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致同意:应该举行一个仪式,送别麦哲伦号,不巧的是,对仪式的具体形式却没有什么共识。民间自发组织了许多聚会,对参与者的身心都构成了很大的负荷,官方的活动则迟迟不见动静。
瓦德伦镇长宣布塔纳镇享有举办仪式的优先权,还提议仪式在登陆原点举行。法拉丁总统则认为,总统府尽管地方不大,却是个更加合适的场所。有几个聪明人提议双方都作些让步,把仪式搬到克拉肯山举行,还说那里著名的葡萄园正好开告别酒会。就在一片争论声中,萨拉萨广播公司这个还算有点干劲的政府机构,悄悄地抢下了整个项目。
最后确定以音乐会的形式送别船员。音乐会办得很成功,未来的好几代人都将纪念它、重播它。现场没有干扰注意的视频,只有音乐,以及最简短的致辞。音乐中细数了人类两千年的文化遗产,它回顾过去,祈愿将来,既是镇魂歌,也是摇篮曲。
尽管在技术上已经没有改进的余地,但作曲家总能谱出新的曲子,这一点怎么看都是个奇迹。电子学发展了两千年,作曲家对人耳所能识别的一切声响都已经掌控自如,按理说,声音这种媒介应该已经穷尽了一切可能。
实际上,历史上的确有那么一个时期,新的音乐作品都充满了滴答声、叽喳声和电音打嗝声。在这么胡闹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作曲家们逐渐掌握了技术赋予他们的无穷力量,他们终于再次将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了一起。到如今,贝多芬和巴赫的境界尚无人能超越,但已经有人接近他们了。
对在场的众多听者来说,这场音乐会展示了他们从来就不知道的事,那些只和地球有关的事:雄伟的大钟缓缓响起,仿佛无形的烟雾,升腾在教堂的尖顶之上;船夫用早已失传的语言哼唱歌谣,船桨劈开波浪,在最后一线夕阳中返回家乡;士兵们奔赴战场,他们的痛苦和邪恶终会被光阴掳走;千万人齐声低语声中,伟大的城市迎来了朝阳;极光在空中跳着冷艳的舞,映照着冰封的无垠大洋;引擎发出隆隆的轰鸣,奔驰在通往群星的公路上。这一晚,听众在音乐中领略了这一切,它们跨越数十光年来到此地,它们是来自遥远地球的歌声……
到了最后部分,制作人采用了交响曲历史上的最后一部杰作。那是在萨拉萨星和地球失去联系的年代写成的,在场的听众从未听过。它的主题是海洋,和眼下的局面不谋而合,等到一曲终了,听者无不动容,这正是那位早已不在人世的作曲家所期望的。
《亚特兰蒂斯哀歌》是在差不多三十年前写的,当时我的脑子里没有任何画面。我关心的是音乐里的情感,而不是外在的场景。我想让这部作品传达一种神秘而悲伤的情绪,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我不想用音乐来描绘一座破败的、只有鱼群出没的城市。可是,每次我听到那段阴郁的慢板——我现在就在脑子里回放——都会发生一件怪事……
它从136小节开始,管风琴上的和弦不断下降,降到了最低音域,另一方面是女高的无歌词咏叹调,它越升越高,最终和管风琴声交织在了一起……你肯定知道,我是根据鲸鱼的歌声创作的这个主题,那些动物不愧为海洋中伟大的游吟诗人,人类和它们的和平来得太晚太晚了……咏叹调是为欧尔佳康德拉辛写的,只有她,能够在没有电子音效的帮助下把那几句唱下来……
