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贾珍、宝玉忙着拦住劝着,贾琏早就吓得躲在了一边。
贾母用手帕子擦着眼睛,问道:“这是那世造下的孽啊!这可怎么说啊?”
众人都不敢言语,半晌,贾母颤声问道:“链儿,今个有什么话,你一并说出来。”
“求老祖宗宽恕!”贾琏忙着跪了下去,他再糊涂,如今也知道事情大了,忙着磕头道,“只事情太太尽知道地,当时林姑爷去的时候,曾经对我说----那一百万两银子算是给林姑娘的陪嫁,但林姑娘嫁过来后,就得把银子给林姑娘,至于她用作什么用处,那是另外一回事。林姑爷自然也是怕自家姑娘在我们家受委屈了……所以才作此说法,当时婚书和借据,都是由扬州知府冯大人做中保,嗯,就是现在地大理寺卿冯大人。”
正文 第二卷-第四十五章 他们是来讨债的
贾母闭上眼睛,细细的想了想,确实,林如海临死的时候安排了这么一手,算是想的面面俱到,银子在林黛玉的手中,她娘家又没有人了,自然最后还是贾府的,而他如此做法,就是担忧贾府亏待了他的女儿。
但的贾府还是亏待了他的女儿----所以,林黛玉在去了江南后,浑然不提婚约一事,只要银子。
林黛玉花容月貌,年方十七,这京都之内,何愁找不到如意郎君,实在是没有必要一心巴着宝玉……可是宝玉的心,却一直在她身上。
贾琏如此说法,婚书和借据都是真的,如今要么宝玉娶林黛玉,要么就是退婚还银子……
但是,宝玉已经和宝钗成亲了,虽然还没有圆房,薛家虽然没落,但也是,金陵豪门,岂容如此轻忽?
贾赦再次咳嗽了两声,站起身来,走到贾母面前到:“母亲,孩儿倒是有个注意。”
“你说!”贾母道。
“虽然宝玉已经成亲了,但既然那个林姑娘订亲在前,让宝玉再娶了她,不就得了?再说了,那个林姑娘容貌品行,都是上上之算,比那宝钗还要过之,宝玉能够娶她,也算是福气了。”贾赦出了馊主意。
“你这算是什么注意?”贾母拄着拐杖用力的在地上敲了敲,随即问道,“你让宝玉取林姑娘进门,算二房?人家一百万两银子陪嫁,就是做二房的?你倒是好算盘啊?”
贾赦忙陪笑道:“母亲不用动怒,自然不是让林姑娘做二房了,别说是一百万两银子陪嫁。就是看在故去的林姑爷和我们那亲妹妹的份上,也断然不能如此的委屈了林姑娘,母亲您说对不?”
“这是自然!”贾母点头道,“可是宝钗怎么办?”
“那薛家目前还得仰仗我们贾府----”贾赦嘿嘿地笑了两声道,“让她受点委屈也没什么,让她做个小也没什么。^^ ^^”
薛家如今已经被革除皇商职务。薛潘在大牢中关着,整个薛家除了薛蝌,就是一个尽闹腾的薛潘妻子夏金桂。那是成不了气候的一个女人,贾府谁也没有把她们家放在眼中。
贾母没有说话----薛家并不是真的没有人了,那个薛宝钗可不是普通的角色。不知道为什么,贾母总是对她有着几分忌惮,甚至厌恶……
“不错!”贾琏拍手笑道,“这个法子不错!”
“可是奇怪了。”突然贾珍站起来道,“老太太,我总感觉这里面有点不对劲----您老想想,太太是知道林姑娘和宝玉有着婚约的。既然如此,就算当初林姑娘病了,宝玉也病了,是为了给宝玉冲喜,所以娶了那个薛家姑娘,但是,她为什么当初不说一声,婚约岂同儿戏?”
这才是问题地关键!
