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子领命进了院子,绕过院子里面吃喝的人,径自进了堂屋,堂屋里面也摆了一席,秀才娘子在那陪着邻居的女人们吃喝的正高兴,见到婆子进来,秀才娘子忙把酒杯放下迎上前:“怎么你来了,可是你家大奶奶打发你来说句要紧话?”
婆子摇头,凑在秀才娘子耳边悄悄说了林大奶奶姑嫂来了的事。秀才娘子听说林大奶奶这会儿来了,扫了眼院子里还在吃喝高兴的大家,她是晓得这样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是不能随随便便给人见的,沉吟一下就把锦夏叫来,让她从后门出去,绕到前面,把林大奶奶从车上请下来,只好委屈林大奶奶从后门进来,在刘秀才书房里坐坐了。
锦夏听命从后门出去,秀才娘子安排好了,就有人笑着问:“大侄女也就出来叫了声人,就被你赶回屋里去了,我们还想和大侄女多亲热亲热呢。”
那二婶也在那忝着脸附和,秀才娘子也不客气:“原本呢,你侄女在外面这么多年,回来了,是该各家各户去去的,只是她现在也大了,不像小时候了。再者说呢,我们两口想多留她几年,担心这杯别人见了,生了坏心,可不好了。”
二婶的脸不由一红,众人也有明白的,连连点头:“说的也是,我偶然见了一眼,那样花枝样女儿,可不是我们这附近的人家能配得上的。更不是什么年纪一大把,儿女成群的人所能要的。”
还有尖刻的已经笑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要我有这样的一个闺女,更是恨不得把她藏在柜子里,不许她见人呢。”众人哄堂大笑,秀才娘子瞟一眼二婶,觉得心中这口恶气算是出了,还想再说话,见锦夏从后院走出来,晓得林大奶奶姑嫂已经进了书房,就站起身往锦夏那边走去,让她去告诉锦绣,端了茶水点心往书房去。
锦夏点头进屋去告诉锦绣,也有人赞道:“别说大侄女,就说三花这丫头,她姐姐回来才几天呢,她想必受了些姐姐的熏陶,和我们家的女儿也不一样。嫂子,也不是我喝了酒被酒盖了脸,说夸你的话,你以后的福气,长着呢。”
“来,来,来,喝酒!”秀才娘子又端起酒杯,招呼众人吃喝。
锦绣已经用茶盘端了茶,手里还勾了一包点心,脚步匆匆地从屋里走出,也有人想和锦绣打招呼,被秀才娘子打个岔就没招呼成。锦绣从屋檐下走,转进后院进到书房。
书房虽然小,当初秀才娘子也是下了本钱建造的,又隔了两堵墙,前面的喧扰没有传到后面,锦绣走进书房时候,林大奶奶坐在窗边,林大姑娘正在书架面前,抬头瞧着刘秀才的藏书。刘秀才毕竟是积年的老秀才,家里的藏书虽比不上林家的,但也够让林大姑娘赞叹了。
听到锦绣的脚步声,林大姑娘这才回头,对锦绣笑着道:“锦绣姐姐,你不要怪我,我见了这些书,就想瞧瞧。”
林大奶奶已经站起身去接锦绣手里的茶,自己取了一杯,把另一杯递给林大姑娘,对锦绣笑着解释:“家祖父虽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有道理,可读书人家的女儿,难道真要做个睁眼瞎子不成?因此家里女儿,十岁前都是和男子一样,上书房读书的。别的不学,《女戒》这些总是要好好学学的。免得出门被人笑话。”
说着林大奶奶亲昵地瞧林大姑娘一眼:“小姑又最爱学这些,家祖父为了取笑,也曾给小姑出过题目,命她作篇文来,谁知作出来的,倒比她哥哥还要好些。家祖父倒感慨不已,说偏生她是个女儿,要是个孙儿,岂不又是个进士?”
