,反正钱都是交给公中的,总感觉这不是为了自己奋斗的。一家子就像是靠着祖上那点老本混吃混喝等死了。
亲戚情分就是这么一代代地更替下来,祖辈的情分会慢慢淡去,每一辈都会增加新的亲戚,要维持一份亲戚情谊并不容易。沈大爷和沈老头的情分本就没有多少,在年轻时两家人吵吵闹闹,分家的不公正,到老,孙子满堂了,情分就更淡了,两家基本上就只维持了每年过年的时候吃一顿,有大事的时候才会请客吃饭。
沈老头和他大姐关系也一般,主要年纪差了不少,他大姐同他大哥是龙凤胎,关系好。他小妹倒是个好的,同沈老太关系也不错,姑嫂两平时还有来往,这小姑婆起先生不出孩子,都是沈老头沈老太给她出得头,后来生了个儿子,日子才好了起来,现在孙子也有了,姑婆在隔壁村子,有时候常常抱着小孙子到这边来坐坐。
沈老太的娘家几乎是没多少联系的,沈老太是原配的孩子,同后娘关系不好,后娘生了几个弟弟,在她老爹走后,也没了联系。江家那边几乎是没什么需要走动的亲戚,江老秀才有个兄长,但因为江老秀才和江老夫人不愿意过继他家的孩子,早就闹翻了。江老夫人的娘家倒还在,也在镇上,开着镇上最大的粮铺,江老夫人的娘是个长寿老人,如今身子还健全着。
过个年要走访的亲戚不少,走完一圈亲戚也就是年初十了,一圈人也都吃得疲惫,小蜜娘这个年收入也颇为丰满,甚至超过了沈兴淮,这些小红包自然也是落入了江氏的手中,江氏拿个小盒子都放好,自己再加了点银子进去。
“每年的钱都给她存着,再给她每年存十两银子,等她大了就给她打首饰做嫁妆。”江氏细细地打算,女儿家的嫁妆都是要慢慢攒起来,等到岁数大了,哪里能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多。
江老夫人在给小蜜娘做一条新的围兜,剪刀顿了顿,笑容有些感慨:“我和你阿耶在你小的时候也攒嫁妆,人算不如天算,都快要把你嫁出去了,他却倒下了……”
江氏想起自己的父亲,那个温和的男人,眼眶也是一热,抱着怀里的小蜜娘,嗅着她身上的奶香味让自己平静一点。
“我没能给你生个兄弟,对不起你阿耶,想着就算过继一个或者把你留家里招个女婿也是好的,你阿耶想也不想就说不行,他说过继来的毕竟不是亲兄弟,若是他走了,不是亲兄弟那会对你真心疼爱,还要分你的家产,若那些狼子野心的人,就更不好了。又说,愿意招女婿的男人十个里三个赌鬼四个酒鬼外加两个软蛋,是个没用的。”江老夫人絮絮叨叨的,念起亡夫,江老夫人目光柔和。
江氏让小蜜娘站在她膝盖上,小蜜娘腿上已经有不小力气了,可以蹬起来,江氏牵着她的手,嘴角含笑,小蜜娘说着杂乱无章的字,一会儿叫妈一会儿叫耶。
“又快要到阿耶的忌日了,姆妈,今年用蜜娘的名义给他做一盏长明灯吧,下个月带小蜜娘去慈云寺拜个佛吧,之前小蜜娘身子好了,我们就简单地在家里上了几炷香,这次得好好去庙里拜拜菩萨。”江氏说道。
江老夫人用牙齿咬断线,认同地点点头:“是该去的,振邦的书局要动工,求佛祖菩萨保佑,可要好好的。”
元宵节一过,年味就淡去了,年刚过,地里还不需要耕种,男人们都会寻一点短工,沈三就找了村里的一些壮汉,把两间铺子隔着的墙给敲掉了,沈二这一段日子都住在镇上,尽量早一些把店铺装修好,好重新开业。
店铺主要把墙粉刷一遍,地上铺上瓷砖,格局并不多改变,做上一些装饰,让书局看上去更文雅一些。
沈三请了不少人,只求能快些完工,好早日开业,半个月紧赶慢赶,可算是装修好了。下面只摆两排书柜,其余的地方买笔墨纸砚,大部分书都放二楼,原先书局就有四个书柜,又让沈二做了四个,新做的四个高大美观,简洁的雕花,比原先那四个好看不少,沈三想着过一段时间把之前的四个也换了。
上边六个书架子一摆,就不显空旷了,靠窗的地方摆上桌椅,沈三还做出了几个小雅间,仅用几个屏画、雕花木屏就隔出了几个小雅间,摆上一张小圆桌,文人们讲究意境,这种附庸风雅之事便是他们的心头所好。
二月中旬,沈记中旬终于重新又开门了,两家店铺的门面一敞开,开阔敞亮。
挂出了一块牌子:可租书,店内有座。
不少读书人驻足在此,议论纷纷。
小伙计笑眯眯地站到门口:“各位官人可尽管进来瞧瞧,咱们家进了不少新书,借一本书只要三文钱!看不完第二天继续来看,不过只能在咱书局里看,不能带走,咱书局里头有位子……”
那小伙计说着一口流利的官话,字正腔圆,让人心生好感。
书生们相互议论:“竟有此等好事?看一本书三文钱?”
