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点头:“那您早点回去休息,您脸色不好。”
郑谐回到常住的那个家后觉得累,和衣躺下便睡着了。
他多年来一直少梦,只有心绪不宁的时候才偶尔做梦,但此刻梦境都开始混乱。他梦见第一次遇见和和时她的样子,小小的婴儿,第一次张开眼睛,朝着他露出天使般的微笑。然后她渐渐长大,他抱着她,背着她,牵着她,在各种场合她都跟着他。再后来她不肯再让他牵,开始跟他吵架,不搭理他。当她又一次背向他越走越远时,郑谐上前去拉和和的手想留住她,这次和和反牵住了他的手,回头朝他笑,但转瞬和和的那张脸却变成了杨蔚琪。
然后郑谐便醒了,出了一身的汗,头也晕晕的,起身看看天色已经全黑,看看表,竟然已经夜深了。
他起身给自己弄了点吃的,其实没胃口,但他努力地咽了下去。
他很多天都尽可能地不去想杨蔚琪这个名字,没想到竟然梦见她。
上回他话还没讲完,杨蔚琪就匆匆走掉。她虽然有时候傻傻的,但大多时候心思敏锐,或许早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然后她便出差,一直没回来。她不给他来电话,他也并没打过去,就这样僵着。
郑谐一直对杨蔚琪心下歉疚。
每个人都没有误解,他的确是存了真心想娶她。或许算不上爱,但他很喜欢她,觉得她是作妻子的合适人选。他从来不曾渴望过惊天动地的爱情。
他的人生自五岁以后,便一向是在波澜不惊、无甚惊喜的循规蹈矩中度过的,婚姻也不除外。
他没有想过事情竟会变成这样,令他再也无法心平气和地去完成他的人生计划。
这些天郑谐偶尔会回忆,当他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他究竟是怎样想的呢?是因和和这些年的委屈而心痛,还是因自己做了错事却不知情而羞惭?
其实当时他真的什么都没有多想,他那时脑中已经一片空白,只有一个清晰的念头告诉他,他这一次终究要失信于人,他应该尽快结束与杨蔚琪的关系。
他不可能挂着杨蔚琪男朋友的身份,而去与和和谈未来,那样的话他会同时污辱了三个人。
他是打算要娶和和的。除了这样,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让自己安心。
究竟是要对和和补偿,还是因为别的原因,他并没有仔细地想过,他本能地觉得自己必须这样做。
就像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他从来不曾想像过和和要成为他的妻子。但在他决定的那一刻,他并不排斥这样的念头,只除了他不得不辜负杨蔚琪。
为什么呢?和和之于他,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从没有弄清楚过。
不过或许已经无所谓,没有必要再去弄清楚了。弄得越清楚,对他自己越无益。
就像有些话,从来都没有机会说出口,如今都不必说了。
他送和和回医院的路上问和和:“在那边住得还适应吗?”因为和和与母亲生前一样不喜欢B城的内陆气候,在那儿住上几天便嘴唇干裂,还常常流鼻血,所以过去的许多年里,才一直在这里陪着母亲,而不是留在她自己母亲的身边。
和和说:“嗯,还算适应了。比以前住得习惯。”
“你假期什么时候结束?”
和和沉默了一下,斟酌着字句低声说:“我假期结束时,岑世也会结束这边的工作。他问我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回去。”
郑谐躲过一辆车时将方向打得大了些,车子歪了歪。他沉默着。
和和又说:“他对我很好。而且,那个城市,我在那里住过四年,我很喜欢那里。”
郑谐不记得自己后来又对和和说了什么话。他是祝福她了,还是劝她慎重考虑一下呢?或者他其实根本什么都没说,只是一直沉默着?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郑谐昏昏沉沉颠三倒四地想着,不知不觉又沉沉睡去。他的睡眠向来很规律,平时从来不会这样。
第二天仍是周末。天亮的时候,他被手机的震动声吵醒。
昨天去公墓时,怕手机铃声惊扰到逝者的灵魂,他将手机铃音关掉,一直忘了换回来。
电话是助理打来的:“你的车子我给你停在公司了。你知不知道,昨儿现场正好有个社会八卦版的愣头记者给你拍了照,你差点就上报了,我软的硬的都使上,连你爹都想抬出来了,好歹才摆平。大哥,下次装酷换个场合成不?”
