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叹什么气?”皇帝的声音突然响起,朱皇后抬头看向皇帝微笑:“陛下怎么又没有传报就进来了?”说着朱皇后把那张名单交给皇帝:“这是宫正司拟定的,宁寿宫众宫人的处置。”
“皇后不是说过了,除为恶的那两人,别的该放的放,不该放的就送去守陵,此刻怎么又和朕说这个?”皇帝瞧也不瞧那张名单,坐在朱皇后身边含笑用很轻松的口气对朱皇后说话。
“陛下比妾要杀伐果断的多。”朱皇后这一记小小的马屁让皇帝很受用,皇帝面上的笑容更大一些:“朕冲龄即位,亲政之初,有些老臣子,总是为难于朕,朕那时也多有烦恼,亏的这么十来年下来,朕也就明白,有时该狠心就要狠心下来,免得被人襟肘。”
朱皇后面上笑容动人:“是,多谢陛下教导,妾以后,也要多下得了狠心。”皇帝把名单从朱皇后手里抽出来,仔细瞧了瞧就摇头:“你是女子,下不了狠心也平常。”
“陛下说的是呢,文内侍倒罢,王尚宫若让她就此杖毙的话,妾总觉得,有几分可惜。”
“有什么可惜?她依仗了太后的势,她的弟兄侄儿们在这京中也多有为非作歹的,一个小小的尚宫,哥哥竟已做到三品,侄儿中有数人出仕。”皇帝的话已经带上几分冷意。
这些朱皇后倒真有些不知,疑惑地问:“王尚宫的兄长竟已做到三品,按说这京中也该有人知道,为何妾在闺中从没听母亲说起和什么王家来往的事?”
“王家乍富,京中有些人家都不愿和他们家来往的。”说着皇帝看向朱皇后:“国丈为人高洁,不愿和这等暴发户人家来往,也是常情。”
“原来妾的父亲,竟如此得陛下得青眼。”朱皇后的话让皇帝笑了:“都这会儿了,还和我说这样的话。”
朱皇后也微微一笑,点着那张名单对皇帝道:“正因如此,陛下就留下她,只在外面放出风声,说她被赐自尽了。”
皇帝疑惑不解:“为何如此?”
“王尚宫想来知道很多老娘娘的事情,留着她,自然是有好处的。至于王尚宫的弟兄侄儿们,依仗的不过是王尚宫一人,官儿不好好做去,自然就有人揭出他们的不是来了。”朱皇后的话让皇帝拍一下桌子:“果真皇后是朕的贤内助,朕只一心想要出这口气。”
说着皇帝用手掩一下口,以掩饰自己的失语。朱皇后微笑不语。
很快王尚宫被赐自尽的消息就传到杜太后耳里,杜太后伸手紧紧拉住杨姑姑的手:“你说,这是不是假的?”
杨姑姑语气恭敬:“老娘娘,这并不是假的。原本皇后娘娘不愿把这件事告诉您,但又想着这件事您早晚都会晓得,因此,才命臣告知老娘娘。”
杜太后放开抓住杨姑姑的手:“滚,滚出去,让我一个人清静清静。”说这句话的时候,杜太后眼中的泪已经落下。
杨姑姑当然没有听杜太后的话出去,而是把杜太后扶了躺下,给她盖上被子,又命小宫女拿美人拳给她捶着腿。还往香炉里又多放了一把安息香。
瞧着杨姑姑的一举一动,杜太后真想把人赶出去,可也晓得自己此刻在宫中,说什么话,都没人听了。
王尚宫在临近过年时候被赐自尽,她是太后身边最得意的宫人,她的家族因她而跃上枝头。最慌张的,就是王尚宫的弟兄们。这样被赐自尽的宫人,当然也不能送出宫来由家人殡葬,当王尚宫的家人们得知这个消息时候,已经是传说王尚宫被赐自尽的第三天了。
而这天,柳依依也得到了昭阳宫那边传来的消息,皇帝将在今夜,驾临听雨楼。消息是申时传来的,离着皇帝到来的时候,足足还有两个时辰。
菊儿苹儿她们十分欢喜,等传消息的内侍一走,两人就把柳依依扶起:“才人,热水已经备好了,才人今夜早早洗浴,再佩上香袋,好服侍陛下。”
柳依依啐她们俩一口:“你们慌什么,等我用完晚膳再说,这会儿就这样忙促,倒像是从没侍寝过的人呢。”
菊儿摇头:“才人,不是这样说,今夜,的确不一样的。”被皇帝冷落几天后再被宠幸,这对任何一个妃子来说都是大幸事,该好好装扮才是。柳依依摇头叹气,任由菊儿两人帮自己梳洗打扮。
、第128章 疲惫
衣服、首饰,都是精心挑选的,发髻更是精心梳就的。菊儿苹儿两人给柳依依装扮好后,高兴的捧着镜子给柳依依看:“才人,您瞧瞧,这样是不是比前几日更美?”
