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清就笑了,“只要你说的,我都信。”
好吧,玉娘得承认,世人说的不错,男人的甜言蜜语是信口拈来的。即便知道这些甜言蜜语有点那个,但是她还是挺喜欢听的不是吗?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所想的办法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只是觉得可以试一试。”玉娘老实地说,小时候跟随外婆看见过,知道外婆是怎么操作。但是毕竟她没有亲手操刀,所以很难说可不可以。如果到时候不能的话,会让小正太失望的。她不愿意看到小正太那张可爱的小脸上出现失望的神情。
“嗯。”志清只是淡淡的一个鼻音,不知道在想什么。
玉娘也不想去追究,而是兴奋地开始采购工作。
玉娘挑选的都是一些小玩意儿,而日常用品都让志清去挑选。
很快地,两人便将牛车堆得满满的,而银子已经出去了五十两。
玉娘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牛车,担心地问:“阿清,你说我们买的这些玩意儿会有人买马?”
其实,她想问的是,我们花了这么多的银子买回来的东西,娘会不会被气死啊?
志清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说:“放心吧,肯定会有人买的。”
玉娘撅撅嘴,没说话。
“肖夫人,肖公子,你们先等一下。”大林气喘兮兮地跑了过来,然后说:“我家大人让我送两位回去。”
然后,大林看到被堆得满满的牛车,瞬间呆住了,“这些都是你们买的?”
玉娘点点头,“你觉得这么多东西,你能送的了吗?”
大林皱眉想爱 书 楼 发 布了想,然后说:“可以,回头我让吴管家多准备一辆马车,就能带得了了。”
玉娘笑眯了眼,然后说:“这样挺好的,那我再多买点东西。”
最后,大林看着眼前嗷嗷叫的猪,瞬间傻住了。
这两头畜生怎么带的回去啊?而且,而且…
“怎么了?”看着大林呆呆的模样,玉娘问。
“没事。”大林咽了咽口水,然后向吴管家多要了两个人,将一切东西安排好了,才起程朝着肖家村回去。
马车与牛车的区别就在于舒适度以及速度,玉娘也就坚定了自己一定要买马车的念头。
一行人直接朝着旧屋走去。
而一直在整理的刘氏看到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不由呆住了,完全说不出话来。
倒是小莲呼喊了一声:“哥,嫂子,你们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啊?”
闻声,志清爹也出来了,看到这么多东西,不禁也呆住了,紧皱着眉头。但是很快反应过来,上前来帮忙搬东西。
卸载所有的货物,将所有货物搬进家里之后,玉娘便让大林等人在一旁歇息,等着姗姗来迟的牛车。
仔细打量了一下屋子,玉娘说:“阿清,我们需要一个货物架子,还记不记得我们去过的那些珠宝铺子里面,他们摆放货物的架子?”
志清点点头,“记得,你是想用那样的架子摆放这些货物?”
玉娘笑眯眯地说:“正是。我们这些货物虽然不是很贵,但是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都爱往干净的地方看。如果这些货物随便乱堆着,大家也就没了兴趣,自然不会买。我们把他们放在架子上,回头清理的时候也方便了不是?”
刘氏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两人说着,完全没反应过来。
最后还是在一旁休息的大林帮忙打造木架子。
原以为需要花费一天工夫才难呢过打造出来的架子,在大林的帮忙下,一下子就好了。这让玉娘大吃一惊。
待两头嗷嗷叫的猪被拉回来时,刘氏终于回过神来,拉着玉娘问:“玉娘啊,你,你哪来那么多钱啊?这,这怎么还买了猪回来?”
