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233章:10元钱能买80斤大米
我听着轰隆隆的火车声,旁边有人小声说着说,开了白酒,酒香四溢,伴着花生米的香味,我心里觉得兴奋又有些疑问,想着那个疯子不知道在哪里弄来的那片铁叶子,这次的漠河水怪会不会和秦岭深渊有关系,大熊他们又是去了哪里?脑子里越想越乱,怎么也睡不着,这时候小鸡梆梆拍着我的铺板,我一下子跳了下去,小鸡去餐车买了一堆吃的,让乘务员帮她抱着,摆在了小桌子上,有一瓶二锅头,一碟花生米,一碟切得整整齐齐的酱牛肉,还有一大盆炖的滚烂的猪肘子。小鸡付账很爽快,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了10元钱给他。我当时吓了一跳。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这十元钱代表了什么概念?当时的十元钱,可以买到80斤大米,可以买13斤猪肉,可以买100碗小馄饨,是小学生一年的学费!可是小鸡就这样随便就甩了出来10元钱!后来我才知道,小鸡父母在苏联殉职后,领取了一大笔抚恤金,加上925作为军方的特殊保密部门,津贴也相当高,所以尽管小鸡尽情挥霍也用不完。小鸡看着我膛目结舌的样子,得意地拍了我一下,说道:“小子,看见了吧,咱们这可是部级待遇了!”当时国家经济困难,钱买不到东西,东西都是凭票购买,但是在火车和轮船上吃饭不用票,用钱就可以买。所以当时好多吃不饱饭的人,为了能在轮船上吃饭,索性全家成天坐轮船玩。当时一份带咸菜的白米饭只需要一角钱,小鸡倒好,一次就花掉了10元钱,难道火车上要派一个列车员给她送过来呢!自从上了火车,山猪就一句话不说,自己抱着那把古剑睡觉,我想去叫他吃饭,被小鸡拦住了,说不管他,他在火车上只喝水,什么也不吃,咱们吃咱们的!她端起了一个酒盅,就和我喝了盅,辣的她龇牙咧嘴,就这样没多久,半瓶酒就下去了,我望了望窗外,窗外像下了纷纷扬扬的雪,酒香在车厢里四溢开来,两个人就在那聊着水怪的事情。
第七卷 第234章:漠河水怪会不会是史前怪物?
我问她对于漠河水怪怎么看,会不会是像国外尼斯湖里蛇颈龙那种史前生物呢?小鸡说:“其实关于水怪的传说,在中国好多地方都有发生,925的档案你也看到了,绝大部分都是谣传。”我点了点头,关于水怪的传说实在是太多了,基本上一个稍微大点的湖中,都会神乎其神地传出来关于水怪的说法。比如新疆的喀纳斯湖,长白山的天池,青海的青海湖,都被传为多次目击水怪的大湖。但是事实确实就像小鸡说的那样,在925的水怪档案中,大部分实地调查都发现当地传言的水怪,其实就是一些大鱼,比如长江中的白鳍豚,巨型胡子鲶,潜伏在水潭中的巨鳄,往往都很容易被当成水怪。其实真正存在的水怪还是很少的,特别是在人民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滥捕滥捞后,那些潜伏在水中的怪物就更加少了。一个地方有没有水怪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这里有没有足够宽阔足够深的水域,便于水怪生活;第二就是这片水域能不能给水怪提供大量的食物。这两个是水怪可能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连这两个基本条件都满足不了的水域,根本不可能产生体型巨大的水怪。那么,黑龙江会不会有水怪呢?黑龙江的位置很特殊,它是中苏两国的边界河,是中国第三大河流之,有两个源头,南源头是额尔古纳河,北源头是蒙古境内的石勒喀河,但是这南北两个源头竟然也有交汇处,这个交汇处就是在漠河以西洛古河村,交汇后的江水,就叫黑龙江,所以漠河也是黑龙江的源头。那个水怪发生的地点,就是黑龙江的源头洛古河江段,长200多公里,最深12米,最浅1米。按照我们上述的推理,这样浅的江水,是很难隐藏大型的水怪的。当时,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在漠河的额尔古纳河中又确实出现了怪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看来,这些事情也许只有到了漠河才能知道吧。
第七卷 第235章:小布尔乔维亚情调的小鸡
小鸡这个人也许是因为从小在苏联长大,用当时的话来说,有点小布尔乔维亚倾向,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又有点比较前卫,平时喜欢穿一些稀奇古怪的衣服,喜欢和男同志称兄道弟,也喜欢说一些当时看起来很离经叛道的话。但是她说的一些话,仔细品一品,却又仿佛大有深意。当时我很担忧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跟小鸡说着国内外的形式,却被小鸡嗤之以鼻。小鸡当时教训我:“你小子成天操心这些国家大事有什么用?”我想了想,说:“好像也没什么用。”小鸡说:“那不就结了,不管你再怎么想,它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你又改变不了,为什么还操心它呢!”