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青山村人却还是下不了决心,毕竟留在明城这边的难民营至少还有两顿稀粥,谁也不知道谷城那边的情况,若是那边的官员吝啬,连这点稀粥都不给的话,他们进不了城花不了银子,岂不是要饿死?
秦老村长最后咳嗽了一声,只说了一句话:“现在还未开始秋收,咱们过去还能做一些事儿,等秋收过后天气冷了,就算是想要走,怕也不容易。”
秦春沛在旁边看着众人脸色,补充了一句:“明城与咱们青石县不同,我们那边一直到年末才下雪,但这里听说九十月份下雪都是常有的事情。”
一旦下雪,尤其是北方容易下大雪,到时候封住了道路他们还怎么走?
秦小山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唯一的儿子,别人也许能熬过冬天,但他儿子才五岁,若是冬天下了雪,他们却没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岂不是要了孩子的性命!
王氏首先忍不住了,小女儿已经走了,若是大儿子再出点什么事情的话,她还怎么活得下去:“五叔,要不咱们就去谷城吧,不是还能投奔亲戚吗?”
那头孙明有些犹豫,他是相信秦老村长的话的,只是舍不得每天两顿粥,要知道有这粥在,即使他们进不了城也饿不死。
王氏这会儿倒是聪明起来,就问道:“孙大哥,孙家嫂子,你们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大海小海想想啊,小海年纪小身体也弱,这两日晚上常听见他咳嗽呢。”
这话一说,孙明家的果然脸色变了,也不再拉着丈夫的衣角表示反对了,摸着孙小海的脑袋默然不语,显然对去谷城的事情默认了。
秦老村长扫了大家一眼,就说道:“既然你们都同意,那明日一早吃了粥,咱们就出发往谷城走,若是到了那边不大好,咱们看着情势再决定要不要回来。”
这也是秦老村长为大家留下的后路,毕竟明城这边的难民营不可能立刻消失,他们去了谷城真的混不下去,再回来也没有什么两样。
果然,众人的脸色都松快了一些,显然都想到去谷城不成还能回来这件事。
当天晚上,他们吃了粥就早早的睡了,等到第二天又早早的起来收拾东西,再去排队喝粥,喝完热腾腾的粥,青山村人便结队离开了。
他们进来的时候得做检查,等到离开的时候官兵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连他们去哪里也不闻不问,可见那位顾大人肯定也是不希望难民留在此处的。
明城距离谷城并不算远,大约是大部分难民留在了明城,一路走过去倒是有些寂静,周围地里头的野菜也多,显示并未经过过度的挖掘。
这对青山村人来说倒是意外之息,能挖一些野菜出来伴着粥一块儿煮了,总算也比稀粥更能填饱肚子。当然,更重要的是这边食物多,至少能证明他们走出这一步没错,谷城那边虽然偏僻,但日子必定不难过。
第四十四章进城
去谷城的路不好走, 即使是官道也有些坑坑洼洼的, 但却比来明城的时候反倒是安稳一些, 因为路上行人少, 他们反倒是不用避讳和戒备太多。
一群人带着的粮食是少,但有野菜也能果腹, 虽然野菜这东西吃多了胃口都在发酸, 但总比一直饿着强多了。
就这么走了快十日时间,米面都数着粒数在下锅,有时候打粥的时候只能看见绿茵茵的野菜见不到白色的米粒,就这么才熬到了谷城。
