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耐的说完转头看向了后面他母亲乘坐的车子:母亲现在怎么样了?这两个野丫头伤了萍儿,作为主子怎么也不能不过问一声,萍儿虽然只是个丫环也比这些贱民高几等。

被少年赏了两句,琴音并不在意神色没有丝毫变化。琴音对着少年欠了欠身:“是,公子。夫人让奴婢问问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什么关紧的事便继续前进。”

少年不出声。

如玉闻言知道他们急着赶路,而且他们车上好像还有病人,想到自己二人背着的小红和小姑娘,如玉也不想再耽搁早早回去。

琴音回头看向如莲,如玉接过话:“多些姐姐关心。我们是因为两位妹妹突然生了急病,匆忙间赶路冲撞了姐姐一行,还请这位公子和姐姐们见谅。”

因为一直只注意到倒在地上的几人加上晚上光线又暗,所以琴音刚才虽然看到了还有一个人在一旁却一直没有仔细注意。现在听到如玉开口,琴音这才注意到如玉:第一次看到这么胖的女孩子,虽然样子看上去傻傻的不过说起话来倒也条理清楚。

“琴音姐姐,顾大夫问落脚的客栈安排好没有?夫人···现在需要安顿下来好生诊治。”和琴音同车的又一个少女上前来问琴音。

“知道了,已经使了人去找合适的客栈了,这里也没什么事,我们继续上路吧。”琴音一下子面色凝重。

少年满脸焦急的看着后来的少女急急问道:“母亲现在如何?顾大夫怎么说?”

少女支吾不语,少年和琴音等人都明白:夫人的情况一定不好而且还不便说。

少年没再多问,他恨恨的看着如玉和如莲,沉声道:“带上她们,上路。”

如玉和如莲心下一凛:他这是要把我们抓起来?

琴音看着如玉姐妹二人,又看看两人背上人事不省的两个小姑娘,心底的怜悯之情油然升起:“公子,这两位小姑娘也是因为妹妹生病着急才撞到萍儿。依奴婢看她们也是无心之过,且算得是同病相怜。奴婢斗胆请公子放她们去吧,带上她们反倒多有不便。”

少年冷哼一声。

这时又有另一位少女前来:“公子,琴音姐姐,夫人又发起高烧来了,而且腹痛也比刚才厉害,顾大夫说夫人现在不宜再舟车劳顿了。”

“来人,问问前面去的人有没有找好住处。”少年已把如玉二人放到了一边,“上路。”

琴音对如玉和如莲点点头示意二人自回去,姐妹俩回给琴音感激一笑。

众人各归其位,琴音和后来的两个少女向后面的车子走去。

看着长长的车队,如玉对正上车的琴音大声说道:“姐姐,落石镇最大最好的兴隆酒楼就在前面转弯处,里面有个二层楼的房子住客,停车马的地方也宽敞,倒是合适你们这么多人住宿。”

琴音有些意外的看着如玉道了声谢——前面去的人应该都安排好了。

车队行驶起来,浩浩荡荡的向前开进。如玉和如莲顺着街边借着车队灯笼的光同向而行,两人心里已经不害怕了——这么多人,就算竹竿他们追来在这大街上他们也不敢怎么样,只怕他们还不敢到明处来。

很快,车队驶到兴隆酒楼门前停了下来——他们先前派去安排住处的人早已回明住处并侯在了酒楼门外。

徐掌柜亲自迎出来领着车队从侧门进了后面住宿的院子——徐掌柜可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方的客人,人家一出手给的可是银票,而且还不用酒楼里的伙计伺候。

徐掌柜领着车队进到院子的时候,如玉和如莲也转进了回家的小巷。

第三十九章 不合时宜

如玉和如莲到家门时两人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从树林经镇子绕道到家已是不近,再加上背了两个和姐妹两人差不多大的人事不省的小姑娘,姐妹两人一路小跑下来真的是累了。尤其是如莲在树林里和竹竿搏斗一番已经耗去了不少体力,若不是姐妹俩都有些内功底子还经常上山锻炼了脚力,只怕两人都没法坚持到家。

