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其他人也很感动,宋小妹和大妞两个把吃食提到地里,刚打开盖子,大娃二娃便扔了东西窜过来:“小姑,今日做的什么?好香啊。”
“酸梅汤,去喊爷奶来吃。”
宋小妹熟练的分碗装好,其他人也陆续歇下来,累得满头大汗,边扇风边喝一大口酸梅汤,顿时感觉浑身都舒畅,二娃抱着碗蹲在宋小妹跟前,笑嘻嘻的道,“小姑,这也是三婶让做的吧?可真好喝!”
大娃附和:“自从三婶过来,咱家吃的可香了。”
“好喝是好喝,就是太费糖了。”张氏依依不舍的放下碗,她也喜欢喝,不过看了两儿子道,“太甜了,我这还剩半碗,你们兄弟分了吧。”
“还有许多呢,保管够!”宋小妹拦住了她,道,“也没放太多糖,煮的时候放了甘草,原就有甜味,而且山楂放那都没人吃,这样也不怕浪费。”
张氏点点头,这才重新端起了碗。说到甘草,宋小妹走到宋子恒旁边,“哥,不是说甘草是味药么,三嫂听人说平日没病也能吃甘草,是不是真的?”
隔壁田就是宋家邻居财福家的,财福娘跟宋母处得好,歇了遍朝宋母招手:“有根娘,过来我们说会儿话。”
宋母就端了碗过去,在树桩上坐下,财福娘咧开了嘴:“你们家做的这是什么,怪香的咧!”
“用酸梅和山楂熬的汤。”
“酸梅和山楂也能熬汤喝?你们家小妹真是手巧啊。”
“她也就是动手做,主意都是那老三媳妇出的。”宋母摇头笑道,“尽瞎折腾,索性无事,倒也随她们去了。”
“可了不得,子恒媳妇如今是懂事了。”财福娘道,她家就在宋家隔壁,那日老二媳妇和新媳妇那出闹腾,她在家听得真真儿,心底很是同情有根娘,原就有个嘴巴不饶人的二媳妇,三媳妇更是个泼辣混不吝的主,以后邻居家恐怕无宁日了,也就有根娘太和气,才被两个媳妇闹到头上,若换做是她,有她们好看的!只是没想到,这老三媳妇都闹得跑回娘家,再回来竟也不生事了?财福娘好生好奇。
“我原就说了,老三媳妇只是被亲家养得娇了些,并无坏心,你别不信。”
财福娘点头道,不无佩服:“现如今我是真信了,还是你会调理人。”
宋母摆摆手:“我也没做什么,还是她自己转过性子,她原就不是不讲理的人。”
“说的是,子恒媳妇看样子就聪慧得很,那模样真是俊哟,跟子恒一起就跟那什么……跟戏文上说的金童玉女似得。”财福娘笑道,“以后给你生个仙童似得孙子,你就等着享福吧!”
“我等着呢。”宋母也笑了,又道,“要我说,几个媳妇里,最孝顺的也是她,最近不是忙么,生怕我们吃不好,有卖货郎来,立马就支使了三妞三娃去买,怕我们不同意,等卖货郎走远了才回来说,还总想着塞钱给我买鱼买肉。”
“媳妇孝顺你,你就收着吧,再说你媳妇也不缺那几个钱。”
“她是不缺,可我不能带一大家子占她的便宜,他们兄弟几个感情好,也没这个道理,你说是不是?”
