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夫人先前在房里的笑意消失殆尽,整张脸阴郁得有些吓人,她回头看着萧夫人有些不耐烦的反驳:“不然还能怎么样?!刚才要不是你指出来,我连她们六小姐是哪个都摸不着。宋家人也太谨慎了!”
萧夫人也感叹着点头:“谁说不是呢?她们家的女眷个个都成了精,在外头温和有礼落落大方,关起门来在家里却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比谁都牙尖嘴利。要找她们的错处,可难着呢。”
“再难也要上。”方夫人脸拉的老长:“实在找不到机会,就硬抢吧。那个宋楚宜一定要到手。当时宋家分明是先去了志远镖局,后来回去的却只有这宋楚宜,说她跟王爷的事没关系都没人信,纵然是不关她的事,她既是从那里回去,总该知道些细枝末节。”
硬抢?!
萧夫人有些不赞成摇了摇头:“这不成,她们府里出来的可是大少爷......”
“那就杀了。”方夫人眼里厉色顿显:“她们好不容易出个门,再错过可就没了。再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若是那东西真丢了,咱们谁也活不了!”
萧夫人震惊的看向她,脸上带着吃惊跟不满:“你疯了?!”
方夫人瞥她一眼,冷笑道:“我疯了?你眼下还有别的办法?你可知道若是齐圣元手里的东西落到宋家手里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萧夫人后知后觉的发觉事情并没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震惊万分的退后了两步,满头大汗都来不及擦。
“可是......”萧夫人有些慌张,心里更是没底:“可是他们带来至少二十个府卫.......这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若是一个不好没做好,漏了痕迹......”
方夫人沉思一会儿,看了一眼厢房,转头吩咐自己的侍女:“你立即回去一趟,替我传几句话给老爷。”
她说着,领着萧夫人并众人进了自己的厢房,屏退了左右吩咐刚才的那个侍女:“一定要将我的话原话带给老爷,快去吧。”
萧夫人已经吓得有些站不住了,心里深深后悔自己掺合进了这事。
可是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何况方夫人说的没错,之前疯马的事情五城兵马司已经在宋家人心里被记了一笔了,副指挥敢这样对待宋家,他们那样的人怎么可能不疑心自家
?就算撇开这些都不谈,端王也不会给他们退路走了......
方夫人吩咐完了侍女,回头看着萧夫人:“待会儿在她们跟前说话小心些,别引起她们怀疑。下山之时要经过一段崎岖山路,我们的人会埋伏在那里动手。”
不管怎么样,先把人抓在手里再说,也算是对端王那头有个交代。
这个小丫头分明就不简单,哪里有年纪这么小的姑娘单独出门的?还那么巧去的就是端王殿下的地方,还抓了人......
她信了邪才会相信大夫人说的真的是托了太孙的福,说起来太孙去那里又是为了什么?又为什么会开口替宋楚宜解围?难道是想拉拢宋府?
她下定了决心,看着萧夫人再一次强调:“不行,我有些不放心。他手里能调动的人不多,你也送个口信回家去吧。”
萧夫人瞪大眼睛本能的想要拒绝,不想让丈夫被拖下水,可是她又明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犹豫半响终于还是点了点头:“我这就叫人回去,只是不知道她们会不会提前回府去?若是我们的人还没准备好她们就跑了,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快趁她们梳洗完毕了过去陪着聊聊天。”方夫人不假思索:“另外去个信给元慧大师,叫他与元空大师论经尽可多拖些时候。”


第七十三章 准备
大夫人松了一口气,疲累的自己去更衣梳洗了,打听了元空大师要下午才得空,就又吩咐姑娘们都各自去休息一会儿。
这次来寺里居然被萧夫人跟方夫人找上门来,而且事情瞧着就不简单,她颇有些力不从心,却只能等到回去之后再同宋老太太讨主意。
想了想,她特意叮嘱金环:“你去六小姐那里一趟,叫她只管休息好,别担心其他事情。”
最近一阵子宋楚宜在府里的地位水涨船高,金环再也不敢小瞧,闻言忙应是去了。
宋楚宜才刚换了衣裳就听说外头有人找,她蹙了眉头脸色有些莫名。
之前本来安排了青桃的父母在寺里候着的,可是眼前的情况显然不适合再继续问话,她早已吩咐青桃叫买通的小沙弥将青桃父母放出寺去了。既然不是大夫人的人,又不是本来有联系的青桃父母,那究竟是谁来找她?
