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元琛从龙柏旁朝她缓缓走了过来。双鱼停下了脚步。
六福行过礼,便悄悄地往后退,示意宫人随自己等在走道的尽头。
“王爷。”
等他走的近了,双鱼朝他躬了躬身,轻声唤道。
段元琛停在了她的面前。
“东祺睡着了吗?”他问了声。
“刚睡着。”
段元琛点了点头,顿了一下,接着道:“我回来,是……突然想了起来,方才还没向你道谢。东祺任性,要你入宫陪他,辛苦你了。”
双鱼便微微一笑:“王爷言重了,臣女也没做什么,不过陪着说了几句话罢了,谈何辛苦。”
段元琛没有说话了。
双鱼悄悄看了他一眼,见他默默地望着自己。
昭德宫前的廊道上,高高地悬着一排宫灯。灯光被树影筛过,投到了他的脸上,他眉眼便半明半暗,仿佛蒙上了层迷离的晦暗之色,叫她有些看不清楚。
双鱼微一犹豫,找话似的,轻声说道:“臣女上回进宫谢恩时,见小皇上有些瘦了。听他言下之意,平日有些辛苦。只是小皇上知道王爷您是为他好,更不想叫王爷失望,所以也不敢在您面前提。臣女大胆,自作主张,当时回去了,在舅父面前提了句,舅父或许有减功课。臣女想着,还是应该让你知道为好。”
段元琛望了一眼她身后东祺日常起居的殿室方向,微微颔首:“太傅跟我说过了。”他叹了口气,“后来我也反思了下。还是操之过急了。你想的有道理,东祺毕竟还小,催逼太过,反而揠苗助长。这回生病,恐怕也是平日积疲所致。往后我会留意,适当让他多些休息睡眠。”
“还有你自己……”
双鱼脱口便说了出来,话说一半,才觉得有些不妥。只是已经开了头,见他注视着自己,仿佛在等着的样子,咬了咬唇,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轻声继续道:“……你自己也要劳逸有度,更要注意身体才好。臣女偶听六福提及,说王爷你有时操劳国事,竟至通宵达旦。国事自然重要,但王爷您的身体也是一样……”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渐渐悄没,最后垂下眼睛,也半低下了额脸。
段元琛定定地望着她,心里有一道暖流,仿佛暗溪般渐渐漫了上来。
“我知道了。往后会注意的。”
最后他说道,声音温柔。
双鱼说完那段话,便有些耳热,更不敢看他。听他这样回答,暗暗吐出一口气。
“那么臣女先告退出宫了。”
她敛衽后,转身朝前继续走去。
段元琛知不该再留她了。
但是望着那个纤娜的背影就要走了,他忽然极是不舍,情不自禁地跟了她两步,叫了她一声:“沈姑娘!”
双鱼回过头:“王爷还有何吩咐?”
段元琛到了她面前。
“父皇去后,徐令还留下了一盘从前沈姑娘你与父皇没有下完的残棋。我许久没走棋了,晚上无事,一时兴起想下棋,一时却无可手谈之人。沈姑娘可愿与我下完从前你与父皇留下的那盘残棋?”
