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十年图拍肉,王振隐忍了九年,终于出手了。
王振就吩咐朱祁镇命令朝臣武将们干这个做那个,要看哪个不听话,少不了把他那一坨坨肉拍扁。嘿,还真有倒霉的,兵部尚书王骥,右侍郎邝埜,这两人奉旨筹边,迟迟未见回复。于是王振当即命令朱祁镇:把那两个家伙给我叫来。
朱祁镇就马上把那两个家伙给王振叫来了。
王振指着这俩家伙的鼻子,一通臭骂:什么玩意儿啊你们,啊,皇上的话你们竟敢不听,欺负皇上年幼是不是?来人,把这两个不长眼睛的家伙给我押天牢里去。
于是兵部尚书和右侍郎就被关了起来。
初次出手,大展神威,王振的心情好爽,就接着命令小皇帝:还有几个家伙,他们知道兵部尚书心怀不轨,却隐瞒不报,把他们全都叫来打板子。
于是小皇帝就把那些倒霉的小官全都叫来,由王振下令一通暴打。正打得开心,有人飞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太后。老太后一听就急了,急忙命令停杖,可这边打都打完了,停不停都那么一回事了。
这下可把老太后气坏了,当即传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入朝,指着这仨老头对小皇帝说:这几位老先生你认识吗?
小皇帝摇头:不认识。
老太后就道:你不认识不要紧,那我在这里告诉你,这几个人都是先皇为你留下来的辅佐重臣,最是忠心赤胆。
小皇帝听了后眨眨眼睛,问道:有这么一回事吗?我怎么不知道?
老太后没理会小皇帝的淘气,继续说道:以后一切国政,你要先和这几位老先生商议,除非这几位老先生同意,否则你不可妄自擅行。
然后老太后吩咐人将王振叫来,厉声说道:你这个狗奴才,谁允许你欺骗主上,擅自作威作福的?你以为我杀不了你吗?
只听噌的一声,有佩剑的宫女拔出剑来,架在王振的脖子上,吓得王振屁滚尿流,连连哭叫饶命。
这时候老太后如果把王振杀了,倒也省心了,甚至说不定大明朝的未来命运也不会像历史上这样倒霉,但是这位老太后却最终没有动手,只是吩咐杨士奇等人说:皇帝还小,不知道这种小人的邪恶之处,今天看在皇上的面子就先饶过他,如果以后此人再敢干预国政,你们就别跟他客气。
这可倒好,原来这位老太后是个老好人,她虽然知道王振此人必然会祸国殃民,但却不想得罪皇上,把这活留给杨士奇他们来干。
难道杨士奇他们就傻啊?
这些老头其实一点也不傻,都是鬼精鬼精的,你老太后都不想得罪的人,凭什么让别人替你顶缸?
于是王振就幸福地活了下来,并继续干预朝政。
过不多久,王振与杨士奇、杨荣在宫门相遇,王振走过来问道:朝廷的事多亏了两位,可是你们已经老了,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杨士奇回答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荣却说:是啊,我们老了,没有办法再效力了,应该选择一些可以担当国事的年轻后辈才对。
王振听了后高兴地走了,杨士奇责怪杨荣乱讲话。
杨荣却说:不是我乱讲话,现在皇帝已经厌恶了我们,我们纵然可以互相帮助,但这难道能够改变皇帝厌恶我们的心态吗?一旦大内传出只言片语,要让某人入阁,我们就束手待毙了,也只有先由我们推荐几个品行端正的,那还能够为我们争取一段时间。
杨荣所说的争取一段时间,是指什么呢?
未几,杨荣病死,杨士奇病休。
大明帝国的大麻烦来临了。
马上!
老臣子们所要争取的,就是这点点时间。


第三十象 土木堡惊变及英宗复辟的预言

象三十 癸巳 巽下坤上 升
谶曰:
半圭半林,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朱元璋死后七十年,太监们卷土重来,夺回了他们曾经失去的一切。
朱元璋曾在宫中立碑:内宦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是这块碑却被太监斩掉了,扔到了垃圾堆里。
王振的时代来临了,从此权力回到了应该掌握它的人手中。
一言九鼎!
