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箫听了外婆一番肺腑之言,心中豁然开朗,高高兴兴站起身来,向两老施礼,大声道:“外孙媳妇祝贺两老百年恩爱。”
沈英杰这才哈哈大笑道:“乖徒孙,叫姥爷吧。现在咱们真的是一家人了。明儿就教你功夫。我看你练得不怎么样,你师父的剑招威力没使出来,内劲不行,底子也不足,要补补。”
这一晚白箫就在这嵯峨的绝崖入睡,室外松涛起伏,劲风怒号,她却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一早,白箫还没睡醒,就听得太师父在叫:“懒姑娘,练功去了!”又听到姥姥在低声道:“你别喊,她累了,让她多躺一会。”
“你总是妇人见识。岂不闻‘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
“她是男儿吗?”
“她可比一般的须眉还男儿呢!有丈夫要找,有师仇要报,更有师门绝艺要传承,担子重着呢!还有,玉不琢,不成器,她这块玉,全靠我们磨炼了。你说我能对她不严厉吗?”
“那总得给她吃好点,长结实点吧,咱们藏了的……给她吃了吧……”
下面的话白箫听不明白,但两老的话却大大地感动了她。原来太师父对自己这般青眼相看,自己一路上还跟他闹别扭,又险些将他视为歹人,姥姥又这般慈爱,就像自己的亲娘一样。想到此,她一跃而起,大声道:“姥爷、姥姥,我起来了!”
外婆惊喜道:“这么早就起来了?该多睡会儿!”
“可不能让姥爷叫我懒姑娘呀!”说着朝沈英杰调皮地一笑。
“呵呵,勤快可不在嘴上,”老人笑了笑,“快去吃早饭吧,你姥姥早弄好了!”
果然有好吃的,大包子、糯米糕、烤野味……白箫直吃得酣畅淋漓。
两个老人见她吃得这么香,都喜上眉梢。
饭后,沈英杰道:“到山后去!”老人说完,似乎脚不点地,立即飞向后山,慌得白箫急忙随后赶去。
白箫跟着老人模糊的影子直往一座高山的峰顶上攀登。那山矗入云霄,陡峭壁立。白箫攀到山巅,已满身是汗,却见老人坐在山石上气定神闲地朝她微笑。白箫忙执弟子之礼,躬身后肃立一旁。
“这山比你们云台山怎么样?”
“高得多,也陡得多了。”白箫赞叹。
“上得险峰,方能一览众山小。”
白箫现在乖了,忙说“是”。
沈英杰便叫白箫在山石上坐下,正容道:“你师父的新剑招我看了,确实非同凡响,只是你内劲太差,故而使起来没有威力。现在你务必先练好内功,再练剑法和别的本领。我今儿把我自创的内功心法授予你。这功夫我也曾教过你姥姥,她虽盲目,练了一年便也功力倍增。
且不说你悟性如何,你的身子骨总比你姥姥强,好好学,学会后,再练别的,自然如虎添翼。只是万事都得用心,在这山上,你得心无旁鹜,其他一切抛诸脑后。你这几天先别急,在山上慢慢练着。我明日下山打探消息,等有了确切消息,我们再下山救人。”
白箫知道,未得他准许自己便下不了山,无奈,只得道:“晚辈一定专心致志练好内功,请姥爷放心。”
老人大喜,于是命她听他传授心法。其要旨却是个“静”字,然后运行经脉;但运行之法必先熟知人身四脉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穴,以及大小穴、生死穴,幸喜白箫于此稔熟,练起来便省事不少,但运气时吐纳受阻,她方知入门之难,亏得老人不予责怪,耐心指点。
“先坐着不动,什么都别想,把意念集中在呼吸上,感觉气流从头至脚,一线贯通。”
“要坐多久?”