林大姑娘被林大奶奶夸的脸一红:“嫂子快别说这话,我也晓得,女儿家还是以针黹为要的。像姐姐这样针线出色的,才是正道。”锦绣听出林大姑娘话里,似乎有些不甘心,微笑着道:“妹妹这是有福气,针线出色,对妹妹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对我这样的人来说,才是吃饭的本事。”说着锦绣话锋一转:“我在王府的时候,王府的几位郡主,虽也学做针线女工,平常却更是吟诗作对更多呢。”
真的?林大姑娘的眼又闪闪发亮,林大奶奶已经微笑:“说到王府,听说王府规矩和我们这些小户之家是不能比的,说是吃饭睡觉见人都有一定的规矩,我也只听过没见过。”
“要说这个,贵府的规矩也十分严谨了,不过比起来,王府的规矩就更严一些,我听嬷嬷们说过,这才叫皇家气象呢。”
“那能不能给我们演练演练,免得闹笑话。”林大奶奶的话让林大姑娘笑了:“嫂子今儿是怎么了?要姐姐演练王府规矩,可是说呢,我们这些人,一辈子连王府的门都进不去呢。”
“演练演练也好长长见识。”林大奶奶自然不会说出真实目的,笑盈盈地用一句话就堵了林大姑娘的嘴。锦绣已经站起身:“就说走路吧,王府的规矩就不一样,丫鬟们走路,要求脚步轻盈快速又不能带出一点风。王妃和郡主们走路,那就要十分端庄了。”
这下连林大姑娘都来了兴致,不由往锦绣身上看去,难怪觉得锦绣走路都和别人不一样呢。锦绣唇边含笑:“还有,遇到拐角处,要从左边走,不能往右边走,免得有人从另一边过来,如果你走右边,那就撞在一起。”
“啧啧,果真严格,那要不懂的,岂不闹笑话了?”林大奶奶的话让锦绣笑了:“是啊,我记得是前年吧,有位新来的长史,他家奶奶前来拜会王妃,那天也不晓得为什么,偏偏没人提醒她,就和从另一边走来的嬷嬷撞在一起。嬷嬷什么都没说,倒让那奶奶闹了一个大红脸。”
“那后来呢?”林大姑娘忍不住追问,锦绣浅浅一笑:“后来呢,就是罚了那个带那奶奶进来的内侍,说这是他的错。至于长史的奶奶,第二回进来王府,就不会闹笑话了。”林大姑娘还在懵懂未懂,林大奶奶已经懂了,错的只会是下人,不会是主人,更不会是客人。
想到这,林大奶奶不由望向林大姑娘,所幸自己小姑子,比锦绣福气要好的多,这要万一能选上,就…
锦绣也想起王府生活来,一时三个人各怀心思,都没说话。锦夏突然走进书房来,面上有些激动:“姐姐,外面来了个人,说是你在王府昔日的同伴,娘在那盘问他呢。”
同伴?难道说是锦元?锦绣顿时激动起来,也忘了锦元其实是出不了王府的,刚想转身就走,猛地想起屋内还有林大奶奶姑嫂,锦绣忙停下脚步,对锦夏道:“这里还有客人呢,我不好出去,还是把人请到这里来。”
“要是个女的,也就罢了,可那人不男不女的。”锦元嘟起唇不肯去,锦绣一下就明白这人是什么人来,拍锦夏一下:“那是内侍,请他来罢,他们王妃内室都出入无忌的。”
锦夏不甘不愿地去了,林大姑娘已经啊了一声:“我还没见过宦官呢,难道他们真的…”林大奶奶重重咳嗽了一声,林大姑娘急忙收起好奇,外面已经响起小吴抱怨的声音:“锦绣,要见你一面,都快有登天那么难了。”
、第30章 说服
锦绣对林大奶奶她们点头,示意她们稍待,起身走到门前,锦夏还紧紧跟在小吴身后:“我不是和你说过了,你这人,还嚷什么。”小吴一脸无奈:“我都和你说过,我连王妃内室都进去过。”
锦夏一脸不信,锦绣笑着上前:“小吴,你怎么来了?”小吴对锦夏做个鬼脸,才对锦绣道:“王爷命人往越王府送东西去,我讨了这个差,想着路上正好经过你家,就歪过来瞧瞧你。”说着小吴对锦夏皱下鼻子:“谁晓得差点就被拦在门前。”
“这是我妹妹,叫锦夏,她小孩子家,什么都不知道,你快进去吧,我这里正好也有客人。”锦绣说着就让小吴往屋里走。
小吴一走进去,林大奶奶姑嫂都站起身,小吴见了外人,也就收起面上那种嬉皮笑脸的笑,锦绣各自介绍了,林大奶奶听说这是宁王世子身边的贴身内侍,眼不由一亮,这可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不过见小吴那一脸正色,明显不想和自己多说话的神情,林大奶奶就笑着道:“既然锦绣姑娘有客人,那我们也就不多打扰了,妹妹,我们先告辞吧。”林大姑娘十分好奇这内侍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听了嫂嫂的招呼,虽然口里应着,眼还是在那打量小吴,瞧这模样,似乎也没什么不同啊,就是声音有些不一样。
还是林大奶奶拉了她一下,林大姑娘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锦绣把她们送到后门处,也就回到书房。
进了书房,小吴正看着书架上的书,头也不回地对锦绣道:“锦绣姐姐,你爹爹原来真是个秀才,瞧这满书架的书,也不少了。”
“大哥书房里的书就够多了,别说的跟你没见识一样,快过来坐下喝茶。”锦绣重新拿了杯子,给小吴倒了杯茶,嘴里还不忘取笑小吴。小吴坐在椅上,从窗口又望出去:“锦绣姐姐这会儿,是乐不思蜀了?”