郑谐说:“昨天遇上点事。”
助理说:“我知道,和和嘛,小磕小碰了一下,你就紧张成那样?凡事只要扯上和和,你就乱了。”
郑谐不说话。
助理又说:“和和他们大清早就走了,她男朋友今天中午还有事情要处理,两人看起来都没事。她给你打电话你没接,估计你没睡醒,所以托我跟你说一声。难得你也会睡懒觉,你就继续睡吧。”
郑谐查了一下电话记录,有两个未接来电,都是和和的,很早,他的确没听见。还有一条和和的短信,告知他们要离开。
他把手机调回铃音状态,扔到一边,重新躺了下来。
再次醒来还是被电话闹醒的。这次竟是许久不见的杨蔚琪,她说:“我回来了。我们时何见面?”
郑谐一时有些恍惚。他说:“明天晚上吧。”
杨蔚琪问:“你声音怎么了?病了?”
郑谐说:“没什么事,昨天淋了点雨,一会儿就好了。”
杨蔚琪“哦”了一声:“你吃饭了吗?去医院没?”
郑谐应了一声,应付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不知过了多久有敲门声,他披了外套去开门,门外居然是杨蔚琪。以前他给过她这个房子的钥匙,但她很少自己开门,通常都会提前通知他,然后敲门等他开门,正经得一板一眼。
他俩在玄关处默默地站了一会儿。很多天没见,或许还心存芥蒂,都有些生疏了。
最后还是杨蔚琪先笑了笑:“我认识你这么久,还从来没见你生病过,我来参观一下,免得以后没机会见。”
郑谐也笑了笑,让她进屋。
原来郑谐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发烧了。因他平时很少生病,所以自己也没留心。
杨蔚琪给他找了几片药吃,去厨房煮了一锅粥。她煮的并不好,虽然她一直很用心地守在厨房。但她在厨房里的那个清瘦的背影,令郑谐想到了和和昨天煮粥的样子。那时候,他也一直这样看着她。
郑谐喝完一碗粥后,杨蔚琪说:“我走之前你说,有话要对我讲。”她直直地看着郑谐,等待郑谐把话头接过去。
郑谐没应声,低下头吃又一碗粥,喝了一小半后才说:“你这次出差这么久,工作不顺利吗?”
杨蔚琪看起来也有点疲倦:“这一回我真的开始自我否定。我弄不清楚我究竟在维持正义,还是在助纣为虐。”
郑谐说:“你的性子确实不太适合做这行。换份工作吧,别把自己弄得那么累。”
杨蔚琪想了想,很认真地开口:“上次你也劝我换份工作。至于你说要养我的那些话,其实都是开玩笑的吧?你想跟我说的话是不是就是这个?”