“能坐多久就多久。这里是五个包子,当午饭吃。到月亮升起时回来。”说罢,太师父拔脚飞逝,立时没了踪影。
白箫只得静坐吐纳。
山高风大,松涛震天。白箫感到寒意袭人,不由埋怨起太师父来:
这种练内功的方法一点儿也不玄妙,真不知管不管用!这般胡思乱想之际,上下气息竟不贯通,全身恶气直涌,冰冷透骨。她不由大惊,急忙静坐吐纳,尽量不想这想那,才感到舒服一点。可是一会儿,她为解除寂寥,又把那串七彩凤凰珠拿出来把玩抚摸,心里琢磨,滨哥到底在哪里?他现在在做什么?他是不是也一样会想起我?这样一分心,全身竟颤抖起来。她大惊之下,强自收心,吐纳不已。
不知过了多久,月亮终于升起了,她才如释重负般站起了身。
她在群山中好不容易找到太师父的屋子,盲外婆已在屋外等她。
听到声响,她欢快地迎上,一点也不像个失明之人。白箫见到她,心里方才好受一些。
“乖孩子,吃苦了吧?去年你姥爷也叫我这么着。你可别怪他心肠硬,他这是为你好。饿了吧?快来吃姥姥给你做的饭菜。”
白箫见姥姥如此关切,心中热乎乎的。她不见太师父,便问:“姥爷呢?”
“他呀,你走后就下山去了。他性子急,要救他那有过命交情的朋友,又有许多地方弄不明白,非要赶去弄个明白不可,说是一个月以后回来!”
一个月!白箫觉得身子好像瞬间给冻住了。
一个月?她还得在山上等一个月!就听外婆道:“他临走甩下话来,叫你天天练他教的内功。一天也不能落下,回来他要查考。另外,你得吃点这个。这是他在藏域终年积雪的巅峰上采到的,你服了后会内功精进。”说完,已端出一碗清清的葱汤来。
一想到要在这山上待一个月,她哪还有什么胃口。
“来来来,快趁热喝了。”外婆道。
一个月!她心里又喊了一句。
“快喝啊,这可是好东西。”外婆又道。
她本不想喝,但见外婆一个劲地催,当时也无心多说,一口气便把那汤喝下了肚。葱汤除了略有苦味,也没多大感觉。外婆一直看着她喝,直到她喝完才好像松了一口气。
白箫见外婆如此郑重其事,倒好奇起来,问道:“姥姥,这是什么葱呀?”
“这叫寒葱。以后每天喝两碗。”
“寒葱?我从来没听说过。”
“味道怎么样?好喝吗?”
原来姥姥自己从来没喝过。
“姥爷喝过吗?”白箫问。
“他?也许喝过吧,我也不清楚。”说得含含糊糊。
白箫一听就知道姥爷也没喝过,前后一想,准是好东西,当下急道:
“姥姥,我以后不喝了。这般稀罕之物,你俩年事已高,留着自己喝吧,恕外孙媳妇不能从命。”
“孩子,说什么话呢!我们老了,喝这个干什么?你要练内功,是非喝不可的!你姥爷说了,每天要我看着你喝,他的话我们可不能不听。”
白箫没辙,只得勉强允了。
次日早晨,那婆婆又给她喝了寒葱汤,待她吃好,便吩咐她去练功,神情严肃,俨然是严师。
白箫带了干粮,忙不迭地出了门。待她攀过群山登上那最高峰之巅时,早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她心里嘀咕,看来这冰山上的寒什么葱也不过如此,自己似乎没增加什么力气。不过,不管怎么样都是姥姥姥爷的一片心意。为了不辜负两位老人,她打定主意,今天一定认真练功。这天山风很大,吹得白箫不住发抖。她勉强忍受,坚持到傍晚,风愈刮愈劲,她坐在山上几乎要飘下去。回去吧?白箫有点想打退堂鼓。这个杂念一生,顿时人都要冻僵了。她立马收摄心神,静下心来。山风却更加肆虐,白箫艰难地撑着,直到天黑才回去。
白箫受到盲外婆的迎接,可心里却觉得有点委屈。
外婆仍一个劲儿叫她喝汤,白箫一看便知道又是寒葱汤。她一仰脖灌了下去,奇怪,身子立时暖洋洋的,也不累了。她见外婆睁大一双盲眼,直愣愣盯着自己,倒像能视物,忙道:“姥姥,你放心,我都喝了。”
外婆这才放心地笑了。
如此,白箫每天都喝了汤,然后上山练内功。天气愈来愈冷,白箫却已不甚惧寒。
这天不仅山风大,且飘起雪来,寒气逼人。白箫静坐运功,竟不觉十分冷。雪愈下愈大,又结起了厚厚的冰。天气更为严寒。白箫也没有带斗笠、蓑衣,原本就穿得单薄,照理应冷得彻骨,却不料她脚下的冰渐渐化了,身上不寒反暖,那内息也运行得流畅起来。她不由暗暗纳罕,方知太师父传授的内功果真奇妙,而那寒葱的效用也非同一般。这下她运功更为尽心,自然收效也大。下雪后山路极难攀援,白箫如今却已疾如飞鸟,很快便到了“家”。白箫知道自己的轻功已大有长进。
外婆已候在屋外,照例又先让她喝汤。
饭间白箫把憋了好久的一句话问了出来:“姥姥,这寒葱究竟是什么东西?”