人声的部分一进来,我就好像看到了什么真实存在的东西。我感到自己站在一个巨大的城市广场上——它很大,和圣马可广场、圣彼得广场差不多。我的周围全是塌了一半的建筑,类似希腊神庙,地上倒着雕像,雕像上爬满水草,绿色的叶子慢慢地来回摆动,所有东西上都盖着几块厚厚的淤泥。
广场上一开始是空的,可接着我就看到了一样东西,一样骇人的东西。不要问我为什么每次都会吓一跳,为什么每次听都有全新的感受……
广场中央有个矮土堆,从上面发散出线条和图案。我心想这可能是被淤泥部分掩埋的断墙,可我却一点也看不懂上面的图案。突然我发现土堆不大对劲:它在搏动。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了两只巨大的眼睛,正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看。
到这儿就没有了,什么都没发生。这地方,一连六千年都没有再发生过什么了。自那一晚,海水冲过海格力斯之柱,冲垮了堤坝,淹没了城市,自那以后,这里就再也没有变过。
慢板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乐章,但我不能让曲子在这样的悲痛、绝望的气氛中结束,于是我又写了个末乐章——“复苏”。
我当然知道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从来就没存在过,但正是因为这一点,它也永远不会灭亡。它永远是一个理念,是对完美的梦想,是不断激励后人的目标。因此,这首交响曲的末尾,是在斗志昂扬地朝着未来进军。
我知道对这场进军最流行的解读:一座新的亚特兰蒂斯从波浪中升起。但这么理解就太直白了,我认为,末乐章描绘的是对宇宙的征服。我找到了这个主题,把它写出来,后来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它忘掉——那该死的十五个音符每天每夜在我脑袋里响个不停……
现在嘛,这部《哀歌》已经和我没什么关系了,它有了自己的生命。就算有一天地球毁灭,它还是会以光速飞向仙女座星云。齐奥尔科夫斯基环形山里有架深空发射仪,会以五万兆瓦的功率将它发送出去的。
总有一天,在几百年、几千年之后,有人会截获它、理解它。
《口述回忆录》
——谢尔盖迪皮耶罗(3411~3509)
53 黄金面具
“我们一直假装她不存在似的,”米蕾莎说,“但现在我想见见她,见一面就行。”
罗伦沉默了片刻说:“你也知道,贝船长不许外人上船的。”
这个她当然知道,她也知道船长的理由。
萨拉萨星人起初对这条禁令觉得反感,但现在大家都理解了:麦哲伦号上的船员太少,又太忙碌,根本来不及给客人当导游;再加上百分之十五的人会在船上的零重力舱里感到头晕恶心,船员也没时间给这部分人当保姆。即便是法拉丁总统也曾遭到婉拒。
“我和摩西谈过,他又去找船长谈了。一切都安排好了,只要在飞船启飞之前保密就行。”
罗伦惊讶地注视着她,接着便不禁莞尔。米蕾莎总是能让他觉得意外,这也是她魅力的一部分。他突然觉得心里一痛,悲从中来:她的弟弟是唯一登上过飞船的萨拉萨星人,整个星球上,只有她有资格再破一次例。贝船长是个公道的人,必要的时候愿意修改规章,况且飞船再过三天就要起航,在那之后就什么都无所谓了。
“可你要是晕机怎么办?”