刘氏的小心肝不听地乱跳着,这俩孩子太吓人了。
玉娘知道他们被吓到了,也不敢大意,便大概地解释了一下说:“娘,之前我们不是卖了一些黄鳝吗?都是卖黄鳝挣来的钱,我和志清商量着做一点小买卖,这样即便爹和志清不去开山,咱们家也有收入了不是?您放心吧,没事的。”
刘氏松了一口气,想了想,还是皱着眉头说:“这么多东西能卖的完吗?这还有猪呢。”
玉娘就笑了,说:“娘,您放心吧,一定可以卖得完的。”
刘氏这才没再多说什么。
卸载了猪之后,志清谢过大林等人,给了点赏钱,便让他们回去。
玉娘想了想,唤了一声,“大林。”
大林立即止住脚步,等候玉娘的话。
“回去告诉小正太,五日之后,我会再到吴家镇一趟的。”
大林有些不解,但是还是挺高兴的。他知道,只要玉娘去了,他家大人就会非常开心。
大家开始收拾东西的时候,廖氏正巧经过,看到这一家子的架势,也有些被吓住了,急忙问:“志清啊,你,你们这是做啥呢?”
这些玩意儿看着挺新奇的,有一些小玩意儿她也挺喜欢,但是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货物?
“二伯娘,你来了,快进来歇一会儿吧。”玉娘笑眯眯地冲着廖氏说道。
廖氏走进来,眼底带着震惊,“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们这是要在这里做买卖吗?”
玉娘点点头,“二伯娘也觉得我们这个主意不错吧,我们家就在路边,来来往往的人倒是挺多的,所以就想着先从小买卖做起,这样也比较保险。”
廖氏心头的震惊还没压下去,自然没说话。这可不是小买卖,比镇上很多人的买卖还要大呢,这些东西要花不少银子吧?
廖氏带着不赞同回了家,自然也和二伯说起这件事情。二伯倒是没有发表意见,但是阿磊却开了口,“娘,志清和玉娘所做的事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我说,他们俩肯定能把买卖做好了,你就别担心吧。”
俞氏也插上话说:“爹,娘,都放心吧,我也觉得志清和玉娘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赚钱肯定是能行的。”
廖氏却摇摇头,叹息说:“你们没看到他们买了多少东西回来,这起码要花了好几十两银子的。”
她不认为志清想要做买卖是错误的,她只是觉得他一下子花了这么多的银子,这要是赔了呢,怎么办?再说了,他们哪来那么多银子?
几十两?
旭磊夫妇也呆住了,真心没想到志清他们会下了这么多的本钱。
晚饭过后,旭磊夫妇放下饭碗便朝志清家跑。
志清两口子当然还是有些兴奋的,但是刘氏夫妇却是无比的担心,底下一直在唉声叹气,担心,却有不好在儿子他们跟前说。
“志清,我听说你的铺子明儿个就要开张了?”旭磊劈头就问。
志清淡笑,点点头,“嗯。”
“怎么会这么快?”旭磊很是不解,想想这个问题有些不大妥当,便又说了,“听说你们进了很多货?”
“是啊,回头若是有什么需要的话,你直接到我店里要就好了,也省得大老远地跑到镇上去。”
旭磊担心的根本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志清投入这么多银子,若是没能收回来呢?怎么办?
玉娘正巧出来,嘴上还喊着:“阿清,已经准备好了,你快去备一块匾子吧,回头人家都不知道我们的店铺喊什么名字。”
待看到旭磊夫妇的时候,玉娘便笑了,问:“阿磊哥,你们怎么来了?”
当着玉娘的面,旭磊又不好说什么,便随便应付两句,带着俞氏回去了。
玉娘自然是看清楚了旭磊夫妇眼底的担心,但是事已至此,即便是担心也无济于事。再说了,她和志清都认定的事情,自然是要坚持。
“我们的店铺叫什么名字?”玉娘有些纠结地问,他们还没想过店铺叫什么名字呢!起码要一个好听的名字啊。
志清想了想,“就叫做肖记杂货铺?”
玉娘的小脸黑了,这么土不拉几的名字,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不好听?”志清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要不,我们就给取名叫做百姓超市吧。”
超市?
志清对着俩字眼感到迷茫。
玉娘急忙解释:“就是,其实也就是杂货铺这样的意思吧,反正什么东西都可以卖,这样大家都知道啊。你不觉得超市比杂货铺好听吗?”