财福娘点头:“你说的是,还得一碗水端平。”

第十三章
李氏悄悄竖起了耳朵,宋子恒慢条斯理的喝完汤,用帕子擦了擦嘴,这才道:“甘草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之功效,日常食用并无大碍,注意别过量就好。”
宋小妹这才放心下来,喜滋滋的点头:“那敢情好,明儿我继续做,三嫂说了,今天是做的匆忙,如果能在井里吊上一两个时辰,味道会更好。”
宋子恒挑眉:“这酸梅汤在井水中吊过了?难怪喝起来有些凉。”
宋小妹点头,随后又问:“你知道这是哪边的吃食不?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以前竟没听过。”
“县里就有卖,不过用的是杨梅,也没放山楂也甘草,口味到底有些单一。”
“三嫂家的厨子真厉害,这手艺都可以去外面摆摊了。”
宋子恒笑了笑,没说话,李氏眼珠子一转,状似无意的过来道:“弟妹性子闲散,很多事都不上心,竟知道这些,也是奇了。”
宋小妹不乐意了,她如今跟三嫂处的好,二嫂当着三哥的面说三嫂在家什么都不干,实为过分,于是道:“二嫂这话说的就不对了,三嫂娘家有厨子,干活有丫鬟,原就无事可做。”
李氏被不轻不重的噎了一下,脸上有些不好,索性直白道:“我只是好奇,弟妹连活都不会干,怎会知道这么多。”
“那些吃食都是她娘家厨子教的啊,不稀奇吧?”宋小妹认定了二嫂在找茬。
“这厨子有这本事,又知晓这么多,在外面做什么不好,给人家做厨子?”
“这……”宋小妹一时语塞,不由得看向宋子恒,宋子恒微微一笑:“二嫂多虑了,岳父当年走南闯北,见识广阔,娘子耳濡目染知道一二,实属正常。”
“你哥真这么说?”苏婉抬头看着宋小妹。
“我保证一个字都没落下。”宋小妹道,“然后二嫂就无话可说的走了,那脸色可好看。”宋小妹如果在现代,就知道她二嫂挑唆不成反被无视的行为叫“打脸”了。
苏婉面上笑着,心中却有些打鼓,这李氏话里话外虽有挑拨离间之嫌,但也不是无事生非,宋子恒心机深,外表看起来一派自然,谁知道他有没有对自己起疑?也是她这些天过得滋润,太大意了。
苏婉决定低调几天。
午时,宋家下地干活的人都回来了,洗了脸陆续到了桌前,二娃扫了眼桌上,顿时有些失望:“怎么又是这几个菜,三婶,都好几天没换花样了!”
“换花样倒是不难,就怕有人放下碗,转身就开始编排人,我才不做被狗咬的吕洞宾。”苏婉虽然意有所指,眼神却毫不避讳的看向李氏。
李氏本就心虚,听到苏婉这话立刻炸了:“你骂谁是狗?”
苏婉端了碗坐下,看都没看她一眼:“谁心虚谁是呗。”
李氏暴脾气,双眼一瞪双手叉腰,很有些准备大撕一场的架势,只是宋母脸色不善的瞥了她一眼:“怎么回事?”
李氏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气势全无,她不说话,苏婉也端着碗不说话,不忿的情绪却表现得很明显,宋母看向李氏:“老二家的,你来说。”
“我,我就是多嘴说了两句罢了,弟妹不高兴可以直接和我说,怎么能骂我狗咬人?”说到后面,李氏觉得底气足了,一挺胸,“一家人怎么能说这种话,哪天爹娘要是说了她几句,她是不是也……”
“你闭嘴吧!”宋有福暴喝一声,拳头握得紧紧的,如果不是当着家人面,只怕耳光就送上去了,“就你整天生事,弟妹见我们辛苦,换着花样做点吃食犒劳大家,碍着你什么事了?”
宋老爹叫住儿子,“当着孩子的面,你也少说几句。”
李氏一听,觉得公爹是在向着自己,顿时梗着脖子冲宋有福道:“我不过是说两句,她直接骂我是狗,到底谁有理?”
苏婉似是嫌戏不够看,嗤笑一声,懒洋洋的看着李氏:“我可没说,二嫂自己非要应,哪能赖我。”
宋子恒不动声色的瞥了苏婉一眼,却没说话,夹了一筷子菜放她碗里,似是叫她闭上嘴。苏婉果然就不吱声开始吃饭了。
做大嫂的张氏拉住李氏:“这事确实是你不对,三弟妹为我们着想,弄些吃食,你怎么能说她呢?不过都是一家人,快道了歉,三弟妹也不会介意的。”张氏心说这要换了三弟妹以前那脾气,哪会嘴上骂,直接回娘家喊了人过来教训了,二弟妹见三弟妹近来脾气好许多,就把人当花猫呢,忒不知事了点,现在踢到铁板了能怪谁。
宋有福瞪了李氏一眼:“还不给弟妹道歉,你想滚回娘家不成?”