“我连船都不晕……”
“那又不能证明……”
“……而且我去见过牛顿中校,她给我评了九十五分呢。她还建议我搭午夜的班机,因为那时候周围没人。”
“你什么都想到了是吧?”罗伦的欣赏之情表露无遗,“那么,我们就在二号着陆点见面,半夜前十五分钟。”
他顿了顿,然后艰难地加了一句:“我不会再下来了,请代我向布兰特道个别。”
这是他无法面对的严酷考验。自从送走库玛尔,布兰特就从北岛回来安慰米蕾莎,从那以后,罗伦就再也没有踏进过里奥尼达家的房子。不久之后,那里的气氛就完全变了,就好像罗伦从来就没走进过他们的生活似的。
现在,他真的要从他们的生活中走开了,因为现在的他对米蕾莎已经只有爱意,没有欲念。他的内心充塞着一种更深的情感,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疼痛。
他渴望见到自己的孩子,但麦哲伦号的新日程表破灭了这个渴望。他听过孩子的心跳声,当时它和母亲的心跳声混合在一起,但现在,他永远也不能将他抱进怀中了。
班机在行星的向阳面与飞船会合。因此当米蕾莎刚看见飞船时,它还在百来公里开外。她知道飞船的实际尺寸,但眼前的飞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看起来却像是一件孩子的玩具。
到了相距十公里处,它还是没有变大。她的大脑和眼睛都认定飞船中心周围的那些黑色圆形不过是舷窗,直到那一望无际的弧形船身驶到身边,她的大脑才意识到那些是货舱和码头的大门,它们的班机即将从其中的一个进入船体。
罗伦紧张地看着米蕾莎解开安全带。这是最危险的时刻,当束缚最终解除,有些自大的乘客会意识到失重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但米蕾莎却像没事人一样,罗伦轻推几把,她就稳稳地飘进了气密舱。
“还好不用进1G区,不必再适应一遍重力了,在回到地面之前,你都不用再操心重力的问题。”
米蕾莎想,去参观一下位于飞船旋转部分的生活舱想必很有意思,但那样就得没完没了地寒暄、交谈,她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这个。她很高兴贝船长还在萨拉萨星上,这样她就可以不用礼节性地前去致谢了。
两人离开气密舱,走进了一条管状走道。走道很长,看样子纵贯整个船身。管道壁的一侧有一面梯子,另一侧有两行软环,手可以抓,脚可以踩,它们正在平行的轨道中缓慢滑动。
“这地方可不能在加速时来,”罗伦说,“那时,这里就会变成一根两公里深的垂直管道,那就真用得上梯子和拉环了。你抓住那个拉环就可以,它自己会动。”
两人毫不费力地移动了几百米,随后进入了一根垂直于主走道的支线。又移动了几十米后,罗伦说:“放开拉环吧,我给你看样东西。”
米蕾莎松开手,和罗伦飘行一阵,在走道侧面的一扇狭长舷窗跟前停下了。
她隔着厚厚的玻璃朝里望去,见里面是一个灯火通明的巨大金属洞穴。她已经辨不太清方向,但她猜想这个巨大的圆柱舱室一定占满了飞船的整个横截面,由此推断,中间的那根棒子想必和飞船的轴心重合。
“这就是量子引擎!”罗伦自豪地说。
他根本就不打算介绍那些零件的名称:防护罩后面的金属和晶体设备,从舱室墙壁上伸出的古怪支架,持续脉动的一簇簇灯光,还有表面漆黑、但仿佛转动着的球体……
过了一阵,他接着说道:“这是人类才智最伟大的成就,是地球送给它孩子的最后一件礼物。总有一天,它会让我们成为银河的主人。”
这些话里透着傲慢,米蕾莎不禁身子一颤:说这些话时,罗伦又变回了从前的样子,变回了那个还未被萨拉萨星软化的罗伦。但她转念一想,就随他去吧,反正他的一部分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她轻声问道:“你觉得银河会在意谁是它的主人吗?”