他凝视着她道。
双鱼一怔。没想到他突然提出这样一个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请求。
他的话,让她也回忆起了去年临行前去向老皇帝辞别时的一幕。
皇帝说,他累了,等下回她来,他再与她下完那盘棋。
当时音容笑貌,仿佛历历在目。
“父皇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说他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那个人,便是你的父亲。”
段元琛缓缓地道,声音低沉。
双鱼胸口慢慢地变得涨酸了起来。
那个人,这个天下曾经的帝王,不管从前他做过了什么,现在也走向了谁到终了都逃不过的结局,永远地长眠在了地下的黑暗之中。
“我愿意。”
她抬起眼睛,对上段元琛的目光,用清晰的声音说道。
段元琛眼中露出微微的喜色,朝她点了点头:“烦请沈姑娘随我来。”
……
棋盘被摆在青麟台西偏殿的书房里,用一块青色绸布覆住。
段元琛掀开了绸布。
双鱼看了眼棋盘上的残局。
黑白棋子犬牙交错,静静地停在棋枰上,仿佛一直以来,就这么留在了这个地方。
确实是当初自己与老皇帝下到一半所留的。她到现在,甚至还记得自己当时所下的最后一手。
她的两指拈起一枚棋子,没有下,望了坐自己对面的段元琛一眼。
他的视线落在棋盘上,神情平和,仿佛觉到她看向自己,抬起眼睛,朝她微微颔首。
双鱼便落下了第一枚棋子。指尖皮肤触过棋枰面,触手微凉。
有宫人悄无声息地进来,掀开香炉盖子,往里撒了一把细碎的香末,用宫扇轻轻扇了两下,香末被炭火炙烤发出的轻微吱吱声里,一阵若有似无的沉香慢慢地在空气里氤氲了开来。
当时她还以为只是老皇帝的一句无心之语,说过也就罢了。
没有想到,时隔将近一年,残局竟然得以延续。
虽然,坐她对面的那个人,已不是当初的那位老人了。
……
一年前的这盘棋,当时下的很是散漫,留下的棋局便也平淡无奇,老皇帝的黑子,甚至可称漏洞百出。倘若全力以赴,或许很快,应该就能了解了。
不知为什么,她却仿佛并不想立刻就结束这场棋局。
他仿佛也与她一样。
黑白棋子交替着,落在棋枰上,发出一下一下清脆的碰击声,于是这处偏殿显得愈发寂静了,空的仿佛就只剩下了相对而坐的他二人。空气里沉香的气味也越发浓郁了。
黑龙一开始,渐渐扳回了劣势。试探,缠斗,打劫,黑龙慢慢地心不在焉了,于是接连开始失地陷城,惊觉了,黑龙想再绝地重生,却已迟了。
最后一子,段元琛踌躇了良久,终于还是抛了下去,道:“我认输了。”
彼时,窗外不知何时,落下了一场突如而至的秋夜疾雨。雨声打在殿顶的琉璃瓦上,发出嘈嘈切切的窸窣之声。
双鱼抬头望了他一眼,见他微微含笑,神情又仿佛带了些懊丧,心里忍不住,竟也泛起了丝小小的得意——这是从前下赢棋时,从未有过的一种感觉。
她微微抿嘴一笑:“承让。”说完便低头,开始一枚枚分拣棋子,装回玉罐里。
段元琛唇角依旧含着笑,没有动,只是靠在椅背上,视线慢慢地落到了她那只正在拣拾棋子的玉腕上。
他看了一会儿,抬起了视线,最后落在了她的脸上。
双鱼微微低着头,并未觉察到他在看自己,拣到一半,忽然觉得气氛凝滞的异常,抬起眼睛,对上了他正望着自己的目光。
他的眼里,仿佛有什么微微的光在闪动着。她看向他时,他也没有挪开视线。
双鱼一怔,手便凝住了。迟疑了下,终究还是慢慢缩回了正在拣棋子的那只手,将已装了一半白棋的那只玉罐放在身侧的矮架上,慢慢起身,道:“也不早了,舅父恐怕还在家等着。臣女这便出宫了。”
段元琛仿佛回过了神,一顿,跟着迅速站了起来。
“我送你回。”
“不敢劳烦殿下,臣女自己回就可以了。”
双鱼匆忙转身,不想一时匆忙,未觉察裙角正被身旁那架子缠住,刚抬脚,架子便翻到在地,哗啦啦如同珍珠坠地,半罐的棋子竟都泼洒了出去,四下散落到了地上。
双鱼呆住,等反应了过来,忙告了声罪,蹲下去急急忙忙地拣棋子。伸手探向落在身前的一枚棋子时,竟碰到了侧旁段元琛正也伸过来的手。
双手相触,两人都停了下来,抬起眼,望向对方。
和他这样近距离地四目相对,甚至仿佛能闻到来自于他身上的那种淡淡的沉郁龙涎香气,双鱼脸忽然便红了,缩回了手。
她看到段元琛慢慢地跟着自己俯身下来,最后捡起了那枚棋子,将它轻轻放回了罐子里。
“由它去吧!”他凝视着她,“外面下着雨,还是我送你回去。”
他的话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
第44章
马车渐渐地接近卢家所在的东平门。
这一带少有夜肆酒垆,住的多是民户。到了这个辰点,加上下雨,路上几乎已经看不到人了,住户也大多入睡。前方乌漆漆一片,偶见几扇朱门前的灯笼还点着,流泻出昏黄的一团灯光,照亮门前湿漉漉的一片石板路。
已经不早了,外甥女入宫还没回,又下起了夜雨。卢嵩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心里记挂,沉吟片刻,放下了笔,开门要出去时,一个家仆恰好急匆匆地跑了过来道:“大人,表小姐回来了!”
