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194章:地洞漩涡
我在这个局中,是最微不足道的,也是最渺小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天大的局要让我进入,我也不知道我究竟在这个局中是一个多么小的存在,但是我只知道我没有选择。如果命运选择了你,无论外面等待着你的是毒箭、血雨、诅咒、毁灭,你都只能昂起头来一一接受。我确实是一个卑微的小人物,但是我也有探知一切的权力,也有生存下去的权力。所以,我选择了继续前进。这个通道要比来时的石阶要阴冷很多,上面不时掉下来几滴极冷的水滴,冷得让人肌肉都抽搐,我想了想,在背包中找到了一个特制的火把,点着了拿在手里,才觉得身上渐渐有了一丝热气。我又检查了一下背包,背包中有一套防化服,一些软绳,一些干燥食物,一些软袋子密封的水,还有一些药品,最后还有一些古怪的电子仪器,一闪一闪地发着微弱的红光,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我想了想,还是将那套防化服穿在了身上,这古老的石洞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多少年,里面的空气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毒,还是小心点好。看来这个通道应该是通向那个无底深渊中,透过手电光可以看出,在这个秘密通道中充满了浓重的雾气,这些应该是深渊中的浓雾,所以才这样冰冷。看来,谜底就要解开了。不过,深渊下的秘密又是真正的秘密吗?在这个黑暗阴冷的洞穴一般的密道中行走的时候,我是不是的会回忆起那个神秘的日记。那个日记确实记录了好多几乎要颠覆这个世界的东西,但是其实从现在来看,日记中好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已经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了。比如兰花说的深渊之谜,在她家乡那个仿佛无穷无尽的大峡谷,所有经过深谷的飞鸟和野兽都要神秘消失在山谷中。其实飞鸟之所以消失在山谷中,并不是因为山谷中藏了一只大蛇,而是因为地洞漩涡。什么是地洞漩涡呢?
第六卷 第195章:发出蓝光的火把
简单来说,如果地球上突然出现一个非常大的深洞,那个洞口有足够的直径和深度,那么这个大洞就是产生一种非常强的吸力,会将经过这个大洞的鸟儿甚至是飞机都吸入洞中。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米尔钻石矿,就是一个这样的深洞漩涡,那个矿深525米,入口直径为1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井之一,也是俄罗斯最大的深矿,如果开车进入这个深矿的话,从坑顶到底部差不多需要花费2个小时的时间,因为这个地洞太大,所以在米尔钻石矿的上空形成了一个气流旋涡,这个漩涡足以将直升机和小型飞机吸进洞中。所以,这个深渊要是足够大的话,也可以产生一种极大的吸力,足以将飞过这个深渊的鸟兽吸进去了。所以兰花他们家乡的那个山洞,就很可能是因为峡谷过深,所以在峡谷上空产生了一个漩涡,所以才将飞过山洞的鸟兽给吸进去了,和巨蛇倒无关了。但是这个深渊又是为什么可以让野兽等漂浮在浓雾上,就完全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了。我这时也不由地苦笑了一下,这秦岭深渊下隐藏的秘密,连唐德成那样的科研前辈都无法相信,又岂是我一个小小的学生所能解释的。我一路走,一路看着那石壁上的壁画,好在这些壁画虽然古朴,却并没有那种摧毁人心智的魔力,只是单纯叙事,仿佛是记叙了古代部落发生的一些大事。看来军事基地下那些古怪的壁画,并不是源自这里,也许只是后人刻意雕刻在那里,防止后人闯入也说不定。我当时着急往前走,没有注意到手中火把的火焰越来越小,洞穴中的光线也越来越暗,浓雾围绕着火焰翻飞,最后形成了一个黄豆般大的火苗,更为古怪的是,那火苗竟然发出了绿莹莹的火焰,在幽黑的古墓中就像一颗幽蓝色的狼眼。这种火焰的颜色,我一眼就认了出来,那很像是乱坟岗子中的鬼火,也像是黑暗中的狼烟。
第六卷 第196章:狼搭肩