这倒是。
志清就笑了,点点头,“好。”
玉娘笑眯了眼,殷勤地说:“那你先写字吧,我去给你倒碗水。”
志清好笑地看了她一眼,然后点点头,便开始自己的工作。
志清识文断字的,写的一手好自。所以待玉娘看到那苍劲有力的字体时,不由感慨自己的男人真是厉害!
志清忙活牌匾的事情,玉娘却被刘氏拖到屋里去说话。
“玉娘啊,你老实告诉娘,你们今儿个到底花了多少银子?你们哪来那么多银子?”刘氏脸色凝肃。
玉娘咽了咽口水,有些担心地说:“娘,我老实说,你可要挺住了。”
刘氏点点头。
“今儿个一共花了七十两银子。”玉娘一面说着,一面仔细观察着刘氏,只要她有晕倒的趋势,她便立即掐人中救人。
“才七十两。”刘氏点点头,表示了解。
玉娘眨眨眼,就只是这样的反应。
然后,刘氏重复了一次,“就七十两,其实…你的意思是,你们花了七十两?”
玉娘小心翼翼地点点头。
然后刘氏光荣得晕了过去。
66、挣钱好路子...死人了
更新时间:2014-9-2 14:32:20 本章字数:17793
玉娘心惊胆颤的守候在刘氏的窗前,等待刘氏的发飙。可是刘氏醒来之后,只是说了一句:“既然花了,那就要赚回来。”
玉娘被刘氏的态度搞得有些晕乎乎的。
晕乎乎地去收拾店铺,晕乎乎地梳洗,晕乎乎地上了床。
临睡的时候还和志清抱怨着,“怎么办?我觉得爹娘肯定觉得我们败家了。”
志清好笑地搂着她说:“不必担心,对于我们,爹娘还是非常放心的。明儿个我们的店铺开好了,能够赚钱了,爹娘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了。”
玉娘想想,觉得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实践实践验证里的唯一标准嘛,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永远也称不上真理。所以说,只有结果出来了,他们才能昭告天下,他们的路子是行得通的。
“反正他们都去参加那个开山了,手里头有了钱,肯定会舍得花的。再说了,我们家的超市比集市可是要近很多啊,他们应该会过来才对。”玉娘自我安慰着,想让自己尽早入睡。可是翻来覆去的还是没能睡着。最后,志清忍不住了,将她压倒。
最后,玉娘如愿睡了过去。
原本打算在大清早就开张的,可是玉娘没能醒过来,也就只有推迟了开张的时辰。
巳时,玉娘才缓缓转醒。
思绪渐渐回笼的时候,玉娘气得牙痒痒的,真是恨不得将那个罪魁祸首拖回来重大十个板子。明知道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他竟然还…
换了衣裳出来,玉娘才发现家里没人。
洗了一把脸之后,玉娘便直接朝着旧屋走去。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旧屋竟然聚满了人。
玉娘被围观的人群吓到了,慢慢地挪啊挪啊,钻啊钻啊,才走到最里面去。
一看到玉娘出现,小莲便兴奋地唤了一声,“嫂子,你终于来了。哥说你来了我们就可以开张了。”
玉娘尴尬一笑,点点头。
志清从屋里走出来,看到玉娘染着粉红的小脸,便笑了,走了过来,“醒了,我们现在开张吧。”
玉娘有些怨恼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才说,“嗯,放鞭炮吧。”
看着这两人之间的小动作,刘氏暧昧一笑,心里头也放心了不少。
长长的鞭炮过后,大家蜂拥而入,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方式比较新奇,而东西又不贵,所以大家还舍得掏出那个钱。再者,他们明儿个就可以开工,到去开山了,这十几二十斤文钱还是能够付得起的。
待中午的时候,店里已经没人了,就剩下志清一家子。
刘氏喘着气儿说,“真是累人啊。”
志清爹就笑了,“你没看到玉娘一直在收钱啊,只要收钱收到手软了也不怕吧?”