卢嵩心里一松,却听家仆又道:“七王爷亲自送回来的。这会儿还在门口。”
卢嵩一怔,急忙快步到了大门前,借着门口灯笼的光,看见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身影立在门外的拴马柱旁。雨帘里,那人转过了身,抬了抬帽檐,露出脸。
“七王爷!”卢嵩急忙跨出门槛相迎,“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他望了眼已从马车上下来的外甥女,“又怎敢劳动七王爷送她回来?臣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段元琛朝正向自己行礼的卢嵩虚扶了下,道:“本该早些送沈姑娘回家的,耽误的晚了,大人不要怪罪才好。我是见天气不好,怕路上万一有闪失,故自己送她回了。也是应该的。卢大人不必客气。”
“多谢王爷!王爷快请进!”卢嵩邀他。
段元琛微笑道:“今日也不早了,不好再打扰大人休息。沈小姐平安到家便是。我也该回去了。”
他的视线从双鱼脸上掠过,随即从随从手中接回马缰,翻身上了马背。
一行人的背影在夜雨中渐渐地消失。
……
“舅父,不早了,您也早些去歇了吧。”
双鱼进去后,说道。
卢嵩道:“小鱼,你随舅父来,舅父有话要问你。”
双鱼跟着卢嵩进了书房,知道他应会问自己为何晚归,没等舅父开口,自己先便解释了一番。只是,出于一种微妙的心态,并没提到晚归是因为与段元琛下了一盘棋,只说是小皇帝的缘故。
这大约是她从小到大,生平第一次在卢嵩面前撒谎。说完便有做贼心虚般的感觉,垂下眼睛,有点不敢看卢嵩。
卢嵩倒似没留意到她的忐忑。问了声小皇帝的病,得知他已经无大碍了,点了点头,双手背后地在书房里慢慢地踱起了步。
双鱼站在一旁,忽然见他回过脸,视线定在自己的脸上。因为刚对他撒了个谎,心里难免发虚,等了片刻,见他始终没开口,忍不住问道:“舅父,您还有事?”
卢嵩道:“小鱼,你到年底,便满十八了吧?”
双鱼嗯了声。
“只闻布谷催白头,不识人间日月新啊!”
卢嵩感慨地叹息了一声,“舅父记得仿佛不久之前,你还是个丫头片子。一转眼,竟也快要十八岁了!”
他叹息着,望着双鱼的目光里便慢慢地溢出慈蔼,大约是想起了从前的一些事。
“再过几天,便是你表哥与郡主的大婚之日。你表哥都成家了,舅父也该替你找个婆家了。”
最后他说道。
双鱼心微微一跳,小声道:“舅父,我不急的……”
卢嵩抚髯笑道:“傻孩子,你不急,舅父心急啊!你都快十八了,舅父再不帮你上心,往后等你埋怨舅父啊?”
双鱼娇嗔道:“我真不急!便是一辈子不嫁人,陪在舅父身边,我也心甘情愿!不信您瞧着,看以后我会不会埋怨!”
卢嵩哈哈笑道:“行,行,舅父知道你不急。只是家里有这么一个让人惦记的闺女在,舅父再装聋作哑,过些天,门槛怕都要被人踏破了!”
双鱼听出他话里有话,微微一怔。立刻联想到这些天时常登门的荣平,迟疑了下,果然,听见舅父问自己了:“小鱼,荣家的世子,你觉得如何?”