家境不宽裕者有些心动,那小书生问道:“小哥儿,可晓骗我,三文钱看一本书可真的哩?”
小伙计:“官人,小的虽比不的官人们,可老板、掌柜的交代的事儿小的可不敢瞎说哩!官人们可进去瞧瞧呀,小的也说不清,咱家大官人写了告示,且去瞧瞧!”
书生们面面相觑,三三两两地一块儿进去了,屋里头明亮开阔,一股书香墨味,正是他们熟悉的味道,掌柜的笑着作揖:“官人们随意瞧瞧,上头还有,如要租书,可瞧瞧这上头的告示。”
柜台那边的墙上贴着一张大纸。
“噫!竟还要半两银子!刚刚岂不是骗人!”有书生惊呼。
小伙计脑子灵活,立马接话道:“官人,那是押金,只要官人退还了书,这押金自会退给官人,那银子还是官人的。”
掌柜的颔首:“正是,咱这儿也是小本生意,官人们放心,咱家不砸自个儿招牌,读书人都爱书,若是租书,只消到咱这柜台上写个字据,押个钱,便可去上头或者后面读书哩,咱书局都有位子给官人们。等当天看完了要走,到柜台来还书,书没有损坏,这银子便可退给官人。”
书生:“若是书坏了呢?”
“按照书的价格赔给店里,若是哪位官人字好看,也可抄上一本,只需付个纸费。我家老板说了,这读书人爱书,熟读孔孟之道,哪会想着去坏书!”掌柜的给他们戴高帽子。
那群书生心理一算计,若是能够在这儿看些书,月把下来可省下不少银子,再说了,看过之后方知那书好不好看哩,再想着要不要买。
书生们虽还有些顾虑,但已没有起先的怀疑,纷纷在书局里逛了起来,小伙计机灵,带着他们到楼上去,六大柜子的书给人的震撼还是挺大的,有四个窗口,窗口边上都摆着桌子,窗明几净,走到里头,还有几个雅间。
书生们都还年轻,对这般风雅之事都有一种附庸之心,若是起先还有些矜持,此时竟有些狂热。
书局这些事儿只能靠着口口相传,这时代读书人毕竟少,小地方更是不多,镇上的读书人就像是一个圈子,靠着口口相传得知这事儿,倒是吸引了不少家境一般的读书人,这些人大多数家境尚可,但也并不宽裕的,想为家中省些钱,租书这一项就尤为合适,半两银子尚且拿得出,却每月算计着如何省钱买自己喜爱的书。
刚开业几日,基本上都是来租书看的,其中妖魔鬼怪也不少,全赖掌柜的和小伙计火眼金睛。那雅间的上座率是最高的,其次便是后院里头。春天日渐暖和,院子里景致好,引得不少读书人当场写下几篇诗词。
沈三日渐心安,又给书局找了个小伙计,让之前那个小伙计看管楼上,以防那些存着侥幸心的人。
江老夫人也喜不胜收,每日对着菩萨的像更为虔诚。
二月二十五日,江老秀才的忌日,一家人都上慈云寺烧香。
第12章 012
慈云寺是这儿最大的寺庙,旁边有座塔叫慈云塔,这四周就是镇上最繁华的地段,每年特定的拜佛日比如佛祖生辰观音生辰,就是这儿香火最旺的时候,从四村八里摇着船儿晃悠晃悠的,慈云寺前就是一条河,这儿河多数都是通的。
这边的孩子自小就在河边湖边长大,几乎没有男人不会凫水,如若这儿哪家的孩子不会摇船,那是要娶不到妻子的。不是谁家都能有牛车马车,但是一般人家都会有一艘小船,走访亲戚什么的,把东西放船里,摇着船就可以到另一个村子的河岸口。
这就是水路发达带来的便捷。
马车踢嗒踢嗒慢悠悠地走在街上,路上的行人都纷纷避让,青石板道路很狭窄,只能行驶一辆车,马车慢慢地在慈云寺前停下了。
江河把小马扎放下来,沈三先跳下来。
沈三一身藏青色儒衫,身姿挺拔,面容昳丽,不经意的一瞥让人心生神往。
那街头的西施豆腐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路过的姑娘们掩着面偷偷地瞧着他,这般丰郎的郎君也不知是哪家的。
沈三又转向马车,沈兴淮走出来,想要自己踩马扎下来,沈三一只手搂住他,一瞬间就落地了,沈兴淮郁闷了一下。
姑娘们心犹幻想,指不定只是阿弟哩~
江老夫人被搀扶着慢慢下来,最后江氏才抱着小蜜娘出来,把小蜜娘给江老夫人,江氏握着沈三的手臂小心踩下来,踩着马扎的脚晃了晃,沈三立即抱住她,江氏抬头笑了笑,两个人竟如同神仙眷侣。
姑娘们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碎了……
