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上一章:第48章
  •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下一章:第50章

  他此刻已翻身上马,又冷喝了两句才挥鞭离开,秦缨虽未听清是何言语,但只听那语气,便知韩歧心中攒成滔天怒火。

  夜色已至,李芳蕤道:“县主可是立刻回府去?”

  秦缨点了点头,“天色不早了,也不知谢大人此刻在金吾卫还是在别处,且他还要去韦尚书府上,我便先回府,明日早间再去金吾卫一趟。”

  李芳蕤蠢蠢欲动,但一脸愁容道:“可惜明日要去探望外祖母,否则我也与你同去。”

  秦缨牵唇,“你今日已陪我半晌了,还是看望老夫人要紧。”

  李芳蕤只得作罢,与秦缨告辞之后,上了等候已久的自家马车,秦缨也一同上了马车,两辆马车背道而行,很快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回到临川侯府之时,外出问道的秦璋已归来,父女二人如往常那般一同用膳,等上膳食之时,得知秦缨去了云韶府查问玲珑生平,秦璋有些意外,“怎查到了玲珑身上?”

  秦缨对秦璋自无隐瞒,便简练道:“因发现玲珑对我们撒了谎,今日她并未出城,却告诉我们说出城给茹娘买墓地了,这个当口上,她做为茹娘的师父何必要撒谎呢?”

  秦璋凝声道:“茹娘是她的徒弟,总不至于这师徒二人还有何仇怨?”

  说话间,秦广带着两个婢女将晚膳送了上来,父女二人的膳食向来简单,今日秦广亲自将一盅炖至乳白的高汤端了下来,又笑着道:“这是猪骨汤,半点儿油星不见,厨房炖了四个时辰,里头放了不少补品,县主多喝点儿。”

  秦璋信道多年,如今极喜好素食,此刻亲手为秦缨盛了一碗汤,秦缨应好接过,这才回答秦璋疑问,“还说不清呢,按理说茹娘与宫内毫无关系,不过双喜班很得韦尚书看重,女儿今日入宫,是想看看玲珑与韦家可有渊源,但谁知云韶府根本查不到这些,女儿如今想着,韦尚书看重双喜班,应该与玲珑在宫内的经历关系不大。”

  “韦尚书韦崇?”秦璋微微蹙眉,“他们韦家与此前的薛家一样,以诗书礼仪为家训,朝野之间很有几分清正名声,双喜班是杂耍班子,或许只是韦崇爱好杂耍之技?”

  秦缨喝了两口汤,点头道:“能如此是最好了。”

  秦璋满眼关切地望着秦缨,“你也是为此费了心思了,多吃点,云韶府都是管宫内之事的,前朝臣子的事,他们自然不会知道。”

  秦缨道:“女儿今日还专门翻看了云韶府的名册,从永泰初年开始,看了一整个下午,芳蕤眼睛都看酸了,虽然找到了玲珑受赏赐受拔擢的记录,但那册子上的确不提杂事,至多写着当年各种国宴上的乐舞杂技。”

  秦璋眉头微抬,“竟看去了永泰初年?那是四十年前了。”

  秦缨喝完了汤,又用起了今日奉上的一道冬月盘兔,“是,一开始不确定玲珑哪年入宫,后来得知她是永泰三年入宫的,当时才九岁,那时候梨园教坊兴盛,有好些厉害的伎人在宫中,尤其乐舞一道,玲珑能从这些人之中脱颖而出,也很是不易了。”

  秦璋微微颔首,秦缨又道:“芳蕤对早年教坊盛景很有兴致,给我们带路的老公公便说起了当年花样极多的乐舞,听得芳蕤唏嘘不已,不过梨园教坊的女子终其一生难得陛下垂爱,亦日日苦练功夫落得满身伤病,实在令人唏嘘。”

  秦广在旁站着,此刻道:“但凡入宫的,不管是嫔妃还是宫女,名义上都是陛下的人,因此即便是普通宫女,也都求个一朝临幸,就此飞黄腾达,但梨园教坊之人,却是常常等得白了头发,都不一定能见陛下几次,但凡明君,又有谁天天点乐舞杂艺看呢?因此啊,早些年宫里还流传出来许多《宫词》,其中一大半都是写梨园教坊女子之苦的。”

  秦缨语声唏嘘,“那陛下裁减梨园教坊的人数,倒也是好事。”

  秦璋颔首道:“确是如此,自丰州之乱后,陛下不仅削了梨园教坊,连妃嫔宫女都极少选新人,这般倡导简朴之风,对前朝文武百官也是一番震慑。”

  父女二人说着,秦缨用足了晚膳,这时,秦璋又命人送来几样糕点果子,秦缨看得失笑,只好领了秦璋好意,兀自回了清梧院。

  看着盘中糕点,秦缨不由想到了冯昀,“两日未去探望,这孩子也不知如何了?眼下等消息最是心焦,谢大人要查双喜班的案子,冯孟良的冤情也令他为难。”

  白鸳道:“不若明日再去看看?”