一开始王氏还有心思惦记着在明城入土的小女儿,到了后头几天也饿得没这个心思了,只守着秦春云生怕他饿着, 每次都把自己碗里头的米粒往儿子碗里头扒拉。
远远的看在谷城城墙的时候,青山村人都不免露出笑容来,谷城的位置有些特殊, 这地方位于一片山峰中间的盆地之中, 要进入谷城只有两个通道,
一个是靠近明城这头的峡谷关,乃是两座山峰之间的一个窄路, 最宽的地方也只能容纳两辆马车并行而走, 但这已经是进出谷城最宽的路了。
另外就是靠近边疆玉门的梅山, 梅山是一座既高又险的山, 除了一个口子之外很难度过。可以说谷城这个地方, 若是将两个口子都堵起来的话, 那就是一个被群山包围的世外桃源。
正因为地形优势,内部盆地平原又能自给自足,即使以前战乱的时候,谷城也常常较为安定,毕竟想要进入谷城的话,要么是夺走险要,要么是爬过险阻,两样都不是那么容易,这地方又不是明城有大把大把的粮食,没人愿意在紧要关头废这个力气。
秦春沛等人看中谷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如此,毕竟刚经历过一次流离失所,他们可不想再经历一次,能安定自然最好。
不过谷城这地方千好万好,却有一个不好,那就是这地方的土著十分彪悍,据说常年不服朝廷,历年以来土著与朝廷力量都有摩擦,当地土著也较为排外。
这一点秦春沛曾在书中看过记载,书中曾提及谷城土著乃是一种蛮人,自称尔玛,与南蛮不同,他们是北蛮,说不清楚祖上有没有匈奴血统,但一个个人高马大,性格刚烈暴躁,常常一言不合就会动手,当地宗族力量又厉害的很,有时候知府知县的话都没有族老得力。
谷城事情且不提,如今他们已经到了谷城脚下,但怎么进城却是个麻烦事儿,这谷城与明城不同,连田地都是框在城墙里头的,他们若是留在外头的话只能忍饥挨饿。
但就像明城不乐意难民进城一样,谷城果然不能随意进出,凡是进门的人都要登记入册,若是难民的话便要问一个身家清白,并且需要人做保才能入城。
青山村人身家清白自然是没问题的,但寻人做保却有些困难,毕竟他们家虽在这里有亲戚,却是许多年没有联系的,这会儿一时半刻哪儿能联系的上。
那守城的官兵冷着脸,皱眉喝道:“若是无人作保,尔等不可入城。”
秦春沛灵机一动,将自己的童生文书取了出来,开口说道:“官爷,这是我的童生文书,原本今年就是要考秀才的,只是老家遭了难,不得已离家逃灾,不过此书是朝廷发放,可否与保书等同使用?”
这年头读书人稀少,尤其是谷城这样天高皇帝远,当地土著又不太重视读书人的地方。
那官兵拿过去看了看,别的东西都可以作假,但官府的印章终归是真的,他看了眼秦春沛,见他不过是十岁稚龄,心中倒是有些惊讶,犹豫说道:“还真是童生文书,真看不出你小小年纪还有这个本事,只是这个我做不得主,得去问问将军。”
秦春沛几人见他转身进了城楼,自然只得在城门口等着,谷城附近都是山地,城外头的村庄其实不多,说是城门,但其实这一道关卡之后都是农田,真正算是谷城城市的还得走上几日才到。所以这会儿进出的人竟然只有他们一行人。
半晌,方才那官兵再一次走了出来,这一次他身前有个男人,看着大约三十出头的样子,长得十分魁梧,一脸的络腮胡子,看起来并不太好相与。
那人走到他们跟前,扫了一眼在场的人,最后目光落到了秦春沛头上,忽然笑了起来,他的声音极大,如同雷震一般:“你就是那小童生?”