红玉也有些奇怪:“她说是奉命来的,问她是有什么事却不肯说。只等在外头一动不动,我瞧着有些古怪。”
“你去问问她究竟是什么事,若是不说......”宋楚宜牵起嘴角笑笑:“若是不说,你就说我们要去找大人了。”
红玉依言去了,回来脸上神情很是奇怪,有些疑惑的道:“姑娘,她说是她是奉太孙殿下的命令来问姑娘一些事情的。”
只有一面之交的太孙殿下?
宋楚宜脸上的笑意慢慢冷淡下去,太孙瞧着就不是多糊涂的人,自从昨日那场意外过后也不见有什么动静,怎么忽然会追到这寺里来?何况以他的身份,就算是有事要问,大可以坦坦荡荡的召人去,连宋程濡也不得不应召,还需要叫个使女鬼鬼祟祟的来找自己一个小女孩?
“你去叫她进来。”宋楚宜想了想,终于决定见上一见这个使女。
不一会儿红玉就领进来一个穿着宫装的女官,梳的也确实是宫里最近时新的发髻,带着女官帽。
生怕别人怀疑她不是宫里的人似地。
宋楚宜看她一眼就将目光放在远处,似是不经意的问道:“不知姑姑说奉命找我,奉的是谁的命?”
“奉太孙殿下的命。”那女官一副倨傲模样,见面对宋楚宜也不过点头颔首而已,闻言就似有些不耐烦:“太孙殿下想问问姑娘,昨日去的是哪里?又为何要去那里?贵府与志远镖局又有何渊源?”
宋楚宜使了个眼色给青桃,缓缓站起身朝她走过去,就近打量了她一眼就道:“太孙殿下怎么这么不知礼,哪里有进门不拜长辈就来见我这个小辈问话的道理?何况太孙殿下若是想知道这些,直接去问我们长辈不就行了?”
她拍了拍手掌,屋外就忽然涌入一群粗壮的婆子一拥而上,将那女官扑倒在地上。
“大胆!”那女官被几个婆子压得死死地动弹不得,嘴上的气势却半分未减:“你明知我是何人,居然还敢对我动手?!”
“若你真是宫里女官,我自会由我祖母带着去御前领罪。”宋楚宜瞥她一眼,挥手叫众人将她押着去了大夫人房里。
金环一进门就瞧见这一幕,惊得站在原地不知该作何反应。
还是宋楚宜瞧见了她,先笑道:“这下可真是巧了,刚好要过去,姐姐先去同大伯母说一声吧。”
大夫人没料到寺里居然还能混进人来装女官,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心中又涌起阵阵后怕。这若是混进来的不是女官,是个男的......再或者去找的不是宋楚宜,是别的姑娘......
这样一想,她忽然暴怒起来,二话不说先叫金铃等人将那人狠狠的修理了一顿,又着人去外面通报宋珏。
宋珏想的却比大夫人还要更多一些,他找了几个粗壮的婆子将那女人绑起来用棉被包着打了一顿,又叫了有经验的嬷嬷审问。
起先那女人还死扛着不招,到后来就渐渐的支撑不住,终于将知道的都一股脑儿的倒了出来。
原来,她是奉了方夫人跟萧夫人的命,先来宋楚宜这里探底的。
更叫大夫人跟宋珏心惊的是,方夫人跟萧夫人居然还留有后手-----若是宋楚宜不上钩跟着女官出去会见所谓的‘太孙’,晚间下山的时候还有埋伏......
宋楚宜也不由惊出一身冷汗,这位方夫人倒是真的狠得下心。
“欺人太甚!”大夫人拂袖站起身来狠狠地朝那女人踹了一脚:“你们简直胆大包天!”