郑谐看着她,紧闭着唇。
杨蔚琪浅浅一笑:“其实我本来也没有当真的,所以你不用介怀。”她也低头喝粥,喝了两口发现实在是不好喝,于是将碗推到了一边,对郑谐说:“很难喝,你不要喝了,我再去煮一份新的吧。”
杨蔚琪起身的时候,听到郑谐对她讲了一句话。当时椅子响了一下,而郑谐的嗓子沙哑得厉害,所以她疑心自己听错了。
郑谐低声地说:“你最近有时间吗?我爸想见见你。”

 

26-理智与情感


亲情或许是婚姻维持的基础,但从来都不是婚姻的前提。
——*——*——*——*——*——*——
郑谐周末时带了杨蔚琪回家。
他自己开车。几小时的行程,郑谐很少说话,神情专注。
其实郑谐向来一心二用。他越是看似专心致志,就越有可能神游太虚。像他平时开会,三分之二的注意力用来休息,只余了三分之一用来监控现场。一旦有情况出现,他那三分之二的注意力会瞬间归位。
此刻也是这样。他看似用心地看着路况,但减速或超车都完全出于本能反应,他的三分之二注意力一直在想着其他的事情。
他在想那天他突然开口要求杨蔚琪陪他回家时的情形。
为什么呢?明明心乱作一团,没有着落,也没有定论,却在发着烧的时候将那么重要的一句话那样脱口而出。说出口的那一瞬,他自己都顿了一下,但随即而来的却是一种认命的感觉,仿佛一切尘埃落定,终于了却一桩事。
不如就这样吧。即然和和愿意与岑世在一起,那么他再也不去骚扰她的生活,只远远地看着就好,在她需要的时候保护以及照顾她。
而杨蔚琪,既然他已然承诺了她,尽管看似一个玩笑,但他俩都知道那并不是随口说说的话。那么出于诚信,出于责任,他会去履行。
他从来都不习惯局面掌控在别人手中。与其等待,不如选择,让一切各归其位。
他还想着昨晚在电话中对父亲说他要带杨蔚琪回家见他时的情形。
向来与他很少交流的父亲听起来似乎很高兴,甚至很仔细地向他确认他们到达的时间。
后来父亲说:“明天晚上我约了和和与她的妈妈一起吃饭,还有和和的小男朋友。你跟小杨也一起来吧。”
郑谐沉默了一下,听父亲又讲:“和和这个小丫头把男友藏得很紧,我提了三回她才肯让我见。“
郑谐迟疑了一下说:“这样会很尴尬。”
父亲的心情不错,语气轻松地轻斥他:“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扭扭捏捏?就是场家宴而已。和和和她妈妈你都熟,而且和和也认识小杨。如果你在场,和和应该会更自在一些。”
郑谐想到今晚会出现的那种场景时,叹了一口气,又觉得车内安静得太过,便伸手打开了电台。
或许他的车速太快,又或许天气不好,总之滋滋啦啦听不分明。
杨蔚琪见状便打开他车内的储物盒,挑了一张碟放入,陈奕迅清冷又很温暖的声音飘出来。
郑谐很少在车上听音乐,他开车时不愿有别的事物干扰。
但是和和以前总说像他这样的人开车听听音乐反而能避免走神,他车上的碟多半都是她的。其实后来和和实话说,主要是喜欢他这辆车上的音响效果。
现在播着的那支歌名是《我们都寂寞》,非常的萧索。以前和和最爱这一首,在他车上重复一遍又一遍,他被那首歌里的凄凉意境弄得不胜其烦,经常挖苦她假小资,无病呻吟。
他以前从来没想过留心一下和和听歌的表情。她是怀着什么样的情绪喜欢这支歌的呢?郑谐的心微微地漾了一下。
那首歌停止后,车里安静了几秒钟,便响起那首大红大紫的《兄妹》,杨蔚琪甚至跟着音响轻轻地哼着:“不能相爱的一对/亲爱像两兄妹……这样的关系你说多完美……”
郑谐没有预兆地伸手将正在播着的CD换到了下一首。
杨蔚琪问:“怎么了,不喜欢这首歌?”
“我觉得粤语版本的更好。”
“《岁月如歌》?嗯,但凡同时有两版歌词的,通常粤语版的都更好一些,因为香港人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但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太好了,你不觉得吗?”
郑谐感到自己刚才太神经质,朝她歉然一笑,又替她按下返回键,那支歌又重新开始了。
杨蔚琪关掉音响开关:“不听了吧,我记得你不喜欢在车上听音乐。”
郑谐说:“没关系的,你随意。”
但杨蔚琪并没再打开音响,车内又恢复了静默。很久后杨蔚琪突然问:“你看我这身衣服还可以吗?”