秦春沛连忙说道:“正是,秦家春沛见过将军。”
那将军将他左看右看,似乎在看什么稀奇的东西,但见他腰背挺直,在他面前也是不卑不亢的模样,却又没有读书人的酸腐气味,倒是心生几分好感。
好一会儿,一直到秦家人都觉得忐忑不安的时候,这位将军才开口说道:“既然是朝廷发的文书,足以证明这几位都是青白人家出来的,也能算得一个保书,让他们进城吧。”
说完这话,不等青山村人感激,那将军又说道:“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谷城有谷城的规矩,你们进城之后谨言慎行,若有行为不端,到时候被赶出去可怪不得别人。”
秦老村长等人自然点头称是,这才走进了这座建造在两座山峰之间的城楼,过了城楼依稀能够看见城门内的场景,与他们想象的极为不同。
城门之内,除了三俩茶寮酒肆之外,就是大片大片的空地,再往前却是一些农田,依稀能够看见远处有袅袅炊烟,可见那边应该是农家。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将军的话,守门的官兵倒是对他们颇为客气,其中一人还说道:“几位若是有铜板,在这几家店里头也能歇歇脚,不过这里可没有啥好吃的东西。”
“若是没有,再往前就是吴家村,也是能投宿的地儿。”官兵又说了一句,就自去忙了,不再关注他们一群人。
青山村人都有些饿了,但又怕酒楼茶寮里面的东西太贵,毕竟能开在这里的店家都是有些名头的,平时赚的都是城门将士们和外来者的钱,价格必定不会太实惠。
秦老村长最后拿了主意:“我们先去那个吴家村,到那儿看着也就是半个时辰的脚程,到了村里头,咱们买一些米面自己煮饭,肯定比在这里吃实在。”
青山村人都是苦过来的人,自然不会有意见,就算是几个孩子被酒楼里头传出来的肉香馋的流口水,也没有缠着父母要吃的。
继续往前走了小半个时辰,果然看见了那个吴家村,与他们青山村不同,这边地里头种着的大部分都是小麦高粱,当然红薯也是不缺的。
他们还未靠近,在农田里头忙活的人家就看见他们了,便有人起身喊道:“老丈人,你们从哪儿来?”
秦老村长笑着说道:“从南边来,家里头日子不好过,便打算来这边投奔亲戚,只是一路上吃光了干粮,不知道能不能在此处买一些。”
那人也是个热情好客的,顿时笑道:“我猜应该就是南方来的,这两年常有逃难过来的,不是北方就是南方,你们看着个儿不高,肯定就是南方来的。”
这两年先是北方大旱,又是南方水灾,逃难的人实在是不少,不过如今北方难民已经渐渐少了,反倒是南方的多了起来。
说着那人也不干活了,从地里头走了上来,笑着说道:“既然要买粮食的话就跟我回去吧,我们家正巧有多余的红薯,也能便宜些卖给你们。放心,我吴老三做事情最为公道,这是大家伙儿都知道的事情。”
旁边便有人喊道:“得了吧老三,谁不知道你家的红薯都放了一年了,就这你还收他们的钱,可见是个吝啬的。”
那吴老三也不生气,笑着说道:“谁家的粮食也不是白得来的,怎么就不能收钱了。”
秦老村长笑着跟了上去,倒是不介意粮食不是放了很久,只要能吃就行。
等到了地方一看,这吴老三住的还是青砖房子,可见家里头还是不错的,拿出来的红薯虽说放的久了有些干瘪,但也没有生芽,可见是保存的还不错了。
秦老村长便做主买下了五日的粮食,这才问道:“吴家大兄弟,我们初来乍到的,还不知道谷城的情况如何,这逃难的人很多吗?”
那吴老三收了铜板正有些高兴,要知道逃难来的人许多身无分文,他们苦苦哀求的时候村里头也只能给一口吃的,若不是看这几人脸色还可以,他肯定是不会搭腔的。
这会儿听见秦老村长文化,他倒是也没有隐瞒,笑着说道:“人倒是不多,估计都在明城那边蹲着呢,我这也是听一个在明城的亲戚说的。”
“不过你们可来对了,咱们谷城的人热情,哪像明城似的又要人又舍不得…”说到这里,吴老三似乎觉得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饶过这茬,“反正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青山村人对视一眼,心中倒是有些讲究,很快在吴老三的介绍下,他们在村里头一个破屋子里头暂时安顿下来,有了粮食,女人们也舍得让大家吃了个饱。