贾母叹气----王夫人为什么要借那一百万两银子。为什么知道黛玉和宝玉有着婚约却不说,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
“老爷要回来了!”宝玉叹气。从来没有一次,他是如此的盼望父亲回来……
“你说什么?”贾母惊问道。显然。贾政被罢官的事情,贾母还不知道,家书是直接送到王夫人手中地。
“老爷要回来了,老爷被上峰参了一本,圣旨下----罢官回京叙职。”宝玉道,“我想。等老爷回来。也许知道一点什么。”
贾赦看向贾珍,贾珍冲着他点了点头。示意已经知道此事。贾赦便不再问什么。
贾琏突然不知死活的问道:“宝玉,你说老爷回来,大事不好,到底是指什么?”
宝玉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贾琏只能住口,贾母看了看宝玉,心中狐疑,却没有说话。^^^^沉吟了片刻,贾母道:“宝玉,你等下安排人去把史大姑娘接过来,明天请你林妹妹过来坐坐……我们娘儿们乐一天,你们就先出去吧。等着我那个二老爷回来,这事情总有个分晓。”
“是!”贾赦站起来,领着贾珍、贾琏躬身退了出去。眼见众人都已经退出去,贾母在才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我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宝玉亲自倒了一杯茶,递给贾母道。
贾母接过茶来,想了想道:“他要动手了?”
“对!老爷外放不过是一个幌子,我要动什么贾府了……”宝玉叹气道,“成不成,我们没有退路了。”
“我老了……”贾母摇头道,“你娘的事,你怎么说?”
“我也糊涂着!”宝玉苦笑道。
“你不喜欢宝钗?”贾母突然问道。
“老太太,你让我怎么喜欢她?”宝玉摇头道,“前儿晚上,她去了我房里,说起了金玉一事,我倒是想知道,那个欲言是真的吗?”
“一直都有这么一个说法,我们四家都知道,只是没有想到,真有衔玉之人……不过,由于这是机密,当初知道的,应该只有四家的主子。”贾母低声道。
“够了!”宝玉摇头道,“那个什么金玉之说,不过是他们的一面之词,我真不相信,最近我出去问过,一边人家的孩子出生,父母宠爱,也会给弄个金锁什么地挂挂,甚至穷苦人家,还有弄个银的,甚至铜的镀金的都有,金玉一说,实在是荒唐。”
贾母点头,确实如此,宝玉的玉那是出声的时候胎里带来的,自然那是绝无仅有,可是金锁?谁家只要有那么几两金子,都可以去打个,说什么和尚给的?巧儿还有个佛前镇着地长命金锁呢,难道也是金玉良缘了?
再说了,他们家拿个姑娘小时候没有寄名金锁?都是金玉良缘了不成?
“宝玉,事实上,要知道你母亲拿了这么大笔银子做什么,很容易办的。”突然贾母笑道。
“什么?”宝玉正愁得难受,闻言不禁问道,“有什么法子?”
“去查一查,王家可有什么大事。”贾母笑道,“你母亲一直在家,再怎么也使不了这一百万两银子的,除非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你老爷在外面花费,如果是你老爷花了,那么我们就必须还银子给林姑娘;第二,王家出过什么事,所以,你母亲想着娘家,不得不弄一笔银子回去……我们家地银子她没法调动大笔的,当然只能外借。”
宝玉闻言,点头笑道:“还是老太太聪明,我却是没有想到。”
贾母拍着他的手笑道:“宝玉啊,你还年轻,虽然聪明但这些事却是没有经历过的,你想想,你母亲总不会弄这么多银子堆床底下吧?银子不使出去,那和石头是没有丝毫区别的。你母亲要银子,自然是使的,我现在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宝丫头能够挟持你母亲……”
宝玉皱眉,转念一想,顿时就明白过来,低声问道:“老太太地意思是----当年王家如果有事,薛家也出了一份力?而可能就是母亲还跟薛家借了银子?”
“对!”贾母点头道,“薛家不是普通地富裕,而当初好好的,薛家举家来京都,好好地在我们家住着,我就觉得奇怪了,薛家的老根基可是在金陵。”
宝玉想了想,突然道:“薛家是来讨债的?”