如莲走在前面先到了院门口,腾出一只手推门——她们偷偷出去的时候只是把门轻轻带上,当时门并没有拴。

门没有开。

没有多想,如莲便把门拍得砰砰作响。

杨氏在屋里,因为担心小红而静不下心来作绣活只好拿出未做完的棉衣有一下没一下的缝着——虽然杨氏几乎不出门,不过杨氏也是个有心有感情的人。

听到门被拍得生响,杨氏心下一动慌忙起身出去开门——是不是找到小红了?

刚把门栓打开门便被推开,两团身影一下子冲进了院子把杨氏吓了一跳。当杨氏看清进来的两人时更是大吃一惊:“莲儿!玉儿!”

她们不是在屋里睡觉吗?杨氏满心疑惑,她看看屋外见没人便把门关上,再回头看时姐妹二人已经进了她们屋子了。

杨氏紧随着进到二人住的厢房里点亮了油灯。

屋里亮了起来,如玉和如莲把各自背上的人儿放到了床上,姐妹二人这才一屁股也坐到了床边用手擦了擦额头渗出的细细的汗珠。

杨氏不敢相信的看着姐妹二人,惊得不知所以:“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杨氏说话都有些困难了,不过也只是那么一霎间杨氏便镇静了下来。

眼前的如玉和如莲还在微微喘气,床上躺着的两个人都好像睡着了,其中一个居然就是失踪了的小红。杨氏定了定神后才开口说话:“玉儿,莲儿,你们什么时候出去的?在哪儿找到小红的?这个小姑娘是谁?她和小红都睡着了吗?”杨氏一连串的问题问了出来。

姐妹俩没有直接回答杨氏的话。两人担忧的看了眼床上躺着的人儿,相视一眼后如玉先开口:“小红她们都被人迷晕过去了。姨妈,爹娘和二哥他们一直没有回来还在外面寻找小红吗?”

听到如玉说小红不是睡着而是晕了,杨氏心里一下子急了起来:“怎么会这样?她们不会有什么事吧?”

如玉轻叹一声:“姨妈,其他事一会儿再慢慢跟您讲。现在要紧是先想办法把小红她们救醒过来,不知道娘有没有办法?”

“刚才出去寻小红的人有两拨回来了,现在都在小红家里等最后一拨人的消息,妹子和郑兄弟、如峰也在小红家里。”自己几十岁的人了倒不如如玉一个小孩子遇事冷静,杨氏如此想着走向门口继续说道:“你们在家里呆着,我这就去告诉他们。”说完,杨氏已经出了屋。

没走几步,杨氏又回转身不放心的说:“莲儿来把门拴上。”

待杨氏出门后,如莲拴上门栓回到屋里和如玉一起焦急的等着金氏他们回来。

没一会儿,敲门声响起。杨氏和郑刚夫妇、如峰、李大娘还有旺东等一大群人一起进来院中,他们都已经知道小红现在晕迷中,心里的焦虑不比找到小红之前少。

如莲在前引着金氏和李大娘进了厢房,因为是姐妹两人的闺房,其他人都是男子不便进去。郑刚和如峰招呼着其余的人到正屋里坐下,杨氏忙着烧水。

看到金氏和李大娘进来,如玉起身让到一边。

李大娘扑过去抱起昏睡的小红使劲摇着:“小红,小红,你醒醒,醒醒啊!”李大娘眼中含泪却因为是在别人家中而没有哭出声。

金氏看着如玉和如莲,不知道小红为什么会这样。

如玉简短的回答道:“小红中了迷药。”

金氏放下心来,上前安慰李大娘:“李嫂子,不要太担心,小红这不找到了吗。虽然她中了迷药不过不会有事的,只是睡的时间长点,她慢慢会醒来的。”