火把突然变色,在这古怪的洞穴中显得十分瘆人,更是让我联想起了老家一系列古怪的传说。在东北老家的时候,那时候经常会遇到大荒年间,往往是遇到了大雪灾,大雪封了山,七八级的白毛风呼啸地肆虐着山林,这时候,山里的狼群都找不到吃的了,整夜整夜嚎叫着,成群结队下山来觅食,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把门窗加固,用铁棍子牢牢顶住,藏在被窝里一动不敢动。那窗户上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深夜中能听到狼踩在枯枝上,啪啦啪啦地响,然后就听见牛或者羊闷哼一声,就没有声音了。要是遇到了月亮天,明晃晃的月亮照在雪地上,就能看到一条条粗黑的影子在雪地上来回走动。那就是狼。在山区从小长大的孩子,都对狼有一种深深的畏惧。山里人不怕熊,不怕虎,连满身铁甲獠牙的野猪也不怕,就是怕狼。狼是一种很邪的动物。说狼邪,并不仅仅说它凶残。凶残的野兽太多了,鳄鱼也凶残,野熊也凶残,老虎也凶残,狼最可怕的是它的智商,它会伪装,会思考,它甚至可以跟你对话。在深山老林中,好多砍柴人或者挖参人都遇过这样的事情,你从深山老林中出来,知道这山林中的危险无处不在,所以在手中紧紧握着一把柴刀,或者一根铁叉,步步堤防,小心谨慎,好容易从山上下来了,已经能看到前方村落里冒出来的炊烟了,一颗悬着的心也渐渐放松了下来。这时候,前面过了一条河就是村子了,那个青石板搭成的桥下有一个戴了顶破草帽的老人在钓鱼,身上披着一件普通的灰布褂子,帽檐压得很低,一时间看不出来是谁。你从桥上走过去,跟那老人打了个招呼,老人嗓子有些哑,喉咙里咕咚了一声,含糊应了一声,你急着回家,也没耽误,提脚要走,那个老人却突然站起来拍了你的肩膀一下,喊了声“喂!”,你疑惑地要回过头去,这时候却突然想起来老辈子叮嘱的话,一下子站住不动了。
第六卷 第197章:鬼火
你没有立刻回过头去,反而偷偷低头往后看了一下,果然就看见后面是两只巴掌大的爪子,一条粗大的尾巴拖在地上。你知道,那个所谓的老人根本不是人,它根本就是一只狼,那只狼吃掉了老人,披上了老人的褂子,戴上了老人的草帽,就在石桥下候着,等着落单的人路过,它这时候大张着嘴,对准了你的脖子,你要是这时候一回头,它便会死死咬住你的颈动脉,你哼都哼不出来一声就死在这里了。这时候,那匹狼已经将两只毛茸茸的爪子搭在了你的肩膀上,你能闻到狼身上那股浓重的腥骚气,还有它舌头上热刺刺的热气,这个时候要怎么办?这叫狼搭肩,根据老辈人的说话,要是遇到这种情况,那千万别回头,要趁狼不备,猛然蹲下身上,然后拽住狼支撑住身体的两条后腿往后拖,那狼吃不住劲,身子一定会不稳,这时候赶紧抽身拿着武器照着它的腰去打。狼是铜头铁身豆腐腰,它的腰很软,是它的软肋,只要照着它的腰狠狠一击,它就瘫痪了。不过话虽这么说,要是不是一个手脚麻利的人,遇到那传说中的狼搭肩,十人会有九人把命撂在那里了。狼不仅仅会伪装骗人,会耍计谋,它甚至还会赶羊,是个好羊倌!不过这个羊倌可不把羊往羊圈里赶,它是要把羊从羊圈里往狼窝里赶。狼赶羊是一绝,它用牙咬住羊脖子上的皮,让羊臣服,然后用粗大的尾巴像鞭子一样抽打着羊,尾巴朝哪边抽打,羊就跟着它往哪走,往往一个晚上的工夫,那羊圈里的羊就这样被狼无声无息地给赶完了。这狼,就这么邪性!有时候在月亮地里,就能看见一双双幽蓝的狼眼在黑暗中游动着,看起来分外刺激。而我现在看到火把火焰的眼色,就像是狼眼一般明亮。这当然不可能是狼眼,那么这又是什么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鬼火。
第六卷 第198章:鬼火的真相
我仔细看了看,那灯光如豆,火苗幽蓝,随风缓缓摆动,火焰周围浮动着一层浓雾,看起来就像是乱坟岗子中的鬼火一般。在荒郊野外,荒坟墓地中,常常会在晚上看到坟地中飘着一团团绿莹莹的火苗,那火苗随风轻轻摇摆,就仿佛是一团鬼火一般,人走过去后一回头,往往会发现那图鬼火还一直跟在人的身后,往往吓人一跳,真以为是冤魂跟着一路追过来了呢!不过这里说的鬼火,跟鬼没关系,而是一种磷火,那一团幽蓝色的鬼火,就是磷在空气中燃烧的颜色。那荒坟墓地中为什么会有磷火呢?因为在荒坟墓地中,埋藏了好多人的尸骨,人的肌肉内脏主要是由碳、氢、氧这三种元素组成,另外还有磷、硫、铁等元素。而在人的骨骼中,最多的则是磷化钙。人死了,身体腐烂后发生化学反应,磷由磷酸根状态转化为磷化氢,这是一种气体。(化学反应式为:Ca3P2+6H2O2PH3+3Ca(OH)2,PH3+2O2H3PO4)我们看到的“鬼火”,实际上就是这个磷化氢燃烧后的火焰,磷化氢的燃点很低,在常温下就会和氧气发生反应,开始燃烧,燃烧后会形成幽蓝色的光,那就是大家通常所看到的“鬼火”了。。磷化氢产生之后沿着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到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不过,这个潮湿阴冷的洞穴中肯定不可能有鳞,那火焰又为什么会变成这种颜色呢?我这人有一个怪脾气,倔,遇到什么弄不懂的怪事,一定要弄明白了再走。再说在这样阴森森的环境中,要是不给这件事做出一个合理解释,估计以后的路会更难走。我索性蹲下了,把火把插在地上,仔细研究着这个火焰。就在我把火焰插在地上的时候,我却发现那黄豆般大的火焰一下子窜得老高,不仅幽蓝色的火焰更加明亮了,而且往外喷射起火星来。