话虽这么说,她的内心毕竟还是受到了震动。她久久凝视着这些体积巨大、功能不明的物体,是它们让罗伦跨越光年,来到她的身边。它们曾经带来许多,又将带走许多。对于它们,米蕾莎不知是该感谢还是诅咒。
罗伦带着她在迷宫里越走越深,向着麦哲伦号的心脏进发,一路上没有遇见一个人,这让人不由想到飞船的庞大、船员的渺小。
“我们快到了,”罗伦换上了一副庄重的口吻,低声说道,“这位就是守卫。”
前方毫无征兆地冒出了一张金色的脸孔,在墙上的凹槽里向她投来目光。米蕾莎一路飘去,差点一头撞上。到了跟前,她伸手摸了摸,冷冷的,有金属的质感。这么说,这东西是个实体,她刚刚还以为是全息投影呢。
“这是什么……是谁?”她小声问道。
罗伦的神态既黯然又骄傲:“我们收藏了许多地球上的宝贝,这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件。他是位国王,年纪很轻就死了,死时还是个孩子……”
罗伦的声音越来越轻,终于缄默,他和米蕾莎想到了同样的念头。米蕾莎眨了眨眼,止住泪水,然后读起了镌刻在面具下方的文字:图坦卡蒙公元前1361~1353
(公元1922年发现于埃及帝王谷)
是啊,他和库玛尔几乎同龄。那张金色的面庞射出两道目光,穿过数千年的岁月,穿越数十光年的距离,凝望着他们。这张脸孔属于一位逝于韶华的年轻神祗,他的眉宇间有力量、有信心,傲慢和残忍还来不及滋长。
米蕾莎问:“为什么把它放在这儿?”但她的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答案。
“因为它是个合适的象征。古埃及人认为,只要举办恰当的仪式,就能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生活。这当然纯粹是迷信,但是在这里,我们把神话变成了现实。”
只是并非我所希望的现实,米蕾莎悲哀地想。她凝望着年轻的国王那乌亮的眼珠,它们也从无瑕的黄金面具上朝她回望。她很难把这看作一件艺术精品,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穿越了几十个世纪的目光宁静而醉人,让她无法移开视线。她再次伸手在金色的脸颊上摩挲,贵金属的质感让她蓦然想起从前念过的一首诗——当时她正在登陆原点的档案库检索过去的文学作品,想找一些能安慰人心的语句。她看了上百句,觉得大多数都不合适,只有这一句显得恰到好处(作者佚名,约公元1800~2100年):但眼前你可以只管瞧,怎样也看不出哪些是荣华时夭折的幸运少年人;
他们会和你擦肩过,但是你没法说
谁将把崭新的人币送还给铸钱神。
罗伦耐心地等米蕾莎抒发完了感慨。然后,他掏出一张卡片,插进面具后面一道几不可见的插槽。一道圆形的舱门随之无声地打开。
在太空船里出现挂满厚厚皮草的衣帽间,这景象的确不怎么协调,可是米蕾莎明白它的用途。才一进门,周围的气温就降低了好几度,她的身体不习惯寒冷,瑟瑟地发起抖来。
罗伦帮着她穿上了保温服,在失重状态下可着实费了点劲。两人飘到小小舱室的彼端,在一块覆满白霜的圆形玻璃跟前停下。它像表面玻璃一般向外打开,冰冷的寒风打着转迎面扑来。米蕾莎根本不曾想象过如此寒冷的空气,更不要说亲身体验了。一缕缕湿气在酷寒中凝成霜雪,在她的周围旋转摇曳。她望着罗伦,眼神仿佛在说:“你不是要让我进去吧!”
罗伦抓住她的手臂安慰道:“别担心,保温服会保护你的。再说几分钟后脸上就感觉不到冷了。”
她起初并不相信,但随即发现真的没错。她跟着他走进玻璃门,小心翼翼地吸了几口气,接着便惊奇地发现一点都没有不适之感,精神反而为之一振。这下她明白,为什么有人自愿去地球的南北两极了。
她仿佛觉得自己正置身一个冰冷雪白的宇宙中,孑然一身。四壁布满蜂巢状的结构,数千间六角形的巢室闪烁着寒光,就像是用冰雕成的。这里粗看就像是麦哲伦号的冰盾,但仔细辨认之下,每间巢室的长宽都只有一米左右,一排排管道和一捆捆缆线将它们连在一起。
就是这儿了。这就是几十万拓荒者沉睡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地球的的确确还存在于昨天的记忆里。他们总共要沉睡五百年,现在还没到一半呢。米蕾莎暗暗觉得纳闷:不知道他们都梦见了些什么?在这夐不见人的生死之间,大脑还会做梦吗?罗伦说过不会,但这件事谁说得准呢?