李大娘含泪摇头:“小红这样子让我怎么不担心呀?虽然大妹子说小红不会有事,可我巴不得小红现在就睁开眼叫我一声娘。”李大娘顿了顿重重地叹了一声:“我们老李家这是怎么了,祸事一件接着一件:先是他爹突然摔伤,好不容易捡回了一条命,他这还在床上躺着呢小红又出了这样的事,要是······”

李大娘说不下去,金氏看向李大娘:“李嫂子不要想太多了,小红这不好好的吗?你也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子,李大哥和两位老人还有小红姐弟都需要你照顾,好在旺东回来了可以挑起不少的担子。”

金氏拉过李大娘坐到一旁:“李嫂子你先歇会儿,让妹子先给小红看看,虽然妹子懂得不多不过看看大家心里总要放心些。”

杨氏感激的看着金氏为自己的女儿诊视——金氏的医术她自然是信得过的,郑家一家可都算是老李家的救命恩人。

金氏诊视完小红,告诉李大娘:“小红没事,最迟明天早上便能醒过来。”李大娘和如玉姐妹俩都放下了心来。金氏这才去给如莲床上躺着的小姑娘查看,看样子这个小姑娘和小红一样是中了迷药。检视一番后金氏微微皱了皱眉头——虽然都是中了迷药,不过这个小姑娘的情况却比小红差得多。

金氏原本并没有打算给小红二人用药,不过看过小女孩的情况后金氏不得不马上为她施治,同时也给小红用点药让她马上醒来,免得李大娘太过担心,另外也好问问今天的情况。

金氏起身让如玉姐妹随她一起出屋,离开前金氏看着一直呆呆望着小红的李大娘轻声说道:“李嫂子不必太过担心,家里正好有几样药可以催醒,我这就去拿来用上,小红很快就会醒过来的。”

“真的?那太好了,谢谢大妹子,谢谢。”李大娘感激涕零。

金氏只微微一笑,带着姐妹二人到了正屋。

看到金氏母女三人进来,屋里的人都站了起来期待的看着金氏:他们都想知道小红现在的情况,尤其是旺东的心情更是迫切——小红可是为了让他吃到最喜欢的番薯才遭此劫。

“大家都坐下说话吧。小红现在虽然昏睡不醒但没什么大碍,一会儿用点药就会醒过来。倒是另一个小姑娘的情况有些麻烦,可能是因为用了过量的迷药所致,不过也只是多要些时辰才能醒过来罢了,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金氏简单说了几句后便吩咐如峰去准备药材,众人听到说小红没事儿也都放下心来。

大家都坐下后金氏才又开了口:“玉儿,莲儿,你们是在哪儿找到小红的?”金氏看着姐妹两人,她没有问出口的话还有很多:姐妹俩不是在屋里睡觉吗?——他们寻不着小红第一次回家来的时候听说两人在屋里睡觉都不敢大声说话,就怕吵着了姐妹俩。还有那个小女孩是谁,怎么也到了这里?姐妹俩又是怎么知道小红被人下了迷药的?······

一连串的疑问在金氏心里,众人也看向如玉姐妹俩:他们也想知道这两姐妹是怎么找到小红的。他们出动了这么多人几乎把落石镇寻了个遍也没有发现小红的踪影,怎么这两个小姑娘倒把小红找到了?他们可是都找的很仔细,而且现在还有一队人仍在找寻中没有回来。

“我们是在小坡后面的树林里发现小红的。”如莲说道。众人都有些不相信,他们知道如莲说的小坡指的是哪里,可那里他们也上到坡顶看过了并没有发现什么。

看到众人眼里的疑惑,如玉开口解释:“我们是在树林里一个窝棚里找到小红的,那个窝棚的位置比较隐蔽不容易发现。”

“嗯。”如莲点头称是。

“那个林子里倒是少有人去,不过也没有听说过那里有什么窝棚呀。你们又是怎么找到那里的?”郭大叔问出了大家心里的疑问:他们这些人经常在山里进出,如莲说的那个地方因为树木并不多而且离居民住处也不远,所以他们之中不管是打猎的还是找柴的都很少到那里,更不曾听说那里有什么窝棚。