“荣世子……人很好,先前我在庭州时,也得到过他与荣将军的照拂。”
“是啊,”卢嵩点头,“我觉着,荣世子也是个不错的孩子……你们之前又认识……”他沉吟了下,望着双鱼,目光显得有些意味深长,“要是下回哪天……”
“舅父!”双鱼急忙打断了卢嵩的话,“我对世子除了感激之外,并无别的多余念头,舅父千万不要误会。”
卢嵩一怔。
他今晚这么问,确实事出有因。荣平这些时日三天两头地往家里跑,莫说卢嵩,便是卢归璞,仿佛也瞧出来了,世子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自己的表妹,问了他,荣平也不隐瞒,对卢归璞据实相告。卢归璞回来便告诉了自己的父亲。
卢嵩觉得荣平确实不错,心里对他也是满意的。仔细考虑过后,便想先问一下外甥女的意思,倘若她也愿意,自己寻个机会,婉转提醒一下荣家世子,自家不必再这么勤跑了,先回去征询父亲意见。倘若荣恩愿意和沈家结亲,到时正式上门来提亲便可。否则,荣恩那边分毫不晓,荣世子在自己这边跑的再勤快也是白搭,时间久了,说不定还会招来不必要的口舌或误会。所以晚上趁着这机会,卢嵩便先试探下外甥女的口风。见她一口拒绝了,迟疑了下,复又道:“小鱼,舅父觉得荣世子勘为良配,所以……”
“舅父,我现在真的还不想嫁人!更不想耽误了荣世子!求舅父体谅!”双鱼道。
烛火光里,卢嵩见外甥女眼神里满是哀肯之色,想起片刻前她被段元琛送回来时的情景,心里更加洞若火炬了。迟疑了片刻,终于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叹道:“小鱼,舅父并非真的急着要嫁你出去。你若不愿意,舅父怎么会逼你?也罢,舅父知道了。”
双鱼听他改口了,方松口气。又见他怔怔地望着自己,仿佛陷入了什么思绪,想到片刻前自己对他撒谎,心里忍不住又一阵愧疚,低声道:“舅父……我是不是令您失望了……”
卢嵩回过了神儿,摇了摇头,脸上露出笑容道:“怎么会?舅父正也舍不得就这么把你嫁掉!舅父知道怎么做了。今天也不早了,你回房歇去吧。”
……
初八日,是卢家与平郡王府儿女大婚的日子。当天婚礼,不但那些馆居在使馆的外国使节受邀出席了场合,连小皇帝和摄政王也露了面,场面十分的荣华。人人都面上带笑,独荣平怏怏不乐,第二天一早便入宫,等到段元琛得了空,进去了便向他告辞,说今天就要出京回庭州了。
段元琛这些天,从早到晚地忙碌,几乎没片刻的空闲,只从六福口中得知他频繁在卢家进出,忽然听他说要走,心微微一跳,停了手中正在写的笔,抬眼问道:“怎么了?忽然要走?”
他问完,心里微微有些紧张,看着自己的表弟。
荣平垂头丧气地道:“上回你不是教我,要先征得卢太傅的同意吗?卢公子转了他的话,虽说的很是婉转,但我听出来了,一准是没希望了……”
他心里懊丧,不等段元琛说什么,自己又道:“表哥,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吗?在庭州时,沈姑娘就用自己和卢公子有婚约在先的由头拒过我了。其实我也瞧得出来就算当时没婚约,她应该也不会答应的……只是我自己不死心,这回还想再死马当活马医一回,碰碰运气。果然运气不好!”
段元琛道:“我之前没有告诉你,其实已经有好几位家中有女儿待字闺中的大人寻到了我这里,托请我想将女儿许配给你。我这里有她们的画像……”
“算了!”荣平摆了摆手,“我没兴趣。我还是先动身回庭州了。已经耽误了好些天,再不回,我爹那里我不好交待!”