  秦缨略一沉吟,“明早先去一趟金吾卫再说。”

  时辰不早,秦缨梳洗更衣之后兀自安歇,第二日晨起之时,便见外头天色仍然阴沉沉的,时节已入八月末,天气一日凉过一日,走出房门之时,一股子凉意扑面而来,秦缨下意识拢了拢襟口。

  待到了前院与秦璋用早膳,听闻秦缨要去金吾卫,秦璋抬眸道:“此番还是和那谢家小子一道查案子?”

  秦缨口中含着粥食,囫囵应了一声,秦璋眉头微蹙,“你与他一同查了三件案子了,他待你可周全?”

  秦缨颔首,“周全,否则女儿也不会在差事上这般信任他。”

  秦璋欲言又止,但见秦缨那坦然自若的模样,到底忍了话头,“罢了,若他对你不敬,你可要告诉爹爹。”

  秦缨笑着应好,待用完早膳,乘着马车直奔金吾卫衙门。

  马车在衙门外停驻,秦缨刚掀开车帘,便看到了一道眼熟的身影,她眸色微亮,“方大人——”

  方君然带着个随从,正要跨进金吾卫衙门大门,听见此声驻足回头,见是秦缨,也有些诧异,待秦缨走近了,他拱了拱手,“拜见县主。”

  秦缨道“免礼”,又说:“还没向大人道谢——”

  方君然一脸茫然,“为何道谢?”

  秦缨没想到他竟未将中秋宴上的进言当回事,便道:“中秋宫宴上,若非方大人提了那司案使的谏言,陛下不一定会给我虚衔,如今有了这虚衔,替我省了不少麻烦。”

  方君然面无笑意,只凝着眉眼道:“哦,县主是为了此事,那实在是不必致谢,下官寒窗苦读考取功名,为得便是报效朝廷为民请命,下官本就是寒门出身,如今陛下不看门第用人,下官便想着,门第之见能消除,那性别之见也不该那般严苛,祖制虽不可违逆,但这世道,又有多少人能真为黎明百姓伸张正义呢?”

  见惯了指责她女子之身不该插手公务的,如今听方君然一席话,秦缨欣慰非常,“就凭大人此言,便该你任大理寺少卿之位,有你在大理寺,必定能使天下刑名公允明断。”

  旁人得了夸赞,多少要客气笑笑,但方君然只沉沉叹了口气,“方某一己之力微末,也只能尽力而为了。”他又看了一眼秦缨的车架,不解道:“县主此来是为了何事?”

  秦缨这才想起来意,忙去问守卫谢星阑下落,得了肯定的答复之后才道:“这两日与谢大人查办一件案子,今日是来找他的。”

  方君然道:“那巧了,下官也是来见谢大人的,县主先请——”

  秦缨迈步进门,方君然跟在她身后,始终落后半步,秦缨回头不遮不掩地打量他,又道:“方大人高中时考了几次?”

  方君然微敛眉眼道:“秀才考了两次,举人考了两次,探花考了一次。”

  秦缨轻嘶一声,“难怪方大人年纪轻轻便被陛下器重,原是少年才子,大人今日来见谢大人,也是为了案子?”

  “为卢国公府之案。”

  秦缨既然也是查办者,方君然便不做隐瞒,“如今要定案了,还有些许细枝末节要复核,后日便会给卢氏一家判罪。”

  秦缨心弦微动,“卢氏一家会是何罪?”

  方君然道:“卢炴和卢旭有数条人命在身,是斩刑无疑,其他妻子儿女者则会被连坐,或是流刑或是徒刑,不一而足,皆要等三法司一同审定。”

  秦缨见过《周律》,知道如今司刑多有连坐,而这律法沿袭了百多年,绝非一人之力可改,但她仍然忍不住道:“方大人以为连坐之刑如何?”

  方君然眼露疑惑,似乎不解她为何有此问,秦缨见他表情便知他对《周律》根深蒂固从未质疑,她便道:“就比如此番卢氏之案,审下来发现卢夫人和卢世子并不知情,她们被贬为庶民是应当,但被施以重惩,会否不公?”

