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笔,她把剑收回剑鞘,又拿起了笔。
笔又在纸上挪动了一下,用力太大,把纸给带动了。
左手拿着剑,右手执着笔,申九看看自己的两只手,又一次放下笔,从旁边搬了一摞书压在了纸上…
从刚刚的杀气凛然,到现在的冒着傻气,这种反差恰到好处。
“Cut,过!地上躺着的别动,补几个特写,然后申九补执笔特写,申九你拿笔的动作再粗糙一点。”
旁边的工作人员都有些想笑,躺在地上的就是他们的摄像副导演冯宇京,现在还在那“不肯闭眼”呢。
听见自己老师的吩咐,冯宇京只能乖乖地躺在地上不动,任由几个摄像机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地拍着他“死了”的状态。
那边杜安在跟池迟说着那个特写动作的“戏”。
“要是你的心思再细腻一点,刚刚的动作自然就粗糙了,知道么?申九她只识字不会写字,你不能只把重点放在她始终不肯放下自己的剑的这点处理上,你要让她有那种‘拿起笔来想起自己根本不会画画的感觉’。”杜安现在跟池迟说话的时候都要先夹枪带棒地贬低一番,就像这样短短两句话,他也要批评池迟的心思不够细腻,到底是人家真不细腻,还是他要撒火,这个就要自由心证了。
即使拍摄的打光已经极力营造“灯光晦暗”的效果,那灯也依然是热的,穿着里三层外三层黑色杀手装的池迟接过陈方递过来的水大口地灌了一下,里面放着的淡盐让她有点干涩的喉咙舒畅了很多。
“但是我觉得她应该是觉得自己会画的,拿笔的时候应该很自信。”池迟对这场戏的这个小细节有自己的看法。
“她连字都不怎么会写,怎么可能觉得自己会画画呢?”
“剧本上写了啊,你看…”池迟掏出剧本开始翻,找到了闻人令送给申九猴子面具的那场戏,就是这个猴子面具,才勾起了申九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引出了后面她杀人之后在纸上画猴子的情节。
“她说‘我以前是画过猴子的’,闻人令很惊奇后面这里,‘我忘了是谁教我的,但是我应该是会画的。’你看,她觉得自己是会画的,所以一直到挪笔之前,都应该是很自信的。”
一挪笔,才发现笔一点都不如剑好掌握,才有了一连串收剑、看手、搬书的动作。
“申九这种做事万无一失性格的人,在拿笔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自己会不会画猴子…”杜安老爷子试图从人物性格方面说服池迟。
女孩儿不甘示弱:“她的性格是被闻人令一点点挖掘出来的,在很多场景里她都有被闻人令传染到那种不靠谱,如果要说表达的顺畅度,那么她从觉得自己会到意识到自己根本不会,联系前后剧情来看,逻辑是畅通的。”
“闻人令那种小事迷糊大事清楚跟她是不一样的,她是追求着一种理性地掌握的,我们这场戏要表现的是她的反差,从杀人的利落到拿笔的笨拙…”
两个人年龄差了将近半个世纪,吵起架来在气势上却旗鼓相当。
脖子上还带着血迹的冯宇京都已经穿着戏服重新站在机位上了,他们俩还没吵完。
这种场面也已经成了剧组里的新常态。
所有人等着他们吵出了结论再开拍,反正上午上了张侍郎,下午申九还要面对曾经“同事”的暗杀。
早就化好妆在等戏的几个女演员只能在旁边干坐着,她们的戏份说是在下午,其实到底什么时候拍谁也不知道,只能早上就化妆等场,杜安是绝对不会允许没戏份的演员在片场嬉闹的,要么安静,要么滚蛋,当然,要是滚蛋那绝对是滚远了回不来的。想想前几天的集中拍摄,再看看“正主儿”回来了之后的样子,那滋味真的不好受。
在无聊和沉默中,有人彼此交换了个眼神。
闽南阳光晴好,江浙一带却下着淅沥沥的冬雨。
杭城的一所中学因为这场雨不得不取消了课间操,学生们在楼道中嬉笑玩闹,老师们不用看操,都也在办公室里享受着难得的悠闲。
