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治病
跪着的人都是上阳村的村民,饱受病痛折磨,听说知晚把石荃娘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不但能熬过今晚,就是再活个三五年都不成问题,都惊住了,要知道石荃娘的病严重到大夫都让给她准备棺材了!
上阳村不过四五十户人家,过一遍风,大家就都知道了,他们更知道赵家要拆了重新盖房子,知晚在赵家住不久,指不定明后天就搬离赵家了,所以连赶着就来求知晚了,那种渴望和敬佩之情不知道如何表达,一来就先跪下了。
赵老爷子扶不起他们,知晚也扶不起,他们就一句话,求知晚帮他们瞧病,知晚忙道,“先起来再说,茯苓,搬凳子出来,我给他们诊脉。”
茯苓应了一声,合着赵家几个小子把椅子凳子搬出来,还有笔墨纸砚,知晚便挨个的给他们诊脉,有些人病的较重,还得施针,忙的是不可开交,茯苓长这么大,除了找知晚那半个月,还没这么累人过。
正屋里,刘氏喝着茶,神情有些莫名,赵思莲揉着肩膀进屋,“娘,这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都来咱们家看病了,有些赶不及来都没吃午饭,我都听到他们肚子叫了,咱家是不是?”
刘氏把脸一沉,“咱赵家又不是开善堂的,这一二十个人,我赵家哪有那么大的锅,就算有…。”
刘氏还没说完,赵老爷子就出现在了门口,瞪着刘氏,把刘氏余下的话都给瞪没了,“人家秦姑娘替人看病都一个多时辰了,分文不取,我赵家连顿饭都供不起了?!”
刘氏气的瞥过脸去,她是给人看病了,最后还不是只给了人家一张药方子,施药了没有,还不是没有,那就是不花钱的好心。
赵老爷子懒的理会她,吩咐赵思莲道,“你去做饭,让春梅几个也去帮着,咱家的锅小了,去你钱嫂子家借她厨房用用,让她也帮衬着点,菜不够,去村子里借点,再让老四骑马去镇子上买,多买些肉包子回来。”
赵老爷子说了一通,赵思莲愣是没走,没办法,没钱啊,钱还在刘氏手里的攒着呢,刘氏全当没听见,赵老爷子气的直拍桌子,“你去拿还是不去拿?”
刘氏心一咯噔,这日子还怎么过啊,打从知晚进赵家的门,一年也不对她敲一次桌子的死老头子一天要对她瞧三五回了,回回跟银子有关!
刘氏虎着脸就是不去,她替赵家守过孝,还替他生了五个儿子,他还能休了自己不成,这当家做主的权力是她的,一直都是,还能由着他闹上天不成!
赵思莲看屋子里气氛很怪,似乎转眼就能吵翻天了,忙劝道,“娘,外面都是乡里乡亲呢,你这样子小气,回头传出去,女儿嫁不到好人家也就算了,四哥还没娶媳妇呢,还有五哥,他如今是秀才身份,往后还是举人,名声对他很重要,您要是不愿意掏银子就算了,我正好也懒的做饭…。”
赵思莲说完就走,不得不说,做儿女的就是了解娘啊,刘氏心一动,名声好啊,把赵家的名声打出去,到时候上面求亲的人不是要把门槛给踏破了,刘氏朝赵老爷子哼了一声,“就知道拍桌子,有本事你把桌子拍烂了啊,有话说白了不就是了,我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思莲,去拿五钱银子给你四哥。”
赵老爷子气的乐了,这一囫囵下来,不讲理的竟是他了,还五钱银子呢,赵老爷子摆摆手,“五钱就五钱,告诉你四哥,若是不够了,去找你三嫂拿。”
赵思莲应下,刘氏气的嘴皮都哆嗦,算来算去,把三儿媳给忘记了,她那儿得有一两银子啊!
赵思安这两日喜欢遛马,那马拴在家里还得金宝几个割了草回来伺候它,赵思安干脆牵出去了,没事就去镇子上溜一圈,跑的快,两炷香能跑个来回了,比坐牛车不知道快哪里去了。
得了赵思莲的吩咐,赵思安麻溜的就牵马出去了,那在马背上的潇洒模样,瞧得赵金宝几个眼睛都直了,心想着什么时候也能试试,可是四叔说了,没他准许,谁敢偷偷骑马,扭下他耳朵,可这也阻拦不了他想骑马的决心。
屋子里,姚妈妈抱着思儿来回的走,几次凑着窗户往外瞧,眉头皱着,吩咐小草道,“去把你姨姨喊来,思姐儿饿了。”
赵小草把玩具搁下,凑到桌子上闻了闻,扭着小秀挺鼻,“这羊奶好难闻,难怪思姐儿不喜欢,肯定是二婶儿煮的!”