第六卷 第199章:地下铁矿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化学问题,这个洞穴中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铜粉,铜粉在氧气中燃烧,就会发出绿色的为焰。在化学上,经常用这种方法来检验铜的存在。我们放的一些烟火,有时会出来一些绿色的焰火,那也是因为火药中含有了铜盐。我也终于想起了这个颜色,这个颜色的祖母绿的眼色,很纯净,你要是取一截铜丝,沾上食盐溶液,然后放在火焰是灼烧,就可见到这种蓝色和绿色相间的火焰了。为什么我把火把插在地上,那火焰一下子明亮了,而且四射出霹雳啪啦的火星呢?那也是一个化学问题,这说明这个地下含有大量的铁粉,这些铁在氧气中燃烧,就会发出白亮的光,会四射出火星。不过,我揭开这个问题后,马上又陷入了一个新的问题之中。为什么这里的空气中会含有那么多的铜,地下会有那么多的铁粉呢?我想了想,用刀子敲了敲岩壁,并撬了一小块下来,那石头黄乎乎的,重量比普通石头重得多,这应该是一种矿石,却不知道是铜矿还是黄铁矿。这两种矿石在外观上很难分清,不过只要把它们在石头上划一下就知道了,黄铜矿是绿黑色的,黄铁矿是黑色。我用那块矿石在青石板上使劲划了几下,青石板上看起来是黑色的,这应该是铁矿石了。为了以防万一,我又掏出了挂在背包上的指南针,指南针的针头具有磁性,利用地球南、北级的磁场,来辨别方向。所以指南针如果碰到铁矿石后,带铁磁性的针头就会放弃遥远的南北极,而指向身边的铁矿石,造成了指南针遇铁矿而失效。我看了看,指南针果然失效了,指针牢牢指在那块矿石上。看来这里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铁矿。也许,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那样一个怪大的铁树了。
第六卷 第200章:消失的铁器时代
因为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铁矿,冶炼起来方便,这样才在理论上有了建立这个巨大铁树的一个条件之一。但是,这也仅仅只是之一。中国古代最大的铁筑品是什么?这个没有人知道。因为中国古代浇筑的好多铁制品,大多都没有保存下来,因为铁很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最后锈成了一堆红土,什么也剩不下了。就算是最后侥幸剩下来的一些铁筑品,也都很神秘。有人说在古代典籍中记载过几十米的祭祀的巨鼎,也有人说曾经在山上有过一间屋子那么大的铁钟,但是目前仅存的,好像只剩下了河北沧州的铁狮子。沧州铁狮子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重约50吨,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河北沧州的铁狮子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它在一千年多年的历史中虽然也生锈了,但是铁锈却很少。奇怪的是,后来新中国建立后,专家为了保护铁狮子不被日晒雨淋,专门为它搭建了一座亭子。但是,就在亭子搭建成功之后,沧州铁狮子开始了剧烈的腐蚀,在短短时间内身躯几乎要腐蚀完,以至于不得不用一个特制的铁架子固定住它。专家经过化验后,发现铸造沧州铁狮子的铁中含有多种成分复杂的金属,根本无法修复。所以,如果你现在去沧州,还会在沧州市政府驻地东南偏北16.5公里的地方看到那座古代被称为“镇海吼”的狮子王,其实只是一座破损的铁狮子,被铁架子死死固定在一个水泥台子上。很可惜,这个古代的神秘铁狮子,经历了一千年的风霜,一千年的灾难,一千年的风雪,也许就要在短短百年内永远消失了。它的神秘,就像是中国历史上铁铸品一样神秘。中国的铁器时代,在历史上是一片空白。这个很不可思议,要知道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金属之一,约占地壳质量的5.1%,铜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十万分之七,但人类发现和利用铁却比黄金和铜要迟。