红薯虽然是贱物,但他们一群人许久没有吃饱了,难得敞开吃了一次一个个都面带着喜色,连带着这一日晚上都睡得特别的安稳。
第四十五章亲戚
之后又走了四五日功夫, 这还是在吃饱肚子的情况下,路过了好几个村庄,青山村一行人才到了真正的谷城。
与明城的巍峨, 关口的严峻不同,这座建立在盆地中间的城市看起来十分普通, 那城墙并不高也不大, 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比得过当年青石县的城墙。
在峡谷关的时候,对人口的进出管制的非常严格, 虽然不像明城那样一刀切, 但想要进城也得有一个起码的保证才行。
但是到了城内,这边的管制反倒是有些松散, 在他们路过村庄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较为热情善意的, 偶尔有些地痞无赖,看着胆子也并不大。
等到了谷城内城门口,守在门口的官兵只要他们交了每个人一文钱的入城税,便没有再管他们是不是难民, 显然城内对这一块并不重视。
这对秦春沛等人来说自然是大好的事情, 他们匆匆然进了内城,一进门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 谷城内的房屋不算繁华, 人也不算多, 但行走的百姓精神面貌却都不错。
青山村人也是许久没有见过这般的市井生活场景了, 原本在城外的时候, 他们已经颇为羡慕当地百姓生活的安逸,地里头有粮食,当官的又不算苛刻,日子自然过得太平。
这会儿到了城内,一群人忽然想起当年去青石县赶集的场景,不免露出几分怀念和哀思来,他们都记得那一晚的火光,也不知道青石县到底如何了。
众人都有些恍惚,似乎一瞬间回到了当年,但很快的,肚子咕咕叫的声音让他们回过神来,秦老村长叹了口气,喊来秦峰说道:“阿峰,你带着孙明和大山去附近走走,问问吃食的价格,咱们吃饱了肚子再去寻亲戚吧。”
秦峰应了一声,带着秦大山和孙明就走了开去,他们没耽搁多久就回来了,脸上倒是带着几分喜气,手里头还提着一个篓子:“爹,这边吃的东西都不贵,白馒头三文钱两个,肉包子也够五文钱一个,可是比咱们青石县还要便宜。”
这个是必然的,谷城位于偏西北的区域,自然不像他们芜湖那块物价高昂,再有一个,当地自己产出小麦,这种小麦做出来的吃食就更加便宜一些。
不过这确实是好消息,他们带着的细软是有数的,这里的粮食便宜自然是比昂贵来得好,毕竟铜板和银子又不会因为这个就变少了。
秦峰带了一筐的馒头过来,他们一群人其实都习惯了吃米饭的,但这会儿看着白嫩嫩的馒头一个个都口水滴答的,就是最小的春云和来娣都一人吃了两个。
吃完之后,秦老村长倒是叹了口气说道:“听着便宜,但小孩儿一顿都得吃两个,一天就得花九文钱,一家子这么吃的话,咱们可经不起这么吃。”
这道理谁都懂,其实农村人家哪有天天在外头买吃的,偶尔赶集的时候还要舍不得吃喝,自己从家里头带一个炊饼之类的呢。
等众人吃完了,秦老村长才带着人一边问路,一边寻找亲戚,一直到了日头西斜的时候,他们才终于在一条小巷子里头找到了那个地址。
那小巷子十分偏僻,周围的人家一看便知道日子怕是不大好,身上穿戴的也不如外头的那些人家光鲜亮丽。
秦老村长微微皱眉,他手里头这封信是二十多年前老兄弟给他寄过来的,信上不乏有炫耀的话,无非是他们在谷城的日子如何如何的好过。
但一看这个地方,似乎跟信上的完全不一样,秦老村长心中已经有些怀疑,等好不容易敲开了那户人家的阿门,勉强问道:“请问秦辉山可是住在此处?”
那开门的女人神色有些古怪,下意识的将门口一群人上上下下看了一遍,见他们形容狼狈,顿时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老头子死了都五年了,你们找他得去阴曹地府了。”
说完这话,那女人直接碰上了大门,秦老村长脸色微微一变,再一次敲门,但里头人却并不开,只是隔着门喊道:“哪儿来的穷酸破落户,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就找上门来,滚滚滚,我一颗粮食都不会施舍给你们!”