以前,米蕾莎也在视频里看过蜜蜂在蜂巢中忙碌的景象。现在她觉得自己也成了一只蜜蜂,跟着罗伦,两手交替,在巨大蜂巢表面纵横的轨道上攀援。她已经适应了失重状态,也几乎感觉不到刺骨的寒冷了。她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快忘记了,必须时时提醒自己:我不是在一场即将醒来的梦里。
巢室上没有标志姓名,但是都用字母和数字写出了编号。罗伦径直来到H-354号巢室,按下了一个按钮。金属和玻璃的六边形容器顺着伸缩轨道缓缓滑出,露出了里面沉睡的女子。
她长得并不漂亮。不过在去掉秀发的前提下,任何女子的相貌都得不到公允的评价。米蕾莎从未见过这样的肤色,她知道这在地球上也已经十分罕见了。那是一种很深很深的黑,黑得几乎泛出一丝蓝色来,而且它十分光洁,没有一点瑕疵。米蕾莎不由得感到一阵妒忌,她的脑中瞬间掠过了两具肉体交缠的画面,一具黑如檀木,一具白如象牙。她知道,在接下来的年头里,这个景象还会来纠缠她。
她又看了一眼那张面庞:即便是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安眠中,那上面依然显露出决心和智慧。我们能成为朋友吗?她心想,我看不行,我们太相像了。
那么你就是绮塔妮了,你将带着罗伦的第一个孩子飞向群星。但那真会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吗?她可要是在我的孩子之后几个世纪才会降生呢。但无论她是第几个,我都为她祝福……
玻璃门在身后合上时,米蕾莎感到一片麻木,不全是因为寒冷。罗伦轻轻搀扶着她,飘进过道,飘过守卫。
她又一次把手伸向了那位不朽的黄金少年。手指拂过脸颊时,上面传来一阵暖意。她不由吃了一惊,但随即明白过来:是她自己的身体还没有适应常温。
身体只需几分钟就能回暖,但结在心上的冰要多久才会融化?
54 道别
伊芙琳,这是我最后一次对你说话了;再过不久,我就将开始最长的一次睡眠。我现在还在萨拉萨星上,但过几分钟就会搭乘班机前往麦哲伦号。我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干了,要过了三百年,等飞船着陆之后,我才能再发挥作用……
我感到悲伤极了,因为我刚刚和在这里最好的朋友米蕾莎里奥尼达告别。你要是还在,一定和她谈得来!她或许是我认识的萨拉萨星人中最有智慧的一个。我们曾在一起长谈多次,虽说是“长谈”,恐怕主要还是我在自说自话,你以前老是为了这个批评我……
她当然问了上帝的事。但她的另一个问题才是最睿智的,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在她疼爱的弟弟遇难之后,她问我:“悲伤的目的是什么?它在生物学上有什么功能?”
真奇怪,我居然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智能生物:它们记得死者,却又完全不带感情,或者根本就不记得。那将是一个丝毫没有人性的社会,但它们至少能像地球上的白蚁或蚂蚁那样成功。
悲伤是否是爱的一件意外的副产品?甚至是一件病态的副产品?要知道,爱的确是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一想到这个,我就有了种既奇怪又烦恼的感觉。不管怎么说,人正是因为有了感情才成其为人。诚然,每一次爱,都是在往时间和命运这对强盗手中交付一个人质,可是谁又会因此放弃爱呢?