  方君然眉眼微肃,“但县主可曾想过,卢国公府世袭爵位,夫人和世子享受了尊荣多年,但她们的夫君和父亲,却在靠着世袭的尊荣在残害百姓后一手遮天,枉顾法纪,若卢炴和卢旭杀人之后便被揭发,她们早在十年前便无尊荣可言,这十年的荣华富贵,是他们不该得的,只凭这一点,他们也该受到惩治,何况卢国公与其兄弟罪大恶极,为了不令其他人效仿,也该治重罪,否则如何平民愤?”

  秦缨乍听之下,只觉方君然此言也有些道理,正待接话之时,方君然骤然看向了她前方,“谢大人——”

  秦缨收回目光,一眼看到谢星阑得了消息,正站在不远处候着,看见她和方君然同来,他似乎也有些疑惑,秦缨便加快步伐,走近道:“刚到衙门外,碰见了方大人。”

  方君然从袖中拿出一卷文书,“后日要审定卢氏之案,这是这几日核验下来,还有需要金吾卫解释之处——”

  扫了一眼秦缨,方君然道:“谢大人如今又有新案在身,那便叫下属处置,今日之内命人送去大理寺便可,我就不在此等着了。”

  谢星阑接过文书,“方大人放心,会尽早送去。”

  方君然得了此言,又利落道:“不知韩钦使可在?我有别的案子要与他商议一二。”

  谢星阑便道:“在西边衙门,谢坚,送方大人过去。”

  谢坚应声带路,方君然对秦缨拱了拱手,秦缨牵唇,“方大人好走——”

  方君然转身离去,待已走出十多步,秦缨目光还落在方君然身上,谢星阑在旁微微眯眸,“你何时与方君然如此熟络了?”

  秦缨视线一转看向谢星阑,“不算熟络,只是刚才碰到了,中秋宫宴多亏他进言我才被封了司案使,自然要道谢的,这个方大人不苟言笑,倒有些意思。”

  谢星阑“嗯”了一声,“是有些意思,他就差将‘铁面无私’四个大字写在脸上了。”

  他转身带秦缨入堂中,秦缨走在他身边道:“适才我问了他卢氏的案子如何判罚,看他的意思,还是力主严刑峻法的,如此震慑朝野是无错,但他寒门出身,便不怕世家贵胄挟私报复?”

  谢星阑道:“如今天下承平,陛下正需要与世家抗衡的纯臣,他便是陛下看中的人选之一,有陛下护着,只要他不出格,世家暂且动不了他。不过,圣心难测,其他人都会为自己留后路,唯独他似未想到这一点,这两年的作风激进铁腕,并不给自己留余地。”

  秦缨道:“如今的世道,为百姓请命的确正需要这样的朝官。”

  谢星阑眼瞳微深,转了话头,“你昨日入宫可顺遂?”

  秦缨神思一紧,忙将昨夜去云韶府所见道来,最终无奈道:“玲珑出宫已经八年,应该是这八年之间和韦家有了交情。”

  谢星阑令秦缨落座,而后缓声道:“昨日我见到了韦崇,问起双喜班,韦崇言辞谨慎,只说是三四年前喜欢上了杂耍之技,看了几家班子的表演,最终喜欢上了双喜班的几样绝技,尤其是玲珑传授给徒弟的绳伎和杆伎,来往得多了,便也知道了玲珑的义举,因此才相助一二,并无别的关系。”

  秦缨蹙眉,“可能相信?”

  谢星阑沉吟道:“半信半疑,白日我也见到了赵景志的堂叔,那堂叔说赵景志在老家考了几次秋闱了,却都未高中,秀才便算是到头了,又因家贫,没法子继续苦读,因此才投奔他们,到京城是想靠着秀才的身份谋个前程,可谁知京城中秀才根本不算什么,一开始找了个私塾令他做教书先生,可他自己学问不佳,没多久被辞退,后来他又写诗文拿去卖,却也无人看得上,是没办法了,才因他明算尚可,去做了账房先生,玲珑给月钱大方,他便在双喜班一干三年。”

  谢星阑又道:“他如今已经二十五岁,他堂叔本想给他说亲事,但前后说了三门亲,都被他拒绝,两次是因对方商户女,还有一次是因为对方比他大了半岁,他们老家有个说法,女子比男子年岁大的,娶回家中颇不吉利。”

  秦缨眉头紧拧,“那我看他独身最好,莫要祸害了别的姑娘。”

  谢星阑牵唇,“他自视甚高,虽然给茹娘送过胭脂水粉,但他多半不会娶茹娘为妻,茹娘也是聪明人,她不会在赵景志身上浪费功夫。”