郑谐侧脸看一眼:“挺好的。”
“可我觉得有一点紧身,会不会显得不够庄重?我最近胖了一些。”
“不会。不过如果你真的觉得不好,到了以后我陪你去买套新的。”
“你觉得可以就好,不用换了。”稍后她也为自己的神经质感到好笑,解释说,“我有点紧张。”
郑谐安慰她:“我爸会喜欢你,你不要担心。”
杨蔚琪低头绞手指:“我有见考官的感觉。”
她自己紧张兮兮,便顾不上察觉郑谐心事重重的样子。
——*——*——*——*——
郑谐开车向来快,所以比正常时间早了半小时到家。郑谐的爸爸在家中等候着他们。
到家已是中午,一起吃过午饭后,郑父与杨蔚琪闲聊了一会儿,和蔼可亲,很不多见地笑了很多回。
杨蔚琪后来对郑谐说:“郑伯伯跟我想像中的样子很不同。年初我参加省里的会议时他还讲过话,特别的威严,所以今天我紧张得不行。”
郑谐说:“你参加的那个大概是严肃会议。其实他平时也很亲民。”
杨蔚琪点头:“你是不是觉得我特没出息?”
郑谐说:“不会。”又补充一句,“怎么会呢?”
——*——*——*——*——*——
晚些时候,郑谐在父亲的书房里陪他喝茶。他半垂着头,父亲问一句,他答一句。
郑父在郑谐面前很少表现他亲民的形象,向来表扬少,批评多。但他今天十分和颜悦色,甚至夸赞了一下他最近做过的几桩工作。
他本以为父亲无暇去顾及他的闲事,不想他身边有眼线。好事者真多,总之他很不舒坦。
后来父亲便谈到了杨蔚琪。他说:“你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没有真正干涉过你的事情,包括婚姻。你母亲生前,我们曾经在这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只要不失大格,我们尊重你自己的选择。”
父亲适时地停下,郑谐说:“谢谢您,还有妈妈。”
郑父喝了口茶接着说:“小杨个性很得体,样貌也好,与我们家又有着不小的渊源。你的选择不错。”
郑谐微微动了动嘴角,以示回应父亲的赞许。
郑父放下杯子继续说:“我知道,你是有分寸的孩子,但是有些话,我还是要强调。在我们家,你有选择婚姻的自由,但是没有离婚的自由,这是家里不成文的法规,谁也不能违背,你姑姑就是例子。既然这是你自己的选择,那么无论你心中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事,都婚前去处理妥当。婚姻不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东西,但若是一个男人的婚姻很失败,那他其他方面再成功,也弥补不了这个缺陷。”
郑谐与父亲对视,他一直望进父亲的眼睛里。郑父于是笑了:“今天本是个应该高兴的日子,说这种话有点扫兴是不?”
郑谐说:“爸,我了解婚姻的意义与责任。”
郑父站起来,把手放在郑谐的肩头:“那就好。我相信你。”
——*——*——*——*——*——*——
下午姑父到家里与郑谐父亲商谈事情,可巧见到了杨蔚琪。
郑谐自小便与姑父关系很好,虽然很少见面,但与他的交流比父亲更多,像忘年交的朋友。两家住得近,姑父是步行过来的。他离开时,郑谐送他,陪他走出很远的路。
姑父笑着说:“不错嘛,很有行动力。去年你姑要你去相亲,你还反驳得振振有辞,这么快你自己就决定跳入婚姻坟墓了?那姑娘魅力有这么大?”
郑谐说:“我该到结婚的时候了,而她很合适。”
姑父说:“这是什么话?若让人家听到,她该要难过了。你这孩子,从小就只有理性没感性。我问问你,你真的从来没有过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吗?”