池谨音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画着水彩画,过几天学校要举办教学成果展,除了学生们要有所准备之外,老师们也要有作品上交,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总觉得自己的的作品太伤春悲秋了,不适合挂在校园里,为了给学生们带个好头,她想画一幅更具有青春活力的水彩,场景就是楼下的操场。
要是在以前奶奶还在的时候,池谨音是绝对不会想着去画如此接地气的场面的,果然,人在幸福有依靠的时候,都有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稚嫩,在真的体会到了失去之后,就希望能让自己的生命热闹一点,明亮一点。
这么想着,她用调好的色彩慢慢勾勒出了那些在阳光下笑着的孩子们。
整个学校的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是共享同一个办公室的,一个新来的音乐老师姓林,年纪比池谨音还要小一点,性格活泼,跟池谨音的关系不错,现在就趴在池谨音的旁边,安安静静地看着她画画。
池谨音刚来学校的时候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身材修长、容貌端丽,气质出众、温柔可亲…这些形容词放在她的身上毫不为过,很多正处于青春躁动期的男高中生们都在暗地里称呼她为“女神”。
看着她的侧颜,林老师突然想起了什么。
“我说怎么看那个刚拿了影后的女演员眼熟,原来是长得跟你像啊。”
她站起来轻轻一拍手,终于弄明白那种奇妙的熟悉感了。
“什么?”
画笔在半空中顿住,池谨音转头看着自己的同事。
“就是那个…池迟,对,是叫池迟吧,我就觉得眼熟,原来是跟池老师你长得像,果然美人总有共通之处。”
听见林老师这么说,旁边也有人围过来看着池谨音。
“不说还没觉得,现在看是像啊,真有点像,尤其是眼睛和脸型。”
“那个池迟最近也可火了,名字也挺有意思,我看网上都叫她吃吃。”
“好像年纪也不大啊,跟咱们学生差不多,这么小就拿影后,也挺不容易的。”
“两个,一个电影拿了两个奖,这也太天才了。”
窦宝佳给池迟到处推广的那段视频观看者越来越多,她强烈要求池迟用双语做获奖感言的深意也显露了出来,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姑娘,能用外语说着获奖词,更有两个“影后”的桂冠作为加持,就算是对娱乐圈不感兴趣的路人们,也会把她视为“别人家的孩子”。
在整个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人们对“学霸”是有天然好感度。
这种好感度增加了他们对池迟的关注度,就像现在这些老师,他们可能不会点开“十七岁成为影后”的新闻,却会点开“十七岁少女的双语演讲感动圣罗丹”的朋友圈转发。
池迟也就这样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看着池谨音疑惑的样子,林老师生怕池谨音不信,她掏出了手机,搜了池迟的名字。
手机搜出来的图片被压缩到很小,池谨音首先注意到的是相关搜索里面的人名——封烁。
这个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名字让她想起了自己还会疯狂追星的中二少女时期,把封烁的海报贴满自己的房间,奶奶还会在门口摇头。
“喜欢明星可是容易嫁不出的,能年少出名的,性情和韧劲儿都远超常人。”
那个时候的自己是怎么回答的?