“你问这干什么?喝了就得了,反正不会是坏东西。”
“姥姥怎会给我吃坏东西?我就怕它太好了,我消受不起呢!”
“又胡说了!你是我的外孙媳妇,是你姥爷的再传弟子,外孙又丢了,你不吃谁吃?”
白箫嗫嚅道:“万一姥爷这次下山把滨……滨哥给带回来了,这寒葱却被我吃了,那滨哥不是没吃了吗?我还是留着给滨哥吃吧。”
外婆听了,脸色顿时阴沉起来,叹了一口气,肃然道:“孩子,人生遇合自有定数。老天安排着给你享用,这是没错的。据我看来,外孙的福泽不济,与这仙草无缘。你姥爷省给你吃,就是这草跟你有缘。
你吃了他才高兴呢!”
“仙草?”白箫愕然。
“这东西是你姥爷在绝壁上偶然发现的,为了采摘它,几乎命丧深渊呢!它是几千年才长出的仙草,比之灵芝、朱草更有强身补气之功。你姥爷去年在藏域听到一老猎人说起后,便在那深山危崖处苦苦搜寻,这才找到十茎,自己舍不得吃,要给我服,我也不服。后来咱们约定,要留给有缘之人,这不你就来了。你是外孙媳妇又是徒孙,你吃正合适。”
白箫不知说什么好了,心里充满了感激,停了停方问:“姥姥,快一个月了,姥爷该回来了吧?”
“我也正惦着呢。路太远,若是救人,一路上就走得慢了。”说着,似有所忧。
白箫忙安慰道:“姥姥,您别担心,姥爷这么好的身手,一定平安无事!”这时,她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她道:“姥姥,我差点忘了,听说过去镖局里曾经出过一件事,害镖局欠了一大笔钱,是有这事吗?”
盲外婆拍了下掌,恨恨道:“是有这事。那人叫王宝全,是个镖师,把我们押的一箱珠宝给吞了。那可是人家女孩家的嫁妆,没办法,我们只得赔偿,那时候东拼西凑借了不少钱。”
“听说也向云台山庄匀了一笔,是有这事吗?”
盲外婆摇头。
“那是没有的。那时你外公是想把两个女儿都嫁到有钱人家,当然也是希望她们以后过得好,但我们从来没向云台山庄要过钱。还债的钱先是问邻家朋友借的,后来你外公从朋友那里匀来一笔还上了。”
白箫心里暗嘀咕,文镖师的这个朋友是谁?为何钱明明是向朋友借的,却说是从云台山庄拿的?
“姥姥,外公的那个朋友叫什么名字?”
“那我倒不太清楚,他不肯说,就说不用急着还,后来,也就没再提起。不瞒你说,我有时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想起那王宝全,不知道这事跟他有没有关系。”说到这里,盲外婆叹了一声,“他在暗处,咱们在明处,那就防不胜防了。”
外婆的一席话说得白箫心里惶惶不安。
她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这王宝全。
祖孙俩在不安中度了几天。那晚白箫练功归来,见外婆立于门前道:“箫儿,你姥爷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人,快去见!”