郑谐说:“没有。如果得不到,我就不再去想。”
姑父叹气:“你个性太像你爸了,半点也不像你妈。你姑姑也是,你们一家人的遗传基因真是像。小谐,我还记得以前有一回,那时候你才几岁啊,好像还没上高中,咱俩讨论一本小说,你跟我观点完全不同。你说爱情之于男人可有可无,有了反而多余;女人之于男人则有不同的用处,有用来保护的,有用来欣赏的,有用来一起共事的,还有用来一起打发无聊的。你记得不?当时我被你彻底吓到,想帮你找心理医生。怎么,你现在还是这种想法?那个杨蔚琪之于你又是哪种用处?”
郑谐觉得这个话题让他累。他将姑父的问题用笑敷衍过去,状似不经意地问:“您与我姑姑最近怎么样?”
姑父果然不再调笑以及追问他,声调也低了一些:“还不就是那样,随她去吧。我们的孩子都结婚了,还能怎样。”
郑谐说:“姑父,我有个失礼的问题一直想问您。您明知姑姑与您个性、爱好都相差甚远,却还是用尽力气地追求她,娶到她。为什么呢?赌一口气?那时想过以后该怎么办吗?”
“小谐,你是想问我,我爱你姑而她不爱我,为什么我还要娶她吧?我当时就是想娶她,现在也没后悔。至于为什么,我没想过。如果这世上的每一件都要弄得像帐本一样清楚,就太没有乐趣了。”
“你俩折腾了这么多年,您的爱情竟然还没死掉?”
“我说的是亲情。夫妻是人类除了血缘之外最牢固的一种亲情,不是说断就断得了的。”
“可是人们大多是因为爱情结婚,而不是因为亲情结婚,对吗?”
姑父说:“小谐,你是不是有点婚姻恐惧症了?你今天很奇怪,不像你。”
那日的晚餐无惊无喜。
地点选在云至轩,旧式四合院内,寻常客人要提前半月才订得到座位。
母亲在世时,很喜欢这里。越是逢年过节父亲越不能离开,所以一家人的团圆饭除了在家里的时候,多半就在这里吃。很多时候,还加上和和母女俩。
自母亲过世后,这里他便很少来了。
父亲与和和的妈妈照例如从天气开始寒喧,彬彬有礼,客气周到。等他们动筷,小辈们才开动。
有长辈以及两名新人在场,场面一点也不亲切而热络,虽然大家都努力想显得亲切又热络。
郑父说:“上次小谐与和和回来,我们也一起吃过饭,好像还是昨天的事。转眼间,我们的队伍就庞大了。”
和和妈说:“世界局势都变化这么快,一天一个样,何况人。小谐,你今天吃的不多,是不是不舒服?”
郑谐说:“没有,林阿姨。哦,对,最近胃不太好。”
郑父说:“他从小就这样,挑食,吃饭像吃药,一直以为他会长成小个子,没想到长这么高。”他的话是对着杨蔚琪说的,语气带一点慈爱,又像在谴责。
郑谐低头不语,杨蔚琪微笑。
和和妈说:“身高最主要是遗传,其次是锻炼。和和胃口一向好,从来不挑食,一样是小个子。”
和和听到有人提她,从食物里抬起头来。她从开宴吃到现在,就没有停过,连头都没怎么抬。
这样的话题比较冷,响应者很少。于是郑父给杨蔚琪与岑世布菜,对杨说:“你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住在你大伯家吧,我还抱过你。你肯定记不得了。”又对岑世说:“从和和出世那天起,我一直看着她长到这么大,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她从小就乖,你可不能欺负她。”
岑世谦虚地微笑:“您放心,不会的。”
后来便聊到和和与岑世竟然是大学同学。
郑父说:“原来这么有缘。大学时就开始谈了?林教授你也不知道这事?小谐你应该知道吧?”
郑谐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岑世认真而技巧地说:“我们错过了很多年。但幸运的是又重新遇见了。”
和和几乎将头埋进盆子里,而郑谐心不在焉地将自己碗里的肉丸用筷子戳成肉酱。
和和妈问:“小谐与小杨打算什么时候办喜事?”