“对!”贾母点头道,“但由于你娘和姨娘是亲姐妹,他们自然也不便翻脸,这钱自然就只能拖着了,一拖再拖……拖到后来,薛姨娘也知道你娘还不出钱,但终究念在姐妹份上她家里还过得去,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是,他儿子却出事了,上下都要钱打理,链儿也曾经帮着,本来倒不是什么大事,可是我想来这里面一定还有问题。”
“他先对薛家下手了!”宝玉淡淡的道,“薛家是管着我们钱财的,断了我们的钱财,我们自然是什么事情也办不了。”薛潘的人命官司,他早就想到有问题,贾府的势力,居然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县衙小吏?
这个县衙小吏要不是上头有人罩着,有人撑腰,他敢得罪贾府?
“这就是了!”贾母坐了下来,笑道,“薛家一出事,薛姨妈自然是急了,银子事小,儿子事大,而且薛家就这么一根独苗,她能够不急吗?自然是来逼着你娘给薛潘打点官司,讨要银子。”
但问题是,王夫人哪里有银子还她?这事情只能继续拖着……
偏偏,这次要动薛家的不是旁人,而是上面的那个主,就算是贾府出面,薛潘的官司也摆不平。薛姨妈自然是更加着急,越是着急,越是想要使银子打点,家里的钱又被薛潘败得差不多,在这个时候,薛姨妈大概也不顾什么姐妹之情,狠话也说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宝钗哪只眼睛就看上了宝玉,居然想要嫁给他。薛姨妈疼女儿,大概也想要借女儿攀着贾府,毕竟,丢了皇商的薛家已经成了一介布衣平民,再想要攀上权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嫁宝玉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正文 第二卷-第四十六章 更向荒唐演大荒
再说了,宝玉的人品模样儿也是千里挑一的,王孙公子虽然多,但也不见得都是好的,总有几个那么歪瓜裂枣的。倘若凭着媒婆撮合去,天知道揭开大红喜帕的时候,面对着的夫君是怎么样的品行?这还罢了,大凡富贵之家,三妻四妾那是常有的事情,娶个天仙过来,也不过是三五日的新鲜光景。
这年头,老婆总是人家的好,男人总是渴望着换换胃口,哪怕是家里的丫头媳妇子,爬上主子的床,也是稀松平常事情,当年那个什么鲍二家的,不就是上了贾琏的床?被凤姐儿撞破,闹了一场。
最后那鲍二家的大概也知道凤姐儿不会容她活下去,自己一条汗巾吊死了,倒也干脆利落,省了很多口舌纠纷。
凤姐儿如此的厉害,还保不住贾琏偷取二房,何况是旁人。
宝钗是早就看在眼中,自然也为自己的将来谋算,既然已经被革除了侍女待选的身份,进宫将来做娘娘的心思就不得不放下,她也得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考虑考虑。
哥哥是出了名的呆霸王,如今还锒铛入狱,自然是没什么好指望的。而自家嫂子又是如此的不争气,整个成了一个笑话,母亲年迈,日夜为了哥哥操劳,这个时候,她自然而来的把心思转到了宝玉身上。****
宝玉的心思她不是不知道。不就是一个林黛玉吗?宝钗自信,她不会比那个黛玉差一丝半毫儿,而且。如今地宝玉病得人事不知,自然是好拿捏的。就算将来好了,他的性情她也自信能够控制。
薛姨妈自从儿子出了人命官司,就只有了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百依百顺,且还需要依仗贾府之势力。宝玉她也是见过地,没什么不满意的。当即和王夫人私下一说。王夫人想着宝钗到底是自己嫡亲的姨侄女,若能够成为自己的儿媳妇,自然也是好的。
为难的只不过地那个林丫头。不过,当初林丫头已经病得不成。也不知道还能够活多久?最最难过的,还是老太太和老爷那一关,不过,如果有着元妃的一道圣旨下来,自然是万事大吉……
贾母一点点的分析着。宝玉听得到这里,皱眉问道:“老太太说地自然有理,只是----当初就算是母亲进宫请安,也不能轻易的请我那大姐姐赐婚吧?”