柳依依望着镜中的自己,眉似远山眼若秋水,浅浅一笑,还有少女的羞怯。柳依依却没有露出菊儿她们想要的那种欢喜,而是伸手把镜子扑在桌上。
“才人怎么了?难道不喜欢这样的装扮?”菊儿苹儿面面相觑,有些惊慌地问柳依依。柳依依对两人摇头:“不是不喜欢,只是觉得,觉得…”
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在此刻浮现出来,柳依依却想叹息,但她什么都没说,站起身道:“我们下楼吧,晚膳好了没有,我想先用一些。”
“才人不等陛下一起用晚膳吗?”菊儿觉得自己越来越摸不准柳依依在想什么,虽然上前扶着她下楼,但还是多问了一句。
“陛下从昭阳宫来,应当是和娘娘一起用过晚膳的。”柳依依的话让菊儿苹儿再没问别的。
服侍柳依依用过晚膳,净过手,柳依依并没上楼而是在楼下坐着,靠在熏笼边随意翻着一本书。按照皇帝的习惯,掌灯时分也该到了,但各宫的灯都掌上很久,还没听到皇帝到来的传报。
菊儿和苹儿不由有些着急,难道说皇帝今夜不驾临听雨楼了?还是他不好离开昭阳宫?毕竟皇帝自从那天离开甘泉宫后,就一直住在昭阳宫内,别的宫苑再没踏足。
柳依依没有菊儿苹儿她们的焦急,皇帝来的越晚,对柳依依来说,越能整理心绪,好让柳依依面对皇帝。
远远的,传来打更的声音,菊儿不由轻声道:“三更了。”
三更天皇帝还没有来,那差不多就不会来了,而已经命内侍传报而没有驾临,只怕会被宫内人嘲笑。
苹儿有些担心的看向柳依依,柳依依把书放下,对菊儿道:“陛下今夜想来有事,不会来了,我们去歇着吧。”
“才人!”苹儿有些不甘心地叫出来,接着声音变小一些:“才人不如继续等等,万一…”
柳依依站起身,伸手去取发上的簪子:“陛下若不过来,自然有陛下的理由,我们又何必苦等?”
菊儿见柳依依这个动作急忙上前阻止:“才人,这簪子一取,发髻就坏掉了。”
“要歇着,怎么不把首饰去了?”柳依依反问菊儿,不但取下了簪子,还把掩鬓也取掉,菊儿和苹儿面面相觑,眉头紧皱。
一个小内侍十分欢喜地跑进来:“才人,才人,陛下到了,速速迎驾。”菊儿苹儿听到内侍这话,比柳依依还要高兴几分,七手八脚地把首饰又给柳依依插在发上,就只差推着柳依依走出门了。
柳依依刚走出屋门就见内侍宫女簇拥着皇帝走进,皇帝面上带有疲惫神色。瞧见柳依依的时候,皇帝微笑:“朕原本是想过了瞧瞧,你有没有歇下,谁知你果真没歇下。”
说着,皇帝就掩住口打个哈欠。柳依依上前扶住皇帝的胳膊:“陛下没空的话也不用往妾这边来,遣个人来说一声就是。”
“你受了这么几日的委屈,朕不亲自来瞧瞧,这心怎么放得下?”皇帝笑的还是那样温柔,但柳依依从他眼里读出一些焦虑。心知皇帝今儿必定遇到了点什么事,并没说破只和皇帝一起走进听雨楼。
皇帝并没在楼下停留,而是径自上了二楼,靠在榻上用手揉着额头,一身疲惫不堪。柳依依捧茶过来,又给皇帝换掉靴子,给皇帝捏着肩膀。
皇帝闭眼歇了好一会儿这才睁眼看着柳依依:“该歇着了。这些事,好似永远都不能完。”
周婕妤时候,是从没听过皇帝这样抱怨的,柳依依也没有细问,伸手替皇帝宽着外面的袍子:“万民福泽系于陛下身上,陛下也当自己保重。”
万民福泽?皇帝唇边露出一抹嘲讽的笑,这抹嘲讽的笑并没逃过柳依依的眼,柳依依继续替皇帝宽衣。皇帝躺到床上,很快就传来均匀呼吸。柳依依轻手轻脚地自己卸了妆,悄悄掀开帐子,躺在皇帝身边。