他忽然停了下来,迟疑了下,看着段元琛道:“表哥,先前在庭州时,沈姑娘和你走的就近,回来后,我听说那次鹿苑日食,沈姑娘在山顶为救小皇上受了伤,也是你抱她下去医治的……”
他狐疑地盯着段元琛,“莫非……你们有什么关系?”
段元琛沉默了片刻,将笔搁在了笔架上,站起来,到了荣平面前,迎上了他的目光,道:“荣平,我向来视你为亲兄弟。先前你是没问我,既然这会儿问及了,我也不想再瞒你。我心里,确实是有她的。只是并没有你想的所谓什么关系。”
荣平跳了起来。
“果然!果然!被我猜到了!表哥,你这样可不厚道啊!既然你也喜欢她,为什么不早去求亲,为什么不阻止我?”
段元琛道:“你多想了。我何来的资格去阻止你?卢太傅对我印象不好,我也不过是空想而已。”
荣平眼睛瞪的更大,眼珠子差点没脱框跳了出来:“什么?卢太傅连你也看不上?”
段元琛苦笑了下。
荣平见他样子,不像是在撒谎。
段元琛这个表哥,比他大了六岁,十年来,在他眼里,既亲近,又有一种让他处处仰望的高不可攀之感。
荣平慢慢地吁出一口气,心里虽然还有失落,但忽然却变得舒坦了许多,求亲不顺带来的挫折仿佛也消散了不少。想了下,反而安慰起段元琛:“表哥,我是真没希望了,但你别气馁啊!太傅要是连你都看不上,那这世上还有谁能入他的眼?你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又喜欢沈姑娘喜欢的紧的话……大不了用我先前的法子,借小皇帝的口,下道赐婚圣旨呗!圣旨一下,太傅还能摇头?”
段元琛笑了起来:“算了,别出馊主意了!你什么时候走,我送你出城。”
……
这日朝廷休沐,段元琛送走了荣平,刚回宫,便有宫人报,说大室大王子求见,已经等了好些功夫了。
大室位于大兴西南边陲,前朝时,常与中原起冲突,大兴建业后,被武帝收服,甘心臣服进贡。武帝驾崩,消息传到大室,国王服素,派大王子都华携使团到神京举哀奔丧。国丧过后,大王子还没回国,仍留在神京学习中原文化。
段元琛在青麟台接见了大王子。
……
大王子走后,段元琛心绪有些不宁,独自沉吟了许久,最后来到了上书房。
今日休沐,卢嵩却依然进宫到上书房为东祺授课。讲了一节的课,给东祺布置了些作业,便放了小皇帝。
东祺出来,看见段元琛在门外站着,以为他是来督查自己上课情况的,忙道:“七叔,我今天可没偷懒!太傅刚还夸我认真了!”
段元琛笑着点了点头,道:“我听到了。不过,不是来查你的。来寻太傅,有事商议。”
卢嵩听到声音,忙出来。等小皇帝走了,段元琛进去,请卢嵩也坐了下去,两人相对,起先并没有说话,仿佛在想着什么。
卢嵩坐等了片刻,也猜不到这位摄政王突然到这里找自己,到底想说什么,心里虽然疑惑,但也不开口催他,只是不紧不慢地等着。
半晌,终于听到段元琛道:“太傅,方才大室王子都华入宫求见,我是见了他。他说……”
他顿了一下,看向卢嵩:“想求娶沈姑娘为王妃,彰显对我大兴臣服之诚意,盼我朝能下赐婚之恩。”
卢嵩大吃一惊,愣在了那里。
这个大室的大王子,他之前也见过的。三十不到的年龄,浓眉挺鼻,相貌堂堂,留了一把大胡子,所以看起来有些显老。原本的正妃于三年前去世了。如今正妃之位空悬。
前些天王府喜事,大王子应邀而去,恰好遇到了双鱼,当时不过打了个照面,王子却过目难忘,打听到了她的身份,觉得也十分合适,方才便入宫求婚。
这个都华,虽然身份高贵,双鱼若是嫁他为王妃,等他继位了,往后便是大室王后,荣华富贵自然享之不尽,但是卢嵩却想也没想过要将外甥女远嫁异国,回过神来,像是被针给刺了一下,腾的就从位置上站了起来,道:“王爷,按说,两国和亲,相中了臣的外甥女,原是她之荣幸,也是分内之事。只是在老臣看来,却有些不妥!臣的这个外甥女,才薄德微,万万担当不起这个重任,为两国长远考虑,老臣恳请王爷另行择选适当之人!”