“你糊涂了!”贾母拄着拐杖道,“你想想,你大姐姐在宫中住着。****可如何能够完全知道家里地事情?必定是你母亲去找你大姐姐说----宝玉如今病着。老太太和老爷的意思,想要让他娶亲冲一冲。老爷和老太太的意思也不肯外面找去,不知道人家姑娘的性情儿,所以,就定了我家姐姐家那孩儿,您也是见过的,小名唤作宝钗地。如今求娘娘赐婚,借借您的福气,说不准宝玉就好了。”贾母模仿着王夫人说话的口气叹道。
“老太太说的有理!”宝玉扶着贾母,点头道,如此一来,倒是合情合理了。
贾母又道:“你大姐姐素来是疼你的,你也知道,听说你病了,恨不得能够出来一见才好,她如何知道你的心思?”
宝玉地心思,自然是为了林黛玉,如今被贾母一口道出,不禁俊脸微微飞红,低头不语。
贾母看在眼中,笑道:“宝钗她地见过一次的,自然也中意,又加上是亲上做亲,倘若你母亲如此说法,她焉有不同意地?于是,一道旨意就下来了……”
“可是----”宝玉问道,“为什么所有人的都说,我要娶得是林妹妹?”如果他早就知道要娶得是宝钗,他是宁死也不会同意的。
“你大姐姐的旨意下来,我就知道要糟糕,原本你虽然病着,也不能这么草率的把亲事给办了,所以,我准备进宫去见你姐姐,问个清楚,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宫中传出,你姐姐病危……我们进宫去时,你姐姐已经去了……”贾母说到这里,不禁废然长叹,元春的死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件莫大的打击。
“后来,你病得更加糊涂了……”贾母接着道,“薛姨妈那边又催着婚事,你老爷又外放,于是,你母亲过来和我商议说,不如把宝玉的婚事办了----不是有着金玉一说吗?也许就和宝钗的金锁,招来你那块玉。”
“那玉根本就没有丢!”宝玉摇头道,他把玉给了黛玉,只是要让她放心,可是,傻大姐却把宝钗要嫁宝玉的事情给泄露了出去,正牌的林黛玉又如何能够放心?两人纠缠了前世今生,心早在一起了……这放心,又如何能够放得了?
“你老爷对你的婚事,也是大不满意,但一来上头有着娘娘的旨意,二来你母亲有一心撮合,三来宝钗他也见过,人品学识容貌都是上上之算,再说了,又是亲上做亲,也没什么好挑剔的,只是在大孝之中,不便张扬,于是这桩荒唐的婚事就这么草草的办了,至于为什么所有人都告诉你,你娶得是林姑娘,这个缘由,你回去问袭人,他最清楚----我这辈子还真是走了眼,居然错看了这个丫头。”贾母说到这里,不禁有些有些累了。
宝玉忙着扶着她坐下,贾母不再说什么,只是闭着眼睛打盹
“老太太----”宝玉轻轻的叫了一声。
贾母鼻子里“嗯”了一声,睁开眼来,道:“你且去吧,明儿让人去接史大姑娘过来,好好的散散心,这些日子也是苦了你了。”说着又是叹气。
“是了!”宝玉答应着,当即叫过鸳鸯琥珀等丫头过来侍候,自己却是回房而去。
如今有着林黛玉在京城,想来他是不会这么快动贾府的,他还是有着时间筹划一切,但是,老爷明后天就回家了,他的好日子又要倒头了,想到这里,宝玉就只有苦笑的份。
正文 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红袖添香夜读书
“二爷回来了!”侍颦眼见宝玉回来,忙着过来打起帘子,里面,小雯过来接过大红猩猩毯,秋纹捧上热茶来,宝玉喝了一口,问道:“你怎么在我这里?”