现在生气也无济于事,宋楚宜蹙眉看向宋珏:“大哥,现在我们该早做准备才是,她们要是知道人在我们这里了,难保不狗急跳墙。”
宋珏总共也就带出来了二十余人,要保护这么多姑娘小姐真是有些吃力,尤其是对方还是五城兵马司的人的话,那简直就毫无胜算。
“分头派人回家报信。”宋楚宜想了想,立即下了决心:“派几个信得过的人,分别回去报信。一定要叫祖父知道此事,祖父他会有决定的。”
她看出来宋珏想要自己回去的想法,忙拉着他劝他打消这个念头:“外头情况不明,若是她们目标不仅仅是我,还有大哥哥你,那你此去就正中了她们的计了。无论如何,皇觉寺是名寺,里头武僧什么的也有许多,我们只要呆在这里一日,他们就要对我们的安危负责。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我们的安全。”
大夫人被宋楚宜说的脸色发白,忙也过去拉着宋珏道:“对对对,小宜说的有道理。你可不能去涉险。”
宋珏有些吃惊的看向宋楚宜,没料到她小小年纪考虑的竟如此周详,同时心里却大致有了决定,闻言就轻轻点头:“我知道了,只是这寺里既然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混进不明身份的人,说不定就有内鬼。他们送进来的素斋还有点心你们都要小心检查,点的香跟蜡烛也都要经过查验之后再用......眼下非常之期,还是小心为上。”


第七十四章 瓮中
宋珏是宋家倾尽心力培养的下一任接班人,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讲都是出色的。一旦事情有了眉目,他就能迅速的寻出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大夫人对儿子的安排深以为然,立即着手把能用的上的人手全部动用起来。把自己身边得用的两个嬷嬷分别派去了宋楚宾跟宋楚蜜那里坐镇,李氏那里也叫金铃过去了。
做完这些她仍有些不放心,问宋楚宜要不要将所有人都聚集起来比较好,方便保护。
宋楚宜摇摇头,眼下情况不明,众人聚在一起不去休息反而会惹方夫人她们怀疑,还不如像现在这样,心里有些防备就可以。
一盏茶后宋珏回来说人已经分头派回去了,中间还有寺里的几个和尚出来过问过,问为什么要动用马匹,宋珏随口胡诌了个理由糊弄了过去。
“看来这寺里果真是有他们的内应。”宋珏心里有些发沉:“他们胆子也真是大的有些可怕,居然在皇觉寺里弄鬼。”
“大哥,我看还是要派人先盯住方夫人还有萧夫人她们带来的人,以防她们又有别的事端要生。”宋楚宜看了一眼被堵住了嘴绑了扔在一旁的那个女官,问道:“你带来的人还有多少能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确该先去摸摸敌人的底,宋珏立即同意:“手上现在还有十三四个人,我叫几个人去盯着她们带来的人,到时候我们也不至于像聋子瞎子一样没个准备。”
将近正午,寺里的知客僧过来说是饭菜好了,问她们是出去吃还是送来各人房里。
大夫人自然是想将饭菜全部都送去各自房里凑合着吃一顿,免得再生什么是非。可是偏偏有人不识趣,知客僧前脚刚来,后脚就有人报说方夫人萧夫人来了。
连个饭也不舍得叫人好好吃!大夫人耐心差点用尽,到底还是听从了宋珏跟宋楚宜的建议,答应跟方夫人她们一起去外面吃饭,也好过打草惊蛇。
方夫人跟萧夫人仍旧带着满脸的笑意,大夫人也就不好再继续板着脸,温和的问了她们怎么这么快就又过来了的话,就提议说是一起去用素斋。
方夫人跟萧夫人自然是巴不得这一句,萧夫人还笑着说了几句趣话:“说起来,二娘她极喜欢寺里的素斋,每回来都要用了中午饭或者点心才肯回去。”
听见她提起自己女儿,大夫人心里更是一阵酸一阵苦,如今萧夫人这样行事,日后宋楚宣的出路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她心中更加埋怨萧夫人,但是却更加沉得住气了几分,就算是为了女儿,她也得把这件事处理的妥妥当当,叫女儿日后能在宋程濡夫妇面前得几分怜惜。
