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①绿荫小道上,少年嗓音乍起,没一个词在调上。
吓飞林中惊鸟一片。
少年瞥了一眼那些飞走的鸟儿,同身下一直“啊啊啊——呃”喊叫的毛驴道: “它们不如你有眼光,小小毛。”
此少年正是徐玉宣,彼时他还未满十四。
可能是听懂了徐玉宣的话,为了证明自己也没眼光,被唤作“小小毛”的毛驴一直狂甩头,并继续发出“啊啊啊——呃”的叫声。
少年徐玉宣轻轻揪住它的耳朵道:“当年你外婆一直驮着我转圈,转的我晕三倒四,现在该你‘赎罪’了。”
小小毛:“啊啊啊——呃!!!”
徐玉宣松开它的耳朵,故作冷酷道: “荒郊野岭,和谁求助呢你。”
小小毛:
徐玉宣甩动缰绳,小毛驴步子颠颠加快,继续往前走。缺胳膊短腿的歌声也再次响起。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徐玉宣唱到这里时恰巧路过一个水坑,座下的毛驴蹄子一滑,导致他差点跌出去。②
好不容易稳住身形,徐玉宣就对它道:“好好走,别演。”
这还是徐玉宣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出远门。
一人一驴。
少年恣意,闲适自得。
徐玉宣坐在驴背上,左摇右晃地哼唱。
期间哼累了,他低头同驴道:“这首曲子还是母亲教我的,只不过母亲每次哼唱的曲调都不一样,你说奇不奇怪?”
出门快三个月,突然说起家人,徐玉宣还有点想了。
想母亲父亲,还想伯娘大伯父,大哥大嫂二哥和可爱的侄儿们.…
不过他此刻最想的是母亲。
大概是因为母亲在他的过往的记忆中,占了最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虽然在六岁之前,徐玉宣一直都以为夏日里一天只能吃一牙西瓜,外面的点心一次只卖一块,烤鸡只卖鸡翅膀,但他仍然觉得母亲是爱自己的。
九岁那年知晓自己的身世,母亲怕他多想,还说服父亲暂时抛下公务,带他回了梧州,他出生的地方。
那是徐玉宣第一次去梧州,也许是时间过去太久,那儿和父亲所描述的,有了出入。也是那年,他亲自将生父的墓迁进了徐家祖坟。用母亲的话说: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好好的一对夫妻,总分隔两地多不好。”
当时徐玉宣隐隐觉得哪里不对,这世上只有入整的男人去后才有资格把墓迁进妻族祖坟,然而他爹并没有入整。
可他的确又姓徐。
后来他有认真想,爹应该不会介意,娘和姑姑都在这儿,他在外面又有什么好固执的呢。
肯定也是愿意的。
徐玉宣印象中所有的欢声笑语和丢人瞬间,都有母亲的身影。
母亲会在买糕点时带一块他爱吃的枣糕,会在偷吃烤鸡时给他留两块鸡翅膀,会尊重他奇怪的行为,譬如给啃干净的小兔子骨头们立碑,会在他耍剑时,当一个认真欣赏的观客。
当然,母亲偶尔也会嫌弃他,不用担心,一旦到了这种时候,只需要一道好吃的点心或一壶绝佳的酿饮,两者其一,总能满足她。
如果它们都不行,那还有父亲。
母亲是个简单到极致的人,一生只有三大爱好:美食、佳酿和美色。
想到这儿,徐玉宣哈哈笑出声来,肆意无比,继续哼唱: “我有一双小皮鞭,我从来也不洗~~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拿它去河边洗~~你手里拿着大刷子,我用力用力洗~~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跳出了一堆——曜!”③
不久前被惊走的鸟儿们突然又飞了回来,带起一阵哗啦,翅膀碰撞丛林的声响。远处时有时无的马蹄声和呼救声,愈发清晰。
徐玉宣兴奋不已,当即抽出绑在腰间的长剑,出来游学几个月,可算给他碰上了。徐少侠该出场了。
徐玉宣骑驴奔去。
只见一队黑衣人正对着一辆马车围剿。此时地上已经倒下一片护卫。
其中一名黑衣人跳上马车,一剑刺进马车内,没刺中。轿内的人撞破了车厢后面,跳了下去。
徐玉宣是在场唯一一个穿白袍的,逃出车厢的人一眼就看到了他,也许是他嘴角一直带着笑。那人下意识就朝他所在的方向跑。
“小妹妹别怕。”徐玉宣热心肠的将人护在身后。
“这位小哥哥,你还是跑吧,他们要杀的是我,不过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帮我送一封信去府城。”
‘小妹妹’一开口就变成了‘小弟弟’,原来是男扮女装。徐玉宣讶异:“你是男的?”
