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情小说大全上一章: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
- 言情小说大全下一章:皇子奋斗日常
说完他便摆了摆手,示意嘉贵嫔她们先下去。
短暂的错愕之后,嘉贵嫔不甘心的咬住了唇,却并没有哭闹。
魏僖嫔却是吓坏了,高声哭着喊自己冤枉。结果最后不得不被宫人拖了下去,看起来狼狈极了。
等屋里终于恢复清静之后,裴清殊恭敬地对傅太后说道:“母后,时候不早了,您先回去歇着吧,这里有儿子在就成了。”
受了惊吓,又忙了一下午,傅太后的确是有些累了。但她更心疼裴清殊,既要操持国事,又要担心后宫。
所以傅太后坚持道:“没事儿,母后还没那么老呢,再等会儿。等皇后生了,见了小孙儿之后,母后再回去。”
裴清殊知道傅太后向来是个主意很硬的人,就没有再劝:“那您忙活了这么久,还没有用过晚点吧?儿子让御膳房做些好克化的食物,母后多少用一些?”
面对儿子的孝心,傅太后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好。皇上也还没用过吧?不如一起?”
裴清殊婉拒道:“儿子吃过了,就不陪您了。冬儿该睡了,儿子得过去瞧瞧。”
一提起大孙子,傅太后忙道:“是是是,那母后就不拖着你了,还是哄冬儿要紧。那孩子肯定吓坏了吧?”
裴清殊浅浅一笑,像天底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提起自己的儿子时,神情之间不由地带了一丝自豪:“母后放心,冬儿是个懂事的孩子,见他母后被抬进了产房,既没哭也没闹,一直都很听话。不过他到底年纪还小,儿子想亲自哄他睡了再说。”
傅太后和蔼地点了点头:“去吧。”
裴清殊回到冬哥儿的房间时,小家伙已经洗得干干净净,乖乖地躺在床上了。
冬哥儿从满三周岁开始就独自睡一张大床。小小的人儿埋在被子里,看起来简直像是被一座“被子山”压住了一样。
裴清殊见了,不由怜惜地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睡吧,等你明天醒来之后,就能看到弟弟或是妹妹了。”
冬哥儿眨着眼睛,一脸天真地问:“母后也会没事的,对吗?”
“当然。”裴清殊不假思索地说:“一定会的。”
冬哥儿的年龄还太小,不知道很多事情,就是大人也没有办法掌控,所以他只当父皇说的话全都是真的。
在他的印象当中,父皇可还从来都没有骗过他呢。
所以听了裴清殊的话之后,小冬儿开心地点了下头,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看着呼吸渐渐变得均匀的儿子,裴清殊不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轻手轻脚地离开冬儿的房间之后,裴清殊回到皇后平日里起居的房间内,想让人把今天没来得及看的奏折搬过来批阅一下。
结果才看了两本,裴清殊就看不下去了——他实在是担心皇后。
然而长夜漫漫,夜里头静得可怕。裴清殊如果不找点事情做的话,心里头就会更慌。
所以尽管他一点都不想看,但他还是硬着头皮,逼自己继续批阅奏折。
神奇的事,看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之后,裴清殊还真渐渐地看进去了。
等他把今日份的奏折都处理完之后,天已经亮了。
小德子打小伺候裴清殊吃饭,实在看不得他这副不眠不休的样子,就让人煮了碗糖水送来,多少让裴清殊喝了一点。
等他的胃暖和一些了,小德子又伺候着他吃了半碗蔬菜粥。再劝他吃,裴清殊就吃不下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裴清殊今天上午是要见户部户籍科的官员的。
不过现在,皇后这个样子,裴清殊寸步不想离开坤仪宫。于是他便取消了今天早上的会面,继续呆在坤仪宫里等着,时不时地派人去查看皇后的情况。
等到天色完全大亮之后,裴清殊终于按捺不住,再一次亲自来到了产房门口。
他一直在产房外等到了日上三竿,日头西斜,才终于听到了婴儿的哭声。
那一瞬间,裴清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等待了太久,他甚至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直到玲珑跪倒在他面前,满脸喜色地告诉他皇三子出生的消息时,裴清殊才终于回过神来。
“皇后呢?皇后怎么样了?”