“一家子团团圆圆住着,这就是我的蜀地,哪还有别处?”锦绣的话让小吴嘟起嘴:“人家好心好意来瞧锦绣姐姐,反被姐姐这样说,姐姐难道不想锦元啊,还有海棠姐姐,玉兰姐姐,还有朱嬷嬷。”
小吴说一个名字,锦绣面上就露出一丝追忆,小吴看着锦绣的神色,声音放的更低:“姐姐难道不想大哥?”
“胡说!”听到孟微言被提起,锦绣轻叱小吴一声,这才低声道:“大哥是王府世子,和我现在的身份如同云泥一样,哪是你胡乱说的。”
“姐姐对大哥,真的一点情意都没有骂?”小吴没有放过锦绣,继续在那追问,锦绣面上的微笑渐渐收起,接着锦绣摇头:“小吴,我晓得你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现在已经不是王府里的人了,大哥的一切,都和我没关系了。”
“姐姐的爹爹是秀才,姐姐过了年就十五了,姐姐生的很美。”小吴的话让锦绣有些摸不着头脑:“你说这些做什么?”
“姐姐难道不晓得,明年过了年后,要选世子继妃了,还要选出两个郡王妃。”小吴的话让锦绣的眉微微一皱:“这是迟早的事。”
“要按择妃的标准,姐姐正好在择妃的范围内。”小吴的话让锦绣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她看着小吴久久没有说话,小吴已经对锦绣点头。接着锦绣笑了:“这好笑,你又不是不晓得,我离开王府是为什么,若我…”
“不同的,姐姐是糊涂了呢,还是一时忘了,做大哥的侍妾,最多只能做到次妃,但这样从良家子中择出的,是会成为大哥的继妃的,虽只一字之差,身份却有很大差别。”小吴索性把话挑明,锦绣的脸不由红起来,小吴没有催促锦绣,等着锦绣自己做决定,接着锦绣笑了:“小吴,你劝我是出于你的好意,可是我也晓得,就算真的成功了,那又如何,我已经得罪了王妃,再参加选择,不过是自取其辱。小吴,我只愿堂堂正正活着。像个人一样。”
“可是大哥喜欢你。”小吴拿出撒手锏,这是锦绣没想到的,她迟疑一下,小吴又缓缓地道:“大哥喜欢你,所以才成全你,才把你送出王府,才让人把你的身份,完全变成良家子。锦绣,你离开王府的这几个月,大哥虽然什么都如常,但我能瞧出,他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来。锦绣,一个男子这样对你,甚至愿意为了成全你,把对你的感情藏起来,锦绣,大哥那样,我们服侍的人,心里也很不好受。”
锦绣如被雷击一样,心跳声就像擂鼓一样,咚咚咚,每一声都像在问着锦绣。小吴没有说话,只是轻声叹息,过了很久,锦绣才很狼狈地说了一句:“但是,这种事情,不是我能做主的。”
“那锦绣,你答我一句,你心中,有没有大哥?”小吴才不会放弃呢,看着锦绣眼闪闪发亮地问,锦绣的脸顿时红透了,什么都没说,把脸别过一边。小吴站起身:“罢了,我觉着,大哥的心事也都白费了,也亏我去求了大哥,又求了王爷身边的大伴,这才求得这个差事。想替大哥问你一句呢,谁晓得你果真无情。天也晚了,我也该回驿站了,不然明儿不好动身。”
说着小吴就往外走,走了两步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袱:“这是锦元晓得我要来见你时候,托我给你带的。”锦绣这才惊慌起身:“我送送你。”小吴摇头:“不用了,我认得路。”
