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魂蚀骨的滋味从全身上下每一寸肌肤传来,她重重地喘息着,而他的胸口也急促地起伏着。
长夜漫漫,被翻红浪,这一夜注定无眠。
他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像是不知疲倦一般,而容真终于忍不住在全身都泛红而酸麻的状态下讨饶,“……放过臣妾吧,求您了……”
顾渊好委屈,“你不舒服?”
“……”容真咬牙切齿,“是太舒服了,都快魂飞魄散了好不好……”
“趁着还没散,朕继续努力。”
又是一次猛烈的袭击,容真已然说不出话来,只能以又一次的喘息乐章掀开又一场欢愉。
最后的最后,她听见他在耳边低喃了一句,“朕注定一辈子都要不够你,因为一旦深陷,就会难以脱身。”
我爱你,江山为盟,沧海为约。
从此再无山河永寂,唯余一生喜乐,流年不知。
作者有话要说:暂定番外预告:
阿笙与顾桓的故事——周三
小包子的爆笑生活——周五
因为正文已经完结了,所以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么么就在这里多说几句。
首先,我要抱着最诚挚的感谢向每一位支持正版支持么么的姑娘鞠躬,这本书的数据对一个新人来说无疑是非常棒的,我很感谢,很满足,也很惊喜。
而这样的成绩是每一位支持我的姑娘给予我的,你们的鼓励、留言、支持与陪伴,是让我即使偶尔累了倦了也能坚持走到今日的最大动力。
总而言之,真的非常感谢大家,鞠躬一万次。
我喜欢以后写的每一篇文,每一个故事,都能带给大家不一样感受,也希望自己能继续成长,继续进步,争取写出更棒的故事。
新文会在下周一凌晨准时开坑,届时还望大家多多捧场啦,陪伴么么一起开始新的旅程。
我*你们,我最最亲*的姑娘们,愿一路都有你们相伴,么么哒!
最后还要感谢jiusuoye和荆棘翡翠的浅水炸弹,感谢五百度不戴眼镜的手榴弹,以及所有送雷、留言或者潜水支持的姑娘,再次鞠躬!


135番外二.顾桓阿笙【上】

番外二.笙箫一曲伤别离【上】
天空是沉闷的暗灰色,白雪纷飞,黑云沉沉。
空气里仿佛有种令人窒息的力量似的。
这是苏杭最繁华的一处街道,道旁皆是商铺货摊,只可惜卖没了往日的热闹,行人们神色匆匆,显然不愿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过多停留于室外。
道旁有家装潢华贵的酒楼,檀木的招牌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几个大字:凤来酒楼。
这是苏杭最大最有名气的酒楼。
顾桓拈着支白玉酒杯,静静地立在窗前,视线停留在街道之上,神情淡漠,看不出情绪。
在他身后,另一个中年男子一袭华服,小腹微凸,赫赫然是此地的府尹赵成。
此刻,赵成正诚惶诚恐地朝顾桓解释着什么,窗前那一身白色衣衫被风带起,微微起伏着,晃动了赵成的眼,也叫他心下更加忐忑。
顾桓面对窗外,看似平静得没有丝毫情绪波动,但眼神却渐渐地眯了起来,因为赵成的汇报,宽大衣袍里的拳头也渐渐握了起来。
而身后的人还在继续说,“……皇上前几日下令严厉打击私盐,而属下接到圣旨,又有钦差大臣亲自督促,实在是不敢不从,更不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以不得已将王爷布下的人马给抓了一部分回去交差……属下恳请王爷看在属下一家上上下下七十三口人的份上,对属下从轻处理,属下也是情之所迫、逼不得已……”
从轻处理?
顾桓的唇角似乎轻轻地扬了起来,眼里嘲讽毕露。
若是他的大计因此耽搁,或者受到哪怕半点影响,这个窝囊废全家七十三口都不要想安度余生!