发现二嫂三嫂有撕逼迹象,宋小妹当机立断把几个孩子、包括大娃二娃都叫进了厨房,现在厅里就这些大人,除了宋有福夫妻还站着以外,其他人早已坐上了桌,撕逼主角之一的苏婉非常淡定的吃着饭,正是这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越让李氏觉得受到了轻视,道歉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倒是宋子恒轻轻一笑,道:“骂人却是娘子不对,不过二嫂也知道,她一时嘴快,说完就放下了,二嫂听听就过罢,别放在心上,伤了一家人和气倒不美了。”
苏婉在宋子恒的眼神下,不情不愿的抬头看了李氏一眼,道:“是我说话过分了,二嫂别介意啊。”
“要不是她自己生事,弟妹也不至于说她。”宋有福表情缓和了许多,看着李氏道,“还不道歉。”
有了宋子恒递的台阶,李氏下得倒也不艰难,她心想是苏婉先认的错,自己不过是为了一家和气才服软,并不丢脸,做完心理建设,才不情不愿的道了歉。厅里安静下来,宋小妹也带了几个小辈回大厅吃饭。
饭后,宋母把苏婉叫去屋里,塞给她一串铜钱,大概有十多二十个,“别理你二嫂,想吃什么,拿钱去买就是,以后的饭菜,还是你与小妹决定罢。”
苏婉脸上倒是笑了,却要把钱还回去:“只是决定菜式罢了,娘给我钱干嘛。”
“虽然不多,割块肉是尽够的,拿着罢,哪能每次加菜都从你私房出。”
“才几个钱,哪值得娘惦记。”
“娘知道你是好孩子,孝顺爹娘,你的心我领了,不过咱们又没分家,你一出就是出一家子的份……”
苏婉摆手,傻大姐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也不值几个钱,相公说兄长们供他上学是吃了苦的,我也感激不尽。”
宋母却依旧坚定:“我原不该说,但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你也该懂的。”
李氏先时见婆母喊苏婉进屋,认为婆母是顾忌苏婉面子,才私下告诫,便在门外等着看戏,谁料一刻钟后苏婉出来,脸上并无任何不悦,手中却还拿着东西,看见她后马上藏进了袖口,李氏眼尖的看清是一串铜钱,原还幸灾乐祸的脸,立刻变了模样,偏苏婉还冲她一笑,李氏于是知道她就是故意让自己知道的,想显摆婆婆对她的好,刺激自己。
李氏心说绝不能让她如愿,就当没看到,冷哼了一声,扭身进了屋。虽是打定了主意,心头仍有几分意难平,公婆实在偏心,儿子里偏心老三,那也没法子,老三聪明会念书,看着是个有大前程的,可媳妇里头偏心老大家的,她原就不忿,老大家的除了会说几句漂亮话,还有啥用?现在连混不吝的苏氏都能得他们青眼,就从来看不到自己家!
李氏越想越气,关门的时候使了五成力,门板一声巨响,把熟睡中的三娃吓得哭了一声,宋有福抬头一瞪:“你又出什么幺蛾子!”
李氏被瞪得脖子一说,十成的不忿倒去了一大半,见丈夫对自己不耐烦了,也不敢多舌,见大妞和二妞坐在那里翻绳,过去骂道:“玩玩玩,整日就会玩,老娘被人欺负了也不见你们吭声!”
大妞二妞虽是李氏生的,却是宋小妹一手带大,性子倒不随她们娘,大妞作为女孩中的老大,因着是女儿,她娘生三娃之前受过不少气,说是温柔,实则有些逆来顺受,李氏一骂她就低着头不敢作声了,倒是二妞活泼些,看着她娘:“谁惹娘生气了?”
“还能有谁,不就是你们的好三婶!”
大妞捏了捏衣角,犹豫的道:“三婶……三婶平日对我们都不错……”
“是啊,三婶经常拿钱给我们买零嘴吃呢,可好了!”
李氏气得直翻白眼:“你们两个倒霉催的,几个吃的就把你们收买了,连娘都不认了?早知如此,生你们还不如生个棒槌!”