秦老村长以前也是体体面面的人,哪里被人这么当面骂过,顿时脸色难看起来,差点没一口气上不来,秦峰家的连忙扶着公公,脸上也带出几分不忿来。
秦峰有些气不过的想要去砸门,秦老村长却一把拉住儿子,摇头说道:“罢了罢了,眼看着是指望不上了,咱们还是另外想门路吧。”
等离开了那条巷子,秦老村长倒是说了一句:“也幸亏咱们阿沛有童生的文书,不然看他们这样子的,想要让他们作保可不容易。”
话虽如此,心中到底是有些失落,虽然来之前他们都知道许久不联系的亲戚怕会有变化,但真的上门被人指着鼻子骂,就是秦老村长心中也不是不生气的。
秦峰还是有些气不过,想了想趁着老爹不注意过去在人家门前撒了一泡尿,这才溜达着出来了。看见秦春沛的时候还朝着他眨巴了一下眼睛。
秦春沛也忍不住笑了,那女人确实是太过分了,穷亲戚上门打秋风,她态度不好情有可原,但秦老村长好歹年纪这么大了,当年辱骂实在过分。
只是气是出了,他们想要在亲戚家先借住几日的想法也破灭了,一群人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也习惯了,知道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的是,都不舍得花钱住客栈。
当然,就算是他们想要住客栈,恐怕客栈看他们一群人脏兮兮的还不让进门。
当然,跟乞丐似的睡在大街上也是不行的,最后还是秦峰有办法,出去绕了一圈居然租到了一个院子,就是跟之前卖给他们包子馒头的那个店家租的。
这个院子位置偏僻,地方也不大,但胜在干净整洁,最主要的是院子里头还有一口水井,虽说是苦水不能直接喝,但用来洗漱却是可以了。
如果不是位置太偏僻了,这样子的院子可轮不到他们来租赁,更别提一个月的时间也只收他们一百文钱,不过除此之外,秦峰和几个男人得去帮店家干几天活儿。
到了地方一看,青山村人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至于干活就更好了,虽说是给人白做工,但其实做工之中他们能吃一顿饭,再来也能打探打探消息。
一连串的事情下来,秦春沛也看清了他们一行人的性格脾性,秦峰不愧是五爷爷一力培养打算将来接自己村长位置的,行事颇有几分讲究。
相比起来,孙明有些小心思,但至少人看得清,秦大山秦小山兄弟俩都是标准的庄稼汉,但好歹兄弟齐心,听得进别人的话,也愿意听秦峰的话来做事。
一群人就暂且在这地方住了下来,当天晚上,女人们就热火朝天的烧了水,每个人都恨不得刷掉一层皮,穿了一路的旧衣服都洗了挂了起来,虽然已经打满了补丁也舍不得就这么扔了,等晒干了收拾一下还能派得上用场。
洗过澡换了身衣裳,一群人就不再那么像是难民了,也幸亏一路上他们丢了粮食却没丢行礼,每个人至少还带着两身干净的衣服。
不说女人们,就是秦春沛都觉得洗了澡整个人都舒坦了许多,要知道他们第一次洗出来的水都是黑乎乎的,乌糟的让人恶心。
等最后一个人都洗完了,钱氏把三个孩子拉到身前,一个接着一个检查他们的衣裳,虽然这一年过得苦,但三个孩子都是长身体的年纪,除了最后几个月吃不饱之外,其余时间还是有吃的,以至于一个个都长高了,裤子都露出了脚踝。
钱氏看了倒是也不急,笑着说道:“待会儿睡之前你们把衣服拿到娘这边来,放一段衣袖出来,衣服就又能穿了。”
农村做衣服就怕穿的时间短,他们可没有那么多布料可以浪费,所以做小孩子衣服的时候经常在衣袖裤脚的位置藏着一段,等孩子长高了放一放就还是能穿。
等众人都陆陆续续的睡了,钱氏还在月光下折腾针线活儿,虽说可以拖到明日在做,她却不愿意孩子们再多穿一日不合身的衣服。
也得亏逃难这么久,钱氏居然还藏着针线包,一针一线缝的特别认真。
秦春沛却有些睡不着,索性走出来坐在了钱氏身边:“娘,放着明天做也一样,月光虽然挺亮,但也别伤了眼睛。”
钱氏笑了一下,手中动作却不停:“值当什么,这些活儿娘闭着眼睛都能做,哎,算算日子这都快中秋了吧,怪不得太阳这么大这么亮。”