说着,赵小草就拔丫子出去了,知晚正给人搭脉呢,是个老者,常年咳嗽,断断续续的治了好多回,也没断更,要施针的话,至少也要三回,那得是十天啊,知晚这两日就得去镇子上住了,有些为难道,“大叔,你这病至少也要施针三回,往后我得搬到镇子上去住,要不让您儿子送您去镇子上,我再给您施针?”
老者身侧站在的中年男子就是他儿子,连连点头,颇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听到知晚恭敬的称呼您,他们哪里担的起这一声啊,连着道谢,知晚正要请他进内屋,赵小草就过来拽袖子了,“姨姨,思姐儿饿了,姚奶奶让你去给她喂奶呢。”
中年男子忙道,“秦姑娘快去吧,别让孩子饿着了。”
知晚歉意的笑了笑,转身进屋了,姚妈妈嗔瞪着她,“一坐就是一个多时辰,连孩子都没看一眼,有你这样做娘的吗?”
知晚接过孩子,无奈道,“我这不是瞧人家急吗,我总不好自己闲的溜达,把那些个老人孩子丢在一旁吧?”
姚妈妈嗔了知晚一眼,“你在屋里喂孩子,我去帮你照顾他们行了吧。”
姚妈妈出去了,知晚抱着孩子坐下,闻着一股子膻味儿,知晚眼睛落在羊奶碗里,眉头扭了扭,眼神冰冷了起来,她方才进屋的时候,还瞧见赵元宝几个在那里喝羊奶,喝的眼睛都眯了起来,知晚也闻到了奶香味,可不是这样的。
知晚气的拳头都握紧了,好你个李氏,敢这样对待她两个孩子。
知晚喂了两个孩子后,让赵小草帮着摇摇篮,端着羊奶就去了厨房,进去就见到李氏伸手拿菜吃,还嗦了一口,又去拿别的,知晚额头看的直跳。
赵思莲正舀水,转身就看到了,怒眉道,“二嫂,你又用手拿菜吃!”
第四十三章 偷懒
李氏讪笑,“我就尝尝味儿,你这菜比之前烧的好吃多了,也教教二嫂吧?”
赵思莲崩着个脸没说话,继续切菜,知晚迈步进去,直接把羊奶搁在了灶台上,“这羊奶谁煮的?”
赵思莲望着李氏,李氏立马道,“是我煮的。”
知晚眼神冷冷的,唇瓣一勾,“我想也是你,赵家还没谁笨到教了多少次还煮成这味道的,赵叔最厌恶人浪费了,这羊奶孩子不爱喝,既是你煮的,你喝吧。”
知晚说的很不客气,李氏却变了脸,“你孩子喝剩下的,你让我喝?!”
知晚淡淡的扫了她一眼,指着灶台上的菜冷笑,“原来你也不愿意吃人剩下的,用手夹菜吃,大家都吃你剩下的,你是不是觉得你这双手很干净!喝完!”
知晚白皙如玉的脸一沉,一股威压在厨房弥漫开,压的李氏透不过气来,赵思莲端起羊奶闻了闻,心里就骂活该了,难怪知晚生气了,这可是给她孩子吃的,二嫂就给煮成这样,这是把人家孩子当成什么了?
赵思莲很不客气的把羊奶递到李氏跟前,“二嫂还是喝了吧,下次就长记性了。”
李氏没接,转身就走,赵思莲望着知晚,知晚冷哼了一声,接过赵思莲手里的碗就出去了,直接去了正屋,把碗搁在刘氏跟前,刘氏还以为是给她的,心里头高兴,只是端起来一闻,眉头就皱了,“这什么怪味儿!”