什么叫一言九鼎?
公主的丈夫,皇帝的女婿,驸马都尉石景因为骂了家中服侍的小太监,因此被逮捕下狱。
你不必尊重太监,但必须尊重有权力的人,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普遍真理。
少卿薛宣、祭酒李时勉,因为不尊重王振,下狱身死,家破人亡。
御史李铎,在路上遇到王振未及下跪,因此被发配辽东铁岭卫服苦役。
如果只在朝廷逞威风倒也罢了,但王振生性是一个喜欢惹事的人。
他带着英宗朱祁镇一起惹事。
比惹事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只有惹事的本事,没有处理事的能力。
激变有方,处置乏策。
英宗和他宠信的太监王振恰恰是这样两个人。
继续惹事!
但还能惹什么事呢?
朝廷百官已经吓傻了,他们除了在王振面前乖乖跪倒叫亲爹——翁父——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事可以再惹的了。
惹百姓?百姓更老实,自古以来总是别人惹他们,他们哪来的胆子惹别人?
放眼天下,恨无事惹,王振寂寞啊!
惹遍天下无对手,自古高处不胜寒。
他那寂寞的目光转向了北方边陲:
瓦剌!
也先!
蒙古人那已经恢复了昔日强悍的后裔。
王振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那只是一般的欣喜。这种欣喜与生性爱惹事的人突然发现了可以招惹的事的那种幸福,绝对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
惹来的麻烦越多越大,那种幸福感也就越强。
瓦剌最是不好惹,那就惹他们!
谁不惹谁是王八蛋!
惹!
削减边贸交易马价的百分之二十。
瓦剌不服。
不服你去死!
瓦剌不去死,而是分部进犯,骚扰中原。
边关告急,奏章如雨。
王振愉快地笑了:圣上,咱们御驾亲征,杀也先一个片甲不留。
咱们成吗?英宗朱祁镇有点拿捏不定。
难道陛下怀疑自己的英明神武吗?
这句话给英宗吃了定心丸,他怀疑这世界上太多的事,唯独不怀疑这一点。
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
五十万大军迅速集结,无粮草,缺兵甲,随行文武官员超过百人,无车驾,少安排。
但王振不关心这个,因为他不懂。
兵凶战危——这个王振也不懂,英宗更不懂。
但大臣们懂,武将们懂,于是冒死上奏。
斩!
有谏言者,斩!
百官的意见迅速地统一了。
大军出发了,至大同。
瓦剌、也先的军队出现,王振突然感到了恐惧。
打仗好像也不是特别地好玩。
逃!
百官倾轧于道,军士辗死于途。瓦剌的铁骑已经声声耳闻。
但这时候王振突然怀念家乡,晋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流浪的人儿啊,思乡在外边。
回家。
大军前行,沿途夷为平地。
王振又担心起来,他担心自己带的这五十万人马会像蝗虫一样,将他那美丽的家乡啃食得片瓦无存。
他是一个热爱家乡的人。
不,他是一个热爱家乡的残疾人。
那就先不回,转道宣府。
瓦剌的两万骑兵精锐已经追上。
都督吴克功战死!
成国公朱勇战死!
承信伯薛授战死!
步步尸体,步步鲜血。
这时候王振发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沿途收受的一千四百车金银珠宝还没跟上来。
等!
进驻土木堡。
“半圭半林,合则生变”——半圭为土,半林为木,合则为土木堡,几百年前李淳风就用《推背图》告诉了王振这一切。
土木堡非屯兵之地,没有水源,缺少屏障。王振下令就地掘水,无水带是永远也掘不出水来的,不管你挖得多深。
士卒多半因干渴而昏厥。
一千四百车珠宝没有来到,却是瓦剌、也先驱大兵追至。
血战!