沈三接过江老夫人手里的小蜜娘,别小看这小肉墩子,虽是骨架子小,可肉一点也不少,现在有时候还保不住她。
小蜜娘已经九个多月了,眉眼间尽是沈三的影子,所见之人皆夸一句好样貌,笑时又有一浅浅的小梨涡,由于腿上渐渐有力了,大人拎着她的手可以带着走一会儿,也会在学步车踩哒踩哒。
之前天气冷,一直被关在家里,最远也只在周围转悠几下,算是第一次被带出来,小蜜娘兴奋极了,被沈三抱着,脚一个劲地蹬,看着新奇的景致,小手指着慈云塔啊啊叫,似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的建筑物。
江氏牵着沈兴淮的手,笑得一脸柔和,江氏的五官称不上多精致,但看着极为舒服,毫无攻击性,笑容也非常有亲和力。
“蜜娘第一次上这般闹的地方,瞧那眼睛,都看不过来哩!可别把小头给转掉了。”江老夫人打趣道。
蜜娘听到自己的名字,转动头看江老夫人,趴在沈三的肩上,嘴里叫着:“婆啊,啊,婆……”
江老夫人笑着捏了捏她的小手。
蘇州的寺庙少有在山上的,这儿少山丘,多为平地,走几层台阶就到了慈云寺,进去就是大香炉和一排排蜡烛,香味呛人,沈三把小蜜娘的头按在自己肩膀上,等走过了院子,跨进第一道门,是十八罗汉,模样吓人,沈三不敢让她乱看,怕吓着她,加紧步伐,走过这一道后才松开手让她直起身。
后面院子里有个小沙弥,看到几个人,立即就上前问好:“几位施主安好。”
江老夫人握着佛珠朝他点头,微微鞠躬:“奈师傅阿在,我们今朝来要再点一盏长明灯。”
“在的,师傅早就交代过了,施主且跟着我来。”
小沙弥带着他们拐到寺庙的最后面,推开门,首先入目的是一座大佛像,佛像的两边都是长明灯,进了寺庙,小蜜娘就不如在外面时的激动新奇,反是缩在沈三怀里,亦或者趴在他的肩膀上不敢乱看。
江思娘心中爱怜,但思及亡父,且一会儿吧,一会儿就带小蜜娘出去。
老和尚坐在佛祖下面,面前摆着一盏长明灯,他正在念经,听到门口的开门声,睁开眼睛,起身:“施主。”
“济慈方丈。”江老夫人双手合十微微弯腰。
江氏和沈兴淮也跟着做,沈三抱着小蜜娘只是微微鞠躬,小蜜娘竟是双手合掌,也学着她阿婆的模样,沈三忍住没笑出来。
济慈方丈笑着摸了摸旁边沈兴淮的头,目光又落在小蜜娘身上,“这是施主的外孙女吧?”
“正是,已经九个多月了。大师可能瞧瞧我这外孙女的命格?”
济慈大师缓缓摇头:“命格这事儿,于孩童,本就缥缈。他们日后如何,全赖家中长辈。孩子就如同那一面白墙一张白纸,日后是一副名作还是一张废纸,父母才是握着那支笔的人。命格再好,放在三下九流的教坊之中,也难成气候。小施主出生清明、和善之家,且不出意外,也定是有福之人。”
沈兴淮自小接受的是西方的唯物观,像命格这种东西,谁又是一出生就固定的,更何况,他也更相信教育和生长环境对人的影响。他瞬间对这个和尚的好感度上升了不少。
江老夫人:“方丈说的是。”
“长明灯已备好,可以点了。这地方不适合小孩子久留,能快则快。”济慈方丈做了个请的动作,转身走回蒲垫子上。
“有劳方丈了。”
点完长明灯,江氏和江老夫人还要上上香,沈三先带着小蜜娘和沈兴淮出去了。
沈三抱着小蜜娘,牵着沈兴淮,这一条街上多数是餐馆、茶馆或小吃,人来人往得非常热闹,那小推车上卖饼子的卖糕团的,扛着糖葫芦的小贩吆喝的。
看得小蜜娘眼睛直打转,她不知那是什么玩意,但看到小孩子央着大人买了吃,她便知是可入口的,嘴中口水就止不住了,指着那儿啊啊啊。
沈三只得把她换个方向。
这庙宇边最多的,还应是算命的,一张桌子,撑上个招牌,就在那儿做上个一天。亦或有装成道士的,眯着眼睛假装是瞎子,抓人便说您近日运道不好。但凡烧香拜佛的,总有些不顺心之事,一天下来,瞎猫碰上死耗子,也能赚上几笔。
这几日,慈云寺边来了个最独特的小摊子:卖字卖画。
也不瞧着这进进出出都是些老头老太、地里人,哪儿识的那字,倒是认得算命桌上的摇铃。围观了许久也不知那老头要做啥。得旁人解释方知这老头卖字画,瞧着那老头像模像样地在那边写字,这小地界的人瞧不出名堂,只觉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