“小吴!”锦绣有些委屈地喊小吴一声,小吴故意叹气:“哎,横竖我这一趟是白跑了,大哥也和王妃说了,王妃选出的人,不管是谁,他都会待她好一辈子的。大哥的脾气你也晓得,他是说到做到的。”
锦绣被这句话说的眼泪都要流出了,抬头时候小吴已经急匆匆从后门揍了。锦绣打开那个包袱,这里面是锦元做的针线,还有锦元写的一个便笺,不外就是问问锦绣好不好。锦绣拿起那个便笺,却见下面压了一张纸,这纸原先被人揉皱过,又被人小心翼翼抚平,这会儿又折起来的。
锦绣打开这张纸,上面的字迹很眼熟,是孟微言的,只写了寥寥数字:相思为何,后面就断掉了,还有一个起笔,也不晓得要写什么字。锦绣看着这张纸,原先一句平静的心,此刻又起涟漪。要往何处去,锦绣觉得,自己又失去了方向。
小吴虽然说立即走,但并没出门,而是等了会儿,这才悄悄走到书房窗前,往内望去,见锦绣手里拿着那张纸神色叹息,小吴这才捂嘴微笑,离开刘家。
小吴是骑马来的,马就栓在刘家门前的树上,小吴解开了马,上马沿着村路离开,刚要到村头,就有个管家模样的人迎着小吴,对小吴满面笑容拱手相问:“请问可是宁王府内的吴内监?”
小吴低头看了看来人,明显不认识,不过还是回了句:“不敢,小姓吴,确实是在宁王府内伺候的,只是并非内监。”
那管家更是笑的欢喜:“既然是吴内监,那就太好了,小可的主人,备了一桌粗酒,就在前面镇上,还请吴内监转动玉趾,往小可主人家一行。”
林家?这好像没什么来往,小吴猛地想起方才在锦绣家里见过的那对姑嫂,记得那个姑娘,生的也很美丽,虽然不如锦绣,但也不差了。难道说他家听到什么风声,所以想要钻营?可是明明是方圆二十里内的姑娘,这里可不在范围内。
不过小吴伸手敲一下自己的头,也是糊涂了,自己能想办法,让锦绣出现在名单上,林家要做这样事,岂不更简单了?想通了小吴也不下马,欠身问到:“你家主人可曾做过官?”
“小可家里的老太爷,曾任过通判,小可家里的老爷,只是秀才。”小吴这下更明白了,直起身对那管家道:“如此,我明白了,不过还请转告贵主人,我不过偶然路过,见过朋友,就不去领了。等到以后有机会再说。”
说完小吴也不管别的,拉了缰绳在马腹上踢了一脚,就让马快跑起来,管家见请不来小吴,只得回去给林老太爷报信。
林老太爷倒也没呵斥管家,只说了声辛苦就让管家下去。林老爷倒十分焦急:“爹,您瞧,这世子身边的内侍请不来,我们也…”
“这有什么,请他来,不过是想再问问世子和王妃的喜好,没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横竖人家还有别的事呢。”说着林老太爷对儿子一瞪眼:“都是你这样无能,才要我这样操心。”
骂完儿子,林老太爷就叫来小厮,让他们去和林大奶奶说一声,既然这内侍看重锦绣,特地拜访,那自家也该多笼络笼络锦绣,请她在内侍面前替自家说几句好话。
、第31章 解惑
林大奶奶自然又带上林大姑娘前往刘家,这一回连秀才娘子都嘀咕了:“这林家还真心奇怪,你说我们虽说有了交往,勉强也都能算儒林朋友,他们家怎么说都要比我们家高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这会儿又来了?”