明军五十万人。
也先部众两万人。
但五十万明军的骁勇之士由一头猪率领,这就弥补了瓦剌方在人员数量上绝对的不足。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也先稍感力绌,遣使前来求和。
王振欣慰,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和平主义者。
他只是爱惹事而已,但这改变不了他热爱和平的事实。
两军达成协议,以后英宗管也先叫爸爸,国人管英宗叫爸爸,王振则升格为爷爷。
双赢,皆大欢喜。
于是王振下令:军士可离阵就水。
渴红眼的士兵们疯狂地拥向水源,一头扎进水里。
这时候蹄声猝起,尘埃遮天,两万瓦剌悍士如风卷残云般突然杀至。
明军毫无防备,如同待宰之羔羊。
惨嘶连天,五十万大军半数被杀,余者被掳为奴隶。百官尽数被杀,唯御史白圭逃得性命。
明护卫将军樊忠揪出王振,铜锤击颅,立毙。
死不足惜,但死得太迟了。
惹事的人活着没关系,但你千万别把他放到惹事的位置上去。
历史这样告诉我们。
惨烈!
而后樊忠护卫着惹事天才英宗向前冲杀,但寡不敌众,未几身死。
英宗落入了瓦剌人之手,成为了继宋徽宗、宋钦宗以来被异族掳走的耻帝之一,并同时刷新了纪录。
事情发展到这里,只是刚刚开始。
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英宗是个喜欢惹事的人,只要他活着,谁也别想消停。
他幸福地生活在瓦剌族的俘虏营中,等待着更好的机会,再惹出更热闹的乱子。对此,他抱有强烈的信心。
瓦剌人挟持着他攻向京城。
京城急变,太后临朝,于谦力主推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唯其如此才能降低瓦剌人手中的英宗的实用价值,也才能保住英宗的命,保住江山社稷。
朱祁钰登基,是为代宗。
也先失笑而退:
那我就再将朱祁镇还给你们,他活着,活该你们大明朝倒霉!
朱祁镇返回,被尊为太上皇。
我回来了!我的龙椅在哪里?我的屁股需要它。
但朱祁钰坐在龙椅上不肯挪开。
他不知道,一个把国事弄到如此糟糕透顶的人,有什么资格再回来坐这个位置。
他的脸皮在哪里?
但朱祁镇没有脸皮。
只有愤怒!
朱祁镇愤怒于心:朱祁钰,你个小王八蛋,竟敢跟我争皇帝,你也不看看你那操行,你有我能惹事吗?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你后悔的!
居南宫,聚死党,英宗准备和代宗好好地玩一场。
代宗势单力孤,也在谋求大臣们的支持。
他想到了于谦。
《咏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更换太子,撤销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继承皇位的资格,改由朱祁钰之子朱见沂任太子,以断绝朱祁镇之后路。
朱祁镇怒不可遏。
幸好他重新找到了一个可以和他一起惹事的人:
“石亦有灵,生荣死贱”——将军石享。
双方排兵布阵,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这节骨眼上,老天爷突然站到了朱祁镇的一边。或许老天觉得这个惯好惹事之徒忒好玩了,舍不得放下他?
新太子朱见沂竟然莫名其妙地病死,就是一条狗也能活得比他命更长,他到底是怎么把自己活得这么短的?
更糟的是朱祁钰也病倒了,病得爬都爬不起来。
夺门之变就在这个应该发生的时候发生了。
石享率甲士撞开南宫之门,径来朝见朱祁镇,此时朱祁镇已经换好龙袍,当即登车,沿途杀散禁军,重新登基。那边百官朝拜,抬头见上面坐的却是朱祁镇,无不目瞪口呆,只能是顺情应变,伏地磕头,承认事实。
卧床不起的朱祁钰被士兵抓进西宫,旋即勒死。死前他一定是在想:为什么我这么傻,我怎么不先下手勒死他?
因为你不够狠毒!
于谦入狱,三日弃市。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求仁得仁,又何怨?


第三十一象 魏忠贤乱政祸国的预言

象三十一 甲午 离下巽上 家人
谶曰:
当涂余孽,秽乱宫闱。
一男一女,斯送人国。
颂曰:
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衷乱更纷。
纵有胸怀能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

天启年间,客氏与魏忠贤横空出世,彻底将大明朝最后的希望拍死。这就是这一象所要告诉我们的。
让我们不明白的是,这一象里天启的年号说得那么明白,怎么明熹宗还是用了这个年号?莫非他和唐朝的李淳风是一伙的?