皇帝没有别的动作,在枕上睡的很香,仿佛今夜来此,就是要好好地睡一觉。
皇帝这样的举动,换成周婕妤,会十分感动并为皇帝倾心的。柳依依却睁开眼看着皇帝,仔细看着他的眼耳口鼻,想从中看出更多的东西来。
这个过程中,皇帝一直在熟睡,连眼睫毛都没有眨一下。柳依依在心中叹气,伸手把被子往皇帝肩头拢一拢,闭上眼告诉自己睡吧,睡醒了,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当柳依依醒来时候,已经日上三竿,皇帝什么时候走的,柳依依竟毫无所知。柳依依在帐中坐起,看着周围一切,竟不知今夕何夕。
楼梯传来响声,菊儿苹儿走上楼,菊儿悄悄掀起帐子,见柳依依坐在帐中,菊儿满面欢喜的道:“才人醒了?今早陛下离去时候说才人昨夜累了,命我们不要打扰才人。”
柳依依看着菊儿面上的笑,就晓得菊儿苹儿两人都想错了,也不说破,只浅浅一笑:“都什么时候了,我今儿是真起晚了。”
按说皇帝已经驾临,那朱皇后的禁足令也就被取消。柳依依该像别的妃子一样,早起后就该前往昭阳宫,侍奉朱皇后前往宁寿宫给杜太后问安。
菊儿卷起帘子,苹儿把窗打开,外面的阳光一下涌进屋内,整间屋子显的灿烂光辉。菊儿伸手扶柳依依下床:“才人您还不晓得。昨儿陛下来迟,就是因得老娘娘的事。”
柳依依哦了声:“因为老娘娘?老娘娘身边人不是全都换了?”
菊儿拿起梳子给柳依依梳头:“是,全都换了。不过老娘娘那边,例有召见诰命们的习惯。这会儿临近年底,想进宫来给老娘娘问安的诰命们也颇有一些。昨儿听得有什么王大人的夫人前来给老娘娘问安,尚未说几句话,皇后娘娘就赶到,那位王夫人就被请出宁寿宫了。”
王夫人?柳依依的眉皱起:“这,那位王夫人,是不是和王尚宫有什么关系?”
苹儿手一拍:“才人您猜的真准,后来才知道,这位王夫人是王尚宫的嫂嫂。”说着苹儿叹气:“原先以为只有王尚宫很神气呢,谁晓得她兄长也如此神气。”
柳依依只微笑不说话,菊儿捅一下苹儿:“你也别说了,没瞧见才人有些不大爱听。”
苹儿吐一下舌头,菊儿低头:“才人今儿是要上哪去闲逛?”
“我们去昭阳宫罢。”昨儿皇帝因为这件事心烦意乱,想来朱皇后那边,也同样心烦意乱,一个尚宫被赐死,算不上什么大事,可当这位尚宫的兄长是三品官员时候,这件事,看起来就有些别的意味了。
柳依依到达昭阳宫的时候,朱皇后正在看着年下将要赏赐下的各种单子,看见柳依依朱皇后就微笑:“依依来了?我原本想召见你呢,事忙就想着过一两天。这会儿你自己来了,倒免得我遣人去说了。”
柳依依恭敬行礼后坐在朱皇后面前:“昨夜陛下驾临,颇为心烦意乱。妾并不知道陛下是为了什么,今早听宫女们讲起,才晓得是因为什么。”
朱皇后勾唇一笑,接着叹气:“老娘娘,她这么多年,不单是在后宫之中颇有影响。”在前朝之中,杜太后也颇有影响,只是原先皇帝和朱皇后都没想到,杜太后织的那张网那么大。以王尚宫的兄长为主,依附于他们的人,同样也是对杜太后忠心的。
朱皇后双手捂住脸,放下时候面上的疲惫显而易见:“原本,更换几个宫中的人,不过是后宫中的事,可现在只怕会影响到前朝。”
不管王尚宫的家人是怎么知道王尚宫已经没了的,昨日|王尚宫的嫂嫂入宫,并顺利见到杜太后,即便她们之间一句话都没有说,见到杜太后身边的人全都换了,这位王夫人会做何想?