赵红梅也从厨房跟了出来,听了刘氏的话就道,“奶,咱家也喝了好多回羊奶了,娘也告诉我们怎么煮羊奶,当着二婶儿的面也说过不下三回,她还把羊奶煮成这样给思姐儿和尘哥儿喝,秦姐姐说咱家不喜欢浪费,这羊奶让二婶儿喝完咧,她摆脸色回屋了,她刚刚还用那脏手抓小姑才炒好的菜…。”
刘氏心里头正堵的慌呢,一听李氏用手抓菜吃,把羊奶搁回桌子上,脸阴沉的就跟要下大雨死的,“红梅,端去给她,她不喝你也别请她喝,左右她不饿,今儿就别吃饭了,一点点小事都做不好,尽帮倒忙,她要是不想做我赵家媳妇了,我给元宝重新找个娘!”
刘氏说的很大声,院子里的人都听见了,赵思贵赶紧丢了手里的活进屋,“娘,她又惹着您了?”
赵红梅端着碗正要走,听了赵思贵的话,便把羊奶端给他了,“二叔,这是二婶儿煮给尘哥儿的羊奶,你尝尝味儿。”
赵思贵接了碗,喝了一口,就气的端着碗走了,很快的,就听到了一句话传来,“喝完它,再敢手脚慢还给家里添乱,我休了你!”
李氏进屋后,午饭没出来吃,赵冬梅求刘氏,刘氏冷着脸,“要不要我端着饭去她床前喂她吃?!”
赵冬梅望着知晚,知晚搁下筷子道,“冬梅,你觉得用手抓菜吃应不应该?”
赵冬梅默然,茯苓接口道,“你娘是命好,给人家做媳妇,她这样子要是在大户人家里做丫鬟婆子,敢偷吃菜,那是要剁掉双手的,罚她不吃饭,这已经不算是惩罚了,还有,我家小少爷喝的羊奶,她给煮成那样儿,这是要我家小少爷饿着吗?我家姑娘买羊回来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让小少爷小小姐吃饱吗,你娘那懒毛病不能惯,越惯越懒,我娘以前最会治这样的懒病了…。”
茯苓说着,也没人打断她的话,刘氏一听姚妈妈会治懒病,知道她是定远侯上的,心里就动了三分心思,给姚妈妈夹菜,姚妈妈伸手挡住了,“有话直说便是,客套就不必了。”
刘氏讪然,把菜夹自己碗里了,知道侯府里规矩多,就连吃菜还得准备两双筷子,难怪之前给知晚夹菜,她不乐意了,刘氏笑道,“我那媳妇一身的懒病,还麻烦姚妈妈帮着治治。”
“比如?”姚妈妈随口问了一句。
赵思安立马道,“就像这做菜,二嫂的菜根本不能进口,不是咸了就是淡了。”
赵思莲想起今天李氏还在厨房指手画脚,她就一肚子邪火,也不管赵思贵的面子了,道,“二哥,你也别怪咱这么数落二嫂,落了你的面子,你自己个想,等到四哥五哥娶媳妇了,咱们家差不多也该分了,到时候你就得吃二嫂做的菜,你觉着你吃的下吗,还有元宝,你说呢?”
赵元宝一个哆嗦袭来,猛摇头,“爹,我娘的懒病得治,我可不想吃那不是咸了就是淡了的菜,我觉得我娘会把咱们当猪养。”
赵思贵一个巴掌拍过去,直拍赵元宝的后脑勺,差点将他拍到菜里去,“怎么说话的!”
赵元宝憋着嘴不说话,他又没说错,他娘的做的菜真心不能吃,巴巴的看着姚妈妈,姚妈妈哼道,“这就是懒病,做成这样,没人愿意吃,她就不用烧了,这也好治,往后轮着她做菜,只要做咸了做淡了,就留着给她吃,一顿吃不完吃两顿,两顿吃不完吃三顿,治过两回,往后放盐就懂分寸了。”
“还有洗衣服呢,我二嫂洗的衣服很脏,还不如冬梅洗的干净呢,”赵思莲继续追问,赵冬梅也望着姚妈妈。
“洗不干净就一直在河里洗,直到洗干净了为止。”
“那怎么行呢,我二嫂肯定巴不得在河里洗一天呢,那样就不用下地锄草了…。”
“…。”
赵家人在屋子里吃饭,院子里还有不少人吃着,有坐不住凳子的,进屋就听到商议怎么治懒病的话,憋着笑又出去了,饶是以姚妈妈的手段都奈何不了李氏。
李氏不同于侯府里的丫鬟,每天有那么多的活要干完,干不完不许吃饭,偷奸耍滑,那是要克工钱的,只奈何,赵家的钱全攒刘氏手里,李氏干不干活都没钱拿,那肯定逮着机会就偷懒啊!