  秦缨点了点头,“不错,茹娘灵慧,应当能看出赵景志的品性,但赵景志极重钱财,银子失窃还是难已定论,只是偷银子的人,不一定是凶手,凶手也不一定偷银子,这双喜班必定还有何故事是我们不知的。”

  秦缨话音刚落,谢坚从外快步而入,“公子,谢咏派人来报,说今日玲珑又出门了,说的是给茹娘采买治丧之物,谢咏带人跟了一段,发现她去的是西市方向,但城中丧葬铺子最多之地应该在东市那边才对,眼下谢咏还带人跟着,不知最终要去何处。”

  谢星阑和秦缨对视一眼,谢星阑道:“等消息。”

  此时时辰尚早,谢咏带着人跟着,一有消息自会来报,而秦缨亦想知道玲珑在这个关头为何撒谎,等待最为磨人,秦缨想到冯昀,便问起了冯孟良的案子,谢星阑朝外扫了一眼,低声道:“冯孟良和冯暄受伤不轻,前夜我未明说,眼下二人在牢里关着,我已命人暗自送了吃食与药,性命是无碍,但要再等上几日。”

  秦缨眉眼微沉道:“那该如何证明他们与贪墨的案子无关呢?”

  “也算简单,只需要查清楚舞弊的银两数额,以及这些银子到底经了哪些人的手便可。”谢星阑语声泰然,“眼下还有一个最主要的舞弊士子还未抓住,此人便是最关键的人证,韩歧未抓到那人,于是捏造了证物和证词想将有牵扯的人都拖入局中。”

  秦缨心弦微紧,“此案是他查办,他都不曾抓到,那你如何找到此人?”

  谢星阑缓声道:“我已知晓他的下落,不出五日便会有消息,韩歧也并非是抓不到,此人是他有意放走——”

  秦缨不解道:“此人是何人?”

  “是原文州刺史的外侄,与韩歧很有些渊源,东窗事发之后,此人遁走,家人虽都被下狱,但当事人一直潜逃在外。”

  见谢星阑一清二楚,秦缨有些惊讶,“京城距离文州千里之遥,你这样快便能知道那人下落?”

  见秦缨质疑,谢星阑唇角微紧,但这时,秦缨忽生了然之色,放轻声音道:“我记得外头传言,说年初你有一阵子不争任何差事,莫非你面上未争这差事,但私底下也派了人去文州查探?你是想抓韩歧的把柄?”

  谢星阑落在膝头的指节微紧,索性认了,“确是如此。”

  秦缨轻啧道:“那岂非没有遇到冯昀,你也会发现这案子有差错?”

  谢星阑点头,“不错。”

  秦缨一时慨叹起来,谢星阑看似选了不同之路,但在暗处,却仍然早早私查了文州贪墨案,这令她心底生出一丝不安。

  见秦缨神色不对,谢星阑凝眸,“怎么?有何不妥?”

  秦缨扯了扯唇角,“我只是在想,冯昀若知道你早晚能发现他父亲是被冤枉,也不必吃那般多苦头了,不过这世上没有早知道。”

  谢星阑不知如何接这话,秦缨却问起了冯昀来,谢星阑不愿多说文州贪墨案的具体情形,便自然而然将话头落在了冯昀身上。

  二人正说着,外头谢坚忽然禀告道:“公子,谢咏亲自回来了!”

  此言落下,谢星阑剑眉顿皱,不多时,谢咏一脸薄汗地走了进来,“公子,玲珑班主今日去了城东天茗茶肆,她是与一个中年男人有约,属下起初觉得那人面熟,但未认出身份,待盯了片刻,属下才想起来在何处见过他——”

  谢星阑沉声:“何处?”

  “在中秋宫宴的宣武门外。”谢咏喘了口气,“若属下没记错,当时此人随侍在文川长公主的车架旁。”

第93章 迷障

  “文川公主的车架?”

  秦缨蹙眉, “是文川公主的侍从?”

  谢咏不甚确定,“或许是。”

  谢星阑这时微微眯眸,“不一定是文川公主, 有可能是驸马,绮娘说过, 韦尚书宴客之时驸马萧扬也曾在场,且萧扬十分喜欢流月的绳伎,而韦崇则欣赏丽娘的乐舞, 那侍从虽然站在公主车架旁,但不一定就是公主的近侍。”

  秦缨也想到此处, “韦尚书府常常宴客, 这萧驸马本来不打眼, 但玲珑在此关头私见, 还对衙门多有遮掩,其中必有古怪,得想法子确定与玲珑私见之人的身份, 再查一查萧驸马去韦家的频次。”

  谢星阑立刻吩咐道:“让我们的人盯着那人,再派人去韦家,暗自从下人口中探问探问。”

  谢咏应是而出, 秦缨蹙眉道:“茹娘是玲珑半路收的徒弟, 还是少时被拐卖入京的,她的死, 怎会与公主府和驸马扯上干系?还是说玲珑此行与茹娘之死关系不大,她们本就有私交, 只是刚好撞在了这个当口, 而这份私交有何隐秘,因此要对我们撒谎?”