是人都会想自保的,朱皇后从来不相信有乖乖的,任由君王如何对待都无怨言的大臣。
“前朝的事,妾并不懂。”柳依依这句话说的是实在话,接着柳依依就又加上一句:“但妾知道,陛下和娘娘如此行事,也是为的江山社稷。”
朱皇后噗嗤一声笑出来:“当了我的面,这会儿说什么吹捧的话?”
柳依依摇头:“妾并不是吹捧陛下娘娘,而是陛下娘娘甘愿冒着…”柳依依顿一顿:“那必定是为了江山社稷。”
说着柳依依又轻声道:“那天淑妃到了妾那边,说陛下并不是生病而是中毒。想来这下毒的人不是别人,就是老娘娘。老娘娘危害陛下,就是危害江山社稷,这个道理,妾还是懂的。”
“难怪陛下说,你是他的解语花。”朱皇后这一次是真的笑了,接着朱皇后轻叹:“其实,我也不明白,老娘娘为何要这样做。她已站在最高处,就算,就算…”
就算当初杜太后弑君的真相被暴出来,皇帝毕竟和杜太后有母子的名分,他也不能做弑母之举,甚至为了掩盖住这件事,即便荣明太妃拿出当年的遗诏,皇帝也只会说遗诏为伪,还会保持住杜太后的太后名分。
如同唐时郭太后一样,只是杜太后不会这样想,或者,她一开始想的,就是事情暴露之后,所谓的凄惨日子。甚至杜太后是无法接受手中没有权力的日子。
朱皇后用按住额头:“罢了,这件事,我也不去想了。”说着朱皇后握住柳依依的手:“横竖昨儿陛下驾临听雨楼,那些话就会散了。”
、第129章
那些话,就是当初的流言了,柳依依低头:“如此说来,妾还要谢陛下和娘娘的救命之恩呢。”假设真按杜太后所预想的,皇帝服用人参后死去,那柳依依就被坐实了狐狸精的名头。即便是朱皇后,也无法再保住柳依依的命了。
那时逼柳依依殉葬,或者还没殉葬这么好,而是命柳依依自杀谢罪,甚至还要波及家人。
朱 皇后微笑:“你明白这些就好,我…”话没说完,吴娟就走进来:“娘娘,陛下回宫了。”看来昭阳宫的人已经十分习惯皇帝在昭阳宫居住了,连回宫这样的话都 说出来。朱皇后刚站起身,皇帝就满面不悦地走进来,瞧见朱皇后,皇帝就开始嘟囔:“那些老匹夫,一口一个大道理,朕却晓得,他们不过是为了自己家的富贵罢 了。”
皇帝对朱皇后这几句抱怨,内里透着的亲热,柳依依在一边听的清楚,只有很恩爱的夫妻,才会让丈夫有这样的抱怨。
柳依依不由瞧向朱皇后,朱皇后的眉眼和原先是一样的,但此刻却罩上了一层别的光,那层光芒之下,显得朱皇后格外好看。
尽管柳依依不知道皇帝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但这会儿柳依依确定知道,皇帝对朱皇后,是不同的。。
“陛下。”朱皇后等皇帝说完就含笑拉住他的手:“依依也在这呢,你一口一个老匹夫,岂不吓到依依?”
皇帝看向柳依依,对柳依依点头:“果真还是你懂事,今早起的晚,睡足了吗?”柳依依微笑:“睡足了,陛下和娘娘既然还有事,妾先告退。”
皇帝点头,柳依依行礼后退着出了昭阳宫。
朱皇后已经让皇帝坐下:“到底是什么事呢,要你发这么大的脾气?”
皇帝叹气:“今儿在朝上,有几位大臣说,后宫之中,虽是陛下的家事,然天家的家事也是国事。无缘无故,更换那么多的宫人,换了这些,势必还要从民间征召宫人入宫,如此,对民无利。”
朱皇后的眉微皱:“这件事,是怎么传出去的?”