姚妈妈摆摆手,无奈笑道,“以前府里那些手段没法用在赵家,还得赵嫂子自己来管教了,我没那本事。”
刘氏的脸黑了,以姚妈妈的手段都奈何不了李氏,岂不是说李氏已经懒的没的治了,那怎么行,她非得给她治好了不可,也好趁机压压姚妈妈的气焰,好叫她知道我赵家主母治家手段不输侯门!
刘氏打定主意,就是揭掉李氏两层皮也得给她变勤快了,姚妈妈决计没有想到,自己一句没本事倒是让李氏吃尽苦头,一拔几十年的懒毛病,李氏心里的怨恨可想而知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吃了午饭歇了会儿后,知晚继续给人看病,等方氏和赵秀梅回来的时候,院子里还排着长长的队伍,凡是有个小病小痛的都来了,再加上作陪的,瞧热闹的,赵家几十年没这么热闹过。
知晚历州第一村姑的名声升级了,大家再谈论她的时候,总会加一句:第一村姑还是个神医呢,那银针唰唰扎两下,只要有一口气在,就没有治不好的,真神!
——————————
求收藏,求推荐。
第四十四章 伍承
夕阳西下,绚丽的晚霞渲染了整个天空,上阳村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着炊烟,赵家小院里还有三两个人在等着知晚瞧病,一旁还站在七八个瞧热闹的孩子,一眨不眨的盯着知晚,看着笔唰唰的写着,眸底流露出羡慕之色来。
院墙上还站着几个孩子,其中一个就是石头,看着远处一棵大树问,“我听说下阳村伍家前两日上你家提亲来了,真的假的?”
赵金宝正有一下没一下的扔石子,听了石头的问话,嗯了一声道,“是有人来给我小姑提亲,不过我奶没同意,好好的你问这个做什么?”
石头抬起胳膊指着大树下一道青色身影道,“瞧见没有,那个就是伍家二郎伍承,昨儿我替我娘送东西去下阳村,我见过他,我发现他在那里站了一个时辰了,时不时的望眼赵家,你说他傻站在那里干嘛咧?”
赵金宝丢了手里的石子,站起来往那边瞄,“他就是想娶我小姑的伍承?走,去看看去,他是不是还对我小姑有想法。”
石头几个来了兴致了,从院墙上一跃而下,正要走呢,那边赵思莲拎了篮子和铲子过来,远远的就唤道,“金宝,家里的菜不够,你去多铲些回来,挑大的铲。”
赵金宝翻了下眼皮,他蹲在墙院上半天不见喊他,他一有事,小姑就找他干活,是不是知道他去找伍承啊,赵金宝瞅了赵思莲两眼,拽着她走到墙壁,指着伍承道,“小姑,你猜他是谁?”
赵思莲看了两眼,摇摇头,“不认识,他是谁啊,咱家亲戚?”
“小姑,他就是伍家二郎,伍承,你说他在那里瞎晃悠啥呢,既不走,又不进咱家院子,我要去问问他是不是还想娶你。”
赵金宝说完,一溜烟笑着跑远了,羞的赵思莲一脸飞霞,一路喊不许,也跑了出去。
赵金宝就是个野小子,哪是赵思莲追的上的,偏他来了兴致要捉弄赵思莲,赵思莲气的追着他打,赵金宝不怕生,围着伍承左躲右闪,老远的挑衅,有本事你过来打我啊,气的赵思莲跺脚,气呼呼的转身走了,赵金宝转过脸就问伍承,“你来我家是不是还想娶我小姑?”
伍承模样清正,个头很高,听了赵金宝的话微微一愣,这才想起来前几日他娘托了李媒婆来赵家提亲被拒绝了,他娘可是气的骂了好一通,他也正是因为这事迟迟犹豫不决,抬不动脚步进赵家,伍承望着赵金宝,石头在一旁就道,“方才那个就是金宝的小姑,你要是想送簪子,荷包,糕点什么的,我两可以代劳,就一个要求,往后你们要是成亲了,得请我们两个做小舅子,还得送个大红包,不得少于十个铜板,你应不应?”
赵金宝呲牙,“十个铜板你就想卖了我小姑?”