我想想也是。小鸡说:“中国的问题就是吧,大家老看不清自己的事情,老爱替别人操心,所以互相老看着不顺眼,老想闹!其实吧,每个人做好每个人的事情,国家自然就好了。士兵就是保卫好国家;学生好好上学,天天向上;925就是找到一切超自然事件,然后解决它,这不就行了!”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几十年来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在好多时候都成为了我选择的一种启示,并且告诉了我的孩子,我觉得这是一种超越了时代的大智慧。我觉得小鸡或者说925的人都比较超脱,不关心政治,也很少关心中华民族,也许就是因为这种超脱,对于中国的事情看得比较透彻,只是他们选择了置之度外,但是在国家和民族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又会挺身而出,也许这才是一个成立了上千年的机构最好的存在方式吧。不过小鸡这些超前的评论,在925当然算不了什么,925比她疯癫的大有人在,当时到了漠河这样一个封闭的小县城中就是大事了。所以我们临走前,老黑怕出事,专门给我们批了一个军区特派员的章,以免我们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第七卷 第236章:额尔古纳河封锁了
虽然是这样,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想到,我们三人刚到漠河就被人拦了下来。我们几个人刚到漠河,就发现漠河戒严了,整个漠河县城都进驻了军队,额尔古纳河更是被团团包围住,仿佛面临着什么巨大的危险。这些军人见了我们的打扮,更是如临大敌,几乎要把我们当成苏联的间谍给抓起来。这里和苏联隔江相望,漠河的冬季十分漫长,几乎一多半的时候,江面上都被冻住了,只要跑过这条江,就到了苏联的地界了。在两国关系好的时候,好多村民都在江面上和苏联人做生意,现在关系紧张,解放军就封锁掉了江面,防止苏修破坏份子过江。我们掏出了军方的特派员证明信,当地驻军的最高长官,一个野战军的团长马上跑过来了,连连给我们道歉,说我们穿戴得比较特别,所以士兵误会我们是河对岸过来的苏修。他给我们三个人发了一套军装,一个狗皮帽子,一套黄色平纹布棉袄棉裤,还有一双棉胶鞋。小鸡来的时候没想到当地那么冷,身上穿的单薄,这时候赶紧把厚厚的棉袄套在了身上,看起来就像是一只藏在树洞里的土拔鼠。虽然我们有军方的证明信,但是团长还是客客气气地告诉我们,我们目前只能进入漠河县城,但是额尔古纳河一段,没有上级的命令,谁也不敢放我们进去。当时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屯兵数十万在黑龙江畔驻扎,虎视眈眈,我们都以为这些士兵是为了打仗做准备,所以也表示理解。在给总部发了个电报后,就拒绝了当地军人的护送,和小鸡山猪在县城中四处闲逛。漠河当时叫漠河人民公社,没有多大,但是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居住,春秋战国时期,漠河境域为东胡、山戎之地,两汉时期漠河境域属于乌桓和鲜卑之地,解放后漠河改乡成立人民公社,归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
第七卷 第237章:棒打狍子瓢舀鱼
几个人逛了一会,就冷得直跺脚,嘴里哈出的白气在眉毛上凝结成了一道道白霜,赶紧就近找了家旅社住下。这家旅社的名字很有时代特点,叫四新旅社。可能好多读者会认为这个名字奇怪,其实这个名字是当年最普遍的名字,你去一个地方找旅社,基本上都是“四新旅社”,“金光大道”等。那是因为文革时破四旧,好多古朴的店名被改成了革命气息浓厚的名字,“破四旧,立四新”,所以叫“四新”旅社,“金光大道”是取跟随毛主席走上金黄大道之意。应该是很久没有生意了,老掌柜忙着给我们端来热茶,又让老伴把炉火再烧旺一点,我们喝了热茶,烤着火红的柴火,很快身上就暖和了。小鸡忙烤手边问老掌柜:“大爷,当地有没有什么有特色的饭菜,给我们介绍介绍!”老掌柜乐呵呵地说:“姑娘,咱们这疙瘩地方别的没有,就是吃的多!别管是天上飞的水鸟,水里游的冷水鱼,还是地上跑的狍子,在俺们东北三省都是鼎鼎有名的!”小鸡眼睛一亮,说:“那太好了,赶紧给我们都来来吧!”老掌柜却是只搓着手,支支吾吾地不说话了。小鸡见他踌躇,便说道:“大爷,我们有钱,也有粮票,你这边有什么吃的尽管上来就是!”老掌柜叹息着:“姑娘,你说这话就是见外了,你们既然来咱们山里,就是给咱们漠河面子,啥钱不钱的!你们就是没钱,来俺们这,俺们有肉能不给你吃?!不瞒你说,上个月当兵的就宣布咱们这里戒严了,不让进,也不让出,家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吃的啦!”我也好奇道:“漠河地区从上个月就开始戒烟了吗?”老掌柜说:“咋不是?!也不是是咋的了,从上个月开始,就来了好多当兵的,先是逮着那条江给封了,然后就接着把后山给封了,现在可好,整个都给封住了!”