席间方夫人状似无意的问了几句宋楚宜的事,大夫人就像是竹筒倒豆子一样忙大倒苦水:“别提了,将近午时了宫中来了个女官说是奉了太孙殿下的命来问我们小六事情的,我们小六口舌笨说不清楚,我们又不好唐突了那位女官,打算待会儿下山之际将那女官一同带回家,先问过了父亲母亲再做打算。”
萧夫人心里立即就突的跳了一跳,面色有些难看的看了方夫人一眼-----方夫人原先是不同意派人去套话的,是她自己不死心,觉得若是能不动用人马伤人就最好,打算死马当作活马医看看能不能从宋楚宜那里套些话,甚至干脆把宋楚宜骗出来......没料到现在人也折了进去。
幸亏那人是自己跟前的心腹,不担心她会反水,否则确实是误了大事了。
方夫人似笑非笑的也回看了她一眼,不甚在意似地将话题又扯向了别处,倒是与大夫人聊的挺投契,直到午休时间才又分开了。
萧夫人自觉做错了事,再也不敢提别的意见,亦步亦趋的跟在方夫人身后。
方夫人自顾自的走出了一大段路才猛地回头,控制不住似地在萧夫人脸上狠狠地甩了一个巴掌。
萧夫人被打蒙了,她好歹是个侯夫人!而方夫人再怎样也不过是她丈夫下属的妻子而已!连个爵位都没有的人敢打自己这个一品诰命?!
她半日才反应过来,一把摔开了方夫人的手,怒道:“你疯了?!”
“你简直蠢的要命!”方夫人的眼睛瞪得滚圆,看着萧夫人像是要吃人:“我说了多少遍叫你别自作主张,你就是不听!现在打草惊蛇,要是叫她们发觉出了什么不对,我看你有多少条命去跟王爷交差!”
她说的声色俱厉,且咄咄逼人,萧夫人原先满肚子的怨气顿时化作乌有,连连后退,一点侯夫人的气势都没有了。
方夫人顾不上跟这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说话,回头去吩咐人盯着宋府的人的一举一动。又叫萧夫人尽快去联络平阳侯萧鼎,叫他到时候一定要带着人来接应。
事到临头没有别的路可走,若是今天不能把宋楚宜抢到手,一切就都毁了。今日不成功,便成仁!
萧夫人哭丧着脸去了,她如今没胆子不照着方夫人的话去做。
方夫人望向宋家人所在的厢房,眼里燃着熊熊火焰。
于此同时,宋珏与大夫人终于接到宋程濡的来信。
大夫人看完了信,先是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才有些担忧的问:“寺里不是说有她们的人吗?我们这么做不会被人发现吧?”
宋珏沉思了一会儿,问了宋楚宜的意见,二人皆觉得计划可行。
皇觉寺毕竟是皇家寺庙,且既然宋程濡既然这么安排,自然有这么安排的道理。只要小心谨慎一些,想要做到瞒天过海也是不难的。
何况宋程濡指定了人,这人就一定是靠得住的。
宋珏当机立断,叫人盯死了方夫人萧夫人的一举一动,自己去求见了监寺大师元觉。
此时方夫人萧夫人尚不知道,她们等着螳螂捕蝉的时候,黄雀已经在后头张开了翅膀露出了尖牙,只等待时机瓮中捉鳖。


第七十五章 捉鳖
未时刚过,方夫人跟萧夫人的眼线就得了消息,说是宋府的人已经在套马准备下山。她们的确是叫元慧大师拖的太久了,宋大夫人她们很可能是等的不耐烦了,或者是因为那假扮的女官起了疑心,才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府去。
方夫人叫人再三去探,问明了她们那边随侍的知客僧,得知大夫人确实是提前去向监寺捐了香油钱,又点了长明灯,然后提出要提前下山,不能再继续等元空大师。
幸好平阳侯萧鼎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准备停当,人手俱都已经埋伏在了崎岖的十里坡。副指挥方登也领了一百人沿线布置了,专等宋家人下山,就打算一网打尽。
终于要来了,萧夫人激动得有些颤抖,回头看了方夫人一眼,不甚有主意的问道:“咱们是不是现在马上就下山去?”