刘氏就笑了,然后问玉娘,“玉娘,我们卖了多少钱?”
玉娘数了一下,然后说:“似乎,似乎今儿个就卖了二两银子。”
虽然都是小玩意儿,但是数量多,所以收回来的钱就多了。
这么多?刘氏无比诧异。
“那我们能赚多少?”
“大概有两百文钱吧。”玉娘大概算了一下,便报了一个数。
“这么多?”小莲诧异地喊了一声。
玉娘点点头,然后笑眯眯地看着刘氏,“你说还要不要让爹和志清去开山啊?”
刘氏就笑了,摇摇头,“不去不去,傻子才去毛线,我们就在家里赚点小钱好了。”
玉娘哈哈大笑,这就是她想要的结果。只要大家平平安安的,还能好好地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就足够了。
搞定了这一家子,接下来就轮到自己的娘家了。
吃完午饭之后,玉娘让小莲和小静帮忙看店,自己和志清则是直奔陈家村。现在大家都在为赚钱着急,陈老爹没能去开山,心里肯定不好受。如果现在没能让他找到一个活儿,指不定他又会想别的什么办法呢。
两人赶到陈家村的时候,陈老爹却不在家。
王氏非常着急,一看到玉娘回来,便拉着她说:“玉娘啊,这可怎么办?你爹大清早就出去了,到现在都没回来,会不会出什么事了?”
玉娘安慰着王氏,“娘,没事的,你别自己吓自己。爹不会想不开的。我去找找看,你先在家里头歇一会儿。”
“阿清,你在家陪着娘吧,我出去看看。”
志清表示自己想要跟着去,可是玉娘却拒绝了,“不用了,我知道爹在哪里。”
说完,玉娘便匆匆地出门去。
凭借着记忆,玉娘开始寻找。小时候,每当伤心难过的时候,她也会找一个地方静静地哭着,每当这个时候,爹就会到她跟前安慰她,告诉她日子会好起来的,其实在生死面前,所有的委屈都不算是委屈。所以人要开开心心地活着才是最真实的道理。
所以,她知道父亲一定只是躲在某一个角静静地思考一些问题而已。
最后,玉娘在小溪边找到了陈老爹。
看到玉娘的时候,陈老爹有些诧异,随后就笑了,“就只有我家大丫头才能找到这里来。”
玉娘也就笑了,在他身边坐下,“那是因为我爹的大丫头聪明啊。”
陈老爹放声大笑。
大笑之后,陈老爹叹息一声,“没想到只是转眼间,你都嫁人了。”
“还记得我第一次在这里找到你的时候,那时候你才五岁。那一次因为家里没米了,为了不让弟弟挨饿,所以你到奶奶家借了一点米,但是你奶奶忘记了,认为你偷了米,便狠狠打了你一顿。那一次你觉得非常委屈,所以躲在这里哭了一整天。”陈老爹回忆着。
玉娘觉得有些心慌,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回忆?
“这些年我们家一直都过得很苦,你能够嫁到肖家,能够过上好日子,爹很高兴。”陈老爹又说了。
玉娘扬起笑容,说:“如果这些年没有爹您的安慰以及鼓励,只怕我也没能走到今天。”
陈老爹露出一丝苦笑,想想自己的身子,再想想那几孩子,便叹息一声,“你爹是很没用啊,就连一点活儿都干不了。”
玉娘知道陈老爹所说的是不能去参加开山这件事情,便说:“爹,开山那事儿并不是什么好事儿,赚钱的法子多得是,我们没必要就盯着这一处。”
陈老爹没说话。
玉娘又说了,“爹,我和志清在肖家村开了一个小铺子,想要请您帮个忙。”
能够帮上儿女的忙,这是当父母最高兴的。
陈老爹也挺老伴提到玉娘要开铺子的事情,还以为这事情还没影儿呢,没想到她又提起来了,难道已经开了?
“店铺是今儿个开张的,我想接你和娘还有弟弟妹妹一起到家里住一晚,明儿个清早,家里要杀猪,爹您之前是杀过猪的,就算现在不杀猪了,还能卖猪肉嘛不是?”