郑刚看着两个女儿:她们应该没有说谎也没有必要说谎。郑刚缓缓开口:“莲儿,你给大哥大叔们仔细说说你们是怎么找到小红的。”

如莲跳过了姐妹俩偷溜出去那一节,从两人到番薯地发现地里脚印然后无意中看到掉落路边的番薯说起,一直说到姐妹俩跟踪发现两个陌生男子藏身的窝棚。因为听到两个男子说起下午抓了一个女孩子,如莲又认出了小红家的竹兜,因为怕惊了两个坏人,所以姐妹俩没有回来报信想要找机会救出小红。

说到这里,如莲停了下来想着该怎么往下说:她可没有忘记父母嘱咐过不能让人知道他们会武的事。

屋里的人都等着听如莲继续往下说,如玉接过了话:“本来我们两人根本不是那两个坏人的对手,只是因为我有些蛮力又先趁机打晕了其中一人这才有机会救出小红。救小红走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另一个被他们迷晕的小妹妹,于是一起带了回来。”

姐妹俩的话都说得简单明了,众人都觉得听明白了也没有什么疑问,只是夸赞着姐妹俩的细心勇敢。

郑刚赞许的看着两个女儿:这两个孩子人小胆大,遇事不但沉着冷静还有一副侠义心肠,颇有几分她娘当年的样子。

郑刚想着不由得把视线转向了金氏。

金氏此时看着自己的两个女儿,那心里是又疼又气:这两个孩子也太贸然行事了,偷溜出去不说,发现情况了也不回来通知大人帮忙,小小年纪居然涉险救人。

金氏知道一般的人三几个也不是如莲一人的对手,可万一她们姐妹遇到的“不是一般的人”怎么办?而且那些恶人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就算他们武功不如如莲可他们要是使阴招,如莲她们也难免不会着他们的道。

如峰按金氏的吩咐准备好了药,金氏接过药来向厢房走去,姐妹二人自然跟了去。

郑刚唤住跟去的如玉姐妹:“玉儿,莲儿,你们说的那两个恶人可有追赶你们?还是已经逃走了?”

如玉摇头道:“没有。其中一人被我们打晕过去一直没有醒,另一人也被我们把手绑了起来,两个都还在树林里。”

“对了,爹,可不能就这么放过他们,这两人坏透了最好把他们抓了送官。”如莲气愤的说道。

“对,不能放过他们。”

“走,去把他们抓回来。”

“这样的人打死他也不为过,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咕噜···咕噜···”就在众人义愤填膺的准备去树林里抓人时,如玉腹中的轰鸣不合时宜的响起,声响一点不逊于众人的愤慨声。

屋里一下子静下来,如玉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大家的目光自觉不自觉的都聚到如玉身上。

第四十章 不眠夜

如玉心里暗骂不已:真的是猪啊猪,什么时候“闹”不行,偏偏这个时候“闹”?真的是窘死了,干脆买块豆腐来撞死得了。

从在树林里开始到现在,如玉腹中的“空城计”唱了不止一两次,但是因为一直处于紧张之中所以如玉腹中的饥饿感被忽略了,而且在这么多人面前发出如此高分贝的响声还是第一次。

如玉自然已经窘得只想马上找条地缝钻进去。刚才只是因为感到意外而看向如玉停止说话的众人也因为突然的安静而觉得不自在,就是郑刚和如莲也感到一丝尴尬。

杨氏正好进来也听到了如玉腹中传出的声响,她看看大家脸上的不自在神情,笑着解了尴尬:“玉儿早就饿了吧?下午因为着急小红的事都没有吃多少,又折腾了这么半天不饿才怪。饭菜都还在锅里热着,摆上就可以吃了。大家先喝口水,我去下面条,大家都吃点——从下午一直忙到现在大家肯定也饿了,现在小红也找到了,大家就在这里吃碗面再回去。”

杨氏以为大家是要准备各自回家去,于是开口留众人也为如玉“解了围”。

如莲看了看低着头的如玉,问杨氏:“姨妈,饭菜都在锅里吗?我也饿了。”

旺东脸带愧色的说:“都是因为小妹的事让大家受累了,郑家两位妹子更是以身涉险好不容易救出了小红。不要说两位妹妹背着小红走了这么远才到家,就是我们这些大男人也已经有些饿了,是不是?”