提起皇后,玲珑神色复杂地说道:“娘娘这回生产花费了太多的力气,现在身子很虚弱…不过皇上放心,娘娘没事,母子平安。”
听到这儿,裴清殊才算真正地松了口气。
对于皇后又生了个儿子这件事情,后宫中众人的反应不一。
傅太后是意外,她没想到当初皇后新婚的时候那么难怀上,如今却是十分争气,连生了两个儿子。
作为婆婆,她自然是欣喜的。听说皇后这回生产时伤了元气,她还让人送了好多补品过去。
和一些听说皇后生子之后就没什么好脸色的嫔妃相比,钟娴妃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淡定。
她让人将提前准备好的两份贺礼中的一份送去了坤仪宫,等皇后终于缓过精神之后,便第一个去探望皇后。
让娴妃有些意外的是,宋皇后生的这个小儿子,长得既不像皇后,也不像裴清殊,竟然有些…像太上皇!
当然了,小婴儿的眉眼都还没有长开,现在还做不得准。
不过娴妃已经能预想到,等太上皇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该有多高兴了。
要说皇后再次生子这件事情,娴妃和后宫里的其他女人不一样,她是真不觉得有什么好羡慕的。
原因很简单,她自己也有儿子。
看着自家白白嫩嫩、又精又灵的小敬亭,娴妃就觉得没什么可不满足的了。
不过还没有生育子嗣的裕妃就不一样了,她简直羡慕得不得了。
知道皇三子出生的消息之后,裕妃放下手中的筷子,捏了捏自己的小肚子,简直欲哭无泪。
什么生子秘术,全都是骗人的!
气得她把当年传授她生子秘术的邱姨娘叫进宫来,狠狠地埋怨了一顿。
第44章
至于魏僖嫔和嘉贵嫔两个,傅太后已经在裴清殊的授意之下, 将她们两个宫里的宫人全都审问了一遍, 可没有任何一个人承认自己事先知道这件事情。
再加上证据不足, 最后只能定义为意外了。
不过就算是无心之失, 魏僖嫔害得皇后难产,还是要受罚。
傅太后怕影响首辅魏青松在前朝为裴清殊做事的积极性,没敢重罚,只将魏僖嫔禁足半年,罚俸三月,让她好好闭门思过,为皇后母子抄经祈福。
还在月子里的皇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 第一反应不是傅太后罚得轻了, 恰恰相反, 她甚至还觉得罚得有些重了。
她不好直接反驳傅太后,怕傅太后觉得她不领情,就和来探望她的裴清殊说:“皇上,您现在实行新政, 正是需要魏大人的时候, 您说咱们是不是能看在魏首辅的面子上,从轻处置僖嫔呢?”
裴清殊听了,颇为意外地看向皇后。不过看着皇后真诚的眼神,裴清殊就明白过来,皇后是真心这样想的。
以宋氏的性格,会这么说其实并不奇怪。
“昭屏, 她害得你难产,你不生气吗?”
“她还小呢,又不是故意的。”皇后浅浅一笑,温和地看向裴清殊:“臣妾听说皇上那阵子还罚她在佛堂里跪了一天一夜?臣妾相信,她应当已经知道错了。”
裴清殊轻叹一声,握住皇后的手道:“还是按照母后的意思来吧。”
“皇上?”皇后本以为裴清殊宅心仁厚,再加上顾忌魏青松,应当会松口才对。
“朕知道你贤惠大度,只是这一回,僖嫔险些伤及了你和咱们的儿子,这样罚她已经算是轻的了。至于魏爱卿那里,你不必担心,朕了解他,他绝对不会因为这件事就不好好为国效力。”
皇后正要开口,却听裴清殊继续说道:“而且…朕也不瞒你。如果不是延和二十七年选秀的时候朕还是太子,需要朝中重臣的势力稳固东宫之位的话,朕是不会同意纳僖嫔为妃的。在朕心里,你比她重要得多。”
“皇上…”宋氏明知道身为正妻,自己不应该为裴清殊的话感到高兴,但她还是不由自主地被他的话所感动。
“虽说僖嫔只是庶女,但她毕竟是首辅的女儿,朕怕她的心大了,会给你造成压力。现在既然是她犯了错,罚她一罚,敲打一番也好,省得以后她再生出些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来。”裴清殊看着宋氏,坚定地说:“朕的皇后是你,也只能是你,你明白么,昭屏?”