“跟孩子说这个干吗?”宋有福白了李氏一眼,“说孩子被收买,以后弟妹给孩子买的头花簪子你别拿了自己用!”
“我这不是为她们好,她们年纪还小,哪能学那些人打扮的花枝招展,一看就不是好人家出来的……”李氏气弱了许多。
“有完没完?你还睡不睡了!”宋有福一声喝,李氏彻底消了声,宋老二屋子安静下来了。
外面,苏婉把李氏气走了,抬头就看到宋子恒站在屋门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苏婉瞪大眼睛,非常配合的做出娇羞的表情。
宋子恒:……
这画风变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第十四章
苏婉渐渐觉得无聊了,穿越到这个没手机没网络还没街可逛的地方,原就乏味的很,她要是穿越到富贵人家也好,办办聚会,或参加各种宴席,未出阁也好,跟同样无事可做的闺中姐妹们找点法子打发时间,斗地主叶子牌,偏偏穿越到乡间,就是她自己不用做事,也再难找到同样闲得慌之人陪她打发无聊的时间,其实还不如做一个本土姑娘,还不记事就拿着针线玩,说不上喜欢还是讨厌,女红就如家常便饭,时间也就不难熬了,偏偏她又是半路出家。
苏婉之前各种打宋子恒书房的主意,除了想确定自己的推测对错与否外,也是想趁他们不注意搬几本书回房看看,文言文和繁体字她看起来虽然吃力,可总比对这个时代一无所知得好,一来打发无聊的时间,二来,若她不幸猜中,宋子恒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宋辰,她总得为自己早作打算。
可惜宋家人把宋子恒书房当命根子看,等闲不让人靠近——就冲着他们这谨慎的态度,苏婉知道有朝一日自己能进书房,也不能轻易动那些书了,毕竟她一个大字不识的商户女,无事捧着本书看是件很惊悚的事。
想到这些,苏婉不由叹了口气。
“三嫂,怎么叹气了?”宋小妹刚按照她三嫂的指导,蒸出了一锅圆润可爱的窝窝头,兴冲冲拿了一个还冒着热腾腾香气的玉米窝窝头跑过来,“窝窝头蒸好了,可香了,快尝尝是不是这个味!”
苏婉刚接过去,外面玩耍的三妞三娃闻着香味便进院了。
“三婶,什么东西这么香?”三娃仰着小脸一眨不眨的盯着苏婉手上的东西,他身后跟了一串小尾巴,眼神和神态与他如出一撤。
这窝窝头是新鲜吃食,用玉米面和三嫂从娘家带来的面粉做的,若不是三嫂发话,平日她可舍不得用,算是精贵吃食,又是特意做了给家里干活之人填肚子,宋小妹可舍不得一人一个分给这些孩子,于是摆摆手:“没什么,你们去玩吧。”
面香味勾人,一群孩子眼神发亮的看着苏婉,就像狗盯着骨头看的那种眼神,苏婉还真不好意思装作没看到,她沉吟了会儿,道:“你们无事是不是?”
一群孩子齐刷刷摇头,苏婉笑道:“那就去洗手,婶给你们吃好吃的。”
不用人说,三妞三娃小主人似得,领着小伙伴们去井边洗手,宋小妹想拦住苏婉:“三嫂,这……孩子多,怕是不够他们吃……”
“无事。”苏婉又把手中的窝窝头拿回了厨房,又拿了一个,切成大小相似的小块,拿碟子装了,笑道,“这不就够吃了吗。”
宋小妹这才笑着点头:“本来三妞三娃一人都要一个,现在切开分了,一群人也尽够。”
苏婉勾唇:“他们也会很高兴用自己的东西招待了小伙伴的。”
果然,跟小伙伴们分完吃的,三妞三娃也没想自己可以吃更多,兴高采烈的和小伙伴们出去玩了,宋小妹想叫大妞和她一道去地里,苏婉看了看天色,太阳将下,此时的日照并不强烈,相反还有种温暖清新的味道,便道,“别喊大妞了,我陪你去吧。”
宋小妹也没多想,高兴的道:“三嫂还没有去地里看过吧?今年收成可好了,整个村也就村长叔家的庄稼长得比我们家好些,但也好不了多少,娘说等忙完收割,许我去镇上赶集呢!”