自从小吴来过,锦绣有些心烦意乱,见秀才娘子不出去迎接反而在这说这些,锦绣越发心里烦躁起来,对秀才娘子道:“娘,人家愿意和我们交往,这也是好事,您这样焦躁做什么?”
“呸,我这不是说…”秀才娘子刚答了一句,猛地想起什么来着,四处望望凑到锦绣耳边:“昨儿那个油头粉面的小伙来了之后,你就魂不守舍的,你告诉娘,是不是看上那小伙了。”
真会联想。锦绣有些无奈地说:“娘,您想什么呢,他们是内宦,内宦是做什么的?爹爹也和您说过,我怎会喜欢上他们?”
“这我可不信,这小伙虽说是内宦,可我瞧着,生的眉眼着实好,虽说油头粉面的,可年轻的小姑娘们,不就最喜欢这样看起来油头粉面的,会说会笑的少年?”锦绣被秀才娘子这话说的眼睛眨了眨:“娘,您这是瞧谁都像你女婿?”
“正经说,你也不小了,虽说我和你爹爹要多留你几年,但总不能留过二十去,等过上两三年,还是要给你寻婆家,这准备嫁妆,又要个一两年,等你出阁时候,正好二十以内。也算恰好。”秀才娘子在那喜滋滋打算,锦绣却想起小吴昨儿说的话,大哥喜欢自己?锦绣觉着不大可能吧?就算喜欢,只怕也就跟喜欢小猫小狗什么的,等离开久了就淡了。可小吴昨儿说的那个意思,分明不是自己想的这样。
还有呢,小吴说,让自己参加选继妃,先不说别的,自己爹娘只怕就不肯答应,那无边的荣华富贵,瞧起来好,可是内里,也有些别人不知道的苦。
“瞧瞧,还和我犟嘴呢,就这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眉的,真当我没有经过小姑娘时候?”秀才娘子的声音响起,打断了锦绣的沉思,锦绣脸一红,推着秀才娘子就要把她推出去:“娘,都说林大奶奶姑嫂要来了,先去迎接罢。”
“那不急,总要有一会儿呢。”秀才娘子紧紧拉着女儿的手不肯放:“锦绣啊,娘和你说句掏心窝的话。女儿家大了,总归是要嫁出去的,这嫁谁,最要紧的是你要心里高兴。你要不欢喜,那嫁过去使奴唤婢,过的日子是苦的,我们做爹娘的也不高兴。你要欢喜嫁过去,就算吃糠咽菜也觉得甜,那爹娘也很欣慰。”
“那娘,我想问问您,要是嫁过去使奴唤婢,我也愿意,也觉得甜,您会欣慰吗?”
锦绣的话问住了秀才娘子,接着秀才娘子一拍手:“哎,你这孩子,还会给我下套了。我就告诉你,你欢喜嫁过去呢,就算嫁皇帝,我也不会觉得我是卖女求荣,你若不欢喜嫁过去,那就算是嫁那要饭的花子,我也不觉得我是人品高洁。锦绣,爹娘只愿你欢欢喜喜嫁过去,高高兴兴过日子。”
锦绣鼻子一酸,险些流泪下来,接着锦绣把身子转过去,用手背擦了眼里的泪,这才转身对秀才娘子笑着道:“娘,您这说的什么话,传出去还不被别人笑话,什么嫁皇帝,天子远在京城,况且选皇后妃子,都是在顺天府附近选的,哪能选到我们这来。那不成惊扰天下了?”
“我这不是急了?”秀才娘子拍拍女儿的手,大门就被拍响:“秀才娘子,您在家吗?”秀才娘子侧耳听了听:“这是林大奶奶来了,快泡茶,再把点心拿出来,我出去迎接。”说着秀才娘子整理下衣衫口里应着就往外走。
锦绣在那泡茶,锦夏一手抱着五花,一手端着点心走出,还用身子挡着五花让她别去抓点心,锦夏见秀才娘子还在大门处和林大奶奶寒暄,把点心放在桌上,抓着妹妹的两只小手让她别去抓点心,悄声问锦绣:“大姐,昨儿那个小吴,在那和你说什么了?你这魂不守舍的,我经过的时候,恍惚听到什么,大哥喜欢你。姐姐,有什么话,你是不肯对娘说的?”