秦春沛这才意识到中秋节似乎快到了,他微微叹了口气,一时间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钱氏抬头看了他一眼,倒是反过来安慰道:“阿沛,别心焦,总算是到了太平安稳的地方,咱们有钱,有人,日子肯定能过得下去,以后爹娘继续供你读书。”
秦春沛倒是没想过还要读书,即使他们带着一些银钱,但逃难过来还要读书那就是为难一家人了,不过他也没直接打破钱氏的话,只是笑着说道:“是啊,咱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第四十六章关系
随后几日, 秦峰果然带着男人们出门帮房东搬运货物, 他们去了才知道房东为什么那么大方,原来是家里头开了包子铺, 搬运的粮食不少, 又重又脏,请人花费的工钱可也不少。
秦峰等人都是干惯了农活的,这会儿都是也适应的很, 干起活儿来又快又好,倒是让那老板无话可说,偶尔还让他们拿几个馒头回家去吃。
这边男人们在忙碌, 那边女眷们的活儿也没停, 先是将所有人都收拾了一遍,又出去与左邻右舍的打探消息。
老郑氏年纪大了, 如今到了安定的地方身体反倒是有些不舒坦, 索性就留在家中照顾几个年纪小的孩子,主要要是看一眼, 不准他们出去乱跑。
几日之后, 青山村人就大致将谷城的情况摸了个遍, 因为有峡谷关和梅山在那儿, 谷城确实是比较安逸,同时与外头的交往也略少一些。
谷城虽然也被称作城, 但其实此地是明城的下属管辖范围, 也就是说, 其实这地方也是知府顾大人的管辖领域, 只是因为谷城的特殊性,顾大人的话说了也不一定管用。
而现在,名义上谷城最大的官儿是知县孟勤山,但实际上谁都知道,当地的尔玛族人十分独立,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并不一定认同知县的话。
孟勤山的性格也与那位明智却有些专行的顾大人不同,他奉行的是中庸之道,朝廷吩咐的事情他也做,若是当地尔玛族不同意,他也就只能拖着,并不激进。
这个孟勤山孟大人也是个秒人,据说当年也曾是状元及第的人才,但不知道为什么得罪了朝中高官,这才被贬谪到又偏远,人情世故又十分复杂的谷城来。
结果孟勤山来了之后,一不自暴自弃,二不苦干政事儿,将衙门里头的事情都交个了身边的几个老吏,自己是不是就出门钓钓鱼,爬爬山,悠哉的很。
且不提这个孟勤山是真的不在乎,还是假装的豁达,至少比起之前那位知县来,当地的尔玛族倒是与他关系不错,不是什么大事儿也愿意听从他的安排。
也正因为如此,此时此刻的谷城也看似平静,否则的话光是官府和尔玛族的较量就足以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了。
这一日,秦峰打听完消息回来就把大家伙儿召集起来,看了看秦老村长才说道:“爹,这几天我带着兄弟几个到处走了走,这谷城看着不错,但来往的商人却不多,或许还不如咱们青石县,那时候还有远道而来的客商想要当地的上好青石呢。”
不过想想这也正常,谷城除了谷子还不错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特产,低于偏远,路上也崎岖,想要谷子的一般都会去明城,再不然也是掐着点过来。
还有一个就是,当地的尔玛族人十分不好说话,做生意的时候说一就是一,不像汉人喜欢一个讨价还价,对于商人来说自然也不好这一口。
秦老村长皱了皱眉头,下意识的说道:“若是这样的话,想在这里做点小买卖可就难了。”
原本他还想着,若是可以的话带着村人做一点小买卖,比如说卖一些他们南方才有的点心,不是赚钱吧,只能也能养家糊口。
秦峰一听,就说了:“得了吧爹,咱们几个什么手艺,哪家都没有值得拿出手的,人家一开始或许图一个新鲜,后头肯定不爱吃。”
“是啊,这边吃东西跟咱们那边不一样,什么东西都希望往里头放古怪的香料,偏偏又是吃面食的,我这几天还觉得有些上火咧。”秦大山也忍不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