竟然已经想不出来了。
池谨音在愣神儿,林老师却在着急。
池迟流传于网络的照片很少,仅有的几张都是剧照,在化妆、打光以及表演的多重改变之下,她怎么也找不到池迟和池谨音之间的相似之处了。
还是另一个音乐老师看不过去,点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找到自己老妈昨天的转发。
视频的题目叫:“一样是十七岁,别人已经靠演技拿奖,我们的孩子只会死读课本。”
池谨音这才看到了那个在视频中面带微笑的女孩儿。
看着她,再摸着自己的脸,池谨音也觉得她和自己是真的有点像…不对,不是有点…这张脸太眼熟了。
下午最后两节课没有她的课,池谨音请假先回了家。
自从奶奶消失,她自己和池谨文闹翻,池秀兰留下的那些画作就全部都被她带来了杭城。
在这些画作里甚至还有封烁的画像,池谨音十六岁生日的时候,池秀兰送给了她一张封烁站在舞台上抱着吉他歌唱的水彩画,直到很多年后的现在,池谨音才知道为了画好那张画,她的奶奶把封烁那张脸临摹了十几遍。
可是对于那是还是一个中二少女的池谨音来说,封烁只不过是青春期的一小段风景,那张来自奶奶的礼物,早就随着封烁的沉寂,被她放在角落里蒙尘了。
池谨音为了自己曾经的不体贴和不珍惜流过泪,这些泪水流多了,她自己都觉得不值钱。
把木柜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罗列着池秀兰的画和笔记,当池谨音想奶奶的时候,她就会把它们拿出来一点一点地翻看。
木柜的左数第四个画框,池谨音把它抽出来,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素描。
这张画曾经挂在池秀兰的卧室里很多,上面就是一个面带微笑的少女——池秀兰记忆中自己十六岁的样子,还是她在六十岁的时候画给自己的纪念。
池谨音抖着手找出那段视频,再看看这张素描。
真的一模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Д  ̄)┍好久不见啊大家,还想念我这个总是被人抛弃的存稿箱咩?
反正我不想你们就对了_(:з」∠)_周末据说会有双更
紧急预告,人渣作者的后妈之心在沸腾
哦,今天520
表个白~
爱生活,爱吃吃,爱每天愿意来我的你们3333333333333333
第75章 分明
池谨文的手机里,有两个人的来电铃声是一样的,很巧,这两个人的声音,他都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过了。
所以在听到铃声响起的时候,他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来电话的人不是他心心念念的奶奶,是他心心念念的妹妹。
“我看见了一个和奶奶年轻时候长得一样的人!”
池谨音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看见照片的那一瞬间,池谨文有了一个非常可笑的念头:
“照片成精了?”乍一看真的是太像了,一样的青春、绝似的五官,同样都是微笑的。
但也不是一模一样,在外貌上还是能看出明显差别的,画像里的奶奶营养摄取不足导致的干瘦——饥饿是曾经贯穿了池秀兰从幼年到成年的那一道和弦,时有时无、如蛆附骨。所以她从不会浪费食物,哪怕是腰缠万贯,在教导池家兄妹的时候,也绝对不允许他们有浪费饭菜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神态,她脸上的微笑是那种平凡女孩子的笑容,腼腆的、憧憬的、眼中那种光亮来自于青春,所以动人,也只是动人而已。
视频里的那个叫池迟的女孩儿光彩照人、神采飞扬,带有了明显的明星气场,她的脸看起来更小,却是一种健康的清瘦,无论是挺拔的姿态还是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都能让人感觉到她生活的富足和健康。她也是笑的,笑得青春、灿烂、柔和、无奈…伴随着那一份多一丝就煽情少一丝就干涩的“获奖感言”,她的神情是一直变化着的,这种变化不只表露着她的情感,也感染着所有看着她的人。
所以她的那种“动人之处”有很强的感召力,让人仿佛能看到她那颗炽热又澄澈的内心。
“这张脸像是十六岁的奶奶…说话的样子倒更像是奶奶‘以理服人’的时候。”池谨文低声说着,在网页上已经显示出了关于池迟全部能搜索到的消息。
女,十七岁,第一部电影《跳舞的小象》,荣获SD独立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圣罗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第二部电影《女儿国》与顾惜、安澜、柳亭心、宋羡文合作,将于12月18日上映。
圈内好友:封烁、顾惜、柳亭心…
看着这点简短的资料,池谨文杵着下巴默默地思考着。
姓池,长得和奶奶这么相像,从事的又是奶奶最喜欢的行业,如果说这个女孩儿和奶奶没有关系,池谨文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电话另一边的池谨音脑海中已经出现了无数种假设。
“奶奶以前有过…嗯?”