搞不明白了,先不理他。
“当涂余孽,秽乱宫闱”——这句话说的是熹宗和他的乳母,客氏。但是史学家却找不到任何材料能够证明在熹宗和他的乳母之间存在着不正常关系,没有资料就不能瞎说,瞎说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只知道,朝臣们几次上书将客氏逐出,每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熹宗就泪流满面,不吃不喝,以绝食自毙来抗议这种对客氏的不公正处理。
没办法,那就只能对客氏更公正一些,虽然这意味着对大明天下和百姓不公正,那也没办法。
客氏本是京郊农民侯二的老婆,因为奶水充足,模样标致,被选入宫乳熹宗,结果这一乳,却让熹宗吃她的奶一直吃到死。
客氏的奶有何神异之处,竟让熹宗一辈子也吃不腻,而宁愿拿万里江山来换这口奶吃?
这事可能只有大太监魏朝略知一二。
魏朝是客氏的“对食者”,意思是搭伙吃饭的人,也是由宫女和太监凑成的虚凤假凰假夫妻。因为当时宫里没有太监的伙食房,只有宫女可以在宫中做饭,这样太监们就要找个宫女搭伙,天长日久,渐生情意,假夫妻也就大行其道了。
所以说,宫中是承认魏朝和客氏是夫妻的,这个客氏奶水的味道,想来魏朝是有体会的。
但是,就在魏朝沉浸在这美妙的奶水的味道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家伙横刀夺爱,乳口抢奶,把魏朝挤到了一边。
此人是谁?
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衷乱更纷。
此人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魏忠贤。
有消息说魏忠贤入宫前曾经是个赌徒,因为输得光光,连小鸡鸡都输掉了,就进宫做了太监。此人原是魏朝手下的一名小太监,但因为聪明伶俐,惯会察言观色,很快就取得了客氏的欢心,让客氏对他移情别恋了。
女人心,海底针。
这根针魏朝是捞不到了,但魏忠贤一捞一个准。
假老婆被夺,没得奶水吃了,魏朝岂能善罢甘休?当即就在宫里和魏忠贤撕破了脸皮,大吵大闹了起来。这场架打得较具规模,连闲事不管的熹宗都被惊动了,于是熹宗就出来主持局面,问客氏:这两个人你到底喜欢哪一个?
客氏面红耳赤,不肯吭声。
熹宗道:没关系,你跟我说,你喜欢哪一个,我就将你许配给他。
客氏这才略抬起眼,满脸飞红地瞄了魏忠贤一眼。
于是胜负决出,魏忠贤赢得客氏,魏朝去死。
可魏朝不想死,他逃出宫门,向着离皇宫越来越远的方向拼了命地跑。但是他刚刚跑到河北献县,就被魏忠贤派出的人逮到了,当场勒死。
魏朝的死告诉我们:男女情事,是会要人命的。不男不女的情事,那就更要命!