石头怒,“说话真难听,我是做好事,好事你懂不懂!我娘说了,伍承哥和你小姑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就这样没了,她于心不忍,再说了,我们只是帮着送个东西而已,你好意思跟那满嘴跑马车的媒婆似的,收好几两银子?”
赵金宝想想也是,他们是男人,怎么能做媒婆的事呢,只是递个东西而已,便道,“十个铜板就算了,我们按次算吧,递一次三个铜板怎么样?”
伍承,“…。”
伍承耳根子红了,他还没想娶妻好么,他今天来是想找秦姑娘的,只是因为之前求亲不成闹了些不愉快,不好意思进去,他不是来找赵思莲的。
赵金宝和石头两个都盯着伍承,半天不见伍承说话,赵金宝眼睛微微变了,“你是不好意思还是不喜欢我小姑还是嫌我们跑腿费要的多了?”
伍承“…。”
赵家的孩子说话真直接,伍承心想,这么一犹豫,赵金宝小脸垮了,这人怎么回事啊,一个大男人这么害羞,又不是小姑娘,不愿意就直说呗,又在赵家门口傻站着,看着挺正常的,半天也不说话,不会是个哑巴吧,赵金宝往后挪两步,慎而又慎的问,“你不会是哑巴了吧?”
“…不是。”
“…那你干嘛不回答我的问题?”
“…我没不好意思,也没不喜欢你小姑,也没嫌你们要的跑腿费多了,我今天来是想找秦姑娘的。”
总算是把话说出口了,伍承都松了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了,赵金宝和石头两个却把眼睛眯了起来,面面相觑,“说了半天,原来他想娶的是秦姐姐?!”
伍承,“…。”
这下伍承的身体蹦的更紧了,赵金宝和石头两个像是发现了什么大事一样,转过腿就往赵家院门跑,一溜烟就跑到知晚的跟前,赵金宝刚说了一个字就被伍承给捂住了嘴巴,石头立马道,“他想娶你!”
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盯着伍承,伍承满脸通红,松了捂着赵金宝的手,恨不得挖地洞钻进去了事,支支吾吾道,“我没,没想过娶你,我…。”
有认识伍承的人就起哄了,“这不是伍家二郎呢,听说前些时候托了李媒婆来赵家提亲,莫不是弄错了人吧,不是想娶思莲,想娶的是秦姑娘。”
伍承立马摇头,“没,没弄错,媒婆没弄错。”
伍承只是单纯的想反驳,没想过这句话说出来言外之意是什么,赵思莲满脸飞霞,扭着绣帕就钻回了屋内,刘氏气的嘴哆嗦,恨不得拿扫把将伍承轰出去,女儿为了他都跟她唱反调了,他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话,思莲的名声要不要了!
伍承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嘴有一天笨的连话都不会说了,都是之前纠结太多给闹的,伍承想既然进来了,今儿还是把话说了吧,不然下回他估计没那个胆量了,伍承望着知晚道,“我今儿来是找秦姑娘询问病症的,没别的意思。”
知晚轻摇了下头,没把之前的事放在心里,也没窘迫,这人她之前都没见过,伍承一坐下,茯苓就拿了垫包来,示意他搭上好让知晚替他诊脉,伍承连着摇头,“我没病,我是想替我家少爷问问的。”
——————————
求收藏,求推荐。
第四十五章 请帖
伍家来提亲时,知晚就知道伍家二郎在京都大户人家里做工,也不知道是哪个大户人家,知晚点头问道,“你家少爷什么病症?”
伍承这才大着胆子道,“我家少爷乃将军之后,十五岁就跟着老爷上战场打战了,去年被敌军给蒙头敲了一棍子,到现在还卧病在床,人没傻,只是双腿没法走路了,我家老爷夫人寻遍名医,就是治不好少爷,秦姑娘医术不凡,我就来问问有没有办法…。”
知晚还没说话,茯苓就先拒绝了,“你家少爷在京都,我家姑娘可不会去京都的,你就这样说几句,都没搭过脉,怎么知道能不能治,除非你家少爷来东阳镇瞧病,否则你问了也是白问。”
让少爷来东阳镇,这怎么行呢,伍承想都没想就给否决了,他只是个小工而已,以前被人欺负,是少爷帮他出了次头,他在将军府的日子才好过了起来,少爷那么好的人该有好福报才对,一辈子**病榻他都于心不忍,可老爷夫人就算愿意信他,也不可能让少爷出京啊,东阳镇离京都也不远,来回也不过五天,怎么就不愿意去呢?要是能治好少爷,老爷夫人肯定会报以重谢的。
伍承继续劝说,茯苓就是不松口,知晚没说话,反倒是姚妈妈走了出来,笑对伍承道,“伍小哥也在京都待了不少时候了,想必听说过越郡王的为人,我家姑娘前不久才砸晕了他,还得了皇上的赏赐,躲着他都来不及呢,哪有胆量进京,若是将军府上真的想我家姑娘诊脉,就烦请亲自来吧。”
姚妈妈这话可是说到底了,知晚进京有生命危险,总不能为了替人瞧病把自己给搭上了吧?