宋氏的眼泪含在眼圈里,轻轻地点了点头。
其实魏僖嫔倒好说,嘉贵嫔却是不大好处置了。
首先当时散掉的是魏僖嫔的手串,嘉贵嫔只是在场而已。
其次…
当时皇后难产,裴清殊让嘉贵嫔和魏僖嫔一起在昭德殿里跪着,结果跪着跪着,嘉贵嫔忽然晕了过去。
结果太医为她诊脉之后,说是嘉贵嫔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这就很难办了。
嘉贵嫔是否有错本身就很难界定,这会儿又怀上了龙裔,别说傅太后不好处置她,连裴清殊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当时让嘉贵嫔一起罚跪,一是因为担心皇后,迁怒到她身上。二来是嘉贵嫔说的那些话,话里话外都是在挑拨皇后和裕妃的关系,裴清殊实在不爱听。为了清净,他便索性把她一起打发到了佛堂去跪着。
却没想到,嘉贵嫔竟然已经怀上了身孕。
裴清殊对嘉贵嫔的观感一般,但是看在孩子的份上,他也不好处罚她一个孕妇,只好一切照旧。
对此,嘉贵嫔是很意外的。她本以为裴清殊那么喜欢孩子,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之后,不说立马给她晋位,起码也要赏赐她一些东西,亲自过来看看她才对。
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嘉贵嫔气得,忍不住在屋里摔起了东西来。
她的心腹宫女知书小心翼翼地劝道:“娘娘,您就别气了,气大伤身,仔细伤了腹中的小皇子呀。”
提起孩子,嘉贵嫔才停止了手中的动作,气喘吁吁地说道:“我真是搞不懂了!皇上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知书,你说,我哪里比不上那个宋氏?凭什么皇上就那么喜欢她?”
“娘娘,依奴婢看,皇上对皇后更多的还是敬重,还说不上喜欢吧。”
“可皇上也不喜欢我呀!”嘉贵嫔说起这个就委屈,“我看家里的那些个姨娘,都是这样讨得父亲喜欢的,怎么到了皇上这里就不管用了呢?”
知书有些为难地答道:“这…可能是各花入各眼吧。”
见知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嘉贵嫔就更生气了。
知书怕她发火,赶紧转移了话题:“娘娘,这回还是叫皇后把皇子给生下来了,以后想要再找机会,恐怕就难了。”
嘉贵嫔冷笑一声,无所谓地说:“哼,我本来也没指望着那么幸运,能叫皇后一尸两命,不过是试探皇后一番而已。现在我知道了,看来皇后心里是真的很忌惮裕妃,知道这个就足够了。傻子才会直接去谋害皇嗣呢。”
“那僖嫔她现在被软禁了半年,您这半年岂不是要孤单了?”
“那有什么的,现在对本宫来说,最重要的是平安生下这个孩子。”嘉贵嫔抚摸着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微笑着说:“僖嫔那个蠢货,成天咋咋呼呼的,她要是天天在我跟前晃,我还怕她伤到了本宫的孩子呢。打今儿起,咱们就深居简出,外头爱怎么闹怎么闹去。”
不过,自打皇后分娩、魏僖嫔被禁足之后,后宫里就恢复了平静,还真没什么可闹的,顶多是有一些在平静外表之下的小波澜而已。
不知是不是因为难产的缘故,皇三子虽然是足月出生的,但相比于长子冬哥儿,颇有些体弱。
傅太后怕皇后忙不过来,就主动提出帮皇后带一阵孩子,结果被皇后给婉拒了。
“有奶妈和那么多宫人照看着,不会有事的。母后已是到了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让您帮着儿臣操持后宫里的杂务,儿臣心里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怎么还好劳烦您照看孩子?”