二人并没想过要如何善后,只要宋楚宜到手,宋珏死了,宋家自然方寸大乱。而端王在那个时候早就已经能抹平所有痕迹了。
“现在去太早了。”方夫人看她一眼,转身向宋府那边的厢房而去:“咱们先过去看看人到底是不是真的要走。”
做事情还是要有始有终,不然若是宋家人没下山,岂不是叫人扑了一场空?
方夫人跟萧夫人两个人过去的时候宋府的人正在往外搬姑娘们的铺盖行礼,见了她们草草一礼。还是一个得力些的婆子有些为难的上来致歉:“大夫人才刚带着二夫人并小姐们上了马车,恐怕是没法儿接待二位夫人了。”
方夫人笑着摇头,依着门槛往外看见华丽衣袍一闪,大夫人闪身进了马车,脸上笑意就更盛,回头道:“说的哪里话?我们也是前来告辞的,元空大师到现在都没得空,我们家里又有些事情急着回去。没料到宋夫人倒是先走了,也怪我们没先递个消息过来。”
那婆子又与她说了几句,就忙着催人整装上车,自己也领了另外几个婆子分别上了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下了山。
萧夫人松了一口气,一颗心至此才落回了肚子里。萧鼎手上至少有三五百人,再加上方登领着的一百人,将近六百人,就是踩也能把宋家这几十个人踩死。
当实力太过悬殊的时候,有些担心就没有了必要。
她呼出一口浊气,想象着到时候宋家落败之后的场景,再想象萧鼎日后进一步升官,甚至可能成为端王的左膀右臂,日后可能青云直上,心里就快意许多。
到时候萧四娘不必远嫁,她们想怎样作践宋楚宣就怎么作践,哪里还需要像是上一次那样跑到宋家让人打脸?!
二人一起乘车回了京城,商量了之后决定聚在平阳侯府等候消息。
四月初的天气开始渐渐回暖,一弯月高悬在夜空上,将崎岖山路照的如同白昼。
平阳侯萧鼎耐心的等待那些惹眼的灯笼渐渐的进入了自己的包围圈,才举着火把带着人一拥而上。
他满心以为宋家人此刻应当是鬼哭狼嚎四散奔逃,谁知等来的却是宋珏的冷笑。
“等你多时了,亲家公。”宋珏冷笑着望着他,像是在看等待已久、马上将要被收入囊中的猎物。
萧鼎心中一惊,却来不及思考其他,甚至不敢再去看宋珏的眼睛,高声下令捉拿逃犯。
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死命把宋家人全部拿下。
谁知就在此时变故突生,宋珏稍一挥手,宋家长达十五辆马车里就纷纷钻出全副武装的军士来。
而根据萧鼎原本得到的消息,这些马车上坐着的全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宋家女眷!
他瞪大眼睛,觉得此事太过不可置信,一时竟惊慌不定的不敢再上前。
而更让他神魂俱裂的是,为首的马车车门打开,下来的竟是宋程濡跟镇南王!
宋程濡老当益壮,不用人扶就自己跃下马车,抚着胡子看向萧鼎,眼里情绪涌动,许久之后才叹了一声。
这一声将萧鼎惊得面无人色。
宋家居然早有准备!
“别拿鸡蛋碰石头了。”镇南王缓缓将他们环视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萧鼎身上:“圣上有旨,派我前来捉拿擅离职守滥用职权的五城兵马司指挥萧鼎!”
圣上有旨?!宋程濡居然一举将此事闹到了当今圣上跟前!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萧鼎面无人色脸色难看到极点,手上缓缓用力将刀收紧,再看了一眼对面乌压压的人头-----人数不多,大概也就两三百人的样子。
而自己这边却足足有六百人,硬拼的话也不是一定没有胜算。可若是真的投降,等着他的可就是顺天府或者是锦衣卫的诏狱......
他咬牙下了决心,回头看着暮光闪烁的下属们,用尽自己所有力量将音量提到最高:“别听他们胡说,咱们是奉命前来捉拿逃犯的!他们通通都是逃犯!兄弟们,拿下他们,重重有赏!”
到了此时还在负隅顽抗,萧鼎恐怕在里面陷得没法脱身了。
宋程濡跟镇南王对视一眼,达成了共识。
战!