郑谐抬头,怔了怔,与杨蔚琪对视了一下,而后开口:“我们正在考虑。”
郑父说:“明年春天不错。”又看和和与岑世,“你们俩呢?”
和和用眼角看了岑世一眼,在他打算开口前抢着说:“当然要等哥哥嫂子的喜事办完后再说。”
郑父笑:“你小时候不是经常披着床单当婚纱?怎么现在不急了?”
和和嘻嘻地笑,不作声。和和妈笑着替她解围:“和和现在还像小孩子一样,不像小杨那样稳重。我看她结婚之前需要好好培训一番呢。是吧,和和?”
和和低头继续笑。在座之人也都陪着笑了几下。
——*——*——*——*——*——
饭局散场时,时间尚早。郑谐的父亲乘车离开,和和妈妈也自己驾车走了。
夜色非常好,明月当空,只剩郑谐他们四人。
郑谐问岑世:“你的伤好了吗?”
岑世说:“没事了,多谢关心。”
郑谐转向杨蔚琪:“你想去哪儿逛一下?”
杨蔚琪说:“随便。”想了想,朝和和的方向微笑了一下,“和和,你能给我一点建议吗?”
和和说:“北方城市都很像,建筑,小吃,还有路边植物。不如去夜市,这边的夜市很长很热闹,可以逛一个晚上。”
杨蔚琪说:“听起来不错。不然我们几个一起吧。”
和和灿然一笑:“以后我可以单独陪你逛,但今晚我跟岑世有点事情。”
她在郑谐与杨蔚琪的注视下,拖着岑世的袖子把他一路拖到车边。
——*——*——*——*——*——
岑世不紧不慢地开着车,被后面一辆辆车超过,超车的一瞬间,灯光划过他与和和的脸。
岑世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你宁可整天跟着郑谐混,也不过来陪你妈妈了。天天像参加面试一样,滋味是不好受。”
和和说:“你快些开,那家店要关门了。”
岑世挑眉:“你还敢让我快开?上次的事你都没留下心理阴影?”
和和说:“吃饭还会噎死呢,哪来那么多心理阴影。你再这么龟爬,我要打车走了。”
岑世叹:“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筱和和,你两项全占了。”
和和别过头不看他。岑世把油门一踩到底,车子弹出去,和和险些撞到车玻璃上。
岑世有些无聊地在车上等着和和。她赶在闭店前十分钟小跑进了那家精品店,但不许他跟着。三分钟都不到,她又小跑着回来,手中已经提了两个袋子。
岑世咋舌:“你这速度可真不是盖的。”
和和跑出来后明显开心了许多,还主动给岑世看她买的东西,是同样款式两双鞋,一双绿色,一双米色。
岑世点头:“不错。筱小姐,你买东西的样子越来越有名媛的风范了。”
和和装作没听出他的挖苦,认真跟他解释:“前些天我犹豫不定买哪种颜色,打算等想清楚时再买。今天突然想,万一都被别人买走了呢,还是早早买下来的好。”
岑世一本正经:“当然当然,掌握主动权最重要。买鞋子又不是选老公,只能挑一双。只要你喜欢而且钱足够,买十种颜色的也没关系。钱不够也没关系,我可以借你。”
和和哼了一声,把装鞋的袋子使劲地扔到车后座,又别过头去不理他。
岑世专心地开车,过了一会儿又笑了:“你那两位长辈,还有小郑先生,是不是从来没见过你这副刁蛮样子?你刚才在那儿简直就像小白兔,太乖了。说起来,我比他们幸运多了。你说是吗?”
岑世无视:“筱和和,你找我陪你演戏,究竟是演给你妈妈看,还是演给郑谐看?或者,你是演给你自己看?”
“岑世,你如果厌倦了,可以提前离开。谢谢你这阵子陪我。”
岑世说:“没烦,我正觉得有趣呢。只是今天我突然发现,我找不准角色定位了,想把功课作仔细些,免得穿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