锦绣一张脸登时通红起来,手里正在涮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接着锦绣红着一张脸转身呵斥妹妹:“别胡说,这些话,是他胡说的,真要传出去,我就不要做人了。”锦夏哦了一声,一双眼在那眨啊眨,还要继续追问,就见秀才娘子和林大奶奶寒暄着走进,林大姑娘跟在身后,瞧见锦绣林大姑娘就欢喜叫出锦绣姐姐。
锦夏也急忙抱起五花进秀才夫妻的房里面去,好让秀才娘子和锦绣招待林大奶奶姑嫂。还是和原先一样,林大奶奶在外和秀才娘子寒暄,林大姑娘和锦绣进锦绣屋里说话。
林大姑娘照例夸了锦绣屋子收拾的好,就从丫鬟手里接过一个匣子:“这是那天和姐姐说的,姐姐这里什么都好,就是缺个小盆景,正好我家里有多出来的山子石盆景,姐姐拿了去,放在桌前,等到春日装饰上鲜花,那是再好不过。”
也不等锦绣推辞,丫鬟已经把那盆景放在窗前小几上,锦绣瞧了瞧那盆景,晓得林大姑娘这是存心要来送礼的,定是有事要求自己,但锦绣想来想去,也不晓得自己有什么可被求的,等丫鬟走出去了锦绣才对林大姑娘笑着道:“这盆景,要天天浇水,等它长出青苔来,那才更好看呢。只是我是愚笨的人,不晓得你这频频前来,就算多有结交,似乎也…”
锦绣的话没说完,林大姑娘就红着脸道:“姐姐,这是家祖父的意思,我也实在不大明白,不过我在闺中,向来除了几家表姐妹和堂姐妹外,能说说谈谈的人着实不多。这会儿又多了姐姐你一个,我十分高兴呢。”
见林大姑娘一派天真烂漫,锦绣判断出她说的是真话,那林老太爷这无缘无故地要她们和自己家多来往,就更奇怪了。不过既然问林大姑娘问不出个所以然,锦绣也没有再追问,只是指一指那盆景道:“我也没有追问你的意思,只是觉得就算谈得来的朋友,这礼物也算贵重了。”
“姐姐说什么客气话呢,姐姐方才一说,我就晓得姐姐所见所识比我多太多了。姐姐只要能把所见所识告诉我些,就够了。”林大姑娘的话让锦绣猛地想起来了,自己所能被林家谋求的,也就是在王府的见识了。这么说来,林家有意送女儿去参选世子妃?
锦绣不由往林大姑娘面上瞧去,依照锦绣对宁王妃的了解,林大姑娘这样的,还正是宁王妃所喜欢的。就从家世来说,林大姑娘的祖父是官员,父亲只是秀才,正好合乎要求。见锦绣不说话只打量着自己,林大姑娘的脸不由一红:“姐姐难道以为我有什么坏心思不成?我其实…”
见林大姑娘一张脸又涨红了,锦绣急忙按住林大姑娘的手:“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着,”锦绣顿一顿没把话讲出来,转而又道:“上回和你说了,王府还有两个郡王呢,上回选世子妃的时候,郡王都还小呢,就没给他们选妃子,这回啊,还要一起选郡王妃呢。”
听到两个郡王,林大姑娘啊了一声:“原来王府里不止亲王和世子?”
从林大姑娘的反应来看,林老太爷只怕还瞒着孙女这件事呢,不过这也是他们老奸巨猾之人所常见的,锦绣微微一笑:“照了祖制,天子之子称皇子,除嗣皇位的太子外,其余皇子封为亲王,成婚后就藩。亲王子称王子,除世子外,其余王子为郡王,郡王诸子除…”
“啊,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林大姑娘听的不由感慨起来,锦绣也笑了:“所以说天子富有四海,他的儿子自然和别人不一样的。”
“那姐姐你见过天子吗?”锦绣摇头:“王爷自从就藩之后,并没入京朝见过天子,因此我没见过天子。”
“真是可惜,我还想着,要是姐姐见过,想问问皇宫是什么样呢?”林大姑娘的天真让锦绣又笑了:“等着以后,说不定你会有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