八卦自己长辈的“情史”,还是跟自己一向严肃的哥哥,池谨音的话在喉咙尖儿滚了一通,最后只剩下了一个疑问词。
如果是以前,池谨文必然是要先斥责她不该妄议长辈的,现在他已经学了很久该如何跟自己的妹妹相处,这还是他第一次将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付诸实践。
所以和他妹妹一样,一些不该说的话被他吞了回去,只剩下带着切实内容的交谈。
“你是说,她可能是奶奶的孩子?她今年十七岁,跟奶奶刚好相差六十岁,奶奶六十岁的时候…”
六十岁的时候,奶奶应该正在兴致勃勃地准备自己的人生第一次话剧,可是给家人的邀请函还没有寄出,就收到了自己侄子的讣告,于是老帅重新披挂上阵,为了侄子留下的事业和两个侄孙子的未来呕心沥血,再也没有了登上舞台的机会。
“不可能,她六十岁的时候如果…嗯…老蚌生珠…嗯…先不说她能不能…我们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当保姆和生活秘书是死人么?
“况且奶奶也不可能做出这种事,现在我们不觉得怎样,对于老一辈来说,他们把操守看得很重。”
“要是再往前推20年…奶奶四十岁的时候呢?”池谨音并不放弃自己思路,如果不是奶奶的女儿,也有可能是奶奶的孙女或者外孙女啊。
“我那个时候还没出生,你知道的应该比我多。”在电话里池谨音不愿意叫池谨文哥哥,一直只用“你”代指。
如果不是池迟长得和奶奶像,让她的心里有了种种的猜测和隐隐的希冀,她更希望跟池谨文老死不相往来,他们两个人的身上都背负着对奶奶太多的亏欠,看见了对方,就会想起自己肩上的那份,还不如不相来往,各自清静。
“那个时候…我…也还在妈的肚子里。”池秀兰四十一岁的时候的时候有了自己的大孙子池谨文,四十五岁失去了左腿。
说到奶奶的四十多岁,池谨文的心里一场翻滚的疼痛和巨大的愧疚,让他的表情变得异常苦涩,只是没有人能看见。
电话另一边的池谨音一阵沉默。
她一直都觉得池谨文够老了,都忘了,与奶奶七十六年的人生相比,他们都参与的太少。
“发现一个和奶奶相像的女孩儿”这件事,在起初引起了他们的种种猜测之后,还是引发了他们一直以来的情绪——对奶奶的愧疚、怀念、担心和不祥的揣测。
“可能…奶奶年轻的时候…有过…然后…嗯…分手了?离婚了?”十七岁,给奶奶当孙女绰绰有余,要是早婚早育一点,重孙女都是有可能的。
“分手了,对方带走了孩子,还让孙女姓池?”
池妹妹的脑袋里揣测的泡泡一个一个地冒,池哥哥拿着钢针一个一个地戳破。
每一个猜测都有不合理之处,也同样,每一个猜测,也都不是不可能的。
“我现在就找人联系当年照顾过奶奶的保姆和更早跟奶奶共事过的前辈们,这个事情会查清楚的。”
其实,池谨文的心里也有很多的猜测,与妹妹心里的那些家庭狗血剧相比,他的想法更像是TVB豪门恩怨重度狗血剧。
会不会是奶奶三十多岁的时候意外怀孕,为了照顾父亲的情绪一直隐瞒着消息?后来更是为了池家对天池的股权不被分薄,导致她终此一生不肯提及这件事?
会不会是奶奶膝下寂寞,找人代孕了一个试管婴儿?但是同样是为了池家,最终也没让孩子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奶奶的失踪会不会跟这个女孩儿有关?
她是不是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来报复池家的?
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出资的电影中?
为什么她出现的时间点这么巧妙?