话虽如此,傅太后听了这话,心里还是有点不高兴。
她觉得皇后不够信任她,好像在防着她似的,和她不像是一家人。
不过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她并没有和任何人抱怨。只是在没人的时候,一个人对着窗外叹了几口气。
…
因为刚出生的小儿子身体似乎不够康健,裴清殊就给他起了个小名叫康儿,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地长大。
为了生下这个孩子,宋皇后可以说是在鬼门关口走了一遭,元气大伤。
说句老实话,她是真心不想再生孩子了。
裴清殊也被吓到了,决定几年之内,暂时不再跟皇后要孩子。
皇后出了月子之后,裕妃和娴妃就把管理后宫的权力交还给了皇后。
后宫中有宋皇后继续把持,裴清殊多少放下些心来,可以专心处理国事。
不久之前,裴清殊已经传令下去,将离京城最近的河北驻军先分批次拉到京城操练。其中能力不合格者,同样面临着回家的风险。
与此同时,他还让人提前通知各地驻军,除了河北驻军之外,其他各地的驻军将来也要一个一个地拉到京城操练,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各地驻军已经懒散了好多年,早就没什么战斗力了。冷不丁听到这个消息时,简直怨声载道。
但他们除了服从命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裴清殊手中掌握着大齐战斗力最强的三大营,任何一个地方驻军想要造反的话,都不可能打得过朝廷。
既然如此,他们除了乖乖服从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有一些自知没有能力的小兵,甚至主动提出离开军营,领了一笔遣散费,另谋出路去了。
裁军,并不意味着大齐的战斗力会大幅度下降。恰恰相反,裁去吃闲饭的老弱病残之后,才有可能将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就在第一批河北驻军赶往进城操练的时候,大齐的第一所官方武学,在京城正式成立了。
武学,也就是官营军事学校,主要包含武术与武德两个方面的内容。
赵虎这个总教头,相当于国子监祭酒,也就是这所武学的校长。
在他之下,还有司业、武学博士等人,负责管理和教授诸生。
武学的学生除了学习弓马、骑射等武艺之外,还要学习军事理论知识。
毕竟兴办武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士兵,而是优秀的将领。
除此之外,由于这所武学是官营性质的,每个月都会有一名在军中担任实职的将领来给他们讲课。学生们还有机会到军营中参观,甚至参与操练。
裴清殊打算等京城的武学运营一阵子之后,先改进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等过几个月之后,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裴清殊这位少年天子,是想做些事情了。
支持他的人有很多,当然,反对者也不少。
敢于像李天奇那样在明面上和裴清殊叫板的人,裴清殊其实并不惧怕。
可怕的是,有一些人白日里看着对他言听计从,在背地里却想方设法地置裴清殊于死地。
第45章
是夜,京郊马场。
一名穿着黑色斗篷的男子环顾四周, 确认周围无人之后, 踮着脚来到马场的围栏边。
另一名黑衣人一动不动地站在一棵大树的树干后面, 已经不知道在那里藏了多久。听到些微的响动之后, 他也谨慎地没有站出来,而是继续待在原地,保持沉默。
“长话短说。”后来那人竟是用流利的匈奴语低声说道:“现在齐国表面上是在裁军,但全军整顿过之后,八成会征兵。还望单于早做准备,争取先裴清殊一步出兵,打中原人一个措手不及!这里有一封信, 详细情况都写在里面了, 请你替我带回去给右贤王殿下。”
后者轻轻点了点头, 同样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右贤王让你注意安全,不要妄动。”
身着斗篷的男子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很快就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