而就在这时,大街上忽然发生了一个不小的骚动,原因是一个小乞丐从老字号包子店里偷了两只包子,穷凶极恶的伙计很快追上了气力全无的小乞丐,对着他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沉闷的气氛被骤然打破,行人也纷纷驻足观看。
只见那小乞丐大约十岁左右的样子,身材矮小,蓬头垢面,这么严寒的天气里只穿着两件薄薄的衣衫,而因为那衣衫破破烂烂的,好些肌肤还暴露在外,青一团紫一团的,显然被冻得厉害。
伙计一把拽住他瘦骨嶙峋的胳膊,一边朝地上啐了口,喊了声晦气,一边朝着他就是一个耳光,“混账东西!老子的东西你也敢偷?也不擦亮眼睛看看招牌,就你这样子也配吃我们的包子?”
那小乞丐显然是怕伙计把手里的包子抢回去,当下也不顾这一耳光打得他头晕眼花,径直把包子往嘴里塞。
滚烫的油汁在口中蔓延开来,烫得他眼泪都出来了,可他狼吞虎咽着,因为哪怕口中疼得厉害,叫嚣的胃也已经难以忍受长达三日的饥饿了。
明明是这样瘦小一个孩子,却这样执着地把两个包子都塞进了口中,艰难地咀嚼着。
他只是想活下去。
活下去。
那伙计被他的举动触怒了,满街的人都看见自己抓住了他,可他居然就这么当着自己的面把赃物给吞了下去,这叫自己的面子往哪里搁?
还有,一个包子五文钱,试问这两只包子的钱谁来出?
想到这里,伙计怒火中烧,因为他知道,抠门的老板娘一定会在他那少得可怜的工钱里扣掉这两只包子的钱!
可怜的小乞丐还在努力地吞咽着口中的食物,冷不丁背上受到一记重拳,当下猛地跪了下去,口中残余的食物也尽数吐了出来。
而还不等他反应过来,背后的人拎起他的衣领,开始拳打脚踢,一下比一下重,每一下都像是要把他瘦小的身躯打散架一般。
周遭的人群喧哗起来,有人叫好,有人拍手,有妇孺觉得他太可怜,却又碍于伙计的穷凶极恶而不敢出声。
那小乞丐只能无力地匍匐在地,像头呜咽的小兽一般浑身颤抖,死死地护着自己的腹部,用还算坚硬的背去顶下一切痛击。
他只是想活下去,有口饭吃……
那具瘦小的身躯承受着非同寻常的拳打脚踢,而那伙计似是终于打累了,也觉得无趣了,当下吐了口吐沫星子,骂骂咧咧地把他扔在那儿,转身走了。
人群渐渐地散去,那小乞丐好似已经被打得站不起来,在原地趴了很久,终于缓缓地动了动,像只奄奄一息的小兽,就这样一点一点挪回了墙角。
他努力缩在那儿,却抬头望着天,从顾桓的角度恰好能看到他的眼睛,那是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好似藏满了不甘心,无可奈何,却又努力地苟延残喘着,因为他不想死,因为他想活下去。
顾桓的心脏忽然停滞了片刻,身后赵成的说话声似乎也消失了,满世界只剩下那双眼睛。
那是和曾经与皇位失之交臂的他一模一样的眼神,困兽之斗,绝望却又怀抱希望。
后来,他已然无心再听赵成的解释,将那白玉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放,面无表情地踏出了房门。
一行随从等在大厅里,见他从二楼下来,跟上了他的脚步,出门,牵马,翻身而上。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沿着大街骑行而去,可为首的顾桓却在路过街角之时,猛地一勒缰绳,停在了原地。身后的随从们赶紧也停下马,不明就里地看着主子。
翻身下马,衣袍翻飞。
顾桓一步一步来到角落里毫无存在感的那个小乞丐面前,看着他瑟瑟发抖的模样,忽地蹲□去。
“跟我走。”
不是询问,也不是命令,就是一句普普通通的陈述句,好似在对他说,“今日天气不错。”
那小乞丐怔了怔,直勾勾地盯着他,好似想要看清他的意图。
顾桓从腰畔扯下令牌给他看,淡淡地解释道,“我是淮相王。”
自负而又非常有力的一句话。
原来他就是当今皇帝的手足,位高权重的淮相王。
小乞丐的眼眸动了动,似乎在询问他,为何要自己跟他走。
顾桓只是微微一笑,脱□上的披风搭在他身上,“看你顺眼,就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理由你满意吗?”