第六卷 第201章: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空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是因为,好多铜矿床都是露天的,就在地表上就能发现好多纯度达99%以上的红铜。这些红铜制度柔软,延展性也好,很容易就做成了比石器好得多的器具。这些最原始的红铜,就可以算是青铜的一种了。青铜并不是青色的铜,在古代除了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中国从龙山时代,就开始冶炼青铜器,在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达到顶峰,当时以青铜打造的礼乐器与兵器达到了顶峰,在中国历史上又称为青铜时代。中国古代在青铜时代,创造了许多奇迹,比如秦始皇兵马俑中的青铜剑,工作人员清理墓道时,发现一柄剑被50公斤重的的石块压弯,弯曲度超过45度,当时搬开石块后,那柄剑又完好如初,锋利无比,可以一次划破十几张报纸。后来科学家发现,这些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有8个棱面,对称均衡,剑身剑柄剑锋等分开打造后组合在一起,使剑身柔韧又坚硬,剑表面还经过硫化处理,涂有一层氧化膜,防止剑被腐蚀。这项造剑技术,可以说是完完全全超越了时代。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举个例子,这种氧化膜防腐技术在国外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呢?德国是在1937年,美国更是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他们发明出来这项技术,甚至还申请了专利。可笑的是,这个专利在中国几千年前就不专了,早就普及了。从战国末期到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让人遗憾的是,中国古代的冶炼一直都是领先世界的,当时后来的铁器却被大大不如国外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差了。这个事情就非常古怪了,就好像在中国古代的冶炼史上突然空出了一块,那一块就是铁器。人类最早用的铁器,取材于外星陨石,陨石含铁量很高,能达到90.85%,其他成分主要是镍和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铁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一些很神圣的地位。
第六卷 第202章:宇宙的聚变和裂变
埃及人将铁叫做“天石”,在古希腊文中,铁则被称为星星。在埃及第五王朝至第六王朝的金字塔所藏的宗教经文中,也记述了金字塔中许多神像的宝座是用铁制成的。在当时,铁绝对比黄金要珍贵得多,也神秘得多。不仅仅是在地球上,就是在宇宙中,铁元素也是一种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一个临界点,是元素裂变和聚变的临界点。铁原子在元素中处于一种非常独特的地位。在元素中,铁的原子质量相当于它的核子数是最小的,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比铁轻的元素会聚变释放能量,比铁重的则会裂变放出能量。只有在铁原子的时候,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在它变化的时候,既释放能量,也会吸收能量,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在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是恒星,恒星利用核聚变将轻元素转化为重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从原子质量从轻到重开始聚变,聚变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光和热,伴随着聚变中原子质量的增加,聚变反应会越来越少,一直到铁原子的出现。我们看到的太阳,就是这样一个不断释放出光和热的恒星。在铁原子出现后,恒星就灭亡了,当它的核心变成铁后,便会塌缩成中子星或黑洞。重元素的裂变则是和聚变正好相反,它会在裂变中放出能量,也是从重元素渐渐过度到轻元素,元素越重,放出能量越多,一直到铁元素时达到平衡。--------------------------------------------------------------注释:原子为组成元素的最小单元。