“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卖猪肉?”陈老爹有些傻住了。
玉娘笑眯眯地点点头,“是的。”
“这,这…”陈老爹说不出话来,从未想过自己竟然有卖猪肉的一天。
“爹,家里肯定忙不过来的,我和志清还要做一些别的事情,所以您和娘若是不来帮忙的话,我们就要请人。既然是去请别人,倒不如直接请您和我娘去帮忙。”玉娘笑眯眯地说,莹亮的双眼甚是迷人。
陈老爹有些晕乎乎的,从未想过自己的闺女这般有出息,竟然自己开了铺子,还可以聘请自己的父母呢。
玉娘和陈老爹说说笑笑回到家的时候,王氏便怒瞪着陈老爹,“你知不知道我都快被你吓死了。”
陈老爹倒是无所谓地笑笑,“我知道我家闺女今儿个回来,就是想和我闺女说说话。”
王氏气也不是笑也不是,最后无奈地叹息一声,“要我说你最好就随着玉娘到肖家村去住,这样就能天天和你闺女说话了。”
陈老爹容颜焕发,大笑道:“哈哈哈,我今儿个就是要跟着我闺女到肖家村去。”
王氏呆住了。
玉娘笑嘻嘻地解释道:“娘,是这样的。我和志清不是开了店铺么?现在铺子已经开起来了,我想着让爹在铺子口摆一个摊子卖猪肉,这样家里也就能有收入了。”
王氏瞪眼。
“怎样?娘想是不想?”
王氏立即点头,“想想想,当然想了。”
玉娘就笑了,“那就赶紧收拾收拾,我们现在过去吧,我和志清先到集市去买只鸡,今晚我们吃一顿好的。”
陈老爹带着妻儿先到肖家村去,而志清和玉娘则是朝着集市奔去。
玉娘两人回到肖家村的时候,陈老爹和志清爹外加二伯,三大男人说得可起劲了。
而这一头,王氏,刘氏以及廖氏则是一窝,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
见到此状,玉娘忍不住失笑,和她们打了招呼,她们才发现他们回来了。
“这么快就回来了?刚才隔壁村有好些人来买东西了,玉娘啊,我说你和志清这孩子怎么这么会想?这屋子给你们利用起来了,生意还真是不错啊。”廖氏笑眯眯地说。原以为这两孩子的想法不靠谱呢,没想到生意这么热闹。
“二伯娘,这屋子还没能充分利用呢,回头我找两水泥工来,再把屋子重新翻一番,然后我们就可以多卖一些别的东西。明儿个我爹在门口这里卖卖猪肉,回头肯定会有更多的顾客的。”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会想啊?”刘氏诧异问道,也笑不拢嘴。
王氏就说了,“这孩子那里会想得到这些啊?肯定是志清的注意,她不过是一个传话的而已。”
虽说儿媳妇聪明刘氏挺高兴的,但是儿子聪明,她会更加高兴。
玉娘急忙附和着王氏的话说:“是是是,娘,这些都是志清的主意。”
刘氏更加高兴了,笑得更欢了。
志清进来的时候看到她们这么高兴,便问,“怎么这么开心啊?”
王氏说:“在夸我的好女婿呢。”
廖氏也回过神来了,说:“就是啊,有志清这般聪明的好女婿,玉娘可幸福了。”
玉娘想躲了,话题已经到了这里,估计接下来又是生娃的话题,她可要被折腾死了。
果然,廖氏接着说:“要是能够早点抱娃的话,估计你们会更加开心。”
玉娘郁闷得想要撞墙,你说她们说这个话题的时候,志清不在身边还好,现在志清就在身边啊,她们怎么还提得这么兴奋?
“对啊,玉娘,这事情你可别害羞,志清都不害羞呢。”王氏立即强调。
玉娘想要大吼,他一大男人有啥好害羞的?她一姑娘家害羞这不是正常吗?