白箫大喜,正要问带来的人可是陈掌柜,忽见外婆面有忧色,知道不妙。她无暇多想,急步入房,却见姥爷躺在榻上,脸色苍白,像是受了伤!她立即扑上前,颤声道:“姥爷,你怎么了?”
沈英杰却不以为然地答道:“中了埋伏,被射了两箭!你先看看,这人是谁。”
白箫还没转身,一个人已在身后叫道:“少夫人!”
原来是多时不见的徐永!异地意外相见,旧时主仆都惊喜万状。
白箫本要询问别后情况,但觉姥爷的伤势更为重要,忙问徐永:“永叔,姥爷怎么会被箭射中?你们又怎么一起到这儿来的?”
“少夫人,”徐永道,“那晚我巡视山庄完毕,发现一人在少夫人原来住的楼面上张望,形迹十分可疑,又觉背影十分熟悉,便悄无声儿地尾随,结果发现此人竟是展大爷。因陈掌柜日前被抓,我起初还以为他是来救陈掌柜的呢,后来才知,原来他是在找少夫人。我跟他说,我常在这庄的四处巡视,压根儿没见过少夫人,更没听说过有人把少夫人关在庄里。展大爷搜索了几天确实没找到人,这才信了我的话。”徐永说到这里,喝了口水,继续说,“因为最近谢三爷跟林庄主走得颇近,所以展大爷怀疑谢三爷把少夫人送到玉龙山庄去了,于是就跟我们商量一起到玉龙山庄去探个究竟。想不到,一到山庄,我们还没摸到屋子,就中了埋伏,正想逃跑的时候,就碰上了沈老爷子。”
“哼,想不到你那小女婿的家比人家王爷府看守得都严。”沈英杰对外婆说。
“也怪你自己不小心!”外婆嗔怪了一句,热腾腾的饭已经捧在了手里。
白箫见此情景,便和徐永一起走出了屋子。
屋外虽然寒冷,但空气却煞是新鲜,白箫随口问徐永:“永叔,你怎认识那是我姥爷?”
“我当然认识啦。二十年前,他便来过红筹寺。”徐永答得很快。
白箫吃了一惊,这时她才想起徐永的经历。义父跟她说起过,徐永当时是红筹寺的小道士,名叫盘月,因为寺里的师兄弃他而去,义父看他可怜,便把他带回庄里,收养了他。
文镖师就是二十年前被杀的,而他押的最后一趟镖去的就是红筹寺。白箫忽然意识徐永也许是个知情人,过去竟从没留意过他,便问道:
“二十年前,我姥爷真的去过红筹寺?他去干什么?”
“他去找我当时的太师父青木道人。红筹寺外机关林立,如果不是太师父特别着人去接,沈老爷子也上不来。听别的师兄说,他们两人原是旧相识,过去都是蓬莱派的。”徐永笑道,“虽然都过去二十年了,可沈老爷子的样貌并没有多大改变,所以我一眼就认出他来了。那时,他跟青木太师父在屋里说话,还是我进去送的茶。”
白箫想,事情同是发生在二十年前,不知道姥爷跟青木见面,跟文家镖局的案子是否有关联,便问道:“我姥爷去找青木道长是文家出事之前,还是出事之后?”
“文家什么时候出事的我不晓得,但沈老爷子来的时候,修善师叔还没死,这个我记得很清楚。”一只鸟飞过,徐永嘴里咕咕叫了一阵,那鸟便飞到了他的肩头。
“那你知不知道,我姥爷找青木道长是什么事?嗯……你给他们送茶的时候有没有偷听到些什么?”白箫小声启发道。
徐永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我是听到几个名字,其中一个叫什么皓月的。后来我问师兄,师兄说那是太师父的师妹,前一阵来住过。我一回想,那阵子是有一个人来寺里住过,可那是个男人,我还记得他叫李公子。”
白箫心头一震,立刻问:“你见过他?”