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核子(Nucleon)是质子、反质子、中子和反中子的总称,是组成原子核的粒子。它由夸克和胶子组成,属于重子。中子星,又名波霎,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简而言之,即质量没有达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恒星在寿命终结时塌缩形成的一种介于恒星和黑洞的星体,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质密度大相当多倍。黑洞为一个只允许外部物质和辐射进入而不允许物质和辐射从中逃离的边界即视界(eventhorizon)所规定的时空区域。
第六卷 第203章:古代最大的铁器
由于天然存在的铁在地球上很稀少,易氧化生锈,加上它的熔点高达1812K,就使得它很难熔炼。中国古代关于铁铸品的记载很少,中国古代掌握制铁技术,大约是在春秋末年以后,战国期间已逐渐成熟。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一直没有看到一些可以和青铜时代媲美的精美铁制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了。很难想象,曾经拥有了那么强大的青铜浇筑技术的古代,竟没有留下多少件铁器。好多人也在怀疑,是不是古代的铁器都在时光流逝中锈死了呢?这很有可能。铁生锈其实是铁和氧气以及水发生的化学反应。铁在潮湿空气中,会渐渐变色,生成一种红褐色的物质,这就是铁锈,其实就是铁盒氧气和谁的多种氧化物。铁锈的成分比较复杂,通常简略用Fe2O3•xH2O表示。铁锈是一种松脆多孔的物质,它会逐渐腐蚀掉一整块铁,就这样最后锈蚀成一堆红土。所以说,按照这个推断,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现那样一颗巨大的铁树。但是,在唐德成先生的日记中,他的的确确记载了那样一颗巨大的铁树。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在深渊中看到那座铁树时,会如此激动了。我们且不说这棵铁树为什么存在,我们只考虑一下它到底能否存在。大家首先要知道,浇筑一棵如此大的铁树,首先需要大量的铁。这个倒问题不大,目前来看,这个深渊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铁矿。那么,这棵铁树要如何浇筑呢?在古代,浇筑的最大铁器是什么呢?中国古代最大的铁器上面曾经说过,就是河北沧州的铁狮子,铁狮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重约50吨。那么中国古代浇筑的最大铜器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甚至被写入了教材中,就是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第六卷 第204章:十二铜人
所以这样一比较,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古代浇筑的最大金属就是那个仅仅五米多高的铁狮子。其实还不对。在历史上,还有记载有一些古代浇筑的金属比铁狮子要大,而且大很多。我们看一段史料:《汉书•五行志》:“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天戒若曰,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这段史料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的时候,在秦国出现了一件怪事,在海边临洮出现了十二个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巨人。据说,这是上天对秦始皇的警告,警告他如果恣意妄为,残酷暴虐,必遭祸乱报应。结果在第二年,秦国非但没有发生灾难,反而合并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秦始皇便认为那十二个巨人是天兆祥瑞,便命令销毁天下兵器,将那些兵器浇筑成了十二个铜人。这十二个铜人,是被历史上认为最大的金属铸造物。那么,这十二个铜人有多大呢?根据史料记载,那些铜人“高三丈”、“坐高三丈”、“有大人长五丈,足屡六尺,皆夷狄服…”,按照这个算法,三丈合今8.12米,五丈合今13.7米,加上六尺的“足屡”,合今16.24米。