“我本来就是你的人,我不在你这里,我在哪里了?”秋纹笑道。
“我不是让你侍候宝二奶奶的吗?”宝玉沉下脸来问道。
秋纹一愣,她过来本来想着向先前一样,用柔情挑逗宝玉,她可不想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放在宝钗哪里白搁着,如今的情形看来,宝钗和袭人是没什么指望的了,虽然宝钗顶着个宝二奶奶的名字,却是个虚名,而袭人……倒是放在宝玉房里,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宝玉跟前姑娘,但是,毕竟没有过正路儿,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顺,到头来如果宝玉不要她,拉出去配个小子,也是可能的。
不……她不能在等了,眼看着年龄一天天的大了,还这么白耗着,耗到什么时候?
但是她却是没有想到,宝玉一句话,就冰冷的断了她是一切念想。眼见小雯侍颦都在,想要赌气说什么,又不便出口,想了想,不禁用手帕子握着脸,向东厢房走去。
“别拿出那副模样来,别人还以为我这个做主子的欺负了房里丫头。”宝玉在房里冷笑道。
秋纹明明听见,装着没有听到,等着秋纹去了。这里侍颦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丫头,你笑什么?”宝玉问道。
“如今我们二爷成香馍馍了,谁都要抢!”侍颦笑道。
“哼----香馍馍?”宝玉哼了一声。在椅子上坐下,问道,“明儿老太太要请林姑娘、史大姑娘过来玩儿,估计要去园子里游玩,可都准备好了。”
小雯点头道:“二爷着人告诉地时候,我就告诉了大奶奶。让她让赖大家的让人收拾园子,不过----”说道这里,他陡然住口不语。
“不过什么?”宝玉一边吃茶,一边问道。
“现在院子里冷清得很。倒也没什么好玩的,人员更是减了不少。很是冷清,姑娘们明天要作诗吗?”小雯问道。
“就不知道姑娘们有没有这个雅兴了。”宝玉想起黛玉,不禁莞尔一笑,只怕她现在也未必有心情弄这个……
江南一行,黛玉真地变了很多。变得比以前似乎更加的超凡脱俗,更加的冷清……更加的不可琢磨。
明明逗留与世俗之间,为什么她却可以飘渺冷淡到了如此地步?这次再见,不知道为什么,宝玉感觉,黛玉就站在自己的面前。那……感觉。依然是如此的遥远,大观园内那耳鬓厮磨、柔情挑逗地日子。只怕是一去不返。^^^^
今生他就算达成夙愿,只怕某些东西,失去的就是失去的,再也找不回来。
宝玉呆呆的坐着出神,两根保养得法,修长白皙地手指轻轻的敲了敲桌子,半晌才道:“我们家吃闲饭地人也越来越多了。”
“二爷又想要做什么了?”小雯笑问道。
“小雯啊,如今园子里姑娘们的伙食,还是你家在管?”宝玉问道。
话说,这小雯就是原本的柳家五儿,由于长相与已经没了的晴雯相似,宝玉便给她改名叫做小雯,一来叫着方便,二来也算是念着一点旧情。晴雯的性子虽然娇惯了一点,刁蛮了一点,还有点小姐脾气,不过素来是心直口快地主,不想袭人喜欢背着人玩点花样。
想到当年王夫人亲自查抄怡红院,宝玉心中就憋着一股子的怒气。
如果晴雯不出去,也许根本不会死。或者说,就算将来自己不把她收在房中,而是等着她病好了,找个理由送她出去,让她家自行婚配,也不至于就要了她的姓名。至于四儿、芳官,以及当年那些唱戏的女孩子,如果没有袭人多嘴多舌,也不至于最后落得水月庵出家的下场。
她们可都是十多岁的女孩子,哪里懂得什么了?虽然他后来打发茗烟把芳官等人接出了水月庵,可具体如何安排,实在另他头痛不已。
“对了,我怎么就把她给忘了?”宝玉突然心中一动,笑道,“明儿就让芳官等去侍候她。”
“你叽叽嘎嘎地在说什么啊?”侍颦忙着抱着手炉给他,笑道,“二爷,这天可越来越是冷了,晚上看书不?不看书就早点歇息吧。”
“看书?”宝玉笑道,“老爷就要回来了!”