小弟弟年纪不大,约莫八九岁的样子,长得雌雄莫辨,说话时的嗓音带着颤和哭腔: “我是徐县县令的儿子张小闻,徐县出事了,我家人都被他们杀了。”
时间紧迫,解释不了太多。
那些人又杀了过来,徐玉宣甩出长剑,近前与追上来的黑衣人搏斗。徐玉宣和很多人一样,打小就有许多梦想。
最开始他想像生父一样做一名救世济民的医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自己更喜欢做闯荡江湖、劫富济贫救人于危难的大侠。
为此他苦练武学,终于不用像父亲一样,只有一身花架子。徐玉宣努力甩踢砍刺,最后终于被黑衣人一脚踢进尘土中。
“咳…咳咳咳!!!”徐玉宣捂着胸口,不停地咳。徐少侠惨败!
张小闻立马跑过去扶他起来,担心道:“小哥哥,你没事吧?”
徐玉宣还在翻白眼,怎么和他想得不一样。
那名黑衣人持着沾满鲜血的剑,缓缓朝二人走近,同时开口嘲讽: “毛都没长齐,就开始学人家英雄救美,多管闲事的东西,今天连你一块杀了!”
张小闻一听连忙将徐玉宣挡在身后,抬头对黑衣人道: “你们不就是想要信,我给你们,你们放他走!”
黑衣人冷笑:“信我们要!他和你也要杀!”染血的剑身映在烈阳下,杀气尽显。两个灰头土脸的小子闭上眼,就在剑尖逼近的那一刻,天籁降临。
“住手!”
红衣少女从天而降,挥刀向黑衣人,一招斩断对方右耳。斗笠面纱遮住了女子的容貌,却遮不住她那游刃有余的一招一式。
少女一脚踢开挡在他们面前的黑衣人,挡在他们身前,林间风声起,墨色长发随之飘扬。
徐玉宣眸光停滞。
少女没说话,直接提起身前的刀,干脆利落挥砍向前,一丝一毫的喘.息机会都不给对方。刀影无痕,几名黑衣人一个接一个倒地。顷刻间,鸟停,风落。
张小闻忽而大口喘气,扭头和不知是被吓到还是怎么了的徐玉宣的道: “小哥哥,我们获救了。
徐玉宣回过神来,挣扎起身,上前半步道: "多谢侠女相救,不知是否方便告知姓名,在下好方便答谢?”
张小闻这会儿也站了起来,在徐玉宣说完话后,直点头。他何德何能,一天之内被救两回。
少女擦拭完刀身的血迹后,始终垂眸,冷冷道: “不用。”
话落后抬眸看向张小闻: “我送你去府城。”张小闻惊讶:“恩人,你认识我?”少女只简单道了句: “张大人是个好官。”她偶然游历至徐县,没想到会碰到一桩惊天冤案。听到别人提起自己的父亲,张小闻瞬间红了眼眶。徐玉宣这时插话进来道:“张小弟别怕,我也陪你一起去府城。”
张小闻抬眸,悲意和感激涌进眼眶: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两位恩人了..…”
到底还只是个八九岁的孩子,一朝遭受灭门之灾,被迫一夜长大,当凶险过去后,哪能忍得住不哭。
徐玉宣拍了拍他的背,温声安慰过后,才又道: “既然就要同行,我们还是互相说一下名字,这一路上也好称呼不是?”
少女抬眸,言简意赅:“秦清。”
徐玉宣眸子一亮道: “我姓徐,名玉宣。按道理来说我该喊你‘恩人’,不过这样会不会显得我们之间太生疏?可我瞧恩人似乎比我也大不了多少,不如我就直接喊你秦清好了。”
秦清行侠仗义两年,头一回遇到如此聒噪的人。
她瞥了一眼少年后,直接转过身,对还在伤心难过的张小闻道: “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先离开这儿。”
张小闻点头。
马车还能用,秦清牵来自己的马,利落套上。张小闻还小,骑不了马,只能坐轿子。
徐玉宣也找回了自己的毛驴,坐上去,挨着马车一道离开林间小道。秦清不理他,他就自说自话: “秦清,你方才那招能不能教我,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我今儿可算见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真厉害,不像我,尽和我那个爹学了一些上不了台面的花架子……刚刚若不是你,我就要命丧黄泉了!”