众人纷纷点头,旺东看向杨氏:“杨姨,谢谢您的一番好意,不过我们现在要先去把坏人抓回来,等回来了大家一起到我家去宵夜。”

杨氏自然知道抓恶人的事重要,于是送众人出了小院后她才端上饭菜安抚如玉姐妹俩的肚皮。如莲并不是真的很饿,只是随便吃了几口就跑去看金氏为小红二人用药。

如峰没有和郑刚他们一起去树林,此时他和金氏已经为两个昏睡的小姑娘施过针,母子二人在屋里用几味剁碎的草药熏着房间。如莲一进厢房便闻到了浓浓的草药味儿——那味儿并不难闻反而让人感觉精神倍增。

本来金氏手里有解迷药的特效药粉,只需把药粉给小红闻上一闻便可很快醒转。为了不让人生疑,金氏才用了这个麻烦许多的办法,不过效果却是一样好。

如玉吃饱来到厢房的时候,小红已悠悠醒转过来正和李大娘抱头大哭出声。金氏没有出声安慰——现在什么话也不如让她们母女痛快哭出来好。

如莲在一旁看得暗自垂泪,而如峰有些手足无措的站在一旁。如玉进来后走过去轻拍如莲的肩,指指如峰:不怕被二哥取笑?

如莲悄悄擦净泪痕,有些不好意思的瞪了如玉一眼:你也来取笑我。

如玉抿嘴偷笑着转到金氏身边。

如玉看看渐渐平息下来的李大娘母女,又看到另一张床上仍昏睡着的小女孩。想起竹竿的话,如玉不无担忧的问金氏:“娘,这个小妹妹怎么还没有醒来?她不会有事吧?”

金氏摇头:“没事,她和小红中的应该是同一种迷药,不过看她这样应该是迷药过量所致,一时半会儿还不能醒来。”

“唉,也不知是谁家的闺女,她家里不定急成什么样了!”李大娘怜爱的看着小姑娘,因为自己亲身经历了女儿的失而复得,由己及人想到了小女孩儿家人的焦灼。

再次确认小红没事,金氏便让如峰送李大娘母女回家。李大娘母女再三感谢郑家的救命之恩别过金氏几人回家去了。

郑刚他们赶到树林里找到了如莲口中的窝棚却没有看到什么人。窝棚边的火堆还闪着微弱的火光,找遍了附近的林子除了火堆旁的一根绳子和窝棚里的一个大麻袋,他们什么也没有发现——两个恶人已经逃跑了。

就在如玉姐妹带着小红她们刚走出树林的时候,矮子就醒过来了。不过两人已经顾不得去追如玉她们,他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逃命:树林离镇子不远,两个丫头出去后一定会叫人来捉他们,一旦被捉了去,他们二人便死定了。

矮子除了觉得有些头痛并没有其他感觉,他拿上两人的包袱扶着竹竿在郑刚他们来之前离开了落石镇另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此时竹竿和矮子又是“哥俩好”了,两人一路都在商量着以后要到何处安身:生意做砸了,两边的人都被他们得罪了,老家是不能回去的。

郑刚一行没有寻着人只好愤愤的骂了几声离开了树林。到旺东家门口时众人相互别过各自回了家,因为时辰确实不早了,旺东也没有强留众人宵夜,只言日后相谢。

郑刚回家后,杨氏把准备好的宵夜端了上来。

如莲听说竹竿和矮子逃脱了,气得她直咬牙:“早知道这样刚才就该把他押回来。”