跑赢了魏朝,魏忠贤又接连搞掉了几个妨碍他的人,顺顺利利地接掌了东厂的权力。
从此以后,天下就是魏忠贤的了,不再是熹宗的。
现在魏忠贤的第一个对手是张皇后,因为张皇后经常在熹宗面前说魏忠贤的坏话,这位张皇后真是没有脑子,她也不想一想,她的奶有客氏的好吃吗?竟敢惹魏忠贤,真是不知道死活。
先是有强盗孙二突然自首,供认说张皇后是他的女儿,接着张皇后的正宗父亲又被控以谋反,再接下来张皇后生下来的三个孩子立即被宫女弄死。这个皇后才明白过来,熹宗只是一个摆设,可有可无,她根本就指望不上。
但也不能说熹宗就是个摆设,要知道魏忠贤经常去熹宗那里汇报工作——趁熹宗忙于木匠活的时候。
这位熹宗是位绝对的怪胎,木制品加工行业的天才人物。他能够灵活地运用锛、凿、斧、锯等常规工具搞出来独具创意的器什,尤其是善于雕琢制作精美的小型器件。熹宗对中国艺术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改革了木偶戏人力操纵的弊病,制作出由机械控制的玩偶。他制作的喷泉忽如雪花飞溅,忽如玉龙腾空,他专注于木匠工作的执著与耐心,就连祖师爷鲁班都得甘拜下风。
魏忠贤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熹宗正忙于刨推、弄得满屋子刨花的工夫里,进去请示国事安排,这时候熹宗就会烦烦地一摆手:
你看着办吧。
于是魏忠贤就看着办。
裕妃怀孕了,竟然不是魏忠贤的孩子,魏忠贤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裕妃便被囚禁在一间黑屋子里,没有人送饭,也不给一口水,活活地渴死了。
接着是马贵人,这位马贵人没规没矩,未待魏忠贤许可就敢和熹宗上床,于是魏忠贤传旨,将马贵人赐死。
宫里边都安生了,魏忠贤这才心满意足地长吁一口气:
大丈夫当如是也。
当不了大丈夫了,也当如是也。
魏忠贤过生日了,乾清宫门前,从早到晚送礼物的人络绎不绝,早晨一开门,台阶前是堆成小山一样的厚礼。当魏忠贤出现的时候,前来祝寿的人们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地纵情欢呼:
九千岁!
全国第一座魏忠贤的生祠在杭州西湖落成,各地官员纷纷派人前去参观学习,很快,全国各地都建起了魏忠贤的生祠。
国子监监生提出议案:要求在孔庙旁为魏忠贤建生祠,配享孔子。
朝臣们却有一股暗自与魏忠贤较劲的势力。
还有老百姓。
曾有这样一件事,几个百姓夜晚的时候,在自己家里喝酒,喝着喝着,随口说出了一句对魏忠贤有失恭敬的话。这句话刚刚出口,忽听门轰的一声被人从外边撞开,数十名锦衣卫蜂拥而入,那几名百姓当场被捉走抽筋剥皮。
从此再也没人敢提魏忠贤的名字,因为他们知道锦衣卫就在门外。
锦衣卫能够听到任何声音。
朝臣秘密策划,以客氏久居宫中,名不正言不顺为由,将客氏撵了出去。
结果,熹宗绝食了,不吃,也不喝,形如泥偶,呆若木鸡。没有了客氏的奶吃,他还活着干什么?直到人们又把客氏给他送回来为止,他这才心情愉快地拿起凿子,回他的木匠房去干木匠活。
这下子大家都没咒念了。
到了天启四年(1624),忽然有消息传出,魏忠贤不知何事遭到了熹宗的斥责。霎时间朝臣们兴奋了起来,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上书。
杨琏率先上书。
朝中五大臣齐齐上书,要求惩治魏忠贤,恢复国政。
这件事引起了熹宗的高度重视,他说:此事交由魏忠贤处理。
大臣们惨了。
这帮不长眼睛的大臣投错了胎,他们以为自己是在为大明朝效力,其实这世界上哪来的什么大明?
只有皇上。
也就是说,只有魏忠贤。
魏忠贤不带跟你客气的,一个字:打!
工部郎中万景被活活打死在朝堂上,朝臣汪立言被杖毙于狱中,杨琏、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与顾大章等六人,打他们就太便宜他们了,被活活折磨致死。
这就是东林党六君子事件。
接着是跟这事一点关系也没有的熊廷弼。
熊廷弼跟这事虽然没有关系,但是跟银子有关系,他是边关长城,担负着护卫国家的重任,但这个国家是不需要他护卫的,所以他认真护卫,国家当然要生气的。现在国家就是魏忠贤,除非他让魏忠贤高兴了,否则他别想活命。
然而这个熊廷弼偏偏没有让魏忠贤高兴,他入狱前曾经答应孝敬魏忠贤四万两银子,可是魏忠贤等得花儿都谢了,也没见到一个银子渣。这下子魏忠贤可火了,就捎带着把熊廷弼和东林党的六君子一块报销掉了。
这事还没完。
因为熹宗还活着,魏忠贤说话还继续算数。
天启六年(1626)再兴大狱。
不兴大狱干什么去?闲着也是闲着。
这次大狱又被称为“丙寅诏狱”,意思是说丙寅年间因为皇帝的诏书搞出来的名堂,锦衣卫缇骑去逮几个素有名望的老臣子,结果激起了民变,打死了两个缇骑,这下子魏忠贤可逮住理了,当即将所有的东林党人全部罢免。熹宗也替魏忠贤忙前忙后,亲将东林党人斥为“奸党”。
到了这地步,天下终于清净了。
魏忠贤的日子,过得就一个字:爽!