“是啊。”那只鸟跟徐永亲热了一阵便飞走了。
“他身上可是有茉莉花香?”白箫又问。
徐永想了想才答:“好、好像是有的。”
白箫心里喝了一声彩,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终于找到一个真正看见过“李公子”的人了,她又问:“那你还记不记得他的长相?如果再见他,还能认出来吗?”
徐永像是有些为难,道:“他来了之后,大部分时候都跟青木太师父在一起,我一共也只见过他三次。再说二十年过去了,要说还能不能想起来,这就不好说了……”
白箫很失望,但她马上告诉自己,机会难得,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亲眼见过李公子的人,一定要问个明白才行。再说事隔二十年,能一眼认出外公,这说明徐永记忆力很不错,好吧,让我再给你提个醒。
“永叔,你再想想,他使什么兵器,说话什么口音,走路会不会有点瘸,脸上什么地方有痣?还有,他笑起来,会不会一边有酒窝,一边没有……永叔,再好好想想!”
徐永被逼无奈,只得仰头苦思冥想,过不多久,他道:“他的长相我是不太记得了,就记得,他挺年轻的,大概二十岁不到。皮肤很好,很白,女人似的,他没跟我说过话,我不知道他说话是什么口音,也没见他笑过。他来的时候,没带兵器,其实他是轻装来的,连个包袱也没有。我记得他来的时候是个雨天,他打了把伞站在寺门口,敲了门之后,并不进来,也不回答师兄的问题,只是写了个字叫他们拿给太师父看。”
“他写的什么字?”
“风。”
“风?”
“太师父看了之后,就自己出来了。对了,要说为啥我记得这个人,就是因为那是唯一一次太师父亲自出迎。过去,就算是再尊贵的客人,都是师兄出去迎接的,太师父一向都只在自己的房间里待客。而且,这个李公子来的时候,太师父让所有其他弟子都回自己的房间去。我那时很好奇,就躲在门缝里看,呵呵,我想,看见的还不止我一个,还有其他的师兄,毕竟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嘛……”
白箫被他说得心痒难耐,立刻又问:“你看见什么了?”
“我看见那个李公子先是像个大小姐一般慢悠悠地拜倒在我们太师父的脚边。我还没见过男人这么行礼的,动作真是又轻又慢,就好像什么呢,对了,就像仙鹤低头去喝水,看上去还是男人,却觉得比女人还美。”
“后来呢?”
“后来我们的太师父就弯下身将他搀了起来。太师父的动作也很慢,他左手背在身后,右手将她扶起,随后——我可没瞎编哦,我是亲眼看见的——太师父的右手刚放开他,他就握住了太师父的手。接着,他们两人就这么手牵手进了太师父的房间,一句话也不说。不过,我那天是第一次看见太师父笑,我入门以来从未见他笑过,可那天他跟李公子穿过走廊的时候,我看见他在微笑。哎呀,我一下子都认不出他了,后来……直到第二天晚上,他们两人才开门出屋。这期间,没人进过那屋子。李公子走的时候,太师父一直送他到山下,送完后,他没直接回来,在后面的山上断食了七天。反正我再见他时,觉得他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
“另一个人?”白箫听不明白。
“瘦得脱了形,人也好像老了十几岁,跟那个李公子在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徐永说着,忽然眼睛一亮,“对了,你说这个李公子有什么痣,我记得他胳膊内侧有颗红色的痣,但是、但是他走的时候没有了。”
徐永见白箫没听明白,就比画起来,“他在寺门口的时候不是写了个风字吗?他写字的时候,曾经把袖子撩起来,当时我躲在门边,正好被我看见。他走的时候,太师父送他下山,那时我在山里砍柴,我看见他在林子里抓了一只鸟。他对太师父说,再美的鸟,对老鹰来说,只是猎物,它只会吃了它,说完他就要捏死那只鸟。他大概以为太师父会救那只鸟,因为他说完话等了很久,可太师父什么反应都没有,就是那么看着他,最后他还是放了那只鸟。我听到他叹了口气,后来……”徐永突然停住了。
“后来怎样?”