伊芙琳,米蕾莎常跟我谈起你。她不明白:一个男人怎么可能一生只爱一个女人?怎么可能在她死后不追求别人?有一次我用戏弄的口吻对她说:对萨拉萨星人而言,忠诚是和嫉妒差不多陌生的东西。她立刻反驳道:他们失去了这两者,但是得到了许多。
好了,他们在呼叫我了。班机已经待命,现在我得和萨拉萨星永别了。你的形象也在我脑袋里变淡了。我很擅长给别人忠告,但我自己恐怕已经悲伤了太久,这对于我记忆中的你是没有好处的。
是萨拉萨星治愈了我。现在我该觉得高兴:我已经能够理解你,而不是一味地追悼你。
我的心里平静得出奇。我好像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那几位佛教徒朋友所说的“无住”,甚至理解了“涅槃”……
就算我不能在萨根二上醒来,那也随它去了。在这里的工作已经完成,我心满意足了。
55 启程
三体船刚好赶在午夜来临前开到了海草带。布兰特在三十米深的海水中下了锚,日出时分,他会开始投放侦查球,直到蝎子城和南岛之间的围墙建成,在那之后,海面下的一切动静就能尽收眼底。如果侦查球被蝎子当作战利品带回老巢,那就再好不过了,它们会持续工作,比在远洋时发回更多有用的数据。
眼下无事可做,他在轻轻摇晃的小船里躺下,调到塔纳镇广播电台听轻音乐。今晚上的电台安静得出奇,时不时有人发表个声明、祝愿、诗歌什么的,送给镇上的居民。今天夜里,南北两岛上都没有几个人睡觉。米蕾莎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不知道欧文弗莱彻和他那些被流放的同伴在想些什么,他们可是要在这个外星世界度过余生呢。上次见他们露面是在北岛的一条视频广播里,几个人看起来一点没有不高兴,反而兴冲冲地讨论着当地的商业机会。
两个人并排躺着,仰望着星星,布兰特一声不吭,要不是他的手掌始终牢牢抓着她,她都要以为他睡着了。经过这些事,他也变了,可能变得比她还多,他变得更有耐心、更加周到了。最好的是,他还接受了这个孩子,他曾经温柔地对她说:“这孩子会有两个父亲。”她听后感动落泪了。
塔纳广播电台终于开始了无甚必要的倒数计时。除了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录音,这还是萨拉萨星人第一次听到真正的倒数计时。米蕾莎心想,这儿恐怕什么都看不到吧?麦哲伦号位于行星的另外半边,正停在晌午的大洋上空。我们和它隔着一整颗行星呢。
倒数到“0”的刹那,广播声被一片白噪音覆盖。布兰特伸手去够按钮。他刚把声音关掉,亮光就从夜空中喷薄而出。
整个天际都被火光点燃了。东、南、西、北,到处都亮堂堂的。长长的火焰从海面升到半空,瑰丽得如同极光。这是萨拉萨星人从未见过的景象,以后也不会再见了。
看着这美丽而不失庄严的一幕,米蕾莎终于明白麦哲伦号为什么要停在半颗行星之外了。这还不是量子引擎本身的威力,只是从引擎里逃逸的无害能量被萨拉萨星电离层吸收的效果罢了。罗伦对她说过超空间震荡波的事,她觉得难以领悟。他补充了一句,说这是一个连引擎的设计者都不理解的现象。
有那么一会儿,她琢磨起了那些蝎子会怎么看待这一幕太空烟花。这股光的怒潮必然会有一小股波及海草森林,照亮那座水下城市的僻静小道。
或许是她的错觉:明亮的彩带组成的光冠仿佛正在缓缓爬升。光的源头正沿着轨道不断加速,准备永远离开萨拉萨星。过了好几分钟,她才确定光芒的确是在移动,同时,光的强度也在显著减弱。
这时,光芒骤然消失。广播里又传来播音员的声音,听起来上气不接下气。
“……一切按计划进行……飞船正调整航向……过一会儿还有其他景观,但都没有刚才的壮丽……初步分离的所有阶段都将在行星的另一侧进行,麦哲伦号将在三天后离开我们的恒星系,届时将能直接观测。”
米蕾莎几乎没听见他在说什么,她仰望夜幕,凝视着重新出现的星星,从今天起,她看到这些星星就会想起罗伦。她此刻的感情一片麻木,即使有泪,也要过一阵才能掉下来。
她感到布兰特的手臂围了上来。她任由他抱住自己,有他在,天地间的寂寞就有人慰藉。这里才是她的故乡,她的心将不再游荡,因为她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她爱罗伦的优点,也爱布兰特的缺点。
别了,罗伦,她默默低语。祝你在远方获得幸福,祝你和你的孩子能为人类征服那颗遥远的行星。但是偶尔也请想想我,想想我这个在你身后三百年的故人。
布兰特抚摸着她的头发,笨拙而不失温柔。他希望自己能说几句安慰的话,但他也知道沉默才是最好的安慰。米蕾莎的确回到了他的身边,但他的心中却没有胜利的喜悦:以前那些无忧无虑的相伴岁月早已远去,不复记忆。他明白,在将来的每一天,都会有一个男人的幽灵在他们中间徘徊;就算两人终究化成灰烬、随风飘散,那个男人都不会衰老分毫。