魏忠贤爽,客氏更爽。她出入随行人员过百,百官见状伏地叩首,连经过熹宗身边都不下轿,谁让熹宗就是爱吃她这一口的呢?
可是糟糕,熹宗这个龟孙子突然不吭不响地死掉了。
他说死就死,连个招呼都不打,让魏忠贤和客氏一下子傻了眼。
熹宗的孩子都被魏忠贤捏死了,所以皇位就交给了他的五弟朱由检。
这是明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
纵有胸怀能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
《推背图》如是说。
崇祯已经没有能力再拯救大明于危亡了,不过捏死魏忠贤和客氏,还不是太难。
魏忠贤于慌乱中召集亲信崔呈秀,商议谋反的大事,却被崔呈秀阻止。
理由是时机不成熟。
可是他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众臣纷纷上书,要求严惩魏忠贤奸党。崇祯很民主地把魏忠贤叫来旁听,对于奏章上的指控,魏忠贤竟然找不到托辞为自己辩解。于是他被流放凤阳,随后又有诏令将他逮捕,魏忠贤抢在使者到达之前悬梁自尽。
他死得真是太值了,拉着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替他陪葬,不管哪个朝代碰到他这种人都注定了要倒血霉,但这个教训一朝又一代却坚决不肯吸取。
客氏被答杀于宫中的浣衣局。
她怎么还在宫里?
敢情这个女人还真以为自己是皇宫中的在编人员,又或者,她以为崇祯也爱吃她这一口?不抓紧时间跑还待在宫里找死,真是糊涂。


第三十二象 李自成倾覆大明王朝的预言

象三十二 乙未 巽下坎上 井
谶曰:
马踏北阙,太嗷古方。
八九数尽,日月无光。
颂曰:
桃花落尽李花残,五色旗分自北来。
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

马踏北阙,太嗷古方——这一象分明是在说闯王和张献忠铆足了劲地跟崇祯皇帝死磕。但是这个从大门里跑出来的马虽然是一个闯字,却未必指的是李自成。
李自成只是继任了“闯王”的名号,到了他称“闯王”的时候,大明天下已经基本上分崩离析了。在李自成正式开始折腾之前,兄弟们已经折腾了好久了,他来得虽然晚,却抢到了最大的蛋糕。
正所谓,纵有英雄驱虎豹,遍地豪杰下夕烟。这最早跑出来瞎折腾的,是老龙头王嘉胤,其实王嘉胤也不是最早的一个,但现在能够查得到的,名头比较大的,就得数他了。比他折腾得早但折腾了半晌硬是没折腾出来名堂的,就没法子一一细数了。
但张献忠折腾得就比较早了,他是当年米脂十八寨的老人。当时杀官造反的兄弟们啸聚山林,挤在米脂的山林里混饭吃,故称米脂十八寨。十八寨的兄弟之所以跑上山来当土匪,是因为当土匪不用纳赋缴税。当时的税赋实在是重了点,一亩地连地带收成也不过十两银子,而农民却要交十二两银子的税,这种税谁交得起?可是不缴不行,不缴皇帝不会跟你客气的。所以当时天下人一共只有两条路走。一条路是上吊死,还有一条路就是选择不上吊的死法,比如说投河等等。
所以米脂十八寨的兄弟们就上了山。
兄弟们上了山,朝廷很不乐意,就派了洪承畴来找兄弟们的麻烦。洪承畴这人厉害啊,后来的大清为了招降老洪,孝庄皇后和多尔衮一起出马,老洪这才给他们一点面子。所以山上的兄弟们是无论如何也招惹不起老洪的,于是就要求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