第七卷 第238章:砸开大江捉雪蛤
我们几个人对视了一下,也觉得这个事情里外透着古怪,难道这些驻军并不是因为战备需要,而是因为水怪?我们考虑了一下,决定要跟总部汇报一下,先去额尔古纳河畔去看看,万一有什么问题,也好提前准备。老掌柜见我们要走,脸上遮不住的失望,在那徒劳地冲我们笑。这寒天冻地的,再加上戒严,整个冬天弄不好都见不到一个人,他也实在是太寂寞了,难怪他对我们那么热情了。小鸡安慰他:“大爷,我们去打个电话就回来,然后跟你去抓鱼吃去!”老掌柜说:“那敢情好!要是当兵的让我们过去,咱们就去冰上砸蛤蟆,然后烤狗鱼蘸大酱吃!”小鸡说:“好,那您就把酱备好等着我们吧!”老人恋恋不舍地站在门口,一直给我们挥手,直到看不见我们。我们在县城里找了一圈电话,也没找到,后来索性就直接去了团部给总部打电话。60年代的军用电话和现在的大不同,那时候的电话很稀罕,电话机装在一个军绿色的铁皮匣子里,紧紧扣住,通讯员时刻背在身上,用的时候打开铁皮匣子,在匣子里拨叫号码,拿出话筒就可以通话。我们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了老黑,老黑直接用内线跟军方高层沟通,很快那边就同意允许我们进入额尔古纳河,并派了一组士兵保护我们。他们派来的一组士兵有三个人,一个年长点的是他们的头,叫黄排长,后面跟着的两个壮小伙叫小刘和小王。我们带着三个士兵直奔四新旅社,老掌柜见了我们,脸上笑开了花,看见我们竟然得到允许,可以去江上,并且还有士兵保护后,更是乐得直叫老伴,让他赶紧叫小山子回来,陪我们去江山砸蛤蟆。老掌柜给我们解释着,小山子是他孙子,他们是漠河的鄂伦春人,鄂伦春人是中国最会打猎的一个民族,小山子虽然年纪才有十七岁,但是已经是一个打猎好手了。这次叫小山子来,是让他带我们去抓蛤蟆,让我们尝尝漠河最有特色的食物。
第七卷 第239章:原始森林里数不尽的好东西
老掌柜说的捉蛤蟆,并不是普通的青蛙,当地人叫它山蛙或雪蛙,体形不大,白肚皮有朱砂一般的红斑点。雪蛙和其他蛙不同,在冬天的时候,雪蛙会一大堆聚聚在一起抱团过冬,有时候是藏在水下,也有时候藏在树洞里,放倒一棵歪脖子树,会发现树洞里有几十只雪蛙。抓雪蛙很容易,只要在冰冻三尺的江面上打一个冰窟窿,雪蛙在水下缺氧,就会顺着冰窟窿跳出来,一抓就是一大盆。这时候的雪蛙,早在冬眠前就养足了膘,一个个膘肥体壮,而且它们在冰山不吃任何食物,肠胃里空空的,干净得很。将这些雪蛙在大铁锅里煮熟了,剥皮蘸酱,配着东北当地的小葱豆腐就着吃,是一种难得的美味。现在想来,那种吃法也是很残忍的,但是当时就是那样的生活环境,人都要饿死了,什么也顾不得了,别说是雪娃,就连易子相食的都有。雪蛤从江水中捞出来后,因为天冷,很快就在身上冻了一层冰壳,要先给它们化冻,化冻后,给这些蛤蟆洗去身上的粘液,然后就可以放到锅里蒸熟了,锅盖盖上后,甚至能听到活过来的雪蛙砰砰撞击锅盖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我们抓的这种蛙的学名叫中国树蛙,它的油非常珍贵,叫雪哈油,是雌性蛙成熟的输卵管的干燥物。这种雪哈油是养颜滋补的好东西,过去是给皇帝的贡品,十分稀罕。让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是,当年我们在冰上砸的蛤蟆,现在成为了很贵重的滋补品,这种雪蛤的油叫雪哈油,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要1500美元。现在想想,岂止是雪蛙,当年漠河的原始森林中又遇到了多少好东西,那才是让人闻所未闻的呢。很可惜,漠河的原始森林现在是看不到了,八七年漠河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的森林火灾,的原始森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据说,要恢复到当年的摸样需要二百年时间。
第七卷 第240章:一首歌引发了特大森林大火