某种程度上来说,池家的兄妹都不愧是池秀兰带大的孩子,她能对着一点点的对白写出长长的人设,这对兄妹也能对着一张脸发散出无数的故事。
“其实,还有一个猜测…”
池谨音顿了顿,还是鼓足了勇气说。
“你青春期的时候没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吧?”和同学?和老师?和XX?或者XXX?
池总裁差点把手里的手机甩出去。

“11号那天的红毯已经说好了,我穿红的,安姐穿黑的,柳亭心穿黄色,你穿蓝色…我让助理把衣服的样式都发在了你的邮箱里,一会儿挑一下,也不知道你在哪个山旮旯里拍电影,到现在都不能告诉我消息。”
电话里,顾惜懒洋洋的语气也带着抱怨。
这些天她着实要忙疯了,好在付出也是有收获的,几场点映的效果都让她满意。
“保密协议这种东西,签了就要遵守。”池迟笑眯眯地说,“衣服你帮我决定吧,我就不用挑了。”
“哼哼,我又不是服装搭配师,就算你确实羡慕我的眼光高,我也不能总是越俎代庖啊。”
池迟总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让顾惜的心情高兴起来,就像现在,一件挑衣服的小事儿而已,顾惜的尾巴都已经翘起来了。
挂掉电话,陈方敲门进来对池迟说:“邮箱里收到了一些礼服的图样,是11号走红毯用的么?你要不要定一下”
女孩儿点点头,一边慢慢地活动着曾经受伤的肩膀,一边说:“里面有件背后是蝴蝶的款式,就选那个好了,顾惜挑的。”
又是顾惜!
想想窦宝佳的愤怒和顾惜团队的所作所为,沉稳老实如陈方都忍不住了。
“有些事情,其实不该我说,但是如果不说,可能以后还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女儿国》电影的宣传方从你拿了奖开始就一直在暗中打压你,你认为顾惜知道不知道?有时候在这个圈子里你把别人当朋友,别人未必把你当朋友,你也别太信任她了。”
十七岁的女孩儿能经历过什么呢?那些尔虞我诈的阴暗面也许她连想都没想过。
陈方以为池迟会生气的,或者是生自己的气,或者是生顾惜的气,或者两边的气愤叠加,让她干脆扔个东西发一场大脾气。
池迟都没有。
“当不当朋友这个,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顾惜,找一个十几岁的新人演戏份颇重的玲珑,这里面的冒险成分,你认为顾惜知道不知道呢?”
她笑着反问,脸上没有一丝一毫地愠色。
“她帮我争取了角色,也是她建议了《跳舞的小象》出国参展,这些都是情义…”
“难道为了情义你就任由她破坏你的商业价值么?你辛辛苦苦拍了电影拿了奖,现在外面在说的时候,多少人都还以为你只是《女儿国》买奖造出来的噱头。就算她曾经的情义,你也已经还清了。”
池迟皱了一下眉头,表情不再那么温和:
“感情这种东西没有还清没还清的说法,友情是友情,商业手段是商业手段,如何维系友情,是我的私事,怎么赚钱是公事。无论谁做了触犯我们利益的事情,窦宝佳作为我的经纪人就该有动作,我们团队现在的底子薄,反击不够有力是一回事,看在我的感情上保持沉默是绝对错误的…一场电影的宣传算什么,一场电影的周期才多久,产生误会的人才多少?整个娱乐圈的蛋糕有多大?我不会一定要盯着别人嘴里的看,别人不让我吃,我也会反击,这不都是正常的么?如果我看在情分上退让,那是对你们的不负责任,你们还要跟着我混饭吃呢。”
说到最后,她又笑了。
陈方仿佛重新认识了眼前这个女孩子,她看起来至情至性,心里也是如此的冷静能把公事私情看得如此分明。
竟然让她感觉到了可怕。
可怕地安心着。
“如果,我说如果将来你和顾惜看中了同一个角色,你会退让么?”