三天之后,麦哲伦号在东方的海面上升起。量子引擎经过了静心调节,使飞船泻出的大部分辐射都不会正对萨拉萨星。即使是如此,它看起来还是那么光芒夺目,叫人难以直视。
一周一周,一月一月,光芒渐渐散去。但即便是当它驶入白昼的日光,知道方位的人还是能轻易发现它的踪迹。到了晚上,它更是一连几年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在失去视力之前,米蕾莎最后一次看见了飞船。那几天里,量子引擎肯定正对着萨拉萨星——相距那么遥远,已经没有什么危险了。
当时的麦哲伦号已经行驶到了十五光年之外,但米蕾莎的孙辈还是能轻易地指出它:那是一颗亮度三等的蓝色星星,它就在蝎子电网的瞭望塔上方,在夜空中闪闪发亮。
56 海面之下
它们还不具备智能,但具备了好奇,而好奇正是通向那条漫漫长路的第一步。
就像许多曾在地球的海洋中欣欣向荣的甲壳类动物一样,它们能够在陆地上随意停留。然而,直到最近的几个世纪之前,它们都没有登上陆地的动力:广袤的海草森林足够应付一切需求,修长的草叶可以充当食物,坚硬的草茎可以制成原始的工艺品。
它们的天敌只有两种:一种是巨大而罕见的深海鱼类,它的形态非常简单,几乎只有一张贪吃的嘴和一个永远填不饱的肚子;还有一种是在水中搏动的有毒水母,亦即那种能够运动的巨型珊瑚虫,有时它会让整片海床陷入死寂,所经之处只剩一片惨白的荒原。
这些蝎子已经彻底适应了环境。除了偶尔到水和空气的交界处远足几次,它们大可以永远生活在海底。然而它们不是蚂蚁,不是白蚁,它们还没有走入进化的死胡同。对于变化,它们还能够反应。
变化已经来了,尽管幅度还小,但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了海底世界。空中掉下了神奇的东西,它们掉下来的地方一定还有更多。一旦作好了准备,蝎子们就会出发寻找。

第九部

萨根二
57 时光的呼唤
库尔玛罗伦森出生时,星舰麦哲伦号距离萨拉萨星不过几光时的路程。但此刻孩子的父亲已经进入休眠,要三百年后才能听说他诞生的消息。
无梦的沉睡将横跨第一个孩子的整个人生,想到这里,罗伦就不禁流泪。等到悲痛缓解的时候,他将开启数据库,调出一直等候着他的资料。他将目睹儿子长成男子汉,听见他的声音穿越几个世纪送来问候,而这问候他永远无法应答了。
他还将看到(绝对无法避免)曾经躺在自己臂弯中的女孩渐渐衰老,直至死去,这在她是几个世纪之前,但在他不过是上周的事。等他从那爬满皱纹的双唇间听见最后的道别,她的身体早已化作了尘土。
他的哀伤将深入肺腑,但终究会渐渐褪去。前方的天空已经沐浴在了一轮新太阳光辉中。不久之后,就会有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在一颗新的行星上。现在,这颗行星已经在牵引着麦哲伦号飞向它最后的轨道了。
终有一天,痛苦将会远去,唯有记忆长存。
(全书完)
地球年表
关于本书
这部长篇小说最初是个12,500字的短篇,创作时间是在1957年的2月到4月之间,写完后发表在美国的《IF Magazine》(1958年6月)和英国的《Science Fantasy》(1959年6月)上。后来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出版社为我出版了两本合集,分别是《Other Side of the Sky》(1958)和《From the Ocean, From the Stars》(1962),两本书里都收录了这个短篇,找起来也比较方便。
1979年,我把这个主题改写成了一个短小的电影大纲,刊登在《OMNI Magazine》(Vol.3, No.12,1980)上;后又收入Byron Preiss/Berkley出版社为我出版的插图短篇集《The Sentinel》(1984),我在那本书里写了个前言,介绍了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是如何在无意中启发了《2010:Odyssey Two》的小说和电影。
现在这部长篇是这个故事的最终版本,1983年5月动笔,1985年6月完成。
阿瑟C. 克拉克
斯里兰卡,科伦坡
1985年7月1日
致 谢
真空能量可用于推进,这个想法似乎是Shinichi Seike在1969年首次提出的。(见 “Quantum Electric Space Vehicle”; 8th Symposium On Spa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 Tokyo.)