“我也没去过镇上赶集,到时候带我一块呗?”
“好啊,那我就不喊老叔家的二妹了,她每次都磨磨蹭蹭的,和她一块去镇上,回来都到中午了。”
“嗯,就我们俩去。”
苏婉和宋小妹聊着镇里赶集的事,不知不觉就到了田边,宋家村的田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一块,正是收割时节,每家每户都在地里忙活,此时看到宋小妹带了个漂亮得少见的女子拎了食盒过来,纷纷扬声招呼道:“小妹,这是你家三嫂吧?”
“子恒媳妇长得真好,看起来跟画上的一样。”
“那可不,子恒以后是要考状元当大官的,他媳妇哪是随便什么人可以做的。”
“子恒媳妇长得又白又好看,那脸蛋跟白豆腐似得,我要是老宋家的,也舍不得让这么个娇滴滴的媳妇下地干活啊!”
乡下人热情纯朴,打趣的话也不避着苏婉,当着她面一群人哈哈哈大笑,苏婉得心应手的扮着害羞小媳妇,低了头不说话,只跟着宋小妹往前走,倒是宋小妹,面对一些相熟的三姑六婆,会笑着解围。
“知道我三嫂是城里来的,脸皮薄,别这样笑人家了,赶明儿我三嫂又许久不好意思出门了。”说着转头对苏婉道,“三嫂,这是宋六婶,那边是海生婶,她旁边是大牛嫂。”
苏婉倒不怯场,顺着宋小妹的介绍一个个喊过去,又被打趣了一番,这才走到宋家的田前,宋家人远远的看到她们过来,这会儿已经停了手上的活,在田埂上歇了,宋子恒走了两步,从苏婉手中接过食盒:“怎么过来了?”
苏婉笑眯眯的道:“小妹说今年收成好,我来瞧瞧。”
这几日朝夕相处下来,宋子恒对苏婉也没有了那种随时端着的矜持范,听这话便斜了她一眼:“你能瞧出什么?看稀罕罢。”
苏婉笑而不语,看他两鬓间冒了汗还没擦,随手把帕子递过去,若有所思的一转头,便见宋母旁边坐了个大婶,两人正目光灼灼的看着她。这种灼热的眼神,身为明星的苏婉见过不少,但她直觉的知道这事不是这么简单。
见她看过来,宋母笑眯眯的道:“这是你财福婶,就住我们隔壁的。”
苏婉乖乖打招呼:“财福婶好,今天做了窝窝头,待会儿您也拿一个吧。”
财福婶摆手:“不用,我们家的也快送吃的过来了。”
虽是这么说,苏婉给宋母送窝窝头和酸梅汤的时候,依旧多拿了一个塞给财福婶,“原就特意多做了些,再说您吃一个还能吃穷我们不成?”
财福婶这才拿了,笑眯眯的看着苏婉离去的背影,对宋母道:“还是你有福气啊,你这媳妇又孝顺又大气,就该这样配子恒才是。”
宋母点头,“不是我自夸,老三家的人品行事真没的说,就是有些脾气,她娘家给惯的,不过这样也好,有什么说出来不就解决了吗,总比放在心里时时惦记得好。”
“你说的是。”财福婶又看了苏婉一眼,笑道,“这小两口感情好啊,赶明儿跟你一群白胖的大孙子,你福气还在后头呢!”