“重各千石”、“钟小者皆千石也”、“各重三十四万斤”、“各重二十四万斤”。石是秦时的重量单位,一石为秦代的一百二十斤,秦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6.26克,这样计算的话,一尊铜人最少要在30吨以上,大的则在87吨以上。这样看来,历史上最大的就是这个铜人了。那么,这些铜人是怎么铸造出来的呢?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毅力和智慧,他们竟然采用了人海战术,最重真的就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完成了。他们怎么完成的呢?他们的采取的方法,后世称为地坑法。
第六卷 第205章:地坑铸铁法
地坑法就是说,在地下挖个大坑,然后在大坑里做一个模子,将铜汁灌入模子里,等铸成后挖出来就得了。但是,这样又出来了一个问题还简单,可是这些铜人太大运出来了。然后呢,他们又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就是,在地面上修一个筑台,在台子里做一个模子,铜人铸成后,将筑台打烂,青铜器自然就下来了。这样一来,这模子的问题就解决了,那么又怎么溶化铜水呢?后人根据考古发现,在殷墟安阳小屯一带,发现有巨大的钳锅残片,这些坩埚可以盛铜液十多公斤。这样推算起来,要想铸造一个完整的铜人,大约需要三到五千套坩埚。那么一个坩埚大约需要三五个人操作,光铜汁这一项就需要数万人操作。而且这里面还存在了一个协作的问题,铜汁必须要一起倒入那个铜人的大模子里才行,早一点,晚一点都不行。可是,上万人操作那些坩埚,这是绝对不可能一起将铜汁倒入模子的。那么,又将怎么办呢?他们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在铜人的模子上做了一个超大型的坩埚,那坩埚下有个漏斗,可以让铜汁顺着漏斗流到模子离去,这边几万人源源不断将铜汁倒入坩埚里,坩埚下烧着大火,一直保持着铜汁是液状,这样才解决了铜汁一致倒入模子中,那些巨大的铜人才得以问世。那么,我们再考虑一个问题,秦岭深渊中的铁树有多高呢?从日记中的描述,包括我当时看到的场景来看,至少要有几百米。几百米?!可是我们已经知道了,铸造一个十几米的铜人,大约就需要几万人,还需要一个非常大的模子,一个非常大的坩埚。那么,要是铸造这样一个几百米的铁树,就要需要几十万人共同协作最后还要整个开凿出来一座山作为模子,还要准备一个大约有几十层楼那样高的坩埚,那不是开玩笑吗?!所以说,这样大的一座铁树,别说是在古代,就算是在现代,也是想都不敢想象的一件事情。当然了,除非是一种可能。
第六卷 第206章:又见日本军干尸
这种可能太过荒谬,简直就是近于胡扯,也仅仅只能存在于理论上。但是,在这个深渊中发生了太多连理论上都不可能出现的事情,所以也不能说是太荒谬了。那就是:那棵巨大的铁树并不是古人浇筑的,而是天然形成的。这个想法让我自己都觉得很可笑,我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再走了一会,那洞口逐渐大了一些,岩壁上有一些明显的斧凿痕迹,看来有人将这个洞穴给扩大了。不过,这又是谁扩大的这个洞穴呢?我继续朝前走,没走多远,前面就出现了几具横七竖八的尸体。我看了看,这些尸体和开始在台阶上发现的一样,都是日本老兵的尸体,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干尸,他们的胸腔已经塌陷了,露出了里面干瘪的内脏,看起来就像是晒干的动物内脏一样。但是,我却发现了他们胸腔中好像还有一些东西,那些东西仿佛是石头一样,在干瘪的胸腔中显得很大。我鼓足勇气,用军刀扒拉了几下,将那胸腔中的东西扒拉出来了,那竟然是像两个巴掌一般大的肝脏。虽然那具尸体已经成为了干尸,但是那一副肝脏却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形状,丝毫没有萎缩,只是已经变成了深褐色。为什么肝脏没有萎缩呢?我左右看了看,那通道前面横七竖八躺着好多日本兵的尸体,也都成为了干尸,我左右查看了一下,他们胸腔中的肝脏也都是完好的。这个事情就很古怪了,甚至可以说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干尸就是干燥的尸体,干尸的特点是“周身灰暗,皮肉干枯贴骨,肚腹低陷”。”干尸中最出名的就是木乃伊,木乃伊的制作方式非常复杂,要在人死后剖开体腔,取出内脏,尸体用热溶的松香浇灌,然后用浸透松香的布包裹,这样等人体上的水分都吸走后,才可能变成干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