这个火灾很有意思,当地村民说,是因为当年春晚时费翔唱了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这首歌太火了,全国人民都在翻唱,冬天火的气场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导致这场冬天大火灾。当时我们听到了,只当是笑话说。不过后来我和925一个专门研究神秘事物联系的人聊起这件事情,他却告诉我,如果按照空间思维来看,那首歌和漠河大火也能说上有联系。确切地说,就是说人的思维能产生一种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影响到其他人。他给我举了个例子,历史上有很多这种神秘联系的例子。比如水。日本人江本胜在《水知道答案》一书中,就说了这样的实验,人的思维可以影响到水的结晶形状,人们想着美好的事物时,水晶体就呈现出美好的形状,想着邪恶恐怖的事物时,水晶体就显示出丑陋的形状。这说明了,人的思维可以影响水的结晶形状,那就说明了人的思维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就像是一种电波一样,影响到了水。换句话说,大家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某个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这时候电话响了,你接起来一看,嗬,真巧,正是你在想的那个人打过来的!大家都以为是巧合,其实不是,你当时脑子里想着他,这个电波传到了他脑子里,影响到了他,于是他也想起了你,给你打了个电话。在中国老话中,一个人老是打喷嚏,耳朵根发热,就是有人在念叨他了,这句话其实也是在说这种思维对人的影响。漠河大火和那首歌的关系,也可以换个说法来解释,大家就好理解了。因为这首歌太火了,好多人竞相传唱,漠河人民当然也在传唱,这样大家脑子里都想着“冬天里的一把火”、“冬天里的一把火”,这种思维影响到了大家,造成大家潜意识中都期待着冬天能真烧起来一把火,这种感觉深深隐藏在大脑深处,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就这样,在这种隐秘思维的影响下,有人将烟头丢在了山林中,最后引发了大火。
第七卷 第241章:为什么老房子里会有鬼魂出现?
这个,也可以说是气场的问题。为什么好多人天生有一种威严,你站在他身边,就感觉周围的空气都要凝固住了,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这种气场就像是一种强大的磁场,这种磁场可以影响到其他人,让你感受到他的能量,就像是催眠一样。这只能说是那首歌实在是太火了,跟演唱者费翔没丝毫关系。再比如大家很感兴趣的闹鬼事件,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闹鬼的房子往往都是住了好多年的老房子,特别是死过人的老房子?为什么横死过人的老房子,要比自然老死过人的房子更容易闹鬼呢?那就是涉及到什么是鬼的问题。什么是鬼?鬼会不会吃人?鬼是不是为了报仇从地狱跑出来的饿鬼?我经常被问到这些问题,大家对于鬼很敬畏,也很害怕。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大家对于鬼的这种说法很离谱,也很可笑。鬼是什么?其实鬼就是一种电磁波,一种偶尔能影响到人的思维的一种磁场而已。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出差到了一个新地方,不管酒店设施有多好,都感觉自己浑身不自在,怎么也不自在。这个是为什么呢?好多人以为是因为旅途劳累,或者其他原因,其实不是,那是因为这里的磁场不对。简单来说,你经常居住的房子,你工作的岗位,你在那里总感觉很舒服,如鱼得水一般,那是因为你经常在这里,所以这里有你自己独特的磁场,你在这个独特的磁场中当然感觉很舒服了。你去了新的工作环境,住在新的地方,那里不是你自己的独特磁场,当然就不舒服了。好了,现在你应该就明白了,为什么老房子会闹鬼。很简单,因为一个人在老房子中住了一辈子,磁场当然会很大,人虽然死后,但是那种磁场还会保留一段很长的时间,那种磁场会影响到新的房客,反应出来就像是恍惚的人影,一些死者生前若有若无的咳嗽声等,这些就是大家所谓的鬼魂。