皇帝冷笑:“想都晓得,定然是老娘娘那边,想来在这宫中还有那么几个曾依附的,朕真恨不得全寻出来,挨个打死,才算消了这口戾气。”
“陛下!”朱皇后轻声叫一声,皇帝回神过来,摇头:“朕也只有搪塞了几句,并说宫人原本该服侍好老娘娘的,服侍不好,朕这才处置。”
只是,这些大臣们的话,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皇帝总不能让半个朝堂都空了。朱皇后见皇帝用手揉着额头,给他倒碗茶,皇帝接过慢慢喝着。
朱皇后轻声道:“好在再过几天,就是过年了,老娘娘总是要出来接受诰命们的朝拜的。到时妾陪着老娘娘一起出去,再让服侍的人尽心,不让人瞧出异状,那时自然那些流言就平息了。至于王家…”
朱皇后停下:“陛下自有圣裁,妾也不能多说。”皇帝把茶碗放下:“我明白了,先把王家放个外任,等过上一两年,慢慢收拾了。”
不这样,还能有别的法子吗?朱皇后轻叹:“光王尚宫一人,就有这样大的牵绊,还不晓得文内侍后面,又有些什么人呢?”
皇帝摇头:“文内侍那边,因着是内侍,倒没有王尚宫这样大胆,只是不晓得那些内侍人中,有多少收了文内侍的好处。”
说着皇帝的眉又紧皱起来,朱皇后晓得,这是皇帝想起上次中毒的事了,一想到这件事,朱皇后就又道:“陛下,甘泉宫的人,还是要重新挑出来填进去,然后陛下住回甘泉宫,在妾这里住着,暂时倒没什么关系,日子一久,别人瞧着总也不像话。”
“等过了年,再说这事。”皇帝拍下朱皇后的手:“亏的你能干,不然朕现在还蒙在鼓中。”朱皇后微笑:“妾是陛下的妻子,一身荣辱系于陛下,陛下此刻说这样的话,岂不是让妾羞惭?”
皇帝把朱皇后的手握的更紧,朱皇后的心柔柔地颤了一下,其实现在,也没什么不好。
柳依依重新得到皇帝宠爱并没出别人意料,毕竟当时流言虽盛,但妃子们听到这些流言,不过都一笑了之。
柳依依又恢复了原先的日子,和各宫妃子们来往,偶尔出门去太液池边游玩。冬日宫中也就是只有雪可赏了,烤火赏雪时,总有人嫌弃雪下的不够大,不好赏雪。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是过年,去年过年,柳依依还是宫女身份,要忙着服侍朱皇后,今年她已是才人,无需像普通宫人那样忙碌。不过宫中妃子虽没有皇后过年时候所做的事多,琐事也不少,接受赏赐时候,还要备下赏赐自己身边人的东西。
而今年朱皇后也循了去年旧例,许各妃子们的家人入宫半日,和各妃子团聚。妃子们必定也要准备下赏赐家人的东西。
再加上彼此间总要应酬一番,整个后宫,只见到处花团锦簇,宫道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每逢过年,京中是金吾不禁,不过后宫之中怕引起火灾,不许放炮,但许各宫挂上宫灯,扎上鳌山,彼此共赏。因此宫中虽不闻鞭炮之声,但各宫到处都挂满宫灯,有些还扎了鳌山,要一直亮到元宵过后。
倒和民间的意味有些不大一样。柳依依的母亲也在大年初一这天,许入宫和柳依依团聚。大年初一一大早,柳依依穿了朝服,前往昭阳宫给朱皇后贺年,朝贺完毕,朱皇后又带上妃子们,前往宁寿宫给杜太后和诸位太妃拜年。
自从出事之后,柳依依还是头一次见到杜太后,杜太后的面色瞧起来有些憔悴,但穿着整齐,看见朱皇后带着妃子们恭恭敬敬地行礼下去,杜太后的面片微微一动,倒没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
朱皇后给杜太后行礼完,又对诸位太妃拜年,太妃们都口称不敢,请朱皇后和妃子们坐下。满屋子花团锦簇,众人笑着说了几句闲话。就有宫女来报,众诰命已在昭阳宫内等候,请朱皇后先回昭阳宫。