  秦缨说的皆有可能, 眼下线索太少,实难断定,谢星阑道:“看来还得走一趟双喜班,片刻之后,玲珑就该回去了。”

  秦缨也起身,“我与你同去。”

  二人一同离开正堂,沿着廊道出衙门之时,秦缨往方君然去的方向看了一眼,轻声道:“昨夜出宫之时,正看到韩歧离宫,他面色不善,像得了陛下斥责。”

  谢星阑微微牵唇:“文州的案子前期他办得好看,得了陛下奖赏,但他贪功,此番不止抓了冯孟良一家,还有两家也被牵扯进来,我只令御史台递了一份弹劾折子,陛下便发觉他藏了私心,许是因此得了训斥。”

  秦缨心底一直悬着冯家的冤情,但见谢星阑尽在掌握,自然也令她心中微安,二人出门,各自上车马,很快往双喜班的大宅去。

  时近午时,天穹乌云层叠,秋风亦凉飕飕的,等到了双喜班时,一问门口的金吾卫武侯,便得知玲珑尚未归来。

  谢星阑和秦缨一同进了宅门,双喜班众人得了消息,玲珑不在,只有黄谦和流月从内院迎了出来,此前黄谦见着他们多有殷勤讨好,可今日他的表情却有些古怪,自然是因去青楼之行被金吾卫调查出来之故。

  二人行了礼,黄谦干巴巴道:“班主出门为茹娘采办治丧之物了,只怕午后才回来,因后日便要去韦尚书府上耍演,其他人这会儿都在练功。”

  谢星阑点头,“先去灵棚看看。”

  黄谦和流月在旁带路,秦缨扫了一眼流月道:“流月姑娘可还要演绳伎?”

  流月应是,黄谦便道:“但凡去韦尚书府,流月、茹娘、丽娘三人是一定要上场的,此番茹娘出了事,只剩下她们二人支撑台面。”

  秦缨想起一事,“韦家知道茹娘出事,可曾更改戏法?”

  黄谦去看流月,流月凝眸摇头,“不曾,韦家公子还是要看一剑穿心,这两日万铭和丽娘在加紧演练,以保不出差错。”

  黄谦淡淡道:“茹娘在这戏法中不需要技法,又有什么好练的?”

  流月不甚赞同,“这戏法多有危险,她得与万铭配合,否则出了事如何是好?”

  想到茹娘便是在戏法之中身亡,黄谦一时噤声,待一行人走到了灵棚所在的场院,便见仍然是绮娘带着几个小童跪在棺椁前的蒲团上,而一位着袈裟的僧人正在棺椁周围走动念经,谢星阑扬眉,“这是在做法事?”

  流月应是,“是相国寺的慧能师父,已经做了一个时辰了,很快便结束。”

  既有法事,秦缨几个也不便靠近,他们站在院场中,目光一扫便能看到流月三人住的小院,秦缨这时退后两步,正好从月洞门中看到了西厢丽娘所住的屋阁,从她的方向看去,只能看到一小半正门,却也能瞧出门扉紧闭,窗棂上也无人影。

  秦缨问道:“丽娘这几日病可好了?”

  流月摇头,“未见好,整日养着,一天三次药不断,除了和万铭练习那戏法,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人也越发消沉了,许是因茹娘身亡的缘故,她身体本就不好,经此番折腾,只怕要养上半月才好,幸好后日的戏法只需她说话便可。”

  流月性子文静,言辞亦温文悦耳,秦缨想到昨日去云韶府看到的册子,忍不住道:“听闻姑娘的母亲也是云韶府宫人,还是玲珑班主亲自教导出来的,姑娘母亲从前在宫中可是叫妙影?”

  流月本看着远处做法的高僧,此刻面色一变看过来,“县主怎知?”