徐玉宣长了一张人畜无害的脸,谈起不久前的事,丝毫不觉得自己救人失败有什么丢脸之处。“诶?秦清,不如你教我吧?只要你肯教我,让我做什么都行……”
终于忍不下去的秦清:“闭嘴。”徐玉宣听话闭嘴,用鼻子发音: “哦。”少年不聒噪后,四周的风儿仿佛都跟着安静了。秦清挥动马鞭,加快速度。徐玉宣也紧跟而上。骄阳下,毛驴追着骏马。少女少男的命运从此刻起,开始相交相织。
第103章 番外七 全文完(陆窈心和她男人内容多)
庆德十六年,仲春时节。
郊外普庆寺庙后山,年仅两岁的陆窈心,一手提着小竹篮,一手捡落在石壁上桃花。两名贴身婢女跟随其后,护她安全。
小窈心步子一点点往前挪,不紧不慢,一朵一朵地捡,可就在终于要最后一块石壁上的桃花时,她忽而听到一道极小声的哭声,断断续续。
她下意识回头道: “云碧姐姐,石头在哭。”
唤作云碧的婢女当即上前查看,却在石壁后方发现一个四五岁的男童。
看穿着家世一定不一般,云碧回想了一下今日来普庆寺上香的大户人家。
家中有符合这个年纪孩童的似乎只剩徐国公夫妇。
云碧心中略有了底后回头笑道: “姑娘,不是石头在哭,是石头后藏了位小公子。”
此话落后,她蹲下身询问:“小公子是不是和家人走散了?”
回应她的仍只有低声的哭噎。
云碧当下犯难,思忖片刻后,扭头对自己的妹妹道: “云霞,回去将此事禀报夫人。”小窈心不愿离去,坚持要在这儿陪云碧。
她凑近好奇道:“小哥哥,你是在哭吗?”
徐明则哭够了,用衣袖蹭去眼泪,顶着红彤彤的眼眶露出脸来:“我才没哭!”
他是男子汉大丈夫,怎么会哭!
小窈心捂嘴笑了,随手指向他眼角的方向,语气单纯道: “这儿没擦干净哦~”徐明则一听,上手去抹,然而什么都没有,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他慌里慌张想要用怒瞪掩饰,却发现是个比自己还小的姑娘,只好平复心境,一如既往地倔强道:“反正我没哭,是你看错了。”
小窈心歪头问道: “你是遇到了什么伤心事吗?”
徐明则听到她这句话,眼眶又红了,点点头:“我妹妹她………病了。”
小窈心懂什么是‘生病’,她和爹娘今日过来就是给祖父祈福的,“所以你也是来祈愿的啊。”徐明则低低“嗯”了一声。
云碧瞧见远处朝这儿走来的一众人,上前半步打断两个小孩的对话道:“姑娘,夫人过来了。”
小窈心听到母亲的称讳,当即站起身道:“小哥哥,我娘一定会帮你找到你家人的。”
徐明则摇头,其实他记得回厢房的路。之所以跑出来是因为太想妹妹了。
妹妹不见了,可是父亲却告诉他,对外只能说妹妹是生了病。小窈心却不管不顾拉他起来。往这儿来的不止定安侯夫妇,还有徐国公。
徐明则站直后,瞥见自家父亲的身影,下意识转身就要跑,却被矮自己一截的小窈心拽住一条胳膊, “小哥哥,你跑什么呀?”
一时间,徐明则心中悲意更甚: “那是我父亲。”小窈心不解: “那就更不应该跑了啊。”
徐明则不知道该如何和她解释自己若不跑,屁股就会保不住的事儿。太丢人脸!
可就算能说清楚,也无济于事了,人都已到了近前。
下一刻,徐明则整个人腾空而起,小窈心惊讶无比,双手捂住微涨的小嘴,视线往上,看到了是一个比自己父亲还要高大的男子。
“你就是陆老弟的闺女吧?”高大男子手里拎着小哥哥,却低声细语和她说话。小窈心僵了一瞬,点头。
就在这时定安侯走过来弯腰将愣住的女儿抱起,笑着对高大男子道: “徐兄,孩子找到了就好,千万别动粗。”
定安侯夫人也在一旁赞同道: “明则这孩子还小呢。”
徐国公瞅了手里的儿子半晌后道: “那就听陆老弟和弟妹的。”
然而当小窈心坐上回家的马车时,后面离得不远的一辆车厢内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嗷哭声,她下意识往母亲怀里挪了挪,并仰头问: “娘,那个伯伯不是说不打吗?”