朱皇后含笑上前对杜太后:“老娘娘,妾先告退,等会儿再带众人前来。”
杜太后瞧着朱皇后,唇边现出一抹笑:“无需多礼,下去罢。”朱皇后再次行礼,带着妃子们退下。
杜太后瞧着众人身影消失在那里,才对诸位太妃道:“你们今儿想来也有别的事,我就不多留了。下去罢。”
刘太妃等人告退,独有荣明太妃坐着不动,杜太后瞧向荣明太妃,唇边笑容冷然:“荣明太妃想来也是要和我一起接受朝贺,只可惜,你不配。”
众诰命来朝贺的,只有皇后和太后,太妃们自然不能接受贺礼。
荣明太妃瞧着杜太后,话可一点也不示弱:“配不配的,老娘娘您…”荣明太妃似笑非笑地看了眼杜太后。杜太后再次被荣明太妃噎住,冷笑着看向杨姑姑:“杨尚宫,按了宫规,太妃不能如此做。”
杨姑姑早准备好了,对杜太后恭敬地道:“老娘娘,恕臣大胆,荣明太妃并不是要和老娘娘一起接受朝贺,况且按了宫规,荣明太妃也不能接受朝贺。只是荣明太妃想在这陪着老娘娘,众人行礼之时,荣明太妃就在一边站着。宫规上是允许如此通融的。”
荣明太妃笑了:“果真还是杨尚宫说的好。我不过是陪着老娘娘您罢了。”杜太后瞪了荣明太妃一眼:“如此厚脸皮,还真是…”
荣明太妃只微笑不说话,朱皇后碍于身份,自然不好打断杜太后的话,因此才托荣明太妃出面,到时万一杜太后要当着众人说上几句什么样的话,那荣明太妃就好出面打断杜太后的话了。
宁寿宫内的情形,后妃们并不知道,而妃子们陪着朱皇后走出宁寿宫,朱皇后径自往昭阳宫行去,妃子们也就各自散去。
柳依依回到听雨楼卸下朝服,换了衣衫喝了一口茶,刚要再歇一歇,内侍就进来道:“柳娘子来了。”
柳依依有些惊诧地站起身:“今儿怎么到的这么早?”话没说完,柳娘子就跟在内侍身后走进。柳娘子今儿穿的比上两回穿着的又要好些,也不知是不是柳依依的错觉,觉得柳娘子面上的皱纹也少了,甚至也有种雍容气度了。
柳娘子给柳依依行礼,柳依依已经一把扶住柳娘子,对柳娘子微笑:“我还在想,母亲一个人在京中,昨儿除夜,还不晓得怎么过呢,可孤单不孤单?”
柳娘子这次比上次更从容些,坐在柳依依身边:“不孤单呢,家里现在许多人。”见柳依依露出惊讶神情,柳娘子微笑:“并不是你叔叔婶婶们来了,是家里的下人。”
说着柳娘子手一拍:“哎呀,我现在才晓得,使唤下人也是有规矩的,而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还有什么驭下之术。”
柳 依依的面色更为惊讶,柳娘子笑着道:“你还记得上回和你说过的周夫人吗?她原本是要回乡的,但不知为了什么又没回乡,一家子又搬回京城来了。哎呦呦,他们 家的屋子,好气派,我瞧着,差不多有我们在家时候那三四户人家那么宽呢。偏周夫人还说什么,这宅子比起原先周府,已经小许多了。”
柳依依听到周夫人被一次次提起,努力回想当初周家宅子是什么样的,柳娘子已经又道:“她还送了我两个丫鬟两个婆子,什么驭下之术,就是她教我的。”
、第130章 梦境
“真的,才人,你不晓得,之前我可没想过,这样的贵妇人,会对我这样好。才人啊,我…”柳娘子继续往下说,得不到柳依依回答的她停下说话,小心翼翼地问:“依依,是不是你不欢喜了?你要不欢喜我和她们来往,那我以后就闭门不出,安心在家吃吃喝喝。”
柳娘子小心翼翼的话让柳依依从沉默中回神过来,她对柳娘子微笑:“母亲,我并不是不高兴,也不是不欢喜,只是想着,为何周夫人对母亲您这样好呢?”
听到柳依依不是不高兴不欢喜,柳娘子的心又放下,对柳依依皱眉:“这个,我也问过周夫人呢,周夫人只说和我投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