……当然不满意。
他定定地望着那张清隽容颜上的浅浅笑意,感受着披风传来的淡淡暖意,心下却动了动。
这个人脸上的笑容似是早春枝头的绿芽,又似是五月清晨的湖水,充满了人世间最美丽的景致。
理由很牵强,可是笑容很有力。
他察觉到自己慢慢地点了点头,然后把手放进了顾桓朝他伸出的手掌里,那只手纤细修长,白皙润泽,与自己脏兮兮的小手完全不同。
可是他不嫌弃自己。
心里像是被一种柔软的东西充斥着,一点一点膨胀起来,逐渐变得充实而温暖。
顾桓把他抱上了马,朝着自己在此地的别院奔去,而下马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命人去找大夫来。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当大夫来了以后,要脱下小乞丐的衣衫察看伤口时,他却怎么也不肯好好配合。
顾桓还以为他是不愿意把弱点轻易示人,当下摸摸他的头,“乖,不要怕,大夫会帮你治好的。”
可床上的孩子就是死死拽着衣襟,怎么也不肯脱下脏兮兮的衣裳。
顾桓察觉有异,视线渐渐落在他衣不蔽体的身体之上,透过那些破破烂烂的洞眼,他似乎看到了……稚嫩却略微起伏的弧线?!
大脑倏地一滞,顾桓诧异地问道,“你,你是个姑娘?”
床上的孩子缓缓地点了点头,别开脸去不再瞧他,咬着下唇一言不发,好像在等待着他的抛弃。
顾桓被这样灰蒙蒙的眼神给打倒了,当下哭笑不得地拍拍她的手,“好了,别乱想,我不会因为你是女儿身就抛弃你的,淮相王说话做事从不失信于人,若是答应你的事都做不到,还不受天下人耻笑?”
他遣走了大夫,为她请了个新的女大夫。
在书房看了一会儿书,随从来汇报顾桓,那个孩子的伤已经上好药了,大夫说都是皮肉伤,不打紧,只是这孩子从小吃不饱穿不暖,身体状况并不算好。
他放下手里的书,往孩子住的房间走去。
推门的一刹那,顾桓简直以为自己眼花了,婢女替床上的孩子擦洗好了身子,也换上了干净的衣裳,这竟是一个容颜清秀好看的小姑娘!和前一刻的肮脏小乞丐大相径庭,完完全全脱胎换骨,只除了身子太过纤细瘦弱,下巴也尖得不成样子,叫人看了忍不住起了一丝怜惜。
他走到床边,问她伤好些了吗,小姑娘眼巴巴地望着他,点点头。
他又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想了想,摇了摇头。
顾桓失笑,“别一直不说话啊,你光是摇头,我如何知道你是没名字还是不愿告诉我呢?”