伍承无话可说了,起身作揖道谢,转身时是欲言又止,他很想说一句,越郡王若是真的想报复,别说上阳村了,就是天边,她们也逃不掉,不过这给人添堵招人恨的话,他没胆子说,想来她们心里也明白的吧?
伍承是最后一个询问的,等他一走,姚妈妈就赶不及的让人把桌椅搬回去,见知晚揉着脖子,还转着手腕,姚妈妈一阵心疼,吩咐茯苓道,“去端了热水来给姑娘敷下脖子,再给姑娘捏捏肩。”
姚妈妈话音才落,方氏已经端着热水来了,先知晚一步进屋,知晚净了手,才接过方氏递过来的毛巾敷着脖子,问道,“我说不去,容姑娘没责怪你吧?”
方氏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了张大红帖子,“今儿我还没提你去不了,容姑娘就给了我帖子,让你过两日去参加容府宴会。”
知晚把毛巾给了茯苓,接过帖子打开看了看,帖子上表达了对她的谢意,顺带请她去容府,到时候她会介绍历州大家闺秀给她认识,那些人都非常的仰慕她,上面明写了,知晚若是不去,她们会来找她玩的,知晚看了看帖子上的日期,正好是姚妈妈定下的,她们搬去镇子上的日子。
茯苓望着知晚,眼里都是渴望,“姑娘去不去?”
去不去,这不去能行么,姚妈妈还想她躲着不见人,如今怕是不行了,其实知晚也不怕,越郡王可是她未婚夫,都不认得她,她又是一身村姑的打扮,再加上失忆了,外人也只当是人有相似,决计不会往她是定远侯府逃嫁之女身上想,知晚点头道,“去吧。”
茯苓见知晚答应了,脸上绽放一朵笑来,姑娘总算是可以去参加宴会了,只可惜不是京都的,虽说历州也富庶,可到底比不上京都啊,茯苓心里还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就被宴会给吸引了,问知晚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去,姚妈妈走过去狠狠的拍了她脑门一下,“人家想瞧的是历州第一村姑,你还指着姑娘打扮的大家闺秀去呢!”
茯苓撅着嘴,眼泪都在眼里打转,要是姑娘打扮的跟个村姑似的,她不就不能去了,谁家村姑身边还带丫鬟的,茯苓巴巴的望着知晚,知晚扯了下嘴角,这得多想去啊,都恨不得跪下来求她了,知晚点头道,“你跟我一起去吧。”
茯苓这才破涕为笑,姚妈妈狠狠的剜了茯苓两眼,拽着她出去干活了,知晚吃了晚饭后,在院子里溜达了两圈,洗漱一翻后就睡下了,累了一天,夜里连梦都没做一个。
第二天一早,赵家门口就来了不少瞧病的,一上午,知晚都在忙着给人搭脉,开药方,下午就轻松的多了,等不及瞧病的都看过了,知晚也真累了,尤其是那些感谢的话,几乎每个人都会给知晚下跪,弄的知晚甚是头疼。
姚妈妈和茯苓收拾包袱,见知晚在逗两个孩子抓她手里的大东珠,忍不住摇了摇头,跟知晚说起事来,大体就是屋子里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只外面那头奶羊不知道怎么办好,两个孩子缺奶吃是不错,可是羊若是带去小院,一来是不方便还得再麻烦赵家送一趟,二来是她们人手不够。
每天挤羊奶,喂羊这事得有人做,她和茯苓两个分不开身,三来那些羊奶分量太多,她们五个人压根喝不完,太浪费了,再者,羊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以前知晚是不喜欢麻烦别人,身上又没钱请奶娘,可是她们现在钱够了,还是请个奶娘比较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