第七卷 第242章:狗拉爬犁
说白了,哪有什么鬼魂,只是人生前留下的电磁波干扰而已。这种鬼或者说电磁波能杀人吗?不可能。当然了,要是用925那个人的空间联系说法,要是有人做了亏心事,又被死者的磁场给影响了,那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那就也算是被鬼杀了。说远了,且说当时我们一行人去了江边。我们去的是村子边上的额尔古纳河,这条河和北边的石勒喀河汇聚后,就叫黑龙江。从这里到河滩还有挺长的一段距离,老掌柜吆喝出来了两匹马,给马套上了爬犁,让我们坐着马拉爬犁去,比较快。爬犁是用四根木头两两一组,做成井字形状,然后绑上绳套,在马的脖子下扣上夹板,栓好肚带,一甩马鞭,车子就走了。在六十年代,东北人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爬犁,用爬犁拉人,运粮食,运木材,主要是用人拉爬犁,也有用马拉爬犁,狗拉爬犁,甚至还有用羊拉爬犁。好多人以为拉爬犁的都是用狗,那错了,你想想,狗才有多少力气,怎么能有马的力气大!爬犁深入了东北人的生活。我记得在我上小学时,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天要上缴马粪牛粪,交给学校当柴火烧,一个寒假要捡十几筐才够,一放学,学生们就拉着一个小爬犁,爬犁上放着一个筐,捡了粪放在筐里,用爬犁拉回家存着。这种事情,在今天是不敢想象的,学校竟然奴役学捡马粪,这会被学生家长投诉死的。马车拉着我们在雪地里滴滴答答走着,小山子一路吆喝着马车,指挥着他们走来走去。他是个很壮实的小伙子,头发蓬松成一团,脸蛋被风吹成了绛紫色,手里拎着一个铅皮桶,还有一个挺大的渔网,走在前面带路。他一下子看见那么多人,有点紧张,特别是看见小鸡,还有点害羞。我问他大名叫什么?他挠了挠头,说:“俺叫安布伦。”小鸡说:“‘安布伦’,‘安布伦’的意思是安静柔顺,这样说你小时候一定很不听话,你家人起这个名字,是想让你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对不对?”小山子使劲点了点头,有点不好意思。
第七卷 第243章:凿冰捉鱼
我奇道:“山里人家,不都是希望小伙子胆大心细,上山打猎,下水捉鱼吗?怎么你们家倒好,把你当成大姑娘养在家里了!”这本书是句玩笑话,小山子突然说道:“不是俺们家,当时俺们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把孩子绑在了磨盘上,不敢放出去!”小鸡问道:“那又是为什么呢?”小山子说:“还不是又出事了,死了好多人!”小鸡忙问:“出事?!哪里又出事了?!”一向寡言的山猪突然说了一句话:“是不是水底下出了什么怪事?”小山子一下子愣住了,嘴唇动了动,看了看旁边的解放军,没敢说什么。我知道他肯定是碍着身边有解放军,怕背上个宣传封建迷信的罪名,所以不敢说什么。当年“破除封建迷信,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可是深入人心,就算是天塌下来,谁也不敢说什么的。我于是给小鸡使了个眼色,小鸡就问了当地一些风土人情,把这话给岔开了。到了江边,小山子在江面上走走看看,用冰镐在冰上敲敲打打了几下后,用镐尖在冰上划出来一块五六米长三米宽的一块地方,然后掏出一瓶烧酒,几个人喝了,然后按照他划的这线刨起来,他嘱咐着大家不要刨漏了底,底下要剩下一层。漠河地区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五十多度,这江里的冰有一米多厚,几个人忙活了半天,小山子看看底下就剩下薄薄一层了,让我们都停了手,他自己早捡了一小堆柴禾在冰上面烧起一堆火来。那火一烧起来,红艳艳的火苗一窜起来,就能看到那层薄冰下游动着一尾尾的大鱼,差不多都有尺把长。待那火烧了有5、6分钟,小山子叫一声“来了!”,一镐头朝下一抡,带着往后一拖,那冰早破了,一时间底下的鱼受惊,啪啦啪啦就往岸上蹦。那鱼跳上岸后,根本不用捉,零下三四十度的天下,蹦不了几下就结成了一个冰壳,直接放在筐子里就成。就这样,那冰洞中不断有鱼跳出来,不一会就捡了二十多条大鱼。