  秦缨心知自己猜得不错,便道:“昨日入宫听人说起了当年梨园教坊盛况,说在玲珑班主之后,有个叫妙影的伎人得了玲珑班主的教导,十分擅长绳伎,而流月姑娘禀赋极高,我便想着莫非是母女传承,眼下看来竟是真的,子女当真会遗传父母的禀赋。”

  流月眉眼间笼上两分轻愁,“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母亲的技艺都靠师父教导,只可惜她到底比不上师父,身体也不好,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云韶府宫人众多,你母亲已算出类拔萃了,我听闻丽娘的母亲也是宫中旧人,你可知她母亲是谁?你们二人的母亲也是旧识?”

  秦缨问得私隐,与案子亦无关,但见她并无县主架子,人也亲和,流月便当话家常一般道:“丽娘的母亲姓张,宫中时名叫莲香,也是师父手下的女弟子,她和我母亲是认识的,只是我母亲病故的更早,她们出宫的年份不同,一个回了老家,一个留在京城,后来再未相见过。”

  丽娘和流月父母皆是早逝,可算得上同病相怜,因此流月说起丽娘母女,语气之中也带了几分怜悯,秦缨叹道:“她们虽未见过,但你和丽娘也算续了她们的姐妹情谊。”

  流月亦是叹然,“她们二人命途皆是坎坷,我与丽娘也全靠师父照应,我倒是还好,但丽娘体弱多病,不仅是师父,便是我也替她担忧。”

  秦缨想到丽娘羸弱的模样,也有些同情,“她胃脏上的病需得慢慢调养,若未曾恶化,便不至于有性命之忧。”

  正说着,不远处的法事已做完了,绮娘正起身向僧人师父道谢,流月看着茹娘的棺椁轻声道:“南下时茹娘替丽娘寻了个方子,已令她调养了小半年了,倒是有些好转,胃脏上的病重在一日三餐,在吃食上茹娘替丽娘费了不少心思,这一点便是我也难比得上她的细心,如今茹娘身死,丽娘虽未表现出来,但心底必定悲痛。”

  秦缨又扫了一眼小院内紧闭的西厢房门,叹了口气,朝着灵棚走去,做法事的师父被送走,绮娘迎上来行礼,谢星阑和秦缨一同上了炷香。

  绮娘眼巴巴地看着谢星阑,“大人,可找到谋害我师父的凶手了?”

  绮娘目光殷切,因熬夜守灵,年轻稚气的她眼下浮着一抹青黑,人也显得憔悴了几分,谢星阑肃然道:“还未查到,衙门正在各处寻找线索,若有消息,必定告知于你。”

  流月走到绮娘身边抚了抚她发顶做安慰,绮娘哑声道:“我还是想不出谁会谋害我师父,若非那日班子帷帐里没进过外人,我都要怀疑是郡王府的人——”

  黄谦面色微变,喝止道:“绮娘,不可胡言。”

  绮娘不自在地低下头去,秦缨忙道:“没事,你说的我们都明白。”她扫了一眼祭台,只看到祭台之上除了常见的两样果物,还有两道现做的祭菜,秦缨正要问这祭菜可有何说法,这时谢坚从外快步而来,“公子,班主回来了!”

  秦缨心神微振,见谢星阑抬步,便也跟了上去,流月和黄谦见此也朝外走,一行人刚走上往前院的廊道,却又碰到孙波带着几个年轻人搬着一个新做的木台走了过来,那木台高大,几人搬得十分费力,谢星阑一行便站在道旁让路。

  秦缨打量着这家什,觉得有些眼熟,便问:“这是做什么?”

  流月在旁道:“这是后日万铭和丽娘演戏法要用的,那长剑要倒放其中,且务必要令剑身稳固,此前的木台大抵不好用了。”

  秦缨那日远远看到过万铭和丽娘演戏法的样子,也扫过一眼那底座木台,因此才觉得熟悉,她恍然点头,待孙波一行走过,才又往前院去。

  玲珑知道她们来了,正迎过来,待见礼之后,又往正堂落座。

  刚坐定,谢星阑开门见山道:“班主适才去了何处?”

  玲珑一脸端容地道:“茹娘去得突然,她两日后出殡,眼下还缺不少治丧之物,适才我去定做那些杂物了。”

  谢星阑面色微凝,“去天茗茶肆定做?”

  此言一出,玲珑平静的表情顿时大变,她猝然坐直身子,有些不敢置信,“大人……大人在说什么?”

  谢星阑目光锐利道:“我既知道你去了何处,自然也知道你见了何人,如今茹娘尸骨未寒,你却瞒着衙门去私见不相干之人,你如何解释?”

  玲珑唇角紧抿,看了一眼流月和黄谦,吩咐道:“你们先退下。”

  黄谦一脸疑惑,流月则忧心忡忡,二人先后退出正堂,玲珑这才叹了口气道:“不是我故意要瞒着衙门,是因为此事和茹娘之死无关,是一些班子里的旧事,因此我不便告知大人和县主,还请二位多多担待。”

  秦缨微微狭眸,“当真与茹娘之死无关?”