老四离京五个多月的时间里, 共查处了各地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二十余人。
裴清殊觉得差不多了, 就把老四召回了京城。同时履行当初裴清殊对太上皇的承诺,给四皇子和十皇子这两个兄弟都封了郡王。
老四的封号仍然是安,老十的封号则是直。
见裴清殊这样友爱兄弟,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太上皇。
前不久,太上皇和林太后他们在河北行宫里呆腻了,便回到了京城。不过他们没有住进宫里, 而是搬进了位于京郊的皇家园林景和园,两人仍旧不过问俗务。
其实如果不是延和二十六年南巡之时耗资巨大,几乎掏空了国库的话,太上皇还想再带着林太后母女南下游历一番。
只可惜就算他退了位,不再理朝政,他太上皇的身份摆在这里,还是不可能轻装简行。一旦他要南下的话,必然要劳民伤财。所以他暂时只能在京城附近打转儿,然后时不时地祈祷一番,希望他这个有出息的儿子能挣够了钱,供他们到离京城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散散心。
太上皇现在对裴清殊这个皇帝,是无比的满意。他也十分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冲昏了头,执意要立最像他的幼子十四为太子。
不用想就知道,如果当初他封的是十四,那现在太上皇根本就没有条件退位。他还得战战兢兢地在宫里对着成山似的奏章和空荡荡的国库发愁,还要时不时地担心自己会不会像公孙先生卦象中显示的那样,在延和二十八年驾崩。
现在嘛,裴清殊已经改元雍定,延和二十八年这个说法已经不存在了。
而且太上皇感觉自己身体还算不错,再活个十年八年的,看到十四娶媳妇完全不成问题。渐渐地,他就不再一直担忧那个所谓的“预言”了。
当然,在满意和庆幸之余,时不时地,太上皇还会感到一丝羞愧。
太上皇明白,要不是他在位时没有抓好税收,还纵容贪腐行为的话,裴清殊也不至于一继位就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进行各种改革。
这也是在裴清殊的改革过程当中,尽管太上皇有许多不赞同的地方,但却一直没有出言反对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对裴清殊指手画脚。
现在国库具体有多少银子,太上皇并不知情。但裴清殊的勤政爱民和勤俭节约,太上皇都看在眼里,并且自愧不如。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个儿子,实在是比他优秀太多了。
不仅如此,裴清殊还信守承诺,不仅善待和他关系好的兄弟,对于和他不对付的老十,也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封了他一个闲职和郡王之位。
看到自己所有的儿子都有了着落之后,太上皇可算是彻底放心了。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老四重新获封郡王的这件事情,淮阳大长公主自然是最不满意的那一个。
现在既然太上皇已经回到了京城,淮阳大长公主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大好机会。
几乎是一听说这个消息,她就直奔景和园求见太上皇。
太上皇也不是个傻的,他当然知道淮阳为什么要来。为了耳根子清净,他索性称病不出,拒绝见客。
太上皇虽然耳根子软,但林太后是个主意硬的。不管淮阳怎么在外头软磨硬泡,每回太上皇要心软的时候,林太后就非常清晰地告诉太上皇:“给谁封王那都是殊儿的决定,她一个公主凭什么多嘴?您过去就是太纵着她了,才会叫她如此肆无忌惮。”
太上皇现在对林太后那是言听计从:“是是是,月儿你说的都对。”
只要太上皇打定了主意不见,淮阳大长公主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年妇女,也没办法硬闯。
在景和园门口晃荡了一天之后,淮阳憋了一肚子的火,哭着回到了恪靖侯府。
她在外头受了委屈,回家之后自然要找人发泄一番才肯罢休。
几乎是下意识地,她就问下人:“大公子回来了吗?”
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后,淮阳没好气地说:“不就当了个四品官儿吗?!忙得跟内阁首辅似的,还真当自己是什么朝廷重臣了,见天儿地不着家!”