“你还说呢!”小雯笑道,“今天太太可是着实打发人过来把我们好生说了一顿,说是老爷要回来了,让我们告诉你,让你好好地读书,免得老爷回来生气,还说,若是我们谁敢和你玩儿,就要全部都撵出去呢,我的好二爷,你要看书不?”
“去,给我把那个牡丹亭拿来,我翻翻!”宝玉笑道,撵出去?很好,撵出去他就在找回来好了,向四儿一样地了。
“牡丹亭?”小雯皱眉道,“二爷,我可不识字。”
宝玉一呆,是的,小雯是不识字的。以前晴雯跟着他,由于比较早,他学认字的时候,她也跟着,所以多少也认识几个字,后来他平时写字时,也都是晴雯在旁边侍候着磨墨要茶的,难怪这丫头平时比别人心高气傲,原来是多了一点学问。
“没事。”宝玉笑道,“我以后有空教你们认识几个字,将来不管是出去了,还是给了人家,也好有个学问,免得被人家拿捏。”他一边说着,一边令春燕磨墨,一边提笔在纸上写着“牡丹亭”三个字,然后让小雯过来认了,笑道,“看清楚没有,去书架上,给我把这本书找过来。”
小雯对着那三个字细细的看了看,抿嘴笑道:“牡丹亭,这牡丹两个字,是不是指我们园子里开的牡丹花?”
“对,那个亭字,就是亭子的亭!”宝玉一边说着,一边招呼过身边的几个丫头道,“你们也好好认认,能够学多少,就看你们的天分了,以后晚上没事,我会每天都教你们认几个字。”
“二爷,你真是太好了!”小雯一高兴,忍不住就拉着宝玉的手跳了起来,随即感觉自己的失态,顿时满面通红,丢了宝玉,拔腿就向着外面书房内跑去。
昨天有事,回来得晚了,加上回来的时候下大雨,晚晴全身湿透,回家就洗澡换衣服,窝被窝里面去了……呜呜,年下事太多,更新稍缓,看官大大勿骂!
另外,不知道什么缘故,书评区的评论全部被删除了,晚晴无限伤心中,这可都是诸位看官大大对晚晴的支持啊。
泪奔----如果喜欢晚晴的书,那么,就继续发评论吧……板砖、鲜花白开水、月票、推荐票、粉红票,请全部向着晚晴砸过来。
晚晴给大家先拜个早年,伸手要红包----票票啊!
正文 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红袖添香夜读书(2)
这里众丫头等待小雯的时候,都是一些年轻娇憨女子,春燕看着宝玉,只是笑着,宝玉笑道:“要做什么?”
“我能够试试吗?”春燕指着搁在桌子上的纸笔道。
“成!”宝玉笑道,“这有什么不能试的?将来有空,我还教你们作诗呢。”
“作诗我们可不敢想!”四儿笑道,“能够认识几个字,就不错了!”前头说过,这四儿原本也是宝玉房中的丫头,后来王夫人嫌弃她和宝玉说过几句贴己玩笑话,就把她撵了出去,宝玉上次找凤姐儿,借口房中丫头不够使唤,硬是要了回来。
凤姐儿也知道,宝玉得罪不得,上头可是有老太太护着。暗中征求了王夫人的意思,王夫人正为宝钗的事情操心,哪里顾得上这个?随口就答应了,所以,四儿再次回到了宝玉身边侍候。
“我听得我娘说,这诗词可不是好东西,最容易招来邪魅的,且劳神费心。”四儿笑道。
“你娘从什么地方听来的缪论?”宝玉哭笑不得的问道。
“据说,是街上一个说书先生说的,我娘听来了,就这么教导我弟弟。”四儿笑道,四儿本是贾府家奴,家里老子娘在贾府也多少有点权势,虽然不是管家一流,但好歹有点钱,四儿家里只有一个弟弟,余下的都是女孩儿,这个男孩子自然很受重看。四儿地老子娘自然也托了贾府的管家,把孩子送入附近的一所小私塾念了两年书,不过是令儿子多少认识几个字。至于考取功名之流,那是不敢想地。
“这说书先生倒有些意思。”宝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