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沉痛,就在顾桓暗自诧异之时,只见小姑娘抬头艰难地指了指自己的喉咙,然后摇了摇头。
顾桓一僵。
她,她居然是个哑巴!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令人哀悯的事情,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人在过着苦难的日子。
顾桓是个胸有大志的人,并不会为了这些凡人的悲哀而驻足,可是他阴差阳错地捡回了这个小姑娘,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他不问她的过往,也不说将来的打算,只是把她当成家人一般照顾着,每天一同吃饭,一同走街串巷。
他在家的时候,会教她读书识字,与她谈天说笑;他不在家的时候,她就自己生活,反正有婢女照料,反正衣食无忧,反正他的书房里总有那么多读不完的书,每一本都足够让她痴迷好几天。
他在世人眼中是个风流的公子哥,在终于到来的扬州三月里下江南、赏山河,哪怕这样的举动背后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但他的的确确带着他的小姑娘开始了这样惬意的人生。
在与她生活了将近半月之后,有天夜里,他站在窗前吹笙,去发现小姑娘穿着薄薄的单衣站在门口望着他,眼里满是欣羡。
他一边责备她为何不多加件衣裳,一边脱下自己的狐裘为她披上,小小的姑娘在他宽松的衣袍下有些滑稽可笑。
她不说话,直直地望着他手里的笙,眼里是星星点点的光芒。
“怎么,想试试?”顾桓笑眯眯地拍拍她的头,大方地把手里的玉笙递给她,“喏,拿去吧。”
小姑娘犹犹豫豫地接了过来,像是捧着多么珍惜的宝贝,小心翼翼地放在嘴边,憋足了气力吹了一口。
“噗——”声音十分诡异。
顾桓笑弯了眼,那双桃花眼好看又迷离,伸手从小姑娘手里拿回了玉笙,无可奈何地说,“你看你,真是没有音乐天赋,还是让为师教教你吧。”
他把她吹过的地方凑到唇边,然后轻轻地吹了起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赝,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李白的诗,潇洒惬意,无拘无束。
顾桓在吹曲的间隙,朗声念着这样的诗句,眉眼间蛮是疏狂不羁,桃花眼里亮晶晶的,像是天上的星子。
小姑娘看呆了。
那以后,她爱上了吹笙,每日每日都要缠着他吹上几曲,顾桓无奈地点点她的鼻子,“你啊,这么爱笙,干脆取名叫阿笙算啦。”
她的眼睛骤然一亮,竟朝他点点头,唇边是一抹灿烂的笑容,看得顾桓也是一愣。
自从把她接回来后,她很少笑,眼下竟是破天荒地露出了这样灿烂的笑颜,属于孩童的美好与纯真。
他笑着摸摸她的头,轻轻地吐出两个字,“阿笙?”
她眸中笑意更浓,重重地点点头,显然对这个名字喜爱至极。
从那以后,一直孑然一身无拘无束的顾桓身边有了个小尾巴,从不说话,却总用一双亮晶晶的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瞅着他,千言万语都在其中,别人看不懂,他却不知怎的总能轻易地识别出她的每一个念头。
而不管何时何地,他遇到多么令人失望的事情,阿笙都会静静地陪着他,不说话,却总归再也不是放任他一个人去面对一切。
阿笙,阿笙。
她一直把全心全意地把他当成自己生命里的救赎,却不知道,这个长她十岁的男子也将她当成了生命里的阳光,贪婪地汲取着温暖。
作者有话要说:现在每天都在酝酿新坑哈哈,番外也来迟了,不过我知道你们不会跟我计较滴【每次都来这招(#‵′)凸!】
下章应该是周五放出来,然后下周一会把新坑的传送门摆上来。


136番外二.顾桓阿笙【中】

番外二【中】
淮相王交友甚广,三教九流的酒肉朋友都认识一些,而朝中众人亦对之恭敬有加,只因他虽长着双含笑的桃花眼,一旦较真起来,缱绻醉人的眼眸也能暗藏杀机宫女上位手册。
长袖善舞,心思深沉,看似对你笑脸相迎,但下一刻就有可能把你扫地出门——这便是顾桓。
可是于阿笙而言,他却全然不是这样一个人。
若是这世上有一个于她而言最重要最亲近的人,那便是顾桓了。
他会在桃花盛放的春日把她从床上拽起来,胡乱地给她笼上裙衫,然后要婢女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着她一同去赏花。
满目绚烂的粉红飘零似雪,触目皆是春日的色彩,而她身着粉色绣花裙,恰似这林中最艳丽的一朵花。
她无声的笑着,伸出小小的手去接住那些花瓣,而身后忽地传来了乐曲,叫她诧异地回过身去。
只见绚烂的花海中,那个白衣男子笑吟吟地站在一树桃花之下,捧着玉笙漫不经心地吹着,可是眼神却牢牢地锁定了她。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她眨了眨眼,努力藏起泛红的眼眶,为生命里忽然多出一个这样天神般的男子而感谢上苍,从前的辛酸悲苦恰似一场罗浮梦。
他会在炎热的夏日拉着她去后山的林子里避暑,那儿有条潺潺的小溪,微风在溪面弹奏出潺缓的乐章。
他把她按坐在溪边的草地上,替她温柔地脱下鞋袜,然后将那只白嫩小巧的脚丫放入溪中,笑着问她,“怎么样,是不是很凉快?”