苏婉没走远,隐约听到财福婶的话,脚下顿时一撇,宋子恒及时伸手扶住了她:“这路不好走,你小心些。”
不远处传来宋母和财福婶欢畅的笑声,苏婉这回是真的羞涩了。
等宋家人吃完下午茶,精神抖擞的投入下一轮工作中,苏婉和宋小妹收了碗,这才提着食盒回去了。她们出门的时候阳光正好,回去时夕阳已经西斜了,金色的余晖照在田地上,美得纯粹又壮观。
踏进院子,苏婉下午给宋子恒洗的衣服已经干了,她收回了屋,宋小妹在外面道:“嫂子你一天给哥洗两次衣服,不麻烦吗?可以放一起洗的啊。”
苏婉放了衣服出来,摇头道:“他干活能穿的就这两件,万一干不了,就没衣服穿了。”
宋小妹点点头,想了想又道:“等忙完这阵子,天就要转凉了,等我哥下次放假回来,就得换秋衣,他能穿的春秋季衣物不多了,待我做完手上的活计,去镇上裁几块布给我哥做新的。”
苏婉眨了眨眼睛,她知道宋小妹说这话没别的意思,心中却是一动,微微低了头,做出一副忧郁状:“这……原是我这个做妻子的责任,却要劳烦小妹……”
“没关系,反正我做惯了……我的意思是你别想太多,我帮你做就是了……”许是觉得自己越解释越乱,宋小妹声音越来越低,生怕戳中了苏婉的敏感神经,“我们早就知道嫂子你不会这些了,我们家都不介意的……”
苏婉继续忧郁:“我知爹娘和善,不介意这些,但终究是我手拙,做不了好妻子好儿媳……”
宋小妹急得不知道要怎么解释,像她们这样的女孩儿,不会针线活,不会裁衣服,婆家是不会要的,她三嫂以前在娘家没人介意,现在嫁了人,开始担心这个也不奇怪,只是她不该提起这茬&……正左右为难中,听到苏婉幽幽的道:“……我也想亲手为相公做件衣服……”
宋小妹这才松了口气,道:“无事,我来教你吧。”
第十五章
无所事事的苏婉开始了学习生涯。女红是个技术活,毫无疑问,苏婉平日连扣子都不会缝,现在想学做衣服,那就是条漫漫长路。满口答应要做个好师傅,一定把苏婉教出来的宋小妹在了解过她水平后,也不说话了,默默的找了件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给苏婉:“三嫂,你先学着缝衣服。”
如果古代也有朋友圈,宋小妹现在一定去发条状态,就一句话——no zuo no die。宋小妹原本信心满满,她想连大妞二妞两个小丫头她都能教出来,她姐妹俩刚学针线的时候针都拿不稳,现在家里的衣服几乎都是她俩缝的,而三嫂一个成人,即使真如她自己所言“不通女红”,平日在家缝个扣子打个补丁应该不在话下的,怎么说也要比小孩好教些。
怎么也没想到,她三嫂半点没谦虚,那水平比大妞二妞刚学针线时也好不了多少,让她缝颗扣子,先不提针脚如何,手指被针戳了不下五次,宋小妹在旁边看着都替她疼。
然而苏婉很有成就感,她现在能缝扣子,以后就会做衣服,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需一步一步来,所以宋小妹拿了块破布给她练手,她也没意见,兴致勃勃的穿了根线,按照宋老师的吩咐先“打基础”。
需要苏婉做的事非常有限,打扫卫生,洗几件衣服,做饭的时候在宋小妹旁边打打下手,其余时间她都闲得发慌,现在一门心思放在练女红之上,倒是不觉得无聊了。苏婉学的不算快,她原就不是手巧之人,对这也算不上多感兴趣,而今不过是新鲜感作祟,一天练下来,针脚倒是整齐了许多,虽称不上细密,但至少不会再扎到自己手了。
宋小妹也终于放心下来,她原担心的事有两件,一是她三嫂不满学习进度,刚拿针就想裁衣服,二是担心她开始那个频率扎手,迟早要受伤,到时候自己这个“怂恿”她学针线的人,少不得要挨顿骂。
万幸她担心的事都不会发生了。
饭后,宋家人搬了长凳坐在院中聊天吹风,夏夜的月光清亮,不用点灯也能将屋内照得亮堂,大家也就不用为省那点油灯早早的洗漱上床了,再说天气热,这么早回房也觉闷热,不如一家人在院中乘凉来得畅快。
作为很好的融入了宋家的一份子,这种集体活动苏婉当然不会缺席,自上次听她说过饭后不宜立即洗澡,宋子恒每日也会花上半个时辰陪家人院中闲谈,他是孩子王,上至两个已经算得上家中劳动力的大侄子,下至三妞三娃,都喜欢围在他跟前听他说话,他自幼好读书,也不局限于圣贤书,各种杂谈、游记都看,书中所讲之事信手拈来,用词浅显又风趣,不单是几个半大的孩子,就连苏婉也听得渐渐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