镇南王遗传了他祖父跟父亲的骁勇,手下的军士们战斗力极强,且都训练有素,基本上指哪打哪。
而五城兵马司的人毕竟平时疏于训练,很快就露了颓势。
萧鼎冲在最前,一马当先的斩杀了两人,咬牙红着眼看向宋程濡跟镇南王。他不能投降,不能认输,若是他赢了,大可随意给这些人栽赃罪名。他们在这里守了大半天,没见别的车架经过,宋家女眷肯定还在寺里,到时候他们只要再回寺里把那些女眷也给拿下,就万事大吉了。
而若是失败,他只能是死路一条,平阳侯府也就完了。
镇南王冷眼看着场中情景,大手一挥,场中军士纷纷后退,后排弓箭手纷纷补上,举着弓箭冷冷的对着萧鼎一行人。
“放!”镇南王一声令下,顿时万箭齐发。
不断有人应声倒下,短短一盏茶时间,萧鼎那边已经死伤近百人。


第七十六章 弃子
这是一场注定早就要失败的战斗,萧鼎看着那边不断涌来的弓箭手,终于明白败局已定,不甘的想要抹脖子自杀。
可是就连这一点企图也被早有准备的宋珏打断,宋珏的骑射练得极好,一箭出手只是稳准狠的将他横在脖子上的刀打飞,萧鼎却丝毫无损。
镇南王喝了声彩,露出今晚的第一个笑,回头去看宋程濡:“宋老果真是教孙有方啊,假以时日贤侄必成大器!”
宋程濡也面露骄傲,同时又涌出深深的后怕跟庆幸来。
若是没有宋楚宜,宋珏可能早就死了,纵然是不死在去勘察地形的路上,也会死在今日萧鼎的刀下。
宋家的继承人,是宋楚宜一力保下来的。
他看向萧鼎,目光中似有惋惜不舍,又有狠厉绝情,半响才冲镇南王道:“时候不早了,还是早做了断吧。这些人通通都抓了,送去顺天府。”
普通的这些官兵自是送去顺天府的监牢,萧鼎跟方登却是必须要去诏狱或者大理寺的。
镇南王点头,自去料理。
宋程濡留在原地同镇南王善后,吩咐宋珏去接大夫人跟宋楚宜等人回府。
现在在他眼里,宋楚宜的命恐怕就算是比宋珏差一点价值,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对她的安危,宋程濡是十分上心的。
元觉将宋家一干人等安排在寺里戒律堂内,内外都有武僧镇守,安全问题并没有丝毫疏漏。他跟皇亲国戚打惯了交道,深刻的明白其中曲折。
宋珏去的时候大夫人正急的团团转,见了他如同见了定心骨,强自镇定着问了情况,才安排人去叫已经睡熟了的李氏等人。
宋楚宁根本没睡,她天生对阴谋诡计就无比敏感,很明白这种情况意味着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却完全摸不着头脑。
梦里发生的事里没有这一件,她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来为何堂堂伯府女眷为何要避人在寺里到月上中梢的时候。
而更叫她心烦的,是她从头到尾都不能参与事情的发展,可是宋楚宜却好像可以。
大夫人无论去哪里都时时刻刻的带着宋楚宜,连晚上来了戒律堂也没给宋楚宜分配单独的房屋休息,而是把她带在身边。
仅仅凭着老太太的情分,不能足以叫大夫人做到这一点。
这说明宋楚宜本身就被大夫人看重的价值,可是到底是什么呢?她看着站在大夫人旁边被宋珏宝贝一样问长问短的宋楚宜,目光幽深。
她们终究还是披着月光一路奔驰回了京城,奇怪的是城门竟然还并未关闭-----这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说明出事了的征兆。
宋楚宁看向宋楚宜所在的马车,脸上的表情隐在月光里看不清楚。
宋老太太半夜都不敢合眼,听说宋珏他们已经回了府才把吊在喉咙的一口气松了,赶紧叫人将大夫人宋珏并宋楚宜一起叫到宁德院来。
大夫人没料到出趟门差点丢了命,在车上听宋珏说了之后发生的事,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此刻见到宋老太太,就算她素来镇定,也忍不住有些后怕的流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