如玉也是后悔不迭:“让这两个坏人逃脱了,不知道他们以后还要做多少坏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罢了。”杨氏的一句话并没有让姐妹俩心里好过多少。

因为金氏要守着昏迷不醒的小姑娘,所以姐妹二人中一个要到隔壁和杨氏一起睡。

如玉心里不想过去和杨氏一起睡——她不习惯和人睡一张床,而且以她现在这个庞大的身躯不管和谁睡一起都要担心会不会把人家给挤掉到床下去。

金氏自然也考虑到了这点,所以直接就安排了如莲到隔壁屋休息。

杨氏和如莲离开后,金氏让如玉把今天事情的经过又细细的说了一遍。因为没有外人在,如玉便把如莲刚才省略未说的大斗竹竿的“精彩部分”也讲了出来。

如玉说完问金氏:“那个恶人说迷药用多了就会让人一直睡过去一辈子也醒不来,是真的吗?”

金氏点点头道:“有那种药性极厉害的如果用得太多的话还会出人命,不过那种药一般人是不会有的,那和毒药没多少区别了。”看到如玉担忧的看向小女孩,金氏笑笑继续说:“玉儿不必担心,她不会有事的,她和小红中的都只是一般的迷药,虽然药量重了些最迟明天中午也该醒来了。”

虽然金氏原是江湖中人,当初闯荡江湖的时候她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可听到两个女儿险些落入坏人手中她还是后怕不已:要是玉儿和莲儿不慎也落入两个恶人手里,让她到哪里悔去?

金氏并没有责备姐妹二人偷溜出去,只是叮嘱如玉她们姐妹以后没有大人的同意不能随便出门。如玉本来就不爱出门,很乖巧的应了金氏便沉沉睡去。

如莲也是睡得香甜,头挨上枕头一会儿就会周公去了,而她的好姐妹小红也在李大娘的陪伴下睡着了,只是心中的恐惧让她睡得并不安稳。

夜更深了,金氏大睁着双眼久久没有入睡。

金氏守在小女孩床边就像以前如玉每次发病时那样静静的守着,不同的是以前每次她都担心如玉会不会再次醒来,而这个小女孩的情况没什么可担心的——小女孩肯定会醒过来,她这么守着只是怕小女孩醒来后看到陌生人更加害怕恐惧。

看了看小女孩的情况比刚才好了不少,金氏又加了一把药末继续熏上这才熄了灯在小女孩身边睡下。

万籁俱静,落石镇回归一向的宁静平和,暗夜中唯独兴隆酒楼客房的二楼一片通亮。

酒楼老板徐掌柜呵欠连天的坐在柜台边,虽然已经困极了但是因为“贵客”还没有息下,他也不好先睡。说起今晚来的贵客那出手可真是大方,自己几年也没有今晚上挣得多。

徐掌柜摸出那张银票眯着眼睛又看了半晌,感觉好像又有了不少精神——“贵客”说了不用店里的人伺候,不过看在银子的份上,他这个老板也不能怠慢了人家只得亲自守夜了。

看来今晚上是不要想睡喽!徐掌柜想着,起身准备去问一下贵客们有没有什么需要自己做的。

徐掌柜刚走到楼梯口便被守在那里的两个大汉拦了下来。他说明了来意却被两人冷冰冰的拒绝了,徐掌柜只好摸摸鼻子又回到柜台前。

兴隆酒楼的“贵客”正是如玉姐妹出巷子时撞到的车队,他们一到酒楼就出手阔绰的包下了后面客房的整个二楼,并且吩咐没有他们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二楼,就是徐掌柜也一样。不但如此,从楼梯到整个楼道每隔三五步远便有一个威武精壮的汉子守着。

徐掌柜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阵仗——落石镇来来往往的行商客旅大都是轻装赶路,偶尔有车队经过也多是商队,像今天这种只载着家眷的浩浩荡荡的华丽车队是徐掌柜第一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