恪靖侯听见这话,又是一阵心烦:“池儿怎么了,你又这样说他?大丈夫以国事为重,难道不应该吗?”
淮阳正愁没地方可以发泄她的情绪呢,恪靖侯可以说是撞到枪口上了:“哟,宋黎,你说的好听,还以国事为重呢,你怎么不去朝中做官?天天就知道在家里读书画画,那些没用的东西能当饭吃么?”
宋黎冷笑一声,没好气地说:“你以为我愿意这般游手好闲、靠祖宗荫庇活着吗?若不是因为尚了你这个公主,我早就在朝中做事了!”
淮阳大长公主呆了呆,完全没想到恪靖侯会用这种口气和自己说话。
“我说宋黎,你最近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了啊,还敢冲本公主叫板?是,我现在是年纪大了,你看我不顺眼了,后悔当初娶我了是吧!”
“无理取闹!”恪靖侯到底是个文人,怒气冲冲地指了淮阳半天,最终也只咬着牙说出这四个字来,之后便愤愤不平地甩袖离去了。
…
朝廷的春税收上来之后没多久,很快户部又要根据各地的财政预算,往下拨银子了。
紫宸殿里,宋池正色说道:“臣读史时发现,历朝从中央往地方拨银米时,之所以会出现贪污现象,主要是因为朝廷只粗略计算出了几大区域的财政预算,按照两浙、两广、两江这样的区域概念划分,将银两发放到各地总督的手中,然后再一级一级地往下发。这样的话,难免会有许多人在自己那一层级扣留许多银子。等到最后,真正能用到老百姓身上的银子,便是寥寥无几了。”
裴清殊深以为然:“要想杜绝贪腐,就不能嫌麻烦。这段时间只能辛苦户部,将各省、府递交上来的财政预算都核算一遍,然后要求地方严格按照朝廷给出的数字留款。如果地方官府的实际需要超过了朝廷给出的数目,可以酌情申请使用火耗银,但不可挪用下级地方的财政款。”
火耗银子指将官府收上来的碎银加火,铸成银锭时的产生的折耗,不在交税的正额之内,属于地方官府的养廉银。
为了避免贪腐现象,这笔银子一般都存在上级官府的府库中,需要申请才能使用。
从裴清殊登基开始,户部的各项任务就没停下来过。
刚开始户部尚书龙启章还指望着裴清殊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过一阵就消停了。
结果现在都快一年过去了,龙启章算是明白过来,裴清殊是不会“饶了”他们的。
不过好在,裴清殊并不是一味地加大他们的工作量。这回恩科结束之后,朝廷就分了几个算学极佳的新科进士,还有从别处调来的官员到户部当差。
一般来说,新科进士都是要么进翰林院混资历,要么去地方任实职的。不过裴清殊认为现在朝中正是用人之际,不必拘泥于那些成规。让人才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发挥作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裴清殊格外看重户部的缘故,一时之间,户部俨然成为了六部之首。
这段日子里,龙启章虽然累,但累就说明他受皇帝器重,是朝中不可或缺的重臣。
现在不管他走在哪里,都有人敬着他、捧着他,这种感觉不知有多好受。
所以对于这个前所未有过的要求,龙启章也没有拒绝,而是眼睛都不眨地答应了。
他觉得皇上已经够仁慈了,都还没要他计算各县城的财政预算呢!
除了户部官员之外,别人也没闲着。
老四这回出京,去地方巡查的差事做的不错。裴清殊便给他又安排了个活计,让他继续以监察御史的身份,监督各地官用银米的发放,以免中间出现中饱私囊的现象。
第46章
所以说,老四在获封安郡王之后, 在京城里还没呆上几天, 就又要去地方了。
对此, 安王妃庞氏颇有微词:“殿下, 您这才刚回来不久呢,怎么这就又要走了呢?就不能多呆几日吗?”
安郡王闻言放下手中的书,淡淡地说道:“还是出去得好。我去外头多做一点事,你们在京里的腰杆子就能多挺直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