卢嵩说完,朝段元琛跪拜了下去。
段元琛急忙上前,双手扶起了卢嵩,道:“卢太傅放心,此事干系重大,方才我自然没有立刻答应……”
卢嵩听他这么说,松了口气。
“只是,大王子既然诚心求亲了,我也不好直接拒绝,所以方才推说,沈姑娘先前已有婚约意向,是故不能赐婚,我会另外替他择选另外的佳偶。”
“老臣感激不尽!”
“只是老大人,既然我用这个理由替沈姑娘推了大王子的求亲,您这边,是不是也要尽快替她把婚事定下来?否则,我怕大王子那边对不上口风。毕竟事关两国相交,不是一件小事。您说是不是?”
段元琛不紧不慢地道。
“是,是……”
卢嵩不住点头。
他方才被吓出一头冷汗,这会儿用衣袖抬手擦拭额头,擦着擦着,忽然迟疑了下。
原本还有个荣平,是他相中的外甥女婿人选。这会儿荣平已经走了,一时半会儿的,上哪儿去找合适的人?
“王爷……”卢嵩面露难色,“这……事过突然了,一时恐怕难以找到合适的人……王爷能否再想想办法,把这事给拖一拖?”
“太傅觉得我如何?”
段元琛望着卢嵩,不疾不徐地问道。
第45章
卢嵩一下愣住了。
面前的这位先帝之子,从前与自家外甥女之间,仿佛有些说不清也道不明的关联,先帝也曾有过令他二人婚配的念头,这一点,卢嵩心里自然清楚。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他还为此忧心忡忡过。后来随着先帝驾崩,七殿下成为摄政王后,见他终日忙于朝政,似乎已经将自己外甥女给抛到了脑后,卢嵩渐渐地,也就放松了下来,觉着这事应该过去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毫无预兆的,突然一下子,这位摄政王千岁竟然就问出了这样的话,立刻将他置于两难的境地。
摄政王的语气虽然听起来很是轻淡,但卢嵩却半点也不敢放松。
他要是点头说好,外甥女立马就成他的人了。
他要是摇头……
这样的情况下,他能摇头吗?!
卢嵩额前的汗刚擦去了,这会儿一下又冒了一层出来。勉强道:“王爷说笑了……”
“太傅,此并非言笑,而是出自我的真心实意。”段元琛望着卢嵩说道。
卢嵩一时说不出话了。
总算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卢嵩最后终于定了定神,说道:“老臣万分感激!也万分惶恐!承蒙王爷错爱,解老臣于困难之中,老臣原本应当立刻替外甥女叩头谢恩的!只是老臣还是那句话,因事出突然,王爷可否能容老臣回去先知照一声外甥女?老臣绝无轻慢王爷之心。王爷也知道的,老臣这外甥女身世勘怜,虽是老臣从小将她养大,但毕竟不是生身父母,这婚姻之事,老臣这个舅父再亲,也不好一口替她做主……恳请王爷体谅……”
卢嵩说着,便又要下跪。
段元琛一把扶住他,道:“这是自然。如此,我便等着太傅的消息。”
……
卢嵩出宫,坐着轿子行在回去的路上,好一会儿的功夫,思绪还没从方才的突兀状况里抽离出来,脑子甚至还有点懵乎乎的。
过了两条街后,卢嵩懵了圈的脑袋终于慢慢地有些品过了味,在心里反复地捋了捋:先是大室王子因偶遇双鱼,一见倾心,入宫求见摄政王,表达了想求娶的意思,接着,摄政王以双鱼已另有婚约为由,婉拒了大王子的求婚,然后,他找了自己告知情况,在自己完全没有防备,关心则乱的情况下,出乎意料地提出了“太傅觉我如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