  玲珑背脊笔挺,看着秦缨的视线不闪不避,“的确无关,我可以肯定,非要说起来,也算我的一点私事,我在宫中多年,也识得不少达官贵胄,此番见面不想闹得众人皆知,这才隐了去向,县主和大人若是因此怀疑,那大可将我下狱查问。”

  玲珑一脸不卑不亢,表面看着并无丝毫心虚,亦是宁愿下狱也不愿道出实情,谢星阑和秦缨皆陷入为难,很快谢星阑道:“既是如此,便暂且信了班主,但若查出班主所言有虚妨碍办差,势必要罪加一等。”

  玲珑仍无丝毫畏惧,“民女明白。”

  见玲珑如此,秦缨亦怀疑她此前猜度的第二种可能为真,而玲珑不愿道出内情,又无证据表明她与茹娘之死有关,谢星阑便也不做为难,待放了玲珑离去,一个金吾卫武侯从外快步而来,“大人,查到了,与班主私见之人,乃是长公主府的管事之一,名叫萧晟,是驸马萧扬身边最得宠的亲信。”

  秦缨和谢星阑皆拧了眉头,如今就算肯定了与玲珑私见之人是驸马身边亲随,但也与案子并无利处,按照如今的证供,茹娘与韦蒙有两分牵扯,却与萧驸马并无挂碍,秦缨沉思半晌,实在推测不出二者牵连。

  秦缨略作犹豫,“或许可问问绮娘。”

  谢星阑正想起绮娘此前供词,立刻吩咐人去后院请绮娘,不多时,绮娘一脸疑窦地到了前院正堂,谢星阑直问道:“你们每次去韦尚书府上耍演,都有其他宾客在场?”

  绮娘应是,秦缨便问道:“你可回忆回忆,最常见的宾客有哪些吗?”

  绮娘歪头想了想,“是驸马爷,光我记得的,这两年就有七八次了,驸马爷和韦尚书似乎关系极好,韦尚书似有讨好他之意,每次都要让他单独点一个节目。”

  秦缨忙问:“他最爱点何人?”

  “他最喜欢流月师叔的绳伎。”绮娘不知为何有此问,言辞谨慎起来,“大抵……大抵是因为流月师叔素有盛名,又得了班主的真传吧,我们班子里的节目不少,贵人们都有最喜欢的,韦尚书便喜乐舞,韦公子便喜杆伎,韦夫人则喜欢剑舞……”

  谢星阑和秦缨不由陷入了沉思,绮娘眨了眨眼,面上神色愈发局促不安,谢星阑这时问道:“他们之中,可有谁私下对你师父她们几个说过什么?”

  绮娘摇了摇头,“这是没有的,只有班主与贵人们说话,其他人最多在后来受赏赐之时给贵人们敬酒一杯,别的便再没了——”

  说至此,她又想起一事来,“啊我想起来,有一次驸马和韦尚书到了我们账中,当时已经演完了,大家都在卸去装扮,见他们来便齐齐起身行礼,当时驸马是来送赏赐的,他最喜欢流月师叔的绳伎,但当日除了流月师叔,还给丽娘和我师父也赐了珠玉,我师父得的是一枚白玉钗。”

  越说越像寻常捧伎人的,谢星阑和秦缨面露凝重,秦缨又问:“那丽娘和流月呢?”

  绮娘摇头,“当时没看到,但后来我瞧见了丽娘师叔的,丽娘师叔平日里有些拮据,并无几样好的首饰,但那日我看到她妆奁之中放着一枚赤红玉石的步摇,好生夺目,至于流月师叔,我一直未瞧见,不过她得赏赐的机会不少,想来不会如何看重。”

  一次赏赐,会和茹娘之死有何关系?

  问至此,秦缨和谢星阑都沉默下来,谢星阑思忖片刻又道:“你是最想帮你师父找到凶手的,案发后这两日,园子里的人可有何异样?”