“后来他们不知怎么打了起来,当然是那个李公子先动的手。他那应该叫做偷袭,他在太师父胸口先击了一掌,随后就好像要杀了太师父,拼命劈杀,太师父一直躲着他。他们拆了大约有几十招吧,太师父最终还是被打倒在地,接着么,呵呵,我那时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太师父跌倒了,李公子又一掌打过去,接着又是一掌,我都看见太师父吐血了。那时我很急,还在想要不要去找师兄帮忙,可这时,我突然看见太师父跌在李公子面前,抱住了他。那个李公子本来还想一掌打下去的,可不知怎的,手掌落下来,却落在了太师父的头上,就是这个时候,我发现他手臂上那颗红痣没有了。”
红痣?他说的红痣难道是……
白箫蓦然想到了自己,她扭捏了一会儿,才撩起袖子给徐永看:“你看见的这颗痣是不是这样的?”她轻声问。
徐永用一种很怪异的目光看着她,“是的。”他答。
听到“爹”的一声娇呼,林涌泉正在紫霞岛的菊花丛中漫步,忙招手命她到跟前来。
林清芬奔到父亲身边,未说话便先皱眉:“爹,我能不能不要嫁给谢剑云?我讨厌他!再说要是滨哥知道我嫁了别人,更不会回来了!”
林涌泉心不在焉地瞄了她一眼道:“不嫁给他,你肚子里的孽种就不能留。”
“爹!”林清芬想说下去,被林涌泉抢在了前头。
“你留下这孩子,叫我们山庄的面子往哪儿搁?再说,他始终不回心转意,你怎么办?为他守一辈子活寡?”
“我有了他的儿子,不怕他不来看儿子!再说,他一时想不通,等几年,他一定会想到我们曾经的恩爱。况且徐玉箫不是都离家出走了?我才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
“你想名正言顺,可没那么简单。一来徐滨不喜欢你,二来你姨父死的那天,他本来好端端的,被你大声一哭,立时归天。你姨妈嘴上不说,心中必恼。总算那个什么徐玉箫还顶了个扫把星的名号,不然,你姨妈情愿要徐玉箫作儿媳也不会要你。再说我看徐滨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你还是收了心,先跟谢剑云成亲再说吧。”说罢,他方欲走,不料衣服又被女儿拉住。
“爹,她出走这些时候,你的人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我知她一个月前曾经去过云台山庄。”
“啊!那为什么没抓住她?”林清芬惊问。
林涌泉回头看了女儿一眼。有时候,他真的很讨厌她,觉得这个女儿就跟她的娘一样庸俗、愚蠢、自私。如果当年他知道他会跟这个女人生出这么不长进的孽种,真该在襁褓里就掐死她。
林清芬完全没注意到父亲的眼光已经变得越来越冷,仍在自言自语:“爹,下次如果再看见她,一定要将她抓住,最好一剑将她刺死,以绝后患。只要她死了,滨哥就一定会喜欢我。只要徐滨喜欢我,我就马上赶走谢剑云,让儿子认祖归宗,然后再嫁给他。”说到最后,她已露出笑容。
林涌泉再也听不下去了。
“你做梦呢!徐滨不会露面的。他受了我们家这么多凌辱,而且知道我们家的实力,没有把握胜过我们,决不会回家。”
“那怎么办?”林清芬立时没了主意。
她惊慌失措的模样,再次让他想到了她的娘。但女儿跟老婆不一样,毕竟是他的亲骨肉,而且,不久之后,他便要娶新妇,他不想在这时候跟女儿把关系闹僵。于是,他耐着性子劝道:“你放心,爹会继续找她,一旦找到,爹知道怎么办。”
林清芬听到这句才转忧为喜,“多谢爹。”又忽然眼波一转道,“女儿知道爹急着要去看贾坛主,就不耽误爹了。”说罢,便笑着走了出去。
林涌泉待她走得没影了,才从山庄后面的一条小路走到湖边,早有一艘船停在那里。他纵身一跃跳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