定安侯夫人和定安侯对视一眼,后者想了想猜测:“约莫是怕嫂子听见,所以才拉到山下揍。”
定安侯夫人抚摸女儿的脑袋,抬头对定安侯道: “回头有空,你劝一劝徐国公,孩子还小,哪能下这么大的重手。”
定安侯闻言,笑笑:“夫人放心,徐兄心里有数,明则那孩子看着憨,可也不傻,每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小窈心靠在自家母亲怀里,心里在想,哭得好傻哦。
一年后,小窈心跟着母亲出门参加一户人
家的喜宴,她在那户人家的后花园假山处又遇到的一个在偷偷哭的小哥哥。
她提起裙摆走近一瞧,道:“小哥哥,你是不是认识我?”
徐明则听到熟悉的声音,抬起头看到是她,就道:“怎么又是你。”
小窈心却道:“所以小哥哥,你真的认识我?难怪我觉得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徐明则擦干净眼泪说: “你怎么比我还笨,一年前我们在普庆寺庙见过,我妹妹生病我和我爹娘去庙里替她祈福。”
小窈心记不清了,用力想也想不出: “是吗?”
比去岁长高了些的徐明则站起来道: “你是不是走丢了?需不需要我带你去寻你家人。”
小窈心摇头,扭身指了指远处立着的婢女道: “云碧姐姐一直跟着呢。”
徐明则:“……”
怎么和他预想的不一样。
紧接着小窈心又问: “对了,小哥哥你刚刚为什么哭啊?”
徐明则心梗了一会儿,面对一张什么都不知道的脸,他不知怎的就说了: “我娘给我生了个弟弟。”
小窈心眼睛亮了:“我都还没有弟弟妹妹,而你这么小就弟妹双全,多好啊。”
徐明则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很丢脸,可就是忍不住去嫉妒。他低落道: “可是母亲自从有了弟弟,都不怎么管我了。”小窈心继续问:“你弟弟还小吧,会走路了吗?”
徐明则摇头:“他才半岁不到,都还不会爬,很弱很小的。”隔三差五就要喝一碗药,他有偷尝过,又黑又苦又酸。
小窈心道: “那你要好好保护他啊。”
徐明则: “可是母亲……”
小窈心突然上前,摸了摸他腰间的带子道:“这个样式真好看,是你们家绣娘绣的吗?”
徐明则闻声,低头望去,待看清后,摇头:“不是,这是我娘亲手给我缝制的。”
小窈心: “那你母亲很疼你啊,还亲手给你缝制衣裳呢。”
徐明则眼神恍惚了一瞬。
小窈心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小哥哥,那你还哭吗?”
徐明则抹眼道:“我太坏了,不是个好儿子好哥哥。”
小窈心笑了说: “你不坏。”
徐明则心微动问:“真的?”
小窈心诚实点头: “就是傻了点。”
徐明则反驳:“你才……算了。”
小窈心偷偷笑了一会儿后问:“小哥哥,要我帮你找娘吗?”
徐明则:“……我是跟我姑母过来的。”
四年后。
陆窈心外祖母家的小姨前不久及笄,近来外祖母正在为她相看,为了小姨能够嫁到好人家,外祖母特意叫上了她母亲一起,帮着掌眼,也顺便抬一抬小姨身份。
而她则是在家读书久了,有些闷,顺便一起出来透透气。
如今正是踏春的好日子,陆窈心跟随母亲和外祖母等人一起来到郊外的望春亭。陆窈心没在亭子里待太久,没一会儿就往不远处的小溪边所在的方向走。云碧云霞一左一右跟着她。
陆窈心望着溪水里游走的鱼儿,转头道: “云碧云霞,我们捕几尾鱼回去给外祖母添个新鲜菜。”
“是……窈心妹妹?”忽而,一道声音插进来。
陆窈心闻声望去,眸光闪过讶异道:“你是徐伯伯的儿子吧?”这几年,陆窈心巧合地见过他几面。
徐明则还以为自己认错了,他快步走近道:“是我,你怎么在这儿,一个人?”陆窈心说:“不是,还有我娘外祖母她们。”
十来岁的少年,已经开始抽条,又因为早早便开始练武,徐明则身体比同龄的公子要结实许多。
陆窈心见到他的第一印象,就觉得他可真像徐家伯伯,都是一样的高大。徐明则挠了挠脑袋道: “我帮你抓鱼吧。”说完就放下手里采了一半的花,作势要去脱鞋袜。
陆窈心吓得直接后退两步,忙阻止道: “不用,我们带了工具。”
“徐明则!”
突然出现的徐国公空出一只手将被徐明则丢在一旁的花捡起来道,“怎么将花丢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