  绮娘回想片刻,踌躇道:“园子里生了丧事,害人的又都在大家中间,自然是有变化的,大家比往日沉默多了,每日都死气沉沉的,班主和丽娘师叔是最显悲痛的,说起来还有些荒唐,丽娘师叔因为与师父模样相似,大家如今看到她都有些害怕,许是师父已经装殓封棺,我知道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了,便是我都要把丽娘师叔当做我师父,尤其昨夜她出来上香,又安慰我令我早些歇下之时,我一下就哭了——”

  绮娘年纪尚轻,少了忌惮,说着说着便放松下来,此刻想到茹娘在世时的音容笑貌,语声微哑,眼眶也骤然红了,垂眸道:“看到她便想到我师父,但我以后再也没有师父了,也没有人像师父那般疼我教我了。”

  茹娘身亡近四日,秦缨和谢星阑与她并不熟识,此刻回忆起来,已觉茹娘的面容不再那般真切,但绮娘是茹娘手把手教的亲徒弟,她如此说,还是令二人有些震惊。

  秦缨便问道:“连你也会混淆她们吗?”

  丽娘如今身在病中,再加上气态不比茹娘张扬,因更与茹娘不同才是,绮娘这时红着眼道:“她们容貌本就相似,这些年朝夕相处,吃穿都差不多,又因变戏法,班主令她二人刻意模仿对方神态,好在表演时不被有心人一眼拆穿,长此以往,两个人的眉眼都看熟悉了,的确会有混淆之时,此前……”

  绮娘语声微低,“此前师父身体不适时,其实让丽娘师叔帮忙顶替过一两次,那都是小场子,丽娘师叔也不害怕,当时有惊无险演完,连班主都未曾发觉。”

  秦缨听得眉头微皱,甚至生出一个荒唐的念头,但这时绮娘道:“不过就算我有一瞬混淆,也还是分得清的,丽娘师叔比我师父纤瘦羸弱多了。”

  秦缨脑海中闪过一道电光,可她尚未抓住,那电光便一闪而逝,而这时,正院之外传来了几声嘈杂,堂内三人齐齐朝外看去,却见是两个中年男子到了双喜班中,谢坚上前问了两句,回来之时道:“是韦尚书府的人。”

  谢星阑起身来,“他们要做什么?”

  谢坚蹙眉,“韦尚书打算将宴请提前到明天,要令双喜班的人明日去尚书府耍演,管事的是来找玲珑班主,问问是否可行。”

  绮娘一听轻声道:“没什么不可行的,要去韦家演得都是拿手的节目。”

  韦府的宴请与案子无关,谢星阑并不打算过问,便对绮娘道:“你若是想到了有何古怪之地,可随时告诉门口的武侯,今日问得你也莫要告诉旁人。”

  绮娘应好,“民女明白。”

  待绮娘离开前堂,谢星阑转身便见秦缨目光幽深,他问道:“想到了什么?”

  秦缨摇头,“我本有些怀疑,但绮娘所言又打消了我的念头,且还有些不合常理,罢了,你可想到了什么?”

  谢星阑道:“我怀疑玲珑私见萧晟,并非是与茹娘有关,而是与流月有关,适才听闻玲珑去天茗茶肆见了人,黄谦十分意外,流月却并无惊讶之色,反倒是有些担忧,像知道玲珑去做什么……”

  秦缨略作回忆,颔首道:“确是如此,可如果流月与萧驸马有关,那是因她技艺,还是因为别的?且若是如此,又怎与茹娘生了干系?”

  谢星阑心神微定,“眼下从茹娘身上查探,得来的不多,既是如此,不妨仍然从其他人身上下手,既然怀疑到了萧驸马身上,他如今年近不惑,身份贵胄,按照年纪算起来……会否与流月的母亲有关?”

  秦缨回忆一番,“妙影当年在宫中得了玲珑真传,是玲珑之后最厉害的绳伎伎人,还因此得了不少赏赐,但在贞元二年,她因病离宫,还是玲珑帮忙求的恩典。”

  说至此,秦缨深吸口气道:“虽然云韶府宫人在宫中不得与前朝臣子有私交,但她们在宫中享有盛名,离宫之后便没了宫规掣肘,或许真是与上一辈有关。”

  谢星阑应是,“龙翊卫早前便调查过文武百官,这位驸马爷自然也在其中,事不宜迟,我回衙门一趟,再查一查流月的母亲出宫之后嫁与何人,若此道内有隐情,便代表我们的推算无错。”

  秦缨应好,二人前后出门,刚离开正堂,便碰上了前来见韦尚书府管事的玲珑。

  听管事说宴请提前了一日,玲珑稍作犹豫之后便应承了下来,“没什么,都是练了苦功的,早一日晚一日都随便拿出手,明日巳时,我们准时去尚书府候着。”

  两个管事面露满意,很快告辞离去,见二人出了宅门,玲珑面上笑意淡了下去,一回身,却见谢星阑和秦缨看着她,玲珑福了福身,敛下眉目快步回了后宅。

第94章 移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