她抿了一下嘴唇,问了今晚的最后一个问题。
“你竟然觉得我会让出角色?”
池迟觉得很惊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给了陈方这样的误解。
作者有话要说:_(:з」∠)_晚上八点见~~~
今天521~
好像还能解释成“我爱你?”
那就继续爱你们吧,?(′???`?)
第76章 如火
电话里是长长的沉默,陈方摸着自己耳朵上的蓝牙耳机,为这沉默感到不安。
她说不清这种不安是什么,池迟在她的眼里一向是个沉默又有着自己坚持的女孩儿,有着一种另类的早熟气质,按照窦宝佳的说法,她身上的气质是很迷人,青春又沧桑。但是刚刚池迟说的话让她对自己曾经的认知产生了怀疑,和她朝夕相对的女孩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她觉得自己完全看不懂了。
现在她把池迟的意思转达给窦宝佳,相信对方也会和自已有一样的想法。
“她说她分得清,那顾惜分得清么?”
窦宝佳的声音有些低沉,今天她终于敲定了封烁的第一个奢侈品代言,长达六个小时的逐条扯皮让她的嗓子干哑到发紧。
“我觉得在池迟的个人问题上我们不该干涉的太多,毕竟她一直没让我们失望过。”
现在的池迟让陈方感觉,如果窦宝佳的小动作让她知道了,她会不开心。
她不开心了…似乎绝对是一件让所有人都不期待的事情。
“你不知道,顾惜现在想要脱离蒂华的动作太明显了。”顾惜以为《女儿国》电影证明了她的资本操控能力之后会让她更有本钱离开韩柯,窦宝佳却并不这么认为。
在窦宝佳的眼里,韩柯并不是人,而是资本的掌控者,他习惯了用自己的金钱和金钱造成的影响力为所欲为,又怎么会容忍自己的女人在掌握了资本之后离开他呢?
金钱是上帝。
有钱的人,往往以为自己也是上帝。
其实不过是狐假虎威。
韩柯就是那只已经看不清自己斤两的狐狸,他影响了顾惜这么多年,让顾惜看到了“老虎”的爪子,却没让她看清“老虎”的内心。
一旦蒂华对顾惜动了手,顾惜会不会把池迟也拉下水,就算她不想,路楠呢?韩柯呢?
“池迟越是分得清,我就越不能让她再跟着顾惜混下去。”
若是分不清楚,她就会为金钱利益的纠葛慢慢远离顾惜,若是一直分得清,那她岂不是会永远感念着顾惜对她的那点好?
窦宝佳的语气隐隐带着狠意。
“可是池迟已经这样说了,要是将来我们的做法让她知道…”
经纪人轻轻笑了一声:“她是个那么分得清的人,所以就算恨我,也不会耽误和我合作赚钱。”
饶是沉稳如陈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再说什么,是呀,窦宝佳和池迟之间的关系,也不过是经纪人和艺人之间的关系。
仅此而已。
看着她们这些天里谈笑如挚友,互相关心和帮助,竟然让她忘记了,这两个人之间也就只是那一层金钱关系而已。
“十一号那天的宾客名单你拿到之后立刻整理出来,让池迟把脸都认准了。”
嘱咐完了工作内容,窦宝佳挂掉了电话。
“现在这些人,真容易感情用事啊。”
她摇了摇头,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人”里面有没有她自己。
那又怎么样呢?
所有人,都会膜拜唯一的上帝,即使在情感上憎恶她,也注定是她的同路人。
第二天,池迟一如既往吃着鸡蛋喝着牛奶,六个鸡蛋,只吃蛋白,因为那半个月的养伤让她的体重有点超出要求。
陈方看着她用塑料袋小心地装起蛋黄打算喂给外面的野猫,再想想她昨晚刷新自己三观的样子,依然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女儿国》首映礼上的来宾资料我发给你了,有空看看。”
“嗯。”
女孩儿点点头,很乖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