十年后的1979年9月,英国星际学会在伦敦召开星际研究会,麦道公司的H. D. Froning在会上介绍了这个理论,后来还写了两篇论文,分别是《Propulsion RequireMents For A Quantum Interstellar Ramjet》 (JBIS, Vol. 33,1980)和《Investigation Of A Quantum Ramjet For Interstellar Flight》(AIAA Preprint 81-1534, 1981)。
撇开无数语焉不详的“太空引擎”,第一位把这个理论写进小说的,据我所知是Earth Satellite Corporation的首席科学家Charles Sheffield博士,他在长篇小说《The McAndrew Chronicles》 (Analog magazine 1981; Tor, 1983) 中探讨了“量子引擎”的理论基础(他称之为“真空能量引擎”)。
理查德费曼作过一次公认幼稚的计算,结论是一立方厘米的真空中蕴含的能量,就足以蒸发地球上的所有海洋。约翰惠勒也作过计算,得出的数字比费曼的大了79个数量级。既然两位大物理学家的分歧都有79个0那么大,我们普通人表示点怀疑也就无可厚非了。但光想想这个话题还是挺有意思的:一枚普通灯泡里的真空,就蕴含着足以毁灭整个银河系的能量,如果再加把劲儿,说不定连整个宇宙都能毁掉。
休斯研究所的Robert L. Forward博士写过一篇有希望传世的论文,标题为《Extracting Electrical Energy From The Vacuum By Cohesion Of Charged Foliated Conductors》(Physical Review, Vol. 30B, pp. 1700-1702, 15 August 1984)。文中认为,这种能量至少有一小部分是可以利用的。要是在科幻作家之外,还有人能将这种能量用于推进技术,那么恒星间旅行乃至星系间旅行的工程问题就能解决了。
或许还是不要吧。我万分感谢Alan Bond博士,感谢他为小说里的冰盾做了详尽的数学分析,他还向我指出冰盾的最佳形态是钝圆锥形。在未来,制约高速星际飞行的很可能不是能源,而是宇宙尘埃对冰盾的磨损和光子对它造成的蒸发损耗。
1979年,我在慕尼黑参加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还在会上发言介绍了“太空电梯”的历史及理论,见《“Thought Experiment” Or key To The Universe?》 (Reprinted In Advances In Earth Orientated Applications Of Space Technology, Vol. I, No. 1, 1981, pp. 39-48 And Ascent To Orbit: John Wiley, 1984)。在长篇小说《The Fountain Of Paradise》(Del Rey, Gollancz, 1978)里,我又对这个想法作了引申。
我要向Jim Ballard和J. T. Frazer表示歉意,因为本书末章的标题取自他们二位截然不同的著作。
还要特别感谢康缇的Diyawadane Nilame和他在佛牙寺的僧众,承蒙他们的邀请,我才能在那段纷乱的日子进入寺中的藏宝室。
阿瑟C. 克拉克