志清面带淡笑,看着玉娘囧得不能再囧的小脸,淡淡开了口,“娘,二伯娘,我和玉娘一直在努力呢。”
三位带着浓郁母爱的妇女终于松了一口,然后异口同声地说:“只要努力就好。”
玉娘出来的时候,一直瞪着志清,“你太坏了!”
志清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眼底的光芒无比温柔,让玉娘觉得自己快要被他的温柔淹没了的时候,他才开了口,“玉娘,不必紧张,也不必害怕。这事情只能顺其自然的,只要你的身子好了,孩子就会来了。”
提到身子,玉娘的眉头微微一蹙。她还没去看看大夫呢,似乎她一直没来月事啊,这对怀孕应该是有莫大的影响的。
看来改天真的要去看看大夫才好了,否则一直这样拖延下去,只怕问题很严重。也许是小时候营养不足,所以造成现在这般消瘦,贫血才没来月事。
“怎么了?”看到她脸上出现严肃的神情,志清担心问道。
玉娘摇摇头,撇撇嘴没说话。难道这样的事情还要告诉他妈?有些不好意思的好不好?
但是若是不告诉他的话,岂不是要告诉婆婆?这样更加不好吧?
考虑再三,玉娘决定找上俞氏。
三家人一起吃饭,这样的饭量是巨大的。所以做饭的时候,俞氏也就过来帮忙了。
趁着大家都在忙活别的事情的时候,玉娘偷偷问俞氏:“嫂子,我想问一下你是什么时候来了月事啊?”
俞氏微微一愣,然后问:“你现在还没来月事?”
玉娘有些苦恼地点点头。
俞氏的眉头紧皱着,想了想才说:“我嫁到肖家的时候,早就来了月事的,所以生了牛娃的时候才非常顺利。你身子这么薄弱,估计是要请大夫瞧瞧了。”
玉娘吐吐舌头说:“我知道要去看看大夫了,但是不知道这附近的大夫好不好?”
俞氏想了想说:“我记得我嫂子当年也是这个问题,最后是到吴家镇的时候找了大夫看了,才好起来。要不到时候你也过去看看大夫?”
“那位大夫可是吴大夫?”玉娘想了想吴家镇比较有名的大夫,也就吴大夫最有名望了。
俞氏点点头,“对对对,就是吴大夫,你一定要找吴大夫看看,不然会很麻烦的。”
玉娘当然知道这所谓的麻烦是怎么回事,她这不正努力着么?
“阿磊嫂,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吧,顺便我们去吴家镇逛一圈。”想了想,玉娘便笑眯眯地说。
对于吴家镇,俞氏是很感兴趣的,但是要去的话,只怕也有点麻烦。而且牛娃还需要人照看着呢,她这要是去了吴家镇,就没人照看牛娃了呀。
“牛娃就让二伯娘和我娘照看着,我们明儿个就去吴家镇。”这件事情是早要解决的,倒不如先搞定了再说。
“这,回头我问问我娘吧。”俞氏还是有些担心廖氏会不高兴。
玉娘被她这句话吓得不轻啊,急忙说:“阿磊嫂,这件事情你可不能和二伯娘说啊,不然的话,我可有的受了。”
俞氏便笑了,“放心吧,这种事情我不会和她们说的。”
玉娘这才放下心来。
一顿晚饭,花了一个时辰去准备,这才算是完工。
当然,志清也去请了老爷子和老太太过来。因为店铺开张的时候没有请老爷子和老太太过来,老太太有些不高兴。但是碍着老爷子就在身边,加上之前红云小姑那件事情,老太太也不好再说什么,便闷着头吃饭。
对于志清家里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王氏多少会有些了解的。所以老太太过来,她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其实玉娘到底是他们家的人了,只要他们家待玉娘好,她一定会非常感激的。但是,若是老太太一直执着着之前那些想法,对玉娘不好的话,她也不会太客气。
一顿饭下来,大家倒也是相安无事。
得知铺子里头的生意还不错,老爷子倒是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