冰凉冰凉的溪水在她脚下潺潺流过,夏日的浮光透过林叶的间隙洒在草地上,她看着他也坐在自己身旁,与她一同享受这难得静谧的时刻,空气似乎都变得柔软起来。
他躺□去,用手掌遮住细碎的光,眼睛也微微眯起,像是慵懒的大猫。
而阿笙侧过头去看他,看他那样好看的侧脸,那样温柔的神情。
“觊觎本王的美貌是要付出代价的。”低沉悦耳的嗓音缓缓传入耳中。
阿笙脸一红,忙转过头去正襟危坐。
顾桓无可奈何地笑出声来,伸手揉乱她的发,“傻孩子。”
阿笙为这句话微微顿了片刻。
他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宠溺与怜惜,可她在欣喜之余又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待她长大以后才明白,原来那时候的她仅仅是不喜欢傻孩子这个称呼。
她不想当个孩子,因为孩子是不可能一辈子赖在他身边的。
所有人都知道淮相王身边多出一个小小的人来,被他像块宝贝疙瘩一样藏在府里,不曾露面,可是却无人不知她的存在。
在扬州最好的酒楼里尝鲜时,他会在吃到新鲜玩意儿时愉悦地勾起唇角,“叫厨子再做一份,带回去给阿笙。”
在路过一家首饰店时,他会忽地停下脚步,然后破天荒地踏入那种地方,指着柜台上一只玉质晶莹剔透的镯子说,“包起来,阿武,把它带回去给阿笙。”
在连夜赶路染上风寒之时,他会无可奈何地在离家不过几条街的地方停了下来,踏进一家客栈,“今儿就在这儿歇着,免得回去传染给阿笙。”
阿笙,阿笙。
这个名字是他起的,却似乎也逐渐变成了他人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谁都知道他宝贝她,谁都知道她就像他的家人一般,被他放在手心里疼着宠着。
后来阿笙长大了些,也不再和起初一样胆怯,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而他便找了江南最好的夫子教她使用手语,她学的时候,他也在一边看得认真。
当阿笙第一次给他生涩地比划出“昨日你带回来的桂花糕很好吃”时,他兴奋得抱起阿笙在空中转了两圈,连连夸道,“不愧是我的阿笙,如此聪明,一学就会!”
阿笙红了脸,喜不自胜地看着他,小小的心里是说不出的满足。
可是会比划以后,麻烦也跟着来了。
有一日,阿笙忽然问他,“当初为何把我带回来?”
顾桓愣了片刻,才笑眯眯地揉揉她的发,“那时候不是说过了吗,看你顺眼,所以顺手带回来了。”
阿笙不说话,坐在那儿看也不看他,无论他怎么哄都还是高兴不起来。
顾桓苦笑着摇摇头,却也被这个问题难住。
当初,他为何要带她回来?
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哑女被他捧在手心里,成了今日这个美丽娇艳的小公主,他是这样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她,可是原因又是什么?
连他自己也答不上来。
他只是想看着她每一刻都这样笑着,哪怕他的人生里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对权势的追求,对失败的憎恶,可他希望阿笙是不一样的。
他们的开头是这样相似,可是结尾不能一样。
就这样,阿笙渐渐地长大了,头一次来了葵水,头一次穿起了肚兜,头一次挽起了长发插上他送的发簪,头一次见识了胭脂水粉与头油发膏。
顾桓恨不得把这世上最美好的一切都送给她,每回出去,回来时都是一大堆女儿家穿的用的。
---------
淮相王故来无拘无束,风流洒脱,苏杭又是这样人杰地灵的地方,自然有他的不少红粉知己。
他开始每回在进出这些风流雅致的小筑时都关心起女儿家的物件来,问问这支玉簪是在哪里买的,又或是那盒带着淡淡香气的胭脂是从何处带回来的。
青霜笑着指着他的心口,“难怪王爷的无情都在江南传开了,眼下还有奴家在身边呢,都这么明目张胆地要送礼物给另外的女子了!”