第七卷 第244章:水怪,水怪出现
等鱼不跳了,我们朝那冰洞里一看,那碎冰中还挤了不少小鱼和蛤蟆,都在水里往外探头探脑地看着,小山子将抄网在冰槽里捞起来,那鱼和蛤蟆带着冰渣不断从水中倒出来,不一会筐子就捡满了,小山子又从腰上解下来两条麻袋,用那个麻袋装蛤蟆,没多久就装满了一麻袋,送到了爬犁上,小山子还在往外捞鱼,都堆在冰面上,结成了冰疙瘩,说是可以呆会架着马车来拉。这时候,就感觉那冰下好像有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冰面一下,我们几个人都是脚下一抖,差点摔倒在地上,紧接着就听见水下传来了一声闷哼。那声音分外古怪,声音很低,却很清晰,只响了一声就断了,但是声音要大得多,就像是一个人不满意的哼叫声,可这江面上已经冻了一米多厚的坚冰,底下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呢?那三个解放军战士本来捞鱼捞得兴高采烈,这时候脸色一下子变了,一下子端起枪,死死对准了冰槽。小山子则是一下子跪倒在地上,直对着那冰槽磕头,边磕头,边将岸上的鱼虾都推进了冰槽中,嘴里一直念叨着我们听不懂的话。一直站在旁边冷冷看着的山猪突然说了一句“水下面有东西!”一时间,我也愣在那里,难道这江水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水怪吗?湖面上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冰槽周围大块大块的冰面炸开了,一道道白色的裂纹穿过我们脚下,一直延伸到岸边,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候偷偷看了一眼,冰槽里水面翻滚,仿佛沸腾了一般,一股股的血水合着碎冰从冰槽中喷出来,整个江面都仿佛要裂开了。孙排长大吼了一声:“小刘,小王,掩护他们撤退,它要出来了!”说完,“挞挞”的枪声就响起来了。两人扯着嗓子叫声“是!”,一把拉着我们就往岸边跑,湖面上的冰咔嚓咔嚓响着,一道道裂纹逐渐扩大,刚跑到岸上,那湖面上的冰哗啦一声都碎了,小山子和排长都陷到了湖水中。
第七卷 第245章: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裸奔
小王和小刘见排长落入水中,扔下我们就要往江里跳,山猪一下子拦住了他们,让他们保护好我们,自己脱掉棉袄,一个猛子扎了下去,再伸出头,已经到了江心。我和小鸡紧张地看着,湖面上一米多厚的冰层已经彻底破碎,湖中不时翻着大浪,喷出了几十米高的水浪,几丈长的大冰块被高高卷起,又重重摔在水中,碎冰飞溅,也有大鱼在残破的冰上啪啦啪啦蹦着。我们几个担心着山猪,这样的坚冰既像石头,又尖利的像刀子,人一旦碰上就完了,我们怕他会在冰水中出事,又不知道那水下到底是什么家伙,一时间心都要跳出来了。小王这时候紧张地握着长枪,将长枪上上了刺刀,喃喃说道:“是它,是它,它又出来了!”我忙问他:“你们早知道这水底下有东西?”小王说:“是,所以才封锁了整条江!”小刘也跟着说:“不过它一直都在源头处活动,从来没有在这一带出现过,不然我们也不会同意你们来打鱼乐!”刚说到这里,就见前面水花一闪,一个人探出头来,小王和小刘险些要放枪,一个声音说道:“是我!快过来抬人!”是山猪。山猪脸色冻得惨白,一手夹着小山子,一手夹着孙排长,从水中筋疲力尽地往上爬。我要去扶山猪,山猪摆摆手,说“不用,赶紧离开这里!”孙排长和小山子还昏迷着,小刘和小王一人背了一个,大家赶紧上了爬犁,几个人快马加鞭地往回赶。在路上,我和小王小刘脱了棉衣给他们换上,不然不用水怪,在这个天气,光冻就能将他们给冻死。小鸡也要脱棉衣,被我给坚决制止了,三个就已经够了。棉袄一脱下来,冷风一下子就灌满了整个身子,身上的温度一下子降到了冰点,我们三人猛灌了几口烈酒,下了爬犁,蹚着雪跟着马车往回跑,这样冷的天,呆在爬犁上会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