顾桓轻笑着放下手里的胭脂盒,勾起她的下巴,“哦?无情?那些姑娘也是这样说的本王吗?”
青霜嗔怒地拍下他的手,恨得牙痒痒,“那些姑娘?就凭你这么自然地在奴家面前提到那些姑娘,就足以证明你没良心了!”
顾桓失笑,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口误,口误,本王认罚!”
他来得随意,去得潇洒,像是片随风而去的叶子,总归落不到谁的院子里。
青霜站在小筑的阁楼之上,扶着帘子看他翻身上马的背影,唇边是无奈的叹息。
这个男子心如浮萍,好似永远都不会停息。
后来……
后来,阿笙十六岁了。
顾桓这时候已经在京城住了一段时日了,阿笙也同他一起回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淮相王府,而非从前那些别院。
他上完早朝回来后,正在屋里准备换朝服,岂料门吱呀一声开了。
他头也没回地说,“没大没小,连门也不知道敲!还好我的衣服没来得及脱,否则……”
“否则什么?”阿笙走到他面前,含笑比划着。
顾桓看着那张神采飞扬的小脸,忽然就噤声了。
她已经不是六年前的那个小乞丐了。
乌发及腰,神情温柔,那双明亮的眼眸里仿佛有种引人入胜的力量,桃花瓣饱满美丽的面颊闪耀着青春的光彩,还有色泽美好的唇瓣,宛若春日初绽的杏花……多么美丽的小姑娘!
顾桓没能把玩笑话说下去,脑子里忽地冒出些纷繁芜杂的念头。
自打回京以来,人人都知道他身边多了个姑娘,阿笙本来就生得清秀,哪怕不是多么惊艳的容颜,但被他这个惜花之人好好地打扮一番,也有种素净温润的小家碧玉之美。
也因此,京城流言四起,有人说这是他的私生女,有人说这是他在江南的通房,各种不堪入耳的猜测构成了这些权贵们茶余饭后的趣谈,弥漫在京城每一个权贵出没的酒楼里。
顾桓一辈子我行我素,从不在意别人的风评,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出入烟花之地,也可以与青楼名妓谈笑风生,在他看来,这些女子不过是因为生活所迫流离失所的可怜人,她们靠着一技之长养活自己,而他也不过是听听她们唱曲弹琴,你情我愿,有何可耻?
可是阿笙不一样,她还这样纯真,被他保护得太好太好,完完全全是个养在深闺不知世事险恶的小姑娘。
他冒不起这个险。
自己的名声可以不要,可他的阿笙清清白白,却对不能蒙受这样的屈辱。
他把准备好的衣衫拿到屏风之后,让阿笙现在大厅里坐会儿,他要换衣裳。
阿笙乖乖地坐在那儿,而他一面在屏风的遮挡下换着衣服,一面对她说,“昨日金大人跟我说起他的小女儿要成亲了,邀请我去参加宴席,我这才知道原来金小姐现年不过十五岁,眼看着就要嫁做人妇……”
话音顿了顿,他以稀疏平常的口气对她说,“我忽然想起,你再过几个月也要满十六了吧?”
阿笙的心头忽然停在了这一刻,提起茶壶准备倒水的姿势也僵住了。
屏风后的人还在继续说话,“……这几日我见了不少京城的世家公子,巡抚家的长公子、赵家的三公子,都是难得一见的出挑人才,前者能文,后者能武,相貌也都是一等一的好,改日有机会,我会请他们来府上做客……”
说话间,他已然换好了衣裳,整理着腰带走了出来,含笑看着坐在桌边的人,“你跟我回京这么久,一直待在府里,也未曾出去转过、见见新面孔,待到两位公子来府上做客时,你也跟着我见见他们吧。”
阿笙跟着他六年,朝夕相处,又如何会不知道他言下之意呢?
心顿时凉了半截,她冷静地放下茶壶,抬眼望着他,“府里大多数下人都是新面孔,我也见了不少了,而两位公子是你的贵客,我去……怕是不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